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55511B - 醚后液化气生产及分离c4馏分的工艺 - Google Patents

醚后液化气生产及分离c4馏分的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55511B
CN103755511B CN201310721042.XA CN201310721042A CN103755511B CN 103755511 B CN103755511 B CN 103755511B CN 201310721042 A CN201310721042 A CN 201310721042A CN 103755511 B CN103755511 B CN 1037555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efied gas
ether
temperature
fraction
t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72104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55511A (zh
Inventor
王振坤
乔树奎
盖建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BINZHOU YUHUA CHEMICAL FACTO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BINZHOU YUHUA CHEMICAL FACTO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BINZHOU YUHUA CHEMICAL FACTO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BINZHOU YUHUA CHEMICAL FACTO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72104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55511B/zh
Publication of CN1037555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555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555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5551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醚后液化气生产及分离C4馏分的工艺。该工艺包括下述的步骤:醚后液化气经过水洗塔除去甲醇、金属阳离子杂质,再经脱C3塔脱去C3馏分;经上述处理后的醚后液化气再进入换热器换热,将其加热后与催化剂进行异构化反应,先空冷,再水冷,经过两次冷却后进入产物分离罐。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对醚后液化气C4馏分分离的工艺,使C4中的正丁烯转化为异丁烯,异丁烯的收率达到45%左右,其转化率为95%。

Description

醚后液化气生产及分离C4馏分的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醚后液化气生产及分离C4馏分的工艺。
背景技术
正丁烯指的是碳链为直链的C4烯烃,包括丁烯-1、顺-丁烯-2、反-丁烯-2等3种异板体。
在石化工业装置中,催化裂化、热裂解过程生产大量的C4烯烃组分,该组分中含有异丁烯和正丁烯,催化裂化过程一般产生处理的原油量的12%左右的液化气,其中C4含量约占一半,其中烯烃含量也大约为C4的一半,而正丁烯则为C4烯烃的一半左右。
大部分的异丁烯用作MTBE的生产原料,随着汽油的辛烷值的提高,高辛烷值汽油调合组分MTBE的需求一直在增加,尽管MTBE的环保问题一直有争论,但是由于缺少可以替代的高辛烷值组分,MTBE的停产将导致高标号汽油生产难以维持,事实上,国内的MTBE产能至少仍然有进一步扩大的要求,MTBE的生产需要异丁烯作为原料,而生产MTBE的尾气中烯烃基本上全部是正丁烯。
正丁烯除了生产烷其化油、橡胶、甲乙酮和仲丁醇等以外,基本上没有较多的大宗利用途径,特别是丁烯-2,国内一般用作家用液化气燃料,汽油调合组分,由于丁烯-2的沸点相对较高,在较低温度环境下,难以完全汽化,所以用作家用燃料液化气质量不好,作为汽油组分时,则沸点又偏低,易导致RVP偏高,丁烯-2的利用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很多其它场合,也需要将正丁烯异构化为异化烯,从而进一步进行聚合、氧化等反应,生成下游产品。
另一方面,为了解决MTBE可能禁用带来的问题,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了丁烯二聚加氢的间接烷基化技术,以C4为原料生产烷其化油,该工艺的特色是可以使用任何一种C4原料,轻C4、混合C4、重C4都可以,但是轻C4和混合C4为原料时可以获得辛烷值更高的汽油调合组分,而使用重C4为原料时产品的辛烷值相对较低,为了充分利用C4原料,使高辛烷值汽油调合组分质量最优化、产量最大化,将正丁烯转化为异丁烯可使这两方面都可以得到明显的提高,混合C4或重C4中的正丁烯可以部分转化为异丁烯,将骨架异构化过程与齐聚加氢组合,就可以将混合 C4的绝大部分烯烃都转化为高辛烷值汽油组分。
这样无论是MTBE的生产过程,还是齐聚加氢工艺过程中,骨架异板化都可以在高辛烷值汽油调合组分的生产中起到重要作用。
C4烯烃几个异构体存在热力学平衡,异构化反应一般在300-500℃的温度下反,在此反应温度下,异丁烯受热力学平衡限制,平衡浓度小于50%,所以极限转化率一般小于50%、在40%左右。
一般认为正丁烯骨架异构化有双分子和单分子两种反应机理,双分子机理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一个正丁烯分子与异丁烯反应生成三甲基戊烯,裂解为两个异丁烯分子,另外一种是正丁烯和正丁烯反应生成二甲基已烷,裂解生成正丁烯和异丁烯,以及副产物丙烯和戊烯。单分子机理则认为,单个正丁烯分子在分子筛B酸中心吸附,形成环丙基中间物种,开环形成正碳离子,然后生成产物异丁烯,一般认为在初始阶段,双分子机理占据主导地位,催化剂在经历了一段时间以后,表面有一部分活性中心因结焦而失活,单分子机理则越来越重要。
异构化反应需要较高酸催化活性中心,同时不可避免有裂解、齐聚等副反应发生,副产物主要有异裂产物丙烯、戊烯、齐聚产物高碳数烯烃等,异丁烯收率一般在35%左右,另外结焦导致催化剂失活,使异丁烯收率逐步下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醚后液化气生产及分离C4馏分的工艺,采用该工艺不仅将C4馏分分离出来,而且还将C4馏分中的正丁烯转化为异丁烯。
醚后液化气分离C4馏分的工艺,该工艺包括下述的步骤:
醚后液化气经过水洗塔除去甲醇、金属阳离子杂质,再经脱C3塔脱去C3馏分;
经上述处理后的醚后液化气再进入换热器换热,换热温度为100℃以上;
将其送至加热炉加热到260-420℃,再进入反应器与催化剂进行异构化反应,反应器内温度控制在260-420℃,压力保持在0.25-0.35Mpa;
对上述的气体进行冷却,先空冷,空冷的温度为60-70℃;再水冷,水冷的温度为40℃以下;经过两次冷却后进入产物分离罐,产物分离罐的压力为0.15-0.3Mpa;
液相进入稳定塔,气相进入压缩机,压缩冷却成液相,在出口缓冲罐使气相全部冷凝成液相,排出不冷气,缓冲罐中的气体送入稳定塔,保持塔顶的温度为55±5℃,塔底的温度为120-140℃,压力为0.5-0.85Mpa,通入导热油,C4从塔顶放出,塔底为C5芳烃。
上述的催化剂为氧化锡、氧化钛、氧化铁、铂-氧化铝、铂-分子筛、钯-氧化铝、二氧化硅、SAPO-11、FER分子筛、ICAT-4、FER、ZSM-5分子筛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的催化剂为铂-分子筛、二氧化硅,两者的重量比为1:1。
上述的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为5~20 m2/g,孔容0.3~0.5ml/g,堆密度为0.80~0.95g/ml,钯含量是催化剂总重量的0.03%~0.5%。
优选的上述的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为15m2/g,孔容0.4ml/g,堆密度为0.9g/ml,钯含量是催化剂总重量的0.3%。
异构化反应器为固定床。
反应器内温度控制在370℃,压力保持在0.3Mpa。
C4烯烃的含量占液化气总重的65%以上。
反应器物料的反应时间为2-30分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对醚后液化气C4馏分分离的工艺,使C4中的正丁烯转化为异丁烯,异丁烯的收率达到45%左右,其转化率为9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以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了解本发明,但并不因此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醚后液化气生产及分离C4馏分的工艺,该工艺包括下述的步骤:
醚后液化气经过水洗塔除去甲醇、金属阳离子杂质,再经脱C3塔脱去C3馏分;
经上述处理后的醚后液化气再进入换热器换热,换热温度为100℃以上;
将其送至加热炉加热到260-420℃,再进入反应器与催化剂进行异构化反应,反应器内温度控制在260-420℃,压力保持在0.25-0.35Mpa;
对上述的气体进行冷却,先空冷,空冷的温度为60-70℃;再水冷,水冷的温度为40℃以下;经过两次冷却后进入产物分离罐,产物分离罐的压力为0.15-0.3Mpa;
液相进入稳定塔,气相进入压缩机,压缩冷却成液相,在出口缓冲罐使气相全部冷凝成液相,排出不冷气,缓冲罐中的气体送入稳定塔,保持塔顶的温度为55±5℃,塔底的温度为120-140℃,压力为0.5-0.85Mpa,通入导热油,C4从塔顶放出,塔底为C5芳烃。
催化剂为铂-分子筛、二氧化硅,两者的重量比为1:1。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为15m2/g,孔容0.4ml/g,堆密度为0.9g/ml, 铂含量是催化剂总重量的0.3%。
异构化反应器为固定床。
C4烯烃的含量占液化气总重的65%以上。
反应器物料的反应时间为3分钟。
塔底C5芳烃的出馏点为30-35℃,合格。
异丁烯的收率为45%,正丁烯转化为异丁烯的转化率为95%。
实施例2
醚后液化气生产及分离C4馏分的工艺,该工艺包括下述的步骤:
醚后液化气经过水洗塔除去甲醇、金属阳离子杂质,再经脱C3塔脱去C3馏分;
经上述处理后的醚后液化气再进入换热器换热,换热温度为100℃以上;
将其送至加热炉加热到260-420℃,再进入反应器与催化剂进行异构化反应,反应器内温度控制在260-420℃,压力保持在0.25-0.35Mpa;
对上述的气体进行冷却,先空冷,空冷的温度为60-70℃;再水冷,水冷的温度为40℃以下;经过两次冷却后进入产物分离罐,产物分离罐的压力为0.15-0.3Mpa;
液相进入稳定塔,气相进入压缩机,压缩冷却成液相,在出口缓冲罐使气相全部冷凝成液相,排出不冷气,缓冲罐中的气体送入稳定塔,保持塔顶的温度为55±5℃,塔底的温度为120-140℃,压力为0.5-0.85Mpa,通入导热油,C4从塔顶放出,塔底为C5芳烃。
上述的催化剂为铂-氧化铝、二氧化硅,两者的重量比为1:1。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为5m2/g,孔容0.3ml/g,堆密度为0.8g/ml, 铂含量是催化剂总重量的0.8%。
异构化反应器为固定床。
C4烯烃的含量占液化气总重的65%以上。
反应器物料的反应时间为2分钟。
实施例3
醚后液化气生产及分离C4馏分的工艺,该工艺包括下述的步骤:
醚后液化气经过水洗塔除去甲醇、金属阳离子杂质,再经脱C3塔脱去C3馏分;
经上述处理后的醚后液化气再进入换热器换热,换热温度为100℃以上;
将其送至加热炉加热到260-420℃,再进入反应器与催化剂进行异构化反应,反应器内温度控制在260-420℃,压力保持在0.25-0.35Mpa;
对上述的气体进行冷却,先空冷,空冷的温度为60-70℃;再水冷,水冷的温度为40℃以下;经过两次冷却后进入产物分离罐,产物分离罐的压力为0.15-0.3Mpa;
液相进入稳定塔,气相进入压缩机,压缩冷却成液相,在出口缓冲罐使气相全部冷凝成液相,排出不冷气,缓冲罐中的气体送入稳定塔,保持塔顶的温度为55±5℃,塔底的温度为120-140℃,压力为0.5-0.85Mpa,通入导热油,C4从塔顶放出,塔底为C5芳烃。
上述的催化剂为铂-分子筛、氧化锡,两者的重量比为1:1。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为20 m2/g,孔容0.5ml/g,堆密度为0.95g/ml, 铂含量是催化剂总重量的0.5%。
异构化反应器为固定床。
C4烯烃的含量占液化气总重的65%以上。
反应器物料的反应时间为2-30分钟。
实施例4
醚后液化气生产及分离C4馏分的工艺,该工艺包括下述的步骤:
醚后液化气经过水洗塔除去甲醇、金属阳离子杂质,再经脱C3塔脱去C3馏分;
经上述处理后的醚后液化气再进入换热器换热,换热温度为100℃以上;
将其送至加热炉加热到260-420℃,再进入反应器与催化剂进行异构化反应,反应器内温度控制在260-420℃,压力保持在0.25-0.35Mpa;
对上述的气体进行冷却,先空冷,空冷的温度为60-70℃;再水冷,水冷的温度为40℃以下;经过两次冷却后进入产物分离罐,产物分离罐的压力为0.15-0.3Mpa;
液相进入稳定塔,气相进入压缩机,压缩冷却成液相,在出口缓冲罐使气相全部冷凝成液相,排出不冷气,缓冲罐中的气体送入稳定塔,保持塔顶的温度为55±5℃,塔底的温度为120-140℃,压力为0.5-0.85Mpa,通入导热油,C4从塔顶放出,塔底为C5芳烃。
催化剂为铂-分子筛、氧化铁,两者的重量比为1:1。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为15m2/g,孔容0.4ml/g,堆密度为0.9g/ml, 铂含量是催化剂总重量的0.3%。
异构化反应器为固定床。
C4烯烃的含量占液化气总重的65%以上。
反应器物料的反应时间为2-30分钟。

Claims (1)

1.醚后液化气生产及分离C4馏分的工艺,该工艺包括下述的步骤:
醚后液化气经过水洗塔除去甲醇、金属阳离子杂质,再经脱C3塔脱去C3馏分;
经上述处理后的醚后液化气再进入换热器换热,换热温度为100℃以上;
将其送至加热炉加热到260-420℃,再进入反应器与催化剂进行异构化反应,反应器内温度控制在260-420℃,压力保持在0.25-0.35Mpa;
对上述的气体进行冷却,先空冷,空冷的温度为60-70℃;再水冷,水冷的温度为40℃以下;经过两次冷却后进入产物分离罐,产物分离罐的压力为0.15-0.3Mpa;
液相进入稳定塔,气相进入压缩机,压缩冷却成液相,在出口缓冲罐使气相全部冷凝成液相,排出不冷气,缓冲罐中的气体送入稳定塔,保持塔顶的温度为55±5℃,塔底的温度为120-140℃,压力为0.5-0.85Mpa,通入导热油,C4从塔顶放出,塔底为C5芳烃;
催化剂为铂-分子筛、二氧化硅,两者的重量比为1:1;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为15m2/g,孔容0.4ml/g,堆密度为0.9g/ml,铂含量是催化剂总重量的0.3%;
异构化反应器为固定床;
C4烯烃的含量占液化气总重的65%以上;
反应器物料的反应时间为3分钟。
CN201310721042.XA 2013-12-24 2013-12-24 醚后液化气生产及分离c4馏分的工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555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21042.XA CN103755511B (zh) 2013-12-24 2013-12-24 醚后液化气生产及分离c4馏分的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21042.XA CN103755511B (zh) 2013-12-24 2013-12-24 醚后液化气生产及分离c4馏分的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55511A CN103755511A (zh) 2014-04-30
CN103755511B true CN103755511B (zh) 2016-09-14

Family

ID=50522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721042.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55511B (zh) 2013-12-24 2013-12-24 醚后液化气生产及分离c4馏分的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5551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37108A (zh) * 2015-05-25 2015-11-11 安徽海德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炼厂碳四馏分生产mtbe的方法
CN107805182B (zh) * 2016-09-08 2021-05-1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线性丁烯异构化制备异丁烯的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7431A (zh) * 2011-10-14 2012-04-18 北京华福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正丁烯固定床催化异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7431A (zh) * 2011-10-14 2012-04-18 北京华福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正丁烯固定床催化异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甲基叔丁基醚生产新工艺;张婧;《现代化工》;19981231(第11期);第35-36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55511A (zh) 2014-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29255B (zh) 將石蠟轉換成烯烴的製程及用於其中的催化劑
CN107473917B (zh) 混合碳四生产二异丁烯的工艺
BRPI1008827B1 (pt) Deisobutenizador
BRPI1010220B1 (pt) Processo para preparação de isobuteno
CN104250194A (zh) 一种异丁烯的制备方法
CN104945228A (zh) 一种用混合碳四烷烃制备mtbe或异丁烯的方法
CN103755511B (zh) 醚后液化气生产及分离c4馏分的工艺
WO2005061419A1 (en) Process comprising an isomerization step a dimerization step for the production of gasoline components
CN102807465B (zh) 一种利用丁烷生产丙烷和汽油的方法
CN104892339B (zh) 一种由异丁烷制备正丁烷的方法
CN103755512B (zh) 醚后液化气分离c4馏分的工艺
TW202112714A (zh) 使用最佳化蒸餾低聚合烯烴之方法
CN110876855B (zh) 低碳烯烃和烷烃烷基化产物的分离方法、低碳烯烃和烷烃烷基化反应分离方法及装置
CN103864564A (zh) 一种甲醇制丙烯副产物加工工艺方法
TW202028162A (zh) 以具有降低的烯烴含量的流使烯烴低聚合的方法
CN103121891A (zh) 生产低碳烯烃的方法
CN102633585A (zh) 一种高纯度丙烷、异丁烷与正丁烷的制备方法
CN112341303B (zh) 一种裂解碳四选择性叠合工艺中降低1-丁烯损失的方法
CN107739291A (zh) 一种fcc汽油改质同时生产化工产品的方法
CN104250187A (zh) 一种低碳烯烃的制备方法
US10662131B2 (en) Process for butadiene production via oxidative dehydrogenation followed by direct dehydrogenation
CN102285857B (zh) 一种增产丙烯和乙烯的方法
CN105295993A (zh) 一种改进型液化气芳构化的方法
CN102285854B (zh) 增产丙烯、乙烯和丁二烯的方法
CN101845320A (zh) 生产低碳烯烃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914

Termination date: 2019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