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17657A - 冲击工具 - Google Patents

冲击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17657A
CN103817657A CN201310507543.8A CN201310507543A CN103817657A CN 103817657 A CN103817657 A CN 103817657A CN 201310507543 A CN201310507543 A CN 201310507543A CN 103817657 A CN103817657 A CN 1038176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ce application
functional unit
tool
percussion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0754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竹内一
古泽正规
多田祥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ki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k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kita Corp filed Critical Maki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8176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176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16/00Portable percussive machines with superimposed rotation, the rotational movement of the output shaft of a motor being modified to generate axial impacts on the tool bit
    • B25D16/006Mode changers; Mechanisms connected thereto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17/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ortable power-driven percussive tools
    • B25D17/26Lubric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FCOMBINATION OR MULTI-PURPOSE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1Gearings, speed selectors, clutches or the like specially adapted for rotary to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16/00Details of portable percussive machines with superimposed rotation, the rotational movement of the output shaft of a motor being modified to generate axial impacts on the tool bit
    • B25D2216/0007Details of percussion or rotation modes
    • B25D2216/0023Tools having a percussion-and-rotation mo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17/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ortable power-driven percussive tools
    • B25D2217/0096Details of lubrication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00General details of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Components used in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255Switch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00General details of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Components used in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345Use of o-r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00General details of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Components used in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365Use of se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00General details of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Components used in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371Use of springs
    • B25D2250/381Leaf spring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GCONTROL DEVICES OR SYSTEMS INSOFAR AS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ONLY
    • G05G5/00Means for preventing, limiting or returning the movements of parts of a control mechanism, e.g. locking controlling member
    • G05G5/06Means for preventing, limiting or returning the movements of parts of a control mechanism, e.g. locking controlling member for holding members in one or a limited number of definite positions on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02Bases, casings, or covers
    • H01H9/06Casing of switch constituted by a handle serving a purpose other than the actuation of the switch, e.g. by the handle of a vacuum clean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ercussive Tools And Relate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经改进的冲击工具,其使施力部件免受粉尘的影响。冲击工具具有:驱动机构(120),其用于驱动工具头(119);收装部(105、106),其用于形成供驱动机构(120)的至少一部分配置的收装空间(105a);切换部件(160),其用于切换冲击工具的驱动模式。切换部件(160)具有:操作部件(161),其被作业人员实施切换操作;施力部件(175),其配置在操作部件(161)和收装部(106)之间,对操作部件(161)施力,使其保持在被实施切换操作后的位置上。施力部件(175)配置在收装空间(105a)内。

Description

冲击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冲击工具,使其工具头至少沿着长轴方向作直线动作,以对被加工件进行所需的加工作业。
背景技术
在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2-292579号中公开有如下一种冲击工具。即,该冲击工具具有用于切换工作头的操作模式的模式切换机构。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2-292579号中所记载的模式切换机构具有在作业人员的转动操作作用下对工具头的操作模式进行切换的操作部件,该操作部件被转动以选择所需的操作模式时,被施力部件定位保持在其转动到的角度位置上。施力部件由固定在壳体上的板弹簧构成,该板弹簧以弹性状态与操作部件的凹槽(凹部)相卡合,使操作部件保持在其所转动到的角度位置上。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2-292579号
在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2-292579号所记载的模式切换机构中,施力部件设置在壳体的外部,在由冲击工具对被加工件进行锤击作业时,受到产生的粉尘的影响,从而使其耐久性受到损害。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经改进的冲击工具,其能够保护施力部件,使其免受粉尘的影响。
为实现上述目的,优选本发明技术方案1所述的冲击工具,其工具头至少沿着长轴方向作直线动作,以对被加工件进行锤击作业。冲击工具具有:驱动机构,其用于驱动工具头;收装部,其用于形成供驱动机构的至少一部分配置的收装空间;切换部件,其用于切换冲击工具的驱动模式。切换部件具有:操作部件,其被作业人员实施切换操作;施力部件,其配置在操作部件和收装部之间,对操作部件施力,使其保持在被实施切换操作后的位置上。施力部件配置在收装空间内。
作为本发明中的“切换冲击工具的冲击模式”方式,例如可以为在锤模式和电锤(锤钻)模式之间切换的方式,或者在连续驱动模式和任意驱动模式之间切换的方式等,锤模式为:由工具头作冲击动作而使冲击工具进行锤击作业,电锤模式为:由工具头作冲击动作和转动动作而使冲击工具进行电锤作业,连续驱动模式为:将为驱动工具头而被操作的工具头驱动操作部件固定(锁定)在其被操作后的位置上,使冲击工具能够进行连续作业,任意驱动模式为:不固定工具头驱动操作部件,而是对其任意操作,使冲击工具进行作业。另外,较为典型的是优选本发明中的“施力部件”由板弹簧构成,但是并不局限于板弹簧,还可以使用压缩螺旋弹簧或者橡胶。
采用本发明时,对操作部件施力而使其保持在被实施切换操作后的位置上的施力弹簧配置在收装部的收装空间内。这样能够在不进行用防尘罩罩住施力部件等费事的处理的情况下,保护施力部件免受粉尘的影响。从而能够提高施力部件的耐久性。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所述的冲击工具中,在收装空间内配置有用于润滑驱动机构的润滑剂,在收装部和操作部件之间设置有密封部件。另外,较为典型的是使用O型圈作为本发明中的“密封部件”,但是还可以使用除O型圈以外的如垫片或者油封等。
采用该技术方案2时,通过密封部件能够防止润滑剂向收装空间外部流出,可靠地确保润滑剂润滑驱动机构的滑动部分,防止粉尘进入到收装空间内,从而保护施力部件免受粉尘的影响。另外,配置在收装空间内的施力部件被收装空间内的润滑剂润滑,使其耐磨损性得到提高。
在本发明的的技术方案3所述的冲击工具中,施力部件被保持在收装部一侧。优选在这种情况下,在切换部件上设置用于防止施力部件从收装部中脱落的防脱落部件。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通过防脱落部件防止施力部件从收装部中脱落,确保该施力部件的功能。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4所述的冲击工具中,驱动机构具有:电机;冲击部件,其沿着工具头的长轴方向作直线动作,撞击该工具头;曲柄机构,其将电机的转动动力转换成直线运动力来驱动冲击部件。曲柄机构配置在收装空间内。
采用该技术方案4时,能够由曲柄机构将电机的转动动力转换成直线运动力,通过冲击部件,使工具头作冲击动作。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5所述的冲击工具中,在操作部件和施力部件之间配置有插装部件。优选在该技术方案5中,使用圆柱形状的滚筒或者钢球作为“插装部件”。
【发明效果】
采用本发明,能提供一种经改进的冲击工具,其能够保护施力部件免受粉尘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锤的整体结构的剖面图。
图2为电锤的俯视图,且表示有模式切换机构的操作部件。
图3为以模式切换机构为主体进行表示的俯视图。
图4为以模式切换机构为主体进行表示的剖视图。
图5为表示从图4中的箭头A所示方向看到的图。
图6为以模式切换机构为主体进行表示的剖视图。
图7为表示从图6中的箭头B所示方向看到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电锤(冲击工具),101:机身部,103:电机壳体,105:齿轮箱(收装部),105a:收装空间,106:盖板部件(收装部),106a:带台阶的孔(通孔),107:外壳体,109:把手,110:电动机(电机),113:O型圈,115:O型圈,119:锤头(工具头),120:运动转换机构,121:曲轴,123:曲柄臂,125:活塞,131:第1开关,133:扳机,132:第2开关,137:控制杆,140:冲击构件,141:气缸,141a:空气室,143:撞锤(冲击部件),145:撞栓,150:动力传递机构,151:离合器,153:齿轮,159:工具保持架,160:驱动模式切换机构(切换部件),161:切换旋钮(操作部件),161a:转动轴线,163:拨盘部,163a:操作手柄,164:螺钉,165:上部带凸缘的圆柱体,165a:圆柱部,165b:凸缘部,165c:偏心轴部,166:螺钉,167:下部带凸缘的圆柱体,167a:圆柱部,167b:凸缘部(大径部),167c:偏心销,169a~169d:标记,171:离合器控制部件,171a:长孔,173:开关控制部件,175:板弹簧(施力部件),175a:卡合突起,175b:延伸方向上的端部,177:配置空间,177a:前壁,177b:导槽,179a~179d:卡合凹部,181:板弹簧(施力部件),181a:中央突部,181b:环状部件,183:滚筒(插装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图5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采用电动式的电锤100作为冲击工具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在电动式的电锤100上安装有锤头119,该电动式的电锤100使所安装的锤头119沿长轴方向作直线动作和绕长轴方向转动,对被加工件进行开孔或者切削等加工。该锤头119对应于本发明中的“工具头”。
总体来看,电锤100主要具有构成电锤100的外轮廓的作为“工具主体”的机身部101。锤头119通过筒状的工具保持架159以能拆下来的方式安装在该机身部101的顶端区域上。锤头119被插入工具保持架159的锤头插入孔内,相对于该工具保持架159,被保持为可沿着其长轴方向往复移动,而且沿着其圆周方向的转动受到限制的状态。
在机身部101的顶端区域的相反一侧的端部连接有供作业人员握住的把手109。把手109沿着与锤头119的长轴方向交叉的图1所示上下方向延伸,另外,作为主手柄,其从侧面看大致呈D型,且其延伸方向上的各端部连接在机身部101上。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方便说明,将位于机身部101的长轴方向上的锤头119一侧规定为“前侧”或“前方侧”,将把手109一侧规定为“后侧”或“后方侧”。另外,将图1中的纸面上方规定为“上侧”或“上方侧”,将纸面下方规定为“下侧”或“下方侧”。
机身部101主要具有:电机壳体103,其内收装电动机110;齿轮箱105,其内收装运动转换机构120、冲击构件140和动力传递机构150;外壳体107,其用于罩住齿轮箱105。在图1中,电动机110的转动轴线(输出轴)为大致与机身部101的长轴方向(锤头119的长轴方向)垂直的上下方向。电动机110对应于本发明中的“电机”。
电动机110的转动动力被运动转换机构120适当地转换为直线运动力后传递给冲击构件140,由该冲击构件140使锤头119沿着长轴方向(图1中的左方)进行冲击。
运动转换机构120用于将电动机110的转动动力转换为直线运动力后传递给冲击构件140,运动转换机构120由曲柄机构构成,该曲柄机构由被电动机110驱动的曲轴121、曲柄臂123、活塞125等构成。活塞125构成用于驱动冲击构件140的驱动部件,且能在气缸141内沿着与锤头的长轴方向相同的方向滑动。
冲击构件140主要具有:作为冲击部件的撞锤143,其以能滑动的方式配置在气缸141内;作为中间部件的撞栓145,其以能滑动的方式配置在工具保持架159内,用于将撞锤143的动能传递给锤头119。气缸141配置在工具保持架159的后方且与之呈同轴状态,且具有被活塞125和撞锤143划分的空气室141a。当活塞125滑动时,在空气室141a中的空气弹簧作用下,撞锤143被驱动并撞击(冲击)撞栓145,并经由撞栓145撞击(冲击)锤头119。另外,由上述电动机110、撞锤143、曲柄机构构成本发明中的“驱动机构”。
另外,电动机110的转动动力被主要由多个齿轮构成的动力传递机构150进行适当地减速后,经作为最终轴的工具保持架159传递给锤头119,以使该锤头119沿着圆周方向转动。
动力传递机构150在动力传递路径上具有啮合式的离合器151,该离合器151用于将电动机110产生的转动动力传递给锤头119,或者阻止该转动动力被传递给锤头119。离合器151以能与该工具保持架159一起转动且沿着轴向滑动的方式,通过花键嵌合安装在工具保持架159的外侧。在构成动力传递机构150的多个齿轮中,在面对离合器151的齿轮153上形成有离合器齿。当离合器151朝接近齿轮153的一侧滑动时,该离合器151的离合器齿与齿轮153的离合器齿相啮合,从而将由电动电机110产生的转动动力传递给工具保持架159,当离合器151朝离开齿轮153的一侧滑动时,离合器151的离合器齿与齿轮153的离合器齿的啮合状态被解除,从而解除电动机110的转动动力的传递。即,离合器151能够在将电动机110的转动动力传递给工具保持架159的动力传递状态和解除该转动动力传递的动力切断状态之间切换。因此,当离合器151被切换成动力传递状态时,锤头119沿着长轴方向进行冲击以及沿着轴向方向转动,当离合器151被切换成动力切断状态时,锤头119只进行冲击动作。
下面对用于驱动电动机11的驱动或者停止操作以及用于锤头119驱动操作的锤头驱动操作部件进行说明。在把手109的手握部设置有摆动式的扳机133,该扳机133作为第1操作部件,对第1开关131进行接通或者断开操作。扳机133在非操作状态下,在弹簧的作用下被保持在使第1开关131处于断开状态的初始位置(图1中的双点划线所示位置)上,由作业人员对扳机133进行拉动操作,使其向后方摆动(如图1中的实线所示),从而使第1开关131处于接通状态。另外,在机身部101上设置有摆动式的控制杆137,该控制杆137作为第2操作部件,在与把手109的手握部相面对的位置对第2开关135进行接通或者断开操作。控制杆137在非操作状态下,在弹簧作用下被保持在使第2开关135处于断开状态的初始位置上,由作业人员对控制杆137进行推压操作,使其朝前方摆动,从而使第2开关135处于接通状态。另外,第2开关135被控制杆137推压而处于接通状态,而且直到被其再次推压为止,一直处于这种接通状态。
当如上构成的第1开关131和第2开关135均处于接通状态时,可向电动机110通电而对其进行驱动,当第1开关131和第2开关135中至少一方处于断开状态时,该电动机110则被停止驱动。
下面参照图2~图6说明用于切换电锤100的驱动模式的驱动模式切换机构160。如图4所示,驱动模式切换机构160主要具有:切换旋钮161;离合器控制部件171,其与该切换旋钮161的切换操作联动,用以控制离合器151的动作状态;开关控制部件173,其与切换旋钮161的切换操作联动,用以控制开关的动作状态;板弹簧175,其使切换旋钮161保持在已被切换的位置上。驱动模式切换机构160对应于本发明中的“切换部件”,切换旋钮161对应于本发明中的“操作部件”。
如图4所示,在齿轮箱105内形成有用于收装曲柄机构、冲击构件140以及动力传递机构150的收装空间105a。该收装空间105a对应于本发明中的“收装空间”。齿轮箱105在位于曲柄机构大致正上方的上表面部具有大致呈方形的开口部,该开口部被盖板部件106盖住,该盖板部件106通过螺钉以能拆下来的方式安装在齿轮箱105上。另外,切换旋钮161安装在该盖板部件106上且能围绕着其与锤头119的长轴方向交叉的上下方向上的转动轴线161a转动。在盖板部件106上形成有用于安装切换旋钮161的圆形的带台阶的孔106a,该带台阶的孔106a的上部的直径小,下部的直径大。带台阶的孔106a为沿上下方向贯通的通孔。包含该盖板部件106的齿轮箱105对应于本发明中的“收装部”。
切换旋钮161由拨盘部163(参照图2)、上部带凸缘的圆柱体165、下部带凸缘的圆柱体167构成,其中,在拨盘部163上形成有操作手柄163a,上部带凸缘的圆柱体165配置在该拨盘部163的下方,下部带凸缘的圆柱体167配置在该上部带凸缘的圆柱体165的下方,这些部件分别为分体结构。另外,在盖板部件106的带台阶的孔106a的小径孔部从上表面侧(外表面侧)嵌入有上部带凸缘的圆柱体165的圆柱部165a,并且,在带台阶的孔106a的大径孔部从下表面侧(内表面侧)嵌入有下部带凸缘的圆柱体167的圆柱部167a,在这种状态下,上部带凸缘的圆柱体165和下部带凸缘的圆柱体167通过螺钉166相互连接。这样使上部带凸缘的圆柱体165和下部带凸缘的圆柱体167在不从盖板部件106上脱落的状态下,以围绕转动轴线161a转动的方式安装在该盖板部件106上。
另外,切换旋钮161的拨盘部163穿过用于罩住齿轮箱105的外壳107的开口部,通过螺钉164与上部带凸缘的圆柱体165的凸缘部165b相连接,配置在机身部101的上表面,即外壳107的外侧,可由作业人员进行转动操作。
另外,在上部带凸缘的圆柱体165的圆柱部165a和带台阶的孔106a的小径孔部的嵌合面之间配置有O型圈113。这样不仅能堵住嵌合面间缝隙,防止被放入齿轮箱105内的润油脂向齿轮箱105的外部流出,还能赋予切换旋钮161的转动操作适当的转动阻力。该润油脂对应于本发明中的“润滑剂”。另外,在齿轮箱105和盖板部件106的接合面之间插装配置有O型圈115,这样能够堵住该接合面之间的缝隙,防止润滑剂向齿轮箱105的外部流出。另外,O型圈113、115也可以使用垫片或者油封等其他密封部件。
本实施方式所述的电锤100通过对切换旋钮161进行转动操作,能够使驱动模式在第1锤模式、第2锤模式、电锤模式、中间模式之间切换。第1锤模式为如下模式:在将扳机133固定在拉动操作位置上的状态下,即,在锁定扳机133的状态下,进行由锤头119只作冲击动作的锤击作业(切削作业),第2锤模式为如下模式:通过任意操作扳机133,进行由锤头119只作冲击动作的锤击作业,电锤模式为如下模式:通过任意操作扳机133,进行由锤头119作冲击动作以及转动动作的电锤作业(打孔作业),中间模式为如下模式:通过将动力传递机构150的离合器切换成动力切断状态,能够由作业人员用手指抓住锤头119的顶端调整该锤头119在圆周方向的朝向。
如图2所示,在机身部101的外表面,即,在外壳体107的上表面,围绕着拨盘部163设置有表示第1锤模式的标记169a、表示第2锤模式的标记169b、表示电锤模式的标记169c以及表示中间模式的标记169d(分别由图案表示),该标记169a~169d在圆周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在切换旋钮161的转动操作作用下,拨盘163的操作手柄163a上的箭头指向标记169a、169b、169c、169d中的哪一个,就表示该标记所代表的模式受到选择。
如图4所示,在切换旋钮161的上部带凸缘的圆柱体165的凸缘部165b的上表面,从切换旋钮161的转动中心161a沿径向偏离规定的量的位置上,向上方突出设置有截面呈圆形的偏心轴部165c,该偏心轴部165c与开关控制部件173相连接。该偏心轴部165c兼作上部带凸缘的圆柱体165与拨盘部163的结合部。另外,在下部带凸缘的圆柱体167的下表面,从切换旋钮161的转动中心161a沿径向偏离规定的量的位置上,设置有圆形的偏心销167c,该偏心销167c与离合器控制部件171相连接。
如图1、图3以及图4所示,开关控制部件173为沿前后方向(锤头119的长轴方向)呈长条状延伸且能沿前后方向移动的长条部件,该开关控制部件173通过在与长条方向交叉的水平方向(左右方向)上较长的圆弧状的卡合孔173a(参照图3)与偏心轴部165c相连接且与之存有一定间隙。这样,当偏心轴部165c转动时,开关控制部件173通过偏心轴部165c在锤头长轴方向上的部分(前后方向上的部分)沿着前后方向移动。另外,开关控制部件173构成使得,当通过切换旋钮161将驱动模式切换成第1锤模式时,开关控制部件173朝后方移动,使扳机133朝后方摆动,从而使第1开关131处于接通状态,由该开关控制部件173固定(锁定)该状态,当通过切换旋钮161将驱动模式切换成第2锤模式或者电锤模式时,开关控制部件173朝前方移动,使控制杆137朝前方摆动,从而使第2开关135处于接通状态。在图3中,各模式对应的偏心轴部165c的位置由实线或者双点划线表示。(I)位置对应于第1锤模式,(II)位置对应于第2锤模式,(III)位置对应于电锤模式,(IV)位置对应于中间模式。
另外,如图1、图3~图5所示,离合器控制部件171为用于机械连接下部带凸缘的圆柱体167的偏心销167c和动力传递机构150的离合器151的连接部件,且通过在与前后方向交叉的方向上较长的长孔171a(参照图3和图5)与偏心销167c相连接且与之存有一定间隙,当偏心销167c转动时,该离合器控制部件171通过该偏心销167c在锤头长轴方向上的部分(前后方向上的部分)沿着前后方向移动。另外,当通过切换旋钮161将驱动模式转换成第1锤模式或第2锤模式或中间模式时,离合器控制部件171使离合器151朝前方移动,从而使该离合器151处于解除其与齿轮153的离合器齿相啮合的动力切断状态,当通过切换旋钮161将驱动模式转换成电锤模式时,离合器控制部件171使离合器151朝后方移动,从而使该离合器151处于其与齿轮153的离合器齿相啮合的动力传递状态。在图5中,各模式对应的偏心销167c的位置由实线或者双点划线表示。(I)位置对应于第1锤模式,(II)位置对应于第2锤模式,(III)位置对应于电锤模式,(IV)位置对应于中间模式。
例如,转动切换旋钮161的拨盘部163,使操作手柄163a上的箭头指向对应于中间模式的标记169d,即,选择中间模式,在这种情况下,离合器控制部件171朝前方移动,动力传递机构150的离合器151被切换成动力切断状态。另外,开关控制部件173不使扳机133和控制杆137动作。
下面,同样通过转动拨盘部163,选择第1锤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动力传递机构150的离合器151被切换成动力切断状态。另外,由开关控制部件173将扳机推向后方,使第1开关131处于接通状态。即,扳机133被强制固定在使第1开关131处于接通状态时的操作位置上。在这种状态下,利用手指向前方推压控制杆137,使第2开关135处于接通状态,此时,可向电动机110通电而对其进行驱动。如前所述,由于即使手指从控制杆137上离开,该驱动也能使第2开关135维持接通状态,因而使作业人员不需要再用手指继续推压控制杆137,能够连续向电动机110通电,对其进行驱动,使锤头119作直线冲击动作,从而使冲击工具连续进行锤击作业。
下面,同样通过转动拨盘部163,选择第2锤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动力传递机构150的离合器151通过离合器控制部件171被切换成动力切断状态。另外,开关控制部件173朝前方移动,使扳机133的固定状态被解除,可用手指对该扳机133进行操作,另外,控制杆137朝前方被推压,使第2开关135处于接通状态。因此,在作业人员用手指拉动操作扳机133,使第1开关131处于接通状态时,可向电动机110通电而对其进行驱动,当解除扳机133的拉动操作时,电动机110停止运转。即,在第2锤模式下,通过任意操作扳机133,驱动或者停止驱动电动机110,从而能够由锤头119进行锤击作业。
下面,同样通过转动拨盘部163,选择电锤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动力传递机构150的离合器151通过离合器控制部件171被切换成动力传递状态。另外,开关控制部件173的动作与第2锤模式下的情况一样。即,扳机133的固定状态被解除,控制杆137朝前方被推压,使第2开关135处于接通状态。因此,在电锤模式下,作业人员用手指任意操作扳机133,驱动或停止驱动电动机110,使锤头119作冲击动作和转动动作,从而进行电锤作业。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切换模式而被转动操作的切换旋钮161被板弹簧175定位固定在所选择的模式位置(角度位置)上。如图4和图5所示,板弹簧175为插装配置在切换旋钮161的下部带凸缘的圆柱体167的圆柱部167a和盖板部件106之间的施力部件,通过由该板弹簧175以弹性状态对下部带凸缘的圆柱体167的圆柱部167a沿其径向施力,从而使切换旋钮161保持在被切换位置上。该板弹簧175对应于本发明中的“施力部件”。
在盖板部件106上,于带台阶的孔106a的大径孔部的后部分形成有用于配置板弹簧175的配置空间177。配置空间177为盖板部件106的下表面(内表面)侧和带台阶的孔106a一侧开口的凹部,下表面开口侧朝齿轮箱105的收装空间105a敞口。配置有板弹簧175的配置空间177对应于本发明中的“收装空间”。在配置空间177的下表面敞口侧配置有下部带凸缘的圆柱体167的凸缘部167b(参照图4)。板弹簧175呈直线延伸的长方形形状,以沿着与锤头119的长轴方向交叉的水平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在配置空间177内且能够沿着前后方向进行弹性变形。
如图5所示,板弹簧175的延伸方向上的端部175b因配置空间177的壁面而被限制沿着前后方向移动。在板弹簧175的延伸方向上的中央部形成有大致呈半圆弧状的卡合突部175a,该卡合突部175a朝下部带凸缘的圆柱体167的圆柱部167a向前方突出,卡合突部175a以弹性状态与下部带凸缘的圆柱体167的圆柱部167a沿着其径向相接触。在下部带凸缘的圆柱体167的圆柱部周面上形成有分别大致呈圆弧状的第1锤模式用的卡合凹部179a、第2锤模式用的卡合凹部179b、电锤模式用的卡合凹部179c以及中间模式用的卡合凹部179d,板弹簧175的卡合突起175a可选择性地与这4的卡合凹部179a、179b、179c、179d相卡合,从而使切换旋钮161被保持在所选择的模式位置上。
如图4所示,配置在配置空间177内的板弹簧175的卡合突起175a从下方被下部带凸缘的圆柱体167的凸缘部167b支承。即,凸缘部167b作为支承板弹簧175的支承部件发挥作用。这样能够防止板弹簧175从配置空间177脱落到齿轮箱105的内部空间内。下部带凸缘的圆柱体167的凸缘部167b对应于本发明中的“防脱落部件”且对应于后述方式中的“大径部”。
在转动操作切换旋钮161时,通过使具有上述结构的板弹簧175沿着前后方向进行弹性变形,从而使卡合突起175a与在下部带凸缘的圆柱体167的圆柱部167a上形成的卡合凹部179a、179b、179c、179d中的一个卡合,或者使该卡合状态被解除。这样,通过由板弹簧175所引起的弹性卡合,能够把握由切换旋钮161进行驱动模式切换时的分寸。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支承切换旋钮161转动的盖板部件106的内表面侧形成的配置空间177内,即,在用于收装曲柄机构的齿轮箱105的内部配置板弹簧175。这样能够保护板弹簧175免受加工作业时产生的粉尘的影响。从而提高板弹簧175的耐久性。
为了润滑曲柄机构等,在齿轮箱105的内部放入润滑剂。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上部带凸缘的圆柱体165和盖板部件106之间配置O型圈113,因而能够防止润滑剂向齿轮箱105的外部流出。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从O型圈113的位置来看,板弹簧175配置在比该O型圈113还靠近盖板部件106的内侧。这样能够由O型圈113防止粉尘进入齿轮箱105,可靠地保护板弹簧175免受粉尘的影响。同时,由于板弹簧175被齿轮箱105内的润滑剂润滑,因而能够提高该板弹簧175的耐磨损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配置在盖板部件106的配置空间177内的板弹簧175从下方被切换旋钮161的下部带凸缘的圆柱体167的凸缘部167b支承。从而能够防止板弹簧175从配置空间177中脱落。
(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6和图7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为用于将切换旋钮161保持在被切换位置上的保持机构的变型例,除该保持机构以外,其他均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相同构成部件由相同符号来标记,并且省略或简略对其的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板弹簧181和切换旋钮161的下部带凸缘的圆柱体167之间配置有作为插装部件的呈圆柱形状的滚筒183。该板弹簧175对应于本发明中的“施力部件”,滚筒183对应于本发明中的“插装部件”。
如图7所示,板弹簧181大致呈朝后方突出的弓形,且其较长方向上的中央部朝前方突出成弯曲状,其较长方向上的端部分别呈环状。板弹簧181以沿着与锤头119的长轴方向交叉的水平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在盖板部件106的配置空间177内,且能够沿着前后方向进行弹性变形,另外,该板弹簧181的端部的环状部分181b被用于形成配置空间177的壁面限制沿前后方向移动。
滚筒183呈圆柱形状且具有对应于大致呈圆弧状的卡合凹部179a、179b、179c、179d的大小的外径,该卡合凹部179a、179b、179c、179d形成在下部带凸缘的圆柱体167的圆柱部167a上,该滚筒183配置在板弹簧181的中央突部181a和下部带凸缘的圆柱体167的圆柱部167a的周面之间。这样,当转动切换旋钮161时,滚筒183受到来自板弹簧181的作用力,与圆柱部167a的卡合凹部179a、179b、179c、179d中的一个卡合,将切换旋钮161保持在被切换操作后的位置上。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配置空间177的前方形成有前壁177a,在该前壁177a上形成有容许滚筒183沿前后方向移动的导槽177b。另外,滚筒183在被盖板部件106限制朝上方移动的状态下,被下部带凸缘的圆柱体167的凸缘部167b从下方支承。这样,在转动切换旋钮161时,配置在板弹簧181和圆柱部167a之间的滚筒183在受到来自板弹簧181的作用力的同时沿着前后方向移动,与卡合凹部179a、179b、179c、179d卡合,或者使该卡合状态被解除。
在该实施方式中,将滚筒183插装在板弹簧181和圆柱部167a之间。这样能够简化板弹簧181的形状。即,使板弹簧181呈截面形状的剧烈变化较小的形状,从而能够避免应力集中,提高板弹簧181的耐久性。另外,其他,如保护板弹簧181免受粉尘的影响的效果等均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板弹簧175、181构成施力部件,但是也可以使用橡胶来代替板弹簧。如第2实施方式,当板弹簧181和圆柱部167a之间具有滚筒183时,可以将板弹簧变为压缩螺旋弹簧,或者将滚筒183变为钢球。
另外,在实施方式中,采用电锤作为冲击工具的一个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使锤头119只在长轴方向上进行冲击动作的锤子。
鉴于上述发明的主旨,能够构成下述方式。
(方式1)
“在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冲击工具中,
在所述收装部上设置有供所述操作部件插入的通孔,
所述操作部件具有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的大径部,
所述大径部配置在所述收装空间内,用于支承所述施力部件”
在采用该技术方案时,通过由大径部支承施力部件,能够防止施力部件从规定的配置位置上脱落。
(方式2)
“在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冲击工具中,
在所述操作部件和所述通孔之间配置有O型圈。”
采用该技术方案,能够利用O型圈防止粉尘穿过操作部件和通孔之间从外部进入到冲击工具中,保护施力部件免受粉尘的影响。
(实施方式的各结构要素和本发明的结构要素之间的对应关系)
本实施方式中的各结构要素与本发明中的结构要素的发明特定事项之间的关系如下。当然,本实施方式中的各结构要素只是有关相对应的本发明的特定事项的一个实施构成例,本发明的各结构要素并不局限于此。
齿轮箱105和盖板部件106是对应于本发明的“收装部”的结构的一个例子。
锤头119是对应于本发明的“工具头”的结构的一个例子。
曲柄机构、电动机110、撞锤143是对应于本发明的“驱动机构”的结构的一个例子。
驱动模式切换机构160是对应于本发明的“切换部件”的结构的一个例子。
切换旋钮161是对应于本发明的“操作部件”的结构的一个例子。
板弹簧175、181是对应于本发明的“施力部件”的结构的一个例子。
下部带凸缘的圆柱体167的凸缘部167b是对应于本发明的“防脱落部件”的结构的一例子。
电动机110是对应于本发明的“电机”的结构的一个例子。
撞锤143是对应于本发明的“冲击部件”的结构的一个例子。
滚筒183是对应于本发明的“插装部件”的结构的一个例子。
齿轮箱105的收装空间105a、盖板部件106的配置空间177是对应于本发明的“收装空间”的结构的一个例子。

Claims (6)

1.一种冲击工具,其工具头至少沿着长轴方向作直线动作,以对被加工件进行锤击作业,所述冲击工具具有:
驱动机构,其用于驱动所述工具头;
收装部,其用于形成供所述驱动机构的至少一部分配置的收装空间;
切换部件,其用于切换冲击工具的驱动模式,
所述切换部件具有:
操作部件,其被作业人员实施切换操作;
施力部件,其配置在所述操作部件和所述收装部之间,对所述操作部件施力,使其保持在被实施切换操作后的位置上,
所述施力部件配置在所述收装空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收装空间内配置有用于润滑所述驱动机构的润滑剂,在所述收装部和所述操作部件之间设置有密封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力部件被保持在所述收装部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切换部件上设置有防脱落部件,该防脱落部件用于防止所述施力部件从所述收装部中脱落。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机构具有:
电机;
冲击部件,其在所述工具头的长轴方向上作直线动作,撞击该工具头;
曲柄机构,其将所述电机的转动运动力转换成直线运动力来驱动所述冲击部件,
所述曲柄机构配置在所述收装空间内。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操作部件和所述施力部件之间配置有插装部件。
CN201310507543.8A 2012-11-19 2013-10-24 冲击工具 Pending CN10381765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53722A JP2014100762A (ja) 2012-11-19 2012-11-19 打撃工具
JP2012-253722 2012-11-1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17657A true CN103817657A (zh) 2014-05-28

Family

ID=496793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07543.8A Pending CN103817657A (zh) 2012-11-19 2013-10-24 冲击工具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463563B2 (zh)
EP (1) EP2732925B1 (zh)
JP (1) JP2014100762A (zh)
CN (1) CN103817657A (zh)
RU (1) RU2013150502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91616B2 (en) 2015-06-05 2022-11-08 Ingersoll-Rand Industrial U.S., Inc. Power tools with user-selectable operational modes
WO2016196899A1 (en) 2015-06-05 2016-12-08 Ingersoll-Rand Company Power tool housings
US10418879B2 (en) * 2015-06-05 2019-09-17 Ingersoll-Rand Company Power tool user interfaces
US10668614B2 (en) 2015-06-05 2020-06-02 Ingersoll-Rand Industrial U.S., Inc. Impact tools with ring gear alignment features
WO2016196918A1 (en) 2015-06-05 2016-12-08 Ingersoll-Rand Company Power tool user interfaces
JP6912224B2 (ja) 2017-03-03 2021-08-04 株式会社マキタ 作業工具
US11261964B2 (en) 2018-05-17 2022-03-01 Black & Decker Inc. Compliant shifting mechanism and multi-speed power tool having same
DE102018214092A1 (de) * 2018-08-21 2020-02-27 Robert Bosch Gmbh Umschaltvorrichtung für einen Bohrhammer und Bohrhammer mit einer Umschaltvorrichtung
CN110899773A (zh) 2019-12-19 2020-03-24 常州格力博有限公司 一种电钻
JP2022188996A (ja) * 2021-06-10 2022-12-22 株式会社マキタ 回転打撃工具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66136A (en) * 1975-04-15 1978-01-03 Robert Bosch G.M.B.H. Torque and impulse transmitting machine
DE4441793A1 (de) * 1994-11-24 1996-05-30 Bosch Gmbh Robert Umschalteinrichtung für eine Handwerkzeugmaschine
US20020014343A1 (en) * 2000-06-26 2002-02-07 Josef Funfer Rotary switch for a hand-held power tool and a switching device including the rotary switch
CN101253027A (zh) * 2005-08-31 2008-08-27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具有转换传动机构的手持式钻机
CN101407053A (zh) * 2007-10-09 2009-04-15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动力工具
CN101563190A (zh) * 2006-12-14 2009-10-21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具有套接锁止式可转动的操作元件的电动器具
CN101791793A (zh) * 2009-01-13 2010-08-04 C.&E.泛音有限公司 具有可控的传动装置的电动工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37409A (en) * 1973-02-26 1974-09-24 Skil Corp Rotary hammer power tool
JPS6053482U (ja) * 1983-09-16 1985-04-15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チェンジレバ−の取付構造
DE4135240A1 (de) * 1991-10-25 1993-04-29 Bosch Gmbh Robert Bohrhammer
JP2602411Y2 (ja) * 1993-11-26 2000-01-17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打撃工具の切換機構
JP3424880B2 (ja) * 1995-08-18 2003-07-07 株式会社マキタ ハンマードリル
DE19717712A1 (de) * 1997-04-18 1998-10-22 Black & Decker Inc Bohrhammer
DE10108124A1 (de) 2001-02-21 2002-08-29 Hilti Ag Modenwahldrehschalter für ein Handwerkzeuggerät
DE10111748A1 (de) * 2001-03-12 2002-09-19 Hilti Ag Schaltwerk für ein kombiniertes Handwerkzeuggerät
JP4509662B2 (ja) * 2004-06-16 2010-07-21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電動打撃工具
DE102004057686A1 (de) * 2004-11-30 2006-06-01 Robert Bosch Gmbh Schaltvorrichtung
US7469752B2 (en) * 2005-12-02 2008-12-30 Makita Corporation Power tool
JP4812471B2 (ja) * 2006-03-09 2011-11-09 株式会社マキタ 作業工具
JP2008183633A (ja) * 2007-01-26 2008-08-14 Makita Corp ハンマドリル
DE102007009986A1 (de) * 2007-03-02 2008-09-04 Robert Bosch Gmbh Handwerkzeugmaschine
US8997887B2 (en) * 2008-12-19 2015-04-07 Makita Corporation Power tool
JP5837750B2 (ja) * 2011-02-01 2015-12-24 株式会社マキタ 作業工具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66136A (en) * 1975-04-15 1978-01-03 Robert Bosch G.M.B.H. Torque and impulse transmitting machine
DE4441793A1 (de) * 1994-11-24 1996-05-30 Bosch Gmbh Robert Umschalteinrichtung für eine Handwerkzeugmaschine
US20020014343A1 (en) * 2000-06-26 2002-02-07 Josef Funfer Rotary switch for a hand-held power tool and a switching device including the rotary switch
CN101253027A (zh) * 2005-08-31 2008-08-27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具有转换传动机构的手持式钻机
CN101563190A (zh) * 2006-12-14 2009-10-21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具有套接锁止式可转动的操作元件的电动器具
CN101407053A (zh) * 2007-10-09 2009-04-15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动力工具
CN101791793A (zh) * 2009-01-13 2010-08-04 C.&E.泛音有限公司 具有可控的传动装置的电动工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32925B1 (en) 2018-01-03
US9463563B2 (en) 2016-10-11
US20140138111A1 (en) 2014-05-22
EP2732925A1 (en) 2014-05-21
RU2013150502A (ru) 2015-05-20
JP2014100762A (ja) 2014-06-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17657A (zh) 冲击工具
RU2009125389A (ru) Перфоратор
EP1950009B9 (en) Hammer drill
EP1792692B1 (en) Power Tool
JP5015697B2 (ja) 打撃工具
JP4812471B2 (ja) 作業工具
CN104994997A (zh) 电动工具
BR102012013240B1 (pt) ferramenta elétrica
CN205466034U (zh) 电动工具
CN102233565A (zh) 电动工具
JP2006142459A (ja) ハンマドリル
EP3213876B1 (en) Striking device
CN104708602A (zh) 旋转锤
CN204913814U (zh) 多功能电锤结构
JP4456559B2 (ja) 作業工具
RU2531221C2 (ru) Инструмент ударного действия
US9956675B2 (en) Hammer drive mechanism
CN204123370U (zh) 往复运动工具
RU2453419C2 (ru) Ручная машина
CN104708603A (zh) 旋转锤
JP4458018B2 (ja) 打撃工具
CN214446109U (zh) 一种可稳定切换工作状态的电锤
CN113231993B (zh) 一种旋钮组件及电锤
JP4485462B2 (ja) 作業工具
JP6385003B2 (ja) 打撃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