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32834A - 推土机 - Google Patents

推土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32834A
CN103732834A CN201280004306.3A CN201280004306A CN103732834A CN 103732834 A CN103732834 A CN 103732834A CN 201280004306 A CN201280004306 A CN 201280004306A CN 103732834 A CN103732834 A CN 1037328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ing oil
oil pipe
pipe arrangement
vehicle frame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0430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32834B (zh
Inventor
宇野彰
北郁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ma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ma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matsu Ltd filed Critical Koma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7328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328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328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3283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3/00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 E02F3/04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 E02F3/76Graders, bulldozers, or the like with scraper plates or ploughshare-like elements; Levelling scarifying devices
    • E02F3/7609Scraper blade mounted forwardly of the tractor on a pair of pivoting arms which are linked to the sides of the tractor, e.g. bulldoz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08Superstructures; Supports for superstructures
    • E02F9/0808Improving mounting or assembling, e.g. frame elements, disposition of all the components on the superstructures
    • E02F9/0825Cast frame structur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08Superstructures; Supports for superstructures
    • E02F9/0858Arrangement of component parts installed on superstruc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electric components, fenders, air-conditioning units
    • E02F9/0891Lids or bonnets or doors or details thereof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20Drives; Control devices
    • E02F9/22Hydraulic or pneumatic drives
    • E02F9/2264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elements for hydraulic drives
    • E02F9/2275Hos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nd protection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onent Parts Of Construction Machinery (AREA)
  • Operation Control Of Excavators (AREA)

Abstract

推土机的车架具有左车架、右车架、底板和横梁部件。左车架和右车架分别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底板跨设于左右车架之间。横梁部件位于液压泵与左右液压马达之间。横梁部件配置成从底板向上方突出。横梁部件跨设于左右车架之间。横梁部件具有在左右分开配置的左导管孔和右导管孔。第一左工作油配管和第二左工作油配管配置成穿过左导管孔。第一左工作油配管和第二右工作油配管配置成穿过右导管孔。

Description

推土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推土机。
背景技术
有一种具有HST(Hydro Static Transmission,静液压传动)系统的推土机。HST系统具有液压泵和液压马达。在HST系统中,利用液压泵排出的工作油来驱动行驶用液压马达,从而使推土机行驶。因此,在HST系统中,利用工作油配管连接液压泵和液压马达。工作油经由工作油配管在液压泵和液压马达之间流动。
如专利文献1所示,推土机具有车架。车架具有右车架、左车架、底板及横梁部件。底板跨设于左右车架之间。横梁部件配置成从底板向上方突出,跨设于左右车架之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9-507144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工作油配管将液压泵和液压马达连接,因此在横梁部件位于液压泵与液压马达之间时,工作油配管被配置成俯视时与横梁部件交叉。在这种情况下,因为横梁部件配置成从底板突出,所以需要使工作油配管越过横梁部件而配置,因此工作油配管形成较大程度地弯曲的形状。工作油配管的较大程度地弯曲的形状对工作油的驱动力传递效率产生影响,因此有可能增加推土机的耗油量。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耗油量的推土机。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第一方式的推土机包括车架、发动机、液压泵、左液压马达、右液压马达、第一左工作油配管、第二左工作油配管、第一右工作油配管和第二右工作油配管。发动机由车架支承。液压泵由发动机驱动。左液压马达和右液压马达是行驶用马达。左右液压马达配置在液压泵的后方,由液压泵排出的工作油驱动。第一左工作油配管和第二左工作油配管将液压泵和左液压马达连接。第一右工作油配管和第二右工作油配管将液压泵和右液压马达连接。车架具有左车架、右车架、底板和横梁部件。左车架和右车架分别沿着前后方向延伸。底板跨设于左右车架之间。横梁部件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液压泵与左右液压马达之间。横梁部件配置成从底板向上方突出。横梁部件跨设于左右车架之间。横梁部件具有在左右分开配置的左导管孔和右导管孔。第一左工作油配管和第二左工作油配管穿过左导管孔而配置。第一右工作油配管和第二右工作油配管穿过右导管孔而配置。
本发明第二方式的推土机在第一方式的推土机的基础上,左右液压马达配置于比液压泵低的位置。
本发明第三方式的推土机在第二方式的推土机的基础上,左导管孔的底部和右导管孔的底部位于与底板等高的位置。
本发明第四方式的推土机在第一至第三方式中任一方式的推土机的基础上,液压泵具有第一左泵端口、第二左泵端口、第一右泵端口及第二右泵端口。第一左泵端口和第二左泵端口设置于液压泵的左侧面。第一右泵端口和第二右泵端口设置于液压泵的右侧面。第一左工作油配管与第一左泵端口连接。第二左工作油配管与第二左泵端口连接。第一右工作油配管与第一右泵端口连接。第二右工作油配管与第二右泵端口连接。液压泵将从第一左泵端口流入的工作油从第二左泵端口排出,将从第二左泵端口流入的工作油从第一左泵端口排出。液压泵将从第一右泵端口流入的工作油从第二右泵端口排出,将从第二右泵端口的流入的工作油从第一右泵端口排出。
本发明第五方式的推土机在第四方式的推土机的基础上,第一左工作油配管和第二左工作油配管配置成在俯视时不与第一右工作油配管和第二右工作油配管交叉。
本发明第六方式的推土机在第一至第五方式中任一方式的推土机的基础上,车架具有左盖体部件和右盖体部件。左盖体部件配置于左导管孔的后方。左盖体部件覆盖第一左工作油配管的一部分和第二左工作油配管的一部分。右盖体部件配置于右导管孔的后方。右盖体部件覆盖第一右工作油配管的一部分和第二右工作油配管的一部分。左盖体部件和右盖体部件在左右方向上彼此分开配置。在车架上设置有位于左盖体部件和右盖体部件之间的开口。
本发明第七方式的推土机在第一至第六方式中任一方式的推土机的基础上,横梁部件是一体形成的铸件。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第一方式的推土机中,第一左工作油配管和第二左工作油配管穿过左导管孔而配置,第一右工作油配管和第二右工作油配管穿过右导管孔而配置,因此,与将工作油配管配置成越过横梁部件的情况相比,能够使各工作油配管的弯曲度减小,由此能够降低耗油量。
像第二方式的推土机那样,在将左右液压马达配置在比液压泵低的位置的情况下,如果使工作油配管越过横梁部件而配置,则各工作油配管的弯曲度进一步增大。但是,在本方式的推土机中,因为能够使各工作油配管的弯曲度减小,所以能够降低耗油量。
在本发明第三方式的推土机中,因为能够使工作油配管配置于较低的位置,所以能够进一步使各工作油配管的弯曲度减小。
在本发明第四方式的推土机中,与左液压马达连接的第一左工作油配管和第二左工作油配管均与液压泵的左侧面连接。因此,第一左工作油配管和第二左工作油配管均配置成从液压泵的左侧面向后方延伸,并且穿过左导管孔到达左液压马达。与右液压马达连接的第一右工作油配管和第二右工作油配管均与液压泵的右侧面连接。因此第一右工作油配管和第二右工作油配管均配置成从液压泵的右侧面向后方延伸并且穿过右导管孔到达右液压马达。因此,能够使各工作油配管的弯曲度减小,并且能够使各工作油配管的长度缩短。
在本发明第五方式的推土机中,能够使各工作油配管的弯曲度减小,并且能够使各工作油配管的长度缩短。
在本发明第六方式的推土机中,在车架上设置有位于左盖体部件和右盖体部件之间的开口,因此能够容易地经由开口进行车架内部的检查。
在本发明第七方式的推土机中,横梁部件被容易制造。另外,在横梁部件上,即使设置左导管孔和右导管孔,也能够抑制横梁部件的强度的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推土机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推土机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推土机的内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推土机的内部结构的侧视图。
图5是表示推土机的内部结构的仰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相关技术的推土机内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7是表示相关技术的推土机内部结构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推土机1的侧视图如图1所示。该推土机1包括左右侧行驶装置2、车辆主体3及工作装置4。行驶装置2是用于使车辆行驶的装置,具有履带11。通过驱动履带11使推土机1行驶。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中只标记了左右侧行驶装置中的左侧行驶装置2。在以下说明中,“前后”指的是推土机1的前后。“左右”指的是从推土机1的驾驶室12内看向前方时的左右各方向。
车辆主体3包括车架10(参照图2至图5)、驾驶室12、发动机罩13及冷却装置14。驾驶室12支承于车架10。发动机罩13配置于驾驶室12的前方。发动机罩13内收纳有发动机5。发动机罩13的上表面朝向前斜下方倾斜。冷却装置14配置在驾驶室12的后方。冷却装置14包括例如冷却发动机5的冷却液的散热器和冷却工作油的油冷却器。
工作装置4设置于发动机罩13的前方。工作装置4具有推土铲15和液压缸16。推土铲15以能够在上下方向上摆动的方式设置。液压缸16改变推土铲15的姿势。
图2是表示车辆主体3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车辆主体3的内部结构的俯视图。图4是表示车辆主体3的内部结构的侧视图。图5是表示车辆主体3的内部结构的仰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至图5中省略了发动机5的图示。
车架10具有左车架21、右车架22、底板23、前车架24、前横梁部件25、后车架26及后横梁部件27。需要说明的是,在图5中省略了包括后车架26的车架10的一部分的图示。
左车架21和右车架22分别沿着前后方向延伸而配置。左车架21和右车架22在左右方向上排列配置。在左车架21的左侧配置有上述左侧行驶装置2的车架部2a(以下称为“左行驶车架2a”)。右车架22的右侧配置有右侧行驶装置2的车架部2b(以下称为“右行驶车架2b”)。底板23跨设于左车架21和右车架22之间。
前车架24配置于左车架21和右车架22的前方。前车架24支承发动机罩13。如图2所示,前车架24具有前发动机安装部241。前发动机安装部241经由未图示的安装装置支承发动机5。
前横梁部件25在前后方向上配置在前车架24与左右车架21,22之间。前横梁部件25配置成从左车架21向左侧突出。在前横梁部件25的左侧部安装有左行驶车架2a。前横梁部件25配置成从右车架22向右方突出。在前横梁部件25的右侧部安装有右行驶车架2b。前横梁部件25具有后发动机安装部251。后发动机安装部251经由未图示的安装装置支承发动机5。前横梁部件25具有前驾驶室安装部252。前驾驶室安装部252经由未图示的安装装置支承驾驶室12。
后车架26配置于左车架21和右车架22的后方。后车架26支承冷却装置14。在后车架26上设置有开口261。开口261在上下方向上贯穿后车架26。如图3所示,在开口261安装有检查用盖体262。如图4所示,后车架26的底面263配置于左车架21和右车架22的底面的上方。即,后车架26的底面263位于底板23的上方。
后横梁部件27跨设于左车架21和右车架22之间。后横梁部件27在前后方向上配置在左右车架21,22与后车架26之间。后横梁部件27是一体形成的铸件。后横梁部件27具有左侧壁部31、右侧壁部32、主横梁部33、底板部34、左支柱部35及右支柱部36。
左侧壁部31和右侧壁部在左右方向上排列配置。左侧壁部31安装于左车架21。右侧壁部32安装于右车架22。在左侧壁部31的左侧面安装有左行驶车架2a。在右侧壁部的右侧面安装有右行驶车架2b。
主横梁部33跨设于左侧壁部31与右侧壁部32之间。底板部34配置于主横梁部33的前方。主横梁部33配置成从底板部34向上方突出。底板部34配置成与底板23大致构成一平面,因此主横梁部33配置成从底板23向上方突出。
主横梁部33具有左导管孔37和右导管孔38。左导管孔37和右导管孔38在左右分开配置。左导管孔37和右导管孔38在前后方向上贯穿主横梁部33。更具体而言,左导管孔37朝向后斜左方贯穿主横梁部33。右导管孔38朝向后斜右方贯穿主横梁部33。左导管孔37的底部和右导管孔38的底部与底板部34相连。因此,左导管孔37的底部和右导管孔38的底部位于与底板23等高的位置。左导管孔37和右导管孔38位于后车架26的底面263的下方。如图2和图3所示,主横梁部33的前表面和底板部34之间跨设有加强筋39。加强筋39位于左导管孔37和右导管孔之间。
左支柱部35从左侧壁部31向上方突出。右支柱部36从右侧壁部向上方突出。如图2所示,在左支柱部35和右支柱部36上安装有驾驶室安装托架41。驾驶室安装托架41具有后驾驶室安装部411。后驾驶室安装部411经由未图示的安装装置支承驾驶室12。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至图5中省略了驾驶室安装托架41的图示。
在左行驶车架2a的后部安装有左马达托架42。在右行驶车架2b的后部安装有右马达托架43。左马达托架42和右马达托架43位于后车架26的下方。左马达托架42和右马达托架43位于后横梁部件27的后方。左马达托架42位于后横梁部件27的左侧壁部31的左侧。右马达托架43位于后横梁部件27的右侧壁部32的右侧。
如图3所示,推土机1包括液压泵17、左液压马达18和右液压马达19。液压泵17由发动机5驱动。液压泵17配置于发动机5的后方。液压泵17配置于底板23的上方。液压泵17位于后横梁部件27的前方。
液压泵17具有第一左泵端口171、第二左泵端口172、第一右泵端口173、第二右泵端口174。第一左泵端口171和第二左泵端口172设置于液压泵17的左侧面。当工作油从第一左泵端口171流出时,工作油流入第二左泵端口172。当工作油从第二左泵端口172流出时,工作油流入第一左泵端口171。如图4所示,第二左泵端口172位于第一左泵端口171的下方。
第一右泵端口173和第二右泵端口174设置于液压泵17的右侧面。当工作油从第一右泵端口173流出时,工作油流入第二右泵端口174。当工作油从第二右泵端口174流出时,工作油流入第一右泵端口173。第二右泵端口174位于第一右泵端口173的下方。
左液压马达18和右液压马达19由液压泵17排出的工作油驱动。通过驱动左液压马达18来驱动左侧行驶装置2的履带11。通过驱动右液压马达19来驱动右侧行驶装置2的履带11。因此,通过驱动左液压马达18和右液压马达19,使推土机1行驶。
左液压马达18和右液压马达19位于液压泵17的后方。左液压马达18和右液压马达19配置于比液压泵17低的位置。左液压马达18配置于左马达托架42内。右液压马达19配置于右马达托架43内。因此,左液压马达18和右液压马达19位于后车架26的下方。左液压马达18和右液压马达19位于后横梁部件27的后方。换言之,后横梁部件27在前后方向上配置于液压泵17与左右液压马达18,19之间。左液压马达18位于后横梁部件27的左侧壁部31的左侧。右液压马达19位于后横梁部件27的右侧壁部32的右侧。
左液压马达18具有第一左马达端口181与第二左马达端口182。第一左马达端口181和第二左马达端口182设置于左液压马达18的右侧面。左液压马达18将从第一左马达端口181流入的工作油从第二左马达端口182排出。左液压马达18将从第二左马达端口182流入的工作油从第一左马达端口181排出。如图4所示,第二左马达端口182位于第一左马达端口181的下方。
右液压马达19具有第一右马达端口191和第二右马达端口192。第一右马达端口191和第二右马达端口192设置于右液压马达19的左侧面。右液压马达19将从第一右马达端口191流入的工作油从第二右马达端口192排出。右液压马达19将从第二右马达端口192流入的工作油从第一右马达端口191排出。第二右马达端口192位于第一右马达端口191的下方。
液压泵17与左液压马达18经由第一左工作油配管51和第二左工作油配管连接。第一左工作油配管51将第一左泵端口171和第一左马达端口181连接。第二左工作油配管52将第二左泵端口172和第二左马达端口182连接。第一左工作油配管51和第二左工作油配管52穿过左导管孔37而配置。因此,第一左工作油配管51配置成从第一左泵端口171向后方延伸并穿过左导管孔37到达第一左马达端口181。第二左工作油配管52配置成从第二左泵端口172向后方延伸并穿过左导管孔37到达第二左马达端口182。第一左工作油配管51和第二左工作油配管52被左配管托架58捆扎,并安装于后横梁部件27的底板部34。
液压泵17与右液压马达19经由第一右工作油配管53和第二右工作油配管54连接。第一右工作油配管53将第一右泵端口173和第一右马达端口191连接。第二右工作油配管54将第二右泵端口174和第二右马达端口192连接。第一右工作油配管53和第二右工作油配管54穿过右导管孔38而配置。因此,第一右工作油配管53配置成从第一右泵端口173向后方延伸并穿过右导管孔38到达第一右马达端口191。第二右工作油配管54配置成从第二右泵端口174向后方延伸并穿过右导管孔38到达第二右马达端口192。第一右工作油配管53和第二右工作油配管54被右配管托架59捆扎,并安装于后横梁部件27的底板部34。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左马达托架42上安装有左盖体部件55。左盖体部件55配置于左导管孔37的后方。左盖体部件55具有在俯视时向左斜后方弯曲的形状。左盖体部件55覆盖第一左马达端口181、第二左马达端口182、第一左工作油配管51的一部分及第二左工作油配管52的一部分。
在第一右马达托架43上安装有右盖体部件56。右盖体部件56配置于右导管孔38的后方。右盖体部件56具有在俯视时向右斜后方弯曲的形状。右盖体部件56覆盖第一右马达端口191、第二右马达端口192、第一右工作油配管53一部分及第二右工作油配管54的一部分。上述后车架26的开口261在俯视时位于左盖体部件55与右盖体部件56之间。
在俯视时,第一左工作油配管51和第二左工作油配管52配置成不与第一右工作油配管53和第二右工作油配管54交叉。即,在俯视时,第一左工作油配管51配置成不与第一右工作油配管53和第二右工作油管54交叉。第二左工作油配管52配置成不与第一右工作油配管53和第二右工作油配管54交叉。
第二左工作油配管52配置于第一左工作油配管51的下方。在侧视时,第一左工作油配管51和第二左工作油配管52配置成彼此不交叉。第二右工作油配管54配置在第一右工作油配管53的下方。在侧视时,第一右工作油配管53和第二右工作油配管54配置成彼此不交叉。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推土机1的相关技术的推土机1’的内部结果的俯视图。图7是表示相关技术的推土机1’的内部结构的侧视图。在相关技术的推土机1’中,液压泵17’将从第一左泵端口171’流入的工作油从第一右泵端口173’排出。液压泵17’将从第一右泵端口173’流入的工作油从第一左泵端口171’排出。
因此,第一左工作油配管51’从第一左泵端口171’向后方延伸并穿过后横梁部件27’的上方与右液压马达19’连接。第一右工作油配管53’从第一右泵端口173’向后方延伸并穿过后横梁部件27’的上方与右液压马达19’连接。因此,第一左工作油配管51’在后横梁部件27’的后方向右方且下方弯曲。第一右工作油配管53’在后横梁部件27’的后方向右方且下方弯曲。
另外,在相关技术的推土机1’中,液压泵17’将从第二左泵端口172’流入的工作油从第二右泵端口174’排出,液压泵17’将从第二右泵端口174’流入的工作油从第二左泵端口172’排出。
因此,第二左工作油配管52’从第二左泵端口172’向后方延伸并穿过后横梁部件27’的上方与左液压马达18’连接。第二右工作油配管54’从第二右泵端口174’向后方延伸并穿过后横梁部件27’的上方与左液压马达18’连接。因此,第二左工作油配管52’在后横梁部件27’的后方向左方且下方弯曲。第二右工作油配管54’在后横梁部件27’的后方向左方且下方弯曲。
另外,在俯视时,第一左工作油配管51’与第二右工作油配管54’彼此交叉。第一左工作油配管51’、第一右工作油配管53’、第二左工作油配管52’和第二右工作油配管54’穿过开口261’向后车架26’的下方导出。在后车架26’的下表面安装有盖体部件55’。盖体部件55’在后车架26’的下方覆盖第一左工作油配管51’、第一右工作油配管53’、第二左工作油配管52’和第二右工作油配管54’的一部分。
在本实施方式的推土机1中,第一左工作油配管51和第二左工作油配管52穿过左导管孔37而配置。另外,第一右工作油配管53和第二右工作油配管54穿过右导管孔38而配置。因此,与相关技术中将推土机1’的左右工作油配管51’-54’配置成越过后横梁部件27’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各工作油配管51-54的弯曲度,由此能够降低耗油量。
特别是,如图7所示,在将左液压马达18’和右液压马达19’配置于比液压泵17’低的位置的情况下,如果把左右工作油配管51’-54’配置成越过后横梁部件27’,则各工作油配管51’-54’的弯曲度进一步增大。但是,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推土机1中,因为能够减小各工作油配管51-54的弯曲度,所以能够降低耗油量。
在本实施方式的推土机1中,左导管孔37和右导管孔38的底部位于与底板23等高的位置。因此,能够使工作油配管51-54配置在较低的位置,从而能够使各工作油配管51-54的弯曲度进一步减小。
在本实施方式的推土机1中,与左液压马达18连接的第一左工作油配管51和第二左工作油配管52均与液压泵17的左侧面连接。因此,第一左工作油配管51和第二左工作油配管52均配置成从液压泵17的左侧面向后方延伸并且穿过左导管孔37到达左液压马达18。与右液压马达19连接的第一右工作油配管53和第二右工作油配管54均与液压泵17的右侧面连接。因此,第一右工作油配管53和第二右工作油配管54均配置成从液压泵17的右侧面向后方延伸并且穿过右导管孔38到达右液压马达19。因此,能够减小各工作油配管51-54的弯曲度,并且能够使各工作油配管51-54的长度缩短。
在本实施方式的推土机1中,第一左工作油配管51与第二左工作油配管52配置成在俯视时不与第一右工作油配管53与第二右工作油配管54交叉。因此,能够使各工作油配管51-54弯曲度减小,并且能够使各工作油配管51-54的长度缩短。
在本实施方式的推土机1中,在车架10上设置有位于左盖体部件55与右盖体部件56之间的开口261。因此,能够通过开口261方便地进行车架10内部的检查。
在本实施方式的推土机1中,后横梁部件27是一体形成的铸件。因此,后横梁部件27被容易制造。另外,在后横梁部件27上即使设置左导管孔37和右导管孔38也能够抑制后横梁部件27的强度降低。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要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例如,主体车架的形状不限于上述形状,可以进行变更。后横梁部件的形状不限于上述形状,可以进行变更。左右导管孔的底部可以配置于底板的上方。后横梁部件可以由分体的多个部件组合而构成。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降低耗油量的推土机。
符号说明
10  车架
5  发动机
17  液压泵
18  左液压马达
19  右液压马达
51  第一左工作油配管
52  第二左工作油配管
53  第一右工作油配管
54  第二右工作油配管
21  左车架
22  右车架
23  底板
27  后横梁部件
37  左导管孔
38  右导管孔
171  第一左泵端口
172  第二左泵端口
173  第一右泵端口
174  第二右泵端口

Claims (7)

1.一种推土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架;
发动机,由所述车架支承;
液压泵,由所述发动机驱动;
左液压马达和右液压马达,是行驶用马达,配置于所述液压泵的后方,由所述液压泵排出的工作油驱动;
第一左工作油配管和第二左工作油配管,连接所述液压泵和所述左液压马达;
第一右工作油配管和第二右工作油配管,连接所述液压泵和所述右液压马达;
所述车架具有:
左车架和右车架,沿前后方向延伸;
底板,跨设于所述左车架和所述右车架之间;
横梁部件,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液压泵与所述左液压马达及所述右液压马达之间,配置成从所述底板向上方突出,跨设于所述左车架和所述右车架之间;
所述横梁部件具有在左右分开配置的左导管孔和右导管孔;
所述第一左工作油配管和所述第二左工作油配管穿过所述左导管孔而配置;
所述第一右工作油配管和所述第二右工作油配管穿过所述右导管孔而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液压马达和所述右液压马达配置于比所述液压泵低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推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导管孔的底部和所述右导管孔的底部位于与所述底板等高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泵具有设置于所述液压泵的左侧面的第一左泵端口和第二左泵端口及设置于所述液压泵的右侧面的第一右泵端口和第二右泵端口;
所述第一左工作油配管与第一左泵端口连接;
所述第二左工作油配管与第二左泵端口连接;
所述第一右工作油配管与第一右泵端口连接;
所述第二右工作油配管与第二右泵端口连接;
所述液压泵将从所述第一左泵端口流入的工作油从所述第二左泵端口排出,将从所述第二左泵端口流入的工作油从所述第一左泵端口排出;
所述液压泵将从所述第一右泵端口流入的工作油从所述第二右泵端口排出,将从所述第二右泵端口流入的工作油从所述第一右泵端口排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推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左工作油配管和所述第二左工作油配管配置成在俯视时不与所述第一右工作油配管和所述第二右工作油配管交叉。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具有左盖体部件和右盖体部件,所述左盖体部件配置于所述左导管孔的后方,覆盖所述第一左工作油配管的一部分和所述第二左工作油配管的一部分,所述右盖体部件配置于所述右导管口的后方,覆盖所述第一右工作油配管的一部分和所述第二右工作油配管的一部分;
所述左盖体部件和所述右盖体部件在左右方向上彼此分开配置;
在所述车架上设置有位于所述左盖体部件和所述右盖体部件之间的开口。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推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部件是一体形成的铸件。
CN201280004306.3A 2012-08-10 2012-09-04 推土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328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77672 2012-08-10
JP2012177672A JP5261599B1 (ja) 2012-08-10 2012-08-10 ブルドーザ
PCT/JP2012/072465 WO2014024324A1 (ja) 2012-08-10 2012-09-04 ブルドー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32834A true CN103732834A (zh) 2014-04-16
CN103732834B CN103732834B (zh) 2015-03-11

Family

ID=49053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04306.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32834B (zh) 2012-08-10 2012-09-04 推土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261599B1 (zh)
CN (1) CN103732834B (zh)
WO (1) WO201402432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62418A (zh) * 2017-06-23 2020-01-07 株式会社久保田 联合收割机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13433A1 (en) * 2001-02-21 2002-08-22 Kazuo Soga Piping structure of crawler driving hydraulic motor
CN1605685A (zh) * 2003-10-09 2005-04-13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改善了前方目视性的工程车辆
JP2006219871A (ja) * 2005-02-09 2006-08-24 Shin Caterpillar Mitsubishi Ltd 走行装置および作業機械
CN201753459U (zh) * 2010-06-21 2011-03-02 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液压挖掘机工具箱内的加油管固定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95722B2 (en) * 2003-10-09 2014-04-15 Komatsu Ltd. Bulldozer with improved visibility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13433A1 (en) * 2001-02-21 2002-08-22 Kazuo Soga Piping structure of crawler driving hydraulic motor
CN1605685A (zh) * 2003-10-09 2005-04-13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改善了前方目视性的工程车辆
JP2006219871A (ja) * 2005-02-09 2006-08-24 Shin Caterpillar Mitsubishi Ltd 走行装置および作業機械
CN201753459U (zh) * 2010-06-21 2011-03-02 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液压挖掘机工具箱内的加油管固定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62418A (zh) * 2017-06-23 2020-01-07 株式会社久保田 联合收割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32834B (zh) 2015-03-11
WO2014024324A1 (ja) 2014-02-13
JP5261599B1 (ja) 2013-08-14
JP2014034845A (ja) 2014-0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74933B (zh) 推土机
JP5580681B2 (ja) 電動作業車両
ES2445865T3 (es) Conducción con una conexión en paralelo ¿ serie de motores a dos velocidades
US8801019B2 (en) Working vehicle
US20170058485A1 (en) Hybrid work vehicle
JP5421225B2 (ja) 作業機械、電気制御ユニット、およびインバータ
CN103374934A (zh) 推土机
US8899371B2 (en) Bulldozer
CN102966136A (zh) 设备支撑部件和包括该设备支撑部件的上部回转体
CN110709562B (zh) 作业机械
CN103975111A (zh) 液压挖掘机
CN103732834B (zh) 推土机
CN103748290A (zh) 推土机
JP6234330B2 (ja) 作業機
CN103732883A (zh) 推土机
CN102787623B (zh) 开口封闭罩以及具有该开口封闭罩的工程机械
US8770325B2 (en) Bulldozer
JP5845158B2 (ja) 建設機械
JP2015189380A (ja) トラクタ
JP6488530B2 (ja) クローラトラクタ
JP6109522B2 (ja) 作業車両
CN102995693A (zh) 工程机械
JP4896865B2 (ja) 建設機械の燃料冷却装置
JP2015084709A (ja) コンバインの油圧機器冷却装置
JP2015113856A (ja) 作動油タンク、及び作業車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3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