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98270B - 一种含噻森铜的复配农药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噻森铜的复配农药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98270B
CN103798270B CN201410054409.1A CN201410054409A CN103798270B CN 103798270 B CN103798270 B CN 103798270B CN 201410054409 A CN201410054409 A CN 201410054409A CN 103798270 B CN103798270 B CN 1037982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iophene
prochloraz
gloomy copper
rice
cop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5440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98270A (zh
Inventor
黄世文
刘连盟
王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41005440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9827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7982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982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982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9827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一种含噻森铜的复配农药及其应用,属于复配农药技术领域。其含有有效成分A和有效成分B,所述有效成分A为噻森铜,所述有效成分B为咪鲜胺或咪鲜胺锰盐,所述有效成分A与有效成分B的重量比为1:10~10:1。本发明中噻森铜和咪鲜胺(锰盐)的作用机制不同,二者复配可以产生增效作用,且减少病原菌抗药性的产生的风险。另外,由于水稻穗部病害的发生时间和发生部位基本一致,采用噻森铜和咪鲜胺(锰盐)复配可以避免噻森铜对真菌类病原物效果不佳和咪鲜胺(锰盐)对细菌类病原物防效差的缺点,从而可以一次用药防治多数穗部病害,可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

Description

一种含噻森铜的复配农药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配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噻森铜的复配农药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水稻生育后期穗部病害的发生呈逐年加重趋势,严重威胁到我国的水稻生产。水稻穗颈瘟、水稻穗腐病以及水稻细菌性谷枯病是危害水稻穗部的主要病害,每年都会造成大量的水稻产量损失。由于这类病害的危害部位在穗部,其产生的真菌、细菌毒素会污染稻谷,直接危害人类健康,产生的色素类物质还会影响稻谷的外观品质,降低稻谷价值。
危害水稻穗部的病原菌具有种类多样的特点。水稻穗颈瘟、水稻细菌性谷枯病以及水稻穗腐病分别为真菌病害、细菌病害和真菌细菌综合侵染病害。水稻穗颈瘟和水稻细菌性谷枯病分别由真菌稻梨孢(Pyriculariaoryzae)和细菌颖壳伯克氏菌(Burkholderiaglumae)侵染引起。水稻穗腐病是一种多种病原微生物复合侵染引起的一种病害,最初层出镰刀菌(Fusariumproliferatum)、澳大利亚平脐蠕孢菌(Bipolarisaustraliensis)、新月弯孢菌(Curvularialunata)和细交链孢菌(Alternariatenuis)被认定为主要病原菌,后来发现其病原菌还包括伯克氏菌(Burkholderiasp.)和丁香假单胞菌(Pseudomonassyringae)等细菌。
噻森铜的化学名称为N、N’-甲撑-双(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铜,属于噻唑类杀细菌制剂,由噻唑和铜离子构成,具有双重杀菌机理。噻唑对植物具有内吸和治疗作用,对细菌性病原菌具有特效,对真菌仅仅有有限的效果;铜离子具有预防和保护作用,对细菌性病害也具有一定的效果。两个基团共同作用,对细菌性病害的防治效果更好,杀菌谱更广,持效时间更长,杀菌机理更独特。但是相对其对细菌性病害的防治效果,其化学结构决定了其对真菌类病害效果不佳。
咪鲜胺(Prochloraz),化学名称为N-丙基-N-[2-(2,4,6-三氯苯氧基)乙基]-咪唑-1-甲酰胺,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其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抑制甾醇的生物合成而起作用,对多种作物由子囊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具有明显的防效。咪鲜胺锰盐是氯化锰络合4个咪鲜胺形成咪鲜胺的络合物,杀菌有效成分仍为咪鲜胺,和咪鲜胺相比,其作用机制相同,防效和安全性优于后者。咪鲜胺和咪鲜胺锰盐的作用机理决定了其只对真菌类病害有特效。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含噻森铜的复配农药及其应用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一种含噻森铜的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含有有效成分A和有效成分B,所述有效成分A为噻森铜,所述有效成分B为咪鲜胺或咪鲜胺锰盐,所述有效成分A与有效成分B的重量比为1:10~10:1。
所述的一种含噻森铜的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成分A与有效成分B的重量比为1:9~9:1。
所述的一种含噻森铜的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成分A与有效成分B的重量比为1:4~1:1。
所述的一种含噻森铜的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成分A与有效成分B的重量比为1:1~9:1。
所述的一种含噻森铜的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成分A与有效成分B的重量比为1:4~2:3。
所述的一种含噻森铜的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成分A与有效成分B的重量比为3:2~4:1。
所述的一种含噻森铜的复配农药在防治水稻种传病害中的应用。
所述的一种含噻森铜的复配农药在防治水稻种传病害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稻种传病害为水稻穗颈瘟、水稻穗腐病、水稻稻瘟病和水稻细菌性谷枯病。
本发明中噻森铜和咪鲜胺(锰盐)的作用机制不同,二者复配可以产生增效作用,且减少病原菌抗药性的产生的风险。噻森铜和咪鲜胺锰盐复配同时引入铜、锰两种微量元素,满足水稻对这两种微量元素的需求。另外,由于水稻穗部病害的发生时间和发生部位基本一致,采用噻森铜和咪鲜胺(锰盐)复配可以避免噻森铜对真菌类病原物效果不佳和咪鲜胺(锰盐)对细菌类病原物防效差的缺点,从而可以一次用药防治多数穗部病害,可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试验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试验例1:噻森铜和咪鲜胺复配药剂对水稻穗腐病菌的室内毒力效果
1.1药剂配制
1.1.1试验药剂
95%噻森铜原药由浙江东风化工有限公司。
97%咪鲜胺原药由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1.1.2药剂配制方法
噻森铜加入无菌水中经超声波处理,配制成400mg/ml的悬浮液。咪鲜胺原药经少量丙酮溶解,利用无菌水稀释成500mg/ml母液。根据混配目的设置多组药剂配比,1:9,1:4,3:7,2:3,1:1,3:2,7:3,4:1,9:1,各配比均为两种药剂有效成分的质量比。
1.2试验菌株
水稻穗腐病病原菌菌株:层出镰刀菌F.proliferatumFP1、澳大利亚平脐蠕孢菌B.australiensisBA1、新月弯孢菌C.lunataCL1和细交链孢菌A.tenuisAT1。
1.3试验方法
噻森铜和咪鲜胺复配对水稻穗腐病的室内毒力测定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进行。
在无菌操作条件下,根据试验处理将预先融化的灭菌培养基定量(一般为60ml)加入无菌锥形瓶中,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依次定量吸取药液,分别加入上述锥形瓶中,充分摇匀。然后等量倒入3个以上直径为9cm的培养皿中,制成相应浓度的含药平板。试验设不含药剂的处理作空白对照,每个处理不少于3个重复。
将培养基养好的病原菌,在无菌条件下用直径5mm的灭菌打孔器,自菌落边缘切取菌饼,用接种器将菌饼接于含药平板中央,菌丝面朝上,盖上皿盖,置适宜温度的培养箱中培养。
根据空白对照培养皿中菌的生长情况调查病原菌菌丝生长情况。用卡尺测量菌落直径,单位为毫米(mm)。每个菌落用十字交叉法垂直测量直径各一次。
根据调查结果,利用公式1和公式2计算各处理浓度对供试靶标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单位为百分率(%),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公式(1)
式中:
-菌落增长直径;
-菌落直径;
-菌饼直径。
…………………………………………公式(2)
式中:
-菌丝生长抑制率;
-空白对照菌落增长直径;
-药剂处理菌落增长直径。
利用唐启义DPS数据分析软件,根据各药剂浓度对数值及对应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几率值作回归分析,计算各药剂的。
1.4复配效果评价
在各单剂和复配剂EC50值的基础上,根据Wadley法计算各复配剂增效系数(SR),利用SR值评价复配效果。SR≥1.5表示具有增效作用;SR≤0.5表示具有拮抗作用;0.5<SR<1.5为相加作用。
增效系数(SR)按公式(3)和公式(4)计算:
……………………………………公式(3)
式中:
-混剂的理论值,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混剂中A的百分含量,单位为百分率(%);
-混剂中B的百分含量,单位为百分率(%);
-混剂中A的理论值,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混剂中B的理论值,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公式(4)
式中:
-混剂的增效系数;
-混剂理论值,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混剂实测值,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1.5试验结果
按照上述方法,测定噻森铜和咪鲜胺单剂及复配药剂对水稻穗腐病病原菌菌株层出镰刀菌F.proliferatumFP1、澳大利亚平脐蠕孢菌B.australiensisBA1、新月弯孢菌C.lunataCL1和细交链孢菌A.tenuisAT1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并据此计算出各药剂对水稻穗腐病菌丝生长抑制的EC50值,分别求出各复配剂SR值,结果如表1~4所示。
表1噻森铜和咪鲜胺对层出镰刀菌室内毒力效果及各配比增效系数
表2噻森铜和咪鲜胺对平脐蠕孢菌室内毒力效果及各配比增效系数
表3噻森铜和咪鲜胺对新月弯孢菌室内毒力效果及各配比增效系数
表4噻森铜和咪鲜胺对细交链孢菌室内毒力效果及各配比增效系数
从表1~4可以看出,噻森铜和咪鲜胺复配在对水稻穗腐病4种病原菌菌株抑制室内毒力上表现出很强的增效作用。各配方对水稻穗腐病4种病原真菌菌株的SR值都超过了1.5,说明噻森铜和咪鲜胺复配在对水稻穗腐病真菌病原物的毒力上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
该试验例中噻森铜和咪鲜胺采用其它配比比例,如10:1、8:1、5:1、2:1、1:2、1:5、1:8或1:10进行如试验例1的试验,最后上述不同配比量的复配农药对水稻穗腐病菌的抑制作用均较强,增效系数均高于1.5,表现出强烈的增效作用。
试验例2:噻森铜和咪鲜胺锰盐复配药剂对水稻稻瘟病菌的室内毒力效果
2.1药剂配制
2.1.1试验药剂
95%噻森铜原药由浙江东风化工有限公司。
98%咪鲜胺锰盐原药由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2.1.2药剂配制方法
噻森铜加入无菌水中经超声波处理,配制成400mg/ml的悬浮液。咪鲜胺锰盐原药经少量丙酮溶解,利用无菌水稀释成500mg/ml母液。根据混配目的设置多组药剂配比,1:9,1:4,3:7,2:3,1:1,3:2,7:3,4:1,9:1,各配比均为两种药剂有效成分的质量比。
2.2试验菌株
水稻稻瘟病病原菌菌株:稻梨孢P.oryzaeWZ30,该菌株属于ZB种群的强致病菌株。
2.3试验方法
噻森铜和咪鲜胺锰盐复配药剂对水稻稻瘟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采用分生孢子萌发抑制法进行。
将培养好的稻瘟病原真菌孢子用去离子水从培养基或病组织上洗脱、过滤,离心(1000r/min)5min,倒去清夜,加入去离子水,在离心。最后用去离子水将孢子重悬浮至每毫升个孢子,并加入0.5%葡萄糖溶液。
用移液管或移液器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依次吸取药液0.5mL分别加入小试管中,然后吸取制备好的孢子悬浮液0.5mL,使药液与孢子悬浮液等量混合均匀。用微量加样器吸取上述混合药液到凹玻片上,然后架放于带有浅层水的保鲜盒中,加盖保湿培养于适宜温度的培养箱中。每处理不少于3次重复,并设不含药剂的处理作空白对照。
当空白对照孢子萌发率达到90%以上时,检查各处理孢子萌发情况
当处理各重复随机观察3个以上视野,调查孢子总数不少于200个,分别记录萌发数和孢子总数,孢子芽管长度大于孢子的短半径视为萌发。
根据调查数据,计算各处理的孢子萌发相对抑制率,单位为百分率(%)。按公式(5)、(6)和(7)计算,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公式(5)
式中:
-孢子萌发率;
-孢子萌发数
-调查的孢子总数
……………………………………………公式(6)
式中
-处理校正孢子萌发率
-处理孢子萌发率
-空白对照孢子萌发率
……………………………………………公式(7)
式中
I-孢子萌发相对抑制率;
-空白对照孢子萌发率;
-处理校正的孢子萌芽率。
根据各药剂浓度对数值及对应的孢子萌发相对抑制率的几率值作回归分析,计算各药剂的。
2.4复配效果评价
同试验例1的1.4。
2.5试验结果
利用上述方法,测定噻森铜和咪鲜胺锰盐单剂及复配药剂对水稻稻瘟病菌菌株P.oryzaeWZ30分生孢子的抑制作用,并根据各药剂对水稻稻瘟病菌分生孢子抑制的EC50值,并各复配剂SR值,结果如表5所示。
表5噻森铜和咪鲜胺锰盐对水稻稻瘟病菌室内毒力效果及各配比增效系数
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噻森铜和咪鲜胺锰盐复配在对水稻稻瘟病菌的室内毒力活性上表现出了增效作用,各配方的增效系数在1.83~5.91的范围内,其中配比3:2,7:3和3:7增效作用最强分别达到了5.91,3.88和3.66。配比1:4的增效系数最低也达到了1.83大于1.5同样表现出了增效作用。
该试验例中噻森铜和咪鲜胺锰盐采用其它配比比例,如10:1、8:1、5:1、2:1、1:2、1:5、1:8或1:10进行如试验例2的试验,最后上述不同配比量的复配农药对水稻稻瘟病菌的抑制作用均较强,增效系数均高于1.5,表现出强烈的增效作用。
同样,噻森铜和咪鲜胺复配农药进行如试验例2相同的试验,各个配方对水稻稻瘟病菌增效系数均能够达到1.83以上,具有增效作用。
试验例3:噻森铜和咪鲜胺锰盐复配药剂对水稻水稻细菌性谷枯病的室内毒力效果
3.1药剂配制
同试验例2的2.1。
3.2试验菌株
水稻细菌性谷枯病病菌:颖壳伯克氏菌(B.glumae)。
3.3试验方法
噻森铜和咪鲜胺锰盐复配药剂对水稻水稻细菌性谷枯病的室内毒力检测采用的平板菌落计数法。
试验用病原细菌在适宜的试管斜面培养基上培养至菌苔产生,取培养好的细菌斜面,加入一定量的灭菌生理盐水或其它适宜的稀释液。在无菌操作条件下,用接种针轻刮菌苔表面,获得细菌悬浮液。置于恒温振荡器以120转/分钟的转速混匀20分钟。用无菌生理盐水或其它适宜的稀释液,将细菌悬浮液稀释至空白对照菌落数能清晰分开,且不少于200个。用移液管或移液器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依次吸取药液0.5mL分别加入小试管中,然后吸取制备好的细菌悬浮液1.5mL,使药液与细菌悬浮液等量混合均匀。加入100ml液体培养基,培养5~6小时,取2ml培养液加入预先融化后冷却至46℃的定量灭菌培养基(一般为60ml),加入无菌锥形瓶中,充分摇匀。在培养基未凝固前,倾倒平板,然后等量倒入3个以上直径为9cm的培养皿中。凝固后,放置于微生物培养箱中,在28℃条件下培养至空白对照上菌落清晰可辨。每个平板菌落计数,可用肉眼观察,必要时用放大镜检查,以防遗漏。
根据菌落计数结果,按公式(8)算各处理浓度对供试靶标菌的菌落形成抑制率,单位为百分率(%),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8)
式中:
一一菌落形成抑制率;
一一空白对照菌落形成数;
一一药剂处理菌落形成数。
根据各药剂浓度对数值及对应的菌落形成抑制率的几率值作回归分析,计算各药剂的值。
3.4复配效果评价
同试验例1的1.4。
3.5试验结果
按照上述方法,测定了噻森铜和咪鲜胺锰盐单剂及复配药剂对水稻细菌性谷枯病病菌B.glumae菌落形成的抑制作用。并根据各药剂对水稻细菌性谷枯病病菌抑制的EC50值,并各复配剂SR值,结果如表6所示。
表6噻森铜和咪鲜胺锰盐对谷枯病病菌室内毒力效果及各配比增效系数
从表6可以看出,噻森铜和咪鲜胺锰盐复配的所有配方在对颖壳伯克氏菌的防效上,SR值都超过了1.5,表现出强烈的增效作用,其中增效系数以1:4的配方最高,达到了5.49,9:1的配方最低但是也达到了2.38。
该试验例中噻森铜和咪鲜胺锰盐采用其它配比比例,如10:1、8:1、5:1、2:1、1:2、1:5、1:8或1:10进行如试验例3的试验,最后上述不同配比量的复配农药对颖壳伯克氏菌的抑制作用均较强,增效系数均高于1.5,表现出强烈的增效作用。
同样,噻森铜和咪鲜胺复配农药进行如试验3相同的试验,各个配方对颖壳伯克氏菌的SR值均能够达到1.5以上,具有显著增效作用。
试验例4:噻森铜和咪鲜胺锰盐复配药剂对水稻穗颈瘟和水稻细菌性谷枯病的田间药效
为验证噻森铜和咪鲜胺锰盐复配药剂对水稻穗颈瘟和水稻细菌性谷枯病的防治效果,于2012年6月~11月在临安市太阳镇中国水稻研究所稻瘟病研究田间实验基地实施并完成了噻森铜和咪鲜胺锰盐复配药剂不同配方对水稻穗颈瘟和细菌性谷枯病防控田间药效试验。
4.1水稻品种、作物栽培及环境条件
供试水稻为籼型杂交稻组合“中浙优1号”,采用水育秧,6月15日播种,30天秧龄(7月15日)进行人工移栽,株行距规格20.0×25.0cm,每丛1-2根苗。试验安排在杭州临安太阳镇中国水稻研究所稻瘟病试验基地试验田中进行。小区间人工挖沟隔离,机械排灌,十分便利。为促进病害发生,田间前期长期灌水,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每次施肥增施N肥。基肥:每公顷复合肥“艳阳天”15%NPK(15%N、15%P、15%K)375千克,移栽后7d施165.0(112.5+增施52.5)千克尿素/公顷+除草剂(移栽一次净),移栽后20d追施138.75(93.75+增施45.0)千克尿素+112.5千克K肥/公顷,孕穗后期-抽穗期施穗肥112.5(75+增施37.5)千克/公顷氮肥,促进发病。
4.2药剂处理设置(各处理有效成分用量都为25克/亩)
(1)20%噻森铜和咪鲜胺锰盐1:4复配125克/亩;
(2)20%噻森铜和咪鲜胺锰盐1:1复配125克/亩;
(3)20%噻森铜和咪鲜胺锰盐3:2复配125克/亩;
(4)20%噻森铜悬浮剂125克/亩(阳性药剂对照);
(5)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50克/亩(阳性药剂对照);
(6)清水对照;
每个处理重复4次,共设置24各小区,每小区30平方米。
4.3药剂使用方法
兑水30千克/亩,于水稻破口期,喷雾。
4.4调查方法和调查
施药后25天调查水稻穗颈瘟的发生病情指数,施药后35天调查水稻细菌性谷枯病的发病丛发病率,按小区收割统计产量。
水稻穗颈瘟的分级标准如下表所示
病级 穗颈瘟受害情况 单穗受害情况
0 病穗率低于 1% 穗上无病
1 病穗率 1-5% 每穗损失率≤5%(个别小枝梗发病)
3 病穗率为 5.1-10% 每穗损失率 5.1-15%(1/10~1/5左右枝梗发病)
5 病穗率为 10.1-25% 每穗损失率 15.1-30%(1/5~1/3左右枝梗发病)9 -->
7 病穗率为 25.1-50% 每穗损失率 30.1-50%(穗颈或主轴发病,谷粒半瘪)
9 病穗率≥ 50.1% 每穗损失率≥50.1%(穗颈发病,大部分瘪谷或造成白穗)
对水稻穗颈瘟防效计算方法:
对水稻细菌性谷枯病防效计算方法:
产量统计方法
各小区分别人工收割,小区脱粒机脱粒,晾晒着含水率在20%以下,风选剔除空瘪粒,称重,谷物水分速测仪测定含水率,利用下列公式计算产量。
产量(千克/亩)=(667/小区面积(平方米))×小区实收谷重(千克)×((1-谷粒实测含水百分率)/(1-谷粒标准干重含水百分率))
注:谷粒标准干重含水率籼稻=13.5%,粳稻=14.5%,本试验采用中浙优一号为籼稻品种按照13.5%计算。
4.5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相同有效成分用量的情况下,在对水稻穗颈瘟的防效上,考察的三个复配处理均达到了极佳的防治效果。处理1(20%噻森铜和咪鲜胺锰盐1:4复配),处理2(20%噻森铜和咪鲜胺锰盐1:1复配)和处理3(20%噻森铜和咪鲜胺锰盐3:2复配)的防效分别达到了88.40%,87.11%和88.92%,显著优于两个阳性药剂对照处理。
在对水稻谷枯病的防效上,考察的三个复配处理防效都在80%以上,防治效果显著大于两个阳性对照处理。处理1(20%噻森铜和咪鲜胺锰盐1:4复配),处理2(20%噻森铜和咪鲜胺锰盐1:1复配)和处理3(20%噻森铜和咪鲜胺锰盐3:2复配)分别达到了87.28%,86.31%和88.39%。两个阳性对照处理中,处理4(20%噻森铜悬浮剂)防效达到82.61%,显著优于处理5(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
在产量性状上,处理1(20%噻森铜和咪鲜胺锰盐1:4复配),处理2(20%噻森铜和咪鲜胺锰盐1:1复配)和处理3(20%噻森铜和咪鲜胺锰盐3:2复配)的产量分别达到了452千克/亩,432千克/亩和447千克/亩,显著高于处理4(20%噻森铜可湿性粉剂)的373千克/亩和处理5(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的392千克/亩,而空白对照的产量仅为314千克/亩。
总体上来看,噻森铜对水稻细菌性谷枯病的防效好,但对真菌性病害穗颈瘟的防效不佳。而咪鲜胺锰盐对水稻穗颈瘟防效较好,对水稻细菌性谷枯病的防效极差。噻森铜和咪鲜胺锰盐复配不但可以同时有效防治谷枯病和穗颈瘟,而且防效上还有加成作用。复配的优势可体现着产量上,其处理的水稻产量显著优于阳性及空白对照处理。
该试验例中噻森铜和咪鲜胺锰盐采用其它配比比例,如10:1、8:1、5:1、4:1、2:1、2:3、1:2、1:5、1:8或1:10进行如试验例4的试验,最后上述不同配比量的复配农药对水稻穗颈瘟和水稻细菌性谷枯病防治效果均能达到85%以上,表现出强烈的增效作用。
试验例5:噻森铜和咪酰胺锰盐复配药剂对水稻穗腐病的田间药效
为了验证噻森铜和咪酰胺锰盐复配药剂对水稻穗腐病的防治效果,于2012年6月~11月在中国水稻研究所稻富阳实验基地实施并完成了噻森铜和咪鲜胺锰盐复配药剂不同配方对水稻穗腐病防控的田间药效试验。
5.1试验品种:水稻常规粳稻品种秀水09。
5.2作物栽培及环境条件:
供试水稻为常规粳稻品种“秀水09”,采用水育秧,6月17日播种,22天秧龄(7月9日)进行人工移栽,株行距规格18.0×20.0cm,每丛3-4根苗。
每小区面积为30平方米,小区间人工挖沟隔离,机械排灌,十分便利。
5.3试验药剂处理设置:
(1)20%噻森铜和咪酰胺锰盐7:3复配125克/亩;
(2)20%噻森铜和咪酰胺锰盐1:1复配125克/亩;
(3)20%噻森铜和咪酰胺锰盐3:7复配125克/亩;
(4)20%噻森铜悬浮剂125克/亩(阳性药剂对照);
(5)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50克/亩(阳性药剂对照);
(6)清水对照;
每个处理重复4次,共设置24各小区,每小区30平方米。
5.4药剂使用方法
兑水40千克/亩,分别于孕穗末期和齐穗期各喷洒一次。
5.5调查和调查方法
每小区平行跳跃式取50丛,室内调查发病粒数,病情指数,计算防效。调查分级标准如下:
水稻穗腐病病情调查记载标准
病级 分级标准
0级 无病斑
1级 每穗损失1%以下
3级 每穗损失2%~5%
5级 每穗损失6%~15%
7级 每穗损失16%~25%
9级 每穗损失26%以上
计算公式和统计分析:
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DMRT)法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
5.6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从试验结果看,各处理对水稻穗腐病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考察的三个复配处理,处理1(20%噻森铜和咪酰胺锰盐5:3复配),处理2(20%噻森铜和咪酰胺锰盐3:2复配)和处理3(20%噻森铜和咪酰胺锰盐1:4复配)对穗腐病的防效分别达到了86.24%,89.95%和88.73%,显著的优于阳性对照处理4(20%噻森铜悬浮剂)的76.36%和处理5(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的83.16%。由此说明,噻森铜和咪酰胺锰盐复配对水稻穗腐病的防效上表现出显著的增效作用。
该试验例中噻森铜和咪鲜胺锰盐采用其它配比比例,如10:1、8:1、5:1、4:1、2:1、2:3、1:2、1:5、1:8或1:10进行如试验例5的试验,最后上述不同配比量的复配农药对水稻穗腐病防治效果均能达到85%以上,表现出强烈的增效作用。

Claims (3)

1.一种含噻森铜的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含有有效成分A和有效成分B,所述有效成分A为噻森铜,所述有效成分B为咪鲜胺或咪鲜胺锰盐,所述有效成分A与有效成分B的重量比为1:4。
2.一种含噻森铜的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含有有效成分A和有效成分B,所述有效成分A为噻森铜,所述有效成分B为咪鲜胺或咪鲜胺锰盐,所述有效成分A与有效成分B的重量比为4:1。
3.一种含噻森铜的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含有有效成分A和有效成分B,所述有效成分A为噻森铜,所述有效成分B为咪鲜胺或咪鲜胺锰盐,所述有效成分A与有效成分B的重量比为9:1。
CN201410054409.1A 2014-02-18 2014-02-18 一种含噻森铜的复配农药及其应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982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54409.1A CN103798270B (zh) 2014-02-18 2014-02-18 一种含噻森铜的复配农药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54409.1A CN103798270B (zh) 2014-02-18 2014-02-18 一种含噻森铜的复配农药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98270A CN103798270A (zh) 2014-05-21
CN103798270B true CN103798270B (zh) 2016-05-18

Family

ID=50696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54409.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98270B (zh) 2014-02-18 2014-02-18 一种含噻森铜的复配农药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9827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81476A (zh) * 2018-09-07 2020-03-17 刘力 高效广谱低毒环保农用新化合物及其组合物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10114A (zh) * 2005-12-30 2006-08-02 湖南万家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农作物含有咪鲜胺锰盐和乙酸铜的杀菌组合物
CN101107931A (zh) * 2007-07-11 2008-01-23 湖南万家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咪鲜胺锰盐和铜素杀菌剂的组合物
CN101638629A (zh) * 2009-08-28 2010-02-03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防治水稻细菌性病害的蛭弧菌及其应用
CN102246789A (zh) * 2011-05-13 2011-11-23 中国农业大学 防治水稻种传真菌和细菌病害的咪鲜胺和噻菌铜混配药剂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02500B2 (ja) * 1991-02-18 2000-10-23 呉羽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種子消毒剤
JP4968870B2 (ja) * 2001-09-27 2012-07-04 住化エンビロサイエンス株式会社 工業用抗菌組成物及び抗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10114A (zh) * 2005-12-30 2006-08-02 湖南万家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农作物含有咪鲜胺锰盐和乙酸铜的杀菌组合物
CN101107931A (zh) * 2007-07-11 2008-01-23 湖南万家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咪鲜胺锰盐和铜素杀菌剂的组合物
CN101638629A (zh) * 2009-08-28 2010-02-03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防治水稻细菌性病害的蛭弧菌及其应用
CN102246789A (zh) * 2011-05-13 2011-11-23 中国农业大学 防治水稻种传真菌和细菌病害的咪鲜胺和噻菌铜混配药剂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98270A (zh) 2014-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00681A (zh) 一株娄彻氏链霉菌及其应用
CN106472507B (zh) 一种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
RU2440413C1 (ru) Штамм бактерий bacillus licheniformis (его варианты), обладающий бактерицидной и фунгицидной активностью, и препарат на основе этого штамма
Huq et al. Bioremediation of arsenic toxicity by algae in rice culture
CN105112304A (zh) 一种防治蔬菜根部病害的多孔烟管菌高氏15号及其制剂
CN108294014A (zh) 一种防治根腐病的种衣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351231B (zh) 4-氯肉桂醛缩氨基硫脲在防治植物病害中的应用
CN104585169A (zh) 小麦种衣剂安全添加剂、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3798270B (zh) 一种含噻森铜的复配农药及其应用
CN103798273B (zh) 一种含硫酸链霉素的复配农药及其应用
CN110074137A (zh) 枯草芽孢杆菌在防治小麦蚜虫中的应用
CN104094942A (zh) 一种含氰烯菌酯和恶霉灵农药组合物
CN104094939B (zh) 一种含喹啉铜和苯醚甲环唑的复配农药
CN103081920B (zh) 一种含有戊菌唑的杀菌组合物
RU2099947C1 (ru) Биопрепарат фитоспорин для защиты растений от болезней
CN103798251B (zh) 一种含三唑酮和噻森铜的复配农药及其应用
CN103798262B (zh) 一种含甲基硫菌灵和松脂酸铜的杀菌组合物
CN103814922B (zh) 一种含多菌灵和松脂酸铜的杀菌组合物
CN104396950B (zh) 一种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的水分散粒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598185B (zh) 镰刀菌酸在抑制稻曲病菌上的应用
CN103814949B (zh) 一种含三唑酮和氧化亚铜的复配农药
CN104115869A (zh) 一种含氢氧化铜、肟菌酯和戊唑醇的三元复配农药
CN103798291B (zh) 一种含三唑酮和王铜的复配农药
CN103798290A (zh) 一种含叶枯唑的复配农药及其应用
CN105941482A (zh) 一种含中生菌素和噻森铜的复配农药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18

Termination date: 2017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