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02000A - 远端操控方法及远端操控系统 - Google Patents

远端操控方法及远端操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02000A
CN103702000A CN201210389985.2A CN201210389985A CN103702000A CN 103702000 A CN103702000 A CN 103702000A CN 201210389985 A CN201210389985 A CN 201210389985A CN 103702000 A CN103702000 A CN 1037020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lephone number
communication
far
terminal installation
end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8998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昱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st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Wist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stron Corp filed Critical Wistr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7020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020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6Communication-related supplementary services, e.g. call-transfer or call-hol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54Arrangements for diverting calls for one subscriber to another predetermined subscrib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2025Calling or Called party identification service
    • H04M3/42034Calling party identification service
    • H04M3/42059Making use of the calling party identifi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50Centralised arrangements for answering calls; Centralised arrangements for recording messages for absent or busy subscribers ; Centralised arrangements for recording messages
    • H04M3/53Centralised arrangements for recording incoming messages, i.e. mailbox systems
    • H04M3/533Voice mail systems
    • H04M3/53308Message originator indirectly connected to the message centre, e.g. after detection of busy or absent state of a called par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54Arrangements for diverting calls for one subscriber to another predetermined subscriber
    • H04M3/541Arrangements for diverting calls for one subscriber to another predetermined subscriber based on information specified by the calling par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远端操控方法及远端操控系统,适用于第一终端装置,其中第一终端装置对应第一电话号码,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首先,经由第二终端装置连结至通讯服务器,其中此通讯服务器相对应提供第一电话号码通讯服务的通讯业者。接着,经由第二终端装置,于通讯服务器启动转接服务,以将欲传递给第一电话号码的通讯信号转接至第二电话号码。本发明可使使用者利用其他终端装置向提供通讯服务的通讯业者提出转接服务,达到方便使用者启动转接服务的目的,避免使用者因环境或人为因素而漏接重要信息。

Description

远端操控方法及远端操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远端操控的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能启动转接服务的远端操控方法及远端操控系统。
背景技术
身处于一个电子产业蓬勃发展的信息时代,人们在生活上已经离不开电子通讯,人与人之间经常运用电子终端装置来互相传递信息或交换信息,尤其是可以随身携带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例如移动电话或具有通讯功能的电子装置。这些具有通讯功能的电子装置不仅拉进人们之间的距离,也增加了生活上的便利性。
随着人们对于这些电子装置的依赖越来越重,如果在出门时忘记携带移动电话或是移动电话电源耗尽时,人们便会担心漏接重要电话。所以提供通讯服务的电信业者更提供一种来电转接的功服务,其方法是由使用者设定一组转接号码,并传输到通讯业者的电信机房中,由此电信机房控制将拨打至此电话号码的来电转接到先前设定的转接号码,以方便使用者在出门时,仍然可以接收到所有外来的电话。
然而,若当使用者出远门到了某一个地方后,才发现忘了带手机,或是忘了在出门前设定来电转接时,又或是电话电源耗尽又无法充电时,则无法接收所有拨打至此手机的来电。此时,使用者就只能一一的通知所有可能会打电话给他的人,告知请转拨至另一支电话或是其它的联络方式等,造成使用上的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远端操控方法,可以提升转接服务在使用上的便利性,达到方便使用者设定转接服务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远端操控系统,通过第二终端装置连结至通讯业者的通讯服务器,来启动与设定第一终端装置的转接服务,以避免通讯信号漏接的情形发生。
本发明提出一种远端操控方法,适用于第一终端装置,其中第一终端装置对应第一电话号码,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首先,经由第二终端装置连结至通讯服务器,其中此通讯服务器相对应提供第一电话号码通讯服务的通讯业者。接着,经由第二终端装置,于通讯服务器启动转接服务,以将欲传递给第一电话号码的通讯信号转接至第二电话号码。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远端操控方法,其中第一终端装置处于终止信号传递接收状态、系统闲置状态或是无回应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远端操控方法,于启动该转接服务的步骤之前还包括通讯服务器对第一电话号码进行认证程序。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远端操控方法,其中启动转接服务的步骤还包括:当完成第一电话号码的认证程序后,接收第二电话号码。然后将欲传递给第一电话号码的通讯信号转接至第二电话号码。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远端操控方法,其中第一终端装置不同于第二终端装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远端操控方法,其中经由第二终端装置连结至通讯服务器的方法包括经由第二终端装置拨打第一电话号码,以接通第二终端装置至通讯服务器上第一电话号码所对应的语音信箱。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远端操控方法,其中经由第二终端装置连结至通讯服务器的方法包括经由第二终端装置拨打通讯业者的客户服务电话号码,以接通第二终端装置至通讯服务器。
本发明提出一种远端操控系统,所述远端操控系统包括第一终端装置、第二终端装置,以及通讯服务器。其中第一终端装置对应第一电话号码。通讯服务器相对应提供第一电话号码通讯服务的通讯业者,且通讯服务器包括通讯接口、储存装置,以及处理器。第二终端装置经由通讯接口连结通讯服务器。储存装置储存电脑可读写程序。处理器执行电脑可读写程序的多个指令。而这些指令包括根据来自第二终端装置的操作指令,启动转接服务,以将欲传递给第一电话号码的通讯信号转接至第二电话号码。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远端操控系统,其中第一终端装置处于终止信号传递接收状态、系统闲置状态或是无回应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远端操控系统,其中所述指令还包括对第一电话号码进行认证程序。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远端操控系统,其中启动转接服务的指令还包括当完成第一电话号码的该认证程序后,接收第二电话号码。接着将欲传递给第一电话号码的通讯信号转接至第二电话号码。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远端操控系统,其中第一终端装置不同于第二终端装置。
基于上述,在本发明所提供的远端操控方法及远端操控系统中,利用第二终端装置连接通讯业者来设定第一终端装置的转接服务,把原本将传递到相对应于第一终端装置的第一电话号码的通讯信号转接至第二电话号码。据此,使用者可利用其他终端装置向提供通讯服务的通讯业者提出转接服务,达到方便使用者启动转接服务的目的,避免使用者因环境或人为因素而漏接重要信息。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绘示的一种远端操控系统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绘示的一种远端操控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绘示的一种远端操控系统方块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绘示的一种远端操控方法中启动转接服务的流程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绘示的一种远端操控方法流程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1、301:第一终端装置
103、303:第二终端装置
105、305:通讯服务器
3051:通讯接口
3053:处理器
3055:储存装置
S201~S203: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远端操控方法的步骤
S401~S405: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远端操控方法的步骤
S501~S515: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远端操控方法的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远端控制转接服务的方法,当使用者的终端装置不在身边或无法正常使用时,利用另一个终端装置连接通讯业者的通讯服务器,并向通讯业者提出把将传递至使用者的终端装置的通讯信号转接至另一指定电话号码,达到方便使用者设定转接的目的。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为明了,以下列举实施例作为本发明确实能够据以实施的范例。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绘示的一种远端操控系统10的系统架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远端操控系统10包括第一终端装置101、第二终端装置103,以及通讯服务器105。其中,第一终端装置101与第二终端装置103可以是任何具有通讯功能的电子装置,例如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智能型手机(smart phone)、平板电脑(tablet personal computer)等。其中,第一终端装置101与第二终端装置皆各自相对应一电话号码,并可通过通讯网络与通讯服务器105连接。通讯服务器105例如是由提供第一终端装置所对应的电话号码一通讯服务的通讯业者所架设的服务器。在本实施例中,通讯网络可以是全球移动通讯网(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GSM)、码分多址接取(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网络,整合封包无线电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或其他相似的网络,本发明不限定于此。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绘示的远端操控方法的流程图。请参照图1与图2,所述的远端操控方法起始于步骤S201。于步骤S201中,于第一终端装置101处于终止信号传递接收状态、系统闲置状态或是无回应状态时,使用者经由第二终端装置102通过通讯网络连结至通讯服务器10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装置101相对应于第一电话号码,而通讯服务器103则相对应提供第一电话号码通讯服务的通讯业者。需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装置会不同于第二终端装置。
接着,于步骤S203中,经由第二终端装置102于通讯服务器103启动转接服务,以将欲传递给第一电话号码的通讯信号转接至第二电话号码。需要注意的是,相对应于第二号码的终端装置可以是启动转接服务的第二终端装置,也可以是其他使用者较方便使用的且具有通讯功能的终端装置,本发明对此不限定。
再者,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装置101是处于终止信号传递接收状态、系统闲置状态或是无回应状态。终止信号传递接收状态例如是当终端装置因电力耗尽而关闭时,使用者便无法正常使用此终端装置接收或传递信号。又,无回应状态例如是因使用者把终端装置遗留在使用者不易控制此终端装置的地方,而无法人为接听或回应的状态。举例来说,当使用者把手机遗留在家中时,使用者无法立即接听来电或是回复来电的终端装置无回应状态。于本发明中,为了避免重要电话的漏接,使用者可以通过另一个手机或电话来开启特定电话号码的转接服务,并可依据使用者方便使用的程度来设定转接号码,像是邻近友人的手机上或办公室的电话等,提升转接服务功能使用上的弹性与便利性。
然而,本发明的实现方式不限于上述说明,可以对于实际的需求而酌予变更上述实施例的内容。例如,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启动转接服务之前,进行一认证程序,以防止他人随意启动转接服务或窜改转接服务的设定。以下则举另一实施例详细说明。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绘示的一种远端操控系统方块示意图。请参照图3,本实施例的远端操控30,包括第一终端装置301、第二终端装置303,以及通讯服务器305。其中第一终端装置301对应第一电话号码。通讯服务器305相对应提供第一电话号码通讯服务的通讯业者,也就是说,提供第一终端装置通讯服务的通讯业者具有一通讯服务器305,用以提供通讯服务给客户端使用者。
通讯服务器305包括通讯接口3051、储存装置3055,以及处理器3053。第二终端装置303经由通讯接口3051连结通讯服务器305。储存装置3055储存电脑可读写程序。处理器3053可以分别是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嵌入式控制器(embedded controller)或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等,用来执行电脑可读写程序的多个指令。在本实施例中,这些指令包括根据来自第二终端装置303的操作指令来启动转接服务,把将传递给第一电话号码的通讯信号转接至第二电话号码。
图4绘示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远端操控方法中启动转接服务的流程图。请参照图4,本实施例的方法适用于图3的远端操控系统30,以下即搭配远端操控系统30中的各项元件说明远端操控方法的步骤。
首先,于步骤S401中,经由第二终端装置303连结至通讯服务器305,其中此通讯服务器305相对应提供第一电话号码通讯服务的通讯业者,而此第一电话号码对应第一终端装置301。。然后,于步骤S403中,通讯服务器对第一电话号码进行一认证程序,通过此认证程序确保是第一电话号码的持有者启动此转接服务,如果没有完成此认证程序便无法启动转接服务。接着,于步骤S405中,经由第二终端装置303,于通讯服务器305启动转接服务,以将欲传递给第一电话号码的通讯信号转接至第二电话号码。
详言的,通讯服务器305的储存装置3055会储存一电脑可读写程序。当通讯服务器305通过通讯接口3051接收到来自第二终端装置303的操作指令时,通讯服务器305的处理器3053便开始执行上述电脑可读写程序的多个指令。这些指令包括,处理器3053将执行认证程序,并判断是否完成认证程序,若完成,再根据来自第二终端装置303的操作指令来启动转接服务,并把将传递给第一电话号码的通讯信号转接至第二电话号码,简单来说,即代表接下来拨打至第一电话号码的来电或是传递至第一电话号码的通讯信号都将转接至第二电话号码所对应的终端装置,使用者可以通过第二电话号码所对应的终端装置,来接听原本拨打至第一电话号码的来电或是接收原本传递至第一电话号码的通讯信号。
此外,于步骤S401中,经由第二终端装置303连结至通讯服务器305的方法,可以是经由第二终端装置303拨打第一电话号码,以接通第二终端装置至通讯服务器305上第一电话号码所对应的语音信箱。另一方面,第二终端装置303连结至通讯服务器305也可以是经由第二终端装置303直接拨打通讯业者的客户服务电话号码,以接通第二终端装置303至通讯服务器305。以下则举一实施例详细说明当第二终端装置303拨打第一电话号码,以接通第二终端装置至通讯服务器305上第一电话号码所对应的语音信箱时的详细步骤。
在移动电话无人接听或没电时,通讯业者会将其来电转入一语音信箱,询问拨打此电话者是否需要留言。以下列举的实施例即依此特性,在进入语音信箱时由来电者/使用者决定是要留言,还是要启动一转接服务。图5绘示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远端操控方法流程图。请参照图5,于步骤S501中,经由第二终端装置拨打第一电话号码,以接通第二终端装置在通讯服务器上第一电话号码所对应的语音信箱。需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装置会不同于第二终端装置。
接着于步骤S503中,来电者/使用者的选择是否使用留言功能或是开启转接服务。当来电者/使用者选择使用留言功能时,于步骤S505中,进入留言功能,以供来电者/使用者于语音信箱中留言。当来电者选择开启转接服务时,代表来电者/使用者欲通过语音信箱的连结开启转接服务,并接续至步骤S507。在本实施例中,于步骤S507,通讯服务器更对第一电话号码进行一认证程序。此认证程序的设置可以预防他人任意开启转接的功能,避免有心人士更改其设定。举例来说,认证程序可以是通过输入密码来进行认证,而密码可以是手机的PIN码,sim卡密码,以及使用者自行设定的密码其中之一,在此不设限。
当来电者/使用者完成认证程序(步骤S507)证明来电者即是第一电话号码的持有者之后于步骤S509中,通讯服务器接收经由第二终端装置所传来的第二电话号码。然后于步骤S511中,启动转接服务,以将欲传递给第一电话号码的通讯信号转接至第二电话号码。于是,所有拨打第一电话号码的电话或是传递至第一电话号码的通讯信号都会转接到相对应第二电话号码的终端装置,使用者再通过相对应第二电话号码号码的终端装置来接听来电或是接收通讯信号。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更存在一保护机制,当步骤S507判断为否,认证失败时,于步骤S513中累计认证失败次数,并判断此认证失败次数是否大于一预设值。若认证失败次数大于预设值,于步骤S515中,通讯服务器会将此转接服务锁住,使转接功能失效,并且发出通知至第一电话号码,以告知第一电话号码的使用者有他人尝试改变通话设定。通过上述认证程序与保护机制的设置,可以防止他人随意启动此转接服务,以提升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经第二终端装置连接至通讯业者的通讯服务器,来设定与启动第一终端装置的转接服务,可让使用者通过可取得的终端装置自行向通讯业者提出启动转接服务的要求,达到方便使用者启动转接服务的目的。此外,由于使用者可随时随地利用其他的终端装置来设定转接服务,进而解决因忘记设定转接服务或忘记携带电话而造成通讯信号漏接的问题。也由于使用者可以因地制宜的自行设定其欲转接的目标终端装置,更提升了转接服务的弹性与便利性。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2)

1.一种远端操控方法,适用于一第一终端装置,其中该第一终端装置对应一第一电话号码,该方法包括:
经由一第二终端装置连结至一通讯服务器,其中该通讯服务器相对应提供该第一电话号码一通讯服务的一通讯业者;以及
经由该第二终端装置,于该通讯服务器启动一转接服务,以将欲传递给该第一电话号码的至少一通讯信号转接至一第二电话号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端操控方法,其中该第一终端装置处于一终止信号传递接收状态、一系统闲置状态或是一无回应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端操控方法,于启动该转接服务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该通讯服务器对该第一电话号码进行一认证程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远端操控方法,其中启动该转接服务的步骤还包括:
当完成该第一电话号码的该认证程序后,接收该第二电话号码;
将欲传递给该第一电话号码的所述多个通讯信号转接至该第二电话号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端操控方法,其中该第一终端装置不同于该第二终端装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端操控方法,其中经由该第二终端装置连结至该通讯服务器的方法包括:
经由该第二终端装置拨打该第一电话号码,以接通该第二终端装置至该通讯服务器上该第一电话号码所对应的一语音信箱。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端操控方法,其中经由该第二终端装置连结至该通讯服务器的方法包括:
经由该第二终端装置拨打该通讯业者的一客户服务电话号码,以接通该第二终端装置至该通讯服务器。
8.一种远端操控系统,包括:
一第一终端装置,其中该第一终端装置对应一第一电话号码;
一第二终端装置;
一通讯服务器,其中该通讯服务器相对应提供该第一电话号码一通讯服务的一通讯业者,且该通讯服务器包括:
一通讯接口,其中该第二终端装置经由该通讯接口连结该通讯服务器;
一储存装置,储存一电脑可读写程序;
一处理器,执行该电脑可读写程序的多个指令,其中所述多个指令包括:根据来自该第二终端装置的一操作指令,启动一转接服务,以将欲传递给该第一电话号码的至少一通讯信号转接至一第二电话号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远端操控系统,其中该第一终端装置处于一终止信号传递接收状态、一系统闲置状态或是一无回应状态。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远端操控系统,其中所述多个指令还包括:
对该第一电话号码进行一认证程序。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远端操控系统,其中启动该转接服务的指令还包括:
当完成该第一电话号码的该认证程序后,接收该第二电话号码;
将欲传递给该第一电话号码的所述多个通讯信号转接至该第二电话号码。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远端操控系统,其中该第一终端装置不同于该第二终端装置。
CN201210389985.2A 2012-09-27 2012-10-15 远端操控方法及远端操控系统 Pending CN10370200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35566A TWI520563B (zh) 2012-09-27 2012-09-27 遠端操控方法及遠端操控系統
TW101135566 2012-09-2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02000A true CN103702000A (zh) 2014-04-02

Family

ID=503393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89985.2A Pending CN103702000A (zh) 2012-09-27 2012-10-15 远端操控方法及远端操控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971867B2 (zh)
CN (1) CN103702000A (zh)
TW (1) TWI52056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938104B1 (en) * 2012-12-24 2020-07-01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terminal,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call forwarding
CN106686542B (zh) * 2015-11-06 2020-02-2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呼叫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DE102016112685B4 (de) * 2016-03-11 2020-10-29 Unify Patente Gmbh & Co. Kg Harmonisieren von Telefonkonversationen unter Einbeziehung von eingebetteten Vorrichtungen und sozialen Medienanwendungen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22601A (zh) * 2007-03-27 2007-08-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呼叫转移方法和装置
US20090181654A1 (en) * 2001-03-19 2009-07-16 Koch Robert A Universal call control systems and methods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518649C2 (sv) * 1993-06-22 2002-11-05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Förfarande för telekommunikationsaccess i en multinätmiljö
FI114069B (fi) * 1998-06-24 2004-07-30 Elisa Oyj Teleliikenteessä tapahtuvan siirron ohjausmenetelmä
US20070047706A1 (en) * 2004-06-15 2007-03-01 Bellsouth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Methods, systems, and storage mediums for providing call routing services
KR100697012B1 (ko) * 2004-11-23 2007-03-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단말기 고유정보 전송기능이 구비된 이동통신 단말기 및그 동작방법
US20120275442A1 (en) * 2011-04-26 2012-11-01 Rawllin International Inc. Dynamic provisioning of mobile device profiles in a roaming network
US20130072171A1 (en) * 2011-09-16 2013-03-21 Rambus Inc. Enhancing mobile device coverag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81654A1 (en) * 2001-03-19 2009-07-16 Koch Robert A Universal call control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1022601A (zh) * 2007-03-27 2007-08-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呼叫转移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971867B2 (en) 2015-03-03
TWI520563B (zh) 2016-02-01
US20140087703A1 (en) 2014-03-27
TW201414277A (zh) 2014-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49018A (zh) 一种多方通话进行切换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3945034A (zh) 一种基于智能移动电话的固定电话扩展通信系统
CN102958024B (zh) 来电转移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4735161A (zh) 一种企业远程办公通讯系统
CN104717378A (zh) 呼叫转移方法及装置
CN103702000A (zh) 远端操控方法及远端操控系统
CN102638624A (zh) 一种实现自动转发来电信息的移动终端及其转发方法
CN104469686A (zh) 一种通话终端及其未接来电转接方法
CN103702316A (zh) 一种用户行为状态信息和位置信息分享的方法及系统
CN101132439A (zh) 通信终端来电信息显示系统和方法
CN102595254B (zh) 电话交换机对于外线回电直接转入原拨外线者分机的方法
CN108737669B (zh) 一种灵活通话的方法、系统和终端
CN104427137A (zh) 电话装置、服务器及自动转接电话的方法
CN101098368A (zh) 远程控制来电转接的方法
CN104869551A (zh) 一种手机伴侣系统
EP2736238B1 (en) Telephone switch, call pick-up method therefor, call pick-up program therefor, and telephone system
CN104838639A (zh) 电话交换系统、电话交换机及来电交换方法
CN103179691A (zh) 一种固定电话移动化装置和系统
CN102185984A (zh) 一种话音传输控制系统及方法
KR20120121981A (ko) 이동통신단말기의 발신자 특정정보 선택전송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JP5233484B2 (ja) 端末、サーバ、電話システム、及び中継通信方法
CN204906503U (zh) 一种企业内部通信系统
CN103634763A (zh) 呼叫响应方法、装置及云端服务器
CN202713622U (zh) 单卡双待的副号码向异网发送短信装置
CN203151606U (zh) 一种可以连接移动电话的固定电话通讯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