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38764A - 一种用于带钢表面检测的传输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带钢表面检测的传输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738764A CN103738764A CN201410019450.5A CN201410019450A CN103738764A CN 103738764 A CN103738764 A CN 103738764A CN 201410019450 A CN201410019450 A CN 201410019450A CN 103738764 A CN103738764 A CN 10373876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rive roll
- bearing seat
- driven voller
- axis
- idler roll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带钢表面检测的传输装置。其技术方案是:主动辊(2)的一根轴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一轴承座(1)内,第一轴承座(1)通过第一调节螺栓(4)安装在固定台架上,另一根轴悬空;从动辊(7)的一根轴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二轴承座(8)内,第二轴承座(8)通过第二调节螺栓(9)安装在摆动台架上,另一根轴悬空;张紧辊(5)固定在支架(11)上,第一液压缸(12)的伸缩端铰接在支架(11)底部的中间位置处,第一液压缸(12)的两侧安装有导向机构;纠偏装置(10)安装在摆动台架的下方,纠偏装置(10)的上部与摆动台架底部的一侧固定联接,纠偏装置(10)的下部与第二液压缸的伸缩端铰接。本发明不仅能快捷和方便地更换主动辊(2)、从动辊(7),还能使被检测带钢运行平稳和图像采集稳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传输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带钢表面检测的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带钢表面缺陷是影响带钢质量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带钢表面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带钢表面的检测和控制对于剔除废品、减少原料浪费、提高成品率、改善工人劳动条件都有重要意义。如何在生产过程中检测出带钢的表面缺陷,从而控制和提高带钢产品的质量,一直是钢铁生产企业非常关注的问题。
带钢传输装置是使带钢以一定速度运行的装置。目前,用于带钢表面检测的传输装置采用一体化设置,主要由水平放置的平台、承载样本的运动部件(如带辊等)等构成,这种装置的缺点在于主动辊和从动辊的两侧的轴都通过轴承固定在轴承座上,不便于更换主动辊、从动辊和被检测带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缺陷,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较快捷地更换被检测带钢、主动辊和从动辊的用于带钢表面检测的传输装置,该装置能使被检测带钢传输平稳、图像采集稳定和检测效率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主动辊的一根轴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一轴承座内,第一轴承座通过第一调节螺栓安装在固定台架上,主动辊的另一根轴悬空;从动辊的一根轴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二轴承座内,第二轴承座通过第二调节螺栓安装在摆动台架上,从动辊的另一根轴悬空。
主动辊和从动辊的轴线平行,主动辊和从动辊的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均位于主动辊和从动辊的同一侧;主动辊和从动辊间装有张紧辊,张紧辊固定在支架上,张紧辊的轴线与主动辊的轴线平行,张紧辊的轴线与主动辊的轴线间的最大垂直距离为主动辊的半径与张紧辊半径之和。
第一液压缸的伸缩端铰接在支架底部的中间位置处,第一液压缸的两侧安装有导向机构,导向机构由滑轨和滑套构成,滑轨活动地装入滑套,滑轨的上端与支架的底部固定联接,滑套与底座固定联接;纠偏装置安装在摆动台架的下方,纠偏装置的上部与摆动台架底部的一侧固定联接,纠偏装置的下部与第二液压缸的伸缩端铰接。
所述的主动辊通过减速器与交流变频电机连接。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本发明的主动辊的一根轴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一轴承座内,第一轴承座通过第一调节螺栓安装在固定台架,另一根轴悬空;从动辊的一根轴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二轴承座内,第二轴承座通过第二调节螺栓安装在摆动台架上,另一根轴悬空。故简化了带钢传输装置,故本发明能较快捷和较方便的更换主动辊、从动辊以及被检测带钢。
2.本发明采用液压纠偏装置,当被检测带钢在传输过程中位置发生偏移时,能调节从动辊在摆动台架上的位置,以调节被检测带钢在从动辊上位置,使被检测带钢能始终平稳的传输,保证图像采集的全面性,增加了传输装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本发明采用张紧辊以及液压升降系统,能调节张紧辊的高度,控制带钢在主动辊和从动辊上的张紧程度,被检测带钢能始终与主动辊和从动辊紧密接触,保证带钢传输的稳定性,进而保证了图像采集装置对被检测带钢表面图像的采集更加连续;第一液压缸的两侧设计了导向机构,避免张紧辊产生偏载。4.本发明采用的第一调节螺栓和第二调节螺栓能调节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的位置,用于调节主动辊和从动辊的中心距,能更为方便地安装被检测带钢。
因此,本发明不仅具有较快捷和较方便地更换主动辊、从动辊和被检测带钢的特点,还具有能使被检测带钢运行平稳、图像采集稳定和检测效率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支架11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并非对其保护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用于带钢表面检测的传输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主动辊(2)的一根轴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一轴承座(1)内,第一轴承座(1)通过第一调节螺栓(4)安装在固定台架上,主动辊(2)的另一根轴悬空。从动辊(7)的一根轴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二轴承座(8)内,第二轴承座(8)通过第二调节螺栓(9)安装在摆动台架上,从动辊(7)的另一根轴悬空。
如图1和图2所示,主动辊(2)和从动辊(7)的轴线平行,主动辊(2)和从动辊(7)的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第一轴承座(1)和第二轴承座(8)均位于主动辊(2)和从动辊(7)的同一侧;主动辊(2)和从动辊(7)间装有张紧辊(5),张紧辊(5)固定在支架(11)上,张紧辊(5)的轴线与主动辊(2)的轴线平行,张紧辊(5)的轴线与主动辊(2)的轴线间的最大垂直距离为主动辊(2)的半径与张紧辊(5)半径之和。
如图3所示,第一液压缸(12)的伸缩端铰接在支架(11)底部的中间位置处,第一液压缸(12)的两侧安装有导向机构,导向机构由滑轨(14)和滑套(13)构成,滑轨(14)活动地装入滑套(13),滑轨(14)的上端与支架(11)的底部固定联接,滑套(13)与底座固定联接。
如图1所示,纠偏装置(10)安装在摆动台架的下方,纠偏装置(10)的上部与摆动台架底部的一侧固定联接,纠偏装置(10)的下部与第二液压缸的伸缩端铰接。
本实施例所述的主动辊(2)通过减速器与交流变频电机(3)连接。
本具体实施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本具体实施方式的主动辊2的一根轴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一轴承座1内,第一轴承座1通过第一调节螺栓4安装在固定台架,另一根轴悬空;从动辊7的一根轴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二轴承座8内,第二轴承座8通过第二调节螺栓9安装在摆动台架上,另一根轴悬空。故简化了带钢传输装置,故本具体实施方式能较快捷和较方便的更换主动辊2、从动辊7以及被检测带钢。
2.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液压纠偏装置,当被检测带钢在传输过程中位置发生偏移时,能调节从动辊7在摆动台架上的位置,以调节被检测带钢在从动辊7上位置,使带钢能始终平稳的传输,保证图像采集的全面性,增加了传输装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张紧辊5以及液压升降系统,能调节张紧辊5的高度,控制带钢在主动辊2和从动辊7上的张紧程度,被检测带钢能始终与主动辊2和从动辊7紧密接触,保证带钢传输的稳定性,进而保证了图像采集装置对被检测带钢表面图像的采集更加连续;第一液压缸12的两侧设计了导向机构,避免张紧辊5产生偏载。
4.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第一调节螺栓4和第二调节螺栓9能调节第一轴承座1和第二轴承座8的位置,用于调节主动辊2和从动辊7的中心距,能更为方便地安装被检测带钢。
因此,本具体实施方式不仅具有较快捷和较方便地更换主动辊2、从动辊7和被检测带钢的特点,还具有能使被检测带钢运行平稳、图像采集稳定和检测效率高的特点。
Claims (2)
1.一种用于带钢表面检测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主动辊(2)的一根轴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一轴承座(1)内,第一轴承座(1)通过第一调节螺栓(4)安装在固定台架上,主动辊(2)的另一根轴悬空;从动辊(7)的一根轴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二轴承座(8)内,第二轴承座(8)通过第二调节螺栓(9)安装在摆动台架上,从动辊(7)的另一根轴悬空;
主动辊(2)和从动辊(7)的轴线平行,主动辊(2)和从动辊(7)的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第一轴承座(1)和第二轴承座(8)均位于主动辊(2)和从动辊(7)的同一侧;主动辊(2)和从动辊(7)间装有张紧辊(5),张紧辊(5)固定在支架(11)上,张紧辊(5)的轴线与主动辊(2)的轴线平行,张紧辊(5)的轴线与主动辊(2)的轴线间的最大垂直距离为主动辊(2)的半径与张紧辊(5)半径之和;
第一液压缸(12)的伸缩端铰接在支架(11)底部的中间位置处,第一液压缸(12)的两侧安装有导向机构,导向机构由滑轨(14)和滑套(13)构成,滑轨(14)活动地装入滑套(13),滑轨(14)的上端与支架(11)的底部固定联接,滑套(13)与底座固定联接;纠偏装置(10)安装在摆动台架的下方,纠偏装置(10)的上部与摆动台架底部的一侧固定联接,纠偏装置(10)的下部与第二液压缸的伸缩端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带钢表面检测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动辊(2)通过减速器与交流变频电机(3)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19450.5A CN103738764A (zh) | 2014-01-16 | 2014-01-16 | 一种用于带钢表面检测的传输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19450.5A CN103738764A (zh) | 2014-01-16 | 2014-01-16 | 一种用于带钢表面检测的传输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738764A true CN103738764A (zh) | 2014-04-23 |
Family
ID=504958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019450.5A Pending CN103738764A (zh) | 2014-01-16 | 2014-01-16 | 一种用于带钢表面检测的传输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738764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41766A (zh) * | 2015-09-29 | 2016-01-13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一种冷轧钢带力学性能检测装置及方法 |
CN107298334A (zh) * | 2017-08-17 | 2017-10-27 | 重庆东登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卷材纠偏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108216A (ja) * | 1994-10-06 | 1996-04-30 | Nkk Corp | 金属帯の巻取制御方法 |
CN201350470Y (zh) * | 2009-02-10 | 2009-11-25 | 北京银月精铝科技有限公司 | 双工位开卷装置 |
CN202719085U (zh) * | 2012-04-28 | 2013-02-06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可快速更换钢带的钢带传动装置 |
CN203652857U (zh) * | 2014-01-16 | 2014-06-18 | 武汉科技大学 | 一种检测带钢表面缺陷用传输台 |
-
2014
- 2014-01-16 CN CN201410019450.5A patent/CN103738764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108216A (ja) * | 1994-10-06 | 1996-04-30 | Nkk Corp | 金属帯の巻取制御方法 |
CN201350470Y (zh) * | 2009-02-10 | 2009-11-25 | 北京银月精铝科技有限公司 | 双工位开卷装置 |
CN202719085U (zh) * | 2012-04-28 | 2013-02-06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可快速更换钢带的钢带传动装置 |
CN203652857U (zh) * | 2014-01-16 | 2014-06-18 | 武汉科技大学 | 一种检测带钢表面缺陷用传输台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41766A (zh) * | 2015-09-29 | 2016-01-13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一种冷轧钢带力学性能检测装置及方法 |
CN105241766B (zh) * | 2015-09-29 | 2018-11-13 |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 一种冷轧钢带力学性能检测装置及方法 |
CN107298334A (zh) * | 2017-08-17 | 2017-10-27 | 重庆东登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卷材纠偏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738675B (zh) | 一种纺织机械的输送带张紧防偏装置 | |
CN203624397U (zh) | 一种纺织机械的输送带张紧防偏装置 | |
CN203877423U (zh) | 一种包装机上的输送装置 | |
CN203997760U (zh) | 一种钢管链式输送装置 | |
UA102140C2 (ru) | Способ изменения расстояния между валиками правильной установки, правильная установка 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указанного способа | |
CN203652857U (zh) | 一种检测带钢表面缺陷用传输台 | |
CN104452258A (zh) | 一种进布架 | |
CN103787079A (zh) | 一种电池导通检查机的电池搬送机构 | |
CN204202599U (zh) | 瓷砖平整度检测装置 | |
CN103738764A (zh) | 一种用于带钢表面检测的传输装置 | |
CN204711774U (zh) | 一种钢管自动切割机 | |
CN103940315A (zh) | 轴承圆跳动检测装置 | |
CN102506729B (zh) | 一种薄板厚度激光在线测量装置 | |
CN205403826U (zh) | 一种可调节试验架 | |
CN103433297B (zh) | 平整机组张力稳定控制装置 | |
CN202864241U (zh) | 易张紧的船舶用水平皮带输送机 | |
CN106112155B (zh) | 工件水平调心机构及水平调心方法、工件截断设备 | |
CN104535244A (zh) | 一种橡胶输送带弯曲阻力实验台 | |
CN203199536U (zh) | 输送带调偏装置及具有其的带式输送机 | |
CN205165447U (zh) | 三辊卷板机 | |
CN204128535U (zh) | 一种三工位自动化检测轴承内径的装置 | |
CN103586729B (zh) | 一种摆动勾料装置 | |
CN203542209U (zh) | 一种摆动勾料装置 | |
CN204064242U (zh) | 长轴类工件的校直装置 | |
CN204124670U (zh) | 立式夹送纠偏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4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