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33530A - 分支器 - Google Patents

分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33530A
CN103733530A CN201280039042.5A CN201280039042A CN103733530A CN 103733530 A CN103733530 A CN 103733530A CN 201280039042 A CN201280039042 A CN 201280039042A CN 103733530 A CN103733530 A CN 1037335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nch
signal
main line
line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3904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33530B (zh
Inventor
山本泰子
田边充
前田充
国吉贤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7335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335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335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3353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3/00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3/54Systems for transmission via power distribution lines
    • H04B3/56Circuits for coupling, blocking, or by-passing of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3/00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3/54Systems for transmission via power distribution li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2203/54Aspects of powerline communications not already covered by H04B3/54 and its subgroups
    • H04B2203/5404Methods of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signals via power distribution lines
    • H04B2203/5425Methods of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signals via power distribution lines improving S/N by matching impedance, noise reduction, gai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2203/54Aspects of powerline communications not already covered by H04B3/54 and its subgroups
    • H04B2203/5462Systems for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s
    • H04B2203/5483Systems for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s using coupling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2203/54Aspects of powerline communications not already covered by H04B3/54 and its subgroups
    • H04B2203/5462Systems for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s
    • H04B2203/5491Systems for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s using filtering and bypassing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支器1,包括并联在干线端子Ta1和Ta2与分支端子Tb1和Tb2之间的信号分支电路8和电力分支电路9,其中信号分支电路8阻止配电电力并且使PLC通信信号通过,并且电力分支电路9阻止通信信号并且使配电电力通过。在信号分支电路8中,在通信信号的频带中,从分支端子Tb1和Tb2侧所见的阻抗与电力线4的特征阻抗相匹配并且从干线端子Ta1和Ta2侧所见的阻抗比从分支端子Tb1和Tb2侧所见的阻抗高。在电力分支电路9中,在通信信号的频带中,将输入/输出阻抗设置为与从干线端子Ta1和Ta2侧所见的信号分支电路8的阻抗相比足够高。因而,能够防止在电力线中从干线到分支线的各个分支点处通信信号强度的急剧降低,并且能够确保鲁棒的通信。

Description

分支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通信信号分支的分支器。
背景技术
传统地,在通信领域中,已知电力线通信(PLC)技术,其中将电力线用作传输线,将预定频带中的通信信号叠加在配电电力上传输。由于将用于供给电力的电力线也用作使得通信设备与彼此通信的传输线,因此不需要与电力线分开设置专用的通信线路,故而PLC作为使得能够容易地构建网络的技术正在吸引关注。注意,在电力线是用于交流配电的电力线的情况下,将通信信号的频带设置为与通过电力线所供给的交流电力的频率相比足够高的频带。
顺便提及,通常假定连接至建筑等的电力线上未叠加有PLC通信信号,并且简单地使用接线箱等从干线分支到分支线。因此,在具有PLC通信信号的情况下,在从电力线中的干线到分支线的分支点处产生信号反射和损耗,从而可能导致通信质量的劣化。
作为改进PLC的通信质量的技术,提出在从干线到分支线的分支点附近(或者在分支点处)设置滤波器电路(滤波器装置)的技术(文献1:日本专利4284317号和文献2:日本专利3969451号)。在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结构中,仅在分支线中未与PLC通信设备相连接的一些分支线处设置滤波器电路,并且作为结果,能够防止由未参与通信的分支线以及连接至未参与通信的分支线的电气设备所引起的噪声和阻抗影响PLC通信。专利文献2中描述的滤波器装置在诸如逆变器设备或电钻等的电气设备连接至电力线的情况下启动噪声滤波器的滤波处理,并且作为结果,降低了电气设备对电力线发出的噪声。
然而,专利文献1和2中所描述的噪声滤波器(滤波器电路)尽管能够降低通信信号在开路端的反射以及从电气设备发出的噪声,但是因为这些噪声滤波器不使PLC通信信号通过,所以不能在与PLC通信设备相连接的分支线中起作用。因此,即使在使用这些噪声滤波器(滤波器电路)的情况下,也不能在从电力线中的干线到分支线的分支点处降低通信信号的反射或者损耗。注意,对于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滤波器电路,需要根据通信设备与哪个分支线相连接来改变连接位置。然而,一般用户难以采取措施以改变滤波器电路的连接位置。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问题作出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分支器,其能够防止通信信号的强度在从电力线中的干线到分支线的分支点处显著减小,并且确保鲁棒的通信。
本发明的分支器用于将电力线用作传输线的电力线通信,电力线包括干线以及从干线分支的多个分支线,并且将预定频带中的通信信号叠加在配电电力上传输,将分支器插入到干线与多个分支线中的各个分支线之间,并且分支器设置有与干线相连接的干线端子和与分支线相连接的分支端子。分支器包括并联在干线端子与分支端子之间的信号分支电路和电力分支电路,其中信号分支电路用于阻止配电电力并且使通信信号通过,并且电力分支电路用于阻止通信信号并且使配电电力通过。
根据本发明,存在以下优势,即能够防止在电力线中从干线到分支线的各个分支点处的通信信号强度的显著减小,并且确保鲁棒的通信。
在该分支器中期望以下:在信号分支电路中,在通信信号的频带中,从分支端子侧所见的阻抗被设置为与电力线的特征阻抗相匹配,并且从干线端子侧所见的阻抗被设置为比电力线的特征阻抗高的阻抗并且根据从干线到分支线的分支的数量设置从干线端子侧所见的阻抗以使得从干线到全部多个分支线以等于或者高于指定值的强度分配通信信号。
在此分支器中,更期望电力分支电路包括差模扼流线圈。
在此分支器中,更期望设置一对干线端子和一对分支端子,并且电力分支电路包括低通滤波器,所述低通滤波器包括一对差模扼流线圈以及电容器,其中一对差模扼流线圈串联地插入到干线端子与分支端子之间,并且电容器在一对扼流线圈的连接点处被插入到一对干线端子之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实施例1的分支器的框图;
图2是利用根据实施例1的分支器的配电系统的系统结构图;
图3是根据实施例1的分支器的电路图;
图4是根据实施例1的分支器的电路图;
图5是根据实施例1的分支器的其它电路图;以及
图6是利用根据实施例2的分支器的配电系统的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实施例中,将要描述在利用住宅等中所铺设的电力线将电力输送至屋内的配电系统中、在将电力线作为传输线来传输在预定频带中的通信信号的电力线通信(PLC)中所使用的分支器。由于用于电力供给的电力线也用作PLC通信设备用以通信的传输线,因此不需要与电力线分开设置专用的通信线路。
实施例1
在本实施例中,将要描述以下情况作为示例,其中在将交流电力作为配电配电到住宅等的内部的交流配电系统中,PLC通信设备通过叠加在经由电力线所分配的交流电力上的通信信号来通信。将通信信号的频带设置为如下的频带(例如,10kHz-450kHz或者2MHz-30MHz),其中将与通过电力线分配的交流电力(商用电源)的频率(50Hz或者60Hz)相比足够高的频率设置为下限。
如图2中所示,配电系统具有电力线4,其包括干线2和从干线2分支的多个(这里,n组)分支线31、32、…、3n,并且从干线2通过各个分支线31、32、…、3n分配交流电力。在干线2的一端连接有生成PLC通信信号的信号源5,并且PLC通信设备(终端)61、62、…、6n分别连接至分支线31、32、…、3n的端部。
即,多个通信设备61、62、…、6n利用电力线4进行总线配线。这里,通信设备61连接至分支线31、通信设备62连接至分支线32并且通信设备6n连接至分支器3n。此外,用于针对通信信号的频带进行与电力线4的阻抗匹配的端子装置7与干线2的另一端(端子)相连接。在下文中,除非进行个别区分,否则将多个分支线31、32、…、3n统称作“分支线3”。除非进行个别区分,否则将多个通信设备61、62、…、6n统称作“通信设备6”。注意,在电力线4中,干线2和分支线3由两条线成一对的双线系统构成。通信设备6可以是诸如个人计算机或者电视接收器等的包括用于调制/解调PLC通信信号的PLC调制解调器的设备。
这里,在通信信号的频带中,将信号源5的传输阻抗Zs、端子装置7的阻抗Zt以及各个通信设备6的输入/输出阻抗Zr都设置为等于电力线4的特征阻抗Zo。即,对于通信信号的频带,Zo=Zs=Zt=Zr。
如图2中所示,将本实施例的分支器11、12、...、1n(除非进行个别区分,否则以下简称为“分支器1”)分别插入到电力线4的干线2与各个分支线31、32、…、3n之间(分支点)。这里,将分支器11插入到从干线2到分支线31的分支点中、将分支器12插入到从干线2到分支线32的分支点中并且将分支器1n插入到从干线2到分支器3n的分支点中。
如图1中所示,分支器1在一个壳体(未示出)中配备有与干线2相连接的干线端子Ta1和Ta2以及与分支线3相连接的分支端子Tb1和Tb2。这里,在电力线4中,由于干线2和分支线3两者都采用如上所述的双线系统,因此将干线端子Ta1和Ta2以及分支端子Tb1和Tb2以两个端子一组的方式各自设置一对。此外,由于以将分支器1插入到从干线2到分支线3的连接点的各部位的方式来连接分支器1,因此与干线2的上游侧(信号源5侧)和下游侧(端子装置7侧)各自相对应地设置两对干线端子Ta1和Ta2。在这两对干线端子Ta1和Ta2中,两个干线端子Ta1相连接并且两个干线端子Ta2相连接。然而,由于两个干线端子Ta1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在电气上等效,并且两个干线端子Ta2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在电气上等效,因此在图1中在未区分干线端子Ta1和Ta2的上游侧和下游侧的情况下将它们表示为一对干线端子Ta1和Ta2。
在壳体中分支器1包括信号分支电路8以及电力分支电路9,其中信号分支电路8阻止配电电力(交流电力)并且使PLC通信信号通过,并且电力分支电路9阻止通信信号并且使配电电力通过。将信号分支电路8与电力分支电路9以在干线端子Ta1和Ta2以及分支端子Tb1和Tb2之间并联的方式相连接。
因而,在处于叠加有通信信号的状态中的配电电力通过分支器1的干线端子Ta1和Ta2与分支端子Tb1和Tb2之间时,通信信号与配电电力相分离。通信信号通过信号分支电路8,并且配电电力通过电力分支电路9。换言之,电力分支电路9分离出配电电力,并且只让配电电力通过并阻止通信信号的通过,并且信号分支电路8分离出通信信号,并且只让通信信号通过并阻止配电电力的通过,作为结果,配电电力和通信信号通过不同的路径。
在电力分支电路9中,将通信信号的频带中的输入/输出阻抗设置为与在通信信号的频带中从干线端子Ta1和Ta2侧(图1中的“A”侧)所见的信号分支电路8的阻抗相比充分高。在信号分支电路8中,在通信信号的频带中,将从干线端子Ta1和Ta2侧所见的阻抗设置为比从分支端子Tb1和Tb2侧(图1中的“B”侧)所见的阻抗高,以下将详细说明。
即,在通信信号的频带中,将从干线端子Ta1和Ta2侧所见的电力分支电路9的阻抗和从分支端子Tb1和Tb2侧所见的电力分支电路9的阻抗设置为与信号分支电路8的阻抗中更高的阻抗相比充分高。因此,电力分支电路9只能通过配电电力,而不能通过通信信号。简言之,在分支器1中,由于通信信号不通过电力分支电路9,因此在通信信号的频带中,电力分支电路9的阻抗的影响小,并且信号分支电路8的阻抗占主导。电力分支电路9的具体结构将在下面描述。优选为将通信信号的频带中的电力分支电路9的输入/输出阻抗设置为从干线端子Ta1和Ta2侧所见的信号分支电路8的阻抗的大约五倍。
如图3中所示,信号分支电路8包括4个电容器81至84、2个电阻器85和86以及变压器87。在变压器87中,干线端子Ta1和Ta2侧为初级绕组并且分支端子Tb1和Tb2侧为次级绕组。将电容器81插入到变压器87的初级绕组的一端与干线端子Ta1之间。将电容器82插入到变压器87的初级绕组的另一端与干线端子Ta2之间。将电容器83插入到变压器87的次级绕组的一端与分支端子Tb1之间。将电容器84插入到变压器87的次级绕组的另一端与分支端子Tb2之间。将电阻器85插入到变压器87的初级绕组的一端与电容器81之间。将电阻器86插入到变压器87的初级绕组的另一端与电容器82之间。以下,假定电阻器85的电阻值r1和电阻器86的电阻值r2为R/2,并且假定变压器87的绕组匝数比为N:1(=初级绕组:次级绕组)。
这里,在信号分支电路8中,将在通信信号的频带中从分支端子Tb1和Tb2侧所见的阻抗Zb(以下称作“分支侧阻抗”)设置为与电力线4的特征阻抗Zo相匹配(即,Zb=Zo)。同时,在信号分支电路8中,将通信信号的频带中从干线端子Ta1和Ta2侧所见的阻抗Za(以下称作“干线侧阻抗”)设置为比电力线4的特征阻抗Zo高(即,Za>Zo)。
顺便提及,利用各个分支器1中的耦合损耗Px[dB]和插入损耗Py[dB]如下表示在信号源5与距离信号源5最远的通信设备6n之间在分支器1处发生的通信信号的损耗Pz[dB](以下称作“最大分支损耗”)。
Pz=Px+Py×(n-1)
注意,n是电力线4中分支线3的分支的数量。
这里,耦合损耗Px是在通信信号从干线2分支到分支线3的情况下分支点处(分支器1)的损耗,并且耦合损耗Px与在干线2是输入并且分支线3是输出的情况下的电力的增益相对应。同时,插入损耗Py是通信信号在干线2上通过分支点(分支器1)时所引起的损耗,并且插入损耗Py与在干线2的上游侧是输入并且其下游侧是输出的情况下的电力的增益相对应。相似地,最大分支损耗Pz是由在数量上与在信号源5与通信设备6n之间存在的分支n相等的分支器1所引起的总损耗,并且与总插入损耗(每个分支器的插入损耗Py×(分支数n-1))和一个分支器1的耦合损耗Px之和相对应。
在分支器1中,将通信信号的频带中信号分支电路8的干线侧阻抗Za设置为使得如上所述计算出的最大分支损耗Pz在通过信号源5输出的通信信号强度和通信设备6的通信信号接收灵敏度所确定的容许范围内。然而,由于最大分支损耗Pz是只考虑到分支器1处的损耗的值,因此实际上通过考虑诸如电力线4的布线长度等的除分支器1以外的损耗因素来确定以上容许范围。
换言之,在通信信号的频带中,将信号分支电路8的干线侧阻抗Za设置为比特征阻抗Zo高的阻抗,并且根据分支的数量n来设置Za以使得以等于或者高于指定值的强度将通信信号从干线2分配到全部多个分支线3。即,在分支线31、32、…、3n从干线2分支的情况下,将干线侧阻抗Za设置为以使得能够将从信号源5输出的通信信号以等于或者高于通信设备6的接收灵敏度的强度分配至与最远的分支线3n相连接的通信设备6n。简言之,基本上,容许的分支最大数量n越大,则将信号分支电路8的干线侧阻抗Za设置得越高。
由于以这种方式设置信号分支电路8的干线侧阻抗Za,因此分支器1能够在对于通信信号不产生传输线特性非常差的分支线3的情况下将通信信号的电力最优地分配至多个分支线3。作为结果,只要分支线3的数量在分支的数量n以内,则将来自信号源5的通信信号从干线2以等于或者高于指定值的强度分配到全部多个分支线3,并且在全部通信设备6中都变得可以通信。
接着,将要通过给出具体示例来描述设计者设置信号分支电路8的干线侧阻抗Za的方法。这里,将要描述以下示例,其中电力线4的特征阻抗Zo为75Ω并且电力线4中所容许的分支的最大数量n为10。注意,由于在通信信号的频带中,电力分支电路9的输入/输出阻抗与干线侧阻抗Za相比足够高,因此假定在通信信号的频带中电力分支电路9的输入/输出阻抗不影响分支器1总体的阻抗。
在这种情况下,设计者假定为信号分支电路8中电阻器85和86各自的电阻值R/2为172Ω并且变压器87的绕组匝数比N:1为2.25:1(=初级绕组:次级绕组),并且估计干线侧阻抗Za为Za≈724Ω。即,由于利用电阻器85和86的电阻值R/2以及变压器87的绕组匝数比N:1将干线侧阻抗Za表示为Za≈R+Zo×N2,因此在以上条件下近似为Za≈172×2+75×(2.25)2≈724Ω。设计者采取以这种方式近似出的干线侧阻抗Za(≈724Ω)作为干线侧阻抗Za的候选。
在相同的条件下,利用信号源5的传输阻抗Zs、端子装置7的阻抗Zt、从信号源5输出的通信信号的电压Vs以及干线2上已通过分支器1的通信信号的电压Vm以公式1表示分支器1处的插入损耗Py。
Py = 10 log Vm 2 / Zt ( Vs / 2 ) 2 / Zs    [[公式1]
这里,由于在通信信号的频带中阻抗Zs等于阻抗Zt(Zo=Zs=Zt),因此根据在从信号源5输出的通信信号的电压Vs与干线2上通信信号的电压Vm之间的关系如下给出插入损耗Py。即,利用电阻值R/2、绕组匝数比N:1以及特征阻抗Zo将插入损耗Py近似为Py≈-0.44dB。
相似地,利用阻抗Zs、通信设备6的输入/输出阻抗Zr、从信号源5输出的通信信号的电压Vs以及输入到与由分支器1所分支出的分支线3相连接的通信设备6的通信信号的电压Vr以公式2表示耦合损耗Px。
Px = 10 log Vr 2 / Zr ( Vs / 2 ) 2 / Zs    [公式2]
这里,由于在通信信号的频带中阻抗Zs等于阻抗Zr(Zo=Zs=Zr),因此根据在从信号源5输出的通信信号的电压Vs与输入到通信设备6的通信信号的电压Vr之间的关系如下给出耦合损耗Px。即,与插入损耗Py同样地,利用电阻值R/2、绕组匝数比N:1以及特征阻抗Zo将耦合损耗Px近似为Px≈-13.09dB。
给出在这种情况下的最大分支损耗Pz为Pz=Px+Py×(n-1)=-13.09-0.44×(10-1)=-17.05dB。最大分支损耗Pz(=-17.05dB)近似是电力线4的特征阻抗Zo=75Ω并且分支的最大数量n=10的配电系统中的最小损耗。在最大分支损耗Pz处于通过信号源5输出的通信信号的强度和通信设备6的通信信号接收灵敏度所确定的容许范围内的情况下,设计者采用干线侧阻抗Za的候选值(724Ω)作为干线侧阻抗Za。作为结果,设计者固定信号分支电路8的干线侧阻抗Za并且采用上述的信号分支电路8的电路常数(R/2=172Ω,N:1=2.25:1)。
在电力线4中,由于在各个分支点插入如上所述设置为相同的干线侧阻抗Za的分支器1,因此能够应用在分支数量不超过n=10的范围内的任意数量的分支。
接着,将要描述电力分支电路9的具体示例。例如,如图4中所示,电力分支电路9包括差模(共模)扼流线圈91和92。将扼流线圈91和92分别插入到干线端子Ta1和Ta2与分支端子Tb1和Tb2之间,并且选择其电感以使得配电电力以低损耗通过并且电力分支电路9的输入/输出阻抗与干线侧阻抗Za相比足够高。
在图4中示出的示例中,在电力分支电路9中,扼流线圈91和92插入在双线电力线4的各线路上。即,扼流线圈91被插入到一个干线端子Ta1和一个分支端子Tb1之间,并且扼流线圈92被插入到另一个干线端子Ta2和另一个分支端子Tb2之间。因此,电力分支电路9由于在电力线4的各个线路上具有扼流线圈91和92,因此可靠地阻止了通信信号的通过。
此外,例如图5中所示,作为其它示例,电力分支电路9可以包括具有差模扼流线圈93至96以及电容器97的低通滤波器。在此电力分支电路9中,根据通信信号的频带设置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以使得配电电力通过并且可靠地阻止通信信号的通过。相似地,在电力分支电路9中,选择低通滤波器的电路常数以使得输入/输出阻抗与信号分支电路8的干线侧阻抗Za相比足够高。
在图5的示例中,电力分支电路9具有4个扼流线圈93至96,并且将这4个扼流线圈93至96插入到双线系统电力线4的线路上以使得扼流线圈的两段(一对)各自被串联地插入。即,将一对扼流线圈93和94串联地连接在一个干线端子Ta1和一个分支端子Tb1之间,并且将一对扼流线圈95和96串联地连接在另一个干线端子Ta2和另一个分支端子Tb2之间。
电容器97连接在一对串联连接的扼流线圈93和94的连接点与一对串联连接的扼流线圈95和96的连接点之间,以使得电容器97横跨一对干线端子Ta1和Ta2。换言之,电力分支电路9包括低通滤波器,其具有串联连接在干线端子Ta1(Ta2)与分支端子Tb1(Tb2)之间的一对差模扼流线圈93和94(95和96)和电容器97。电容器97在一对扼流线圈93和94的连接点与一对扼流线圈95和96的连接点处被插入到一对干线端子Ta1和Ta2之间。因此,由于电力分支电路9包括使用扼流线圈93至96和电容器97的低通滤波器,因此其能够使配电电力以低损耗通过并且更可靠地阻止通信信号的通过。
通过上述实施例的分支器1,在干线端子Ta1和Ta2与分支端子Tb1和Tb2之间,PLC通信信号和配电电力能够被分开并且通过信号分支电路8和电力分支电路9各自的路径。在电力线4中从干线2分支出多个分支线3的情况下,由于分支器1设置在向分支线3的各个分支点处,因此可以优化在通信信号的频带中的阻抗,并且能够减小在各个分支点处通信信号的反射或者损耗。
即,在此分支器1中,由于可以在电力线4的各个分支点处对PLC通信信号和配电电力各自分别进行阻抗匹配,因此在各个分支点处不仅可以对于配电电力而且还可以对于通信信号减小反射或者损耗。作为结果,分支器1具有以下优势,即能够防止在电力线4中从干线2到分支线3的各个分支点处的通信信号强度的显著减小,并且确保鲁棒的通信。
此外,不管所要连接至分支线3的设备是否为通信设备6,都在从干线2到全部分支线3的分支点处设置有本实施例的分支器1。因而,通过在配电系统的施工者铺设电力线4时将分支器1与全部分支点相连接,用户能够将通信设备6与任意分支线3相连接并且之后不需要改变分支器1的连接点。
此外,在信号分支电路8中,由于在通信信号的频带中,从分支端子Tb1和Tb2所见的分支侧阻抗Zb与电力线4的特征阻抗Zo相匹配,因此在到分支线3的连接点处不发生通信信号的反射。
相似地,在信号分支电路8中,在通信信号的频带中,将从干线端子Ta1和Ta2所见的干线侧阻抗Za设置为比电力线4的特征阻抗Zo高的阻抗。此外,根据从干线2到分支线3的分支的数量(在电力线4中到分支线3的分支的数量)设置干线侧阻抗Za以使得能够以等于或者高于指定值的强度将通信信号从干线2分配至全部多个分支线3。因此,本发明的分支器1具有以下优势,即分支器1能够在针对通信信号不产生传输线特性非常差的分支线3的情况下将通信信号的电力适当地分配至多个分支线3,并且确保鲁棒的通信。
注意,本实施例的分支器1也可以在例如引入到集体住宅或者工厂的配电系统中使用。例如,在集体住宅中,在各个住户内分支之前,电力线4在各层分支并且接着在各个住户分支。即使在电力线4以多级分支的情况下,由于在电力线4的各个分支点处设置了分支器1,因此分支器1能够优化通信信号的频带中的阻抗并且减小各个分支点处通信信号的反射或者损耗。此外,分支器1能够在对于通信信号不产生传输线特性非常差的分支线3的情况下将通信信号的电力适当地分配至多个分支线3,并且确保鲁棒的通信。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分支器1与实施例1的分支器1的不同在于,在将直流电力作为配电电力配电到屋内的直流配电系统中使用分支器1。在本实施例中,PLC通信设备6(见图6)通过将通信信号叠加在经由电力线4(见图6)分配的直流电力上以进行通信。在下文中,对与实施例1相同的构成提供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将会适当地省略重复的描述。
如图6中所示,本实施例的直流配电系统包括用于输出直流电力的直流电源110和用于将直流电源110的输出分配至屋内的直流配电板120。直流电源110包括用于将从商用电源(未示出)所供给的交流转换成直流的交流/直流转换器111、太阳能电池112以及二次电池113。直流配电板120包括连接至直流电源110的主开关121和连接至主开关121的次级侧的多个分支开关122。
该直流配电系统在直流配电板120中具有包括连接至主开关121的次级侧的多个板内干线21和22、以及通过分支开关122从板内干线21分支的多个屋内干线23和24的电力线4。屋内干线23和24通过分支器13至16分支为多个分支线31至34(除非各自特别区分,否则统称为“分支线3”)。在分支线3的端部分别连接有PLC通信设备61至64(除非各自特别区分,否则统称为“通信设备6”),并且在屋内干线23和24相对于分支开关122的相反侧的端部各自连接有端子装置7。
此外,在直流配电板120中,将用于防止通信信号泄露的阻塞滤波器123插入到各个板内干线21和22中,并且还将通信装置124连接至板内干线21和22。在图6中的示例中,通信装置124连接至外部网络,并且具有通信开关125和匹配电路126。注意,在电力线4中,板内干线21和22、屋内干线23和24以及分支线3由两条线成对的双线系统构成。
本实施例的分支器1不仅设置在从屋内干线23和24到分支线3的分支点处,并且还设置在从板内干线21和22到屋内干线23和24的分支点处。具体地,在图6中的示例中,分支器13至16设置在从自直流配电板120引出的屋内干线23和24到分支线3的分支点处,其中在分支器13至16中干线端子连接至屋内干线23或24并且分支端子连接至分支线3。简言之,将各个屋内干线23和24视为干线2(见图2),则从屋内干线23或24到通信设备6和端子装置7的结构与实施例1的配电系统的结构相同。
此外,在图6中的示例中,在板内干线21的各个分支点处,分支器11和12设置在分支开关122的负载(屋内干线23和24)侧,其中在分支器11和12中,干线端子与各个分支开关122相连接并且分支端子与各个屋内干线23和24相连接。即,由分支器11从板内干线21分支出的屋内干线23进一步由分支器13和14分支为分支线31和32,并且由分支器12从板内干线21分支出的屋内干线24进一步由分支器15和16分支为分支线33和34。换言之,对于板内干线21,分支器11与分支器13和14是分层连接的,并且分支器12与分支器15和16是分层连接的。注意,图6中省略对干线端子和分支端子的图示。
这里,如下设置各个分支器11至16(除非各自特别区分,否则统称为“分支器1”)的信号分支电路8在通信信号的频带中的干线侧阻抗Za。
即,在各个分支器1中,将干线侧阻抗Za设置为使得在彼此距离最远的通信设备6之间通信的情况下,分支器1中引起的损耗(最大分支损耗)处于通过通信信号传输强度和通信设备6的接收灵敏度所确定的容许范围内。然而,由于最大分支损耗是只考虑到分支器1处的损耗的值,因此实际上通过考虑到诸如电力线4的布线长度等的除分支器1以外的损耗因素以确定以上容许范围。
换言之,在通信信号的频带中,将信号分支电路8的干线侧阻抗Za设置为比特征阻抗Zo高的阻抗、并且根据电力线4的分支的数量来设置从而以等于或者高于指定值的强度将通信信号分配到全部分支线3。即,在分支器11和12中,根据对于一个板内干线21所容许的屋内干线23和24的最大分支数来设置在通信信号的频带中的从干线端子所见的干线侧阻抗Za。在分支器13至16中,根据对于一个屋内干线23或者24所容许的分支线3的最大分支数来设置在通信信号的频带中从干线端子所见的干线侧阻抗Za。
根据上述本实施例的结构,在将直流电力作为配电电力配电至屋内的直流电力配电系统中,利用分支器1,PLC通信信号和配电电力(直流电力)也可以被分开并且通过信号分支电路8和电力分支电路9各自的路径。即,在此分支器1中,由于可以在电力线4的各个分支点处对PLC通信信号和配电电力各自分别进行阻抗匹配,因此在各个分支点处不仅可以对于配电电力而且还对于通信信号减小反射或者损耗。作为结果,分支器1具有以下优势,即能够减小在电力线4的各个分支点处通信信号的反射或者损耗并且能够改进PLC通信的质量。
此外,在信号分支电路8中,在通信信号的频带中,根据电力线4的分支数量设置从干线端子所见的干线侧阻抗Za以使得能够以等于或者高于指定值的强度将通信信号从干线2分配至全部多个分支线3。因此,本实施例的分支器1能够在对于通信信号不产生传输线特性非常差的分支线3的情况下将通信信号的电力适当地分配至多个分支线3,并且确保鲁棒的通信。
其它结构和功能与实施例1相同。

Claims (4)

1.一种用于电力线通信的分支器,所述电力线通信将包括干线以及从所述干线分支的多个分支线的电力线用作传输线并且将预定频带的通信信号叠加在配电电力上传输,所述分支器被插入在所述干线与所述多个分支线中的各个分支线之间,并且所述分支器设置有:
干线端子,与所述干线相连接;以及
分支端子,与所述分支线相连接,
其中,所述分支器包括并联在所述干线端子与所述分支端子之间的信号分支电路和电力分支电路,其中所述信号分支电路用于阻止所述配电电力并且使所述通信信号通过,并且所述电力分支电路用于阻止所述通信信号并且使所述配电电力通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支器,其中,
在所述信号分支电路中,在所述通信信号的频带中,从所述分支端子侧所见的阻抗被设置为与所述电力线的特征阻抗相匹配,并且从所述干线端子侧所见的阻抗被设置在比所述电力线的特征阻抗高的范围,并且根据从所述干线到所述分支线的分支的数量来设置从所述干线端子侧所见的阻抗从而以等于或者高于指定值的强度从所述干线到全部的所述多个分支线分配所述通信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分支器,其中,
所述电力分支电路包括差模的扼流线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分支器,其中,
所述分支器设置有一对干线端子和一对分支端子,以及
所述电力分支电路包括低通滤波器,所述低通滤波器包括在所述干线端子与所述分支端子之间串联连接的一对差模的扼流线圈以及电容器,其中所述电容器在一对所述扼流线圈的连接点处被插入到所述一对干线端子之间。
CN201280039042.5A 2011-08-11 2012-08-10 分支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335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76244 2011-08-11
JP2011176244A JP5853189B2 (ja) 2011-08-11 2011-08-11 分岐器
PCT/JP2012/070543 WO2013022098A1 (ja) 2011-08-11 2012-08-10 分岐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33530A true CN103733530A (zh) 2014-04-16
CN103733530B CN103733530B (zh) 2015-09-16

Family

ID=47668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39042.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33530B (zh) 2011-08-11 2012-08-10 分支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100105B2 (zh)
JP (1) JP5853189B2 (zh)
CN (1) CN103733530B (zh)
WO (1) WO2013022098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67921A (zh) * 2014-10-29 2015-03-25 云南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高速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信号分配器
CN107539241A (zh) * 2016-06-29 2018-01-05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线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90334581A1 (en) * 2014-07-22 2019-10-31 Esker Technologies, LLC Transient and spurious signal filter
JP6521436B2 (ja) * 2015-04-07 2019-05-29 アズビル株式会社 経路分岐器および電圧分岐回路
US10374813B2 (en) 2015-08-07 2019-08-06 The Boeing Company Coupler for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and power-over-ethernet
US10594519B2 (en) * 2018-05-01 2020-03-17 Linear Technology Holding Llc Power over data lines system using pair of differential mode chokes for coupling DC voltage and attenuating common mode noise
JP7454398B2 (ja) 2020-02-14 2024-03-22 株式会社竹中工務店 電力線通信システム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71535A1 (en) * 2001-03-29 2002-11-21 Yehuda Cern Coupling broadband modems to power lines
US20080018412A1 (en) * 2006-07-18 2008-01-24 Podell Allen F Divider/combiner with coupled section
CN101471699A (zh) * 2007-10-16 2009-07-01 法国电信公司 电力线传输
CN102132500A (zh) * 2008-08-20 2011-07-20 索尼公司 用于在电力线通信网络中确定共模信号的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13477B2 (ja) * 2001-11-19 2005-11-09 Tdk株式会社 電力線通信システム
JP2007166109A (ja) 2005-12-12 2007-06-28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伝送システムの分岐器並びに伝送システム
JP4284317B2 (ja) * 2005-12-26 2009-06-24 中国電力株式会社 電力線通信方法
JP3969451B2 (ja) * 2006-01-12 2007-09-05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電力線搬送通信用の配線装置及び電力線搬送通信システム
JP2008228022A (ja) * 2007-03-14 2008-09-25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ブロッキングフィルター及び電力線通信システム
JP2009178032A (ja) 2007-12-25 2009-08-06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直流配電システム
JP2009272963A (ja) 2008-05-08 2009-11-19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電力線通信システム
JP2011082601A (ja) 2009-10-02 2011-04-21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配電システム
CN102474307B (zh) * 2010-04-12 2014-04-1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阻抗稳定化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71535A1 (en) * 2001-03-29 2002-11-21 Yehuda Cern Coupling broadband modems to power lines
US20080018412A1 (en) * 2006-07-18 2008-01-24 Podell Allen F Divider/combiner with coupled section
CN101471699A (zh) * 2007-10-16 2009-07-01 法国电信公司 电力线传输
CN102132500A (zh) * 2008-08-20 2011-07-20 索尼公司 用于在电力线通信网络中确定共模信号的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67921A (zh) * 2014-10-29 2015-03-25 云南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高速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信号分配器
CN104467921B (zh) * 2014-10-29 2017-04-05 云南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高速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信号分配装置
CN107539241A (zh) * 2016-06-29 2018-01-05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线束
CN107539241B (zh) * 2016-06-29 2020-04-07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线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853189B2 (ja) 2016-02-09
US9100105B2 (en) 2015-08-04
US20140192907A1 (en) 2014-07-10
JP2013042234A (ja) 2013-02-28
CN103733530B (zh) 2015-09-16
WO2013022098A1 (ja) 2013-0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33530B (zh) 分支器
US11695593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igh capacity power delivery to remote nodes
CN101946385B (zh) 光伏副发电机接线盒、光伏发电机接线盒、用于光伏设备的光伏逆变器以及光伏设备
CN104953947B (zh) 用于光伏发电的监视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CN101651472B (zh) 电力线载波通讯装置及其载波通讯方法
CN101841446A (zh) 纵联通道传输装置、光纤差动保护装置及方法
CN114144683B (zh) 用于电连接计量设备和分布式能源设备的系统
CN201594823U (zh) 电力线载波通讯装置
CN104953946A (zh) 一种采用载波通信的交流汇流箱和光伏发电站
CN202794361U (zh) 台区自动识别测试仪
KR101521635B1 (ko) 유무선 이중화 통신 방식의 태양광 발전 시스템 및 그 통신 방법
CN109560870A (zh) 用于级联型电力转换设备的通讯系统
CN111682950B (zh) 光电适配器及配电系统
CN108226848A (zh) 一种电能表纠错系统及方法
CN104635272A (zh) 一种分布式高密度电法仪器
CN106451759B (zh) 一种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微电网监控系统
CN101132236A (zh) 利用传统的电流互感器与电压互感器进行光纤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CN105611982B (zh) 一种电池、通信终端及通信系统
CN205336276U (zh) 一种基于多绕组耦合电感电力线载波通讯系统
CN208675204U (zh) 铁路全电子微机联锁结合zpw-2000系列电码化编码电路
CN105515611A (zh) 一种apf通信系统
CN102742109B (zh) 一种远供系统及远端电源
CN105471477A (zh) 一种基于多绕组耦合电感电力线载波通讯系统及方法
CN205336272U (zh) 一种apf通信系统
CN111245089A (zh) 一种多路供电设备、供电系统及分路计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16

Termination date: 2018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