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26888B - 车用空调装置的更新方法及车用空调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用空调装置的更新方法及车用空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26888B
CN103826888B CN201180073702.7A CN201180073702A CN103826888B CN 103826888 B CN103826888 B CN 103826888B CN 201180073702 A CN201180073702 A CN 201180073702A CN 103826888 B CN103826888 B CN 1038268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nt
compressor
interior environment
environment system
inver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7370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26888A (zh
Inventor
矶田昭二
高谷士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8268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268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268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268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5/00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refrigera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507Details, e.g. mounting arrangements, desaeration devices
    • B60H1/00585Means for monitoring, testing or servicing the air-conditio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2Cooling devices
    • B60H1/3204Cooling devices using compress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27/00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air-conditioning
    • B61D27/0018Air-conditioning means, i.e. combining at least two of the following ways of treating or supplying air, namely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2Cooling devices
    • B60H2001/3269Cooling devices output of a control signal
    • B60H2001/327Cooling devices output of a control signal related to a compressing unit
    • B60H2001/3272Cooling devices output of a control signal related to a compressing unit to control the revolving speed of a compress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2Cooling devices
    • B60H2001/3286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B60H2001/3292Compressor drive is electric on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7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 F25B2313/02741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using one four-way valv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31Sensor arrangements
    • F25B2313/0315Temperature sensors near the outdoor heat exchang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02Compressor control
    • F25B2600/021Inverters there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19Pressures
    • F25B2700/193Pressures of the compressor
    • F25B2700/1931Discharge press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车用空调装置的更新方法,其将使用了HFC制冷剂的第二空调装置(100b)设置在装载于车辆的框架内,来更新设置在框架内的、使用HCFC或CFC制冷剂的第一空调装置,其中,所述更新方法具有:将第一空调装置的至少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减压元件及室内热交换器从框架取下的拆卸工序;将压缩机(11b)、室外热交换器(14b)、减压元件(13b)及室内热交换器(12b)配置在框架内的规定位置,来构成第二空调装置的组装工序;以及将HFC制冷剂填充到设置在框架内的第二空调装置的填充工序,利用对设置于第一空调装置的压缩机进行驱动的逆变器,基于设于压缩机(11b)的排出侧的压力传感器和外部气体温度传感器中的至少一方的测定值,来对压缩机(11b)进行控制,以使第二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循环量比第一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循环量大。

Description

车用空调装置的更新方法及车用空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载在车辆上的车用空调装置的更新方法及车用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空调装置(制冷空调装置)的制冷剂,使用CFC(含氯氟烃)及HCFC(氢氟氯烃)。但是,由于上述分子所含的氯在平流层中会破坏臭氧层,因此,CFC已被完全弃用,HCFC也开始限制生产。
作为替代,使用在分子中不含氯的HFC(氢氟烃)的空调装置正在投入实用。在使用CFC及HCFC的空调装置老化的情况下,由于上述制冷剂被完全弃用或限制生产,因此,需要更新为使用HFC的空调装置。
此外,为了对空调装置进行保养,需要定期地进行包括更换压缩机在内的检修。此时,需要更新为使用HFC的空调装置。
作为这种空调装置,例如提出使用在相同温度下的饱和压力较高的HFC制冷剂、例如R410A制冷剂来代替现有的R22制冷剂作为封入制冷循环中的制冷剂的空调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8-151386号公报(第[0009]段)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R407C及R410A等HFC制冷剂的效率比HCFC制冷剂的效率低,会使制冷制热能力下降。为了防止这种情况,考虑将使用HFC制冷剂的空调装置的结构设备大型化,来提高空调装置的效率,以提高制冷制热能力。
但是,在装载于车辆的框架内的车用空调装置中,需要即便更新后也能收纳在框架内。也就是说,更新后的空调装置受到现有框架尺寸的限制,而无法使结构设备大型化。
因此,在不进行结构设备的大型化而更新为使用HFC的车用空调装置的情况下,存在与更新前相比,制冷制热能力降低这样的技术问题。
此外,在车用空调装置的更新时,希望缩短从现有的车用空调装置进行设计改变所耗的时间及缩短更新操作的时间。
此外,仅对一部分的车用空调装置进行更新的情况下,会同时存在未更新的空调装置和更新后的空调装置。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简化设备管理的复杂性,希望对空调装置进行控制的逆变器能在未更新的空调装置及更新后的空调装置两者中使用。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作,其第一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车用空调装置的更新方法及车用空调装置,不需要增长设计改变所耗的时间及更新操作的时间,车用空调装置不用大型化而能收纳在框架内,并能确保与更新前的制冷制热能力同等的能力。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车用空调装置的更新方法及车用空调装置,对空调装置进行控制的逆变器能在未更新的空调装置和更新后的空调装置两者中使用,并能使因空调装置的更新而产生的设备管理简化。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车用空调装置的更新方法将设置在装载于车辆的框架内的、使用第一制冷剂的第一空调装置更新为使用第二制冷剂的第二空调装置,其中,上述车用空调装置的更新方法具有:拆卸工序,在该拆卸工序中,将第一空调装置的至少第一压缩机、第一热源侧热交换器、第一减压元件及第一利用侧热交换器从上述框架取下;组装工序,在该组装工序中,将第二压缩机、第二热源侧热交换器、第二减压元件及第二利用侧热交换器配置在框架内的规定位置,来构成第二空调装置;以及填充工序,在该填充工序中,将第二制冷剂填充到设置在框架内的第二空调装置,利用对设置于第一空调装置的第一压缩机进行驱动的逆变器,基于设于第二压缩机的排出侧的压力传感器和外部气体温度传感器中的至少一方的测定值,来对上述第二压缩机进行控制,以使第二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循环量比第一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循环量大。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具有:拆卸工序,在该拆卸工序中,将第一空调装置的至少第一压缩机、第一热源侧热交换器、第一减压元件及第一利用侧热交换器从框架取下;组装工序,在该组装工序中,将第二压缩机、第二热源侧热交换器、第二减压元件及第二利用侧热交换器配置在上述框架内的规定位置,来构成上述第二空调装置;以及填充工序,在该填充工序中,将第二制冷剂填充到设置在框架内的第二空调装置,利用对设置于第一空调装置的第一压缩机进行驱动的逆变器,基于设于第二压缩机的排出侧的压力传感器和外部气体温度传感器中的至少一方的测定值,来对上述第二压缩机进行控制,以使第二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循环量比第一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循环量大。藉此,能形成为车用空调装置不用大型化而能收纳在框架内的结构,并能确保与更新前的制冷制热能力同等的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装载有实施方式1的车用空调装置的车辆的侧面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装载有实施方式1的车用空调装置的车辆的平面的示意图。
图3是装载有实施方式1的车用空调装置的车辆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车用空调装置的示意结构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车用空调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6是实施方式1的更新前的车用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7是实施方式1的更新后的车用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8是实施方式1的更新后的车用空调装置的制冷剂的填充工序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9是对实施方式1的车用空调装置在更新前后的运转状态进行说明的图。
图10是实施方式2的更新后的车用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回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另外,在以下的附图中,车用空调装置的结构构件的大小关系存在与实际的大小关系不同的情况。
实施方式1
[车用空调装置的结构]
首先,对适用实施方式1的车用空调装置的更新方法的车用空调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装载有实施方式1的车用空调装置的车辆的侧面的示意图,图2是表示装载有实施方式1的车用空调装置的车辆的平面的示意图,图3是装载有实施方式1的车用空调装置的车辆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在图1~图3中,在车辆1的车顶2上装载有框架8。在上述框架8内收纳有车用空调装置100。此外,在设置于车辆1内部的顶板3上,在靠侧部一侧的位置处设置有吸气口4,在靠中央部一侧的位置处设置有吹出口5。框架8通过吸气口4及吹出口5而与车辆1的内部连通。
车用空调装置从吸气口4吸入车辆1内的空气,并将进行空气调节后的空气从吹出口5排出到车辆1内。另外,在车辆1的顶板3与框架8的底板之间设置有管道6。管道6形成从车用空调装置100吹出的空气的风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在车辆1的车顶2上装载有框架8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实施方式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在车辆1的底面装载框架8。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车用空调装置的示意结构的俯视图,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车用空调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另外,图5的左半部分是对图4的室内热交换器12的配置位置剖切后进行表示的剖视图,图5的右半部分是对图4的压缩机11的配置位置剖切后进行表示的剖视图。此外,在图4中,示出了将上表面盖82取下后的状态。
如图4及图5所示,框架8由侧面盖81和上表面盖82来形成外壳。此外,框架8内由被隔板83分隔而形成的室外机部84和室内机部85构成。在室外机部84配置有构成车用空调装置100的室外热交换器14、室外风扇30等。在室内机部85配置有构成车用空调装置100的压缩机11、室内热交换器12、室内风扇20等。
另外,压缩机11及室内热交换器12在室内机部85内各设置两台,室外热交换器14在室外机部84内设置有两台,两台室内热交换器12共用室内风扇20。
图6是实施方式1的更新前的车用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回路图。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更新前的车用空调装置100的结构构件,在符号后添加角标“a”,对于更新后的车用空调装置100的结构构件,在符号后添加角标“b”,以区别更新前后的结构构件。另外,对于更新前后相同的结构构件,不在符号后添加角标。
在图6中,车用空调装置100a利用制冷剂配管将压缩机11a、四通阀15、室内热交换器12a、减压元件13a、室外热交换器14a及储罐16依次连接,来构成使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剂回路。
在更新前的车用空调装置100a的制冷剂回路中,填充有例如R22等HCFC类制冷剂(以下称为“旧制冷剂”)。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车用空调装置100a”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空调装置”,“压缩机11a”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压缩机”,此外,“室外热交换器14a”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热源侧热交换器”。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减压元件13a”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减压元件”,“室内热交换器12a”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利用侧热交换器”,“旧制冷剂”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制冷剂”。
压缩机11a将制冷剂压缩后排出。上述压缩机11a被通过逆变器200控制的电动机驱动。逆变器200通过控制部300对压缩机的运转频率进行控制。
四通阀15是用于切换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的阀。利用上述四通阀15,能实现制冷运转与制热运转的切换。
在制冷运转时,室外热交换器14a起到制冷剂的冷凝器的作用,室内热交换器12a起到制冷剂的蒸发器的作用。在制热运转时,室外热交换器14a起到制冷剂的蒸发器的作用,室内热交换器12a起到制冷剂的冷凝器的作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能通过四通阀15切换制冷制热的结构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不设置四通阀15,而仅进行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中的任一个运转。
室内热交换器12a例如是由导热管和许多翅片构成的交叉翅片式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如上所述,上述室内热交换器12a在制冷运转时起到制冷剂的蒸发器的作用而对车内的空气进行冷却,在制热运转时起到制冷剂的冷凝器的作用而对车内的空气进行加热。
室内风扇20对车辆1内的空气进行吸引,并将其吸入到框架8的室内机部85内。此外,室内风扇20将通过室内机部85内的室内热交换器12a而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后的空气供给到车辆1内。
减压元件13例如由一个或多个毛细管(capillarytube)构成。减压元件13对在制冷剂回路内流动的制冷剂进行减压。
另外,减压元件13不局限于毛细管,也可以是可变式膨胀阀等。
室外热交换器14a例如是由导热管和许多翅片构成的交叉翅片式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如上所述,上述室外热交换器14a在制冷运转时起到制冷剂的冷凝器的作用,在制热运转时起到制冷剂的蒸发器的作用。
室外风扇30将外部空气吸入到框架8的室外机部84内。此外,室外风扇30将通过室外机部84内的室外热交换器14a而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后的空气排出到框架8外。
储罐16设置在压缩机11a的吸入侧,用于储存液体制冷剂。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设置有储罐16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省略储罐16。
在构成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配管中,设置有用于填充制冷剂的制冷剂回收口50及制冷剂填充口51。上述制冷剂回收口50例如设置在压缩机11a的吸入侧,制冷剂填充口51设置在室内热交换器12a与室外热交换器14a之间的液体管路中。
在压缩机11a的排出侧设置有对制冷剂的压力进行测定的压力传感器310。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310的结构,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使用压力开关。
在室外热交换器14a附近,设置有对与室外热交换器14a进行热交换的外部气体的温度进行测定的温度传感器320。
控制部300基于压力传感器310及温度传感器320中的至少一方的测定值,对逆变器200的运转频率进行控制。此外,控制部300基于压力传感器310及温度传感器320的测定值、从未图示的操作元件等输入的运转设定等,来对室内风扇20、室外风扇30、四通阀15进行控制。上述控制部300例如由微型计算机等构成,其根据预先设定的信息而动作。
另外,控制部300既能以在运算装置上执行的软件的形式实现,也能以实现上述功能的电路设备等硬件的形式实现。上述“控制部300”相当于本发明的“逆变器控制元件”。
以上,对适用本实施方式的车用空调装置的更新方法的车用空调装置100a的结构进行了说明。
接着,对将装载于车辆1的框架8内的车用空调装置100a更新为使用R407C、R410A等HFC类制冷剂(以下称为“代替制冷剂”)的车用空调装置100b的方法进行说明。
[车用空调装置的更新方法]
车用空调装置的更新方法具有(1)拆卸工序、(2)组装工序及(3)填充工序。以下,对各个工序进行说明。
(1)拆卸工序
将制冷剂回收装置与车用空调装置100a的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填充口51及制冷剂回收口50连接,来对制冷剂进行回收。在回收后,将车用空调装置100a的结构部件中的至少压缩机11a、室外热交换器14a、减压元件13a、室内热交换器12a及将它们连接的制冷剂配管从框架8取下。此外,将逆变器200的连接配线从压缩机11a取下。
另外,除此之外,也可以将在更新后的车用空调装置100b中也使用的四通阀15、储罐16、室内风扇20、室外风扇30等取下,来进行清洗或部件更换等。
通过以上步骤,完成将车用空调装置100a从框架8取下的拆卸工序。
(2)组装工序
首先,对更新后的车用空调装置100b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7是实施方式1的更新后的车用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回路图。
在图7中,压缩机11b是所使用的冷冻机油等适合于代替制冷剂(第二制冷剂)的代替制冷剂用的压缩机。室内热交换器12b及室外热交换器14b均是适合于代替制冷剂的热交换器。此外,减压元件13b是适合于代替制冷剂的减压元件。
另外,也可以不更新车用空调装置100a的减压元件13a,而在车用空调装置100b的制冷剂回路中也使用车用空调装置100a的减压元件13a。
在车用空调装置100b中使用的制冷剂配管是适合于代替制冷剂的配管。此外,在此,车用空调装置100a的四通阀15、储罐16、室内风扇20及室外风扇30在车用空调装置100b的制冷剂回路中仍旧使用。
另外,也可以是省略了四通阀15、储罐16的结构。
此外,车用空调装置100a的逆变器200、控制部300、压力传感器310及温度传感器320在车用空调装置100b的制冷剂回路中仍旧使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对车用空调装置100a的结构构件的一部分在更新后的车用空调装置100b中仍旧使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对上述以外的任意结构构件、或是全部的结构构件进行更新。
在上述结构中,压缩机11b、室外热交换器14b及室内热交换器12b的大小分别形成为与压缩机11a、室外热交换器14a及室内热交换器12a大致相同的大小,或是比压缩机11a、室外热交换器14a及室内热交换器12a小。藉此,车用空调装置100b能收纳在框架8内。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车用空调装置100b”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空调装置”,“压缩机11b”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压缩机”,此外,“室外热交换器14b”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热源侧热交换器”。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减压元件13b”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减压元件”,“室内热交换器12b”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利用侧热交换器”,“代替制冷剂”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制冷剂”。
接着,对组装工序的步骤进行说明。另外,上述步骤的顺序不局限于此。
首先,将压缩机11b、四通阀15、室内热交换器12b、减压元件13b、室外热交换器14b及储罐16各自配置在框架8内的规定位置,并通过制冷剂配管依次连接。接着,进行逆变器200与压缩机11b的连接配线。此外,对控制部300的控制进行改变,以使逆变器200的运转频率比更新前的压缩机11a的控制时的运转频率高。例如,将逆变器200的运转频率改变为与更新前相比上升5~10%。这样,通过增高运转频率,车用空调装置100b的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循环量比车用空调装置100a的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循环量大。
这种设定改变例如是对预先设定于控制部300的软件等的信息内容进行改变,来使该控制部300的控制改变的。
另外,设定改变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通过更换构成控制部300的电路设备等,来改变设定。
此外,在更新后的车用空调装置100b和车辆1中的任一个上设置切换开关。通过上述切换开关的切换,在检测到控制部300与更新后的压缩机11b连接时,控制部300以比压缩机11a的驱动时的运转频率更高的运转频率对逆变器200进行控制,来驱动压缩机11b。此外,在检测到切换开关没有切换时,控制部300以更新前的压缩机11a的驱动时的运转频率对逆变器200进行控制,来对压缩机11a进行驱动。藉此,能将逆变器200在更新前的车用空调装置100a及更新后的车用空调装置100b中的任一个中使用,并能使因该更新而产生的设备管理简化。
另外,例如也可以在与逆变器200连接的压缩机11b的连接配线的连接器等中设置短路部(检测元件),来代替切换开关。在这种情况下,在利用短路部检测到使用压缩机11b时,控制部300以比压缩机11a的驱动时的运转频率更高的运转频率对逆变器200进行控制,来对压缩机11b进行驱动。此外,在通过短路部检测到没有使用压缩机11b时,控制部300以更新前的压缩机11a的驱动时的运转频率对逆变器200进行控制,来对压缩机11a进行驱动。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将逆变器200在更新前的车用空调装置100a及更新后的车用空调装置100b中的任一个中使用,并能使因该更新而产生的设备管理简化。来自短路部的信息经由逆变器200传递至控制部300。
通过以上步骤,完成将能收纳在框架8内的车用空调装置100b配置在框架8内的组装工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装载于车辆1的框架8在更新前后使用相同的构件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实施方式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更新前的框架8自身更新为大致相同形状的框架。此外,也可以更新为与车辆1的吸气口4及吹出口5(包括管道6在内)具有兼容性的形状的框架。
(3)制冷剂的填充工序
图8是实施方式1的更新后的车用空调装置的制冷剂的填充工序的制冷剂回路图。
首先,将车用空调装置100b的制冷剂回路内抽真空,来除去制冷剂配管中的空气及水分。接着,通过例如制冷剂回收及制冷剂填充用软管等将设于车用空调装置100b的制冷剂填充口51与供给代替制冷剂的制冷剂供给装置500连接。制冷剂供给装置500由包括开闭阀501的储气瓶等构成。
另外,制冷剂回收及制冷剂填充用软管的连接口使用能与制冷剂回收口50和制冷剂填充口51两者连接的口径。
此外,将制冷剂供给装置500的开闭阀501设定为打开状态,将代替制冷剂从制冷剂供给装置500填充到车用空调装置100b的制冷剂回路。在填充完成后,将开闭阀501设定为关闭状态,并解除制冷剂填充口51与制冷剂供给装置500的连接。
通过以上步骤,完成将代替制冷剂填充到车用空调装置100b的填充工序。
以上,对实施方式1的车用空调装置的更新方法进行了说明。
接着,对更新前后的运转状态的比较及效果进行说明。
图9是对实施方式1的车用空调装置在更新前后的运转状态进行说明的图。
如图9所示,更新后的车用空调装置100b的制冷制热能力确保与更新前同等的能力。这样,车用空调装置100b不用变得大型而能收纳在框架8内,即便在使用效率比旧制冷剂低的代替制冷剂的情况下,由于能增加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循环量,因此,也能确保与更新前的制冷制热能力同等的能力。
此外,室内热交换器12b及室外热交换器14b使用适合于代替制冷剂的热交换器,因此,能确保更新前的热交换能力。藉此,能确保与更新前的制冷制热能力同等的能力。
此外,将压缩机11b、室外热交换器14b及室内热交换器12b的大小设定为与更新前的构件大致相同,或比更新前的构件小。因此,能将车用空调装置100b构成为可收纳在框架8内的结构。
例如,如图4、图5所示,即便是受到用于将压缩机11、室内热交换器12及室外热交换器14收纳在框架8内的尺寸的限制的情况下,也能将更新后的车用空调装置100b收纳在框架8内。
此外,通过将压缩机11b的大小设为大致相同的大小,能缩短从更新前的车用空调装置100a进行设计改变所耗的时间。此外,也能缩短更新操作的时间。
此外,由于使控制部300的控制改变,来使逆变器200的运转频率比更新前高,因此,通过控制部300的设定改变,能增大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循环量,从而能缩短从更新前的车用空调装置100a进行设计改变所耗的时间。此外,也能缩短更新操作的时间。
此外,通过改变预先设定的控制信息的内容,来进行控制部300的设定改变。因此,不需要改变逆变器200及控制部300的硬件,能缩短从更新前的车用空调装置100a进行设计改变所耗的时间。此外,也能缩短更新操作的时间。
此外,通过将切换开关设置在更新后的车用空调装置100b和车辆1中的任一个上、或是在更新后的压缩机11b的连接器等设置短路部,来使逆变器200的运转频率切换为更新前的运转频率和比更新前的运转频率更高的运转频率中的某一个。藉此,能在更新前的车用空调装置100a及更新后的上述车用空调装置100b中的任一个中使用逆变器200,因而能使因该更新而产生的设备管理简化。
此外,在车辆1设置新的车用空调装置的情况或新制造车辆1的情况下,通过提供按上述更新后的规格制造的车用空调装置,也能在更新前的车用空调装置100a中使用逆变器200,并能使因车用空调装置的新制造而产生的设备管理简化。
实施方式2
图10是实施方式2的更新后的车用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回路图。
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部300中,设置有用于将设定在控制部300中的信息输出的输出端子330。另外,其它的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对于相同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
在本实施方式的(2)组装工序中,将如上所述构成的控制部300设置在车辆1或更新后的车用空调装置100b中。上述控制部300既可以使用与更新前的车用空调装置100a相同的构件,也可以是新设置的。
在使用与更新前的车用空调装置100a相同的控制部300的情况下,在设定于上述控制部300的信息中,增加使用代替制冷剂的信息。此外,在新设置控制部300的情况下,预先设定使用代替制冷剂的信息。
另外,其它工序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
通过以上步骤,在更新作业中或更新后,利用输出端子330将控制部300与外部的信息显示装置400连接,从而使更新后的车用空调装置100b能输出使用代替制冷剂的信息。
藉此,在设置有多个车用空调装置100的车辆1中,即便是同时存在使用旧制冷剂的车用空调装置100a和使用代替制冷剂的车用空调装置100b的情况,也能防止在更新作业时的误操作,并能实现操作性的提高。
此外,在车辆1中设置新的车用空调装置的情况下、或是新制造车辆1的情况下,提供按更新后的规格制造的车用空调装置,并将输出车用空调装置所使用的制冷剂信息的信息显示装置400设置于车辆1或车用空调装置,藉此,在车辆1中,能容易地确认所使用的制冷剂,并能防止维修中的误操作,从而能实现操作性的提高。
(符号说明)
1车辆
2车顶
3顶板
4吸气口
5吹出口
6管道
8框架
11压缩机
12室内热交换器
13减压元件
14室外热交换器
15四通阀
16储罐
20室内风扇
30室外风扇
50制冷剂回收口
51制冷剂填充口
81侧面盖
82上表面盖
83隔板
84室外机部
85室内机部
100车用空调装置
200逆变器
300控制部
310压力传感器
320温度传感器
330输出端子
400信息显示装置
500制冷剂供给装置
501开闭阀。

Claims (7)

1.一种车用空调装置的更新方法,其将使用第二制冷剂的第二空调装置设置在装载于车辆的框架内,来更新设置在所述框架内的、使用第一制冷剂的第一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拆卸工序,在所述拆卸工序中,将构成所述第一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回路的至少第一压缩机、第一热源侧热交换器、第一减压元件及第一利用侧热交换器从所述框架取下,所述拆卸工序具有将对所述第一压缩机进行驱动的逆变器的连接配线从所述第一压缩机取下的工序;
组装工序,在所述组装工序中,将第二压缩机、第二热源侧热交换器、第二减压元件及第二利用侧热交换器配置在所述框架内的规定位置,来构成所述第二空调装置,所述组装工序具有配线工序及设定改变工序,其中,在所述配线工序中,将所述逆变器的连接配线与所述第二压缩机连接,在所述设定改变工序中,对逆变器控制元件的控制信息的内容进行改变,从而在所述第二空调装置运转时,以比所述第一压缩机驱动时的所述逆变器的运转频率更高的运转频率来对所述逆变器进行控制;以及
填充工序,在所述填充工序中,将第二制冷剂填充到设置在所述框架内的所述第二空调装置,
所述组装工序具有将切换开关设置在所述车辆和所述第二空调装置中的任一个的工序,其中,所述切换开关用于使所述逆变器控制元件选择对所述第一压缩机和所述第二压缩机中的某一个进行驱动的所述逆变器的运转频率,
利用对设置于所述第一空调装置的第一压缩机进行驱动的逆变器,基于设于所述第二压缩机的排出侧的压力传感器和外部气体温度传感器中的至少一方的测定值,来对所述第二压缩机进行控制,以使所述第二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循环量比所述第一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循环量大。
2.一种车用空调装置的更新方法,其将使用第二制冷剂的第二空调装置设置在装载于车辆的框架内,来更新设置在所述框架内的、使用第一制冷剂的第一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拆卸工序,在所述拆卸工序中,将构成所述第一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回路的至少第一压缩机、第一热源侧热交换器、第一减压元件及第一利用侧热交换器从所述框架取下,所述拆卸工序具有将对所述第一压缩机进行驱动的逆变器的连接配线从所述第一压缩机取下的工序;
组装工序,在所述组装工序中,将第二压缩机、第二热源侧热交换器、第二减压元件及第二利用侧热交换器配置在所述框架内的规定位置,来构成所述第二空调装置,所述组装工序具有配线工序及设定改变工序,其中,在所述配线工序中,将所述逆变器的连接配线与所述第二压缩机连接,在所述设定改变工序中,对逆变器控制元件的控制信息的内容进行改变,从而在所述第二空调装置运转时,以比所述第一压缩机驱动时的所述逆变器的运转频率更高的运转频率来对所述逆变器进行控制;以及
填充工序,在所述填充工序中,将第二制冷剂填充到设置在所述框架内的所述第二空调装置,
所述组装工序具有设置检测元件的工序,其中,所述检测元件将所述第二压缩机与所述逆变器连接的信息通知到所述逆变器控制元件,
利用对设置于所述第一空调装置的第一压缩机进行驱动的逆变器,基于设于所述第二压缩机的排出侧的压力传感器和外部气体温度传感器中的至少一方的测定值,来对所述第二压缩机进行控制,以使所述第二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循环量比所述第一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循环量大。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用空调装置的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装工序具有将信息显示元件设置在所述车辆和所述第二空调装置中的任一个的工序,其中,所述信息显示元件显示使用所述第一制冷剂和所述第二制冷剂中的哪一个。
4.一种车用空调装置,将第二空调装置设置在装载于车辆的框架内,来代替配置在所述框架内的第一空调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空调装置具有至少将第一压缩机、第一热源侧热交换器、第一减压元件及第一利用侧热交换器依次连接来使第一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剂回路,其特征在于,
包括设置在所述车辆和所述第二空调装置中的任一个的切换开关,
所述第二空调装置具有:制冷剂回路,该制冷剂回路将第二压缩机、第二热源侧热交换器、第二减压元件及第二利用侧热交换器依次连接来使第二制冷剂循环;逆变器,该逆变器与所述第二压缩机连接,来代替与所述第一压缩机连接;以及逆变器控制元件,该逆变器控制元件与所述逆变器连接,
在根据所述切换开关的操作检测到与所述第二压缩机连接时,所述逆变器控制元件以比所述第一压缩机驱动时的运转频率更高的运转频率来对所述逆变器进行控制,以使制冷剂循环量比所述第一空调装置时的制冷剂循环量大。
5.一种车用空调装置,将第二空调装置设置在装载于车辆的框架内,来代替配置在所述框架内的第一空调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空调装置具有至少将第一压缩机、第一热源侧热交换器、第一减压元件及第一利用侧热交换器依次连接来使第一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剂回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空调装置具有:制冷剂回路,该制冷剂回路将第二压缩机、第二热源侧热交换器、第二减压元件及第二利用侧热交换器依次连接来使第二制冷剂循环;逆变器,该逆变器与所述第二压缩机连接,来代替与所述第一压缩机连接;以及逆变器控制元件,该逆变器控制元件与所述逆变器连接,
所述车用空调装置包括对所述第二压缩机进行检测的检测元件,
在通过所述检测元件检测到使用所述第二制冷剂时,所述逆变器控制元件以比所述第一压缩机驱动时的运转频率更高的运转频率来对所述逆变器进行控制,以使制冷剂循环量比所述第一空调装置时的制冷剂循环量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表示使用所述第一制冷剂和所述第二制冷剂中的哪一个的信息,经由所述逆变器传递至所述逆变器控制元件。
7.如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设置在所述车辆和所述第二空调装置中的任一个的信息显示元件,
所述逆变器控制元件将所使用的制冷剂信息输出到所述信息显示元件。
CN201180073702.7A 2011-09-26 2011-09-26 车用空调装置的更新方法及车用空调装置 Active CN1038268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1/005377 WO2013046245A1 (ja) 2011-09-26 2011-09-26 車両用空調装置の更新方法および車両用空調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26888A CN103826888A (zh) 2014-05-28
CN103826888B true CN103826888B (zh) 2016-04-27

Family

ID=479943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73702.7A Active CN103826888B (zh) 2011-09-26 2011-09-26 车用空调装置的更新方法及车用空调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196480A1 (zh)
EP (1) EP2762337B1 (zh)
JP (1) JP5863812B2 (zh)
CN (1) CN103826888B (zh)
WO (1) WO201304624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4220667A1 (de) * 2014-10-13 2016-04-14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Schienenfahrzeug mit Klimaanlage
US20190229652A1 (en) * 2018-01-22 2019-07-25 Abb Schweiz Ag Method for configuration of electric drive apparatus
CN113264075B (zh) * 2021-06-24 2023-04-07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空调机组、轨道车辆空调系统及其风量控制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16057A (ja) * 1998-05-06 1999-11-1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冷凍空調装置
CN1812896A (zh) * 2003-05-05 2006-08-02 开利公司 大客车车顶空调设备的蒸发器空气系统
CN103079854A (zh) * 2010-09-10 2013-05-0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车用空调装置的更新方法、车用空调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49640B2 (ja) * 1993-09-17 2001-03-2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空気調和機の冷媒変更方法
JP2999932B2 (ja) * 1994-08-17 2000-01-17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の運転方法
JPH1113635A (ja) * 1997-06-30 1999-01-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圧縮機駆動装置
JP3998346B2 (ja) * 1998-10-16 2007-10-24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JP2003042603A (ja) * 2001-08-02 2003-02-1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の製造方法、冷凍サイクル装置、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の運転方法
JP5171022B2 (ja) 2006-12-15 2013-03-27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2010019550A (ja) * 2009-10-28 2010-01-2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冷凍・空調装置の施工方法
WO2011106011A1 (en) * 2010-02-26 2011-09-01 Diversitech Corporation Heating and air conditioning service gaug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16057A (ja) * 1998-05-06 1999-11-1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冷凍空調装置
CN1812896A (zh) * 2003-05-05 2006-08-02 开利公司 大客车车顶空调设备的蒸发器空气系统
CN103079854A (zh) * 2010-09-10 2013-05-0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车用空调装置的更新方法、车用空调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62337A1 (en) 2014-08-06
EP2762337B1 (en) 2018-09-12
CN103826888A (zh) 2014-05-28
US20140196480A1 (en) 2014-07-17
EP2762337A4 (en) 2015-12-30
WO2013046245A1 (ja) 2013-04-04
JPWO2013046245A1 (ja) 2015-03-26
JP5863812B2 (ja) 2016-0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02920B (zh) 热泵设备及其室外单元
KR101726008B1 (ko) 냉동 사이클 장치
CN106976376A (zh) 停车冷却器
CN107218741A (zh) 一种多联机系统回油控制方法
CN101691963B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制冷剂回收再利用系统
CN103185376A (zh) 热泵及其控制方法
JP6785852B2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03826888B (zh) 车用空调装置的更新方法及车用空调装置
JP2007147252A (ja) 冷凍装置の圧縮機運転方法、および冷凍装置
CN104110922A (zh) 一种热泵系统及其启动控制方法
CN107110541A (zh) 空调机
CN101501423A (zh) 以二氧化碳为制冷剂的冷冻装置中的制冷剂填充方法
KR100506488B1 (ko) 지열을 이용한 히트펌프시스템 및 그 제어장치
CN103079854B (zh) 车用空调装置的更新方法、车用空调装置
CN103900253B (zh) 即开即用式空气能热泵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5053106B (zh) 一种空调及其充水方法
CN101086371A (zh) 一拖多空调器的压缩机运转方法
EP1666814A1 (e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103033014A (zh) 制冷设备
CN105115210A (zh) 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及其化霜控制方法
CN105135775A (zh) 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及其化霜控制方法
JP2010230260A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113703309B (zh) 一种具有高集成环控系统的人员设备混合舱
CN218328426U (zh) 一种密闭空间用中央空调制冷系统
CN102589231A (zh) 单制冷系统冰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