CN1038738C - 手动链条滑车 - Google Patents

手动链条滑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738C
CN1038738C CN94108123A CN94108123A CN1038738C CN 1038738 C CN1038738 C CN 1038738C CN 94108123 A CN94108123 A CN 94108123A CN 94108123 A CN94108123 A CN 94108123A CN 1038738 C CN1038738 C CN 103873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e shaft
axle drive
bearing
gear
actuat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41081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051A (zh
Inventor
和田保雄
上野仪雄
本田宗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lephant Chain Bloc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lephant Chain Bloc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1648959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59729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519751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H0753187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Elephant Chain Block Co Ltd filed Critical Elephant Chain Block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30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0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73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73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DCAPSTANS; WINCHES; TACKLES, e.g. PULLEY BLOCKS; HOISTS
    • B66D3/00Portable or mobile lifting or hauling appliances
    • B66D3/12Chain or like hand-operated tackles with or without power transmission gearing between operating member and lifting rope, chain or cable
    • B66D3/16Chain or like hand-operated tackles with or without power transmission gearing between operating member and lifting rope, chain or cable operated by an endless chain passing over a pulley or a sprocke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Devi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By Mean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 Transmissions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设有径向轴承(48)的轮盖15适于在驱动轴(7)的一个轴向端部支承驱动轴。驱动轴(7)的用于支承一致动机构的致动机构侧轴部分伸出以被径向轴承(8)支承,从而在致动机构(20)的致动操作时可使轴的偏转减小以避免轴变形。

Description

手动链条滑车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动链条滑车,更具体地说涉及这样一种手动链条滑车,它具有一可转动地支承于一对侧板之间的负载槽轮,并由具有手动轮的手动致动机构联锁地驱动。
通常,如日本实用新型公开No.62(1987)-16477中所公开的并如图22所示,手动链条滑车具有一可转动地支承于一对侧框101、102之间的负载槽轮103。一驱动轴104插入负载槽轮103的轴孔中,并且一构成致动机构的手动轮105与驱动轴104的一个轴向端部螺纹连接。手动轮105的内侧通过一防逆转齿轮107和一对衬板108,109与一被动毂106相连,该对衬板设置于被动毂106和手动轮105的凸缘部分之间,并且防逆转爪110可枢轴转动地安装在侧框101上以与防逆转齿轮107接合,从而构成一个设有机械制动器的传动机构111。减速齿轮机构112安装在驱动轴104的另一轴向端部上。
除了上述结构,将用于覆盖传动机构111和手动轮105的轮盖113安装到侧框101上,并将覆盖减速齿轮机构112的齿轮盖114安装在侧框102上。这些盖113,114通过拉杆螺栓115分别与侧框101、102整体相连。一钩116通过一连接轴117与侧框101、102的上部相连,并且一分链器118与侧框的下部相连。
如上设置的驱动轴104的一个向外伸出侧框102的轴向端部由安装在齿轮盖113上的径向轴承119可转动地支承着,另一个轴向端部处于自由状态伸出侧框101之外并与手动轮105螺纹连接,而其中部由一位于负载槽轮103的轴向孔中的径向轴承121可转动地支承。传动机构111和手动轮105在驱动轴104的支承部分的外侧装配到其自由端部上。
图22中的标号122表示一限制手动轮在放松方向的轴向移动的止挡件。因而,通过操作绕在手动轮105上的循环手动链条(图中未示)推动手动轮105螺纹前进,以便通过传动机构111将从手动链条传至手动轮105的驱动力进一步传递给驱动轴104,然后通过减速齿轮机构112将驱动力传给负载槽轮103,从而通过卷绕负载链(图中未示)实现对重物的提升,机械制动器可保持重物的提升位置,而通过机械制动器反向操作手动链条可将重物放下。
然而,在上述常规结构中,由于驱动轴104的中部通过轴承121由负载槽轮103支承,因而需将轴承121安装到负载槽轮103的轴孔的内圆周表面和插入轴孔中的驱动轴104的外圆周表面之间所限定的小的有限的环形间隙之中。因此,由于轴承121的尺寸和类型受到严格的限制,只能使用具有较差支承性能的轴承,例如滚针轴承和金属轴承,这样就存在向槽轮103传递驱动力的传动效率低以致需要较大的操作手动链条的操作力的问题。此外,由于驱动轴104的在致动机构一侧的部分并未像悬臂梁一样被支承,并在其自由端设置,手动轮弯曲105,当轮105被手动链条驱动时,作用在手动轮105上的载荷使驱动轴104弯曲。于是,当在驱动轴104弯曲的条件下用力操作手动链条时,还会产生弯曲应力集中于负载槽轮103外侧的驱动轴104及其轴颈部分从而引起变形的问题。
当驱动轴104以这样的方式弯曲或变形时,手动轮105与轮盖113的内表面或与设置于轮盖113内表面中的例如导链件的部件相接触。其结果,不仅会使传动效率变低,还会产生寿命降低和令人不愉快的噪音的问题。
另外,由于驱动轴104的一轴向端部,即位于其装有减速齿轮机构一侧的端部由轴承119支承,并且驱动轴的中部由轴承121支承,尽管驱动轴104朝向减速齿轮机构的轴向运动被传动机构111限制,驱动轴朝向致动机构的轴向运动由轴承121限制,轴承121与形成于驱动轴104中的阶梯部分104Q和锚固于负载槽轮103的轴孔中的止挡环123接合。因而,在上述结构中,尽管驱动轴104的轴向运动能以这种方式被限制,由于驱动轴朝向致动机构的轴向运动由阶梯部分104a、轴承121和止挡环123所限制,就产生这样一个问题,即用于限制驱动轴104的轴向运动的载荷作用于轴承121上而降低其支承性能,这将根据载荷情况而引起损坏并妨碍驱动轴104的转动。
如果设置于驱动轴104一轴向端部的减速齿轮机构的第一齿轮的顶部直径大于驱动轴104的外直径而使第一齿轮与负载槽轮103的轴端部接触,则可限制驱动轴104朝向致动机构的轴向运动。然而,由于产生另外一个问题,即第一齿轮直径变大使得减速齿轮机构相应地变大,导致链条滑车总尺增加,因而加大第一齿轮的直径不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好途径。
本发明的一个主要目的提供一种手动链条滑车,其中,通过减少驱动轴在其致动机构侧部分的弯曲和变形可提高传动效率,致动机构的可操作性及寿命。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手动链条滑车,其中可进一步提高支承效率,从而更好地提高传动效率。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手动链条滑车,其中,可用一种简单的结构限制驱动轴的轴向运动,而不降低承载性能并可提高滑车的总体寿命,同时通过降低驱动轴在其致动机构一侧部分的轴弯曲或变形,可提高传动效率及致动机构的可操作性。
因而,为了完成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手动链条滑车,包括一对第一和第二侧板,一具有轴孔并可转动地支承于侧板之间的负载槽轮,一具有一手动轮的致动机构,一驱动轴,它穿过负载槽轮的轴孔并在其一轴向端部与致动机构联锁,以被致动机构驱动,以及一设置于驱动轴的另一轴向端部上的减速齿轮机构,其中,一用于覆盖致动机构的轮盖与第一侧板相连,而用于覆盖减速齿轮机构的齿轮盖与第二侧板相连;轮盖一侧设有一用于支承驱动轴的一个轴向端部的径向轴承,并且驱动轴的用于支承致动机构的致动机构侧轴部分伸出,从而使伸出的轴端部能被径向轴承支承。
在发明中,经向轴承不仅设置于轮盖中,也设置于齿轮盖中,从而由轮盖和齿轮盖通过远离负载槽轮的轴承可转动地支承着驱动轴的两个相对端部,并且负载槽轮由第一和第二侧板可转动地支承,并在轴孔的内圆周表面和驱动轴的外圆周表面之间保持一预定间隙。
在发明中,致动机构设有一机械制动器,并且驱动轴具有一可与一驱动部分螺纹连接的螺纹轴部分,以在手动轮作用下联锁转动,和一轴颈部分,它通过轴承由轮盖支承,轴颈部分插入轮止挡件中,止挡件具有一与由轮盖支承的轴承的外环相对的限制部分,以通过与外环相接触而限制其轴向运动,和一用于接收手动轮8的轴向运动的接受部分。
在发明中,轴颈部分的直径小于螺纹部分的直径,在螺纹轴部分和轴颈部分之间设置一接收台阶部分,轮止挡件的止挡件在轮止挡件的支承部分的外侧固定到轴颈部分上。
在发明中,在轮盖和与轮盖相连的第一侧板之间以及齿轮盖和与齿轮盖相连的第二侧板之间设置有定位件和定位凹部,定位件用于相对于侧板设定盖的位置,而定位凹部适于分别与定位件接合。
在发明中,驱动轴在驱动机构侧的轴部分伸出,而伸出部分可由径向轴承支承,驱动轴的位于相对于致动机构一侧的轴部分由一设置于负载槽轮的轴孔和穿过轴孔的驱动轴之间的轴承支承,并且构成减速齿轮机构的第一齿轮和与第一齿轮连续接合的凸缘部分与驱动轴的位于减速齿轮机构一侧的轴端部成为一个整体,凸缘部分具有大于驱动轴的外直径,从而阻挡驱动轴朝向致动机构的运动。
在发明中,第一和第二轴承置于负载槽轮和穿过负载槽轮的轴孔的驱动轴之间,并分别位于减速齿轮机构侧和致动机构侧,从而驱动轴可在三点处由轴承和径向轴承支承,径向轴承用于支承在致动机构侧支承驱动轴的延伸轴端部。
在发明中,轮盖包括一适于支承轴承的凹部,一围绕凹部的环形肋和多个从环形筋径向延伸的加强筋。
在发明中,使从环形筋径向伸出的加强筋到达由拉杆螺栓固定到第一侧板上的轮盖的紧固部分,并终止于该紧固部分。
下面,对具有上述结构的各发明的功能进行描述。
根据发明,由于径向轴承设置于轮盖一侧,从而驱动轴的位于用于支承致动机构的轮盖一侧的轴端部可被该轴承支承,从而可提高驱动轴的支承刚度。因此,即使当通过手动链条进行致动机构的手动轮的致动操作时,也可减小轴弯曲并防止轴变形。因而,当驱动力从手动轮传至槽轮时还可提高传动效率并提高可操作性。此外,还可解决手动轮与导链件或轮盖接触的问题。
根据发明,由于径向轴承,分别设置在轮盖和齿轮盖中,从而驱动轴的轴向相对的端部可通过轴承由轮盖和齿轮盖支承,即由除负载槽轮的支承系统之外的另一个支承系统所支承,从而可使用具有良好支承效率以及所需尺寸的轴承,例如可使用球轴承及类似轴承作为轴承。因此,通过提高支承效率可进一步提高传动效率。由于驱动轴在其轴向相对端部被支承,即使在操作手动轮而在驱动轴上作用一大的载荷时,也能减小轴的弯曲量以防止轴变形。因此,再加上支承效率的提高,可进一步提高传动效率以提高手动轮的可操作性。
根据发明,由于轮止挡件简单地安装到驱动轴的轴颈部分上,因而手动轮的轴向运动可通过径向轴承的外环由轴盖所接纳。因此,可限制手动轮沿反螺旋方向的轴向移动,即当螺纹松开太多时的轴向运动,而使轮盖的变形较小,以及与通常的实施例相比简化结构,在通常的实施例中这种限制是通过使用槽形螺母及类似装置实现的。此外,由于轮止挡件简单地装配到驱动轴上,其装配到驱动轴上的实用性提高。由于轮止挡件包括限制部分和接收部分,也即由于如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那样它可由一带凸缘的圆柱形件形成,其工作性良好并可降低成本。
根据发明,由于止挡器在轮止挡件的锚固部分外侧设置于驱动轴上,因而即使在卸下轮盖后将驱动轴7从轴承上取下时,轮止挡件也保持于驱动轴中。因此,在卸下驱动轴从而将轮止挡件40卸下时,可防止在重新将轮盖装配上时忘记将轮止挡件装上。尽管当通过轴承的外环限制轴向运动,特别是松开螺纹时,轮盖可由于作用于轴向运动,特别是松开螺纹时,轮盖可由于作用于轮止挡件上的载荷的过度增加而变形,也可通过止挡件限制手动轮的轴向运动。因而,可限制轮盖的变形,并且与轮盖合作可有效地实现轴向运动。
根据发明,由于在轮盖和与轮盖相连的第一侧板之间以及齿轮盖和与齿轮盖相连的第二侧板之间分别设有用于相对于侧板设定盖位置的定位件和适于定位件接合的定位凹部,当轮盖和齿轮盖分别与侧板相连时,可在这些侧板的基础上设定轴承的位置。因此,可精确地使驱动轴的轴线与轴板支承的负载槽轮的轴线对齐。
根据发明,由于径向轴承设置在轮盖一侧,而致动机构侧的驱动轴的延伸轴部由径向轴承支承以及驱动轴由轴承以及一个设置于负载槽轮的轴孔和穿过轴孔的驱动轴之间的轴承所支承,因而可提高驱动轴7在致动机构一侧的轴部分的支承刚度。因此,尽管当通过手动链条驱动致动机构的手动轮时,在驱动轴上作用一大的致动载荷,仍可减小轴的弯曲及防止轴变形。其结果,可提高驱动力从手动轮传至负载槽轮的传动效率,并提高可操作性。另外,可解决手轮与导链件或轮盖接触的问题。
由于驱动轴的轴向运动被安装在驱动轴的致动机构一侧的轴部分上的传动机构以及与驱动轴及减速齿轮机构的第一齿轮整体成形的凸缘部分所限制,因而可通过简单的结构限制轴向运动。此外,由于不需通过设置于负载槽轮的轴孔和驱动轴之间的轴承来限制驱动轴的轴向运动,因而可解决承载效率低或如通常实施例中通过轴承限制轴向运动时妨碍驱动轴的可转动性的问题。此外,由于不需加大减速齿轮机构的第一齿轮的直径,因而不会产生加大直径的缺陷。
根据发明,由于第一和第二轴承分别设置于负载槽轮和穿过负载槽轮的轴孔之间的减速齿轮机构侧和致动机构侧,因而驱动轴可在三个点被轴承以及径向轴承支承,于是可设置不用于限制驱动轴的轴向运动的轴承并可缩短轴承跨度。因此,可限制整个驱动轴的弯曲以提高驱动轴的可转动性并且进而提高传动效率。
根据发明,由于加强筋延伸至其被拉杆螺栓固定到第一侧板上的固定位置,因而即使当从外侧在轮盖上施加一冲击载荷,轴承的位置也可由拉杆螺栓固定。因此,可更有效地防止轴承的位置的移动。
图1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手动链条滑车的第一实施例的垂直截面图;
图2为在负载链条绕在负载槽轮上的状态下沿侧板之间的中间平面截取的截面图;
图3为仅示出一个驱动轴的前视图;
图4为仅示出一个减速齿轮机构的部分水平截面视图;
图5为示出一齿轮盖和一第二侧板之间的定位设置的放大的截面视图;
图6为仅示出一轮止件的放大的截面视图;
图7为盖支承件的透视图;
图8为轮盖的前视图;
图9为沿图8中A-A线截取的剖面图;
图10为沿图8中A-A线截取的剖面图,仅示出轮盖;
图11为手动链条引导件的透视图;
图12为一实施例的部分剖视图,其中没有提供防过载机构;
图13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手动链条滑车的第二实施例的垂直截面图;
图14为示出位于齿轮减速机构侧部上的驱动轴的轴部的放大的截面视图;
图15为仅示出驱动轴的前视图;
图16为仅示出齿轮减速机构的部分水平截面视图;
图17为相应于图9的截面图,示出另一个实施例;
图18为相应于图4的截面图,示出再一个实施例;
图19为一平面视图,示出一用于图18中实施例的压板;
图20为一部分截面视图,部分地示出在图18的实施例中由铆钉固定的一个部分;
图21为一示出应用了盖件的实施例的截面视图;
图22为示出通常实施例的截面视图。
图1中所示的手动链条滑车为一手动操作的提升和下降型链条滑车,它具有一负载槽轮3,该槽轮通过轴承5、6可转动地支承于一对第一和第二侧板1、2之间,并且在负载槽轮3上卷绕着一条负载链4。一驱动轴7穿过负载槽轮3的轴孔,其上绕有无端手动链条80的手动轮8设置于驱动轴7的一轴向端部,其上设有机械制动器9的传动机构10位于手动轮8和驱动轴7之间,并且在驱动轴7的另一轴向端部设置一个具有多个减速齿轮的减速齿轮机构11,从而由通过手动链条致动手动轮8所产生的驱动力可通过传动机构10和减速齿轮机构11传递给负载槽轮3,然后提升和放下一传递件(图中未示),该传递件包括一在负载链4的环绕负载槽轮3的装载侧与其相连的钩及类似的东西。
侧板1、2由三个相互间隔预定距离的拉杆螺栓12固定,吊钩13的安装轴14设在侧板1,2上部的一侧,两块侧板则设置成与负载轮3相垂直。
用于罩住手动轮8的轮盖15由与拉杆螺栓12螺纹连接的螺母17固定在侧板1上,用于罩住减速齿轮机构11的齿轮盖16由螺母17固定在侧板2上。
手动链条,手动轮8和传动机构10构成一个致动机构20。图1和2所示的实施例均设有防过载机构21。
传动机构10包括一个与驱动轴7连接的被动轮毂22,两者不可转动地连接(在各图中均以螺纹相互连接);一个与驱动轴7螺纹连接的驱动件23;一个防逆转齿轮24,该齿轮插在被动轮毂22和驱动件23的凸缘部分之间并由被动轮毂22和衬板25,26可转动地支承;所述衬板分别插在被动轮毂22和防逆转齿轮24以及防逆转齿轮24和驱动件23之间。用棘爪轴28将防逆转棘爪27可摆动地装在侧板1上,棘爪27由棘爪弹簧44推向防逆转齿轮24并与之啮合。由防逆转棘爪27、防逆转齿轮24,被动轮毂22、驱动件23和衬板25,26构成机械制动器9。
防过载机构21利用驱动件23的圆柱形轴套23a经一个只能沿驱动方向转动的单向离合器29支承手动轮8。该机构21具有一个插在驱动件23的凸缘部分和手动轮8的轴套部分之间的衬板30;一块衬板31和一块压板32,压板32可以与圆柱形轴套部分23a一起转动;一个弹性件33,该弹性件包括初始锥形蝶簧,该簧从手动轮8的外侧与驱动件23的圆柱形轴套部分23a相啮合。机构21还有一个推动力设置调整器34,该调整器在弹性件33的外侧由螺纹与轴套部分23a的一端啮合,以便通过调整弹性件33的推动力来相对驱动件33有选择地设定手动轮8的滑动载负。
另外,减速齿轮机构11包括一个如图1和4所示的与驱动轴7的轴端制成一体的第一齿轮35;一对分别由中间轴36,36支承与第一齿轮35相啮合的第二齿轮37,37;一对设在中间轴36,36上的第三齿轮38,38;一个连接于负载槽轮3的延伸部分之上与第三齿轮38,38相啮合的第四齿轮39。
因此,在上述结构中,在用手动链条沿正向驱动手动轮8时,便通过具有防过载机构21和机械制动器9的传动机构10来驱动驱动轴7,从而经减速齿轮机构11将驱动力传给负载槽轮3以便转动负载槽轮3。随后,负载链4的负载侧绕在负载槽轮3上,即其末端设有悬挂货物的钩子的负载侧将卷起从而将货物提起。
在提升货物时,当一个大于由防过载机构的调整器34所设定的滑动载荷的负载作用于负载链4负载侧时,手动轮8便相对驱动件23滑动,从而停止提升货物。随后,利用机械制动器9的作用,保持住此方式提起的货物的高度。
在下放货物时,拉动手动链条以便使手动轮8沿反方向转动。随后,由于手动轮8的反向驱动所引起的一个螺旋作用而使驱动件23反转,这将导致由交替重复机械制动器9的制动与松开动作而使负载槽轮3反向转动,最终逐渐地将货物放下。
除去具有上述结构的手动链条滑车之外,图1所示实施例还包括以下结构。即将通常为滚珠轴承的径向轴承18,19设在轮盖15和齿轮盖16与驱动轴7相对的部分上,这样便利用远离负载槽轮3的轴承18,19在负载槽轮3的轴孔和驱动轴7之间保持一个预定间隙的条件下支承住驱动轴7的轴向相对端。
驱动轴7在致动机构侧具有用于支承致动机构20的延伸部分,该部分由径向轴承18支承。如图3所示,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在致动机构侧的轴部分包括螺纹部分71,该部分适于与和手动轮8联带转动的驱动件23以及被动件22螺纹连接;一个由螺纹部分71的轴向外端部的延伸所形成的轴颈部分72,轴颈部分72由径向轴承18支承。
在驱动轴7的另一个轴向端上装有轴7的减速齿轮机构11,该端有一个沿轴向在第一齿轮35外侧的轴颈部分73,轴颈部分73由径向轴承19支承。当用轮盖15和齿轮盖16在驱动轴7的径向相对端部将其支承时,便在驱动轴7的中部70和负载槽轮3的轴孔3a之间形成一个预定的间隙,这样便可以另一种离开负载槽轮3的支承系统不与负载槽轮3相接触地支承驱动轴7。
由此改善了驱动轴7的支承刚性。在用手动链条使致动机构20的手动轮8转动时,即使是在有一个大的致动载荷作用在驱动轴7上也可以减小轴的弯曲并防止轴的变形。另外,在可以减小轴的变形并以上述方式防止其变形的同时,由于可以改进从手动轮8至负载槽轮3所传递的驱动力的传递效率并改善其操作性,因而可以解决由手动轮8与轮盖或装在轮盖之内的链条导向件相接触所产生的特有的噪音问题。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由于是由装在轮盖15和齿轮盖16中的轴承18,19来支承驱动轴7的轴向相对端,所以可以采用具有良好支承效果和优选尺寸的滚珠轴承类的轴承作为轴承18,19。因此,可通过提高轴承效率来改善传动效率。
此外,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可以在致动机构侧的负载槽轮3的轴孔3a和驱动轴7之间装设这样一个轴承,该轴承并不总是在接触中,它仅在致动机构侧承受轴部分的轴弯曲。
也可以将轴承18,19安装在固定于侧板1,2上的框架上而不是将其直接装在盖15,16上。
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的驱动轴7上设有致动机构侧的轴部不和减速齿轮机构侧轴部分,如图3所示,在上述两者之间,中间轴部分70穿过负载槽轮3的轴孔3a。致动机构侧轴部分包括螺纹轴部分71和直径小于螺纹轴部分71的轴颈部分72。在螺纹轴部分71和支承轴部分72之间于驱动轴7上设有接收台阶部分74。在轴颈部分72的中部设有挡板43的啮合槽75。在减速齿轮机构侧设有第一齿轮35和直径小于第一齿轮35的轴颈部分73,第一齿轮35上有整体冷锻出的凸缘部分35a。轮止挡件40装在致动机构侧轴部分的轴颈部分72上。该件包括对着装在轮盖15中的径向轴承18外环18a的约束部分41,用于抵靠外环18a来约束轴向运动;一个与接收止挡部分74相连的接收部分42,用于通过与螺纹轴部分71螺纹啮合的驱动件23来接收手动轮8的轴向运动。
图1所示实施例中所采用的轮止挡件40具有喇叭状的凸缘部分,即如图所示将一个具有预定长度的圆柱件的一端扩大,由凸缘部分的外圆周形成约束部分41,并由圆柱件纵向内侧部分构成接收部分42。圆柱件内圆周表面上无螺纹,是直的,并将其装在轴颈部分72上使其固定。通常为一个压环的止挡件43在轮止挡件40的持握部分之外锚嵌在轴颈部分72的安装槽75中,这样便可由止挡件43防止轮止挡件40轴向向外松脱。
由于具有上述结构的轮止挡件40仅仅是由装在轴颈部分72上的止挡件43挡住,因此与普通实施例的结构相比,不仅简化了加工亦可简化轴颈部分72的安装性能,这将相应减少制造成本。在上述普通实施例中,用螺纹将槽顶螺母装在驱动轴上并用销子挡住。
由于带手动轮8的驱动件23在螺旋返回方向上的运动可通过轴承18的外圈18a由轮盖15接收,所以可对件23加以约束,即在轮盖15变形较小的松扣时约束轴向运动。
由于设置止挡件43,即使在拆下轮盖15之后为了将驱动轴7从轴承18上拆下时,也可以将轮止挡件40保留在驱动轴7上。因此,在拆卸时已将轮止挡件40拆下的情况下,可以防止在重新安装轮盖15时忘记安装轮止挡件40。即使考虑到在通过轴承18的外圈18a约束轴向运动时,由于作用在轮止挡件40上增加太大的载荷可能使轮盖15变形,也可由止挡件43再次约束轴向运动。据此,在可以对轮盖15的变形予以约束时,与轮盖15共同作用亦可有效地实现轴向运动。
在图1和6所示的实施例中,由于轮止挡件40是由具有预定长度的圆柱形件制成的,因此即便是在防过载机构21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结构的情况下,或在手动轮8的轴套部分通过螺纹与螺纹部分71相啮合而没有构成防过载机构的情况下,其零部件都可以是通用的。在手动轮8的轴套部分与螺纹部分71螺纹连接没有构成防过载机构的情况下,即可简化手动轮8的制造,这是因为用轮止挡件40约束轴向运动而没有采用由轮止挡件40加长轴套部分的轴向长度。
虽然以压紧环作为止挡件43,也可以用一根贯通销来代替压紧环。如图12所示,可以用一个垫圈81和螺母82来代替轮止挡件40使槽顶螺母82与轴颈部分72螺纹啮合并由贯通销83将其固定在轴颈部分72上。此外,驱动件23或手动轮8的轴套部分可以直接与轴承18或轮盖15相接触而没有轮止挡件40。
下面将描述如上所述的分别夹持径向轴承18,19的轮盖15和齿轮盖16。
当如图8所示从前面看时,轮盖15在相对的左右侧上具有用于使手动链条从中穿过的通道口15a,15b和在这些通道口之间的短盖侧壁15c。固定在第一侧板1上的盖保持件47与盖侧壁15c的内侧相连,手动链条导向件48设在轮盖15中拉杆螺栓12的紧固部分15d处。
如图7所示,盖保持件47具有限定出通道口15a,15b的下开口边缘的侧面47a,47b;和一个具有座面47e的盖接收部分47c,轮盖15的内侧坐在座面47e上,盖接收部分47c接纳轮盖15的盖侧壁15c。盖接收部分47c的外表面制成环形从而使其可由盖侧壁15c夹持住。盖保持件47还具有一对角状凸起47d,并在其下端面制成能插入侧板1的一对安装孔49中从而定位的形状;在轮盖15的内表面坐于其上的座表面47e上开出的插入孔47f,从而使沿着侧面47a,47b延伸的拉杆螺栓12从中穿过。
如图9和11所示,手动链条导向件48包括一个安装部分51,该部分由拉杆螺栓12插在拉杆螺栓12和轮盖15的紧固部分15d的紧固部分15d之间且其外表面与延伸至紧固部分15d的盖侧壁15e的内表面相吻合,其平面上设有一个穿螺栓孔51a。安装部分51具有一个固定部分53,其上设有用于定位的适于插入第一侧板1的角状安装孔52中从而由侧板1固定的角状凸起53a,还有一个导向部分54,该部分设在安装部分51和对着手动轮8的固定部分53之间用于引导手动链条。
通过相对拉杆螺栓12拧紧螺母17而将盖保持件47和手动链条导向件对48,48固定紧固在第一侧板1和轮盖15之间,通过分别将盖保持件47的角状凸起47d,53a和手动链条导向件48,48插入有形孔中来设定轮盖15相对第一侧板1的位置。
盖保持件47相对轮盖15的位置是由盖保持件47的接收部分47c接纳盖侧壁15c而固定的;由将手动链条导向件48,48的各安装部分51靠在盖侧壁15e的内表面上并用点焊和类似的方法将其固定来固定手动链条导向件48,48相对轮盖15的位置。因此,在将盖保持件47和手动链条导向件48的各角状凸起47d,53a用作定位件时,各角状开口49,52便成为定位凹孔,角状凸起47d,53a插在其中,这样便可相对第一侧板1使轮盖15定位并相对拉杆螺栓12拧紧螺母17而将其固定在一个预定的位置上。
定位件56通常包括一个用于确定齿轮盖16相对第二侧板2的位置的顶销,将定位件56和为定位而将定位件56插于其中的定位凹孔部分57设在齿轮盖16和第二侧板2之间,齿轮盖16装在第二侧板2上。定位件56通常设在齿轮盖16侧,也可以是与齿轮盖16分离的顶销。但如图1和5所示,最好是在翻边时作为一个低的凸起使齿轮盖16凸出来从而形成定位件56。
如上所述,由于轮盖15和第一侧板1之间以及齿轮盖16和第二侧板2之间的定位是由定位件和定位凹孔部分来实现的,因而可以根据支承负载槽轮3的各侧板1,2来设定各轴承18,19的位置。因此可使驱动轴7和负载槽轮3精确地同轴。
如图1和9所示,轮盖15具有持握轴承18的凹陷部分58,围绕凹陷部分58的环形筋59,还有加强筋60,它们从环形筋59向着由拉杆螺栓12紧固的紧固部分15d延伸并止于此;还有在轮盖15上部的各紧固部分15d之间和其下部的紧固部分15d与上述的紧固部分15d之间将两个紧固部分15d连接起来的加强筋85。因此,用一块金属板制成轮盖15,其上具有筋59,60,85;用于加强的凹陷部分58;这种轮盖可防止由凹陷部分58夹住的轴承18的位置变化。
由于是以凹陷部分58加强轴承18的夹持部分,因此在由拉杆螺栓12紧固的紧固部分15d之间设置环形筋59,与环形筋59相连并使拉杆螺栓12从中连续穿过的加强筋60和加强筋58,即使轮盖15的一部分由于外力而产生变形,也可以防止夹持部分的位移变化或使其最小从而可保持驱动轴子的轴线位置恒定。
由于将齿轮盖16外圆周部分翻边形成一个翻边部分16a,该部分用于提高中心部分的刚性,如图4所示,在该中心部分中设有轴承19和中间轴36的轴承61,62,因此即使有外力作用于其上,也可以防止由定位件56和定位凹孔部分57所设定的轴承19的位置变化。因此,由轮盖15和齿轮盖16通过轴承18,19支承的驱动轴7即使受到外界的冲击时仍可由上述结构的轮盖15和齿轮盖16保持在预定的轴线位置上。这样,便可避免与可能由轴向移动所引起的负载槽轮的干涉并构成经久耐用的链条滑车。
此外,在图2中序号63,64表示负载链条导向件,它们用于引导在侧板1,2之间接近负载槽轮3的负载链条4,序号65一个分链器,分链器65直接设在负载槽轮3之下,用于在接近的方向上约束在两块侧板1,2之间接近从而与负载槽轮3啮合的负载链条4的倾斜。负载链条导向件63,64和分链器65固定地装在侧板1,2之间,其松链侧导向件63具有一个啮合部分66,该部分适于与负载链条松链侧相啮合。
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如图13所示用径向轴承18,19在驱动轴7的相对端部将其支承住,但两个径向轴承18,19中装在齿轮盖16中的径向轴承19可以除掉,其轴向上的一个端部,即在支承致动机构20的致动机构侧的端部可以由轮盖15中的径向轴承18支承,第一和第二轴承91,92可在减速齿轮机构侧和致动机构侧设在驱动轴7和负载槽轮3的轴孔3a之间,这样便可以在三点上用轴承91,92和径向轴承18来支承驱动轴7。可以在减速齿轮机构侧驱动轴7的轴端上整体地制出第一齿轮35和与其相连的凸缘部分35a,部分35a的直径较负载槽轮3轴孔的直径大,用以阻止驱动轴7向致动机构侧运动。
在如图15所示更详细地描述第二实施例时可以看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驱动轴7具有致动机构侧轴部分和减速齿轮机构侧轴部分,两者之间设有从负载槽轮3的轴孔3a中穿过的中间轴部分70。致动机构侧轴部分包括:带螺纹的轴部分71,该部分适于与被驱动轴套22和驱动件23螺纹连接;由延伸螺纹轴部分71的轴向外侧所形成的延伸轴部分72,其上设有一个接收止挡部分74,部分74在螺纹轴部分71和延伸轴部分72之间通过使延伸轴部分72的直径小于螺纹轴部分71而形成;一个用于止挡件43的安装槽75,该槽设在延伸轴部分72的中间位置。在减速齿轮机构侧轴部分上整体地制成第一齿轮35和凸缘部分35a,中间轴部分70上有一个小直径轴部分76,由此形成第一和第二轴承91,92。
用冷锻整体地制成第一齿轮35和凸缘部分35a,且如图14所示,第一齿轮35的齿顶圆直径D2基本上等于驱动轴7的外径,尤其是与构成第一和第二支承91,92的轴部分的外径D1基本相等,分度圆直径D3小于外径D1。将在第一齿轮35内侧连续形成的凸缘部分35a用冷锻制成直径大于驱动轴7轴部分外径D1的形状。
在用此方法由冷锻将第一齿轮35和凸缘部分35a制成一体时,由于从驱动轴7轴端侧施加一个压力而产生变形,从而在第一齿轮35和凸缘部分35a之间形成一个堆积部分77,这样便从第一齿轮35的顶底向凸缘部分35a沿弯曲轮廓过渡。因第一齿轮35和凸缘部分35a由堆积部分77连接,所以即使在第一齿轮35的分度圆直径D3小于驱动轴7轴部分外径D1的情况下,在冷锻制成齿轮时仍有足够的强度。虽然使第一齿轮35的齿顶圆直径D2等于驱动轴7外径D1,使分度圆直径D3小于外径D1可以减小尺寸,但直径D2也可以大于外径D1
在第二实施例中,将直径大于负载槽轮3圆柱形轴外径的垫圈93插在凸缘部分35a和负载槽轮3轴端部分之间,以限定驱动轴7向着致动机构侧的轴向运动并防止减速齿轮机构11的第四齿轮39滑脱,第四齿轮39用花键与负载槽轮3的圆柱形部分相连。图13至15中的序号78表示在对构成第一支承91的轴部分进行磨削时用的磨削边界。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第二实施例中,由于驱动轴7的致动机构侧轴部分是由装在轮盖15中的径向轴承18支承的,因而可以改进致动机构侧轴部分的支承刚度。因此,在用手动链条80使致动机构20的手动轮8转动时,即使有一个大的载荷作用在驱动轴7上,也可以减少轴的弯曲并防止轴变形。
这样即可改善从手动轮8向负载槽轮3传递的驱动力的传递效果,改善其操作性,消除手动轮8与链条导向件(未示出)或轮盖15相接触而产生噪音的缺陷。
又由于驱动轴7的轴向运动由传动机构10的被动轴套22和凸缘部分35a所限制,因而就不必要和限制驱动轴7的轴向运动,当然也包括不限制径向轴承18和第一、第二支承91,92的功能,仅仅具有支承功能已经足够了。结果,可以由降低轴承效率来防止对驱动轴7转动的妨碍,并防止施加一个由约束对各轴承18,91,92的轴向运动而可能产生的对轴承的危险。
此外,在第二实施例中,由于驱动轴7由径向轴承18和第一、第二轴承91,92在三点处予以支承,因此可以缩短各轴承之间的间距。这样便可以在整个长度上约束驱动轴的轴弯曲,并进一步改善驱动轴7的转动性并对传动效率进一步改进。
另外,尽管第一和第二轴承91,92形成于驱动轴7的相对侧部,并且在上述结构中驱动轴的中部7。具有小直径轴部分76,但仍可使用金属轴承或可使用例如滚针轴承这样的滚子轴承和球轴承。图13中所示的第二实施例在致动机构侧应用了例如滚针轴承这样的滚子轴承和球轴承作为第二轴承92。
尽管第一和第二实施例在致动机构20中安装有防过载机构21,但该机构21并不是必需的。当如图12所示未设置防过载机构21时,使手动轮8的轴套部分与驱动轴7的螺纹部分71螺纹连接。
尽管如图17至20所示,径向轴承18,19分别直接由轮盖15和齿轮盖16支承,但它们也可被其它与盖15,16分离的部件支承。
也即,如图17所示,支承板76设置于轮盖15的内侧,并通过将螺母17紧固到拉杆螺栓12上而与轮盖15紧密连接,拉杆螺栓12用于将轮盖15固定到侧板1上,从而可由支承板76支承径向轴承18。
此外,如图18所示,压板86设置于齿轮盖16的内侧,从而可由压板86支承径向轴承19和中间轴36、36的轴承61、62。该压板86包括一长形金属板,其中部凹入形成一凹部86a,分别用于轴承19,61,62的支承孔86b,86c,86d具有如图19所示的形状,并具有一外圆周部分,该圆周部分上形成有两个象低的凸起物一样鼓起的低定位锁销86e和四个铆钉口86f。齿轮盖16相应地具有两个定位孔和四个铆钉口88,从而在锁销86e安装在定位孔87中的定位条件下通过使铆钉89穿过铆钉口86f而将压板86固定到齿轮盖16上。
当将压板86固定到齿轮盖16上时,也可用点焊取代上述的通过铆钉89的固定。
由于径向轴承18支承在轮盖15的凹部58中,从而可提高支承部分的强度,但和齿轮盖16的径向轴承19一样,它也可由盖壁的通孔支承。
另外,如图1一4所示,当由齿轮盖16支承径向轴承19和轴承61、62时,各轴承19、61、62暴露于齿轮盖16的外侧,但也可如图21所示,通过嵌销90Q将一盖件90固定到盖16的外侧以隐蔽这些轴承。盖件90也可通过点焊固定于齿轮盖16上。
此外,在第二个实施例中,当设有第一和第二轴承91,92时,可与径向轴承18一起构成三点支承。但第一和第二轴承91、92之一,最好是位于致动机构侧的第二轴承92可省略以获得二点支承。另外,驱动轴7在其纵向除了小直径轴部76外,几乎由负载槽轮3的轴孔3a的整个部分所支承。
上面特别参照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做了详细描述,但应理解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各种变形和修改。

Claims (9)

1.一种手动链条滑车,包括一对第一和第二侧板,一具有轴孔并可转动地支承于所述侧板之间的负载槽轮;一具有手动的致动机构;一驱动轴,它穿过所述负载槽轮的轴孔并在其一轴向端部与所述致动机构联锁,以便由所述致动机构驱动;以及一设置于所述驱动轴的另一轴向端部上的减速齿轮机构;其中,一用于覆盖所述致动机构的轮盖与所述第一侧板相连,而用于覆盖所述减速齿轮的齿轮盖与所述第二侧板相连;其特征在于,
轮盖一侧设有一用于支承所述驱动轴的一个轴向端部的径向轴承;并且
所述驱动轴的用于支承致动机构的致动机构侧的轴部分伸出,从而使伸出的轴端部能被所述径向轴承支承。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手动链条滑车,其特征在于,用于支承所述驱动轴的径向轴承分别设置于所述轮盖一侧和齿轮盖一侧;
所述驱动轴的两相对端部被轮盖和齿轮盖可转动地支承着,并且负载槽轮由第一和第二侧板可转动地支承,在轴孔3a的内圆周表面和驱动轴的外圆周表面之间保持一预定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手动链条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机构设有一机械制动器,并且所述驱动轴具有一可与一驱动部分螺纹连接的螺纹轴部分,以在手动轮作用下联锁转动,和一轴颈部分,该部分通过轴承18由轮盖支承轴颈部分插入轮止挡件中,止挡件具有一与由所述轮盖支承的所述径向轴承的外环相对的限制部分,以通过与外环相接触而限制其轴向运动,和一用于接受所述手动轮的轴向运动的接近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的手动链条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轴颈部分的直径小于螺纹部分的直径,在螺纹轴部分和轴颈部分之间设置一接受台阶部分,所述轮止挡件的止挡器在所述轮止挡件的支承部分的外侧固定到所述轴颈部分上。
5.根据权利要求2的手动链条滑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轮盖和与轮盖相连的所述第一侧板之间以及所述齿轮盖和与齿轮盖相连的所述第二侧板之间分别设置有定位件和定位凹部,定位件用于相对于所述侧板设定盖的位置,而定位凹部适于与所述定位件接合。
6.根据权利要求1的手动链条滑车,其特征在于,其一轴向端侧由所述径向轴承支承的所述驱动轴在其另一端侧由一设置于所述负载槽轮的轴孔和穿过所述轴孔的所述驱动轴之间的轴承支承;
构成所述减速齿轮机构的第一齿轮和与第一齿轮连续接合并具有大于所述驱动轴的直径的外径以防止所述驱动轴朝向致动机构侧运动的凸缘部分与驱动轴的位于其另一轴端侧的减速齿轮机构侧轴端部整体成形。
7.根据权利要求6的手动链条滑车,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轴承置于所述负载槽轮和穿过所述负载槽轮的所述轴孔的所述驱动轴7之间,并分别位于减速齿轮机构侧和致动机构侧,从而所述驱动轴可在三点处由所述轴承和径向轴承支承,径向轴承用于在致动机构侧支承驱动轴的伸出的轴端部。
8.根据权利要求1的手动链条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盖包括一适于支承所述轴承的凹部,一围绕凹部的环形肋和多个从环形肋径向延伸的加强筋。
9.根据权利要求8的手动链条滑车,其特征在于,使以所述环形肋径向伸出的加强筋到达由拉杆螺栓固定到第一侧板上的轮盖的紧固部分,并终止于该紧固部分。
CN94108123A 1993-07-02 1994-07-01 手动链条滑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873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64895/93 1993-07-02
JP16489593A JP2597290B2 (ja) 1993-07-02 1993-07-02 手動式チェンブロック
JP5197518A JPH0753187A (ja) 1993-08-09 1993-08-09 手動式チェンブロック
JP197518/93 1993-08-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051A CN1103051A (zh) 1995-05-31
CN1038738C true CN1038738C (zh) 1998-06-17

Family

ID=264898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410812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8738C (zh) 1993-07-02 1994-07-01 手动链条滑车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5566925A (zh)
EP (1) EP0631974B1 (zh)
KR (1) KR0135945B1 (zh)
CN (1) CN1038738C (zh)
AU (1) AU666078B2 (zh)
CA (1) CA2126880C (zh)
DE (1) DE69415415T2 (zh)
SG (1) SG4897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65038B2 (ja) * 1998-10-23 2000-07-12 象印チエンブロック株式会社 チェーンブロック
US6209852B1 (en) 1999-09-24 2001-04-03 George & Goldberg Design Assoc. Removable chain hoist position encoder assembly
DE19959999C2 (de) * 1999-12-13 2001-10-11 Yale Ind Products Gmbh Hebezeug
CA2369668C (en) * 2002-01-28 2010-05-04 Waverley Glen Systems Ltd. Personal lift device
KR100795405B1 (ko) * 2002-02-06 2008-01-17 가부시키가이샤 키토 권상견인기
US7080824B1 (en) 2004-04-09 2006-07-25 George & Goldberg Design Associates Chain motor drive controller
JP5550410B2 (ja) * 2010-03-25 2014-07-16 株式会社キトー 手動チェーンブロック
CN101963186A (zh) * 2010-09-26 2011-02-02 铜陵市华能工矿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手拉葫芦的电动短五齿轴
JP5827188B2 (ja) * 2012-07-30 2015-12-02 株式会社キトー チェーンブロック
JP6068857B2 (ja) * 2012-07-30 2017-01-25 株式会社キトー チェーンブロック
CN104340912B (zh) * 2014-10-17 2016-11-23 卢志文 手动起重倒链
CN105129654B (zh) * 2015-09-01 2017-07-07 浙江冠林机械有限公司 新型手扳葫芦
CN108639986A (zh) * 2018-07-26 2018-10-12 天津德仕达起重输送设备有限公司 环链葫芦的高度检测装置、安全联动台吊及控制方法
KR102506235B1 (ko) * 2022-01-10 2023-03-07 (주)코스텍 무대용 바텐 위치 설정용 리미트스위치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053220A (fr) * 1952-03-31 1954-02-01 Maurice Verlinde Ets Dispositif de frein pour palan
EP0602946A1 (en) * 1992-12-16 1994-06-22 Elephant Chain Block Company Limited Manual hoist and traction machin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2601A (en) * 1889-05-07 Differential gearing for hoisting-machines
US826449A (en) * 1906-01-19 1906-07-17 Clarence E Steere Power-transmission gear.
US1993744A (en) * 1934-06-02 1935-03-12 Morison Inc Automatic two-way brake for hoists
US2739789A (en) * 1950-07-01 1956-03-27 Manning Maxwell & Moore Inc Chain block hoist
US3092369A (en) * 1960-01-06 1963-06-04 Duff Norton Co Hand-operated chain hoist
US3030076A (en) * 1960-12-12 1962-04-17 Manning Maxwell & Moore Inc Rigging hoist
JPS5227808Y2 (zh) * 1973-05-14 1977-06-24
JPS6216477A (ja) * 1985-07-15 1987-01-24 Maruishi Seiyaku Kk 抗ウイルス活性を有する2−(4−ピリジルアミノメチル)−ベンズイミダゾ−ル誘導体
US5007617A (en) * 1989-08-03 1991-04-16 Vital Kogyo Kabushiki Kaisha Hand-operated chain block
US5125629A (en) * 1990-08-29 1992-06-30 Vital Kogyo Kabushiki Kaisha Hand-operated chain block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053220A (fr) * 1952-03-31 1954-02-01 Maurice Verlinde Ets Dispositif de frein pour palan
EP0602946A1 (en) * 1992-12-16 1994-06-22 Elephant Chain Block Company Limited Manual hoist and traction machin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051A (zh) 1995-05-31
DE69415415D1 (de) 1999-02-04
KR0135945B1 (ko) 1998-04-28
KR950003157A (ko) 1995-02-16
AU6482994A (en) 1995-01-27
EP0631974B1 (en) 1998-12-23
US5566925A (en) 1996-10-22
AU666078B2 (en) 1996-01-25
CA2126880C (en) 1999-02-02
EP0631974A1 (en) 1995-01-04
DE69415415T2 (de) 1999-07-08
CA2126880A1 (en) 1995-01-03
SG48973A1 (en) 1998-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738C (zh) 手动链条滑车
CN1071221C (zh) 铁路车辆可变轮距转向架
US8550944B2 (en) Multi-speed sprocket assembly
CN1118397C (zh) 自转向的转向架
CN1090582C (zh) 电助动车
CN1547534A (zh) 车座用的配件
CN1126287A (zh) 摩擦离合器
CN1291153A (zh) 自行车轮毂驱动方向变换装置
EP0878434B1 (en) Hand operated chain block
CN1865029A (zh) 自行车车轮的辐条和包括该辐条的自行车车轮
CN1109149A (zh) 连续可变的传动机构
CN1081148C (zh) 履带式车辆的行驶装置
CN1486252A (zh) 在轮辋上安装轮胎的方法
CN1031082C (zh) 动力传动齿带和带轮
CN1103143A (zh) 手动链滑车
CN1104990A (zh) 手动链葫芦
CN209921627U (zh) 一种设置有卡爪式固定机构的无人机停泊平台
CN214569926U (zh) 一种电梯用柔性导向轮
CN1079065C (zh) 履带式行走装置
CN1221063A (zh) 停车系统的回转机构
CN107696857B (zh) 一种汽车机械节能器
CN112938692A (zh) 一种电梯用柔性导向轮
CN213356848U (zh) 汽车搬运装置
CN1039896C (zh) 卷扬牵引机的自由旋转控制机构
CN1327517A (zh) 具有改进的杆支撑零件的起动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