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00352A - 一种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制剂及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制剂及应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800352A CN103800352A CN201210451879.2A CN201210451879A CN103800352A CN 103800352 A CN103800352 A CN 103800352A CN 201210451879 A CN201210451879 A CN 201210451879A CN 103800352 A CN103800352 A CN 10380035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atty liver
- effective component
- liver
- preparation
- chinese medic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中药领域,涉及一种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制剂及应用,尤其涉及一种由栀子苷和绿原酸组成的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制剂及其用途。本发明的复方制剂由栀子苷和绿原酸2种成分组成。本复方制剂可按常规方法制成临床常用制剂,包括颗粒剂、片剂、胶囊剂等口服固体制剂。动物实验表明,本复方制剂可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肝组织甘油三酯含量,减轻肝脂肪变性程度和肝损伤程度,所述效果优于各自单用的效果,本复方制剂可提高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能有效阻止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发展,可用于治疗和预防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慢性肝损伤等病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中药领域,涉及提高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作用的药物,具体涉及一种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及应用,尤其涉及一种由栀子苷和绿原酸组成的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及其在治疗慢性肝病药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公开了有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遗传一环境一代谢应激相关性肝病,包括单纯性脂肪肝(NAFL)及由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NASH)和肝硬化。据报道,目前,NAFLD的患病率在西方发达国家为30%左右;在我国,由于生活习惯与饮食结构的改变,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据上海市3175例成人调查发现,脂肪肝患病率为17.3%,其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病率达15.4%;另据报道,17%的NAFL在5~10年发生NASH,后者10~15年内肝硬化发生率为15%~25%。因所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具有高患病率、低龄化发病趋势、慢性进展经过、和对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等特点,其临床重要性日渐凸显,因此,积极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所述NAFLD的致病因素复杂,其发病机理尚未明了,目前认为主要相关因素包括营养因素(如肥胖症),内分泌代谢因素(如糖尿病、高脂血症),遗传因素,精神、心理社会环境因素等。其中:(1)脂肪代谢异常:如肝合成游离脂肪酸(FFA)增加或碳水化合物合成甘油三脂(TG)增加、游离脂肪酸输送入肝增多、脂肪酸在线粒体β氧化减少、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合成和分泌减少,致TG转运障碍等;(2)激素影响:如胰岛素抵抗(IR)在脂肪肝形成中起重要作用;(3)氧应激及脂质过氧化损伤;(4)FFA的作用;(5)其他如遗传因素、免疫反应、肝筛改变、缺氧和微循环障碍等等。
目前NAFLD的防治尚缺乏理想的治疗药物。以往,脂肪肝尚被认为是不需特殊治疗的疾病;目前临床上,特别是对肥胖及营养过剩的脂肪肝,以生活方式干预获得体重减轻及低热量饮食则成为NAFLD的基本治疗措施,但减重效应在临床实际中并不容易得到 重复,因此开发独立于减重的药物治疗仍十分关键。
研究还显示,NAFLD最常见的相关因素是肥胖、血脂紊乱和糖尿病,该因素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均属于代谢综合征的范畴,其“共同土壤”是胰岛素抵抗及其继发的糖、脂代谢紊乱;因此,NAFLD被认为是一复杂的、系统性的代谢性疾病,其治疗靶点尚未清晰,也正是现代医学目前仍缺乏理想治疗药物的原因之一。研究者认为,对于复杂性病变,需要探求综合治疗的方法,鉴于NAFLD的上述病理机制特点,以及中医药整体观指导的阴阳平衡理论与中药复方多途径药理作用特点,中医药势必将对该复杂性代谢性疾病的治疗中体现出其特点和优势,或可成为阐发中医药临床优势的一个优势病种和一个良好切入点。
近年来,国内外开展了一些抗非酒精性脂肪肝中药有效组分或成分的研究,并发现了一些有抗非酒精性脂肪肝效应的中药有效组分或成分。然而,无论传统中药复方还是单一的有效成分,皆有其不足之处。传统中药复方由于成分复杂,难以明了其所含成分,使其制剂存在一定的可控性、稳定性的困扰,这也是中医药国际化的难题之一;而单一组分或成分可能失去中医整体观治疗复杂疾病的特色优势;因此如何对传统复方“去粗取精”而又保持中医复方配伍治疗复杂疾病的优势,是一大难题,也是中医药抗非酒精性脂肪肝药物研究的突破方向之一。
本申请的发明人基于长期以来研究实践,拟提供有显著的抑制肝脂肪沉积和抗肝损伤作用中药复方制剂,尤其是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制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制剂,具体涉及一种由栀子苷和绿原酸组成的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制剂;该复方复方制剂能提高抗非酒精性脂肪肝、抗肝损伤作用。
本发明根据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痰湿、血瘀”的基本病机特点,以“祛湿化瘀”为主要治法,确立中药复方“祛湿化瘀方”加减治疗NAFLD患者,临床取得良好的效果。
本发明在研究证实“祛湿化瘀方”可有效防治NAFLD的基础上,以祛湿化瘀方中5种已被认知的、能被分离提取或购买的有效组分或单体(绿原酸、栀子苷、姜黄素、虎杖苷、白术多糖)为研究对象获得中药有效组分配方BZL方(申请号:201110056269);在上述BZL方研究基础上,运用数学统计模型,对该BZL方进行反复处方筛选、优化和 药效验证实验,筛选出有栀子苷和绿原酸组成的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命名为ZL方),经试验表明,其抗NAFLD和肝损伤作用显著;大鼠NAFLD模型证实其降低肝组织甘油三酯及降低血清ALT疗效有优于“BZL方”的优势;小鼠NAFLD模型实验证实其降低肝组织甘油三酯及减轻肝脂肪变性程度和肝损伤疗效显著优于“BZL方”或单用栀子苷、绿原酸或罗格列酮。
具体而言,本发明的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由栀子苷和绿原酸2种成分组成,所述的栀子苷、绿原酸的重量比为67.2:10~67.2:0.2,
本发明所述的中药有效成分中,
栀子苷(Geniposide)来源于栀子,可通过常规提取方法或商业采购获得;
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来源于中药茵陈,可通过常规提取方法或商业采购获得。
本发明所述复方制剂,经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运用“均匀设计”筛选,并经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和C57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两种动物模型(模型形成后治疗性给药或模型发展过程中介入干预)反复验证;结果表明,本发明所述复方制剂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或小鼠肝组织甘油三酯(TG)含量,减轻肝脂肪变性程度和肝损伤程度,上述作用显著优于各自单用的效果;本复方制剂中的2种组分配伍应用可提高抗NAFLD的作用,能有效阻止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展并促进脂肪肝的逆转,可用于治疗和预防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各种慢性肝损伤等病症。
本发明所述的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制剂的有效组分或成分组合可进一步用于制备治疗慢性肝病药物,及用于制备治疗非酒精性肝病的药物和用于制备防治肝损伤的药物。
本发明中,所述的由栀子苷和绿原酸组成的复方,可按常规方法制成临床常用制剂,所述制剂的剂型,包括颗粒剂、片剂、胶囊剂等口服固体制剂。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SD大鼠肝组织病理观察结果(HE染色×200),其中,1:正常组,2:模型组,3:ZL方组,4:BZL方组,5:祛湿化瘀方组,6:罗格列酮组。
图2显示了SD大鼠肝组织病理观察结果(HE染色×200),其中,1:正常组,2:模型组,3:ZL方组,4:BZL方组,5:祛湿化瘀方组,6:罗格列酮组。
图3显示了C57小鼠肝组织病理观察结果(HE染色×200),其中, 1:正常组,2:模型组,3:ZL方组,4:栀子苷组,5:绿原酸组,6:BZL方组,7:祛湿化瘀方组,8:罗格列酮组。
图4显示了C57小鼠肝组织病理观察结果(油红O染色×200),其中,1:正常组,2:模型组,3:ZL方组,4:栀子苷组,5:绿原酸组,6:BZL方组,7:祛湿化瘀方组,8:罗格列酮组。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复方有益效果通过下述实验证实。
实施例1
按重量比为67.2:10~67.2:0.2取中药有效成分栀子苷和绿原酸,按常规方法制备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复方制剂,所述的中药有效成分中,栀子苷(Geniposide)来源于栀子,可通过常规提取方法或商业采购获得;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来源于中药茵陈,可通过常规提取方法或商业采购获得。
更具体的,本发明的复方制剂可按常规方法制成临床常用制剂,所述剂型包括颗粒剂、片剂、胶囊剂等口服固体制剂。
实施例2
用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和均匀设计方法回归分析获得相应最佳的降低肝脏甘油三酯含量作用的配方
1、材料
(1)动物:wistar雄性大鼠,清洁级,体重(160±10)g,由中科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SD雄性大鼠53只,体重150±10g,清洁级,购自中科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
(2)主要试剂及药物:虎杖苷(Polydatin)来源于虎杖,批号:RE090703,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来源于茵陈,批号:GY0900705,栀子苷(Geniposide)来源于栀子,批号:CY101018,姜黄素(curcumin)来源于姜黄,批号:CU090912,白术多糖(Rhizoma 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来源于白术,批号:GY090510,以上药物均购于西安冠宇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祛湿化瘀方中饮片茵陈、虎杖、姜黄、生栀子、白术均购于华宇中药饮片有限公司。高脂饮食饲料(10%猪油+2%胆固醇+88%基础饲料),饲料购自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公司,甘油三酯检测试剂盒购自浙江东欧生物有限公司。
2、方法
(1)均匀设计药物筛选实验:雄性SD大鼠58只,给予高脂饮食饲料饲养8周,设正常组、模型组、均匀设计配方十组,共13组;在造模第4周开始随机分为模型组及药物组,并灌胃给药或饮用水继续造模至第八周;各用药组按均匀设计表配伍用药,各组药物均配制成相应浓度以10ml/kg大鼠体重进行灌胃给药,治疗4周后,以2%戊巴比妥钠按2ml·Kg-1剂量腹腔注射麻醉,下腔静脉采血,离心分离血清,取肝组织备检;
(2)均匀设计实验方案:根据均匀设计方案选用U11(1110)表(如表1所示),以方中五味中药有效组分作为考察因子,以X1、X2、X3、X4、X5分别代表方中的五味中药有效组分,每个因子分别取5个水平(即呈梯度递增的5种不同剂量),2次重复(如表4所示);先根据国家药典确定祛湿化瘀复方各药物(茵陈、虎杖、白术、栀子、姜黄)剂量范围,再根据每个有效成分的得率换算确定各组有效成分的剂量(如表6所示);X1(绿原酸)的5个水平在0.67-3.33mg/kg之间,X2(虎杖苷)的5个水平在1-5mg/kg之间,X3(白术多糖)的5个水平在53.33-266.67mg/kg之间,X4(栀子苷)的5个水平在9-45mg/kg之间,X5(姜黄素)的5个水平在5.5-27.5mg/kg的剂量范围内;按照均匀设计表格安排各因子及水平,进行组方设计,共10组;
(3)筛选指标:肝组织TG含量;
(4)统计方法数据均采用SPSS 12.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均匀设计实验采用逐步回归分析(以p=0.05作为显著水准进行统计检验)。
3、均匀设计药物筛选实验结果:
肝组织TG含量检测显示,模型组达76.57±31.00mg/g,其均值达正常组(13.68±4.27mg/g)的5.59倍,两者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提示本次模型制备很成功,即均匀设计试验的实验模型基础良好。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成功基础上,检测肝组织TG含量,并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如表1所示),得回归方程回归方程:y=71.966-19.798x4+18.687x1x4,即当绿原酸(X1)0.067mg,栀子苷(X4)4.5mg(剂量为每100g大鼠每天给药量)时对肝组织TG含量抑制作用最佳;结合本实施例设计及临床常用剂量,栀子苷与绿原酸按照67.2:1质量比组合为有效成分复方,命名为“ZL方”。
肝组织甘油三酯含量及多元统计回归分析结果:
表1
注:*P<0.01,vs正常组
Coefficientsa
a.Dependent Variable:TG
回归方程:y=71.966-19.798x4+18.687x1x4
由该方程得出最佳有效组分配伍剂量:绿原酸(X1)0.067mg+栀子苷(X4)4.5mg。(所用剂量为每100g大鼠每天给药量);
结果表明,以栀子苷、绿原酸两种成分配伍时(配伍比例为栀子苷67.2:绿原酸1,命名为ZL方),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效应最佳。
实施例3用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脂肪肝模型对筛选出的ZL方进行疗效验证
1、材料
(1)动物:SD雄性大鼠,清洁级,体重(170±10)g,由中科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2)主要试剂及药物:对照药物罗格列酮购自葛兰素史克(天津)有限公司(批号:10045192),栀子苷(批号:111226)、绿原酸(批号:111209)购自上海融禾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ALT、AST及FFA检测试剂盒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2、方法
(1)分组及造模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9只)和造模组(45只),造模方法同“实施例1”,造模4周后造模组分为模型组(9只),ZL方组、BZL方组、祛湿化瘀方组及对照药罗格列酮组(各9只);治疗4周后,以2%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后,下腔静脉采血,并取肝组织标本;
(2)检测指标肝组织TG、FFA含量;血清ALT、AST、GGT活性;肝组织病理(HE染色和油红染色);
(3)统计方法数据均采用SPSS 12.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 表示,进行方差分析和组间两两比较。
3、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各项指标显著升高(p<0.01或p<0.05);祛湿化瘀方组各项指标均较模型组显著改善;所述ZL方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的肝组织TG、FFA含量,血清ALT、AST活性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如表2所示);
表2各组大鼠血清ALT、AST活性及肝组织TG、FFA含量的变化
注:*P<0.05,**P<0.01,vs模型组。
HE染色显示高脂饮食诱导的模型大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脂肪变性及空泡样变,有点状坏死及炎细胞浸润,ZL方能显著降低高脂饮食诱导的脂肪肝模型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减少炎症,改善肝组织病理。油红染色同样显示ZL方能显著降低高脂饮食诱导的脂肪肝模型肝细胞脂肪变性(如图1,2所示)。
结果表明,本发明所述的ZL方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肝损伤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实施例4用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脂肪肝模型对筛选出的ZL方进行疗效验证
1、材料
(1)动物:C57小鼠,清洁级,体重(28±2)g,由中科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2)主要试剂及药物:对照药物罗格列酮购自葛兰素史克(天津)有限公司(批号:10045192),栀子苷(批号:111226)、绿原酸(批号:111209)购自上海融禾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ALT、TC、FFA检测试剂盒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小鼠食用高脂饲料(入营养物质热量组成为:60% fat+20% protein+20% carbohydrate),购自美国Research diets公司。
2、方法
(1)分组及造模C57小鼠10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13只)和造模组(91只),给予小鼠高脂饲料12周诱导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造模8周后造模组分为模型组,ZL方组、栀子苷组、绿原酸组、BZL方组、祛湿化瘀方组及对照药罗格列酮组(各13只),治疗4周后,眼眶采血,并取肝组织标本;
(2)检测指标血清ALT活性;肝组织TG、TC、FFA含量;血清TG、TC、LDL-C、HDL-C含量;肝组织病理(HE染色及油红染色);
3、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各项指标显著升高(p<0.01);所述ZL方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的血清ALT活性、肝组织TG、TC、FFA含量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且降低ALT活性及肝组织TG作用均优于栀子苷、绿原酸、所述BZL方及罗格列酮;降低肝组织TC作用优于罗格列酮;降低肝组织FFA作用优于祛湿化瘀方及罗格列酮(p<0.01或p<0.05)。
HE染色显示高脂饮食诱导的模型小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脂肪变性及空泡样变,有点状坏死及炎细胞浸润,所述ZL方能显著降低高脂饮食诱导的脂肪肝模型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减少炎症,改善肝组织病理;油红染色同样显示所述ZL方能显著降低高脂饮食诱导的脂肪肝模型肝细胞脂肪变性(如图3,4所示);
表3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与ZL方组比较,#P<0.05,##P<0.01。
Claims (6)
1.一种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中药有效成分栀子苷和绿原酸2种成分组成,所述的栀子苷、绿原酸的重量比为67.2:10~67.2:0.2。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有效成分为有效组分或成分组合。
3.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制剂在制备治疗慢性肝病药物中的用途。
4.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制剂在制备治疗非酒精性肝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5.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制剂在制备防治肝损伤的药物中的用途。
6.按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的剂型为颗粒剂、片剂或胶囊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451879.2A CN103800352B (zh) | 2012-11-12 | 2012-11-12 | 一种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制剂及应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451879.2A CN103800352B (zh) | 2012-11-12 | 2012-11-12 | 一种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制剂及应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800352A true CN103800352A (zh) | 2014-05-21 |
CN103800352B CN103800352B (zh) | 2017-05-17 |
Family
ID=50698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451879.2A Active CN103800352B (zh) | 2012-11-12 | 2012-11-12 | 一种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制剂及应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800352B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560779A (zh) * | 2014-10-15 | 2016-05-11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 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复方制剂及其用途 |
CN107496398A (zh) * | 2017-07-06 | 2017-12-22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
CN111265618A (zh) * | 2020-03-06 | 2020-06-12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鼓槌石斛提取物及毛兰素的医药用途 |
CN113440584A (zh) * | 2020-03-27 | 2021-09-28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用于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的中药组合物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99279A (zh) * | 2005-07-22 | 2007-01-24 | 四川九章生物化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绿原酸在制备具有保护肝脏功效药物的用途 |
CN1981832A (zh) * | 2005-12-14 | 2007-06-20 | 中日友好医院 | 栀子提取物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的用途 |
CN102670642A (zh) * | 2011-03-09 | 2012-09-19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 一种治疗脂肪性肝病的中药复方药物 |
-
2012
- 2012-11-12 CN CN201210451879.2A patent/CN10380035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99279A (zh) * | 2005-07-22 | 2007-01-24 | 四川九章生物化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绿原酸在制备具有保护肝脏功效药物的用途 |
CN1981832A (zh) * | 2005-12-14 | 2007-06-20 | 中日友好医院 | 栀子提取物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的用途 |
CN102670642A (zh) * | 2011-03-09 | 2012-09-19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 一种治疗脂肪性肝病的中药复方药物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560779A (zh) * | 2014-10-15 | 2016-05-11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 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复方制剂及其用途 |
CN105560779B (zh) * | 2014-10-15 | 2019-11-12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 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复方制剂及其用途 |
CN107496398A (zh) * | 2017-07-06 | 2017-12-22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
CN111265618A (zh) * | 2020-03-06 | 2020-06-12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鼓槌石斛提取物及毛兰素的医药用途 |
CN111265618B (zh) * | 2020-03-06 | 2021-08-06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鼓槌石斛提取物及毛兰素的医药用途 |
CN113440584A (zh) * | 2020-03-27 | 2021-09-28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用于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的中药组合物 |
CN113440584B (zh) * | 2020-03-27 | 2022-05-27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用于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的中药组合物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800352B (zh) | 2017-05-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920743B (zh) | 螺旋藻在制备抗高尿酸血症和抗痛风药物或保健食品中的应用 | |
CN102670642B (zh) | 一种治疗脂肪性肝病的中药复方药物 | |
CN103800352A (zh) | 一种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制剂及应用 | |
CN101057678B (zh) | 一种含有天然植物提取物或单体的组合物 | |
CN100423768C (zh) | 一种具有预防或治疗急慢性肝病的药物组合物 | |
CN101897925B (zh) | 一种治疗代谢综合症的药物组合物 | |
CN102641469B (zh) | 一种预防或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药物组合物 | |
CN104922178B (zh) | 一种降血糖泡腾片剂及其用途 | |
CN105916514A (zh) | 用于预防或治疗脂质相关的心血管疾病和肥胖的包含紫花地丁提取物,或紫花地丁、桃仁、桂枝和甘草属的提取物的组合物 | |
CN107854656B (zh) | 一种降脂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10051817A (zh) | 一种降低尿酸的中药组合及其应用 | |
CN109692309A (zh) | 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祛湿活血方 | |
CN107184831B (zh) | 一种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335362B (zh) | 一种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中药 | |
CN105535866A (zh) | 一种治疗高血脂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KR101336068B1 (ko) | 한약재의 추출물과 분획물을 포함하는 항당뇨 조성물 | |
CN102247572B (zh) | 一种治疗高脂血症的药物 | |
US11957726B2 (en) |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for controlling blood sugar | |
CN103877152B (zh) | 含有石榴籽油和紫苏籽油的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03948780B (zh) | 一种用于便秘的药物及胶囊 | |
CN114028449B (zh) | 一种治疗脂肪性肝病的中药复方药物 | |
KR100473529B1 (ko) | 순기산 생약 복합제 추출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함유하는당뇨병 예방 및 치료용 조성물 | |
CN118436706A (zh) | 一种治疗脂肪性肝病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用途 | |
CN103948759A (zh) | 一种具有治疗脂肪肝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2475784B (zh) | 一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