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81728B - 净水器 - Google Patents

净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81728B
CN103781728B CN201280043943.1A CN201280043943A CN103781728B CN 103781728 B CN103781728 B CN 103781728B CN 201280043943 A CN201280043943 A CN 201280043943A CN 103781728 B CN103781728 B CN 1037817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element
water purifier
electric magnet
connection portion
connect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4394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81728A (zh
Inventor
藤田吉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23843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984310B1/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02420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170332B1/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05679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071698B1/ja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12/071133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3065386A1/ja
Publication of CN1037817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817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817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8172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净水器,能够简便地对净化处理被处理流体的滤芯进行更换操作,并可靠地防止滤芯与配管的连接部分发生液体泄漏。净水器包括:滤芯(2),净化处理被处理流体;供给配管连接部(3),将从外部供给的被处理流体导向滤芯(2);以及排出配管连接部(4),将被滤芯(2)净化处理后的被处理流体导向外部。滤芯(2)包括:导入部(22),与供给配管连接部(3)嵌合,并能够将被处理流体导入滤芯(2)内部;以及导出部(23),与排出配管连接部(4)嵌合,并能够将在滤芯(2)内部处理后的被处理流体导出。净水器还包括:电磁铁,配置于供给配管连接部(3)侧和导入部(22)侧中的任一侧;以及磁性部件,配置于另一侧。

Description

净水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净水器。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在自来水中添加杀菌用的氯是需要履行的义务,由此,虽然减少了自来水被杂菌污染的可能性,但是因漂白粉味而有损于水的味道。此外,证实了因氯与包含在自来水中的腐殖物等有机物发生反应,在自来水中生成具有致癌性的三卤甲烷。而且还证实了因近年的河川、湖沼的污染等,在将它们作为原水的自来水中包含有作为微量成分的霉味发生源。因此,为了除去上述有损于水的味道的物质和有害物质,广泛使用了净水器。
通常的净水器具有:滤芯,具有填充了活性炭等粒状滤材的粒状滤材层;以及容纳该滤芯的箱体。这样的净水器被连接于供水配管和出水管(排水配管)等而被使用,供水配管引导没有进行净水处理的自来水等被处理流体,出水管(排水配管)将通过滤芯内而除去了有害物质等的被处理液导向外部。
但是,以往的净水器存在以下问题:引导没有进行净水处理的自来水等被处理流体的供水配管和向外部导出通过滤芯内而被除去了有害物质等的被处理流体的出水管(排水配管)的连接结构复杂,并且,连接处位于内部等操作困难的位置,在更换失去净化能力的滤芯时,该更换操作花费时间,难以简便地更换滤芯。并且,还存在从滤芯与供水配管、排水配管的连接部发生液体泄漏的情况,从而希望具有一种简便且可靠地实现滤芯与供水配管、排水配管的连接的净水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能够简便地对净化处理被处理流体的滤芯进行更换操作,并能够可靠地防止滤芯与配管的连接部分发生液体泄漏的净水器。
用于实现本发明上述目的的净水器包括:滤芯,对被处理流体进行净化处理;供给配管连接部,将从外部供给的被处理流体导向所述滤芯;以及排出配管连接部,将被所述滤芯净化处理后的被处理流体导向外部,所述净水器的特征在于,所述滤芯包括:导入部,与所述供给配管连接部嵌合,能够将被处理流体导入所述滤芯内部;以及导出部,与所述排出配管连接部嵌合,能够将在所述滤芯内部处理后的被处理流体导出,所述净水器还包括:电磁铁,配置于所述供给配管连接部侧和所述导入部侧中的任一侧;以及磁性部件,配置于另一侧,所述电磁铁和所述磁性部件吸附而保持,能够可靠地保持所述供给配管连接部与所述导入部的嵌合状态,并能够确保所述供给配管连接部与所述导入部的一体性。
并且,用于实现本发明上述目的的净水器包括:滤芯,对被处理流体进行净化处理;供给配管连接部,将从外部供给的被处理流体导向所述滤芯;以及排出配管连接部,将被所述滤芯净化处理后的被处理流体导向外部,所述净水器的特征在于,所述滤芯包括:导入部,与所述供给配管连接部嵌合,能够将被处理流体导入所述滤芯内部;以及导出部,与所述排出配管连接部嵌合,能够将在所述滤芯内部处理后的被处理流体导出,所述净水器还包括:电磁铁,配置于所述排出配管连接部侧和所述导出部侧中的任一侧;以及磁性部件,配置于另一侧,所述电磁铁和所述磁性部件吸附而保持,能够可靠地保持所述排出配管连接部与所述导出部的嵌合状态,并能够确保所述排出配管连接部与所述导出部的一体性。
本发明的净水器的滤芯具有分别与供给配管连接部和排出配管连接部嵌合的导入部和导出部,因此只需进行将供给配管连接部和排出配管连接部分别插入滤芯所设置的导入部和导出部的动作,便能够将供给配管连接部和排出配管连接部设置于滤芯,并且,只需进行将供给配管连接部和排出配管连接部分别从导入部和导出部拔出的动作,便能够从滤芯拆下供给配管连接部和排出配管连接部。即,供给配管连接部和排出配管连接部相对于滤芯的装拆变得极其简便,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滤芯的更换操作。
并且,本发明的净水器具有设置于规定位置的电磁铁和与该电磁铁对应配置的磁性部件,因此电磁铁与磁性部件吸附而保持,从而能够可靠地保持供给配管连接部与导入部的嵌合状态以及排出配管连接部与导出部的嵌合状态,并能够确保两者的一体性。即,能够使供给配管连接部和排出配管连接部对滤芯的保持力变得牢固,其结果是,能够防止发生因导向滤芯内的被处理流体的流体压力(水压等)的反作用而造成供给配管连接部和排出配管连接部从滤芯脱离(移动)从而引起的被处理流体的液体泄漏。在此,磁性部件是指吸附于磁铁的部件,其概念还包含由铁、镍等金属形成的部件以及永磁体、电磁铁等磁体。
并且,在上述净水器中,优选的是,所述电磁铁构成为能够改变产生的磁力的大小。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增强或者减弱供给配管连接部和排出配管连接部对滤芯的保持力。例如在从滤芯拆下供给配管连接部和排出配管连接部时,通过切断流向电磁铁的线圈的电流来使磁力消失,从而能够简便地从滤芯拆下供给配管连接部和排出配管连接部。并且,在使用净水器时,即使在发生因被处理流体的流体压力(水压等)的反作用而造成供给配管连接部和排出配管连接部从滤芯脱离(移动)从而发生被处理流体的液体泄漏时,也能够通过增强电磁铁所产生的磁力来更进一步地增强供给配管连接部和排出配管连接部对滤芯的保持力,从而防止被处理流体的液体泄漏。
并且,优选的是,所述电磁铁构成为能够使产生的磁极反转。根据这样的结构,在由磁体构成磁性部件时,能够使电磁铁和磁体彼此吸引或者排斥。其结果是,能够在将供给配管连接部和/或排出配管连接部设置于滤芯时以及处于设置状态时,使电磁铁与磁体彼此吸附,或者能够在从滤芯拆下供给配管连接部和/或排出配管连接部时,使电磁铁与磁体彼此排斥。即,能够在将供给配管连接部和/或排出配管连接部设置于滤芯时以及处于设置状态时,利用电磁铁与磁体的吸附力的作用,将滤芯与供给配管连接部和/或排出配管连接部的连接保持为牢固的状态,并在从滤芯拆下供给配管连接部和/或排出配管连接部时,利用电磁铁与磁体的排斥作用,容易从供给配管连接部和排出配管连接部,将与供给配管连接部和排出配管连接部嵌合的滤芯的导入部和导出部拔出,从而能够更简便地进行滤芯与供给配管连接部和/或排出配管连接部的装拆操作。
并且,优选的是,所述净水器还包括与所述滤芯连接的给排水插座,所述供给配管连接部和所述排出配管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给排水插座。通过具有这样的给排水插座,能够一体地构成供给配管连接部和排出配管连接部,从而能够简便地将滤芯的导入部和导出部连接于供给配管连接部和排出配管连接部。
并且,优选的是,所述净水器还包括用于插入所述滤芯的箱体,所述箱体形成为一端开口且另一端被封闭壁封闭的筒状,所述供给配管连接部和所述排出配管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封闭壁。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利用箱体保护滤芯,从而防止滤芯受损。并且,只需进行将滤芯插入箱体内的动作,便能够将滤芯设置于箱体,并且,只需进行将设置于箱体的滤芯拔出的动作,便能够容易地从箱体拆下滤芯。即,滤芯与箱体的装拆变得极其简便,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滤芯的更换操作。
并且,优选的是,在所述箱体的侧壁形成有连通所述侧壁的内外的连通部。通过如上所述在箱体的侧壁形成连通箱体内外的连通部的情况下,在将滤芯插入箱体内时,能够将被滤芯压出的箱体内的空气经由连通部导向箱体外,来顺畅地将滤芯插入箱体内。并且,在取出设置于箱体内的滤芯时,该连通部作为将箱体外的空气导向箱体内的通道(导入通道)发挥功能,因此能够在取出滤芯时,有效地抑制箱体内周面与滤芯外周面之间变成真空状态(低压状态),从而能够顺畅地从箱体取出滤芯。
并且,优选的是,所述连通部形成于所述封闭壁的附近。通过如上所述在封闭壁的附近形成连通部,在将滤芯插入箱体内,并直到滤芯的导入部和导出部即将嵌合于封闭壁所设置的供给配管连接部和排出配管连接部之前,能够将箱体内的空气经由连通部导向外部,从而能够更进一步顺畅地将滤芯插入箱体内。并且,即使在从箱体取出滤芯时,也能够在取出操作刚开始之后经由连通部将箱体外的空气导向箱体内,因此能最大限度地抑制箱体内周面与滤芯外周面之间变成真空状态(低压状态),从而能够顺畅地从箱体取出滤芯。
并且,优选的是,所述连通部是从所述箱体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延伸的狭缝。根据这样的结构,如上所述,在将滤芯插入箱体内时,被滤芯压出的箱体内的空气经由狭缝状的连通部导向箱体外,并且在取出设置于箱体内的滤芯时,将箱体外的空气导向箱体内,并发挥以下的效果。即,通过将连通部构成为狭缝状,箱体的周壁变得易于弯曲。由此,即使将箱体的内周部的形状形成为与滤芯的外周部的形状大致相同,且使滤芯的外周面与箱体的内周面滑动接触时,也能够使箱体的一端的开口扩径来插入滤芯,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将滤芯设置于箱体的操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简便地对处理被处理流体的滤芯进行更换操作,并能够可靠地防止从滤芯与配管的连接部分发生液体泄漏的净水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净水器的简要结构断面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第一净水器所具有的滤芯的变形例的简要结构断面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二净水器的简要结构断面图。
图4是表示图3所示的第二净水器在箱体内插入滤芯的中途状态的简要结构断面图。
图5是图3所示的第二净水器所具有的箱体的要部放大断面图。
图6是表示图3所示的第二净水器所具有的滤芯的变形例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图3所示的第二净水器所具有的滤芯的变形例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图3所示的第二净水器所具有的滤芯的变形例的说明图。
图9是图3所示的第二净水器的要部放大断面图。
图10是图3所示的第二净水器的要部放大断面图。
图11是表示图3所示的第二净水器所具有的箱体的变形例的说明图。
图12是图11的要部放大图。
图13(a)是表示图11所示的第二净水器所具有的箱体的变形例的主视图,图13(b)是从图13(a)的箭头A方向观察的俯视图。
图14是本发明的第三净水器的简要结构断面图。
图15(a)是图14所示的第三净水器所具有的给排水插座的断面图,图15(b)是图14所示的第三净水器所具有的给排水插座的俯视图。
图16(a)是表示图14所示的第三净水器所具有的给排水插座的变形例的断面图,图16(b)是从图16(a)所示的箭头B方向观察的俯视图。
图17(a)是表示滤芯的变形例的简要结构断面图,图17(b)是从图17(a)所示的箭头C方向观察的仰视图。
图18是用于对图16和图17所示的插入导向件和卡合部件的变形例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1a、1b、1c 净水器
2 滤芯
22 导入部
23 导出部
27 卡合部件
3 供给配管连接部
4 排出配管连接部
5 箱体
51 封闭壁
6 给排水插座
61 插座主体
63 插入导向件
7 第一保持装置
71 电磁铁
72 磁性部件
8 第二保持装置
81 电磁铁
82 磁性部件
9 保持装置
91、92 电磁铁
93、94 磁性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一净水器进行说明。图1是第一净水器1a的简要结构断面图。另外,为了容易理解结构,各附图不是实际尺寸比例而是局部放大或者缩小。
第一净水器1a是净化自来水等被处理流体的装置,如图1所示,具有:滤芯2;供给配管连接部3,将从外部供给的被处理流体导向滤芯2;以及排出配管连接部4,将被滤芯2处理后的被处理流体导向外部。
滤芯2是在内部具有过滤体21的部件,且由不锈钢或者铝等金属材料、合成树脂原材料(例如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树脂或者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等)等材料形成。特别优选的是,由不对磁性反应的金属或者ABS树脂等形成。利用滤芯2内部的过滤体21除去被处理流体中所包含的有害物质或者臭味成分。该滤芯2具有导入部22和导出部23,导入部22与供给配管连接部3嵌合并能够将被处理流体导入滤芯2内部,导出部23与排出配管连接部4嵌合并能够将在滤芯2内部处理后的被处理流体导出。导入部22设置于滤芯2的一侧的端部,并以连通滤芯2的内外的方式形成。并且,导出部23设置于滤芯2的另一侧的端部,并与导入部22相同地以连通滤芯2的内外的方式形成。导入部22和导出部23由从滤芯2的各端部向外侧突出的管状体构成。该导入部22和导出部23构成为能够分别与供给配管连接部3和排出配管连接部4嵌合。另外,为了防止导入部22与供给配管连接部3的连接处以及导出部23与排出配管连接部4的连接处的液体泄漏,也可以在形成为管状体的导入部22和导出部23的外周面上设置O形圈等密封件,并使导入部22与供给配管连接部3嵌合,使导出部23与排出配管连接部4嵌合。
作为容纳于滤芯2内部的过滤体21,只要能够从形成于滤芯2的导入部22导入的被处理流体中除去有害物质、细菌或者臭味成分等,并经由导出部23将净化后的被处理流体导向外部即可,不特别限定其结构。该过滤体21构成为具有多个流道24,该流道24的内部填充有粒状的活性炭等过滤材料,并且构成为能够使被导入滤芯2的导入部22的被处理流体向各流道24分散并通过,从而利用活性炭的作用除去有害物质或者臭味成分等,并将除去了该有害物质等的净化后的被处理流体导向滤芯2的导出部23。另外,也可以替代粒状的活性炭,而是使用纤维状的活性炭或离子交换树脂等,或者使用混合了这些材料的物质。并且,也可以不设置多个流道24,而是如图2所示,以如下的方式构成过滤体21:在单一的空间26内填充所述活性炭或者块状成形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等过滤材料,且使导入滤芯2的导入部22的被处理流体通过填充了该过滤材料的区域,并将净化后的被处理流体导向滤芯2的导出部23。
并且,例如也可以采用由中空纤维膜体形成的中空纤维膜层作为过滤材料,并配置于滤芯2的内部。在此,中空纤维膜层由中空纤维膜体构成,中空纤维膜体是利用填充树脂将由聚烯烃、聚酯、聚酰胺、聚砜等原材料构成的大量的中空纤维束在各端部固定成一体而形成的。被处理水通过这样的中空纤维膜体,从而过滤并除去被处理水中的铁锈和杂菌等细小的污垢。另外,也可以组合中空纤维膜体与活性炭或者离子交换树脂等过滤材料来构成过滤体21。
供给配管连接部3和排出配管连接部4形成为具有内部空间的筒状,并且构成为使导入部22经由供给配管连接部3的一侧的端部3a插入嵌合于内部空间内,且使导出部23经由排出配管连接部4的一侧的端部4a插入嵌合于内部空间内。并且,构成为能够在供给配管连接部3的另一侧的端部3b上连接供水配管Z1,供水配管Z1引导没有被净化处理的自来水等被处理流体。并且,构成为能够在排出配管连接部4的另一侧的端部4b上连接排水配管Z2,在排水配管Z2中流通有利用滤芯2除去了有害物质等的被处理流体。
根据这样的结构,被供水配管Z1引导的自来水等被处理流体经由供给配管连接部3和滤芯2的导入部22导向滤芯2内,并在利用滤芯2内的过滤体21的作用除去有害物质或者臭味成分等之后,经由滤芯2的导出部23和排出配管连接部4导向排水配管Z2从而向外部供给。
并且,本发明的第一净水器1a具有第一保持装置7,第一保持装置7将供给配管连接部3与滤芯2的导入部22的嵌合状态保持为良好的状态。并且,本发明的第一净水器1a具有第二保持装置8,第二保持装置8将排出配管连接部4与滤芯2的导出部23的嵌合状态保持为良好的状态。第一保持装置7具有电磁铁71和磁性部件72,电磁铁71配置于供给配管连接部3侧和滤芯2的导入部22侧中的任一侧,磁性部件72配置于另一侧并与电磁铁之间产生吸附力。并且,第二保持装置8具有电磁铁81和磁性部件82,电磁铁81配置于排出配管连接部4侧和滤芯2的导出部23侧中的任一侧,磁性部件82配置于另一侧并与电磁铁之间产生吸附力。在此,磁性部件72、82是指吸附于磁铁的部件,其概念还包含由铁、镍等金属形成的部件以及永磁体、电磁铁等磁体。并且,具有控制部(未图示)和操作部(未图示),控制部控制电磁铁71、81的通断动作,操作部用于驱动电磁铁71、81。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滤芯2的导入部22的周围配置环状的永磁体(磁性部件)72,并在供给配管连接部3的与导入部22嵌合侧的端部配置环状的电磁铁71来构成第一保持装置7。并且,通过在滤芯2的导出部23的周围配置环状的永磁体(磁性部件)82,并在排出配管连接部4的与导出部23嵌合侧的端部配置环状的电磁铁81来构成第二保持装置8。另外,也可以替代在滤芯2的导入部22的周围和导出部23的周围配置环状的永磁体72、82,而是配置其他的电磁铁或者由铁、镍等金属材料构成的板构件。并且,也可以通过在滤芯2的导入部22的周围配置环状的电磁铁71,并在供给配管连接部3的与导入部22嵌合的一侧的端部配置环状的永磁体(磁性部件)72来构成第一保持装置7。相同地,也可以通过在滤芯2的导出部23的周围配置环状的电磁铁81,并在排出配管连接部4的与导出部23嵌合的一侧的端部配置环状的永磁体(磁性部件)82来构成第二保持装置8。并且,也可以省略第一保持装置7和第二保持装置8中的任一方而构成净水器1a。
在本实施方式中,向配置于供给配管连接部3侧的电磁铁71通电而产生的磁极,与配置于滤芯2的导入部22侧的永磁体72的磁极相反(例如N极与S极,或者S极与N极),或者与永磁体72的磁极相同(例如N极与N极,或者S极与S极)。相同地,向配置于排出配管连接部4侧的电磁铁81通电而产生的磁极,与配置于滤芯2的导出部23侧的永磁体82的磁极相反(例如N极与S极,或者S极与N极),或者与永磁体82的磁极相同(例如N极与N极,或者S极与S极)。即,各电磁铁71、81构成为能够使产生的磁极反转。并且,控制部具有基于从操作部输入的信号来控制例如电磁铁71、81所产生的磁力的大小的功能。并且,操作部例如由触摸面板式的输入装置构成,并构成为能够通过触摸规定的部位,将向电磁铁71、81通电的信号和停止通电的信号等发送到控制部。并且构成为能够通过对操作部进行操作来改变电磁铁71、81所产生的磁力的大小。
由于本发明的第一净水器1a具有上述结构,所以只需进行分别将供给配管连接部3和排出配管连接部4压入滤芯2所设置的导入部22和导出部23的动作,便能够将供给配管连接部3和排出配管连接部4设置于滤芯2,并且,只需进行分别将供给配管连接部3和排出配管连接部4从导入部22和导出部23拔出的动作,便能够从滤芯2拆下供给配管连接部3和排出配管连接部4。即,供给配管连接部3和排出配管连接部4相对于滤芯2的装拆变得极其简便,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滤芯2的更换操作。
并且,上述第一净水器1a在供给配管连接部3与导入部22的连接部分以及排出配管连接部4与导出部23的连接部分,具有配置于一侧的电磁铁71、81和配置于另一侧的磁性部件72、82,因此能够保持电磁铁71、81与磁性部件72、82吸附,从而可靠地保持供给配管连接部3与导入部22的嵌合状态和排出配管连接部4与导出部23的嵌合状态,进而确保两者的一体性。即,能够使供给配管连接部3和排出配管连接部4对滤芯2的保持力变得牢固,其结果是,能够防止以下原因所引起的被处理流体的液体泄漏,即,因导向滤芯2内的被处理流体的流体压力(水压等)的反作用而造成供给配管连接部3和排出配管连接部4从滤芯2脱离(移动)。
并且,在上述第一净水器1a中,电磁铁71、81构成为能够改变产生的磁力的大小。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增强或者减弱供给配管连接部3和排出配管连接部4对滤芯2的保持力。例如,在从滤芯2拆下供给配管连接部3和排出配管连接部4时,如果通过切断流向电磁铁71、81的线圈的电流来使磁力消失,则能够简便地从滤芯2拆下供给配管连接部3和排出配管连接部4。并且,在使用净水器1a时,即使因被处理流体的流体压力(水压等)的反作用而造成供给配管连接部3和排出配管连接部4从滤芯2脱离(移动)从而发生被处理流体的液体泄漏时,也能够通过增强电磁铁71、81所产生的磁力来更进一步增强供给配管连接部3和排出配管连接部4对滤芯2的保持力,从而防止被处理流体的液体泄漏。
并且,在上述第一净水器1a中,电磁铁71、81构成为能够使产生的磁极反转。根据这样的结构,在利用磁体(例如永磁体)构成磁性部件72、82时,能够使电磁铁71、81与磁体72、82彼此吸引或者排斥。其结果是,在将供给配管连接部3和/或排出配管连接部4设置于滤芯2时以及处于设置状态时,使电磁铁71、81与磁体72、82彼此吸附,或者在从滤芯2拆下供给配管连接部3和/或排出配管连接部4时,使电磁铁71、81与磁体72、82彼此排斥。即,在将供给配管连接部3和/或排出配管连接部4设置于滤芯2时以及处于设置状态时,能够利用电磁铁71、81与磁体72、82的吸附力的作用,将滤芯2与供给配管连接部3和/或排出配管连接部4的连接保持成牢固的状态,并且在将供给配管连接部3和/或排出配管连接部4从滤芯2拆下时,能够利用电磁铁71、81与磁体72、82的排斥作用,容易从供给配管连接部3和排出配管连接部4,将嵌合于供给配管连接部3和排出配管连接部4的滤芯2的导入部22和导出部23拔出,从而更简便地进行滤芯2与供给配管连接部3和/或排出配管连接部4的装拆操作。
另外,在上述第一净水器1a中,供给配管连接部3和排出配管连接部4夹着滤芯2配置在彼此相反的方向,但是也可以使供给配管连接部3和排出配管连接部4相邻(配置于邻近位置)。在采用这样的结构时,与供给配管连接部3和排出配管连接部4嵌合的滤芯的导入部22和导出部23相邻配置。
并且,在上述第一净水器1a中,滤芯2的导入部22和导出部23构成为管状体,供给配管连接部3和排出配管连接部4形成为具有内部空间的筒状,并且构成为导入部22经由供给配管连接部3的一侧的端部3a插入嵌合于内部空间内,且导出部23经由排出配管连接部4的一侧的端部4a插入嵌合于内部空间内,但是例如滤芯2的导入部22也可以是形成于滤芯2的一侧的端部的通孔,并在作为通孔的导入部22的内部插入嵌合供给配管连接部3的一侧的端部3a。并且,滤芯2的导出部23也可以是形成于滤芯2的另一侧的端部的通孔,并在作为通孔的导出部23的内部插入嵌合排出配管连接部4的一侧的端部4a。
接着,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二净水器进行说明。图3是第二净水器1b的简要结构断面图。图4是表示第二净水器1b在箱体5内插入滤芯2的中途状态的简要结构断面图。为了容易理解结构,各附图不是实际尺寸比例而是局部放大或者缩小。
第二净水器1b是净化处理自来水等被处理流体的装置,如图3和图4所示,包括:箱体5;容纳于该箱体5的滤芯2;以及盖部件85。
箱体5是一端开口而另一端被封闭壁51封闭的筒状的部件,并由不锈钢、铝等金属或者ABS树脂、PBT树脂等合成树脂等形成。特别优选的是,由不对磁性反应的金属或者ABS树脂等形成。该箱体5构成为能够容纳从一端开口插入的滤芯2。在构成该箱体5的底部的封闭壁51上设置有供给配管连接部3,供给配管连接部3连通箱体5内外,并将从外部供给的被处理流体导向滤芯2。并且,在封闭壁51上设置有排出配管连接部4,排出配管连接部4与该供给配管连接部3相邻,并将被滤芯2处理后的被处理流体导向外部。该供给配管连接部3和排出配管连接部4分别由形成于封闭壁51的通孔构成。如图5的要部放大断面图所示,优选的是,由通孔构成的供给配管连接部3和排出配管连接部4的一侧的端部(配置于箱体5内侧的端部)的内表面形状为喇叭状。通过形成为喇叭状,能够顺利地接收后述的滤芯2所具有的导入部22和导出部23。并且,以能够连接供水配管Z1的方式构成供给配管连接部3的另一侧的端部(配置于箱体5外侧的端部),供水配管Z1引导没有被净化处理的自来水等被处理流体。并且,以能够连接排水配管Z2的方式构成排出配管连接部4的另一侧的端部(配置于箱体5外侧的端部),在排水配管Z2中流通有被后述的滤芯2除去了有害物质等的被处理流体。在此,箱体5的外形形状既可以是圆柱状或者椭圆柱状等,也可以是长方体状。
滤芯2是在内部具有过滤体21且从箱体5的开口插入该箱体5内的部件,并由不锈钢、铝等金属材料或者合成树脂原材料(例如ABS树脂或者PBT树脂等)等材料形成。特别优选的是,由不对磁性反应的金属或者ABS树脂等形成。利用滤芯2内部的过滤体21除去被处理流体中包含的有害物质或者臭味成分。在滤芯2的相对于箱体5插入的插入方向端部2a上设置有导入部22和导出部23,导入部22连通滤芯2的内外并能够将被处理流体导入滤芯2内部,导出部23连通滤芯2的内外并能够将被滤芯2内部的过滤体21过滤后的被处理流体排出。导入部22和导出部23由从滤芯2的插入方向端部2a向外侧突出的管状体构成。该导入部22和导出部23构成为能够分别嵌合于箱体5的封闭壁51上形成的作为通孔的供给配管连接部3和排出配管连接部4。另外,为了防止导入部22与供给配管连接部3的连接处和导出部23与排出配管连接部4的连接处发生液体泄漏,也可以在形成为管状体的导入部22和导出部23的外周面上设置O形圈等密封件,并将导入部22与供给配管连接部3嵌合,且将导出部23与排出配管连接部4嵌合。并且,在滤芯2的与插入方向端部2a相反侧的端部2b上设置有把手25。另外,滤芯2也可以省略该把手25。
作为容纳于滤芯2内部的过滤体21,只要能够从形成于滤芯2的导入部22导入的被处理流体中除去有害物质、细菌或者臭味成分等,并经由导出部23将净化后的被处理流体导向外部即可,不特别限定其结构,例如能够采用图6或者图7所示的结构。该过滤体21构成为具有多个流道24,该流道24在内部填充有粒状的活性炭等过滤材料,并且构成为能够使导入滤芯2的导入部22的被处理流体向各流道24分散并通过,从而利用活性炭的作用除去有害物质或者臭味成分等,并将除去了这些有害物质等的净化后的被处理流体导向滤芯2的导出部23。另外,也可以替代粒状的活性炭,而是使用纤维状的活性炭或者离子交换树脂等,或者使用混合了这些材料的物质。并且,也可以不设置多个流道24,而是如图8所示,以如下的方式构成过滤体21:在单一的空间26内填充所述活性炭或者块状成形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等过滤材料,且使导入滤芯2的导入部22的被处理流体通过填充了该过滤材料的区域,并将净化后的被处理流体导向滤芯2的导出部23。
并且,例如也可以采用由中空纤维膜体形成的中空纤维膜层作为过滤材料,并配置于滤芯2的内部。在此,中空纤维膜层由中空纤维膜体构成,中空纤维膜体是利用填充树脂将由聚烯烃、聚酯、聚酰胺、聚砜等原材料构成的大量的中空纤维束在各端部固定成一体而形成的。被处理水通过这样的中空纤维膜体,从而过滤并除去被处理水中的铁锈和杂菌等细小的污垢。另外,也可以组合中空纤维膜体与活性炭或者离子交换树脂等过滤材料来构成过滤体21。
根据这样的箱体5和滤芯2的结构,被供水配管Z1引导的自来水等被处理流体经由箱体5的供给配管连接部3和滤芯2的导入部22导向滤芯2内,并在利用滤芯2内的过滤体21的作用除去有害物质或者臭味成分等之后,经由滤芯2的导出部23和箱体5的排出配管连接部4导向排水配管Z2,从而向外部供给。
并且,本发明的第二净水器1b还具有保持装置9,保持装置9将箱体5的供给配管连接部3与滤芯2的导入部22的嵌合状态以及箱体5的排出配管连接部4与滤芯2的导出部23的嵌合状态保持为良好的状态。该保持装置9具有电磁铁91、92和磁性部件93、94,电磁铁91、92配置于供给配管连接部3侧(排出配管连接部4侧)和导入部22侧(导出部23侧)中的任一侧,磁性部件93、94配置于另一侧。具体地说,在箱体5的封闭壁51的与滤芯2相对的面上配置有电磁铁91、92,将与该电磁铁91、92对应的磁性部件93、94配置于滤芯2的插入方向端部2a的与封闭壁51相对的面上。另外,电磁铁91、92与磁性部件93、94的组合位于两个部位。以电磁铁91邻近供给配管连接部3且磁性部件93邻近导入部22的方式,配置一侧的电磁铁91与磁性部件93的组合。并且,以电磁铁92邻近排出配管连接部4且磁性部件94邻近导出部23的方式,配置另一侧的电磁铁92与磁性部件94的组合。另外,电磁铁与磁性部件的组合也可以位于一个部位。在此,磁性部件93、94是指吸附于磁铁的部件,其概念还包含由铁、镍等金属形成的部件以及永磁体、电磁铁等磁体。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永磁体作为磁性部件93、94。另外,也可以代替该永磁体而将其他的电磁铁或者由铁、镍等金属材料构成的板构件配置于滤芯2的插入方向端部2a。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控制部(未图示)和操作部(未图示),控制部控制电磁铁91、92的通断动作,操作部用于驱动电磁铁91、92。控制部构成为,使向配置于箱体5的封闭壁51的电磁铁91、92通电而产生的磁极,与配置于滤芯2的插入方向端部2a的永磁体93、94的磁极相反(例如N极与S极,或者S极与N极),或者与永磁体93、94的磁极相同(例如N极与N极,或者S极与S极)。即,电磁铁91、92构成为能够使产生的磁极反转。并且,控制部具有基于从操作部输入的信号来控制例如电磁铁91、92所产生的磁力的大小的功能。并且,操作部例如由触摸面板式输入装置构成,并构成为能够通过触摸规定的部位,将向电磁铁91、92通电的信号和停止通电的信号等发送至控制部。并且构成为能够通过对操作部进行操作来改变电磁铁91、92所产生的磁力的大小。
另外,如图9的要部放大断面图所示,与永磁体(磁性部件)93、94相对配置的电磁铁91、92也可以在前端部具有承接部95,承接部95形成为能够引导永磁体(磁性部件)93、94的喇叭状。根据这样的结构,微调整向箱体5内插入滤芯2时产生的滤芯2的位置偏移,从而容易将滤芯2导向准确的设置位置。另外,为了避免因电磁铁91、92与磁性部件93、94的碰撞冲击而导致电磁铁91、92和磁性部件93、94受损,以及避免电磁铁91、92和磁性部件93、94从箱体5或者滤芯2脱落,优选的是,在将滤芯2设置在箱体5内的状态下,以在电磁铁91、92与磁性部件93、94之间形成微小间隙的方式,设定电磁铁91、92和磁性部件93、94的位置和大小。
并且,本发明的第二净水器1b具有用于吸收冲击的冲击吸收部件96,冲击吸收部件96配置在箱体5的封闭壁51与滤芯2的插入方向端部2a之间。优选的是,该冲击吸收部件96由弹性部件形成。冲击吸收部件96也可以设置在箱体5的封闭壁51和滤芯2的插入方向端部2a中的任一方或者双方。
盖部件85是配置于箱体5的一端并封闭该箱体5的开口的盖体,且由不锈钢、铝等金属材料、合成树脂原材料(例如ABS树脂或者PBT树脂等)等材料形成。特别优选的是,由不对磁性反应的金属或者ABS树脂等形成。该盖部件85构成为能够与把手25抵接,把手25设置于被插入箱体5内的滤芯2的与插入方向端部2a相反侧的端部2b上。这样的盖部件85也可以是能够通过螺栓等安装于箱体5的盖体,还可以由滑动板或者滑动闸门构成,滑动插入箱体5的开口附近所形成的导向槽中并封闭箱体5的开口。在图3和图4所示的净水器1b中,由滑动板构成盖部件85。在此,如图10的要部放大断面图所示,在由滑动板或者滑动闸门构成盖部件85时,也可以在滑动板或者滑动闸门的关闭方向侧的端部85a的规定区域设置磁体88,并在关闭了滑动板或者滑动闸门的状态下的箱体5的与磁体88相对的开口的规定区域设置磁性部件89,在磁性部件89与磁体88之间产生吸附力。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使由滑动板或者滑动闸门构成的盖部件85固定于箱体5的开口,因此能够可靠地封闭箱体5的开口。在此,磁性部件89是指吸附于磁铁的部件,其概念还包含由铁、镍等金属形成的部件以及永磁体、电磁铁等磁体。另外,在盖部件85具有磁体88和磁性部件89的结构下,存在因磁体88与磁性部件89的吸附力的作用造成盖部件85(滑动板或者滑动闸门)与箱体5的开口部分碰撞,从而导致磁体88、磁性部件89、盖部件85或者箱体5的开口部分受损的危险。为了防止这样的事态发生,优选的是,在以下区域配置用于吸收冲击的盖用冲击吸收部件(未图示),即,盖部件85(滑动板或者滑动闸门)的关闭方向侧的端部85a的规定区域,以及箱体5的与盖部件85(滑动板或者滑动闸门)的关闭方向侧的端部85a相对的开口的规定区域。
由于本发明的第二净水器1b采用上述结构,所以只需进行将在内部具有过滤体21的滤芯2插入箱体5内的动作,便能够将滤芯2设置于箱体5,并且,只需进行将设置于箱体5的滤芯2拔出的动作,便能够容易地从箱体5拆下滤芯2。即,滤芯2的装拆变得极其简便,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滤芯2的更换操作。
并且,上述的第二净水器1b具有保持装置9,该保持装置9保持箱体5的供给配管连接部3与滤芯2的导入部22的嵌合状态,以及保持箱体5的排出配管连接部4与滤芯2的导出部23的嵌合状态。该保持装置9具有电磁铁91、92和磁性部件93、94,电磁铁91、92配置于箱体5的封闭壁51和滤芯2的插入方向端部2a中的任一侧,磁性部件93、94配置于另一侧并与电磁铁91、92之间产生吸附力,因此只需进行将滤芯2插入箱体5内,并将滤芯2的导入部22和导出部23分别插入箱体5的供给配管连接部3和排出配管连接部4的动作,则配置于箱体5的封闭壁51和滤芯2的插入方向端部2a中的任一侧的电磁铁91、92便自动地吸附与该电磁铁91、92对应配置的磁性部件93、94,从而能够进一步可靠地确保箱体5与滤芯2的一体性。其结果是,能够简便且可靠地防止由以下原因所引起的被处理流体的液体泄漏,即,因导向滤芯2内的被处理流体的流体压力(水压等)的反作用而造成滤芯2脱离(移动)。
并且,在上述的第二净水器1b中,电磁铁91、92构成为能够改变产生的磁力的大小。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增强或者减弱供给配管连接部3和排出配管连接部4对滤芯2的保持力。例如在从箱体5拆下滤芯2时,只要通过切断流向电磁铁91、92的线圈的电流来使磁力消失,便能够简便地从箱体5拆下滤芯2。并且,在使用净水器1b时,即使在发生因被处理流体的流体压力(水压等)的反作用而造成滤芯2从箱体5脱离(移动)进而发生被处理流体的液体泄漏时,也能够通过增强电磁铁91、92所产生的磁力,来更进一步地增强箱体5对滤芯2的保持力,从而防止被处理流体的液体泄漏。
并且,在上述第二净水器1b中,电磁铁91、92构成为能够使产生的磁极反转。根据这样的结构,在由磁体构成磁性部件93、94时,能够使电磁铁91、92和磁体93、94彼此吸引或者排斥。其结果是,能够在将滤芯2设置于箱体5内时和设置状态时,使电磁铁91、92与磁体93、94彼此吸附,或者能够在从箱体5拆下滤芯2时,使电磁铁91、92与磁体93、94彼此排斥。即,能够在将滤芯2设置于箱体5内时和设置状态时,利用电磁铁91、92与磁体93、94的吸附力的作用,保持滤芯2的导入部22和导出部23与封闭壁51的供给配管连接部3和排出配管连接部4各自的牢固的连接状态,并在从箱体5拆下滤芯2时,利用电磁铁91、92与磁体93、94的排斥作用,容易地从供给配管连接部3和排出配管连接部4拔出与供给配管连接部3和排出配管连接部4嵌合的滤芯2的导入部22和导出部23,从而能够更简便地进行箱体5与滤芯2的装拆操作。
以上对本发明的第二净水器1b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第二净水器1b的具体结构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在箱体5的侧壁上形成连通该侧壁内外的连通部55。如图11及其要部放大图、即图12所示,优选的是,该连通部55形成于封闭壁51的附近位置。不特别限定形成于侧壁的连通部55的形状,能够采用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四边形或者五边形等多边形等各种形状。并且,也不特别限定形成的连通部55的数量,可以使多个连通部55沿侧壁的整个区域分散形成,或者还可以在一个侧壁的中央部形成比较大的连通部55。并且,也可以由网状体形成箱体5的侧壁,并由各网眼构成连通部55。
如上所述通过在箱体5的侧壁形成连通箱体5内外的连通部55,从而在将滤芯2插入箱体5内时,将被滤芯2压出的箱体5内的空气经由连通部55导向箱体5外,从而能够顺畅地将滤芯2插入箱体5内。并且,在取出设置于箱体5内的滤芯2时,该连通部55作为将箱体5外的空气导向箱体5内的通道(导入通道)发挥作用,因此能够在取出滤芯2时,有效地抑制箱体5内周面与滤芯2外周面之间变成真空状态(低压状态),从而能够顺畅地从箱体5取出滤芯2。
特别是由于在封闭壁51的附近位置形成有连通部55,因此在将滤芯2插入箱体5内,并直到滤芯2的导入部22和导出部23即将嵌合于封闭壁51上所设置的供给配管连接部3和排出配管连接部4之前,能够将箱体5内的空气经由连通部55导向外部,从而能够更进一步顺畅地将滤芯2插入箱体5内。并且,即使在从箱体5取出滤芯2时,也能够在取出操作刚开始之后经由连通部55将箱体5外的空气导向箱体5内,因此最大限度地抑制箱体5内周面与滤芯2外周面之间变成真空状态(低压状态),从而能够顺畅地从箱体5取出滤芯2。
并且,如图13的(a)、(b)所示,也可以将形成于箱体5的连通部55构成为狭缝,该狭缝从箱体5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延伸。在此,图13(b)是从图13(a)的箭头A方向观察的俯视图。根据这样的结构,如上所述,在将滤芯2插入箱体5内时,被滤芯2压出的箱体5内的空气经由狭缝状的连通部55导向箱体5外,并且,在取出设置于箱体5内的滤芯2时,将箱体5外的空气导向箱体5内,并发挥以下的效果。即,通过将连通部55构成狭缝状,箱体5的周壁变得易于弯曲。由此,即使将箱体5的内周部的形状形成为与滤芯2的外周部的形状大致相同,并使滤芯2的外周面与箱体5的内周面滑动接触时,也能够使箱体5的一端的开口扩径来插入滤芯2,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将滤芯2设置于箱体5的操作。
并且,在上述第二净水器1b中,将设置于滤芯2的插入方向端部2a的导入部22和导出部23构成为管状体,且供给配管连接部3和排出配管连接部4为形成于箱体5的封闭壁51的通孔,并将导入部22插入嵌合于供给配管连接部3内部、且将导出部23插入嵌合于排出配管连接部4内部,但是例如滤芯2的导入部22也可以是形成于插入方向端部2a的通孔,且将供给配管连接部3构成为设置于箱体5的封闭壁51的管状体,并将供给配管连接部3插入嵌合于导入部22的内部。并且,滤芯2的导出部23也可以是形成于插入方向端部2a的通孔,且将排出配管连接部4构成为设置于箱体5的封闭壁51的管状体,并将排出配管连接部4插入嵌合于导出部23的内部。
接着,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三净水器1c进行说明。图14是第三净水器1c的简要结构断面图。另外,为了容易理解结构,不是实际尺寸比例而是局部放大或者缩小。
如图14所示,第三净水器1c是净化自来水等被处理流体的装置,具有给排水插座6和与该给排水插座6连接的滤芯2。在此,因为滤芯2与第二净水器1b的滤芯2结构相同,因此省略对滤芯2的结构的详细说明。
如图14和图15所示,给排水插座6是与如上所述的滤芯2连接的部件,且具有插座主体61。在此,图15(a)是给排水插座6的断面图,图15(b)是给排水插座6的俯视图。在插座主体61上设置有供给配管连接部3和排出配管连接部4。供给配管连接部3具有将从外部供给的被处理流体导向滤芯2的功能,排出配管连接部4具有将被滤芯2处理后的被处理流体导向外部的功能。该供给配管连接部3和排出配管连接部4分别由形成于插座主体61的通孔构成。在供给配管连接部3的一侧的端部嵌合滤芯2的导入部22,在排出配管连接部4的一侧的端部嵌合滤芯2的导出部23。并且,构成为供水配管Z1能够连接于供给配管连接部3的另一侧的端部,供水配管Z1引导没有被净化处理的自来水等被处理流体。并且,构成为排水配管Z2能够连接于排出配管连接部4的另一侧的端部,在排水配管Z2中流通利用滤芯2除去了有害物质等的被处理流体。在此,插座主体61的外形形状既可以是圆柱状或者椭圆柱状等,也可以是长方体状。
并且,本发明的第三净水器1c还具有保持装置9,保持装置9将给排水插座6的供给配管连接部3与滤芯2的导入部22的嵌合状态以及给排水插座6的排出配管连接部4与滤芯2的导出部23的嵌合状态保持为良好的状态。该保持装置9具有电磁铁91、92和磁性部件93、94,电磁铁91、92配置于供给配管连接部3侧(排出配管连接部4侧)和导入部22侧(导出部23侧)中的任一侧,磁性部件93、94配置于另一侧。具体地说,在插座主体61的与滤芯2相对的面上配置电磁铁91,将与该电磁铁91对应的磁性部件93配置于滤芯2的与插座主体61相对的面上。另外,电磁铁91、92与磁性部件93、94的组合位于两个部位。以电磁铁91邻近供给配管连接部3且磁性部件93邻近导入部22的方式,配置一侧的电磁铁91与磁性部件93的组合。并且,以电磁铁92邻近排出配管连接部4且磁性部件94邻近导出部23的方式,配置另一侧的电磁铁92与磁性部件94的组合。另外,电磁铁与磁性部件的组合也可以位于一个部位。在此,磁性部件93、94是指吸附于磁铁的部件,其概念还包含由铁、镍等金属形成的部件以及永磁体、电磁铁等磁体。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永磁体作为磁性部件93、94。另外,也可以代替该永磁体而配置其他的电磁铁或者由铁、镍等金属材料构成的板构件。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控制部(未图示)和操作部(未图示),控制部控制电磁铁91、92的通断动作,操作部用于驱动电磁铁91、92。控制部构成为,使向电磁铁91、92通电而产生的磁极与永磁体93、94的磁极相反(例如N极与S极,或者S极与N极),或者与永磁体93、94的磁极相同(例如N极与N极,或者S极与S极)。即,电磁铁91、92构成为能够使产生的磁极反转。并且,控制部具有基于从操作部输入的信号来控制例如电磁铁91、92所产生的磁力的大小的功能。并且,操作部例如由触摸面板式的输入装置构成,并能够通过触摸规定的部位,将向电磁铁91、92通电的信号和停止通电的信号等发送至控制部。并且,能够通过对操作部进行操作来改变电磁铁91、92所产生的磁力的大小。
另外,与上述的第二净水器1b相同,与永磁体(磁性部件)93、94相对配置的电磁铁91、92也可以在前端部具有承接部95,承接部95形成为能够引导永磁体(磁性部件)93、94的喇叭状。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微调整连接给排水插座6与滤芯2时产生的滤芯2的位置偏移,从而容易将滤芯2导向准确的设置位置。另外,为了避免因电磁铁91、92与磁性部件93、94的碰撞冲击而导致电磁铁91、92和磁性部件93、94受损,以及避免电磁铁91、92和磁性部件93、94从给排水插座6或者滤芯2脱落,优选的是,在连接给排水插座6与滤芯2的状态下,以在电磁铁91、92与磁性部件93、94之间形成微小间隙的方式,设定电磁铁91、92和磁性部件93、94的位置和大小。
通过具有这样的给排水插座6,能够一体地构成供给配管连接部3和排出配管连接部4,从而能够将滤芯2的导入部22和导出部23简便地与供给配管连接部3和排出配管连接部4连接。
并且,上述第三净水器1c具有保持装置9,该保持装置9保持给排水插座6的供给配管连接部3与滤芯2的导入部22的嵌合状态以及给排水插座6的排出配管连接部4与滤芯2的导出部23的嵌合状态。该保持装置9具有电磁铁91、92和磁性部件93、94,电磁铁91、92配置于供给配管连接部3侧(排出配管连接部4侧)和导入部22侧(导出部23侧)中的任一侧,磁性部件93、94配置于另一侧并与电磁铁91、92之间产生吸附力,因此只需进行将滤芯2的导入部22和导出部23分别插入给排水插座6的供给配管连接部3和排出配管连接部4的动作,便能够自动地使配置于给排水插座6和滤芯2中的任一侧的电磁铁91、92吸附与该电磁铁91、92对应配置的磁性部件93、94,从而更牢固地确保给排水插座6与滤芯2的一体性。由此,能够简便且可靠地防止以下原因所引起的被处理流体的液体泄漏,即,因导向滤芯2内的被处理流体的流体压力(水压等)的反作用而造成滤芯2脱离(移动)。
并且,在上述第三净水器1c中,电磁铁91、92构成为能够改变产生的磁力的大小。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增强或者减弱供给配管连接部3和排出配管连接部4对滤芯2的保持力。例如在从给排水插座6拆下滤芯2时,通过切断流向电磁铁91、92的线圈的电流来使磁力消失,便能够简便地从给排水插座6拆下滤芯2。并且,在使用净水器1c时,即使在发生因被处理流体的流体压力(水压等)的反作用而造成滤芯2从给排水插座6脱离(移动)进而发生被处理流体的液体泄漏时,也能够通过增强电磁铁91、92所产生的磁力,来更进一步增强给排水插座6对滤芯2的保持力,从而可以防止被处理流体的液体泄漏。
并且,在上述第三净水器1c中,电磁铁91、92构成为能够使产生的磁极反转。根据这样的结构,在由磁体构成磁性部件93、94时,能够使电磁铁91、92和磁体93、94彼此吸引或者排斥。其结果是,能够在将滤芯2设置于给排水插座6时和设置状态时,使电磁铁91、92与磁体93、94彼此吸附,或者能够在从给排水插座6拆下滤芯2时,使电磁铁91、92与磁体93、94彼此排斥。即,能够在将滤芯2设置于给排水插座6时和设置状态时,利用电磁铁91、92与磁体93、94的吸附力的作用,保持滤芯2的导入部22和导出部23与给排水插座6的供给配管连接部3和排出配管连接部4的各自的牢固的连接状态,并在从给排水插座6拆下滤芯2时,利用电磁铁91、92与磁体93、94的排斥作用,容易从供给配管连接部3和排出配管连接部4,将嵌合于供给配管连接部3和排出配管连接部4的滤芯2的导入部22和导出部23拔出,从而能够更简便地进行给排水插座6与滤芯2的装拆操作。
在此,如图16的(a)、(b)所示,给排水插座6也可以设置插入导向件63。该插入导向件63是以包围供给配管连接部3和排出配管连接部4的一侧的端部的方式直立设置于插座主体61的部件,如从图16(a)所示的箭头B方向观察的俯视图、即图16(b)所示,例如插入导向件63的内周部63a的形状在俯视时呈梯形。另外,优选的是,在给排水插座6具有插入导向件63时,滤芯2具有卡合部件27,卡合部件27具有与插入导向件63的内周部63a的形状对应的外形形状。如图17的(a)、(b)所示,优选的是,该卡合部件27是以包围滤芯2的导入部22和导出部23的方式直立设置于插入方向端部2a的部件,且卡合部件27的外周部27a与插入导向件63的内周部63a彼此滑动接触。在此,图17(a)是滤芯的简要结构断面图,图17(b)是从图17(a)所示的箭头C方向观察的仰视图。并且,插入导向件63的内周部63a的形状只要是与旋转180°时的形状不相同的形状即可,也可以是除梯形以外的形状、例如三角形。具有这样的插入导向件63和卡合部件27的结构,能够有效地防止将滤芯2错误地插入给排水插座6。即,在供给配管连接部3与导入部22嵌合、且排出配管连接部4与导出部23嵌合的状态下,在将滤芯2插入给排水插座6时,插入导向件63与卡合部件27不会彼此干扰,能够将滤芯2设置于给排水插座6。另一方面,在供给配管连接部3与导出部23嵌合、且排出配管连接部4与导入部22嵌合的状态下,在将滤芯2插入给排水插座6时,插入导向件63与卡合部件27彼此干扰,能够阻止将滤芯2插入排水插座6。另外,在图16和图17的结构中,以卡合部件27的外周部27a滑动接触插入导向件63的内周部63a的方式,构成插入导向件63和卡合部件27,但是例如也可以将插入导向件63和卡合部件27构成为,使卡合部件27的内周部27b滑动接触插入导向件63的外周部63b。
并且,也能够以图18(a)的方式构成上述插入导向件63和卡合部件27。该图18所示的结构是将插入导向件63形成于插座主体61的上表面的外周缘上,且将卡合部件27形成为厚壁部。插入导向件63的内周部63a的形状与图16(b)所示的形状相同,在俯视时呈梯形,卡合部件27的外形形状与插入导向件63的内周部63a的形状对应。并且,插入导向件63的上端部呈喇叭状。通过形成喇叭状,能够将卡合部件27顺畅地插入到插入导向件63。并且,电磁铁91、92被埋入设置于插座主体61,磁性部件93、94被埋入设置于作为厚壁部的卡合部件27。另外,电磁铁91、92的一部分既可以从插座主体61的上端面露出,也可以完全埋入插座主体中。相同地,磁性部件93、94的一部分既可以从卡合部件27的下端面露出,也可以完全埋入卡合部件27中。并且,在卡合部件27的下端面设置有突起66。在将滤芯2设置于给排水插座6的状态(图18(b)的状态)下,该突起66与插座主体的上端面抵接,从而能够在电磁铁91、92与磁性部件93、94之间形成微小的间隙。由此,能够避免因电磁铁91、92与磁性部件93、94的碰撞冲击而导致电磁铁91、92和磁性部件93、94受损。
并且,在上述第三净水器1c中,将设置于滤芯2的插入方向端部2a的导入部22和导出部23构成为管状体,且供给配管连接部3和排出配管连接部4为形成于插座主体61的通孔,而且,将导入部22插入嵌合于供给配管连接部3的内部,且将导出部23插入嵌合于排出配管连接部4的内部,但是例如滤芯2的导入部22也可以是形成于插入方向端部2a的通孔,且将供给配管连接部3构成为设置于插座主体61的管状体,并将供给配管连接部3插入嵌合于导入部22的内部。并且,滤芯2的导出部23也可以是形成于插入方向端部2a的通孔,且将排出配管连接部4构成为设置于插座主体61的管状体,并将排出配管连接部4插入嵌合于导出部23的内部。

Claims (12)

1.一种净水器,包括:滤芯,对被处理流体进行净化处理;供给配管连接部,将从外部供给的被处理流体导向所述滤芯;以及排出配管连接部,将被所述滤芯净化处理后的被处理流体导向外部,所述净水器的特征在于,
所述滤芯包括:导入部,与所述供给配管连接部嵌合,能够将被处理流体导入所述滤芯内部;以及导出部,与所述排出配管连接部嵌合,能够将在所述滤芯内部处理后的被处理流体导出,
所述净水器还包括:电磁铁,配置于所述供给配管连接部侧和所述导入部侧中的任一侧;以及磁性部件,配置于另一侧,
所述电磁铁和所述磁性部件吸附而保持,能够可靠地保持所述供给配管连接部与所述导入部的嵌合状态,并能够确保所述供给配管连接部与所述导入部的一体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铁构成为能够改变产生的磁力的大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铁构成为能够使产生的磁极反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铁构成为能够使产生的磁极反转。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净水器还包括与所述滤芯连接的给排水插座,
所述供给配管连接部和所述排出配管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给排水插座。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净水器还包括用于插入所述滤芯的箱体,
所述箱体形成为一端开口且另一端被封闭壁封闭的筒状,
所述供给配管连接部和所述排出配管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封闭壁。
7.一种净水器,包括:滤芯,对被处理流体进行净化处理;供给配管连接部,将从外部供给的被处理流体导向所述滤芯;以及排出配管连接部,将被所述滤芯净化处理后的被处理流体导向外部,所述净水器的特征在于,
所述滤芯包括:导入部,与所述供给配管连接部嵌合,能够将被处理流体导入所述滤芯内部;以及导出部,与所述排出配管连接部嵌合,能够将在所述滤芯内部处理后的被处理流体导出,
所述净水器还包括:电磁铁,配置于所述排出配管连接部侧和所述导出部侧中的任一侧;以及磁性部件,配置于另一侧,
所述电磁铁和所述磁性部件吸附而保持,能够可靠地保持所述排出配管连接部与所述导出部的嵌合状态,并能够确保所述排出配管连接部与所述导出部的一体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铁构成为能够改变产生的磁力的大小。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铁构成为能够使产生的磁极反转。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铁构成为能够使产生的磁极反转。
11.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净水器还包括与所述滤芯连接的给排水插座,
所述供给配管连接部和所述排出配管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给排水插座。
12.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净水器还包括用于插入所述滤芯的箱体,
所述箱体形成为一端开口且另一端被封闭壁封闭的筒状,
所述供给配管连接部和所述排出配管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封闭壁。
CN201280043943.1A 2011-10-31 2012-08-22 净水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817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38432A JP4984310B1 (ja) 2011-10-31 2011-10-31 浄水器
JP2011-238432 2011-10-31
JP2012024201A JP5170332B1 (ja) 2012-02-07 2012-02-07 浄水器
JP2012-024201 2012-02-07
JP2012050128 2012-03-07
JP2012-050128 2012-03-07
JP2012056796A JP5071698B1 (ja) 2012-03-07 2012-03-14 浄水器
JP2012-056796 2012-03-14
JP2012148227A JP5909780B2 (ja) 2012-03-07 2012-07-02 浄水器
JP2012-148227 2012-07-02
PCT/JP2012/071133 WO2013065386A1 (ja) 2011-10-31 2012-08-22 浄水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81728A CN103781728A (zh) 2014-05-07
CN103781728B true CN103781728B (zh) 2016-08-24

Family

ID=505729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43943.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81728B (zh) 2011-10-31 2012-08-22 净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8172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803654B1 (ko) 2016-07-18 2017-11-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정수기
KR101811536B1 (ko) * 2016-07-18 2017-12-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정수기
KR102530082B1 (ko) 2016-07-26 2023-05-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정수기
EP3339250A1 (en) * 2016-12-20 2018-06-27 Nordaq Water Filter Systems AB Purification device
CN109569078A (zh) * 2018-12-30 2019-04-05 福建金源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水机滤芯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322218B1 (ko) * 2006-04-28 2013-10-28 오사카 가스 케미칼 가부시키가이샤 정수기
JP2009066580A (ja) * 2007-09-18 2009-04-02 Miura Co Ltd 水処理装置及び水処理用カートリッジ
CN201678491U (zh) * 2010-03-23 2010-12-22 张碧璇 一种防爆防漏超滤净水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81728A (zh) 2014-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81728B (zh) 净水器
KR20130073917A (ko) 토수마개
KR200475977Y1 (ko) 정수기
KR100944226B1 (ko) 정수기용 필터 장치
CN211283909U (zh) 滤座、水路连接系统和具有其的净水机
JP2017159284A (ja) 浄水装置、浄水カートリッジ、浄水装置の使用方法、及び、浄水カートリッジのリサイクル方法
JP5170332B1 (ja) 浄水器
CN104891605A (zh) 一种净化水滤芯及净化水水龙头
JP2003071436A (ja) 浄水器
JP7119887B2 (ja) 排水処理装置
JP4984310B1 (ja) 浄水器
JP4641564B1 (ja) 浄水器用カートリッジ及び浄水器
KR100825680B1 (ko) 플랜지 이음 정화 수단을 갖는 물탱크
CN207418476U (zh) 一种多层过滤净水器
JP5909780B2 (ja) 浄水器
KR102436117B1 (ko) 정수탱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수처리장치
CN102892712B (zh) 净水器用滤芯和净水器
KR101946621B1 (ko) 필터 커넥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정수기
WO2013065386A1 (ja) 浄水器
JP2012011370A (ja) 浄水器用カートリッジ及び浄水器
KR20180137396A (ko) 정수장치의 필터 결합구조
JP4766438B1 (ja) 浄水器
CN204709916U (zh) 一种过滤器反冲洗结构
CN216584248U (zh) 一种双止水滤瓶连接装置和净水器
CN211170135U (zh) 止水结构、复合滤芯及家用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24

Termination date: 201808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