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03400A - 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及具有该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的太阳能热发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及具有该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的太阳能热发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03400A
CN103703400A CN201280036269.4A CN201280036269A CN103703400A CN 103703400 A CN103703400 A CN 103703400A CN 201280036269 A CN201280036269 A CN 201280036269A CN 103703400 A CN103703400 A CN 1037034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toptron
reflecting part
optically focused
sunshine
periph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3626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田一夫
高桥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Konica Minolta Advanced Layer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7034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034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G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MECHANICAL-POWER PRODUCING DEVICES OR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USING ENERGY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G6/00Devices for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from solar energy
    • F03G6/06Devices for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from solar energy with solar energy concentrating means
    • F03G6/063Tower concentr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G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MECHANICAL-POWER PRODUCING DEVICES OR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USING ENERGY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G6/00Devices for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from solar energy
    • F03G6/06Devices for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from solar energy with solar energy concentrat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SSOLAR HEAT COLLECTORS; SOLAR HEAT SYSTEMS
    • F24S23/00Arrangements for concentrating solar-rays for solar heat collectors
    • F24S23/70Arrangements for concentrating solar-rays for solar heat collectors with reflectors
    • F24S23/81Arrangements for concentrating solar-rays for solar heat collectors with reflectors flexib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SSOLAR HEAT COLLECTORS; SOLAR HEAT SYSTEMS
    • F24S23/00Arrangements for concentrating solar-rays for solar heat collectors
    • F24S23/70Arrangements for concentrating solar-rays for solar heat collectors with reflectors
    • F24S23/82Arrangements for concentrating solar-rays for solar heat collectors with reflec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eflecto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6/00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 G02B26/08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light
    • G02B26/0816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light by means of one or more reflecting elements
    • G02B26/0825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light by means of one or more reflecting elements the reflecting element being a flexible sheet or membrane, e.g. for varying the focu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SSOLAR HEAT COLLECTORS; SOLAR HEAT SYSTEMS
    • F24S23/00Arrangements for concentrating solar-rays for solar heat collectors
    • F24S23/70Arrangements for concentrating solar-rays for solar heat collectors with reflectors
    • F24S2023/83Other shap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SSOLAR HEAT COLLECTORS; SOLAR HEAT SYSTEMS
    • F24S23/00Arrangements for concentrating solar-rays for solar heat collectors
    • F24S23/70Arrangements for concentrating solar-rays for solar heat collectors with reflectors
    • F24S2023/83Other shapes
    • F24S2023/832Other shapes curv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SSOLAR HEAT COLLECTORS; SOLAR HEAT SYSTEMS
    • F24S23/00Arrangements for concentrating solar-rays for solar heat collectors
    • F24S23/70Arrangements for concentrating solar-rays for solar heat collectors with reflectors
    • F24S2023/87Reflectors layou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SSOLAR HEAT COLLECTORS; SOLAR HEAT SYSTEMS
    • F24S30/00Arrangements for moving or orienting solar heat collector modules
    • F24S30/40Arrangements for moving or orienting solar heat collector modules for rotary movement
    • F24S30/42Arrangements for moving or orienting solar heat collector modules for rotary movement with only one rotation axis
    • F24S30/422Vertical axi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02E10/46Conversion of thermal power into mechanical power, e.g. Rankine, Stirling or solar thermal eng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 Mounting And Adjusting Of Optic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及使用该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的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如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在从反射镜到聚热器的距离为数十米到数百米的长距离的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也能够得到高的聚光效率,而且能够容易且低成本地制造,此外,还能够容易地得到具有各种曲率的凹面镜。基板的突出部以反射部的内切圆的位置作为基准位置、与所述基准位置相比更靠径向外侧的反射部的背面施力,由此使与基准位置相比更靠径向外侧的反射部的表面向Z方向表面侧弯曲。

Description

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及具有该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的太阳能热发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和使用了其的太阳能热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替代石油、天然气等的化石燃料能源的能源,现在,正在进行生物能、核能、风能、太阳能等的天然能源的研究,但是认为:作为化石燃料的替代能源最稳定、且量最多的天然能源,太阳能的利用是有希望的。但是,太阳能虽然是非常有力的替代能源,但是,从将其有效利用的观点来看,认为以下方面等成为问题:(1)太阳能的能量密度低、(2)太阳能的储存及运输困难。
针对太阳能的上述课题,提案有以下方法:通过巨大的反射装置收集太阳能来解决太阳能的能量密度低这样的问题。作为这样的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之一,可以举出例如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该系统具有排列成大致圆形或大致扇形的多个反射镜和设置于中央部的塔、用反射镜使太阳光集中于在塔上的聚热部、由此进行聚光、利用其热来进行发电。
在此,如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这样,在从反射镜到聚热部的距离为数十米到数百米的长距离的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聚光效率还不充分,正在寻求聚光效率的进一步改善。关于这一点,在以下进行详细叙述。
太阳光线并不是完全的平行光,而是具有相当于视野角0.52°~0.54°的角度范围的倾斜度的光线。在从反射镜到聚热部的距离短至几米的情况下,该太阳光的视野角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如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这样,从反射镜到聚热部的距离变长的情况下,若反射镜为平面镜,则反射了太阳光线的光线中相当于视野角的成分的光线与聚光距离成比例地进行扩散,因此以聚热部的有限的受光面积不能充分接受所有的反射光线,因此存在聚光效率降低这样的问题。
为了消除该问题,考虑了将如专利文献1的图6中所记载的多个平面镜进行组合而构成类似凹面镜这样的构成,但这样的类似的凹面镜,从聚光效率的观点来看还不能说充分。
进而,为了得到不是平面的组合而是由曲面构成的凹面镜,需要复杂的制造工序,难以简便且低成本地得到该凹面镜。特别是在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使用凹面镜的情况下,需要根据从聚热部到反射镜的距离来改变凹面的曲率,因此低成本地制造这样的各种曲率的凹面镜是更困难的,具有多个这样的各种曲率的凹面镜的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必然变得高价。
因此,寻求以下的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其即使在如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这样从反射镜到聚热部的距离为数十米到数百米的长距离的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也可得到高聚光效率,而且,可容易且低成本地制造,此外,也可容易地得到各种曲率的凹面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9-21838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及使用该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的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所述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在如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这样从反射镜到聚热部的距离为数十米到数百米的长距离的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也能够得到高聚光效率,而且能够容易且低成本地制造,此外,能够容易地得到具有各种曲率的凹面镜。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其特征在于,
具有:多边形状的基板和可变形的多边形状的反射部,
所述基板具有突出部,该突出部以所述反射部的内切圆的位置作为基准位置、对与所述基准位置相比更靠径向外侧的所述反射部的背面进行施力,由此与所述基准位置相比更靠径向外侧的所述反射部的表面向Z方向表面侧弯曲。
本发明人锐意研究的结果发现,通过利用作为反射镜使用的反射部的弹性变形,能够容易地得到由曲面构成的凹面镜。特别是,本发明人发现,使反射部弹性变形来改变中心部与周边部在Z方向上的相对位置而得到凹状的反射镜结构,由此能够容易地得到由大致抛物面形状的曲面而非单纯的曲面构成的凹面镜,因此,即使从反射部到聚热部的距离为长距离,也能够得到非常高的聚光效率。
但是,若将反射部设定为例如圆形,则地上铺满反射镜时,在反射镜彼此之间就会产生非反射部,导致不能有效地利用太阳光。因此,为了有效地利用太阳光,应尽可能无缝铺满反射镜,需要将反射部设定为多边形(例如矩形)。但是,为了使这样的反射部以近似于大致抛物面形状的方式变形,相对于反射部的中央部,将其背面的相当于内切圆的位置向Z方向挤压是有效的,此时,在内切圆的径向外侧,反射部的角度一样,恐怕不能进行有效的聚光。
因此,在本发明中,所述基板的突出部将所述反射部的内切圆的位置作为基准位置、对与所述基准位置相比更靠径向外侧的所述反射部的背面施力,由此,与所述基准位置相比更靠径向外侧的所述反射部的表面向Z方向表面侧弯曲。“向Z方向表面侧弯曲”是指相对于所述基准位置处的所述反射部表面的切线,径向外侧的所述反射部的表面向Z方向表面侧产生位移。
另外,使多边形状的反射部形成凹面时,反射部的靠近角部的区域很可能受到不当的力而产生形变。在该产生形变的部分中,光不会向预期的方向反射,可能导致光的反射效率降低。另外,很可能产生如下情况,即:反射部容易从该产生形变的部分开始劣化,难以长期维持高反射性能。因此,通过对反射部的内切圆的径向外侧的反射部的背面进行施力,能够减小该形变,防止光的反射效率降低,可以长期维持高反射性能。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部的中心部在所述反射部的X方向及Y方向上的位置被固定,所述反射部的所述中心部与所述反射部的周边部在Z方向上的相对位置是可变的,所述反射部的所述周边部在所述X方向及所述Y方向上的位置未被固定,使所述反射部弹性变形,将所述中心部与所述周边部在所述Z方向上的相对位置改变,由此得到凹状的反射镜结构。
为了有效发挥本发明的效果,优选为,反射部的中心部在X方向及Y方向上的位置被固定,但反射部的周边部及与突出部抵接的抵接点在X方向及Y方向上的位置未被固定,在改变了中心部与周边部在Z方向上的相对位置时,周边部(包括与基准位置相比更靠径向外侧的区域)的位置具有一定程度的自由度,能够相对移动、即能够错开。因此,使反射部弹性变形而形成凹面镜时,不会在周边部产生过大的应力,能够减小周边部的凹面镜的形变。通过减小周边部的反射镜的形变,主要能够得到下面列举的两个优点。
第一优点在于,能够减小周边部的凹面镜的形变,因此,周边部的聚光效率不容易降低,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聚光效率。
关于第二优点,将在下面详细叙述。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是在户外使用的,暴露于太阳光的热或紫外线、风雨、沙暴等下,因此,存在如下问题:若在周边部产生凹面镜的形变,则会以该产生形变的部分为中心加剧由外部环境引起的凹面镜的劣化。但是,通过减小周边部的凹面镜的形变,尽管在户外使用,仍能够长期维持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的性能。
予以说明的是,在通过将周边部和中心部在X方向、Y方向上的位置均固定、只改变Z方向上的相对位置来形成凹面镜的情况下,周边部会产生形变,因此,从聚光效率和使用寿命方面来看,可以说不固定周边部更好。例如,在通过气压变化等使反射镜变形成凹面反射镜这种结构的情况下,需要反射部的周边部与支承体密接,形成气密状态,因此,周边部在X方向、Y方向上的位置被固定,周边部产生形变,因而产生上述课题。
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在本发明第一或第二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可调节所述Z方向上的突出量。由此,能够将与所述基准位置相比更靠径向外侧的所述反射部的表面形状调节为预期形状。
本发明第四方面的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在本发明第二或第三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具有可弹性变形的结构体,所述反射部形成于所述结构体的表面,形成有所述反射部的所述结构体的中心部在X方向及Y方向上的位置被固定,形成有所述反射部的所述结构体的所述中心部与形成有所述反射部的所述结构体的周边部在Z方向上的相对位置是可变的,形成有所述反射部的所述结构体的所述周边部在所述X方向及所述Y方向上的位置未被固定,使形成有所述反射部的所述结构体弹性变形,改变所述中心部与所述周边部在所述Z方向上的相对位置,由此得到凹状的反射镜结构。
例如,在反射部为如膜反射镜等这样薄且刚性低的材料的情况下,对于单体而言,即使通过弹性变形形成了凹面镜,表面也可能产生起伏不平而导致聚光效率降低。相比之下,通过在反射部的背面连接可弹性变形的结构体,在使反射部和结构体一体地弹性变形时,可有效地抑制反射部的起伏不平等。予以说明的是,在反射部的背面设有结构体的情况下,突出部经由结构体对反射部的背面施力。
本发明第五方面的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在本发明第四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具有支承结构体,该支承结构体设置于所述基板和所述结构体之间,在所述内切圆或与内切圆相比更靠径向内侧处,相对于所述结构体以3点以上或呈周状地与所述结构体能够相对移动地进行接触,并且限制所述结构体在所述Z方向上的高度,
形成有所述反射部的所述结构体的所述中心部在所述Z方向上的位置或所述支承结构体在所述Z方向上的位置是可变的,
随着将所述中心部在所述Z方向上的位置或所述支承结构体在所述Z方向上的位置改变,形成有所述反射部的所述结构体的所述周边部一边与所述支承结构体接触一边移动,由此使形成有所述反射部的所述结构体弹性变形而得到凹状的反射镜结构。
根据本发明,通过在所述基板和所述结构体之间设置支承结构体,可容易地实现形成有所述反射部的所述结构体的所述周边部与所述基板的相对移动,另外,还可限定形成有所述反射部的所述结构体的所述周边部在Z方向上的高度,因此,可高精度地确保通过弹性变形而形成的所述反射部的凹面镜形状。
本发明第六方面的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在本发明第五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形成有所述反射部的所述结构体的所述中心部在所述Z方向上的位置是可变的,随着将所述中心部在所述Z方向上的位置改变,形成有所述反射部的所述结构体的所述周边部一边与所述支承结构体接触一边移动,由此使形成有所述反射部的所述结构体弹性变形,得到凹状的反射镜结构。
根据本发明,通过使所述反射部的中心部沿Z方向进行位移,能够容易地得到凹状的反射镜结构,可与距聚热部的距离相匹配地,简单地设定多个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的曲率。
本发明第七方面的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在本发明第五或第六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结构体的形状,在从Z方向看时,是以所述结构体的所述中心部为中心而被等距离地配置了的形状。
通过将支承结构体设定为如上所述的结构,能够在改变了中心部与周边部在Z方向上的相对位置时,形成形变小的完全的凹曲面,能够提高聚光效率,因此优选。
本发明第八方面的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在本发明第七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结构体的形状,在从Z方向看时,是以所述结构体的所述中心部为中心的环状的形状。
通过将支承结构体设定为环形结构,能够在改变了中心部与周边部在Z方向上的相对位置时,形成形变特别小的完全的凹曲面,能够大幅提高聚光效率,因此优选。特别优选支承结构体设置于所述内切圆上或其内侧。也就是说,在设置支承结构体时,优选突出部设置于支承结构体的外侧。
本发明第九方面的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在本发明第四~第八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部为膜反射镜。
膜反射镜具有轻量、易处理、便宜的优点,另一方面,与普通的玻璃反射镜相比,平面性差,若用作平面镜,有时得不到足够的聚光效率。但是,如本发明所述,通过在可弹性变形的结构体表面连接膜反射镜使其弹性变形而形成凹面状,即使是采用平面性差的膜反射镜也能够得到足够的聚光效率。因此,能够有效地利用膜反射镜的轻量、便宜的优点,同时可以通过本发明弥补平面性比较低的缺点。
本发明第十方面的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在发明第一~第九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部为薄板玻璃反射镜。
薄板玻璃反射镜,与膜反射镜相比,价格比较高,但根据玻璃的厚度,其自身具有一定程度的刚性,因此,即使不像膜反射镜那样连接于结构体上,也能够通过单体进行弹性变形而得到凹状的反射镜结构。予以说明的是,在薄板玻璃反射镜的玻璃厚度非常薄时,也可以连接于结构体表面。
本发明第十一方面的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在本发明第一~第十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为太阳能热发电用反射镜。
本发明第十二方面提供一种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至少1个聚热部、和本发明第十一方面所述的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所述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反射太阳光而照射到所述聚热部。由此,能够形成便宜的太阳能热发电系统。
本发明第十三方面的太阳光发电系统,在本发明第十二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聚热部的周围配置有多个所述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根据从所述聚热部到各个所述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的距离,将所述反射部的所述中心部与所述反射部的所述周边部在Z方向上的相对位置进行了设定。通过使用本发明的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可与距聚热部的距离相匹配地,简单地设定其曲率,因此容易调节。
本发明第十四方面的太阳光发电系统,在本发明第十二或第十三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从所述聚热部到所述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的距离中的最短的距离为10m以上。即,通过使用本发明的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可有效地使太阳光聚光到特别是处于远处的聚热部。
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至少具有多边形状的反射部和多边形状的基板,优选还具有结构体。另外,更优选具有支承结构体。优选基板具有以反射部的内切圆位置为基准位置、对与该基准位置相比更靠径向外侧的反射部的背面施力的突出部。“内切圆”是指包括反射部的中心,且与至少两边相切的圆,优选与所有边相切。图14(a)是内切圆CI与正方形反射部M的所有边相切的例子,图14(b)是内切圆C1与长方形反射部的相向的两边相切的例子,图14(c)是内切圆CI包括正方形反射部M的中心O,且与两边相切的例子。还优选突出部可调节Z方向上的突出量。
优选反射部的中心部在反射部的X方向及Y方向上的位置被固定。此时,优选反射部的中心部被固定于基板,由此X方向及Y方向上的位置被固定。予以说明的是,在反射部连接有结构体的情况下,优选形成有反射部的结构体的中心部在X方向及Y方向上的位置被固定。予以说明的是,优选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为太阳能热发电用反射镜。
在通过将反射部或结构体的中心部固定于基板来固定X方向及Y方向上的位置的情况下,优选利用固定部件将反射部或结构体的中心部固定于基板上。作为固定部件的例子,可以列举螺钉、衬垫、磁铁、粘接剂等。另外,固定部件可以贯通结构体而固定于基板,但优选不使其贯通反射部而固定于基板。更优选固定部件在反射部表面一点也不露出。更具体而言,固定部件为螺钉或衬垫,具有形成有反射部的结构体的情况下,优选固定部件贯通结构体而将结构体固定于基板,反射部设置于固定部件上,固定部件未贯通反射部,固定部件(螺钉的螺钉头或衬垫的局部)不在反射部外露出。因固定部件不贯通反射部,所以可避免反射部的贯通部端面接触外部空气而劣化的可能性,并且还可防止反射部的贯通部附近的形变。另外,因固定部件在反射部表面完全不露出,所以能够使反射部的整个面用于反射太阳光,因此可提高聚光效率。
另外,固定部件也可以具有可动部。例如也可以是,固定部件在与基板接触的部位和与反射部或结构体接触的部位之间具有可动部,为基板与反射部或结构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带来灵活性。极端地说,也可以是,原则上反射部或结构体的中心部在X方向及Y方向上被固定,但沿X方向及Y方向可稍微移动。通过这样的构成,能够增大得到更平滑的凹曲面的可能性。
予以说明的是,所谓“X方向”、“Y方向”,如图5中所示,是指与反射部平面平行的方向,X方向与Y方向相互正交。另外,在此所说的“中心部”是指从反射部的表面垂直方向看时的中心点附近的部分。优选为重心附近的部分。优选中心部的面积为结构体表面的总面积的10%以下。
反射部的中心部与周边部在Z方向上的相对位置是可变的。予以说明的是,“Z方向”如图5所示,是指与反射部平面垂直的方向。在反射部连接有结构体的情况下,形成有反射部的结构体的中心部与形成有反射部的结构体的周边部在Z方向上的相对位置是可变的。
此时,也可以使中心部的位置在Z方向上固定,而周边部的位置在Z方向是可变的,也可以在Z方向限制周边部的位置,而使中心部的位置在Z方向是可变的,也可以使周边部的位置和中心部的位置均在Z方向是可变的。优选在Z方向限制周边部的位置,而使中心部的位置在Z方向是可变的。
予以说明的是,作为“在Z方向进行限制”的例子,可以列举如下。例如,通过在支承反射部或结构体的基板上设置具有Z方向上的恒定的高度的支承结构体,在其上相接触地配置反射部或结构体的周边部,能够使周边部在Z方向上的高度一定不低于支承结构体的高度。予以说明的是,这种情况下,若观察反射部或结构体的周边部的一点,则有可能一边沿X、Y方向移动,Z方向上的位置也一边产生变化,“在Z方向进行限制”不排除这种情况。即,“在Z方向进行限制”并不意味着在Z方向固定。
作为在Z方向使位置是可变的构件,可以考虑通过手动或执行机构使设置于反射部或结构体的中心部的螺钉、衬垫、磁铁等在Z方向移动的机构。例如,可以设置贯通基板的中心部和反射部或结构体的中心部的螺钉,根据拧紧该螺钉的量,使反射部或结构体的中心部的位置在Z方向变化,与此相应地还能够改变凹面反射镜的曲率。上述固定部件可以兼用作在Z方向使位置能够改变的构件。另外,下述支承结构体可以兼用作在Z方向使位置能够改变的构件。
反射部或结构体的周边部在X方向及Y方向上的位置未被固定。例如,在基板上设置突出部和支承结构体,在其上以与支承结构体相接触的方式配置反射部或结构体时,当改变中心部与周边部在Z方向上的相对位置时,反射部或周边部能够与突出部和支承结构体接触的同时在其上滑行移动。
通过使反射部或结构体弹性变形来改变中心部与周边部在Z方向上的相对位置,能够得到凹状的反射镜结构。另外,该凹状的反射镜结构可形成完全的曲面,能够容易地得到抛物面或大致抛物面形状这样的高聚光效率的形状。另外,在与基准位置相比更靠径向外侧的位置,突出部对反射部的背面施力,从而,即使反射部为多边形,与没有突出部的情况相比,也能够使反射部整个面形成形变小的近似于抛物面形状的形状。由于周边部未被固定,因此在改变中心部与周边部在Z方向上的相对位置以使反射部件形成凹面反射镜状时,也可防止在周边部产生形变。
在此,所谓“反射部”,是指可反射太阳光,且可弹性变形的部件。作为反射部的例子,可以列举:厚玻璃反射镜、薄板玻璃反射镜、膜反射镜等。在反射部为厚玻璃反射镜的情况下,优选玻璃可弹性变形。在反射部为膜反射镜或薄板玻璃反射镜的情况下,优选连接在可弹性变形的结构体上。在设定为可进行弹性变形时,反射部的优选杨氏模量为300GPa。反射部可以为一片,也可以分割成多片。另外,优选为多边形状特别是正方形或长方形等四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等形状。就反射部的中心部而言,在四边形的情况下,优选为对角线的交点附近,在正六边形、正八边形的情况下,也优选为对角线的交点附近。
所谓“膜反射镜”,是指在膜状树脂基材上设有反射层的膜状反射镜。膜的厚度为50~400μm,优选为70~250μm,特别优选为100~220μm。通过使厚度为50μm以上,向结构体上粘贴膜反射镜时,反射镜不会弯曲,容易得到良好的正反射率,因此优选。另外,通过使厚度为400μm以下,处理性良好,因此优选。
予以说明的是,作为用于塔式太阳光发电系统的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的反射部,优选从膜反射镜的表面到反射层的厚度为0.2mm以下。其理由在下面进行详细叙述。
在塔式太阳光发电系统这样的从反射部到聚热部的距离长的系统中,在早晨或傍晚,有时入射到膜反射镜的太阳光的入射角变大。(例如,45度以上)这种情况下,如图13(b)所示,若表面层(处于从膜反射镜的表面到反射层之间的层。既可以为一层,也可以将多层统称为表面层。)厚,则会引起如下问题。在膜反射镜表面附着有灰尘100的情况下,向灰尘100的部分入射的光B自然不会到达反射层102,不被反射或发生散射,不利于聚光效率。除此之外,产生如下问题:向没有灰尘100的部分入射的光A也透过表面层101内而被反射层102反射,但由于入射角大,因此反射光被灰尘100阻碍,不利于聚光效率。与此相对,如图13(a)所示,若减小表面层的厚度,使其为0.2mm以下,则导致聚光效率降低的仅仅是向灰尘100的部分入射的光B ,可防止被图13(b)中的A这样的反射层反射的光导致聚光效率降低的情况。因此,能够抑制附着有灰尘时的聚光效率降低,所以优选。即,通过减小膜反射镜的表面层的厚度,使其为0.2mm以下,在表面附着有灰尘时,即使入射角大,也不会产生光A这样的反射光的问题,可防止聚光效率降低,因此优选。另外,优选表面层的厚度为0.2mm以下这种情况并不仅限于膜反射镜,在薄板玻璃反射镜等其它反射部中,出于与上述同样的理由,也优选表面层的厚度为0.2mm以下。以下,具体说明膜反射镜。
将本发明中的膜反射镜的一例示于图1。在图1中所示的例子中,膜反射镜E是从太阳光侧依次层叠高分子膜层1、由金属氧化物构成的气体阻隔层2、由金属构成的反射层(Ag层)3、粘附层4而形成。在粘附层4的下侧表面带有剥离膜5,能够在想进行粘附时,适当剥掉剥离膜5使其连接在作为结构体的金属板、树脂板或层叠板上。例如,如图15所示,剥掉图1的剥离膜5之后使膜反射镜E连接在可弹性变形的结构体9的表面。另外,可弹性变形的结构体9的厚度优选为50~10000μm的范围内。
予以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膜反射镜,不限于图1中所示的构成,优选附加各种功能层。也可以相反是没有气体阻隔层等的构成。另外,即使是上述构成,也能够对各个层赋予功能性。以下,说明附加了各种功能层的其它膜反射镜的形态。但是,在本发明中能够使用的膜反射镜不仅限于这些形态。予以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上”是指太阳光进行入射的侧,“下”是指其相反侧。
例如,在图1中,也可以形成为具有以下构成的膜反射镜:以具有向高分子膜层1添加紫外线吸收剂、使其下的气体阻隔层2作为水蒸气阻隔层来起作用、进而其下的反射层3由银蒸镀层构成、该银蒸镀层之下层叠了粘附层4和剥离膜5的构成。通过向高分子膜层添加紫外线吸收剂,耐久性增加。
另外,在上述膜反射镜中,可以形成为在反射层3和粘附层4之间设置了腐蚀防止剂层(加入了腐蚀防止剂的高分子层)的膜反射镜。通过附加腐蚀防止剂层,能够防止氧、硫化氢气体、盐分对膜反射镜的劣化、及长期提供平滑的光学面。
在上述膜反射镜中,也可以形成为以下的膜反射镜:在气体阻隔层2和反射层3之间从入射太阳光的侧依次层叠粘接层和腐蚀防止剂层、进而在反射层3和粘附层4之间设置了高分子膜层。
在上述膜反射镜中,也可以形成为以下的膜反射镜:代替添加了紫外线吸收剂的高分子膜层1,从入射太阳光的侧依次层叠了硬涂层和高分子膜层。硬涂层优选含有紫外线吸收剂等。
在上述膜反射镜中,也可以形成为以下的膜反射镜:代替硬涂层而在高分子膜层上设置了紫外线反射层。
在上述膜反射镜中,可以形成为以下的膜反射镜:代替腐蚀防止剂层而设置了牺牲防腐层。
作为另外的例子,可以举出从光入射侧起依次具有硬涂层、具有50μm以上且300μm以下的厚度的含有紫外线吸收剂的丙烯酸类树脂层、粘接层、腐蚀防止剂层、银反射层、用于在支承体上形成银反射层的锚固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的支承体、粘附层的膜反射镜作为优选例之一。作为进一步另外的例子,可以举出从光入射侧起依次具有硬涂层、具有50μm以上且300μm以下的厚度的含有紫外线吸收剂的丙烯酸类树脂层、腐蚀防止剂层、银反射层、用于在支承体上形成银反射层的锚固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的支承体、粘附层的膜反射镜作为优选例之一。
接着,对于膜反射镜的各层及各层中使用的材料进行说明。
(高分子膜层)
作为高分子膜层的膜材料,从挠性、轻量化的方面考虑,例如优选含有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丙烯酸类酯(アクリル)、聚碳酸酯、聚烯烃、纤维素、聚酰胺的任一种。其中优选耐候性优异、特别是将至少2种以上丙烯酸系单体共聚了的丙烯酸系共聚物。
作为优选的丙烯酸系共聚物,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举出以选自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2-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等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这样的侧链中没有官能性基团的单体(以下,称为非官能性单体)的1种或2种以上的单体为主成分、将其与选自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衣康酸等的单体的1种或2种以上的单体的侧链中具有OH、COOH等的官能性基团的单体(以下,称为官能性单体)的1种或2种以上组合,通过溶液聚合法、悬浮聚合法、乳液聚合法、本体聚合法等的聚合方法使其共聚而得到的重均分子量为4万~100万,优选10万~40万的丙烯酸系共聚物,其中,如含有以下物质的那样的丙烯酸系聚合物是最优选的:丙烯酸乙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等的形成Tg较低的聚合物的非官能性单体50~90质量%;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等的形成Tg较高的聚合物的非官能性单体10~50质量%;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丙烯酸、衣康酸等的官能性单体0~10质量%。
膜的形状,只要是平面、扩散面、凹面、凸面、梯形等作为各种膜反射镜的表面被覆材料所要求的形状即可。
高分子膜层的厚度优选10~125μm。若小于10μm,则存在抗拉强度、撕裂强度变弱的趋势,若比125μm厚,则1600nm~2500nm范围的平均反射率低于80%。
对高分子膜层表面而言,为了提高与金属氧化物层、硬涂层、电介质涂层等的密合性,可以实施电晕放电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等。
另外,高分子膜层,优选含有苯并三唑系、二苯甲酮系、三嗪系、氰基丙烯酸酯系、聚合物型的紫外线吸收剂中任一种。
(紫外线吸收剂)
作为高分子膜层中使用的紫外线吸收剂,从波长370nm以下的紫外线的吸收能力优异、且从太阳光利用的观点来看,优选波长400nm以上的可见光的吸收少的紫外线吸收剂。
作为紫外线吸收剂,例如,可以举出氧二苯甲酮系化合物、苯并三唑系化合物、水杨酸酯系化合物、二苯甲酮系化合物、氰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镍络合物盐系化合物、三嗪系化合物等,优选二苯甲酮系化合物、着色少的苯并三唑系化合物、三嗪系化合物。另外,也可以使用特开平10-182621号、特开平8-337574号公报所述的紫外线吸收剂、特开平6-148430号、特开2003-113317号公报记载的高分子紫外线吸收剂。
作为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的具体例子,可以举出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5-氯代苯并三唑、2-(2’-羟基-3’-(3″,4″,5″,6″-四氢邻苯二甲酰亚胺甲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2-亚甲基双(4-(1,1,3,3-四甲基丁基)-6-(2H-苯并三唑-2-基)苯酚)、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5-氯代苯并三唑、2-(2’-羟基-3’-叔丁基-5’-(2-辛氧基羰基乙基)-苯基)-5-氯代苯并三唑、2-(2’-羟基-3’-(1-甲基-1-苯乙基)-5’-(1,1,3,3-四甲基丁基)-苯基)苯并三唑、2-(2H-苯并三唑-2-基)-6-(直链及侧链十二烷基)-4-甲基苯酚、辛基-3-[3-叔丁基-4-羟基-5-(氯-2H-苯并三唑-2-基)苯基]丙酸酯及2-乙基已基-3-[3-叔丁基-4-羟基-5-(5-氯-2H-苯并三唑-2-基)苯基]丙酸酯的混合物等,但是,并不仅限于这些。
另外,作为市售品,可以举出チヌビン(TINUVIN)171、チヌビン(TINUVIN)900、チヌビン(TINUVIN)928、チヌビン(TINUVIN)360(均由チバ·ジャパン公司制造),LA31(ADEKA公司制),RUVA-100(大塚化学制)。
作为二苯甲酮系化合物的具体例子,可以举出2,4-二羟基二苯甲酮、2,2’-二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甲氧基-5-磺基二苯甲酮、双(2-甲氧基-4-羟基-5-苯甲酰基苯基甲烷)等,但是,并不仅限于这些。
(由金属氧化物构成的气体阻隔层)
由金属氧化物构成的气体阻隔层,可以举出以氧化硅、氧化铝、或以氧化硅、氧化铝为原始材料的复合氧化物、氧化锌、氧化锡、氧化铟、氧化铌、氧化铬等,特别是从水蒸气阻隔性的观点来看,优选氧化硅、氧化铝、或以硅、铝为原始材料的复合氧化物。除此之外,也可以是波长550nm下的折射率为1.35~1.8的低折射率层和波长550nm下的折射率为1.85~2.8的高折射率膜交替层叠了的多层膜。作为低折射率膜材料,可以举出氧化硅、氧化铝、氮化硅、氮化铝等。作为高折射率膜材料,可以举出氧化铌、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锡、氧化铟、氧化钽、氧化锆等。
这些材料通过真空蒸镀法、溅射法、离子镀等的PVD法(物理蒸镀法)、或CVD法(化学蒸镀法)等的真空工艺而形成。由金属氧化物构成的气体阻隔层的厚度优选5~800nm的范围,更优选10~300nm的范围。
通过在高分子膜上制作气体阻隔层,这样得到的氧化硅层或氧化铝层、或以氧化硅、氧化铝为原始材料的复合氧化物层对氧气、二氧化碳、空气等的气体或水蒸气的高阻隔作用优异。
另外,氧化硅层或氧化铝层、或以氧化硅、氧化铝为原始材料的复合氧化物层和高分子膜的层叠体,优选40℃、90%RH下的水蒸气透过度为1×10-2g/m2·24h以下。水蒸气透过度可用MOCON公司制水蒸气透过度测量装置PERMATRAN-W3-33来进行测定。
进而,氧化硅层或氧化铝层、或以氧化硅、氧化铝为原始材料的复合氧化物层,优选膜厚分别为1μm以下,各自的光线透过率的平均值为90%以上。由此,能够没有光损地高效地反射太阳光。
(高分子膜层与由金属氧化物构成的气体阻隔层的厚度的比率)
高分子膜层与由金属氧化物构成的气体阻隔层的厚度的比率,优选为0.1%~5%的范围。若比率大于0.1%、即气体阻隔层相对于高分子膜的厚度增厚时,可获得足够的气体阻隔性、发挥抑制劣化进行的作用,因此优选。若比率小于5%、即气体阻隔层相对于高分子膜的厚度变薄时,即使施加来自外部的弯曲的力时,金属氧化物也难以产生裂纹,结果可得到气体阻隔性、发挥抑制劣化进行的作用,因此优选。
(由金属构成的反射层)
作为由金属构成的反射层,例如,可以使用银或银合金,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金、铜、铝及它们的合金。特别优选使用银。这样的反射层起到作为使光反射的反射膜的作用。通过使反射层为由银或银合金构成的膜,可提高膜反射镜从红外区域到可见光区域的反射率,减小反射率对入射角的依赖性。所谓从红外区域到可见光区域,是指2500~400nm的波长区域。所谓入射角,是指相对于与膜面垂直的线(法线)的角度。
作为银合金,从反射层的耐久性提高的方面来看,优选由银和选自由金、钯、锡、镓、铟、铜、钛及铋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的其它金属构成的合金。作为其它金属,从高温耐湿性、反射率的方面来看,特别优选金。
在反射层是由银合金构成的膜的情况下,银在反射层中的银和其它的金属的合计(100原子%)中优选90~99.8原子%。另外,其它金属,从耐久性的方面来看,优选0.2~10原子%。
另外,反射层的膜厚,优选60~300nm,特别优选80~200nm。若反射层的膜厚大于60nm,则膜厚充分,不使光透过,可充分确保膜反射镜在可见光区域的反射率,因此优选。直到200nm左右,反射率也与膜厚成比例增大,但在200nm以上时不依赖膜厚。倒是若反射层的膜厚小于300nm,则在反射层的表面难以产生凹凸,由此难以发生光的散射,因此在可见光区域的反射率不降低,优选。
膜反射镜要求光泽,但在制作金属箔而进行粘接的方法中,因存在表面凹凸而失去光泽。在以大面积范围要求均匀的表面粗糙度的膜反射镜中,作为制造方法不优选金属箔层合。由金属构成的反射层,优选通过湿式镀敷、真空蒸镀等的干式镀敷而进行形成。或者,也可以涂布含有银络合物化合物的涂布液,通过烧成、还原剂进行还原而产生银,形成反射层。
(粘附层)
作为粘附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例如干层合剂、湿层合剂、热封剂、热熔剂等的任一种。可以使用例如聚酯系树脂、氨基甲酸酯系树脂、聚乙酸乙烯酯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丁腈橡胶等。层合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辊式连续进行,从经济性及生产率的方面来看,优选。粘附层的厚度通常选自1~50μm左右的范围。若厚度大于1μm,可获得充分的粘附效果,因此优选,另一方面若小于50μm,则粘附剂层不会过厚、干燥速度不会变慢,效率高。而且可得到本来的粘附力,也不会产生溶剂残留等的弊端。
(剥离膜)
剥离膜优选具有基材和设置于基材上的剥离剂层。
剥离膜在其外表面具有高的平滑性。作为构成剥离膜的剥离剂,例如,可以举出有机硅系树脂、长链烷基系树脂、氟系树脂、氟代有机硅树脂、长链烷基改性醇酸树脂、有机硅改性醇酸树脂等的醇酸系树脂等。
上述中,在将有机硅树脂作为剥离剂的材料来使用的情况,发挥更优异的剥离性。作为有机硅树脂,可以使用加成型、缩合型、无溶剂型等任意的有机硅树脂。
构成剥离膜的剥离剂的平均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为0.01~0.3μm,更优选0.05~0.2μm。若剥离剂层的平均厚度大于上述下限值,则可充分发挥作为剥离剂层的功能。另一方面,若剥离剂层的平均厚度小于上述上限值,则在将剥离膜卷取成了辊状时,难以产生粘连,抽出时不产生麻烦,因此优选。
(腐蚀防止剂层)
腐蚀防止剂层,作为防止由金属构成的反射层(具体而言为Ag层)的变色而发挥功能,可以举出例如硫醚系、硫醇系、Ni系有机化合物系、苯并三唑系、咪唑系、噁唑系、四氮茚系、嘧啶系、噻二唑系。
腐蚀防止剂层,大致区分而可优选使用具有与银的吸附基的腐蚀防止剂和抗氧化剂。以下,对于这些腐蚀防止剂和抗氧化剂举出具体例子。
《具有与银的吸附基的腐蚀防止剂》
作为具有与银的吸附基的腐蚀防止剂,优选选自胺类及其衍生物、具有吡咯环的物质、具有三唑环的物质、具有吡唑环的物质、具有噻唑环的物质、具有咪唑环的物质、具有吲唑环的物质、铜螯合物化合物类、硫脲类、具有巯基的物质、萘系中至少一种或它们的混合物。
作为胺类及其衍生物,可以举出乙胺、十二烷胺、三正丁胺、邻甲苯胺、二苯胺、乙二胺、二亚乙基三胺、三亚乙基四胺、四亚乙基五胺、单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2N-二甲基乙醇胺、2-氨基-2-甲基-1,3-丙二醇、乙酰胺、丙烯酰胺、苯甲酰胺、对乙氧基柯衣定、二环己基亚硝酸铵、二环己基水杨酸铵、单乙醇胺苯甲酸酯(盐)、二环己基苯甲酸铵、二异丙基苯甲酸铵、二异丙基亚硝酸铵、环己基胺氨基甲酸酯(盐)、硝基萘亚硝酸铵、环己基胺苯甲酸酯(盐)、二环己基环己烷甲酸铵、环己胺环己烷羧酸酯(盐)、二环己基丙烯酸铵、环己基胺丙烯酸酯(盐)等或它们的混合物。
作为具有吡咯环的物质,可以举出N-丁基-2,5-二甲基吡咯、N-苯基-2,5二甲基吡咯、N-苯基-3-甲酰基-2,5-二甲基吡咯、N-苯基-3,4-二甲酰基-2,5-二甲基吡咯等或它们的混合物。
作为具有三唑环的物质,可以举出1,2,3-三唑、1,2,4-三唑、3-巯基-1,2,4-三唑、3-羟基-1,2,4-三唑、3-甲基-1,2,4-三唑、1-甲基-1,2,4-三唑、1-甲基-3-巯基-1,2,4-三唑、4-甲基-1,2,3-三唑、苯并三唑、甲苯基并三唑、1-羟基苯并三唑、4,5,6,7-四氢三唑、3-氨基-1,2,4-三唑、3-氨基-5-甲基-1,2,4-三唑、羧基苯并三唑、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5’-叔丁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4-辛氧基苯基)苯并三唑等或它们的混合物。
作为具有吡唑环的物质,可以举出吡唑、吡唑啉、吡唑啉酮、吡唑烷、吡唑烷酮、3,5-二甲基吡唑、3-甲基-5-羟基吡唑、4-氨基吡唑等或它们的混合物。
作为具有噻唑环的物质,可以举出噻唑、噻唑啉、噻唑啉酮、噻唑烷、噻唑烷酮、异噻唑、苯并噻唑、2-N,N-二乙基硫代苯并噻唑、P-二甲基氨基亚苄基若丹宁(P-ジメチルアミノベンザルロダニン)、2-巯基苯并噻唑等或它们的混合物。
作为具有咪唑环的物质,可以举出咪唑、组氨酸、2-十七烷基咪唑、2-甲基咪唑、2-乙基-4-甲基咪唑、2-苯基咪唑、2-十一烷基咪唑、1-苄基-2-甲基咪唑、2-苯基-4-甲基咪唑、1-氰乙基-2-甲基咪唑、1-氰乙基-2-苯基咪唑、1-氰乙基-2-乙基-4-甲基咪唑、1-氰乙基-2-十一烷基咪唑、2-苯基-4-甲基-5-羟甲基咪唑、2-苯基-4,5二羟基甲基咪唑、4-甲酰基咪唑、2-甲基-4-甲酰基咪唑、2-苯基-4-甲酰基咪唑、4-甲基-5-甲酰基咪唑、2-乙基-4-甲基-5-甲酰基咪唑、2-苯基-4-甲基-4-甲酰基咪唑、2-巯基苯并咪唑等或它们的混合物。
作为具有吲唑环的物质,可以举出4-氯代吲唑、4-硝基吲唑、5-硝基吲唑、4-氯-5-硝基吲唑等或它们的混合物。
作为铜螯合物化合物类,可以举出乙酰丙酮铜、乙二胺铜、酞菁铜、乙二胺四乙酸铜、羟基喹啉铜等或它们的混合物。
作为硫脲类,可以举出硫脲、脒基硫脲等或它们的混合物。
作为具有巯基的物质,除了已经在上述记载了的材料外,可以举出巯基乙酸、苯硫酚、1,2-乙二醇、3-巯基-1,2,4-三唑、1-甲基-3-巯基-1,2,4-三唑、2-巯基苯并噻唑、2-巯基苯并咪唑、双巯基乙酸乙二醇酯、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等或它们的混合物。
作为萘系,可以举出巯基乙酰萘胺等。
《抗氧化剂》
作为可在本发明涉及的腐蚀防止剂层中使用的抗氧化剂,优选使用酚系抗氧化剂、硫醇系抗氧化剂及亚磷酸酯系抗氧化剂。作为酚系抗氧化剂,例如,可以举出1,1,3-三(2-甲基-4-羟基-5-叔丁基苯基)丁烷、2,2’-亚甲基双(4-乙基-6-叔丁基苯酚)、四-[亚甲基-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甲烷、2,6-二叔丁基-对甲酚、4,4’-硫代双(3-甲基-6-叔丁基苯酚)、4,4’-亚丁基双(3-甲基-6-叔丁基苯酚)、1,3,5-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S-三嗪-2,4,6-(1H,3H,5H)三酮、硬脂酰基-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三乙二醇双[3-(3-叔丁基-5-甲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3,9-双[1,1-二-甲基-2-[β-(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酰氧基]乙基]-2,4,8,10-四氧杂螺[5,5]十一烷、1,3,5-三甲基-2,4,6-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苯等。
特别是作为酚系抗氧化剂,优选分子量为550以上的物质。作为硫醇系抗氧化剂,例如,可以举出双硬脂酰基-3,3’-硫代二丙酸酯、季戊四醇-四-(β-十二烷基-硫代丙酸酯)等。作为亚磷酸酯系抗氧化剂,例如,可以举出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双硬脂酰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二(2,6-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四(2,4-二叔丁基苯基)4,4’-亚联苯基-二亚磷酸酯、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辛基亚磷酸酯等。
作为膜反射镜的制造方法的一例,可以举出在高分子膜层之上的表面形成由金属构成的反射层、再在其上层叠腐蚀防止剂层。可在高分子膜层之下的表面层叠了粘附层和剥离膜后、在高分子膜层之上的表面即腐蚀防止剂层之上形成粘接层。也可以在另外的高分子膜层之下的表面将气体阻隔层成膜、使另外的高分子膜层的气体阻隔层和上述高分子膜层的粘接层相对进行粘贴来制作。
(粘接层)
作为粘接层,由树脂构成,将膜和上述的加入了紫外线吸收剂的高分子膜层密合。因此,粘接层需要将膜和含紫外线吸收剂的高分子膜层进行密合的密合性、及用于将由金属构成的反射层本来所具有的高反射性能发挥的平滑性、透明性。
粘接层中使用的树脂,只要满足上述密合性、耐热性及平滑性的条件,就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单独使用聚酯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三聚氰胺系树脂、环氧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氯乙烯系树脂、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系树脂等或使用它们的混合树脂,从耐候性的方面来看,优选聚酯系树脂和三聚氰胺系树脂的混合树脂,进一步更优选混合了异氰酸酯等的固化剂的热固型树脂。
粘接层的厚度优选0.01~3μm,更优选为0.1~1μm。若厚度比0.01μm薄,则密合性变差,没有形成了粘接层的效果,另外,难以遮盖膜基材表面的凹凸,平滑性变差,因此不优选。即使厚度比3μm厚,也不能指望密合性的提高,反而有时由于涂布不匀而导致平滑性变差,或粘接层的固化变得不充分,因此不优选。
粘接层的形成方法,可以使用凹版涂布法、逆转涂布法、模压涂布法等以往公知的涂布方法。
(硬涂层)
作为膜反射镜的最外层,可以设置硬涂层。硬涂层是为了防止损伤而设置的。
硬涂层可以由丙烯酸系树脂、氨基甲酸酯系树脂、三聚氰胺系树脂、环氧系树脂、有机硅酸酯化合物、有机硅系树脂等构成。特别是从硬度和耐久性等的方面来看,优选有机硅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另外,从固化性、挠性及生产率的方面来看,优选由活性能量线固化型的丙烯酸系树脂或热固型的丙烯酸系树脂构成。
所谓活性能量线固化型的丙烯酸系树脂或热固型的丙烯酸系树脂,是指作为聚合固化成分含有多官能丙烯酸酯、丙烯酸类低聚物或反应性稀释剂的组合物。除此之外根据需要还可以使用含有光引发剂、光敏剂、热聚合引发剂或改性剂等的物质。
作为丙烯酸类低聚物,以在丙烯酸系树脂骨架上键合了反应性的丙烯酰基的物质为代表,为聚酯丙烯酸酯、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环氧丙烯酸酯、聚醚丙烯酸酯等,另外,也可以使用在三聚氰胺、异氰脲酸酯等的刚性骨架上键合丙烯酰基了的物质等。
另外,所谓反应性稀释剂,是指作为涂装剂的介质担负涂布工序中的溶剂的功能、并且其自身具有与单官能性或多官能性的丙烯酸类低聚物反应的基团、成为涂膜的共聚成分的物质。
作为市售的多官能丙烯酸系固化涂料,可以使用:三菱レイヨン株式会社;〔商品名“ダイヤビーム(注册商标)”系列等〕、长濑产业株式会社;〔商品名“デナコール(注册商标)”系列等〕、新中村株式会社;(商品名“NKエステル”系列等)、大日本油墨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商品名“UNIDIC(注册商标)”系列等〕、东亚合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商品名“アロニックス(注册商标)”系列等〕、日本油脂株式会社;〔商品名“ブレンマー(注册商标)”系列等〕、日本化药株式会社;〔商品名“KAYARAD(注册商标)”系列等〕、共荣社化学株式会社;(商品名“ライトエステル”系列、“ライトアクリレート”系列等)等产品。
在硬涂层中,还可以根据需要配合各种的添加剂。例如,可以使用抗氧化剂、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等的稳定剂、表面活性剂、流平剂及防静电剂等。
流平剂特别是在涂装功能层时在表面凹凸减少方面是有效果的。作为流平剂,例如,作为有机硅系流平剂,二甲基聚硅氧烷-聚氧化烯共聚物〔例如,東レダウコーニング(株)制SH190〕是优选的。
(紫外线反射层)
膜反射镜中也可以设置紫外线反射层。紫外线反射层是反射紫外线、使可见光及红外光透过的层。紫外线反射层优选对300nm~400nm的电磁波(紫外线)的平均反射率为75%以上。另外,紫外线反射层优选对400nm~2500nm的电磁波(可见光及红外光)的平均透过率为80%以上。
膜反射镜,在金属反射层的入射太阳光的侧配置高分子膜层,用金属反射层将通过了高分子膜层的太阳光反射,因此高分子膜层总是暴露于太阳光。因此,通过在高分子膜层的入射太阳光的侧配置紫外线反射层,能够防止紫外线引起的高分子膜层的劣化、变色,能够减少高分子膜层的光线透过率的降低,因此可减少膜反射镜的反射率降低。另外,通过在高分子膜层的入射太阳光的侧设置紫外线反射层,还能够减少由太阳光的紫外线引起的高分子膜层的劣化所导致的高分子膜层的防湿性的降低。因此,还可防止伴随高分子膜层的防湿性的劣化的金属反射层的劣化,因此可减少膜反射镜的反射率降低。
作为紫外线反射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由折射率不同的两种以上的电介质物质的交替层构成的电介质多层膜。作为本发明涉及的电介质多层膜,优选将高折射率的电介质层和低折射率的电介质层交替层叠2层以上6层以下而构成。这样,通过形成层叠了电介质层的多层结构,能够提高电介质多层膜的耐刮伤性。高折射率的电介质层优选折射率为2.0~2.6。另外,低折射率的电介质层优选折射率为1.8以下。
作为高折射率的电介质层,可以优选使用ZrO2、TiO2,作为低折射率的电介质层,可以优选使用SiO2、Al2O3。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高折射率的电介质层,可以更优选使用TiO2,作为低折射率的电介质层,可以更优选使用SiO2。将TiO2作为高折射率的电介质层在紫外线反射层的最表面即膜反射镜的最表面使用的情况下,能够获得TiO2的光催化效果带来的反射镜表面的防污效果,因此能够减少反射镜表面的污垢所导致的膜反射镜的反射率的降低。
(牺牲防腐层)
膜反射镜也可以具有牺牲防腐层。所谓牺牲防腐层,是指通过牺牲防腐来保护金属反射层的层,通过将牺牲防腐层配置于金属反射层和保护层之间,能够提高金属反射层的耐腐蚀性。作为牺牲防腐层,优选离子化倾向比银高的铜,通过将铜的牺牲防腐层设置于由银构成的反射层之下,能够抑制银的劣化。
膜反射镜能够通过例如如以下的工序来制造。
[工序1]
作为高分子膜层(基材),准备双轴拉伸聚酯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厚60μm),配置于蒸镀机内部,通过真空泵使蒸镀机内部为真空。在真空蒸镀机内配置有抽出卷成辊状了的高分子膜的抽出装置和卷取对高分子膜实施蒸镀处理而金属蒸镀了的高分子膜的卷取装置。在抽出装置和卷取装置之间,分别引导膜地配置多个辊,通过驱动手段与高分子膜的行走同步地进行旋转驱动。
[工序2]
在与高分子膜层行走方向上游侧部分进行相对的位置,配置有金属氧化物的蒸镀核蒸发源。蒸镀核蒸发源用于将Si、Al、Ag、Cu等金属蒸镀于高分子膜,通过真空蒸镀法等产生金属蒸气,在膜的整个宽度均匀地形成金属氧化物蒸镀膜及金属蒸镀膜。
[工序3]
在工序2中制作了的金属蒸镀膜的表面涂布5μm厚的聚酯系的粘接剂。
不限于上述的制作顺序,也可以在工序2之后涂布在金属的劣化防止方面具有效果的腐蚀防止剂,同样也可为了金属劣化的防止而蒸镀牺牲防腐层、例如Cu。
另外,为了保护高分子膜免受强的紫外线,如果向高分子膜或此外在入射太阳光的侧配置的硬涂层添加紫外线吸收剂,能够防止着色、维持反射效率。
以上是对“膜反射镜”的说明。
接着,所谓“薄板玻璃反射镜”,是指在薄的玻璃的基材上设置了反射层的反射镜。
玻璃的厚度优选为25~1500μm。薄板玻璃反射镜可以不设置结构体而直接安装于基板,也可以连接于结构体后安装于基板。
“结构体”,能够进行弹性变形,反射部形成于其表面。例如,可以通过粘接剂、粘附剂将膜反射镜、薄板玻璃反射镜等的反射部连接于结构体的表面。能够进行弹性变形时优选的结构体的杨氏模量为10GPa以上,特别优选杨氏模量比“反射部”的高。结构体,由于在其表面形成反射部,因此优选表面为平滑的平面。
作为结构体的形状,优选从与结构体表面正交的方向来看的形状为多边形状,特别优选正方形或长方形等四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等形状。优选从与结构体的表面正交的方向来看的形状及大小与从与反射部的表面正交的方向来看的形状及大小相同。另外,结构体可以为单个的板形状,也可以为将不同材料的多个板层叠而成的形状。为了在结构体的表面连接反射镜,优选结构体表面为平面状。予以说明的是,结构体也可以不是板状,而是框架状的结构。这种情况下,反射部可以直接设置于框架上,反射部也可以经由其它可弹性变形的部件设置于框架上。作为其它可弹性变形的部件的例子,可以列举覆盖框架的整个表面或局部的薄板或薄膜。另外,结构体可以为单一结构,也可以分割成多个。作为结构体的材料,可以使用铝、FRP、SUS、钢板、树脂、胶合板(优选经过防水处理后的胶合板)等木板等。就结构体的中心部而言,在圆形的情况下优选其中心附近,在四边形的情况下优选为对角线的交点附近,在正六边形、正八边形的情况下也优选为对角线的交点附近。
作为框架的形状,优选从与框架表面正交的方向来看的形状为正方形或长方形等四边形、正六边形等多边形状。优选从与框架的表面正交的方向来看的形状及大小,与从与反射部的表面正交的方向来看的形状及大小相同。框架优选具有限定框架的外形轮廓形状且保持强度的外框部件。作为外框部件的形状,可以列举:厚度薄的长板部件、具有一定厚度的棒状部件、或截面为ロ字形、コ字形、エ字形、凸字形、凹字形的棒状部件等。
另外,框架由多个梁形成,至少包括经线部件。经线部件是指从与反射部的中心部对应的位置(优选框架的中心部)呈放射状延伸的部件。作为经线部件的形状,可以列举:厚度薄的长板部件、具有一定厚度的棒状部件、或截面为ロ字形、コ字形、エ字形、凸字形、凹字形的棒状部件等。另外,假设从与中心部对应的位置呈放射状延伸的经线部件的数量为n(根),框架的直径为L(m)时,优选满足下面的条件式。
6·L≤n≤10·L
另外,优选框架的直径为从与框架表面正交的方向来看的形状的内切圆的直径。更优选n为将8·L四舍五入取整数而得到的值。
另外,框架优选包括纬线部件。纬线部件是指将经线部件彼此沿周向连结的部件。在设置纬线部件的情况下,优选相对于框架的中心部连结成同心圆形或大致同心圆形。在纬线部件为直线状结构的情况下,即使不是完全的同心圆,连结成近似于圆的多边形状这种情况也是在此所说的大致同心圆形的连结。另外,作为纬线部件的形状,可以列举:厚度薄的长板部件、具有一定厚度的棒状部件、或截面为ロ字形、コ字形、エ字形、凸字形、凹字形的棒状部件等。
另外,框架可以为单一结构,也可以组合多个框架单元而构成一个框架。例如,可以将四个正方形框架单元组合成一个大正方形框架。在具有多个框架单元的情况下,可以在各个框架单元设置反射部后进行组合而形成一个大框架及反射部。作为框架的材料,可以使用铝、FRP、SUS、钢板、树脂、胶合板(优选经过防水处理后的胶合板)等木板等。就框架的中心部而言,在圆形的情况下,优选为其中心附近,在四边形的情况下,优选为对角线的交点附近,在正六边形的情况下,也优选为对角线的交点附近。
“基板”,是支承反射部或结构体的部件,至少具备突出部。
优选将反射部或结构体的中心部固定于基板,将中心部在X方向及Y方向上的位置固定。优选基板表面为平滑的平面,但基板也可以不是板状结构,只要是可在中心部固定反射部、结构体,且可固定下述支承结构体的结构即可。另外,优选基板具有一定程度的刚性,例如,优选基板具有反射部或结构体的2倍以上的杨氏模量。予以说明的是,中心部在Z方向上的位置也可以不固定。基板优选具有在其表面可包含整个支承结构体的面积。作为基板的形状,优选从与基板表面正交的方向来看的形状为与反射部或结构体相同的多边形状,特别优选是正方形或长方形等四边形、正六边形等形状。优选从与基板的表面正交的方向来看的形状及大小,与从与反射部或结构体的表面正交的方向来看的形状及大小相同。另外,基板可以为单个的板形状,也可以为将不同材料的多个板层叠而成的形状,为了实现轻量化,也可以是内部具有蜂窝结构或网格状框,且用薄板将表面覆盖的形状。作为基板的材料,可以单独使用钛、铁、钢、SUS、FRP、铜、黄铜或青铜、铝、玻璃等或使用它们的复合材料。在采用复合材料的情况下,将这些材料作为板材来夹持蜂窝结构等中空结构时,可促进轻量化,因此优选。蜂窝结构可以通过对铝、树脂、纸等进行加工来形成。作为基板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列举:用两片铝合金板夹持蜂窝结构而形成的基板;用两片铝合金板夹持发泡层而形成的基板;用两片FRP板夹持蜂窝结构而形成的基板;用铝合金板和FRP板夹持蜂窝结构而形成的基板;用SUS板夹持蜂窝结构而形成的基板等。
“支承结构体”,是指设置于基板与反射部或结构体之间,与反射部或结构体的周边部在三点以上或呈周状地接触的结构体。优选支承结构体固定于基板上。另外,支承结构体优选不使反射部或结构体固定,而限制Z方向上的高度。作为支承结构体的优选形状,可以列举:圆周状、四边周缘状、三点以上的多个凸部等。在采用多个凸部的情况,优选相邻凸部间的距离均相等。另外,优选支承结构体距离基板的高度相同。
支承结构体的形状特别优选在从Z方向看时,为以结构体的中心部为中心而被等距离配置的形状。通过将支承结构体设定为这种结构,能够形成在改变中心部与周边部在Z方向上的相对位置时,形变小的完全的凹曲面,能够提高聚光效率,因此优选。更优选的是,支承结构体的形状如图6、图7所示,在从Z方向看时,为以结构体的中心部为中心的环形。因此,最优选的支承结构体为在基板上配置于周边部的环形,以距离基板的高度相同且距离中心部等距离的方式呈圆形配置。支承结构体优选为反射部、结构体或基板的内切圆。
另外,圆周状或四边周缘状等周状支承结构体,作为其Z方向的截面形状可以采用各种形状,例如,可以采用图2(a)~(q)所示的周向相同的截面形状。特别是为了使反射部或结构体容易移动,以使反射部的周边部不产生形变,优选为,支承结构体与反射部或结构体进行点接触。
因此,从该观点来看,优选支承结构体的截面为图2(a)~(g)、(l)~(o)。特别优选截面形状为上部包括至少圆或椭圆形状的一部分的形状。优选〔图2(a)、(b)、(c)、(e)、(l)、(m)〕支承结构体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刚性,优选为,例如具有反射部或结构体的2倍以上的杨氏模量。作为支承结构体的材质,例如,可以用钛、铁、钢、SUS、FRP、铜、黄铜或青铜、铝、玻璃、橡胶、硅、特氟龙(注册商标)、树脂等。优选支承结构体的表面为易滑的形状及材质。
予以说明的是,优选由支承结构体、基板及结构体构成的空间不被密闭而具有透气性。若被密闭,则由于因户外的温度变化引起的空气压力的变化而可能导致结构体及反射部变形,因此,优选为,通过具有透气性,即使设置于沙漠那样的温度变化剧烈的地方,结构体及反射部也不会由于空气压力的变化而变形。
另外,也可以通过使支承结构体在Z方向上的高度能够改变,来改变中心部和周边部在Z方向上的相对位置。
“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具有至少1个聚热部、以及用于反射太阳光并照射到聚热部的至少一个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例如,是利用聚集在聚热部的热加热液体并使涡轮旋转而发电的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另外,优选在聚热部的周围配置有多个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优选如图3所示,多个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呈同心圆形或同心扇形配置。另外,优选根据从聚热部到各个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的距离,反射部或结构体的中心部与周边部在Z方向上的相对位置不同。
在从聚热部到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的距离中的最短的距离为10m以上的系统中,本发明的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的效果显著,可使用轻量的膜反射镜,并且不会降低聚光效率。在塔型(光束下射式、塔顶式等)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特别优选采用本发明。
也可以将多个四边形或六边形的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邻接并组合成类似凹状的大反射镜。优选将正六边形组合成蜂窝结构。可以将各个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设定为任意曲率的凹面反射镜,因此,能够大幅提高聚光效率。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及使用有其的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所述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即使在如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这样从反射镜到聚热器的距离为数十米到数百米的长距离的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也能够得到高聚光效率,而且能够容易且低成本地制造,此外,还能够容易地得到具有各种曲率的凹面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膜反射镜E的结构例的图。
图2是表示支承结构体的各种截面形状(a)~(q)的图。
图3是使用本实施方式的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的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立体图。
图4是从侧面观察图3的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图。
图5是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SL的分解图。
图6(a)是一实施方式的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SL的俯视图,(b)是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SL的剖视图。
图7(a)是另一实施方式的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SL的俯视图,(b)是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SL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再一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的图,(a)是基板和支承结构体的立体图,(b)是支承结构体的剖视图。
图9是另一实施方式的定日镜的立体图。
图10(a)是表示再一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的俯视图,(b)是沿XB-XB线将图10(a)的构成切开并从箭头方向进行观察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再一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的基板的图。
图12是表示再一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的基板的图,(a)是基板的俯视图,(b)是从图12(a)的箭头方向B进行观察的图,(c)是从图12(a)的箭头方向C进行观察的图。
图13(a)是表示膜反射镜的表面层较厚的情况下附着有灰尘的形态、(b)是表示膜反射镜的表面层较薄的情况下附着有灰尘的形态的图。
图14是从正面观察反射部的图,是用于说明内切圆的图,(a)表示内切圆与正方形反射部的所有边相切的例子,(b)表示内切圆与长方形反射部的相向的两边相切的例子,(c)表示内切圆包括正方形的反射部M的中心且与两边相切的例子。
图15是表示将图1的膜反射镜E连接于可弹性变形的结构体上的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3是使用本实施方式的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的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立体图。图4是从侧面观察图3的太阳能热发电光系统的图。在此,说明光束下射式太阳能热发电光系统,但也可适用于塔顶式太阳能热发电光系统。
在图3中,直径较大的聚光镜11由多片反射镜沿椭圆形组合而成,利用三个支承塔12使反射面成为朝下的状态地被保持于规定的高度位置。在聚光镜11的下方,设有用于将太阳光L转换成热能的具有聚热部14的换热设施13。而且,在支承塔12周围的地上,以包围支承塔12的状态设有多个定日镜15。向聚光镜11入射最大入射辐照度5kW/m2以上的光。
在图4中,各定日镜15由在地面上植设的柱部PL、以及安装于柱部PL上端的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SL构成。柱部PL通过未图示的执行机构能够绕轴线转动,且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SL相对于柱部PL,利用未图示的执行机构能够变更仰角。另外,与换热器最近的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SL的距离,以光路长度计为10m以上。
图5是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SL的分解图。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SL中,将顶面粘接作为反射部的膜反射镜FM的由铝板构成的矩形平板状结构体ST、距结构体ST中心处于等距离、高度一致且呈与结构体ST内切的环形并且由截面为圆形〔图2(a)〕的特氟龙(注册商标)管构成的支承结构体RL、以及在铝合金板PT1、PT2之间夹持蜂窝状铝芯材HC而成的矩形板状基板BS,通过将螺栓BT从上侧插入各个材料中央形成的开口,并插通到下侧的垫圈W,再将螺母NT螺合而一体化,进而以覆盖该螺栓BT的头部的方式将膜反射镜FM设置于结构体ST上。即,螺栓BT未插通膜反射镜FM,螺栓BT的局部也未在膜反射镜表面上露出。为了在基板BS上固定支承结构体RL,可以形成相同半径的圆周槽。在此,设膜反射镜FM的法线方向即螺栓BT的轴线方向为Z方向,设膜反射镜FM的表面方向为X方向及Y方向。
图6(a)是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SL的一例的俯视图,图6(b)是沿VIB-VIB线将图6(a)的结构切开并从箭头方向进行观察的剖视图。在比与基准位置的膜反射镜FM的内切圆CI相比更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在基板BS的四个角部附近以沿Z方向延伸的方式植设有4根销PN。销PN的高度大于支承结构体RL的高度(沿Z方向突出)。
在此,若在结构体ST的背面与销PN抵接的状态下拧紧螺母NT,则利用作用于螺栓BT上的轴向力使连接有膜反射镜FM的结构体ST弹性变形,膜反射镜FM的中央部C朝向基板BS沿Z方向接近,接着与支承结构体RL抵接。此时,连接有膜反射镜FM的结构体ST中,销PN的抵接点及周边部P在Z方向被支承结构体RL限制,但在X方向及Y方向未受限制而不被固定,因此,伴随着中央部C的位移,周边部P在其与销PN及支承结构体RL之间滑动,产生相对位移。由此,在支承结构体RL的径向内侧形成大致抛物面,在支承结构体RL的径向外侧,由于销PN的作用力而未形成大致抛物面,但形成与大致抛物面近似的反射面形状,能够形成高聚光效率的凹面镜反射镜。
在此,根据螺母NT和螺栓BT的相对转动量和螺纹螺距,确定中央部C的位移量,因此,通过将该相对转动量设定为规定值,可形成任意曲率的凹面镜反射镜。也就是说,靠近聚光镜11的定日镜15的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SL,通过增大螺母NT与螺栓BT的相对转动量而形成曲率较大的凹面镜反射镜,另一方面,距离聚光镜11远的定日镜15的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SL,通过减小螺母NT与螺栓BT的相对转动量而形成曲率较小的凹面镜反射镜,能够实现总体上聚光效率良好的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予以说明的是,优选为,螺母NT与螺栓BT的相对转动量被调节为销PN不离开结构体ST的程度(其作用力不会丧失的程度)。
另外,可以通过在基板BS的四个角部设置螺纹孔,使与螺纹孔螺合的小螺钉的前端与结构体ST的背面抵接而代替销PN。在该情况下,通过改变螺纹孔和小螺钉的螺合量,可调节小螺钉的Z方向突出量,可更高精度地调节反射面形状。只要使螺纹孔贯通基板BS,即可从基板BS的背面侧调节小螺钉的螺合量,非常便利。
图7是表示另一实施方式的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的图。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使用薄板玻璃反射镜GM代替膜反射镜FM及结构体ST这一点不同以外,其它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薄板玻璃反射镜GM的刚性比膜反射镜的刚性高,因此,并不一定需要设置结构体。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立体图。在图8中,在基板BS上沿周向等间隔地配置有三个圆筒形支承部HL,支承结构体RL通过支承部HL设置于规定位置。支承结构体RL是将薄板状钢带围成环形而成的,与设置于支承部HL的顶面的槽嵌合,可弹性变形地支承上述膜反射镜FM及结构体ST或者可弹性变形地支承薄板玻璃反射镜GM。另外,为了易于进行相对移动,优选支承结构体RL的边缘ED如图8(b)所示被倒圆角。其它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
图9是另一实施方式的定日镜15的分解立体图。在图9中,定日镜15以柱部PL被加强板RP加强的状态配置于地上设置的台架SS上,通过电机MT1的驱动力跟踪太阳进行旋转。在柱部PL的上端设有轴支承部P1。轴支承部P1可旋转地支承轴SH。轴SH通过电机MT2的驱动力旋转,以便可调节反射部的仰角。
轴SH成为基板BS的一部分。更具体而言,基板BS是由轴SH和两个圆筒部件TB呈A字形组合而成的。另外,基板BS具备固定于圆筒部件TB上的横板部件HP,还具备从设置于横板部件HP的圆筒部CY呈放射状延伸的十字形框架FR。框架FR经由三个圆筒状支承部HL保持将钢带围成的支承结构体RL,并且在向支承结构体RL的径向外侧延伸的作为铝方材的框架FR的四个板状的延长部F1,分别植设有销PN。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基板由轴SH、圆筒部件TB、横板部件HP、框架FR构成。
圆筒部CY的中央具有螺纹孔,能够将螺栓BT螺合于该螺纹孔。
在此,在支承结构体RL上载置粘贴有膜反射镜FM的结构体ST,使贯通了结构体ST的螺栓BT与圆筒部CY的螺纹孔螺合并拧紧时,连接有膜反射镜FM的结构体ST产生弹性变形,使得膜反射镜FM的中央部C朝向基板BS沿Z方向接近,接着与支承结构体RL抵接。此时,连接有膜反射镜FM的结构体ST中,销PN的抵接点及周边部P在Z方向被支承结构体RL限制,但在X方向及Y方向未受限制而不被固定,因此,伴随着中央部C的位移,周边部P在其与支承结构体RL之间滑动,产生相对位移。由此,在支承结构体RL的径向内侧形成大致抛物面,因销PN的作用力,支承结构体RL的径向外侧并非形成大致抛物面,但形成与大致抛物面近似的反射面形状,可形成高聚光效率的凹面镜反射镜。本实施方式中,基板BS为框架状,因此,能够实现进一步的轻量化。即使结构体ST弹性变形也不会与框架FR产生干涉。
图10(a)是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俯视图,拆除了连接有膜反射镜FM的结构体ST。图10(b)是沿XB-XB线将图10(a)的结构切开并从箭头方向进行观察的剖视图。在本变形例中,除了将圆筒部CY和支承结构体RL连结的框架FR以外,还设有将圆筒部CY和支承结构体RL连结的加强板SP。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基板具有框架FR、加强板SP、圆筒部CY。优选为,加强板SP由铝或钢的板材形成,在相邻的框架FR间延伸,如图所示,设置多个用于减轻重量的孔(圆形、矩形等)。加强板SP越接近圆筒部CY,高度越低,以免在结构体ST进行弹性变形时产生干涉。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延长部F1分别设有两个销PN。另外,也可以不设置销PN,而在对角线上设置加强板SP,将加强板SP的高度高的端部用作突出部。
图11是表示另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可设置于图9的柱部PL等上的基板BS为矩形,由六片铝或钢的板材PT组合而成,四个角部P4的高度H1大于其它部位的高度H2。即,四个角部P4形成突出部。将连接有膜反射镜FM的结构体ST载置在基板BS上,对结构体ST施力以使结构体ST的背面与基板BS的中央接触时,通过四个角部P4对结构体ST的四个角部施力,使得膜反射镜FM的中央部C凹陷,周边部P向Z方向突出,另外,因为板材PT的上缘形状近似于抛物面形状,所以通过结构体ST与板材PT的上缘抵接,能够得到近似于抛物面的凹面反射镜形状。另外,可以在板材PT上形成用于减轻重量的孔。
图12是表示又一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的基板的图,(a)是基板的俯视图,(b)是从图12(a)的箭头方向B进行观察的图,(c)是从图12(a)的箭头方向C进行观察的图。在图12(a)~(c)中,基板BS是将第一框部件S1、第二框部件S2、第三框部件S3、第四框部件S4呈正方形组合而成的,另外,第二框部件S2和第四框部件S4用两根梁部件S5、S6连结而成。在第二框部件S2和第四框部件S4各自的两端植设有销PN。基板BS的底面配置有横板部件S7,从横板部件S7的底面延设有一对臂部S8、S9。
另一方面,在定日镜的柱部PL的上端设有中空的轴支承部P1,以被臂部S8、S9夹持的方式配置有轴支承部P1,进而以从一个臂部S8穿过轴支承部P1内并穿到另一个臂部S9的方式配置有轴SH。由此,基板BS相对于柱部PL可倾斜。
在基板BS的顶面设有八个圆筒状支承部HL,支承结构体RL通过支承部HL设置于规定位置。支承结构体RL是将薄板状钢带围成环形而成的,与销PN一起可弹性变形地支承上述膜反射镜FM和结构体ST。另外,在所有的实施方式中,作为突出部,不限于销,可以考虑壁或隆起部等各种形态。
予以说明的是,即使反射镜形状为正方形,如果到聚光地点的距离较长,则被聚光的光的形状也变圆,因此反射效率良好。予以说明的是,若为正方形,则反射光量增加,因此更加实用。另一方面,若为圆形,则能够进一步减少形变,因此,可以根据用途或优先性能决定采用哪种形状。
符号的说明
11 聚光镜
12 支承塔
13 换热设施
14 聚热部
15 定日镜
BS 基板
BT 螺栓
C 中央部
CI 内切圆
CY 圆筒部
F1 延长部
FM 膜反射镜
FR 框架
GM 薄板玻璃反射镜HC 蜂窝状铝芯材
HL 支承部
HP 横板部件
L 太阳光
MT1 电机
MT2 电机
NT 螺母
P 周边部
P1 轴支承部
P4 四个角部
PL 柱部
PN 销
PT 板材
PT1、PT2 铝合金板
RL 支承结构体
RP 加强板
S1 框部件
S2 框部件
S3 框部件
S4 框部件
S5、S6 梁部件
S7 横板部件
S8 臂部
S9 臂部
SH 轴
SL 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
SP 加强板
SS 台架
ST 结构体
TB 圆筒部件
W 垫圈

Claims (14)

1.一种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其特征在于,
具有:多边形状的基板、和可变形的多边形状的反射部,
所述基板具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以所述反射部的内切圆的位置作为基准位置、对与所述基准位置相比更靠径向外侧的所述反射部的背面进行施力,由此与所述基准位置相比更靠径向外侧的所述反射部的表面向Z方向表面侧弯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部的中心部在所述反射部的X方向及Y方向上的位置被固定,
所述反射部的所述中心部与所述反射部的周边部在Z方向上的相对位置是可变的,
所述反射部的所述周边部在所述X方向及所述Y方向上的位置未被固定,
使所述反射部弹性变形,将所述中心部与所述周边部在所述Z方向上的相对位置改变,由此得到凹状的反射镜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部可调节所述Z方向上的突出量。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具有可弹性变形的结构体,
所述反射部形成于所述结构体的表面,
形成有所述反射部的所述结构体的中心部在X方向及Y方向上的位置被固定,
形成有所述反射部的所述结构体的所述中心部与形成有所述反射部的所述结构体的周边部在Z方向上的相对位置是可变的,
形成有所述反射部的所述结构体的所述周边部在所述X方向及所述Y方向上的位置未被固定,
使形成有所述反射部的所述结构体弹性变形,将所述中心部与所述周边部在所述Z方向上的相对位置改变,由此得到凹状的反射镜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其特征在于,
具有支承结构体,该支承结构体设置于所述基板和所述结构体之间,在所述内切圆或与所述内切圆相比更靠径向内侧处,相对于所述结构体以3点以上或呈周状地与所述结构体能够相对移动地进行接触,并且限制所述结构体在所述Z方向上的高度,
形成有所述反射部的所述结构体的所述中心部在所述Z方向上的位置或所述支承结构体在所述Z方向上的位置是可变的,
随着将所述中心部在所述Z方向上的位置或所述支承结构体在所述Z方向上的位置改变,形成有所述反射部的所述结构体的所述周边部一边与所述支承结构体接触一边移动,由此使形成有所述反射部的所述结构体弹性变形,得到凹状的反射镜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其特征在于,形成有所述反射部的所述结构体的所述中心部在所述Z方向上的位置是可变的,随着将所述中心部在所述Z方向上的位置改变,形成有所述反射部的所述结构体的所述周边部一边与所述支承结构体接触一边移动,由此使形成有所述反射部的所述结构体弹性变形,得到凹状的反射镜结构。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结构体的形状,在从Z方向看时,是以所述结构体的所述中心部为中心而被等距离地配置了的形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结构体的形状,在从Z方向看时,是以所述结构体的所述中心部为中心的环状的形状。
9.如权利要求4~8的任一项所述的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部为膜反射镜。
10.如权利要求1~9的任一项所述的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部为薄板玻璃反射镜。
11.如权利要求1~10的任一项所述的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为太阳能热发电用反射镜。
12.一种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至少1个聚热部、和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所述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反射太阳光而照射到所述聚热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聚热部的周围配置有多个所述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根据从所述聚热部到各个所述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的距离,对所述反射部的所述中心部与所述反射部的所述周边部在Z方向上的相对位置进行了设定。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从所述聚热部到所述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的距离中的最短的距离为10m以上。
CN201280036269.4A 2011-07-26 2012-07-19 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及具有该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的太阳能热发电系统 Pending CN10370340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62880 2011-07-26
JP2011162880 2011-07-26
PCT/JP2012/068323 WO2013015190A1 (ja) 2011-07-26 2012-07-19 太陽光集光用ミラー及び当該太陽光集光用ミラーを有する太陽熱発電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03400A true CN103703400A (zh) 2014-04-02

Family

ID=476010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36269.4A Pending CN103703400A (zh) 2011-07-26 2012-07-19 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及具有该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的太阳能热发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150429A1 (zh)
EP (1) EP2738585A4 (zh)
JP (1) JPWO2013015190A1 (zh)
CN (1) CN103703400A (zh)
AU (1) AU2012288032A1 (zh)
WO (1) WO2013015190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214037A1 (zh) * 2018-05-08 2019-11-14 北京汉能光伏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曲面镀膜板及其制备方法和一种太阳能组件
CN115516344A (zh) * 2020-06-11 2022-12-23 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光学部件以及使用了该光学部件的光模块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29486B2 (ja) * 2013-02-21 2016-11-2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太陽光集光用反射鏡
WO2017184893A1 (en) * 2016-04-20 2017-10-26 Norwich Technologies, Inc. Mirror collector for parabolic solar troug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017661A1 (de) * 1980-05-08 1981-11-12 Messerschmitt-Bölkow-Blohm GmbH, 8000 München Spiegel mit variabler kruemmung
CN101661153A (zh) * 2009-08-05 2010-03-03 皇明太阳能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定日镜的反射镜用支撑调形装置
WO2011086825A1 (ja) * 2010-01-18 2011-07-21 日立造船株式会社 太陽光集光装置および太陽熱回収設備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8511A (en) * 1889-08-06 Astronomical mirror
US3628852A (en) * 1970-03-23 1971-12-21 Advanced Patent Technology Inc Adjustably positionable reflectors
JPS5416420B2 (zh) * 1974-08-29 1979-06-22
JPS5638863B2 (zh) * 1975-03-13 1981-09-09
JPS59148014A (ja) * 1983-02-15 1984-08-24 Canon Inc 焦点可変装置
US4511215A (en) * 1983-04-29 1985-04-16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nergy Lightweight diaphragm mirror module system for solar collectors
US4552438A (en) * 1984-01-09 1985-11-12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nergy Cable tensioned membrane solar collector module with variable tension control
CA1279783C (en) * 1985-11-21 1991-02-05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Totally internally reflecting thin, flexible film
JP3358029B2 (ja) 1992-11-11 2002-12-16 コニカ株式会社 偏光板用保護フィルム
JPH0894812A (ja) * 1994-09-21 1996-04-12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セグメントミラ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DE59610707D1 (de) 1995-05-18 2003-10-16 Ciba Sc Holding Ag o-Hydroxyphenyl-s-triazine als UV-Stabilisatoren
US5661591A (en) * 1995-09-29 1997-08-26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Optical switch having an analog beam for steering light
GB2319523B (en) 1996-11-20 2000-11-08 Ciba Sc Holding Ag Hydroxyphenyltriazines
JP3959999B2 (ja) 2001-10-04 2007-08-15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と表示装置
JP2009218383A (ja) 2008-03-11 2009-09-24 Panasonic Corp 太陽エネルギー利用装置
JP5207132B2 (ja) * 2008-10-20 2013-06-12 株式会社リコー 光走査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032960A (ja) * 2009-08-04 2011-02-17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太陽熱ガスタービン発電装置及び太陽熱ガスタービン発電方法
JP5183651B2 (ja) * 2010-02-19 2013-04-17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ヘリオスタット用凹面反射鏡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30283793A1 (en) * 2011-01-31 2013-10-31 Konica Minolta, Inc. Solar light collecting mirror and solar thermal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comprising the solar light collecting mirror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017661A1 (de) * 1980-05-08 1981-11-12 Messerschmitt-Bölkow-Blohm GmbH, 8000 München Spiegel mit variabler kruemmung
CN101661153A (zh) * 2009-08-05 2010-03-03 皇明太阳能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定日镜的反射镜用支撑调形装置
WO2011086825A1 (ja) * 2010-01-18 2011-07-21 日立造船株式会社 太陽光集光装置および太陽熱回収設備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214037A1 (zh) * 2018-05-08 2019-11-14 北京汉能光伏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曲面镀膜板及其制备方法和一种太阳能组件
CN115516344A (zh) * 2020-06-11 2022-12-23 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光学部件以及使用了该光学部件的光模块
CN115516344B (zh) * 2020-06-11 2023-12-15 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光学部件以及使用了该光学部件的光模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38585A4 (en) 2015-03-04
WO2013015190A1 (ja) 2013-01-31
US20140150429A1 (en) 2014-06-05
JPWO2013015190A1 (ja) 2015-02-23
AU2012288032A1 (en) 2014-02-06
EP2738585A1 (en) 2014-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94338B2 (en) Solar light collecting mirror and solar thermal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having solar light collecting mirror
EP2672196A1 (en) Solar light collecting mirror, and solar thermal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comprising the solar light collecting mirror
TW201034223A (en) Broadband reflectors, concentrated solar power systems,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WO2015002053A1 (ja) 光反射フィルム、ならびにこれを用いた光反射体および光反射装置
WO2012057004A1 (ja) フィルムミラー、フィルムミラーの製造方法及び太陽熱発電用反射装置
CN103703400A (zh) 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及具有该太阳光聚光用反射镜的太阳能热发电系统
CN102576103A (zh) 用于获取太阳能的聚光器和由聚合物材料制造其的方法
JP5516603B2 (ja) フィルムミラー、その製造方法及び太陽熱発電用反射装置
JP5962014B2 (ja) フィルムミラ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1096151A1 (ja) フィルムミラー、その製造方法及び太陽光集光用ミラー
WO2011078156A1 (ja) フィルムミラー、その製造方法、それを用いた太陽熱発電用反射装置
JP5660051B2 (ja) フィルムミラー、その製造方法、それを用いた太陽熱発電用反射装置
JP2011203553A (ja) フィルムミラー、その製造方法及び太陽光反射用ミラー
WO2012026311A1 (ja) フィルムミラー、フィルムミラーの製造方法及び太陽熱発電用反射装置
WO2011114861A1 (ja) 太陽光集光用ミラー、それを用いたトラフ式太陽熱発電装置及びトラフ式太陽光発電装置
WO2011096248A1 (ja) 太陽熱発電用光反射フィルム、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太陽熱発電用反射装置
JP2013015612A (ja) 太陽光集光用ミラーの製造方法、太陽光集光用ミラー及びそれを有する太陽熱発電システム
JP2011158752A (ja) フィルムミラー、その製造方法及び太陽熱発電用反射装置
JP2012251695A (ja) 太陽光集光システム及びミラー
JP2012053382A (ja) 太陽熱発電用光反射フィルム及び太陽熱発電用反射装置
JP2014085051A (ja) 太陽光集光用ミラー及び太陽光集熱システム
JP2013068708A (ja) 太陽光集光用ミラー及び太陽光集光ミラーを有する太陽光集光システム
US20160273805A1 (en) Reflective mirror for light concentrating system, and light concentrating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