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64295B - 一种高硅氧玻璃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硅氧玻璃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64295B
CN103864295B CN201410082687.8A CN201410082687A CN103864295B CN 103864295 B CN103864295 B CN 103864295B CN 201410082687 A CN201410082687 A CN 201410082687A CN 103864295 B CN103864295 B CN 1038642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ase
split
glass
vagcor
lea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8268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64295A (zh
Inventor
张超武
徐彬
缪金良
宋大龙
王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41008268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64295B/zh
Publication of CN1038642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642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642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6429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lass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硅氧玻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设定基础玻璃质量组成百分比SiO2:B2O3:Na2O=(68~72):(22~26):(6~8)的比例称取石英粉、硼酸和纯碱,并外加1~4%(wt%)P2O5质量百分比的磷酸钠;将配合料用电热炉于1500~1580℃下高温熔制2~3小时后成型;经520~620℃分相热处理后,用质量浓度为2~5%的稀盐酸溶液沥滤浸出可溶钠硼相;再将所得多孔高硅氧玻璃在1050~1150℃下烧结,即得到无色透明高硅氧玻璃。测试结果表明,本发明在高硅氧玻璃的制备过程中加入促进剂P2O5,能显著促进分相,使分相尺寸扩大,从而有效提高了沥滤速率;且在实验范围内随外加P2O5量增加,促进分相和加快沥滤速率的效应增强。

Description

一种高硅氧玻璃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玻璃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硅氧玻璃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高硅氧玻璃是指含SiO2高达96%以上的玻璃。高硅氧玻璃具有与石英玻璃相近的许多优异性能,如热膨胀系数只稍大于石英玻璃(8X10-7/℃),抗热冲击性能可达800℃,经常使用温度为900℃,短时间最高使用温度可达1200℃,抗化学腐蚀性和机械强度也相似于石英玻璃。因而,高硅氧玻璃常可用作石英玻璃代用品,用来制作耐热器皿、形状复杂的仪器、冶炼铀的器皿、高压水银灯管和溴钨灯管等特殊用途的玻璃。
高硅氧玻璃通常是利用钠硼硅(SiO2-B2O3-Na2O)系统(如图1和2所示)的B区分相特点来制造的。制造工艺简述为:在B区选适当组成配料→按一般玻璃熔制方法制成半成品→分相热处理使其分成富硅(SiO2)相和富钠硼(B2O3-Na2O)相→热稀酸沥滤浸出可溶富钠硼(B2O3-Na2O)相→多孔高硅氧玻璃→烧结制成高硅氧玻璃。
在高硅氧玻璃制造工艺中有三个环节极为重要,是制备高质量高硅氧玻璃必须严格掌控的。首先是基础钠硼硅玻璃成分的选择。基础钠硼硅玻璃分相后所形成的富硅相是高硅氧玻璃的主体,因此富硅相含量最少应占总量的50%以上;同时在分相后必须形成贯通的连续骨架结构。但富钠硼相含量也不能过少,因为过少含量将导致分相后的富钠硼相形成孤岛状不连续结构,在后续的沥滤过程中不易被浸出掉,也严重影响高硅氧玻璃的质量。
其次是基础钠硼硅玻璃的分相热处理。这一工艺过程主要是把握分相热处理的温度和时间。热处理温度在钠硼硅玻璃的转变点和软化点之间,一般为500~700℃。温度低则分相减慢,从而需要更长的分相热处理时间。据报道,一组成为SiO2:B2O3:Na2O=70:23:7(wt%)的玻璃,在550℃下就需要长达400小时左右的热处理,才能达到平衡分相。固然提高热处理温度能加速分相,大为缩短分相热处理时间,并使分相尺寸变大,但热处理温度提高,两相互溶度增大,即富硅相中溶入钠硼成分增多,而富钠硼相中则溶入更多的硅质成分,严重时富硅相甚至不能形成连续的骨架结构,在后续的沥滤过程中易于破损。
最后是分相玻璃的沥滤。沥滤就是用热的稀酸溶液将分相玻璃的富钠硼相溶解浸出掉,留下不溶的多孔硅氧骨架结构,这一过程也叫酸处理。沥滤的时间与制品厚度、酸液浓度和酸液温度有关。沥滤质量(破损状况)则与基础钠硼硅玻璃组成、分相热处理状况、制品的形状和大小等因素有关。
综合以上三个环节的分析可知,制备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好的高质量高硅氧玻璃,除掌握好基础钠硼硅玻璃组成外,最重要的是分相热处理。高硅氧玻璃中SiO2含量越高,性能越接近石英玻璃,质量越好。从分相角度分析,两相互溶度越小,即富硅相中含钠硼成分越少,则沥滤后所得多孔高硅氧玻璃中SiO2含量就越高,因此,高SiO2含量的高硅氧玻璃需要基础钠硼硅玻璃分相后两相互溶度小。然而,由图2所示的钠硼硅系统相图分相区不混溶等温线可知,互溶度小就需要分相热处理温度低,而热处理温度低则不但使热处理时间过长,而且使分相尺寸减小,导致后续的沥滤速率降低,沥滤时间也大为延长。这些都严重制约了高硅氧玻璃的生产和应用。
如何在较低的热处理温度下加快钠硼硅玻璃的分相速度,并使两相互溶度尽可能小,同时又使分相尺寸变大,以加快沥滤速率,从而提高高硅氧玻璃的生产效率,这些就是长期以来高硅氧玻璃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高硅氧玻璃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1、一种高硅氧玻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设定基础玻璃质量百分比为SiO2:B2O3:Na2O:=(68~72):(22~26):(6~8),以及摩尔比为SiO2:石英粉=1:1、B2O3:硼酸=1:2及Na2O:纯碱=1:1分别称取石英粉、硼酸和纯碱,并按P2O5与设定基础玻璃质量百分比的1~4%,以及摩尔比为P2O5:磷酸钠=1:2称取磷酸钠,最后将称取的石英粉、硼酸、纯碱和磷酸钠研磨混合均匀,得到配合料;
2)将配合料置入电热炉内,使其熔化,然后将熔化物浇注成型,得到玻璃样品A;
3)将玻璃样品A放入马弗炉中,于520~620℃下分相热处理10~16小时,得到乳白色失透分相玻璃样品;
4)将所得乳白色失透分相玻璃样品置入质量浓度为2~5%的稀盐酸溶液中,在70~80℃的恒温下沥滤浸出可溶富钠硼相,直至乳白色失透分相玻璃样品在稀盐酸溶液中清澈透明,得到玻璃样品B;
5)将沥滤后的玻璃样品B取出,用去离子水浸泡、洗涤以及干燥,得到不透明的多孔高硅氧玻璃;
6)将多孔高硅氧玻璃放入高温电热炉内,在1050~1150℃下烧结1~2小时,得到无色透明的高硅氧玻璃。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在于,步骤2)中,将配合料用刚玉坩埚置入硅钼棒电热炉内。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在于,步骤2)中,将配合料置入电热炉内,在1500~1580℃下高温熔制2~3小时,使其熔化。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在于,步骤2)中,将熔化物浇注在石墨模具中成型。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在于,步骤4)中,将所得乳白色失透分相玻璃样品置入质量浓度为2~5%的稀盐酸溶液的中,并放入恒温水浴锅内,在70~80℃的恒温下沥滤浸出可溶富钠硼相。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在于,步骤4)中,将沥滤后的玻璃样品B取出,用去离子水浸泡、洗涤2~3次,放入烘箱中干燥至完全脱除水分。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在高硅氧玻璃的制备过程中加入促进剂P2O5,能带来两方面显著变化:一是能显著促进分相,使分相后两相互溶度减小,从而使得所得高硅氧玻璃中SiO2含量增加,提高了高硅氧玻璃的质量。二是使同等热处理条件下的分相尺寸显著扩大,从而有效提高了沥滤速率,提高了高硅氧玻璃的生产效率。另外,在实验范围内随外加P2O5量增加,促进分相和加快沥滤速率的效应增强。
【附图说明】
图1为钠硼硅(SiO2-B2O3-Na2O)系统的分相区图。
图2为钠硼硅系统B区不混溶等温线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所得分相玻璃的TEM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基础玻璃组成外加0、2%、3%及4%(wt%)P2O5的玻璃,在实施例1的分相热处理条件下所得分相玻璃的沥滤实验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1)按设定基础玻璃质量组成百分比SiO2:B2O3:Na2O(wt%)=69:23:8,以及摩尔比为SiO2:石英粉=1:1、B2O3:硼酸=1:2及Na2O:纯碱=1:1分别称取石英粉、硼酸和纯碱,并按照P2O5与设定基础玻璃质量百分比为2%(wt%),以及摩尔比为P2O5:磷酸钠=1:2称取磷酸钠,将称取的石英粉、硼酸、纯碱和磷酸钠研磨混合均匀,得到配合料;
2)将配合料用刚玉坩埚置入硅钼棒电热炉内,于1550℃下高温熔制3小时,随后浇注在石墨模具中成型,得到玻璃样品A;
3)将玻璃样品A随即放入马弗炉中,于580℃下分相热处理12小时,得到乳白色失透分相玻璃样品;
4)将所得乳白色失透分相玻璃样品置入装有质量浓度为2%的稀盐酸溶液的烧杯中,并放入恒温水浴锅内,在80℃的恒温下沥滤浸出可溶富钠硼相,至玻璃样品在溶液中清澈透明,得到玻璃样品B;
5)将沥滤后的玻璃样品B取出,用去离子水浸泡、洗涤3次,放入烘箱中干燥至完全脱除水分,得到不透明的多孔高硅氧玻璃;
6)将多孔高硅氧玻璃放入高温电热炉内,在1100℃下烧结2小时,即得到无色透明的高硅氧玻璃。
经测定,所得高硅氧玻璃化学全分析SiO2含量为98.2(wt%)。
实施例2:
1)按设定基础玻璃质量组成百分比SiO2:B2O3:Na2O(wt%)=70:23:7,以及摩尔比为SiO2:石英粉=1:1、B2O3:硼酸=1:2及Na2O:纯碱=1:1分别称取石英粉、硼酸和纯碱,并按照P2O5与设定基础玻璃质量百分比为2%(wt%),以及摩尔比为P2O5:磷酸钠=1:2称取磷酸钠,将称取的石英粉、硼酸、纯碱和磷酸钠研磨混合均匀,得到配合料;
2)将配合料用刚玉坩埚置入硅钼棒电热炉内,于1580℃下高温熔制2小时,随后浇注在石墨模具中成型,得到玻璃样品A;
3)将玻璃样品A随即放入马弗炉中,于600℃下分相热处理14小时,得到乳白色失透分相玻璃样品;
4)将所得乳白色失透分相玻璃样品置入装有质量浓度为4%的稀盐酸溶液的烧杯中,并放入恒温水浴锅内,在80℃的恒温下沥滤浸出可溶富钠硼相,至玻璃样品在溶液中清澈透明,得到玻璃样品B;
5)将沥滤后的玻璃样品B取出,用去离子水浸泡、洗涤3次,放入烘箱中干燥至完全脱除水分,得到不透明的多孔高硅氧玻璃;
6)将多孔高硅氧玻璃放入高温电热炉内,在1120℃下烧结2小时,即得到无色透明的高硅氧玻璃。
经测定,所得高硅氧玻璃化学全分析SiO2含量为98.3(wt%)。
实施例3:
1)按设定基础玻璃质量组成百分比SiO2:B2O3:Na2O(wt%)=72:22:6,以及摩尔比为SiO2:石英粉=1:1、B2O3:硼酸=1:2及Na2O:纯碱=1:1分别称取石英粉、硼酸和纯碱,并按照P2O5与设定基础玻璃质量百分比为3%(wt%),以及摩尔比为P2O5:磷酸钠=1:2称取磷酸钠,将称取的石英粉、硼酸、纯碱和磷酸钠研磨混合均匀,得到配合料;
2)将配合料用刚玉坩埚置入硅钼棒电热炉内,于1580℃下高温熔制3小时,随后浇注在石墨模具中成型,得到玻璃样品A;
3)将玻璃样品A随即放入马弗炉中,于620℃下分相热处理16小时,得到乳白色失透分相玻璃样品;
4)将所得乳白色失透分相玻璃样品置入装有质量浓度为5%的稀盐酸溶液的烧杯中,并放入恒温水浴锅内,在80℃的恒温下沥滤浸出可溶富钠硼相,至玻璃样品在溶液中清澈透明,得到玻璃样品B;
5)将沥滤后的玻璃样品B取出,用去离子水浸泡、洗涤2次,放入烘箱中干燥至完全脱除水分,得到不透明的多孔高硅氧玻璃;
6)将多孔高硅氧玻璃放入高温电热炉内,在1150℃下烧结2小时,即得到无色透明的高硅氧玻璃。
经测定,所得高硅氧玻璃化学全分析SiO2含量为98.6(wt%)。
实施例4:
1)按设定基础玻璃质量组成百分比SiO2:B2O3:Na2O(wt%)=68:24:8,以及摩尔比为SiO2:石英粉=1:1、B2O3:硼酸=1:2及Na2O:纯碱=1:1分别称取石英粉、硼酸和纯碱,并按照P2O5与设定基础玻璃质量百分比为1%(wt%),以及摩尔比为P2O5:磷酸钠=1:2称取磷酸钠,将称取的石英粉、硼酸、纯碱和磷酸钠研磨混合均匀,得到配合料;
2)将配合料用刚玉坩埚置入硅钼棒电热炉内,于1500℃下高温熔制2小时,随后浇注在石墨模具中成型,得到玻璃样品A;
3)将玻璃样品A随即放入马弗炉中,于620℃下分相热处理10小时,得到乳白色失透分相玻璃样品;
4)将所得乳白色失透分相玻璃样品置入装有质量浓度为4%的稀盐酸溶液的烧杯中,并放入恒温水浴锅内,在70℃的恒温下沥滤浸出可溶富钠硼相,至玻璃样品在溶液中清澈透明,得到玻璃样品B;
5)将沥滤后的玻璃样品B取出,用去离子水浸泡、洗涤3次,放入烘箱中干燥至完全脱除水分,得到不透明的多孔高硅氧玻璃;
6)将多孔高硅氧玻璃放入高温电热炉内,在1050℃下烧结2小时,即得到无色透明的高硅氧玻璃。
经测定,所得高硅氧玻璃化学全分析SiO2含量为97.5(wt%)。
实施例5:
1)按设定基础玻璃质量组成百分比SiO2:B2O3:Na2O(wt%)=69:26:5,以及摩尔比为SiO2:石英粉=1:1、B2O3:硼酸=1:2及Na2O:纯碱=1:1分别称取石英粉、硼酸和纯碱,并按照P2O5与设定基础玻璃质量百分比为4%(wt%),以及摩尔比为P2O5:磷酸钠=1:2称取磷酸钠,将称取的石英粉、硼酸、纯碱和磷酸钠研磨混合均匀,得到配合料;
2)将配合料用刚玉坩埚置入硅钼棒电热炉内,于1530℃下高温熔制2.5小时,随后浇注在石墨模具中成型,得到玻璃样品A;
3)将成型玻璃样品A随即放入马弗炉中,于520℃下分相热处理16小时,得到乳白色失透分相玻璃样品;
4)将所得乳白色失透分相玻璃样品置入装有质量浓度为3%的稀盐酸溶液的烧杯中,并放入恒温水浴锅内,在75℃的恒温下沥滤浸出可溶富钠硼相,至玻璃样品在溶液中清澈透明,得到玻璃样品B;
5)将沥滤后的玻璃样品B取出,用去离子水浸泡、洗涤3次,放入烘箱中干燥至完全脱除水分,得到不透明的多孔高硅氧玻璃。
6)将多孔高硅氧玻璃放入高温电热炉内,在1120℃下烧结2小时,即得到无色透明的高硅氧玻璃。
经测定,所得高硅氧玻璃化学全分析SiO2含量为98.0(wt%)。
本发明为了使分相后富硅相和富钠硼相都能形成连续的贯通结构,在基础钠硼硅玻璃组成的选择上优化组成范围为:SiO2:B2O3:Na2O(wt%)=(68~72):(22~26):(6~8),这一组成范围能促进硼氧三角体[BO]3转化为硼氧四面体[BO]4结构,有利于完全分相,使两相互溶度减小。
为了在较低的热处理温度下加速分相,并使分相尺寸增大,进而使沥滤速率加快,特加入少量促进剂P2O5。P5+由于电价和配位关系,不可能处在硅氧结构中,而三价硼B3+和五价磷P5+可以形成电价平衡的四面体架状结构,因此,P2O5将完全进入富钠硼相中,有利于两相完全分离,互溶度减小;同时,由于P2O5促进了分相物质转移,从而加速分相,使分相尺寸增大,为后续沥滤速度的加快创造了条件。
实验所用原料为:SiO2用石英粉引入,B2O3用硼酸(H3BO3)引入,Na2O用纯碱(Na2CO3)引入,P2O5用磷酸钠(Na3PO4·12H2O)引入。
为了验证本发明的有效性,本发明进行了以下测试分析验证。
1、分相状态的观察
将熔制好的玻璃试样在一定温度下分相热处理一定时间,得到乳白色失透分相玻璃样品。将样品打碎,选择光滑平整的新鲜表面,先用1%HF浸渍10秒钟左右,再用去离子水浸泡1分钟,以显现分相结构。干燥后,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进行分相形貌观察。图3是实施例1中所得分相玻璃的TEM观察结果。
由图3可见,分相玻璃中富硅相和富钠硼相均形成连续的蠕虫状网状结构,分相完全。
综合其它样品的TEM分相形貌观察结果,可得出:(1)在实验组成范围内,随基础钠硼硅玻璃组成中SiO2含量提高,富硅相连续性增加;(2)在同一条件下热处理的样品,随P2O5加入量的增加,分相尺寸扩大,且富硅相连接程度增强;(3)对外加相同量P2O5的同组成玻璃来说,分相热处理温度增加,分相尺寸迅速扩大;(4)对外加相同量P2O5的同组成玻璃来说,在相同温度下分相热处理一定时间后,延长保温时间,分相尺寸变化不大。
2、分相玻璃的沥滤
将分相玻璃样品均切磨成10×10×6(mm)矩形块,在一台HHS21-6型电热恒温水浴锅(温度波动1℃)中进行沥滤测试。先将样品称重,然后放入沥滤液体中,在一定温度下沥滤一定时间后,快速取出,并干燥至恒重,观察浸出率,即失重率随时间的变化。浸出率随时间的变化可代表沥滤速率的大小。
浸出率计算公式:浸出率=(样品原质量—浸出后质量)/样品原质量×100%
图4是实施例1中的基础玻璃组成外加0%、2%、3%及4%(wt%)P2O5的玻璃,在实施例1的分相热处理条件下所得分相玻璃的沥滤实验所得结果。外加0%即表示未加P2O5,用来比较。由图4可见,(1)分相玻璃的沥滤速率与时间呈抛物线性关系,即随着时间的延长,沥滤速率逐渐减小;(2)外加P2O5的玻璃分相后沥滤速率均比未加P2O5的玻璃沥滤速率快很多,且在实验范围内,随着外加P2O5量的增加,沥滤速率有较大增加。

Claims (4)

1.一种高硅氧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设定基础玻璃质量百分比为SiO2:B2O3:Na2O:=(68~72):(22~26):(6~8),以及摩尔比为SiO2:石英粉=1:1、B2O3:硼酸=1:2及Na2O:纯碱=1:1分别称取石英粉、硼酸和纯碱,并按P2O5与设定基础玻璃质量百分比的1~4%,以及摩尔比为P2O5:磷酸钠=1:2称取磷酸钠,最后将称取的石英粉、硼酸、纯碱和磷酸钠研磨混合均匀,得到配合料;
2)将配合料用刚玉坩埚置入硅钼棒电热炉内,在1500~1580℃下高温熔制2~3小时,使其熔化,然后将熔化物浇注成型,得到玻璃样品A;
3)将玻璃样品A放入马弗炉中,于520~620℃下分相热处理10~16小时,得到乳白色失透分相玻璃样品;
4)将所得乳白色失透分相玻璃样品置入质量浓度为2~5%的稀盐酸溶液中,在70~80℃的恒温下沥滤浸出可溶富钠硼相,直至乳白色失透分相玻璃样品在稀盐酸溶液中清澈透明,得到玻璃样品B;
5)将沥滤后的玻璃样品B取出,用去离子水浸泡、洗涤以及干燥,得到不透明的多孔高硅氧玻璃;
6)将多孔高硅氧玻璃放入高温电热炉内,在1050~1150℃下烧结1~2小时,得到无色透明的高硅氧玻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硅氧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将熔化物浇注在石墨模具中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硅氧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将所得乳白色失透分相玻璃样品置入质量浓度为2~5%的稀盐酸溶液的中,并放入恒温水浴锅内,在70~80℃的恒温下沥滤浸出可溶富钠硼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硅氧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将沥滤后的玻璃样品B取出,用去离子水浸泡、洗涤2~3次,放入烘箱中干燥至完全脱除水分。
CN201410082687.8A 2014-03-07 2014-03-07 一种高硅氧玻璃的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8642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82687.8A CN103864295B (zh) 2014-03-07 2014-03-07 一种高硅氧玻璃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82687.8A CN103864295B (zh) 2014-03-07 2014-03-07 一种高硅氧玻璃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64295A CN103864295A (zh) 2014-06-18
CN103864295B true CN103864295B (zh) 2016-08-17

Family

ID=50903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82687.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864295B (zh) 2014-03-07 2014-03-07 一种高硅氧玻璃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642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73593B (zh) * 2017-10-11 2020-04-24 河南理工大学 一种由废弃crt屏玻璃制备微孔高硅氧玻璃粉末的方法
CN114249531B (zh) * 2021-12-17 2024-01-19 陕西华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能够提升液面熔化能力的高硅氧玻璃熔液的制备方法
CN114105481B (zh) * 2021-12-28 2023-05-09 内蒙古工业大学 一种单分散高硅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15611520B (zh) * 2022-10-13 2024-05-14 深圳市赛尔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多孔玻璃雾化芯及其制备方法和加热雾化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85793A (en) * 1971-05-31 1974-01-15 Nat Ind Res Inst Method of leaching high silica glass having 0.5-2.0% p2o5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85793A (en) * 1971-05-31 1974-01-15 Nat Ind Res Inst Method of leaching high silica glass having 0.5-2.0% p2o5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对传统高硅氧玻璃制备方法的改进";张超武;《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19910630;第5卷(第2期);第62-64、70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64295A (zh) 2014-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64295B (zh) 一种高硅氧玻璃的制备方法
CN107188530B (zh) 一种低成本高性能低膨胀陶瓷坯料及其陶瓷产品的制备方法
CN102167500B (zh) 一种不透明石英实验室器皿的制备方法
CN103265296A (zh) 一种减小硅基陶瓷型芯热变形量的方法
CN103086602B (zh) 微波热处理金尾矿制造低膨胀微晶玻璃的方法
CN104176931B (zh) 太阳能中高温集热管专用中性硼硅玻璃管及其制作方法
CN107056249A (zh) 高性能白瓷坯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07369A (zh) 一种增强型玻璃纤维组合物
CN105461231A (zh) 一种耐化学腐蚀高强度高模量玻璃纤维组合物
CN105399330B (zh) 一种钛白熔块釉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41302A (zh) 一种低羟基低熔点透明石英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16134A (zh) 一种透辉石和长石主晶相微晶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00479A (zh) 一种耐碱耐热玻璃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38116B (zh) 一种无铅铝及铝合金封接用低熔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25735B (zh) 一种热态浇注法制备黄磷矿渣微晶玻璃的方法
CN104876550B (zh) 一种耐酸耐冻赤泥琉璃瓦的制备方法
CN104118988A (zh) 一种超白玻璃配方
CN108218192B (zh) 耐低铁玻璃侵蚀的电熔azs砖
CN107434356A (zh) 一种分相乳浊仿玉玻璃的制造方法
CN109133651A (zh) 一种由含氯提钛渣制备出的微晶玻璃
CN107805047A (zh) 高长石质陶瓷坯体料及其制备方法、用其制备陶瓷制品的方法
CN101007704B (zh) 一种有色石英玻璃管的制造方法
CN105198223B (zh) 一种适用于汽车工业的微晶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17275A (zh) 一种黄色高硼硅玻璃管的制备方法
CN102838278A (zh) 一种负热膨胀微晶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