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12785A - 一种滚动轴承‐转子系统损伤振动响应定量计算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滚动轴承‐转子系统损伤振动响应定量计算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712785A CN103712785A CN201310416278.2A CN201310416278A CN103712785A CN 103712785 A CN103712785 A CN 103712785A CN 201310416278 A CN201310416278 A CN 201310416278A CN 103712785 A CN103712785 A CN 10371278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tor
- bearing
- model
- parameter
- dam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滚动轴承-转子系统损伤振动响应定量计算方法,包括:1)获取轴承-转子系统的结构参数和初始参数;2)根据所述轴承参数建立五自由度轴承模型,获取轴承-转子系统的轴承刚度矩阵;根据子部件的几何尺寸、材料特性参数,建立有限元模型,获取转子的刚度矩阵、转子的陀螺矩阵、离心力引起的等效质量矩阵;3)建立轴承-转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4)使用时域积分法对轴承-转子动力学模型进行求解,获得轴承-转子系统位移振动响应。本发明基于有限元动力学模型,可以定量计算轴承内外圈单点或多点损伤产生的振动响应,为转子-轴承系统的故障机理分析和诊断提供依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承-转子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滚动轴承-转子系统损伤振动响应定量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滚动轴承-转子系统是旋转机械设备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结构形式,是整个设备的核心部件。在滚动轴承-转子系统中,滚动轴承属于薄弱环节。据统计,在使用滚动轴承的旋转机械中,大约30%的机械故障是由于滚动轴承的损坏造成的。轴承出现损伤后将会有明显的振动,通常可以通过采集并分析振动信号来提取轴承故障特征,这方面的研究较多,并有成熟的商业解决方案。然而,在滚动轴承-转子系统的损伤仿真方面,研究还相对较少,导致故障机理认识不深,难以实现定量诊断。
从现有检索文献发现,对于轴承损伤振动响应的仿真通常采用两种思路。一是对轴承施加一系列连续等间隔的脉冲力来模拟滚动体每一次通过损伤区域的情形,McFadden和Smith把轴承单点损伤建模成由一个冲击函数表示的脉冲力(McFadden, P. D., Smith J. D.. Model for the Vibration Produced by a Single Point Defect in a Rolling Element Bearing[J]. Sound Vib.,1984, 96: 69–82.),之后又根据此方法研究了滚动轴承内圈上的多点缺陷振动响应;第二种思路是建立轴承或轴承-转子动力学模型,并根据缺陷特征用合理的模型来描述滚动体通过损伤区域的情形,之后通过求解动力学模型来获得轴承损伤振动响应,比如Kankar,Sharma等建立一个2自由度轴承动力学模型来研究损伤轴承的非线性振动响应(P.K. Kankar, Satish C.Sharma, S.P. Harsha. Vibration based performance prediction of ball bearings caused by localized defects[J]. Nonlinear Dyn, 2012, 69:847–875),大多数文献均采用了2自由度或3自由度轴承模型来预测轴承的损伤振动响应,这与实际有一定的差距,仿真结果往往不够准确,并且无法定量仿真损伤面积大小对振动响应的影响;此外,多数模型将轴承独立出来研究,很少有研究将轴承和转子作为一个耦合系统,研究轴承损伤发生后整个系统的振动响应产生与传递规律。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或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动力学模型的滚动轴承-转子系统损伤振动响应定量计算方法,能够定量计算轴承内圈或外圈缺陷引起的振动响应,为转子-轴承系统的故障机理分析和诊断提供依据。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轴承-转子系统的结构参数和初始参数,所述结构参数包括轴承参数、子部件的几何尺寸、材料特性参数以及损伤特征参数;初始参数包括轴承-转子系统的外力矢量、转子转速;
2)根据所述轴承参数建立五自由度轴承模型,获取轴承-转子系统的轴承刚度矩阵;根据子部件的几何尺寸、材料特性参数,建立有限元模型,获取转子的刚度矩阵、转子的陀螺矩阵、离心力引起的等效质量矩阵;
3)建立轴承-转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
所述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为:
式中,和x分别为轴承-转子系统的加速度、速度和位移振动响应,F为轴承-转子系统的外力矢量;M、C和K分别为轴承-转子系统的质量、阻尼和刚度矩阵;
其中:
C=CD-ΩG (2)
K=KS+KB-Ω2MC
式中,CD为结构阻尼,Ω为转子转速,G为转子的陀螺矩阵;KS为转子的刚度矩阵,KB为轴承刚度矩阵,MC为离心力引起的等效质量矩阵;
4)预设终止条件,使用时域积分法对轴承-转子动力学模型进行求解,获得轴承-转子系统位移振动响应,并记录运算时间,当运算时间满足预设终止条件时,结束计算,当计算结果不满足预设终止条件时,重回步骤1),至到计算结束。
所述步骤2)中,建立五自由度轴承模型前,进行判断是否有滚珠处于损伤区域,若是,则获取轴承损伤大小和位置,计算相应损伤特征参数,根据轴承参数以及相应损伤特征参数建立基于五自由度轴承模型。
所述轴承损伤特征参数由以下公式求得:
对于内圈缺陷:
对于外圈缺陷:
所述步骤4)具体包括:预设循环计算步长和总计算时长,并设定初始计算时刻为0,使用时域积分法对轴承-转子动力学模型进行求解,获得轴承-转子系统位移振动响应后,更新计算时刻,将当前计算时刻加循环计算步长,若更新后的计算时刻等于总计算时长,则结束计算,若更新后的计算时刻小于总计算时长,则回到步骤1)。
所述根据子部件的几何尺寸、材料特性参数,建立有限元模型包括:利用Timoshenko梁单元对梁类结构的转子、箱体部件进行有限元建模,利用转盘单元对带轮、套筒盘类结构进行建模。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滚动轴承-转子系统损伤振动响应定量计算方法,采用了五自由度轴承模型,由于五自由度轴承模型兼顾了离心膨胀和热变形,使得轴承模型更加准确,接近实际环境中转子的转动情况,有限元方法的应用使其可以建模结构复杂的轴承-转子系统,扩展了轴承-转子系统的应用范围;根据五自由度轴承模型和有限元模型建立轴承-转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能够定量计算轴承内外圈单点或多点损伤产生的振动响应,为转子-轴承系统的故障机理分析和诊断提供依据。
进一步的,由于本发明中根据轴承损伤大小和位置,计算相应损伤特征参数,使其能够定量仿真内圈、外圈故障,考虑了缺陷面积大小的影响,使得计算结果更加准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轴承受力后内外圈与滚动体的几何关系图;
图3是本发明的高速状态下滚动轴承滚珠的受力分析图;
图4是本发明的滚珠进入内外圈损伤区域时的几何关系图,其中,(a)为内圈损伤情况,(b)为外圈损伤情况;
图5是本发明的两轴承支撑的轴承-转子系统模型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两轴承支撑的轴承-转子系统模型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两轴承支撑的轴承-转子系统模型图,其中,(a)为位移振动响应图、(b)为频谱图;
图8是本发明的两轴承支撑的轴承-转子系统模型图,其中,(a)为位移振动响应图、(b)为频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描述。
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滚动轴承‐转子系统损伤振动响应定量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轴承-转子系统的结构参数和初始参数,所述结构参数包括轴承参数、子部件的几何尺寸、材料特性参数以及损伤特征参数;初始参数包括轴承-转子系统的外力矢量F、转子转速Ω;
2)根据所述轴承参数建立基于五自由度轴承模型,获取轴承-转子系统的轴承刚度矩阵KB;根据子部件的几何尺寸、材料特性参数,建立有限元模型,获取转子的刚度矩阵KS、转子的陀螺矩阵G、离心力引起的等效质量矩阵MC;所述根据子部件的几何尺寸、材料特性参数,建立有限元模型包括:利用Timoshenko梁单元对梁类结构的转子、箱体部件进行有限元建模,利用转盘单元对带轮、套筒盘类结构进行建模。
建立五自由度轴承模型前,进行判断是否有滚珠处于损伤区域,若是,则获取轴承损伤大小和位置,计算相应损伤特征参数Δs,根据轴承参数以及相应损伤特征参数Δs建立基于五自由度轴承模型。
所述轴承损伤特征参数Δs由以下公式求得:
对于内圈缺陷:
对于外圈缺陷:
式中,Δs为损伤特征参数Ri、Ro是滚珠接触点到轴承轴心的距离;r是滚珠的半径;θi、θo分别是滚珠的内外接触角;是滚珠方位角(滚珠刚进入损伤区域时为0);θ为缺陷对应的弧度角。
相应损伤特征参数Δs具体获得如下;
当滚珠进入内外滚道的损伤区域时,滚珠中心到内外圈曲率中心的距离将发生变化,如图2所示,设这一变化量为损伤特征参数Δs。
损伤存在于外滚道时,滚珠中心和外圈曲率中心的距离将会增加Δs:
Δik=(fi-0.5)D+δik (3)
Δok=(fo-0.5)D+δok+Δs
损伤存在于内滚道时,滚珠中心和内圈曲率中心的距离将会增加Δs:
Δik=(fi-0.5)D+δik+Δs (4)
Δok=(fo-0.5)D+δok
其中fi、fo分别为内外圈的曲率系数,δik、δok分别是滚珠在内外滚道上 的接触变形位移。
在图2中应用勾股定理可以得到轴承平衡时内部结构的位移方程:
图3是高速状态下滚珠的受力分析,从中可以得到滚珠的平衡方程:
联立方程(5),(6),使用牛顿拉弗森法求解,可以得到Uk、Vk、δik、δok的值。将所有滚珠与轴承内圈或外圈之间的接触力进行叠加,可以得到作用在轴承内圈上的合力向量Fi=(Fxi,Fyi,Fzi,Myi,Mzi)T和作用在外圈上的合力向量Fo=(Fxo,Fyo,Fzo,Myo,Mzo)T。Fi和Fo都可以表示为轴承内圈位移δi及外圈位移δo的函数。将合力对位移求导,即可得到轴承的刚度矩阵:
轴承刚度矩阵KB最终将集成到轴承-转子系统有限元模型中。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对于内外滚道有凹坑的损伤,由于一般情况下损伤的等效曲率半径远小于滚珠的半径,故可假设滚珠在通过凹坑时,只与凹坑的两端接触。图4(a)和(b)分别给出了滚珠进入内外滚道损伤区域时的几何关系。图中,A和B是凹坑的两端点,弧线AB是无损伤时,滚珠接触点的轨迹,是滚珠方位变化的角度(滚珠刚进入缺陷时为0)。滚珠在B点进入损伤区域,滚珠中心将沿着曲线CF运动,期间滚珠一直与B点接触,到达F点时,滚珠将同时和A、B接触,此时等于弧线AB对应角度的一半。在这以后,滚珠将离开B点,而与A点接触,滚珠中心将沿着曲线FD运动。θi,θo分别是滚 珠的内外接触角。
对于损伤在内滚道上的情形,由图4(a)得:
PE2+BE2+2PEcosθi·BEcos∠BEO=BP2 (8)
对于损伤在外滚道上的情形,由图4(b)得:
PE2+BE2+2PEcosθo·BEcos(π-∠BEO′)=BP2 (9)
可得特征参数Δs为:
Δs=r-PE (10)
对于外圈损伤:
其中θ为损伤区域对应的弧度角。
3)建立轴承-转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
所述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为:
其中:
C=CD-ΩG (14)
K=KS+KB-Ω2MC
式中,CD为结构阻尼,能够利用实验模态测试得到,Ω为转子转速,G为转子的陀螺矩阵;KS为转子的刚度矩阵,KB为轴承刚度矩阵,MC为离心力引起的等效质量矩阵;轴承的刚度矩阵可通过将轴承所受合力对位移求导得到:
轴承刚度矩阵KB最终将集成到轴承-转子系统有限元模型中。
4)预设终止条件,使用时域积分法对轴承-转子动力学模型进行求解,获得轴承-转子系统位移振动响应,并记录运算时间,当运算时间满足预设终止条件时,结束计算,当计算结果不满足预设终止条件时,重回步骤1),至到计算结束。
具体包括:预设循环计算步长和总计算时长,并设定初始计算时刻为0,使用时域积分法对轴承-转子动力学模型进行求解,获得轴承-转子系统位移振动响应后,更新计算时刻,将当前计算时刻加循环计算步长,若更新后的计算时刻等于总计算时长,则结束计算,若更新后的计算时刻小于总计算时长,则回到步骤1)。
下面结合一个实例对本发明的滚动轴承损伤振动响应定量计算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其步骤为:
1)输入轴承-转子系统的结构参数和初始条件,为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 建模提供数据支持。要建立的轴承-转子模型如图5所示,所采用轴承型号是FAG的HCB7012E.T.P4S.UL。轴承-转子系统的具体参数如表1所示,假设左端第一个轴承内圈或外圈有长度为0.5mm的缺陷,对于外圈缺陷,其位置如图6所示;外力加载在如图5所示的轴左端1节点的y方向,大小为500N;轴的转速为3000r/min。
表1 轴承‐转子系统主要参数
2)根据步骤1)的参数,考虑内圈离心膨胀和热变形效应,建立基于Jones模型的五自由度轴承模型;利用Timoshenko梁单元对梁类结构的转子、箱体等部件进行有限元建模;利用转盘单元对带轮、套筒等盘类结构对进行建模;将轴承、转子等部件的理论模型进行集成,建立整个轴承-转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其有限元模型如图5所示。
3)使用Newmark-β积分法求解步骤2)得到的动力学方程。选取求解时间步长为1E-6s,总计算时长为0.5s,在每一步计算之前,判断是否有滚 珠处于故障区域,若是,则根据以下公式求解响应的故障特征参数Δs,对于故障在内圈的情形:
对于故障在外圈的情形:
其中Ri、Ro是滚珠接触点到轴承轴心的距离;r是滚珠的半径;θi、θo分别是滚珠的内外接触角;是滚珠方位变化的角度(滚珠刚进入缺陷时为0);θ为缺陷对应的弧度角。将求得的特征参数Δs带入到轴承模型求得轴承刚度矩阵KB,再集成到轴承-转子系统模型中进行计算。
4)重复步骤3)直到到达所设定的计算时长。图7给出了当损伤存在于外圈时,轴端节点1处y方向的位移振动响应及其频谱图,其中,(a)为位移振动响应图、(b)为频谱图。图8分别给出了当损伤存在于内圈时,轴端节点1处y方向的位移振动响应及其频谱图,其中,(a)为位移振动响应图、(b)为频谱图。
Claims (5)
1.一种滚动轴承-转子系统损伤振动响应定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轴承-转子系统的结构参数和初始参数,所述结构参数包括轴承参数、子部件的几何尺寸、材料特性参数以及损伤特征参数;初始参数包括轴承-转子系统的外力矢量、转子转速;
2)根据所述轴承参数建立五自由度轴承模型,获取轴承-转子系统的轴承刚度矩阵;根据子部件的几何尺寸、材料特性参数,建立有限元模型,获取转子的刚度矩阵、转子的陀螺矩阵、离心力引起的等效质量矩阵;
3)建立轴承-转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
所述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为:
式中,和x分别为轴承-转子系统的加速度、速度和位移振动响应,F为轴承-转子系统的外力矢量;M、C和K分别为轴承-转子系统的质量、阻尼和刚度矩阵;
其中:
C=CD-ΩG (2)
K=KS+KB-Ω2MC
式中,CD为结构阻尼,Ω为转子转速,G为转子的陀螺矩阵;KS为转子的刚度矩阵,KB为轴承刚度矩阵,MC为离心力引起的等效质量矩阵;
4)预设终止条件,使用时域积分法对轴承-转子动力学模型进行求解,获得轴承-转子系统位移振动响应,并记录运算时间,当运算时间满足预设终止条件时,结束计算,当计算结果不满足预设终止条件时,重回步骤1),至到计算结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动轴承-转子系统损伤振动响应定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建立五自由度轴承模型前,进行判断是否有滚珠处于损伤区域,若是,则获取轴承损伤大小和位置,计算相应损伤特征参数,根据轴承参数以及相应损伤特征参数建立基于五自由度轴承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动轴承-转子系统损伤振动响应定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具体包括:预设循环计算步长和总计算时长,并设定初始计算时刻为0,使用时域积分法对轴承-转子动力学模型进行求解,获得轴承-转子系统位移振动响应后,更新计算时刻,将当前计算时刻加循环计算步长,若更新后的计算时刻等于总计算时长,则结束计算,若更新后的计算时刻小于总计算时长,则回到步骤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动轴承-转子系统损伤振动响应定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子部件的几何尺寸、材料特性参数,建立有限元模型包括:利用Timoshenko梁单元对梁类结构的转子、箱体部件进行有限元建模,利用转盘单元对带轮、套筒盘类结构进行建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416278.2A CN103712785B (zh) | 2013-09-12 | 2013-09-12 | 一种滚动轴承‐转子系统损伤振动响应定量计算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416278.2A CN103712785B (zh) | 2013-09-12 | 2013-09-12 | 一种滚动轴承‐转子系统损伤振动响应定量计算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712785A true CN103712785A (zh) | 2014-04-09 |
CN103712785B CN103712785B (zh) | 2017-01-04 |
Family
ID=50405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416278.2A Active CN103712785B (zh) | 2013-09-12 | 2013-09-12 | 一种滚动轴承‐转子系统损伤振动响应定量计算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712785B (zh) |
Cited B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75889A (zh) * | 2014-07-16 | 2014-10-01 | 北京工业大学 | 一种基于故障特征的零空间轴承复合故障诊断方法 |
CN105956254A (zh) * | 2016-04-27 | 2016-09-21 | 西安交通大学 | 一种用于转子系统动力学建模的刚体单元法 |
CN106407528A (zh) * | 2016-09-05 | 2017-02-15 | 西安交通大学 | 一种基于动力学模型的机床主轴轴承产热计算方法 |
CN106706303A (zh) * | 2017-03-02 | 2017-05-24 | 湖南科技大学 | 一种转子‑轴承系统支承松动状态评估方法 |
CN108106846A (zh) * | 2017-12-21 | 2018-06-01 | 大连交通大学 | 一种滚动轴承故障损伤程度识别方法 |
CN109145501A (zh) * | 2018-09-13 | 2019-01-04 | 西安交通大学 | 一种航空发动机中介轴承局部损伤故障振动仿真方法 |
CN109829262A (zh) * | 2019-04-04 | 2019-05-31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一种转子-轴承系统非线性动力学分析方法 |
CN111177898A (zh) * | 2019-12-16 | 2020-05-19 | 重庆大学 |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滚动轴承-转子系统耦合性能求解方法 |
WO2021088346A1 (zh) * | 2019-11-09 | 2021-05-14 | 北京工业大学 | 一种基于性能退化字典构造与相似性的轴承寿命预测方法 |
CN113029570A (zh) * | 2021-04-01 | 2021-06-25 | 温州大学 | 一种谐波轴承故障样本生成模型与诊断方法 |
CN114264477A (zh) * | 2021-12-20 | 2022-04-01 | 频率探索智能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 滚动轴承缺陷的诊断方法 |
CN115575121A (zh) * | 2022-09-26 | 2023-01-06 | 河南科技大学 | 一种滚动轴承动力学模型的构建方法 |
CN117571322A (zh) * | 2023-12-27 | 2024-02-20 | 昆山铭驰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无动力源的轴承振动检测方法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835915A1 (fr) * | 2002-02-12 | 2003-08-15 | 01 Db Stell |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s traitements des mesures de vibration d'un rotor d'une machine tournante |
CN102564763A (zh) * | 2011-12-22 | 2012-07-11 | 西安交通大学 | 一种机床主轴轴承动态预紧力测量方法 |
-
2013
- 2013-09-12 CN CN201310416278.2A patent/CN10371278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835915A1 (fr) * | 2002-02-12 | 2003-08-15 | 01 Db Stell |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s traitements des mesures de vibration d'un rotor d'une machine tournante |
CN102564763A (zh) * | 2011-12-22 | 2012-07-11 | 西安交通大学 | 一种机床主轴轴承动态预紧力测量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5)
Title |
---|
关贞珍等: "《滚动轴承局部损伤故障动力学建模及仿真》", 《振动、测试与诊断》, vol. 32, no. 6, 31 December 2012 (2012-12-31), pages 950 - 955 * |
张森文等: "《我国随机振动研究近10年来的进展》", 《振动与冲击》, vol. 16, no. 3, 31 March 1997 (1997-03-31), pages 1 - 8 * |
曹宏瑞等: "《高速主轴动力学建模及高速效应分析》", 《振动工程学报》, vol. 25, no. 2, 30 April 2012 (2012-04-30), pages 103 - 109 * |
曹宏瑞等: "《高速滚动轴承力学特性建模与损伤机理分析》", 《振动与冲击》, vol. 31, no. 19, 15 October 2012 (2012-10-15), pages 134 - 140 * |
李宏晶等: "《关于Newmark-β法机理的一种解释》",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vol. 31, no. 2, 30 April 2011 (2011-04-30), pages 55 - 62 * |
Cited By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75889A (zh) * | 2014-07-16 | 2014-10-01 | 北京工业大学 | 一种基于故障特征的零空间轴承复合故障诊断方法 |
CN105956254A (zh) * | 2016-04-27 | 2016-09-21 | 西安交通大学 | 一种用于转子系统动力学建模的刚体单元法 |
CN106407528A (zh) * | 2016-09-05 | 2017-02-15 | 西安交通大学 | 一种基于动力学模型的机床主轴轴承产热计算方法 |
CN106407528B (zh) * | 2016-09-05 | 2019-05-24 | 西安交通大学 | 一种基于动力学模型的机床主轴轴承产热计算方法 |
CN106706303A (zh) * | 2017-03-02 | 2017-05-24 | 湖南科技大学 | 一种转子‑轴承系统支承松动状态评估方法 |
CN106706303B (zh) * | 2017-03-02 | 2018-12-25 | 湖南科技大学 | 一种转子-轴承系统支承松动状态评估方法 |
CN108106846A (zh) * | 2017-12-21 | 2018-06-01 | 大连交通大学 | 一种滚动轴承故障损伤程度识别方法 |
CN108106846B (zh) * | 2017-12-21 | 2019-09-27 | 大连交通大学 | 一种滚动轴承故障损伤程度识别方法 |
CN109145501B (zh) * | 2018-09-13 | 2021-04-20 | 西安交通大学 | 一种航空发动机中介轴承局部损伤故障振动仿真方法 |
CN109145501A (zh) * | 2018-09-13 | 2019-01-04 | 西安交通大学 | 一种航空发动机中介轴承局部损伤故障振动仿真方法 |
CN109829262A (zh) * | 2019-04-04 | 2019-05-31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一种转子-轴承系统非线性动力学分析方法 |
WO2021088346A1 (zh) * | 2019-11-09 | 2021-05-14 | 北京工业大学 | 一种基于性能退化字典构造与相似性的轴承寿命预测方法 |
CN111177898A (zh) * | 2019-12-16 | 2020-05-19 | 重庆大学 |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滚动轴承-转子系统耦合性能求解方法 |
CN111177898B (zh) * | 2019-12-16 | 2024-03-29 | 重庆大学 |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滚动轴承-转子系统耦合性能求解方法 |
CN113029570A (zh) * | 2021-04-01 | 2021-06-25 | 温州大学 | 一种谐波轴承故障样本生成模型与诊断方法 |
CN114264477A (zh) * | 2021-12-20 | 2022-04-01 | 频率探索智能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 滚动轴承缺陷的诊断方法 |
CN115575121A (zh) * | 2022-09-26 | 2023-01-06 | 河南科技大学 | 一种滚动轴承动力学模型的构建方法 |
CN117571322A (zh) * | 2023-12-27 | 2024-02-20 | 昆山铭驰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无动力源的轴承振动检测方法 |
CN117571322B (zh) * | 2023-12-27 | 2024-04-30 | 昆山铭驰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无动力源的轴承振动检测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712785B (zh) | 2017-01-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712785A (zh) | 一种滚动轴承‐转子系统损伤振动响应定量计算方法 | |
CN104166758B (zh) | 一种转子‑叶片耦合系统固有频率的确定方法 | |
CN105928707B (zh) | 一种滚动轴承-转子系统动态耦合建模方法 | |
CN103528776A (zh) | 一种高阶旋转叶片动力学相似测试实验台及测试方法 | |
CN110020468B (zh) | 一种航空发动机轮盘裂纹故障的动力学响应分析方法 | |
CN109614707B (zh) | 一种基于阶梯轴-柔性盘耦合系统的动力学建模方法 | |
CN104362918A (zh) | 汽车交流发电机降噪优化设计方法 | |
Li et al. | Periodic response analysis of a misaligned rotor system by harmonic balance method with alternating frequency/time domain technique | |
CN106354955A (zh) | 一种基于磨机振动模态参数的滑动轴承刚度识别方法 | |
CN110542439A (zh) | 基于三维气浮的惯性器件残余力矩测量装置及方法 | |
Bin et al. | Development of whole-machine high speed balance approach for turbomachinery shaft system with N+ 1 supports | |
Larsen et al. | Effect of a damage to modal parameters of a wind turbine blade | |
CN107291988B (zh) | 一种动量轮安装界面等效激励力获取方法 | |
CN103292958B (zh) | 一种基于模型的转子无试重失衡参数辨识方法 | |
CN105095583A (zh) | 一种微尺度下的静压主轴模态分析方法 | |
CN104075846A (zh) | 一种基于计算反求技术的转子不平衡度识别方法 | |
CN107609249B (zh) | 基于频响函数法的机械结合部参数的辨识方法 | |
CN106650013B (zh) | 微加速度计在高速旋转环境下的可靠性仿真方法 | |
CN104732071A (zh) | 一种动量轮与航天器结构的耦合动响应获取方法 | |
Nagesh et al. | Dynamic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high speed flexible coupling of gas turbine engine transmission system | |
Binbin et al. | A double integral method for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influence on thin-walled casing response caused by bearing uncertainties | |
CN109145501B (zh) | 一种航空发动机中介轴承局部损伤故障振动仿真方法 | |
CN115270342B (zh) | 一种剥落故障深沟球轴承多自由度动力学建模方法 | |
CN105975673A (zh) | 振动型能量采集器的非线性动力学参数辨识方法 | |
CN107727340A (zh) | 旋转导弹的弹性振动模态测试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