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58803A - 一种壳金长牡蛎新品系的选育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壳金长牡蛎新品系的选育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58803A
CN103858803A CN201410120162.9A CN201410120162A CN103858803A CN 103858803 A CN103858803 A CN 103858803A CN 201410120162 A CN201410120162 A CN 201410120162A CN 103858803 A CN103858803 A CN 1038588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family
seed selection
golden
bree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2016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58803B (zh
Inventor
李琪
孔令锋
王卫军
丛日浩
葛建龙
王许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filed Critical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Priority to CN20141012016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5880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8588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588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588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588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壳金长牡蛎新品系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操作步骤为:(1)第一代选育:选择左壳为金色的野生长牡蛎亲贝,建立多个无亲缘关系的家系。(2)第二代选育:从建立的第一代家系中选出壳金性状明显的家系中筛选出左右壳均为金色的长牡蛎进行家系内自交。(3)第三代选育:从建立的第二代家系中获得的左右壳均为金色性状的家系进行家系间杂交。(4)第四代选育:对左右壳均为金性状进行稳定性验证。本发明加速了长牡蛎壳色新品系的选育进程,增加了养殖贝类新品种。通过颜色性状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通过生长性状提高了养殖产量,增加了养殖企业和养殖户的收入,市场前景广阔。

Description

一种壳金长牡蛎新品系的选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贝类遗传育种中家系选择育种的技术,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壳金长牡蛎新品系的选育方法。
背景技术
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又称太平洋牡蛎,隶属软体动物门、瓣鳃纲、珍珠贝目、牡蛎科、巨蛎属。其具有左右两片贝壳,右壳较小而扁平,壳面具有水波状的环生鳞片,排列稀疏。左壳为附着面,较大而厚,形状不规则,凹陷较深,鳞片排列紧密,利用壳顶固着在岩礁石块或人工附着基上生长。壳内面白色,闭壳肌痕大,外套膜边缘多呈黑色。
长牡蛎肉质细嫩,可鲜食,亦可制成干品,牡蛎汤可以浓缩成蚝油。长牡蛎自然分布于中国、日本和韩国,是世界上养殖范围最广、产量最大的海洋贝类。目前,我国长牡蛎产地主要集中在山东、辽宁、江苏等沿海地区,年产量达到数百万吨,我国牡蛎产量约占世界牡蛎产量的80%以上,其中主要为长牡蛎,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生长性状作为衡量产量的一个标准,在水产生物遗传育种实践中已广泛开展;另一方面,颜色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性状,由于其具有稳定的遗传性,一直受到遗传学家、育种学家的关注。该性状已经在农业、畜牧业以及鱼类的遗传育种中应用。在贝类中,壳色作为一个可遗传的重要性状,在贝类遗传育种方面已经取得一些成果。在长牡蛎选育和养殖过程中还没有对生长快速的金色长牡蛎培育方法的报道。
金色作为一种高贵的颜色,受到市场特别是高端市场的青睐。在此背景下,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科学合理的壳色选育方法,开展快速生长的金色长牡蛎新品系的培育,不但可满足高端消费者的需求,还可提高长牡蛎产品的价值。该方法对开展高附加值长牡蛎的养殖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壳金长牡蛎新品系的选育方法,培育的长牡蛎具有明显的表型特征——左壳和右壳均为金色。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这种壳金长牡蛎新品系的选育方法,其操作步骤为:
(1)第一代选育:从长牡蛎野生群体中筛选左壳色为金色的长牡蛎个体;通过家系选育的方式,建立60个以上左壳为金色、无亲缘关系的野生长牡蛎一代选育家系;
(2)第二代选育:通过家系选育的方式,从建立的一代选育家系中筛选出壳金性状明显、无其他颜色分离的家系,壳金性状不明显的其他家系丢弃;从筛选出的家系中选取左、右壳均为金色的长牡蛎进行一对一授精交配,分别标记,采取严格隔离措施进行幼体培养,置于同一海区进行中间培育和养成,对壳金性状进行进一步纯化,形成第二代选育家系;
(3)第三代选育:通过群体选育的方式,从建立的第二代选育家系中的1#到m#家系中选取左右壳均为金色的雌个体,组成雌性卵子群(♀),从m+1#到n#家系中选取左右壳均为金色的雄个体,组成雄性精子群(♂),进行家系间杂交,形成第三代壳金品系选育群(♀×♂),幼体附着变态后形成左右壳均为金色的长牡蛎稚贝;
(4)第四代选育:经过三代的选育,培育的长牡蛎都为左右壳均为金色的个体,随机从第三代种苗中取雌雄亲贝各50个,进行群体选育,验证壳金性状遗传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代选育具体为:
A、亲贝选种及促熟培养:从长牡蛎野生群体中挑选2-3龄、壳高10-15cm、壳形规整、左壳色为金色的雌雄个体各60个以上作为繁殖亲贝进行促熟培养,培养密度控制在每立方水体30个以下,水温控制在16-22℃,投喂活体单胞藻,每天中午换水一次,并清除亲贝排泄物;
B、配子获得:将性腺发育成熟的亲贝解剖、辨别雌雄,以260目筛绢过滤去除杂质,获得的雌、雄配子,分别收集于标记好的10L聚乙烯塑料桶中;
C、单配授精及孵化:采用单对交配,即1雌与1雄交配,分别建立选育家系;将各组受精卵分别放到盛有新鲜海水的100L聚乙烯塑料桶中并做好标记,微量充气,孵化密度控制在40-80个/ml,在水温20-24℃条件下,经过24h孵化至D形幼虫;
D、幼体培育:采用虹吸法用300目筛绢抄网将上述D形幼虫选优后,分别置于100L的聚乙烯塑料桶中培育;根据生长阶段调整培育密度: 壳高<120μm的早期幼虫密度为10-15个/ml,开口饵料为等边金藻;壳高120-150μm的幼虫密度为5-10个/ml;后期幼虫(壳高150-200μm),幼虫密度小于5个/ml;幼虫壳高达到250-300μm时,密度降为2个/ml;各生长期的水温均为20-25℃,盐度均为28-30;
E、中间培育:为避免自然海区天然长牡蛎幼体对选育家系造成污染,对已附着变态的选育家系进行中间培育,即将不同选育家系置于没有自然长牡蛎幼体的室外水池中培养;
F、海上养成:待自然海区天然长牡蛎幼体的附着期结束后,将各选育家系置于同一海区进行养成,养成期间定期清理附着生物,形成一代选育家系。
进一步地,m≥25,n-m≥25;且雌性卵子群(♀)所在的家系与雄性精子群(♂)所在的家系彼此之间无重叠、无亲缘关系。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精心挑选左右壳色均为金色的长牡蛎亲体、单个个体解剖授精建立家系、苗种培育、中间养成、海上养成、颜色纯度检查、壳金品系筛选、纯化和家系间杂交等过程,经过连续2代家系选育、1代群体选育和1代遗传稳定性验证试验,即可培育出快速生长的左右壳均为金色的长牡蛎新品系。
本发明的优点是从感观色泽角度培养出新的养殖贝类新品系,开辟了养殖贝类新品种。同时,通过三代定向选育就可获得性状稳定的家系,加速了新品系的培育进程,而且通过颜色性状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市场销售价格增长,增加了养殖企业和养殖户的收入,市场前景广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壳金长牡蛎新品系的选育方法,第一代选育的操作步骤为:
从野生群体中挑选左壳色为金色的雌、雄个体共120个作为繁殖亲贝,其中雌雄各60个;进行一对一授精交配,分别标记各选育系,采取严格隔离措施进行幼体培养,置于同一海区进行中间培育和养成。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亲贝选种及促熟培养:从长牡蛎野生群体中挑选2-3龄、壳高10-15cm、壳形规整的个体,左壳色为金色的个体作为繁殖亲贝;同时培养密度控制在每立方水体30个以下,水温控制在16-22℃,投喂活体单胞藻,每天中午换水一次,并清除亲贝排泄物。
B、配子获得:将性腺发育成熟的亲本解剖、辨别雌雄,以260目筛绢过滤去除杂质,将获得的雌、雄配子分别收集于标记好的10L聚乙烯塑料桶中。
C、单配授精及孵化:采用单对交配,即1雌与1雄交配,分别建立家系;将各组受精卵分别放到盛有新鲜海水的100L聚乙烯塑料桶中并做好标记,微量充气,孵化密度控制在40-80个/ml,在水温20-24℃条件下,经过24h孵化至D形幼虫。
D、幼体培育:采用虹吸法用300目筛绢抄网将上述D形幼虫选优后,分别置于100L的聚乙烯塑料桶中培育;根据生长阶段调整培育密度: 壳高<120μm的早期幼虫密度为10-15个/ml,开口饵料为等边金藻;壳高120-150μm的幼虫密度为5-10个/ml;后期幼虫(壳高150-200μm),幼虫密度小于5个/ml;幼虫壳高达到250-300μm时,密度降为2个/ml。
E、中间培育:为避免自然海区天然长牡蛎幼体对选育系造成污染,对已附着变态的选育系进行中间培育,即将不同选育系置于没有自然长牡蛎幼体的室外水池中培养。
F、海上养成:待自然海区天然长牡蛎幼体的附着期结束后,将各选育家系置于同一海区进行养成,养成期间定期清理附着生物。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幼体培育过程中投喂适量等边金藻和扁藻,水温为20-25℃,盐度为28-30,严格避免各家系之间相互混杂。
第二代壳金选育:家系选育——从建立的第一代家系中获得壳金性状明显,无其他颜色分离的家系46个,选取左右壳均为金色的长牡蛎进行家系内自交,对壳金性状进行进一步纯化。
实施例2:
一种壳金长牡蛎新品系的选育方法,第二代壳金选育的操作步骤为:
(1)家系的筛选:从第一代建立的60个家系中保留壳金性状明显,无其他颜色分离的家系46个,其他家系丢弃。
(2)制种:在筛选出的46个家系中,选取左右壳均为金色的长牡蛎进行家系内自交,进行一对一授精交配,分别标记各选育系,采取严格隔离措施进行幼体培养,置于同一海区进行中间培育和养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制种过程具体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本发明的优点是聚合感观色泽和生长速度两个重要经济性状,培养出新的长牡蛎养殖新品系,增加了养殖贝类新品种。通过三代定向选育就可获得性状稳定的家系,加速了新品系的培育进程,而且通过颜色性状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通过生长性状提高了养殖产量,增加了养殖企业和养殖户的收入,市场前景广阔。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发明具有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壳金长牡蛎新品系的选育方法,其操作步骤为:
(1)第一代选育:通过家系选育的方式,建立60个以上左壳为金色、无亲缘关系的野生长牡蛎一代选育家系;
(2)第二代选育:通过家系选育的方式,从建立的一代选育家系中筛选出壳金性状明显、无其他颜色分离的家系,壳金性状不明显的其他家系丢弃;从筛选出的家系中选取左右壳均为金色的长牡蛎进行一对一授精交配,分别标记,采取严格隔离措施进行幼体培养,置于同一海区进行中间培育和养成,对壳金性状进行进一步纯化,形成二代选育家系;
(3)第三代选育:通过群体选育的方式,从建立的第二代选育家系中的1#到m#家系中选取左右壳均为金色的雌个体,组成雌性卵子群(♀),从m+1#到n#家系中选取左右壳均为金色的雄个体,组成雄性精子群(♂),进行家系间杂交,形成第三代壳金品系选育群(♀×♂),幼体附着变态后形成左右壳均为金色的长牡蛎稚贝;
(4)第四代选育:经过三代的选育,培育的长牡蛎都为左右壳均为金色的个体,随机从第三代种苗中取雌雄亲贝各50个,进行群体选育,验证壳金性状遗传的稳定性。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壳金长牡蛎新品系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代选育具体为:
A、亲贝选种及促熟培养:从长牡蛎野生群体中挑选2-3龄、壳高10-15cm、壳形规整、左壳色为金色的雌雄个体各60个以上作为繁殖亲贝进行促熟培养,培养密度控制在每立方水体30个以下,水温控制在16-22℃,投喂活体单胞藻,每天中午换水一次,并清除亲贝排泄物;
B、配子获得:将性腺发育成熟的亲贝解剖、辨别雌雄,以260目筛绢过滤去除杂质,获得的雌、雄配子,分别收集于标记好的10L聚乙烯塑料桶中;
C、单配授精及孵化:采用单对交配,即1雌与1雄交配,分别建立选育家系;将各组受精卵分别放到盛有新鲜海水的100L聚乙烯塑料桶中并做好标记,微量充气,孵化密度控制在40-80个/ml,在水温20-24℃条件下,经过24h孵化至D形幼虫;
D、幼体培育:采用虹吸法用300目筛绢抄网将上述D形幼虫选优后,分别置于100L的聚乙烯塑料桶中培育;根据生长阶段调整培育密度: 壳高<120μm的早期幼虫密度为10-15个/ml,开口饵料为等边金藻;壳高120-150μm的幼虫密度为5-10个/ml;后期幼虫(壳高150-200μm),幼虫密度小于5个/ml;幼虫壳高达到250-300μm时,密度降为2个/ml;各生长期的水温均为20-25℃,盐度均为28-30;
E、中间培育:为避免自然海区天然长牡蛎幼体对选育家系造成污染,对已附着变态的选育家系进行中间培育,即将不同选育家系置于没有自然长牡蛎幼体的室外水池中培养;
F、海上养成:待自然海区天然长牡蛎幼体的附着期结束后,将各选育家系置于同一海区进行养成,养成期间定期清理附着生物,形成一代选育家系。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壳金长牡蛎新品系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m≥25,n-m≥25;且雌性卵子群(♀)所在的家系与雄性精子群(♂)所在的家系彼此之间无重叠、无亲缘关系。
CN201410120162.9A 2014-03-28 2014-03-28 一种壳金长牡蛎新品系的选育方法 Active CN1038588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20162.9A CN103858803B (zh) 2014-03-28 2014-03-28 一种壳金长牡蛎新品系的选育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20162.9A CN103858803B (zh) 2014-03-28 2014-03-28 一种壳金长牡蛎新品系的选育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58803A true CN103858803A (zh) 2014-06-18
CN103858803B CN103858803B (zh) 2015-12-09

Family

ID=50898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20162.9A Active CN103858803B (zh) 2014-03-28 2014-03-28 一种壳金长牡蛎新品系的选育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58803B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65515A (zh) * 2014-11-25 2015-02-25 鲁东大学 一种软体部高黑色素含量长牡蛎的选育方法
CN105165686A (zh) * 2015-10-13 2015-12-23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一种双黑壳熊本牡蛎品系的制种方法
CN105165685A (zh) * 2015-10-13 2015-12-23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一种双白壳熊本牡蛎品系的制种方法
CN105210946A (zh) * 2015-10-13 2016-01-06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一种以右壳颜色为标记的熊本牡蛎制种方法
CN105360022A (zh) * 2015-10-13 2016-03-02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一种双金壳熊本牡蛎品系的制种方法
CN105360023A (zh) * 2015-10-13 2016-03-02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一种金色闭壳肌痕熊本牡蛎品系的制种方法
CN105475185A (zh) * 2015-11-28 2016-04-13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岩牡蛎亲贝促熟培育及产卵的方法
CN106577415A (zh) * 2016-12-26 2017-04-26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黑壳长牡蛎新品系的制种方法
CN106614164A (zh) * 2016-12-26 2017-05-10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纯白壳长牡蛎新品系的培育方法
CN112136736A (zh) * 2020-11-03 2020-12-29 烟台和丰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逆长牡蛎新品种的选育方法
CN113331095A (zh) * 2021-06-07 2021-09-03 湛江华南贝类研究院 一种可提高出肉率的长牡蛎的选育方法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65515A (zh) * 2014-11-25 2015-02-25 鲁东大学 一种软体部高黑色素含量长牡蛎的选育方法
CN104365515B (zh) * 2014-11-25 2016-07-13 鲁东大学 一种软体部高黑色素含量长牡蛎的选育方法
CN105165685B (zh) * 2015-10-13 2017-11-07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一种双白壳熊本牡蛎品系的制种方法
CN105165686A (zh) * 2015-10-13 2015-12-23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一种双黑壳熊本牡蛎品系的制种方法
CN105165685A (zh) * 2015-10-13 2015-12-23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一种双白壳熊本牡蛎品系的制种方法
CN105210946A (zh) * 2015-10-13 2016-01-06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一种以右壳颜色为标记的熊本牡蛎制种方法
CN105360022A (zh) * 2015-10-13 2016-03-02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一种双金壳熊本牡蛎品系的制种方法
CN105360023A (zh) * 2015-10-13 2016-03-02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一种金色闭壳肌痕熊本牡蛎品系的制种方法
CN105360022B (zh) * 2015-10-13 2017-11-21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一种双金壳熊本牡蛎品系的制种方法
CN105475185B (zh) * 2015-11-28 2017-12-12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岩牡蛎亲贝促熟培育及产卵的方法
CN105475185A (zh) * 2015-11-28 2016-04-13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岩牡蛎亲贝促熟培育及产卵的方法
CN106614164A (zh) * 2016-12-26 2017-05-10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纯白壳长牡蛎新品系的培育方法
CN106577415A (zh) * 2016-12-26 2017-04-26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黑壳长牡蛎新品系的制种方法
CN106577415B (zh) * 2016-12-26 2019-04-02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黑壳长牡蛎新品系的制种方法
CN106614164B (zh) * 2016-12-26 2019-04-30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纯白壳长牡蛎新品系的培育方法
CN112136736A (zh) * 2020-11-03 2020-12-29 烟台和丰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逆长牡蛎新品种的选育方法
CN113331095A (zh) * 2021-06-07 2021-09-03 湛江华南贝类研究院 一种可提高出肉率的长牡蛎的选育方法
CN113331095B (zh) * 2021-06-07 2022-04-08 湛江华南贝类研究院 一种可提高出肉率的长牡蛎的选育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58803B (zh) 2015-1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58803B (zh) 一种壳金长牡蛎新品系的选育方法
CN103416336B (zh) 一种左右壳均为橙色的长牡蛎新品系的选育方法
CN102742532A (zh) 一种左壳纯紫色长牡蛎新品系的培育方法
CN102763617B (zh) 一种熊本牡蛎的人工繁育方法
CN101990854A (zh) 长牡蛎壳色纯色选育系的制种方法
CN105494177B (zh) 一种葡萄牙牡蛎速长选育系的制种方法
CN103975879B (zh) 一种贝壳金黄色速长葡萄牙牡蛎新品系的培育方法
CN101617640A (zh) 长牡蛎外套膜纯色选育系的制种方法
CN103891647B (zh) 一种香港牡蛎耐高盐新品系的制种方法
CN101884311B (zh) 半滑舌鳎家系构建及优良家系选育方法
CN101103708A (zh) 虾夷扇贝三元杂交育种方法
CN105900874A (zh) 一种类胡萝卜素含量高的马氏珠母贝养殖新品系的培育方法
CN111357690B (zh) 一种珍珠石斑鱼的人工繁殖方法
CN101438689A (zh) 中国蛤蜊两个壳色品系的制种方法
CN104381158A (zh) 一种采用卵生型手段繁育幼生型牡蛎的方法
CN105360022B (zh) 一种双金壳熊本牡蛎品系的制种方法
CN112535128A (zh) 葡萄牙牡蛎二倍体与太平洋牡蛎三倍体杂交生产异源四倍体的方法
RU2548104C1 (ru) Способ выращивания гетерозисных личинок гигантской устрицы crassostrea gigas (th)
CN101461335B (zh) 青鲫新品种的培育方法
CN104255674A (zh) 利用孤雌卤虫克隆种群罕见雄体定向杂交育种的方法
CN103947588B (zh) 一种以左壳放射嵴数目为标记的熊本牡蛎制种方法
CN116406649B (zh) 一种提高牡蛎四倍体遗传多样性和构建四倍体稳定群系的方法
CN115517209B (zh) 一种提高北方近江牡蛎生长率和存活率的杂交育种方法
CN114158500B (zh) 一种牡蛎三倍体快速生长新品系的培育方法
CN113303259B (zh) 一种高产珠性能马氏珠母贝品系的培育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