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41774B - 具有防水侧边按键的电子产品外壳 - Google Patents

具有防水侧边按键的电子产品外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41774B
CN103841774B CN201210483841.3A CN201210483841A CN103841774B CN 103841774 B CN103841774 B CN 103841774B CN 201210483841 A CN201210483841 A CN 201210483841A CN 103841774 B CN103841774 B CN 1038417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s
side key
plate body
stopper slot
waterproo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8384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41774A (zh
Inventor
陈世彦
石珈豪
胡清源
苏子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XU ELECTRONICS CO Ltd
Universal Global Scientific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NXU ELECTRONICS CO Ltd
Universal Global Scientif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XU ELECTRONICS CO Ltd, Universal Global Scientif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NXU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48384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41774B/zh
Publication of CN1038417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417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417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417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防水侧边按键的电子产品外壳,包含有第一壳件、第二壳件及侧边按键;第一壳件和第二壳件分别具有能相互嵌合的侧周板,并共同形成使该外壳内、外部连通的通道、自该通道朝向第一壳件延伸的第一限位槽、以及自该通道朝向第二壳件延伸的第二限位槽;侧边按键具有基座和自该基座凸伸而出的按压部,且基座的厚度大于或等于第一、第二限位槽的宽度,侧边按键设置于该通道上,且基座塞设于第一、第二限位槽内;由此,该外壳的防水效果佳、结构强度高,且相当容易组装。

Description

具有防水侧边按键的电子产品外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侧边按键的电子产品外壳(例如手机壳),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可防水侧边按键的电子产品外壳。
背景技术
市面上许多电子产品的外壳,尤其是可携式电子产品的外壳,大多是由两个壳件相互嵌卡结合而成,该两个壳件的接合处位于该外壳的侧面周缘,在接合处通常设有开槽以便设置侧边按键,例如音量调节键或快门键。传统的侧边按键是利用双面胶粘贴于该两个壳件上,不但组装上相当麻烦费时,且容易出现粘贴不完全的情况,而且双面胶的粘贴固定效果也难以持久;此外,该外壳的开槽容易进水而造成电子产品内部电路损坏。
因此,业界人士研发了一种防水按键,如美国第5258592号的专利案,其是在壳件的接合处分别形成凹槽而将侧边按键嵌卡于两个壳件之间,如此虽可避免如前述的粘贴方式固定效果难以持久的问题,且略具有防水功能,但是防水效果仍不甚理想,仍有组装不便、结构强度低等缺点。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缺陷,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水侧边按键的电子产品外壳,其防水效果佳、结构强度高,且相当容易组装。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具有防水侧边按键的电子产品外壳包含有第一壳件、第二壳件、以及侧边按键。该第一壳件和该第二壳件分别具有主板和环绕该主板的侧周板,该第一壳件的侧周板具有安装部,且该安装部具有外板体和内板体,其中,该第一壳件的内板体能够与该第二壳件的侧周板相互嵌合,并且,该第一壳件的安装部与该第二壳件的侧周板共同形成使该外壳内部与外部连通的通道、自该通道朝向该第一壳件延伸的第一限位槽、以及自该通道朝向该第二壳件延伸的第二限位槽。该侧边按键具有基座和自该基座凸伸而出的按压部,且该基座的厚度大于或等于该第一限位槽的宽度与该第二限位槽的宽度,该侧边按键设置于该通道上,且该基座塞设于该第一限位槽内及该第二限位槽内。
藉此,该侧边按键的基座相当紧密地塞设于第一及第二限位槽,能够防止该外壳外部的水分通过该通道而进入该外壳内部,且能够使该侧边按键相当稳固地设置于第一及第二壳件上,因此,该电子产品外壳的侧边按键的防水效果佳且结构强度高。而且,该外壳在组装时,只要将该侧边按键的基座依序塞设于第一及第二限位槽即可,不需要刻意定位且不易失误,因此该电子产品外壳相当容易组装。
有关本发明所提供的具有防水侧边按键的电子产品外壳的详细构造、特点、组装或使用方式,将在后续的实施方式详细说明中予以描述。然而,在本发明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应能了解,这些详细说明以及实施本发明所列举的特定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权利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具有防水侧边按键的电子产品外壳的组合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该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具有防水侧边按键的电子产品外壳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该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具有防水侧边按键的电子产品外壳的第一壳件的局部立体图。
图4为图1沿剖线4-4的剖视图,侧边按键被移除以便说明。
图5为本发明该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具有防水侧边按键的电子产品外壳的第二壳件的局部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该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具有防水侧边按键的电子产品外壳的侧边按键的组合立体图。
图7为图1沿剖线4-4的立体剖视图。
图8为图4沿剖线8-8的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该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具有防水侧边按键的电子产品外壳的第一壳件的俯视图。
图10为本发明该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具有防水侧边按键的电子产品外壳的第二壳件的俯视图。
(符号说明)
10…电子产品外壳 11…通道
12…环形限位槽
20…第一壳件 21…主板
22…侧周板 23…安装部
24…内板体 242…通孔
25…外板体 252…凹缺
26…第一限位槽
30…第二壳件 31…主板
32…侧周板 33…安装部
34…内板体 342…凹缺
35…外板体 352…外凹缺
354…内凹缺 36…嵌槽
37…第二限位槽
40…侧边按键 41…主体
42…补强板 43…键帽
44…基座 45…按压部
46…本体 462…外表面
464…内表面 466…防水环
t…厚度
w1、w2…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所列举的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及特征,其中:
图1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具有防水侧边按键的电子产品外壳的组合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该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具有防水侧边按键的电子产品外壳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该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具有防水侧边按键的电子产品外壳的第一壳件的局部立体图;
图4为图1沿剖线4-4的剖视图,侧边按键被移除以便说明;
图5为本发明该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具有防水侧边按键的电子产品外壳的第二壳件的局部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该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具有防水侧边按键的电子产品外壳的侧边按键的组合立体图;
图7为图1沿剖线4-4的立体剖视图;
图8为图4沿剖线8-8的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该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具有防水侧边按键的电子产品外壳的第一壳件的俯视图;以及
图10为本发明该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具有防水侧边按键的电子产品外壳的第二壳件的俯视图。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具有防水侧边按键的电子产品外壳10包含有第一壳件20、第二壳件30、以及侧边按键40。在本实施例中,该外壳10为手机壳,但是仅为一种例示,以下将要说明的该外壳10的各特征皆可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的外壳。
如图2~图4所示,第一壳件20由塑料材料一体成型地制成,具有用以形成手机正面的主板21和环绕该主板21的侧周板22。该侧周板22具有用于设置侧边按键40的安装部23,该安装部23具有外板体25、超出该外板体25的端缘的内板体24、以及位于内板体24与外板体25之间的第一限位槽26,外板体25具有凹缺252,内板体24具有与凹缺252对应的通孔242。
如图2、图4及图5所示,第二壳件30由塑料材料一体成型地制成,具有用以形成手机背面的主板31和环绕该主板31的侧周板32。该侧周板32具有用于设置侧边按键40的安装部33,该安装部33具有内板体34、外板体35、以及位于内板体34与外板体35之间的嵌槽36,外板体35具有外凹缺352以及与该外凹缺352连接形成阶梯状的内凹缺354,嵌槽36与内凹缺354连接形成阶梯状(如图4所示)。
如图2、图6及图7所示,侧边按键40由主体41、补强板42及键帽43所组成,主体41由弹性材料(例如橡胶)制成,补强板42可以由金属材料制成,但不以金属为限,只要补强板42具有良好的刚性即可,键帽43由塑料制成。如图6所示,组装后的侧边按键40具有基座44以及两个自该基座44凸伸而出的按压部45。基座44包含有作为主体41的一部分且呈板状的本体46、以及叠设于该本体46的外表面462的补强板42。基座44的厚度t为本体46的厚度与补强板42的厚度的总和。两个按压部45由主体41的其它部分及键帽43所构成。
外壳10的组装方式,是先将侧边按键40的基座44的一部分塞设于第一壳件20的第一限位槽26,再将第一壳件20的内板体24插入第二壳件30的嵌槽36,使得基座44的另一部分被塞设于由内凹缺354和内板体24形成的第二限位槽37内;同时,第一壳件20的侧周板22与第二壳件30的侧周板32相互嵌合。
具体而言,如图4及图7所示,两个壳件20、30相嵌时,第一壳件20的凹缺252和通孔242以及第二壳件30的外凹缺352,共同形成出使外壳10内部与外部连通的通道11。第一限位槽26自该通道11朝向第一壳件20延伸,第二限位槽37自该通道11朝向第二壳件30延伸,且侧边按键40的基座44的厚度t大于或等于第一限位槽26的宽度w1与第二限位槽37的宽度w2。侧边按键40设于通道11上,且基座44通过稍微弹性压缩而相当紧密地塞设于第一限位槽26内及第二限位槽37内。
藉此,侧边按键40的基座44能够防止外壳10外部的水分通过通道11而进入外壳10内部,且能够相当稳固地设置于第一及第二壳件20、30上,因此,该电子产品外壳10的侧边按键40防水效果佳且结构强度高。而且,外壳10在组装时,只要将侧边按键40的基座44依序塞设于第一及第二限位槽26、37即可,不需要刻意定位且不易失误,因此该电子产品外壳10相当容易组装。
值得一提的是,第二限位槽37并不限制为由第一壳件20的内板体24插设于第二壳件30的嵌槽36而形成,可由第二壳件30本身形成与侧边按键40的基座44的内、外表面紧密贴合的第二限位槽。然而,本实施例由两个壳件20、30相嵌而形成第二限位槽37的设计,能够使得第一壳件20、第二壳件30及侧边按键40三者中任意一者均与其它二者相嵌,进而使外壳10的结构强度及防水效果更佳。
在本实施例中,侧边按键40的补强板42不但可增强该侧边按键40的强度,更可避免基座44因材质过软而难以塞设于各限位槽26、37中。然而,侧边按键40也可以不包含有补强板42,在该情况下,本体46的厚度需增加到大于或等于各限位槽26、37的宽度w1、w2的尺寸。
另外,如图6及图7所示,基座44的本体46的内表面464一体地凸伸有防水环466,且该防水环466塞设于第一限位槽26内及第二限位槽37内;藉此,即使仍有水分进入侧边按键40的基座44与各壳件20、30之间,该防水环466也可阻挡水分进入外壳10内部;然而,侧边按键40的基座44也可以不具有防水环466。在本实施例中,补强板42设置于本体46的朝向外壳10外部的外表面462,防水环466设置于本体46的朝向外壳10内部的内表面464,但相反亦可。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槽26与第二限位槽37实质上相互衔接成环绕通道11的环形限位槽12(如图8所示),侧边按键40的基座44的外周缘均位于该环形限位槽12内。然而,第一限位槽26与第二限位槽37也可以不相互衔接成环形,只是本实施例的环形限位槽12可让侧边按键40设置地较为稳固且防水效果较好。
如图9及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件20的内板体24自安装部23更延伸至侧周板22其它部位而呈环绕主板21的环形,第二壳件30的外板体35及内板体34均自安装部33更延伸至侧周板32其它部位而呈环绕主板31的环形,使得嵌槽36也呈环绕主板31的环形。如此一来,两个壳件20、30的侧周板22、32藉由内板体24插设于嵌槽36即可毫无空缺地相互嵌合。换言之,两个安装部23、33相嵌的结构同时也为两个壳件20、30整体相嵌的结构,如此设计使得外壳10更便于组装。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壳件30的内板体34具有位于安装部33的凹缺342(如图5所示),如此设计使得内板体34位于安装部33以外的部分朝第一壳件20延伸较大的距离。由此,内板体34虽然需避免遮挡通道11,但并非因此而仅能与第一壳件20重叠相当小的面积,如此使得外壳10的结构强度更佳。
最后,必须再次说明,本发明于上述实施例中所示出的构成组件,仅为举例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其它等效组件的替代或变化,也应为本申请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9)

1.一种具有防水侧边按键的电子产品外壳,其特征在于,
包含有:第一壳件、第二壳件、以及侧边按键;
所述第一壳件和第二壳件分别具有主板和环绕该主板的侧周板,所述第一壳件的侧周板具有安装部,且该安装部具有外板体和内板体,其中,所述第一壳件的内板体能够与所述第二壳件的侧周板相互嵌合,并且,所述第一壳件的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壳件的侧周板共同形成有连通所述外壳内外的通道、自所述通道朝向所述第一壳件延伸的第一限位槽、以及自所述通道朝向所述第二壳件延伸的第二限位槽;
所述侧边按键具有基座和自该基座向外凸伸而出的按压部,并且,所述基座的厚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宽度与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宽度,所述侧边按键设置于所述通道上,且所述基座塞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及所述第二限位槽内;
所述侧边按键的基座凸伸有防水环,且所述防水环塞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及所述第二限位槽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水侧边按键的电子产品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按键的基座包含有相叠的本体和补强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水侧边按键的电子产品外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边按键的基座包含有本体和补强板,
所述本体具有分别朝向所述外壳内部及外部的内表面及外表面、以及自所述内表面凸伸而出的防水环,
所述补强板叠设于所述本体的外表面,
所述本体的防水环及所述补强板塞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及所述第二限位槽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水侧边按键的电子产品外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限位槽与所述第二限位槽实质上相互衔接成环绕所述通道的环形限位槽,
所述侧边按键的基座的外周缘均位于所述环形限位槽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水侧边按键的电子产品外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限位槽位于所述外板体与所述内板体之间,所述外板体具有用于形成所述通道的凹缺,所述内板体具有用于形成所述通道的通孔;
所述第二壳件的侧周板具有用于设置所述侧边按键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具有嵌槽,所述第一壳件的内板体插设于所述第二壳件的嵌槽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防水侧边按键的电子产品外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壳件的内板体自所述安装部更延伸至所述侧周板其它部位而呈环绕所述第一壳件的主板的环形;
所述第二壳件的嵌槽自所述安装部更延伸至所述侧周板其它部位而呈环绕所述第二壳件的主板的环形。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防水侧边按键的电子产品外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壳件的侧周板的安装部具有外板体及内板体,
所述外板体具有用于形成所述通道的外凹缺、以及用于形成所述第二限位槽且与所述外凹缺连接形成阶梯状的内凹缺,
所述第二壳件的嵌槽位于所述外板体及所述内板体之间并与所述内凹缺连接形成阶梯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防水侧边按键的电子产品外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壳件的内板体自所述安装部更延伸至所述侧周板其它部位而呈环绕所述第一壳件的主板的环形;
所述第二壳件的外板体及内板体自所述安装部更延伸至所述侧周板其它部位而呈环绕所述第二壳件的主板的环形,使得所述嵌槽也呈环绕所述第二壳件的主板的环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防水侧边按键的电子产品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件的内板体具有位于所述安装部的凹缺。
CN201210483841.3A 2012-11-23 2012-11-23 具有防水侧边按键的电子产品外壳 Active CN1038417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83841.3A CN103841774B (zh) 2012-11-23 2012-11-23 具有防水侧边按键的电子产品外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83841.3A CN103841774B (zh) 2012-11-23 2012-11-23 具有防水侧边按键的电子产品外壳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41774A CN103841774A (zh) 2014-06-04
CN103841774B true CN103841774B (zh) 2016-08-31

Family

ID=50804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83841.3A Active CN103841774B (zh) 2012-11-23 2012-11-23 具有防水侧边按键的电子产品外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4177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498512U (zh) * 2014-06-17 2015-07-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侧键防水装置及终端
CN107230566B (zh) 2017-07-28 2019-04-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开关组装结构、显示装置及该组装结构的组装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22927A (ja) * 2000-02-09 2001-08-1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携帯無線機におけるプレストークスイッチ装置の防水構造
CN1881498A (zh) * 2005-06-09 2006-12-20 株式会社卡西欧日立移动通信 按钮开关防水结构
JP2008211488A (ja) * 2007-02-26 2008-09-11 Kyocera Corp 携帯端末
CN201243324Y (zh) * 2008-07-24 2009-05-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电池安装结构和手机
JP4424445B1 (ja) * 2009-02-09 2010-03-03 株式会社カシオ日立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 電子機器
DE102009029825B3 (de) * 2009-06-18 2010-10-28 Gigaset Communications Gmbh Tastenanordnung
CN102117706A (zh) * 2009-12-30 2011-07-06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按键结构及应用该按键结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N202178179U (zh) * 2011-07-29 2012-03-28 Tcl数码科技(深圳)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数码产品及其按键处的防水结构
CN102782788A (zh) * 2010-07-23 2012-11-14 夏普株式会社 按键开关结构和包括该按键开关结构的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09546B2 (ja) * 1999-02-26 2009-01-1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構造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22927A (ja) * 2000-02-09 2001-08-1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携帯無線機におけるプレストークスイッチ装置の防水構造
CN1881498A (zh) * 2005-06-09 2006-12-20 株式会社卡西欧日立移动通信 按钮开关防水结构
JP2008211488A (ja) * 2007-02-26 2008-09-11 Kyocera Corp 携帯端末
CN201243324Y (zh) * 2008-07-24 2009-05-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电池安装结构和手机
JP4424445B1 (ja) * 2009-02-09 2010-03-03 株式会社カシオ日立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 電子機器
JP2010182603A (ja) * 2009-02-09 2010-08-19 Casio Hitachi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電子機器
DE102009029825B3 (de) * 2009-06-18 2010-10-28 Gigaset Communications Gmbh Tastenanordnung
CN102117706A (zh) * 2009-12-30 2011-07-06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按键结构及应用该按键结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02782788A (zh) * 2010-07-23 2012-11-14 夏普株式会社 按键开关结构和包括该按键开关结构的电子设备
CN202178179U (zh) * 2011-07-29 2012-03-28 Tcl数码科技(深圳)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数码产品及其按键处的防水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41774A (zh) 2014-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75862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a certain cell phone case with a universal decorative pattern layer
CN101540239B (zh) 按键结构
KR101744143B1 (ko) 핸드헬드 장치 인클로저
US9793644B2 (en) Waterproof connector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US9437956B2 (en) Waterproof connect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I495984B (zh) Electronic products with waterproof side buttons
CN107886052B (zh) 指纹模组及具有其的移动终端
CN104063738B (zh) 芯片卡模块装置
CN107833775B (zh) 防水组件、移动终端、以及防水组件的装配方法
CN103841774B (zh) 具有防水侧边按键的电子产品外壳
US9492958B2 (en) Case having speaker mesh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5697275B2 (ja) 電池ユニット及び電気機器
TW201635881A (zh) 殼體及其製作方法、應用該殼體的電子裝置
EP3457316A1 (en) Fingerprint module and mobile terminal having same
CN203387819U (zh) 防水密封式电子产品保护装置
CN207074891U (zh) 无线电力接收装置
CN210694140U (zh) 一种具有天线的摄像头结构及其电子设备
WO2020077723A1 (zh) 侧边发光结构、智能终端及其制造方法
CN101295774A (zh) 超薄型电池的封装制程及其制品
US12003019B2 (en) Electronic device
TWM454621U (zh) 具發光體之按鈕開關
CN213368115U (zh) 防水密封组件及移动终端
US20220272849A1 (en) Electronic device
US20220271419A1 (en) Electronic device
TWI630859B (zh) 用於電子裝置之殼體及殼體總成以及具有殼體之可攜式電子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