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13450B - 投影装置 - Google Patents

投影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13450B
CN103713450B CN201210370070.7A CN201210370070A CN103713450B CN 103713450 B CN103713450 B CN 103713450B CN 201210370070 A CN201210370070 A CN 201210370070A CN 103713450 B CN103713450 B CN 1037134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radiator
air
heat
coupled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7007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13450A (zh
Inventor
戴嘉鸿
钟文彦
林宗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retron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oretron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retronic Corp filed Critical Coretronic Corp
Priority to CN20121037007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13450B/zh
Priority to US14/037,392 priority patent/US9316894B2/en
Publication of CN1037134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134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134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134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6Cooling; Preventing overhea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4N9/3144Cooling systems

Abstract

一种投影装置包括一机壳、一光学引擎、一第一风扇组及一第二风扇组。第一风扇组设置在机壳内且位于第一出风口处,其用于驱动空气由第一入风口流进机壳以形成一第一气流,且第一气流由第一出风口流出机壳。第二风扇组设置在机壳内且位于第二出风口处,其用于驱动空气由第一入风口流进机壳以形成一第二气流,且第二气流由第二出风口流出机壳,第一气流在第一出风口的流向垂直第二气流在第二出风口的流向。

Description

投影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投影装置,且特别是关于一种具有良好散热效率的投影装置。
背景技术
投影装置为一种用以产生大尺寸画面的显示装置。投影装置的成像原理是将光源所产生的照明光束藉由光阀转换成影像光束,再将影像光束通过镜头投射到荧幕或墙面上以形成影像。
图1为习知的投影装置的元件配置图。请参考图1,投影装置100包括一机壳120、多个光源散热器140a、140b、140c、第一风扇组160、第二风扇组180及电源供应器190。机壳120具有两个入风口120a、120b及多个出风口120c、120d、120e,第一风扇组160配置在第一入风口120a,而第二风扇组180配置在第二入风口120b。
当第一风扇组160及第二风扇组180分别驱动空气由第一入风口120a及第二入风口120b进入机壳120,空气在经过风扇组160、180后会形成会旋转的气流(旋性)。接着两股带有旋性的气流在投影装置100内通过,在出风口120c与出风口120d前交会而产生紊流(turbulence)形成流阻,使两股气流受阻而气流流量下降且噪音上升。此外,带旋性的气流流向难以控制,因此需要额外的导风设计才可避免风流分配不均而导致投影装置100的散热效率不佳。
再者,第一风扇组160吸取外界冷空气进入投影装置100后,依次冷却光源散热器140a及光源散热器140b,接着热空气再冷却电源供应器190,最后热空气再经由出风口120c、120d排出。冷空气先冷却两光源散热器140a、140b后而被加热,因此对于下游处的电源供应器190的冷却效果将有限。
承上所述,习知的投影装置100的元件配置中,风扇组160、180的位置以及入风口120a、120b及出风口120c、120d的位置会影响吸入投影装置100的气流的流向。此外,各散热器140a、140b、140c以及电源供应器190在投影装置100中的位置也会影响散热效率。因此,投影装置中各构件的相对位置对散热效率的影响是值得探讨的主题。
美国公开专利第2011/0157560号揭露一种投影机,包括设置于同一侧面的两入风口与设置于相对侧面的两出风口,其中一入风口与其中一出风口形成一风道,而另一个入风口与另一个出风口形成另一风道,这两个风道为直线通道并互相平行,使其产生的风流不会互相扰流。美国公告专利第6739831号揭露一应用于投影机的冷却装置,其中投影机的壳体设有第一入风口、第二入风口及两个设在不同侧的出风口,这两个位于壳体不同侧的出风口互为垂直,但是壳体进一步设有流道,使两气流之间相互流通。中国公告专利第102289139号揭露一种激光投影机,其散热风扇与出风口之间设有光源模块的散热翅片(Fins)。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投影装置,其具有良好的散热效率且可降低运作时的噪音。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为达上述的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投影装置包括一机壳、一光学引擎、一第一风扇组及一第二风扇组。机壳包括至少四个侧壁、一第一出风口、一第二出风口及一第一入风口。在机壳的侧壁中,一第一侧壁与一第三侧壁相对,且一第二侧壁与一第四侧壁相对。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围出一第一角落,第二侧壁与第三侧壁围出一第二角落,第三侧壁与第四侧壁围出一第三角落,第四侧壁与第一侧壁围出一第四角落。第一出风口位在第一侧壁且靠近第四角落,第二出风口位在第二侧壁且靠近第二角落,而第一入风口位在第三角落。光学引擎设置在机壳内且靠近第一角落。
第一风扇组设置在机壳内且位在第一出风口处,其中,第一风扇组用于驱动空气由一入风口流进机壳以形成一第一气流,且第一气流由第一出风口流出机壳。第二风扇组设置在机壳内且位在第二出风口处,其中,第二风扇组用于驱动空气由第一入风口流进机壳以形成一第二气流,且第二气流由第二出风口流出机壳,第一气流在第一出风口的流向垂直第二气流在第二出风口的流向。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光学引擎还包括一光源模块以及一成像模块,且成像模块与第一角落的距离比光源模块与第一角落的距离短。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投影装置还包括一电源供应器,设置在机壳内且靠近第三侧壁,其中,第二风扇组位于第二出风口以及电源供应器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入风口配置在第三侧壁,且投影装置还包括一第一散热器,热耦接至光源模块,其中,第一散热器配置在第一出风口与第一风扇组之间;一第二散热器,热耦接至光源模块,其中,第二散热器配置在第一入风口处;以及一第三散热器,热耦接至光源模块,其中,第一风扇组配置在第一散热器与第三散热器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光源模块包括一第一固态发光元件,经由一第一热管热耦接至第一散热器;一第二固态发光元件,经由一第二热管热耦接至第二散热器;以及一第三固态发光元件,经由一第三热管热耦接至第三散热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入风口配置在第四侧壁,且投影装置还包括一第一散热器,热耦接至所述光源模块,其中,第一散热器配置在第一出风口与第一风扇组之间;一第二散热器,热耦接至光源模块,其中,第二散热器配置在第一入风口处;以及一第三散热器,热耦接至光源模块,其中,电源供应器配置在第三散热器与第二风扇组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入风口配置在第四侧壁,且机壳包括一第二入风口,配置在第三侧壁,且投影装置更包括一第一散热器,热耦接至光源模块,其中,第一散热器配置在第一出风口与第一风扇组之间;一第二散热器,热耦接至光源模块,其中,第二散热器配置在第一入风口处;以及一第三散热器,热耦接至光源模块,其中,电源供应器配置在第三散热器与第三侧壁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成像模块包括一光阀,设置在是机壳内且用于将光源模块所发出的光束转换成一影像光束,且光阀热耦接至一第四散热器;以及一镜头,设置在机壳内且用于将影像光束转换成一投影光束;其中,第四散热器设置于靠近第二风扇组,当第二气流经由第二出风口流出机壳之前,第二气流依次流经第四散热器与第二风扇组。
基于上述,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投影装置的第一风扇组及第二风扇组分别设置在第一出风口及第二出风口,使投影装置的第一气流与第二气流不带有旋性。第一入风口、第一出风口及第二出风口的相对位置设置使得第一气流及第二气流由第一出风口及第二出风口流出时,两者的流向为相互垂直且不会因汇集而混乱。配合投影装置内各相关构件的位置,可使投影装置具备良好的散热效率并降低运作时的噪音。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多个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习知的投影装置的元件配置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投影装置的元件配置图。
图3为图2的光学引擎的方块图。
图4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投影装置的元件配置图。
图5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一种投影装置的元件配置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200、300、400:投影装置
120、220、320、420:机壳
120c、120d、120e:出风口
140a、140b、140c:光源散热器
221:第一侧壁
222:第二侧壁
223、423:第三侧壁
224、324、424:第四侧壁
225、325、425:第一出风口
226、326、426:第二出风口
120a、227、327、427:第一入风口
120b、428:第二入风口
220a:第一角落
220b:第二角落
220c:第三角落
220d:第四角落
240:光学引擎
240A、340A、440A:光源模块
240B:成像模块
242a、342a、442a:第一固态发光元件
242b、342b、442b:第二固态发光元件
242c、342c、442c:第三固态发光元件
244a、344a、444a:第一散热器
244b、344b、444b:第二散热器
244c、344c、444c:第三散热器
244d、344d、444d:第四散热器
246a、346a、446a:第一热管
246b、346b、446b:第二热管
246c、346c:第三热管
248a、348a、448a:光阀
248b:镜头
160、260、360、460:第一风扇组
262、282:风扇
180、280、380、480:第二风扇组
190、290、390、490:电源供应器
D1、D2:流向
L1:光束
L2:影像光束
L3:投影光束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多个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而非用来限制本发明。
图2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投影装置的元件配置图。请参考图2,本实施例的投影装置200包括一机壳220、一光学引擎240、一第一风扇组260及一第二风扇组280。
在本实施例中,以机壳220包括四个侧壁为例,其中一第一侧壁221与一第三侧壁223相对,且一第二侧壁222与一第四侧壁224相对。第一侧壁221与第二侧壁222围出一第一角落220a,第二侧壁222与第三侧壁223围出一第二角落220b,第三侧壁223与第四侧壁224围出一第三角落220c,第四侧壁224与第一侧壁221围出一第四角落220d。
在本实施例中,机壳220包括一第一出风口225,位于第一侧壁221且靠近第四角落220d;一第二出风口226,位于第二侧壁222且靠近第二角落220b;以及一第一入风口227位于第三侧壁223且靠近第三角落220c。光学引擎240设置在机壳220内且靠近第一角落220a。以图2中所绘示出的投影装置200中元件的相对位置而言,第一出风口225位于光学引擎240的右上方,第二出风口226位于光学引擎240的左下方,而第一入风口227位于光学引擎240的右下方。
第一风扇组260设置在机壳220内且位于第一出风口225处,而第二风扇组280设置在机壳220内且位于第二出风口226处。在本实施例中,以第一风扇组260包括两个并排的风扇262,而第二风扇组280也包括两个并排的风扇282为例做说明,但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第一风扇组260用于驱动机壳220外的空气由第一入风口227流进机壳220以形成一第一气流,且上述第一气流由第一出风口225流出机壳220。第二风扇组280用于驱动机壳220外的空气由第一入风口227流进机壳220以形成一第二气流,且上述第二气流由第二出风口226流出机壳220。图2中的箭头分别示意出第一气流与第二气流的流向D1、D2。如图2所示,第一气流在第一出风口225的流向D1垂直第二气流在第二出风口226的流向D2。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气流与第二气流分别由第一风扇组260及第二风扇组280驱动而吸入机壳220内,其中第一气流在机壳220内部流动并冷却相关的构件后,经过第一风扇组260而从第一出风口225流出机壳220外。同样地,第二气流在机壳220内部流动并冷却相关的构件后,经过第二风扇组280而从第二出风口226流出机壳220外。由于第一气流及第二气流流入机壳220时,不会先经过风扇组260、280,所以第一气流及第二气流在机壳220内流动时不会带有旋性,因此气流的流向D1、D2较易控制。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一气流与第二气流的流向D1、D2在对应的出风口225与226处设计为相互垂直且分开,可以改善习知技术中投影装置在出风口因为热风汇集而造成额外的流阻,并提升投影装置内部系统气流流量且降低气流在系统内产生的噪音。
如图2中所绘示,投影装置200还包括一电源供应器290,可提供驱动投影装置200所需要的电源。在本实施例中,电源供应器290设置在机壳220内且靠近第三侧壁223,其中第二风扇组280位于第二出风口226以及电源供应器290之间。此外,如图2中所绘示,光学引擎240包括一光源模块240A以及一成像模块240B,且成像模块240B配置相对于光源模块240A较靠近第一角落220a,即成像模块240B与第一角落220a的距离比光源模块240A与第一角落220a的距离短,光源模块240A则配置于第一风扇组260及成像模块240B之间。
承上述,光源模块240A包括一第一固态发光元件242a、一第二固态发光元件242b及一第三固态发光元件242c,这些固态发光元件例如是发光二极管(LED)、激光二极管(LaserDiode)或其混合。举例而言,第一固态发光元件242a为绿色发光二极管灯,第二固态发光元件242b为红色发光二极管灯,而第三固态发光元件242c为蓝色发光二极管灯。如图2中所绘示,投影装置200还包括一第一散热器244a、一第二散热器244b及一第三散热器244c;第一固态发光元件242a热耦接至第一散热器244a,其中第一散热器244a配置在第一出风口225与第一风扇组260之间。第二固态发光元件242b热耦接至第二散热器244b,其中第二散热器244b配置在第一入风口227处。第三固态发光元件242c热耦接至第三散热器244c,其中第一风扇组260配置在第一散热器244a与第三散热器244c之间。
详细而言,第一固态发光元件242a经由一第一热管246a热耦接至第一散热器244a,第二固态发光元件242b经由一第二热管246b热耦接至第二散热器244b,且第三固态发光元件242c经由一第三热管246c热耦接至第三散热器244c。在本实施例中,各散热器244a、244b、244c可以包括多个平行排列的散热翅片,而各热管热耦接至这些散热翅片,因此上述三个固态发光元件242a、242b、242c于运作时所产生的热可经由相应的热管转移至各散热器。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第二固态发光元件242b为红色发光二极管的耐温规格最低;因此,热耦接于第二固态发光元件242b的散热器244b与第一入风口227之间的距离近于其他散热器244a及244c与第一入风口227之间的距离,以获得较佳的散热效果。
图3为图2的光学引擎的方块图。请同时参考图2以及图3。详细而言,成像模块240B包括一光阀248a及一镜头248b。光阀248a设置在机壳220内且适于将光源模块240A所发出的光束L1转换成一影像光束L2。在本实施例中,光阀248a可以是数码微镜装置(DigitalMicro-mirrorDevice,DMD)。镜头248b设置在机壳220内,且用于将影像光束L2转换成一投影光束L3。投影装置200包括一第四散热器244d,第四散热器244d热耦接于光阀248a,且设置于靠近第二风扇组280并位于电源供应器290及光阀248a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光学引擎240运作时所产生的热会传递至各散热器244a、244b、244c、244d;第一入风口227配置在机壳220的第三侧壁223,当第一风扇组260驱动机壳220外的冷空气由第一入风口227进入机壳220而产生第一气流,第一气流会先冷却第二散热器244b,接着冷却第三散热器244c,最后再流向第一出风口225时冷却第一散热器244a。如此,可依次冷却第二散热器244b、第三散热器244c及第一散热器244a并排出各固态发光元件242a、242b、242c运作时所产生的热。当第二风扇组280驱动机壳220外的冷空气由第一入风口227进入机壳220而产生第二气流,第二气流会由第一入风口227转向而流向第二出风口226,进而冷却电源供应器290与第四散热器244d。如此,第一气流与第二气流可冷却投影装置200运作时产生热能的相关电子或光学构件,藉此,可对投影装置200内所有的元件作有效的散热。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利用投影装置200的第一气流与第二气流两者的流向D1、D2在对应的出风口225及226处相互垂直且分开,以改善习知技术中在投影装置中出风口处的热风汇集问题以及噪音问题。此外,第一气流与第二气流在机壳220内流动时不带旋性,故藉由第一入风口227、第一出风口225、第二出风口226以及第一风扇组260、第二风扇组280的位置,再配合投影装置200内部各零件及各散热器244a、244b、244c、244d的相关位置的配置,第一气流与第二气流可分别流经设计者所预设的位置。据此,本实施例的投影装置200不会产生不必要的噪音并且具备良好的散热效率。
图4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投影装置的元件配置图。图4的实施例与图2的实施例相似,两者的差别主要在于第一入风口327的位置,以及各散热器344a、344b及344c的位置。在此仅说明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其他的部分可参考前述实施例的说明。
请参考图4,在本实施例中,投影装置300的第一入风口327配置在机壳320的第四侧壁324。投影装置300还包括一第一散热器344a、一第二散热器344b及一第三散热器344c;在光源模块340A中,第一固态发光元件342a热耦接至第一散热器344a,且第一散热器344a配置在第一出风口325与第一风扇组360之间。第二固态发光元件342b热耦接至第二散热器344b,且第二散热器344b配置在第一入风口327处。第三固态发光元件342c热耦接至第三散热器344c,且电源供应器390配置在第三散热器344c与第二风扇组380之间。
详细而言,第一固态发光元件342a经由一第一热管346a热耦接至第一散热器344a,第二固态发光元件342b经由一第二热管346b热耦接至第二散热器344b,且第三固态发光元件342c经由一第三热管346c热耦接至第三散热器344c。在本实施例中,各散热器344a、344b及344c可以包括多个平行排列的散热翅片,而各热管346a、346b及346c热耦接至这些散热翅片,因此各固态发光元件342a、342b及342c于运作时所产生的热可经由相应的热管转移至对应的散热器344a、344b及344c。
当第一风扇组360驱动冷空气由第一入风口327进入机壳320而产生第一气流,第一气流会被导引流向第一出风口325,并依次流经第二散热器344b、第三散热器344c及第一散热器344a并从第一出风口325流出。如此,各固态发光元件342a、342b及342c所产生的热能可藉由第一气流来散逸。当第二风扇组380驱动冷空气由第一入风口327进入机壳320而产生第二气流,第二气流会流经第三散热器344c、电源供应器390及热耦接于光阀348a的第四散热器344d并从第二出风口326流出。
相较于图2的实施例,本实施例的投影装置300配合第一入风口327的位置的改变而更改第二散热器344b与第三散热器344c的位置。与前述的实施例相同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一气流在第一出风口325的流向D1垂直于第二气流在第二出风口326的流向D2。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同样是藉由第一入风口327、第一出风口325、第二出风口326以及第一风扇组360、第二风扇组380的位置,配合投影装置300内部各零件的相关位置的配置,使第一气流与第二气流分别流经设计者所预设的位置,并以此达到提升散热效率的目的。
图5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一种投影装置的元件配置图。图5的实施例与前述的实施例相似,其主要差别在于第一入风口427的位置以及各散热器444a、444b及444c的位置,此外,机壳420包括一第二入风口428。在此仅说明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其他的部分可参考前述实施例的说明。
请参考图5。本实施例中,投影装置400的第一入风口427配置在第四侧壁424,且第二入风口428配置在第三侧壁423。此外,投影装置400还包括一第一散热器444a、一第二散热器444b及一第三散热器444c;光源模块440A中,第一固态发光元件442a热耦接至第一散热器444a,且第一散热器444a配置在第一出风口425与第一风扇组460之间。第二固态发光元件442b热耦接至第二散热器444b,且第二散热器444b配置在第一入风口427处。第三固态发光元件442c热耦接至第三散热器444c,且电源供应器490配置在第三散热器444c与第三侧壁423之间以及第二散热器444b及第二风扇组480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其中两个固态发光元件442a、442b是分别通过热管446a、446b与对应的散热器444a、444b相接。详细而言,第一固态发光元件442a经由一第一热管446a热耦接至第一散热器444a,且第二固态发光元件442b经由一第二热管446b热耦接至第二散热器444b,另外,第三散热器444c则直接地热耦接于第三固态发光元件442c。
请参考图5。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入风口427、428的设计可以让第一风扇组460及第二风扇组480吸入更大量的冷空气,并藉此达到更良好的散热效率。当第一风扇组460驱动冷空气由第一入风口427与第二入风口428进入机壳420而产生第一气流,第一气流会被导引流向第一出风口425,并依次流经第二散热器444b及第一散热器444a并从第一出风口425流出。当第二风扇组480驱动冷空气由第一入风口427与第二入风口428进入机壳420而产生第二气流,第二气流会流经第三散热器444c、电源供应器490及热耦接于光阀448a的第四散热器444d并从第二出风口426流出。
在本实施例中,藉由第一入风口427、第二入风口428、第一出风口425、第二出风口426以及第一风扇组460、第二风扇组480的位置,配合投影装置400内部各零件的相关位置的配置,可使第一气流与第二气流分别流经设计者所预设的位置以达到良好的散热效率。此外,本实施例与前述的实施例相同,第一气流在第一出风口425的流向D1垂直于第二气流在第二出风口426的流向D2,因此可以提升气流流量并降低噪音。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投影装置的第一风扇组及第二风扇组分别设置在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使流入投影装置的第一气流与第二气流在机壳内流动时不带有旋性,而设计者便可有效地控制气流的流向。此外,藉由投影装置中第一入风口、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的相对位置的设置,可使第一气流及第二气流由第一出风口及第二出风口流出时,两者的流向为垂直且不会因汇集而混乱并产生噪音,也可以使得投影装置内的光源模块、成像模块、电源供应器、或其他光学及电子构件达到有效且全面性的散热。另外,第一入风口的位置的设置具有弹性,且出风口的数量并不限于一个。配合投影装置的各散热器及电源供应器的位置,使投影装置可具备良好的散热效率。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及发明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保护范围内。另外,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或权利要求不须达成本发明所揭露的全部目的或优点或特点。此外,摘要部分和标题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搜寻之用,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权利范围。

Claims (14)

1.一种投影装置,包括:
一机壳,包括:
至少四个侧壁,其中,一第一侧壁与一第三侧壁相对,且一第二侧壁与一第四侧壁相对,且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围出一第一角落,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围出一第二角落,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第四侧壁围出一第三角落,所述第四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围出一第四角落;
一第一出风口,位在所述第一侧壁且靠近所述第四角落;
一第二出风口,位在所述第二侧壁且靠近与所述第四角落相对配置的所述第二角落;以及
一第一入风口,靠近所述第三角落;
一光学引擎,设置在所述机壳内且靠近所述第一角落,所述光学引擎包括一光源模块以及一成像模块,所述成像模块包括一光阀以及一镜头,其中,所述镜头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
一第一风扇组,设置在所述机壳内且靠近所述第一出风口处,其中,所述第一风扇组用于驱动外部空气由所述第一入风口流进所述机壳内以形成一第一气流,且所述第一气流由所述第一出风口流出所述机壳外;以及
一第二风扇组,设置在所述机壳内且靠近所述第二出风口处,其中,所述第二风扇组用于驱动外部空气由所述第一入风口流进所述机壳以形成一第二气流,且所述第二气流由所述第二出风口流出所述机壳外,所述第一气流在所述第一出风口的流动方向垂直所述第二气流在所述第二出风口的流动方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模块与所述第一角落的距离比所述光源模块与所述第一角落的距离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投影装置还包括:
一电源供应器,设置在所述机壳内且靠近所述第三侧壁,其中所述第二风扇组位于所述第二出风口以及该电源供应器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入风口配置在所述第三侧壁,且所述投影装置还包括:
一第一散热器,热耦接至所述光源模块,其中,所述第一散热器配置在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一风扇组之间;
一第二散热器,热耦接至所述光源模块,其中,所述第二散热器配置在所述第一入风口处;以及
一第三散热器,热耦接至所述光源模块,其中,所述第一风扇组配置在所述第一散热器与所述第三散热器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模块还包括:
一第一固态发光元件,热耦接至所述第一散热器;
一第二固态发光元件,热耦接至所述第二散热器;以及
一第三固态发光元件,热耦接至所述第三散热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态发光元件经由一第一热管热耦接至所述第一散热器,所述第二固态发光元件经由一第二热管热耦接至所述第二散热器,且所述第三固态发光元件经由一第三热管热耦接至所述第三散热器。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入风口配置在所述第四侧壁,且所述投影装置还包括:
一第一散热器,热耦接至所述光源模块,其中所述第一散热器配置在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一风扇组之间;
一第二散热器,热耦接至所述光源模块,其中所述第二散热器配置在所述第一入风口处;以及
一第三散热器,热耦接至所述光源模块,其中所述电源供应器配置在所述第三散热器与所述第二风扇组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模块还包括:
一第一固态发光元件,热耦接至所述第一散热器;
一第二固态发光元件,热耦接至所述第二散热器;以及
一第三固态发光元件,热耦接至所述第三散热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态发光元件经由第一热管热耦接至所述第一散热器,所述第二固态发光元件经由一第二热管热耦接至所述第二散热器,且所述第三固态发光元件经由一第三热管热耦接至所述第三散热器。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入风口配置在所述第四侧壁,且所述机壳还包括一第二入风口,配置在所述第三侧壁,且所述投影装置还包括:
一第一散热器,热耦接至所述光源模块,其中所述第一散热器配置在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一风扇组之间;
一第二散热器,热耦接至所述光源模块,其中所述第二散热器配置在所述第一入风口处;以及
一第三散热器,热耦接至所述光源模块,其中所述电源供应器配置在所述第三散热器与所述第三侧壁之间。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模块包括:
一第一固态发光元件,热耦接至所述第一散热器;
一第二固态发光元件,热耦接至所述第二散热器;以及
一第三固态发光元件,热耦接至所述第三散热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态发光元件经由一第一热管热耦接至所述第一散热器,且所述第二固态发光元件经由一第二热管热耦接至所述第二散热器。
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阀设置在所述机壳内且用于将所述光源模块所发出的光束转换成一影像光束,且所述光阀热耦接至一第四散热器,所述镜头设置在所述机壳内且用于将所述影像光束转换成一投影光束。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散热器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二风扇组,其中,当所述第二气流经由所述第二出风口流出所述机壳之前,所述第二气流依序流经所述第四散热器与所述第二风扇组。
CN201210370070.7A 2012-09-28 2012-09-28 投影装置 Active CN1037134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70070.7A CN103713450B (zh) 2012-09-28 2012-09-28 投影装置
US14/037,392 US9316894B2 (en) 2012-09-28 2013-09-26 Projecting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70070.7A CN103713450B (zh) 2012-09-28 2012-09-28 投影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13450A CN103713450A (zh) 2014-04-09
CN103713450B true CN103713450B (zh) 2016-02-24

Family

ID=50384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70070.7A Active CN103713450B (zh) 2012-09-28 2012-09-28 投影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316894B2 (zh)
CN (1) CN1037134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114369A (ja) * 2013-12-09 2015-06-22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投影装置
TW201600916A (zh) 2014-06-27 2016-01-01 佳世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機
CN104049443B (zh) * 2014-07-11 2016-05-11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投影机
JP6507560B2 (ja) * 2014-10-21 2019-05-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TWI581048B (zh) * 2015-08-04 2017-05-01 中強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裝置
CN105221956B (zh) * 2015-09-08 2018-08-21 高利通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热稳定光源
JP2017138525A (ja) * 2016-02-05 2017-08-10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投射型映像表示装置
JP2017172876A (ja) * 2016-03-24 2017-09-28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冷却装置及び投影表示装置
JP6726401B2 (ja) * 2016-08-23 2020-07-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光源装置、画像投写装置、及び光源装置の配置方法
CN106125473B (zh) * 2016-08-26 2018-10-02 广州爱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仪的散热结构及投影仪
CN108427240A (zh) * 2017-02-14 2018-08-21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装置及传热模块
TWI609228B (zh) * 2017-02-24 2017-12-21 揚明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裝置及顯示系統
WO2018198278A1 (ja) * 2017-04-27 2018-11-01 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投射型映像表示装置
CN109143742A (zh) * 2017-06-15 2019-01-04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机
CN208521126U (zh) 2018-08-03 2019-02-19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装置
CN208752380U (zh) 2018-08-03 2019-04-16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装置
CN111355938A (zh) * 2018-12-24 2020-06-30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装置
CN112068388B (zh) * 2019-06-10 2023-01-17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设备
JP2021018279A (ja) * 2019-07-18 2021-02-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
US10911730B1 (en) * 2020-01-07 2021-02-02 Coretronic Corporation Projector
CN112835251A (zh) * 2021-01-18 2021-05-25 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投影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20296Y (zh) * 2003-02-13 2004-06-09 全友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可伸缩式机壳的投影机
CN101620368A (zh) * 2008-07-04 2010-01-06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具有散热系统的投影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14350U (en) * 2001-06-22 2002-12-11 Coretronic Corp Projecting device with heat-dissipating fan
JP2006171165A (ja) * 2004-12-14 2006-06-29 Funai Electric Co Ltd 空冷装置
TWI417635B (zh) 2009-12-30 2013-12-01 Qisda Corp 電子裝置及投影機
CN102289139B (zh) 2011-08-19 2013-01-30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激光投影机的整机散热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20296Y (zh) * 2003-02-13 2004-06-09 全友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可伸缩式机壳的投影机
CN101620368A (zh) * 2008-07-04 2010-01-06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具有散热系统的投影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13450A (zh) 2014-04-09
US20140092368A1 (en) 2014-04-03
US9316894B2 (en) 2016-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13450B (zh) 投影装置
US8974062B2 (en) Projection apparatus
CN104516178B (zh) 光机模块
JP4006833B2 (ja) 光学装置
CN103814252B (zh) 光源设备和投影型显示设备
CN104516079B (zh) 色轮模组及投影装置
CN103698966B (zh) 照明系统及投影装置
CN208506475U (zh) 投影装置
CN209373333U (zh) 投影装置
CN100562798C (zh) 用于投影装置的散热模块
KR20130033736A (ko) 프로젝터 및 그를 구비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4280991A (zh) 图像投影装置
CN1228682C (zh) 投影机的散热结构
CN102621787B (zh) 投影机的散热结构
CN1825201A (zh) 投影机及其冷却模块
CN101644881B (zh) 投影机
US20120133907A1 (en) Cooling unit, cooling apparatus, and projection display apparatus
US9033515B2 (en)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of light engine with fan module and heat sink
CN101644878B (zh) 投影装置
CN103135326A (zh) 投影机光机散热装置
CN109283777A (zh) 投影设备及投影系统
CN102289139B (zh) 激光投影机的整机散热系统
CN105527786A (zh) 冷却系统和投影装置
JPH10186517A (ja) 投写形表示機の冷却装置
US20240111207A1 (en) Projection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