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34763A - 呼叫响应方法、装置及云端服务器 - Google Patents

呼叫响应方法、装置及云端服务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34763A
CN103634763A CN201210301876.0A CN201210301876A CN103634763A CN 103634763 A CN103634763 A CN 103634763A CN 201210301876 A CN201210301876 A CN 201210301876A CN 103634763 A CN103634763 A CN 1036347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binding
call
request
cloud ser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0187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勇
覃磊
丛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21030187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34763A/zh
Publication of CN1036347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347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呼叫响应方法、装置及云端服务器,其方法包括:网络侧在第一终端无法响应呼叫请求时,查询第一终端是否有通过云端服务器绑定的第二终端号码;若有,则将呼叫请求转接至绑定的第二终端号码。本发明当用户通讯终端不在身边或者不可用(电池没电或手机故障等情况),无法开通呼叫转接业务或已开通的呼叫转接业务也无法使用户响应呼叫请求时,用户通过云端服务器,将身边可用通讯终端和自己的通讯终端进行绑定,网络侧将来电请求转接到通过云端服务器绑定的通讯终端上,从而使用户依然可以响应他人的来电呼叫请求,提高呼叫请求响应率。

Description

呼叫响应方法、装置及云端服务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呼叫响应方法、装置及云端服务器。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通讯终端作为人际通讯工具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用户在使用通讯终端时,可能会遇到通讯终端不在身边或者不可用(电池没电或手机故障等情况)而无法正常通讯的情景。
呼叫转接功能为以上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目前定义了四种呼叫转接业务,即:无条件呼叫转接、用户忙时呼叫转接、用户无应答时呼叫转接以及用户无法接通时呼叫转接。要实现上述呼叫转接业务,首先需要用户使用自己的移动终端发送注册消息到网络侧,通知网络侧需要启动呼叫转接的业务类型以及呼叫转接目的号码A。这样当有来电(B号码)呼叫用户 (C号码)时,网络侧根据呼叫转接类型在呼叫转接触发条件满足时,将呼叫请求转接至目的号码A,使用户可以响应呼叫请求,提高呼叫请求响应率。现有的这种呼叫转接业务中,用户需要使用自己的移动终端通过发送注册或者激活消息来启动呼叫转接业务,通过注销或者去激活消息来终止呼叫转接业务。
呼叫转接业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呼叫请求响应率,但是,现有的呼叫转接功能存在以下缺点:
1、若用户已经开通了呼叫转接功能,但是不能保证呼叫转接后的终端就在用户身边,使转接后的电话用户当前可以响应;
2、当用户手机没有开通呼叫转接功能或者开通了呼叫转接功能但需要改变呼叫转接号码时,用户必须使用自己的手机向网络侧发起呼叫,通知网络侧开通呼叫转接功能,并提供转接号码给系统网络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呼叫响应方法、装置及云端服务器,旨在提高呼叫请求响应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呼叫响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云端服务器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绑定请求;
根据所述绑定请求将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绑定;
当第一终端无法响应呼叫请求时,将绑定的第二终端的号码提供给网络侧,由网络侧将所述呼叫请求转接至所述绑定的第二终端。
优选地,所述根据绑定请求将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绑定的步骤包括:
所述云端服务器从所述绑定请求中获取所述第一终端的号码;
将所述第一终端的号码与第二终端的号码进行绑定。
优选地,所述根据绑定请求将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绑定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所述云端服务器从所述绑定请求中获取验证信息;
根据所述验证信息对所述第一终端进行验证;
当验证通过后,将所述第一终端的号码与第二终端的号码进行绑定。
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云端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绑定取消请求;
根据所述绑定取消请求,取消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的绑定关系。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呼叫响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网络侧在第一终端无法响应呼叫请求时,查询所述第一终端是否有通过云端服务器绑定的第二终端号码;若有,则
将所述呼叫请求转接至所述绑定的第二终端号码。
优选地,所述网络侧在第一终端无法响应呼叫请求时,查询所述第一终端是否有通过云端服务器绑定的第二终端号码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查询是否有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的呼叫请求;若是,则
判断所述呼叫请求是否得到响应;若否,则
判断所述第一终端是否设置有呼叫转接号码;
若所述第一终端没有设置呼叫转接号码,或者所述第一终端设置有呼叫转接号码,且将所述呼叫请求转接至所述呼叫转接号码无响应时,执行查询所述第一终端是否有通过云端服务器绑定的第二终端号码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呼叫响应的云端服务器,包括:
绑定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绑定请求;
绑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绑定请求将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绑定;
提供模块,用于当第一终端无法响应呼叫请求时,将绑定的第二终端的号码提供给网络侧,由网络侧将所述呼叫请求转接至所述绑定的第二终端。
优选地,所述绑定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从所述绑定请求中获取所述第一终端的号码;
绑定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终端的号码与第二终端的号码进行绑定。
优选地,所述绑定模块还包括验证单元,其中: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从所述绑定请求中获取验证信息;
所述验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验证信息对所述第一终端进行验证;
所述绑定单元,还用于当验证通过后,将所述第一终端的号码与第二终端的号码进行绑定。
优选地,该云端服务器还包括:
取消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绑定取消请求;
绑定取消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绑定取消请求,取消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的绑定关系。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呼叫响应装置,包括:
绑定查询模块,用于在第一终端无法响应呼叫请求时,查询所述第一终端是否有通过云端服务器绑定的第二终端号码;
响应模块,用于当所述绑定查询模块查询到所述第一终端有通过云端服务器绑定的第二终端号码时,将所述呼叫请求转接至所述绑定的第二终端号码。
优选地,该装置还包括:
请求查询模块,用于查询是否有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的呼叫请求;
判断模块,用于当有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的呼叫请求时,判断所述呼叫请求是否得到响应;以及当所述呼叫请求没有得到响应时,判断所述第一终端是否设置有呼叫转接号码;若所述第一终端没有设置呼叫转接号码,或者所述第一终端设置有呼叫转接号码,且将所述呼叫请求转接至所述呼叫转接号码无响应时,由所述绑定查询模块查询所述第一终端是否有通过云端服务器绑定的第二终端号码。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呼叫响应方法、装置及云端服务器,当用户通讯终端不在身边或者不可用(电池没电或手机故障等情况),无法开通呼叫转接业务或已开通的呼叫转接业务也无法使用户响应呼叫请求时,用户通过云端服务器,将身边可用通讯终端和自己的通讯终端进行绑定,网络侧将来电请求转接到通过云端服务器绑定的通讯终端上,从而使用户依然可以响应他人的来电呼叫请求,提高呼叫请求响应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呼叫响应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呼叫响应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呼叫响应方法再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呼叫响应方法又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呼叫响应的云端服务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呼叫响应的云端服务器一实施例中绑定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呼叫响应的云端服务器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呼叫响应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呼叫响应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为了使发明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了,下面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述。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的解决方案主要是:当用户的通讯终端不在身边或者不可用(电池没电或手机故障等情况),无法开通呼叫转接业务或已开通的呼叫转接业务也无法使用户响应呼叫请求时,用户通过云端服务器,将身边可用通讯终端和自己的通讯终端进行绑定,在无法使用自己的通讯终端对呼叫请求进行响应时,网络侧将来电请求转接到通过云端服务器绑定的终端上,从而使用户可以响应他人的来电呼叫请求,提高呼叫请求响应率。
具体地,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呼叫响应方法,包括:
步骤S101,云端服务器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绑定请求;
当用户发现自己的通讯终端(第一终端)不在身边或者不可用(电池没电或手机故障等情况),无法开通来电转接业务(开启来电转接业务必须使用用户自己的通讯终端向网络侧注册信息)或者已开通来电转接目的号码的通讯终端不在用户身边,使用户无法响应他人的来电请求,此时,用户可以使用自己身边可用的其他通讯终端(第二终端),向云端服务器发送绑定请求信息,提供自己的通讯终端的号码以及相关检测验证信息(例如卡的注册身份证号码或其他设置的密码信息等),由云端服务器将用户终端自己身边可用通讯终端(第一终端)和自己的通讯终端(第一终端)绑定。
步骤S102,根据所述绑定请求将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绑定;
云端服务器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绑定请求后,从所述绑定请求中获取该第一终端的号码以及相关的验证信息,根据所述验证信息对所述第一终端进行验证,当验证通过后,将所述第一终端的号码与第二终端的号码进行绑定。
步骤S103,当第一终端无法响应呼叫请求时,将绑定的第二终端的号码提供给网络侧,由网络侧将所述呼叫请求转接至所述绑定的第二终端。
当他人对用户的通讯终端(第一终端)发起呼叫请求时,由于用户自己的通讯终端不在身边或者不可用(电池没电或手机故障等情况),此时用户就无法响应他人的来电请求。
网络侧获知用户通讯终端的呼叫请求没有得到响应(包括用户无法开通呼叫转接业务或已开通的呼叫转接业务也无法使用户响应来电请求)后,检测用户的通讯终端是否有通过云端服务器绑定的终端号码。当网络侧检测到用户的通讯终端有通过云端服务器绑定的号码,从云端服务器获取绑定的终端号码,将呼叫请求转接至通过云端服务器绑定的终端号码,此时该绑定的终端在用户身边,用户则可以获知到他人对自己有呼叫请求,并可以对他人的呼叫请求进行响应。
通过上述方案可以看出:当用户通讯终端不在身边或者不可用(电池没电或手机故障等情况),无法开通呼叫转接业务或已开通的呼叫转接业务也无法使用户响应来电请求时,通过云端服务器绑定用户身边的可用终端,可以让用户随时随地的自由设置,使用户依然可以响应他人的来电呼叫请求,从而提高呼叫请求响应率,而且不会给用户的工作生活带来不便。
如图2所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呼叫响应方法,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上述步骤S103之后,还包括:
步骤S104,所述云端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绑定取消请求;
步骤S105,根据所述绑定取消请求,取消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的绑定关系。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还可以根据用户需要随时取消与其他终端的绑定关系。
具体地,当用户不再需要通过云端服务器绑定的终端号码时,用户可以通过通讯终端向云端服务器发送绑定取消请求的信息,云端服务器收到用户的绑定取消请求后,取消用户的通讯终端与被绑定的终端号码之间的绑定关系。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施例通过云端服务器进行号码绑定设置,可以解决呼叫转接功能存在的缺陷,提高了呼叫请求响应效率。而且,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随时随地通过云端服务器绑定或取消绑定操作,即在需要时,可以随时随地的通过云端服务器绑定终端号码,不再需要时,可以随时随地的取消该绑定号码,为用户提供了极大方便。
如图3所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呼叫响应方法,包括:
步骤S301,网络侧在第一终端无法响应呼叫请求时,查询所述第一终端是否有通过云端服务器绑定的第二终端号码;若有,则进入步骤S302;
步骤S302,将所述呼叫请求转接至所述绑定的第二终端号码。
当他人对用户的通讯终端(第一终端)发起呼叫请求时,由于用户自己的通讯终端不在身边或者不可用(电池没电或手机故障等情况),此时用户就无法响应他人的来电请求。
网络侧获知用户通讯终端的呼叫请求没有得到响应后(本实施例可以不考虑用户终端是否设置了呼叫转接业务),检测用户的通讯终端是否有通过云端服务器绑定的终端号码。当网络侧检测到用户的通讯终端有通过云端服务器绑定的号码,从云端服务器获取绑定的终端号码,将呼叫请求转接至通过云端服务器绑定的终端号码,此时该绑定的终端在用户身边,用户则可以获知到他人对自己有呼叫请求,并可以对他人的呼叫请求进行响应。
通过上述方案可以看出:当用户通讯终端不在身边或者不可用(电池没电或手机故障等情况),或者无法开通呼叫转接业务时,通过云端服务器绑定用户身边的可用终端,可以让用户随时随地的自由设置,使用户依然可以响应他人的来电呼叫请求,从而提高呼叫请求响应率,而且不会给用户的工作生活带来不便。
如图4所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呼叫响应方法,在上述图3所示的实施例的基础上,在上述步骤S301之前,还包括:
步骤S303,查询是否有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的呼叫请求;若是,则进入步骤S304;否则结束流程;
步骤S304,判断所述呼叫请求是否得到响应;若是,则进入步骤S308;若否,则进入步骤S305;
步骤S305,判断所述第一终端是否设置有呼叫转接号码;若是,则进入步骤S306;否则,进入步骤S301;
步骤S306,将所述呼叫请求转接至所述呼叫转接号码;
步骤S307,判断所述呼叫请求是否得到响应;若是,则进入步骤S308;若否,则进入步骤S301。
步骤S308,由所述第一终端对呼叫请求进行响应。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考虑到用户终端设置了呼叫转接业务,且已开通的呼叫转接业务也无法使用户响应来电请求的场景下,实现用户终端的呼叫请求响应。
具体地,当他人对用户的通讯终端(第一终端)发起呼叫请求时,由于用户自己的通讯终端不在身边或者不可用(电池没电或手机故障等情况),此时用户就无法响应他人的来电请求。
网络侧获知用户通讯终端的呼叫请求没有得到响应后,首先查看用户的通讯终端是否设置了呼叫转接业务。如果未设置,则来电请求无法得到响应;如果设置了呼叫转接业务,则根据呼叫转接业务类型在呼叫转接触发条件满足时,将呼叫请求转接至目的号码,此时若来电转接目的号码的终端不在用户身边,用户将无法响应他人的来电请求。
网络侧获知进行呼叫转接后的呼叫请求仍没有得到响应,则会查看用户的通讯终端是否有通过云端服务器绑定的通讯终端(第二终端)号码。
由于用户已经使用自己身边的通讯终端(第二终端),并将身边的通讯终端与用户自己的通讯终端通过云端服务器进行了绑定,因此,网络侧检测到用户的通讯终端有通过云端服务器绑定的号码,则将他人对用户自己的通讯终端的呼叫请求转接到通过云端服务器绑定了的通讯终端上,由于绑定的通讯终端就在用户自己身边,使用户得以响应他人的来电请求。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施例通过云端服务器进行号码绑定设置,可以解决呼叫转接功能存在的缺陷,提高呼叫请求响应效率。
因为在现有技术中,来电呼叫转接的设置是单向的,如果终端A设置的来电转接目的号码是B,则只有当A满足来电呼叫转接条件时,才会将呼叫请求转接到B,但是提前设置的来电转接目的号码B,不一定在用户身边而使用户可以响应来电请求。而本实施例通过云端服务器进行号码绑定是双向的,2个号码之间建立一种紧密的绑定关系,当绑定号码中的一方没有响应来电请求时,网络侧将来电请求转接到绑定号码的另一方。
此外,现有技术中,终端A要开通呼叫转接功能,就必须使用终端A向网络侧发起呼叫,发起呼叫的号码中包含了转接号码的信息。而通过本实施例方案,将终端B和终端A之间通过云端服务器进行绑定,只要向云端服务器提供终端A的号码及相关用户信息,使云端服务器检测通过即可。而终端A是用户自己的终端,提供用户信息供云端服务器检测通过是完全可行的。
通过上述描述可以看出:当用户通讯终端不在身边或者不可用(电池没电或手机故障等情况),无法开通呼叫转接业务或已开通的呼叫转接业务也无法使用户响应来电请求时,本实施例通过云端服务器绑定用户身边的可用终端,可以让用户随时随地的自由设置,使用户依然可以响应他人的来电呼叫请求,提高呼叫请求响应率,不会给自己的工作生活带来不便。此外,当用户不再需要通过云端服务器绑定的终端号码时,用户可以使用终端向云端服务器发送信息,取消通过云端服务器绑定的号码,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如图5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呼叫响应的云端服务器,包括:绑定请求接收模块501、绑定模块502以及提供模块503,其中:
绑定请求接收模块501,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绑定请求;
绑定模块502,用于根据所述绑定请求将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绑定;
提供模块503,用于当第一终端无法响应呼叫请求时,将绑定的第二终端的号码提供给网络侧,由网络侧将所述呼叫请求转接至所述绑定的第二终端。
当用户发现自己的通讯终端(第一终端)不在身边或者不可用(电池没电或手机故障等情况),无法开通来电转接业务(开启来电转接业务必须使用用户自己的通讯终端向网络侧注册信息)或者已开通来电转接目的号码的通讯终端不在用户身边,使用户无法响应他人的来电请求,此时,用户可以使用自己身边可用的其他通讯终端(第二终端),向云端服务器发送绑定请求信息,提供自己的通讯终端的号码以及相关检测验证信息(例如卡的注册身份证号码或其他设置的密码信息等),由云端服务器将用户终端自己身边可用通讯终端(第一终端)和自己的通讯终端(第一终端)绑定。
云端服务器的绑定请求接收模块501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绑定请求后,绑定模块502从所述绑定请求中获取该第一终端的号码以及相关的验证信息,根据所述验证信息对所述第一终端进行验证,当验证通过后,将所述第一终端的号码与第二终端的号码进行绑定。
当他人对用户的通讯终端(第一终端)发起呼叫请求时,由于用户自己的通讯终端不在身边或者不可用(电池没电或手机故障等情况),此时用户就无法响应他人的来电请求。
网络侧获知用户通讯终端的呼叫请求没有得到响应(包括用户无法开通呼叫转接业务或已开通的呼叫转接业务也无法使用户响应来电请求)后,检测用户的通讯终端是否有通过云端服务器绑定的终端号码。当网络侧检测到用户的通讯终端有通过云端服务器绑定的号码,从云端服务器的提供模块503获取绑定的终端号码,将呼叫请求转接至通过云端服务器绑定的终端号码,此时该绑定的终端在用户身边,用户则可以获知到他人对自己有呼叫请求,并可以对他人的呼叫请求进行响应。
具体地,如图6所示,所述绑定模块502包括:获取单元5021、验证单元5023及绑定单元5022,其中:
获取单元5021,用于从所述绑定请求中获取所述第一终端的号码及验证信息;
所述验证单元5023,用于根据所述验证信息对所述第一终端进行验证;
绑定单元5022,用于将所述第一终端的号码与第二终端的号码进行绑定;或者当验证通过后,将所述第一终端的号码与第二终端的号码进行绑定。
通过上述方案可以看出:当用户通讯终端不在身边或者不可用(电池没电或手机故障等情况),无法开通呼叫转接业务或已开通的呼叫转接业务也无法使用户响应来电请求时,通过云端服务器绑定用户身边的可用终端,可以让用户随时随地的自由设置,使用户依然可以响应他人的来电呼叫请求,从而提高呼叫请求响应率,而且不会给用户的工作生活带来不便。
如图7所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呼叫响应的云端服务器,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
取消请求接收模块504,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绑定取消请求;
绑定取消模块505,用于根据所述绑定取消请求,取消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的绑定关系。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还可以根据用户需要随时取消与其他终端的绑定关系。
当用户不再需要通过云端服务器绑定的终端号码时,用户可以通过通讯终端向云端服务器发送绑定取消请求的信息,云端服务器的取消请求接收模块504收到用户的绑定取消请求后,通过绑定取消模块505取消用户的通讯终端与被绑定的终端号码之间的绑定关系。
具体地,当用户不再需要通过云端服务器绑定的终端号码时,用户可以通过通讯终端向云端服务器发送绑定取消请求的信息,云端服务器收到用户的绑定取消请求后,取消用户的通讯终端与被绑定的终端号码之间的绑定关系。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施例通过云端服务器进行号码绑定设置,可以解决呼叫转接功能存在的缺陷,提高了呼叫请求响应效率。而且,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随时随地通过云端服务器绑定或取消绑定操作,即在需要时,可以随时随地的通过云端服务器绑定终端号码,不再需要时,可以随时随地的取消该绑定号码,为用户提供了极大方便。
如图8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呼叫响应装置,在装置设置在网络侧,包括:绑定查询模块801及响应模块802,其中:
绑定查询模块801,用于在第一终端无法响应呼叫请求时,查询所述第一终端是否有通过云端服务器绑定的第二终端号码;
响应模块802,用于当所述绑定查询模块查询到所述第一终端有通过云端服务器绑定的第二终端号码时,将所述呼叫请求转接至所述绑定的第二终端号码。
当他人对用户的通讯终端(第一终端)发起呼叫请求时,由于用户自己的通讯终端不在身边或者不可用(电池没电或手机故障等情况),此时用户就无法响应他人的来电请求。
网络侧获知用户通讯终端的呼叫请求没有得到响应后(本实施例可以不考虑用户终端是否设置了呼叫转接业务),通过绑定查询模块801检测用户的通讯终端是否有通过云端服务器绑定的终端号码。当网络侧检测到用户的通讯终端有通过云端服务器绑定的号码,响应模块802从云端服务器获取绑定的终端号码,将呼叫请求转接至通过云端服务器绑定的终端号码,此时该绑定的终端在用户身边,用户则可以获知到他人对自己有呼叫请求,并可以对他人的呼叫请求进行响应。
通过上述方案可以看出:当用户通讯终端不在身边或者不可用(电池没电或手机故障等情况),或者无法开通呼叫转接业务时,通过云端服务器绑定用户身边的可用终端,可以让用户随时随地的自由设置,使用户依然可以响应他人的来电呼叫请求,从而提高呼叫请求响应率,而且不会给用户的工作生活带来不便。
如图9所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呼叫响应装置,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还包括:
请求查询模块803,用于查询是否有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的呼叫请求;
判断模块804,用于当有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的呼叫请求时,判断所述呼叫请求是否得到响应;以及当所述呼叫请求没有得到响应时,判断所述第一终端是否设置有呼叫转接号码;若所述第一终端没有设置呼叫转接号码,或者所述第一终端设置有呼叫转接号码,且将所述呼叫请求转接至所述呼叫转接号码无响应时,由所述绑定查询模块查询所述第一终端是否有通过云端服务器绑定的第二终端号码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考虑到用户终端设置了呼叫转接业务,且已开通的呼叫转接业务也无法使用户响应来电请求的场景下,实现用户终端的呼叫请求响应。
具体地,当他人对用户的通讯终端(第一终端)发起呼叫请求时,由于用户自己的通讯终端不在身边或者不可用(电池没电或手机故障等情况),此时用户就无法响应他人的来电请求。
在网络侧,通过请求查询模块803查询是否有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的呼叫请求,通过判断模块804获知用户通讯终端的呼叫请求没有得到响应后,再查看用户的通讯终端是否设置了呼叫转接业务。如果未设置,则来电请求无法得到响应;如果设置了呼叫转接业务,则根据呼叫转接业务类型在呼叫转接触发条件满足时,将呼叫请求转接至目的号码,此时若来电转接目的号码的终端不在用户身边,用户将无法响应他人的来电请求。
网络侧获知进行呼叫转接后的呼叫请求仍没有得到响应,通过绑定查询模块801查看用户的通讯终端是否有通过云端服务器绑定的通讯终端(第二终端)号码。
由于用户已经使用自己身边的通讯终端(第二终端),并将身边的通讯终端与用户自己的通讯终端通过云端服务器进行了绑定,因此,网络侧检测到用户的通讯终端有通过云端服务器绑定的号码,则将他人对用户自己的通讯终端的呼叫请求转接到通过云端服务器绑定了的通讯终端上,由于绑定的通讯终端就在用户自己身边,使用户得以响应他人的来电请求。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施例通过云端服务器进行号码绑定设置,可以解决呼叫转接功能存在的缺陷,提高呼叫请求响应效率。
因为在现有技术中,来电呼叫转接的设置是单向的,如果终端A设置的来电转接目的号码是B,则只有当A满足来电呼叫转接条件时,才会将呼叫请求转接到B,但是提前设置的来电转接目的号码B,不一定在用户身边而使用户可以响应来电请求。而本实施例通过云端服务器进行号码绑定是双向的,2个号码之间建立一种紧密的绑定关系,当绑定号码中的一方没有响应来电请求时,网络侧将来电请求转接到绑定号码的另一方。
此外,现有技术中,终端A要开通呼叫转接功能,就必须使用终端A向网络侧发起呼叫,发起呼叫的号码中包含了转接号码的信息。而通过本实施例方案,将终端B和终端A之间通过云端服务器进行绑定,只要向云端服务器提供终端A的号码及相关用户信息,使云端服务器检测通过即可。而终端A是用户自己的终端,提供用户信息供云端服务器检测通过是完全可行的。
通过上述描述可以看出:当用户通讯终端不在身边或者不可用(电池没电或手机故障等情况),无法开通呼叫转接业务或已开通的呼叫转接业务也无法使用户响应来电请求时,本实施例通过云端服务器绑定用户身边的可用终端,可以让用户随时随地的自由设置,使用户依然可以响应他人的来电呼叫请求,提高呼叫请求响应率,不会给自己的工作生活带来不便。此外,当用户不再需要通过云端服务器绑定的终端号码时,用户可以使用终端向云端服务器发送信息,取消通过云端服务器绑定的号码,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呼叫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云端服务器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绑定请求;
根据所述绑定请求将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绑定;
当第一终端无法响应呼叫请求时,将绑定的第二终端的号码提供给网络侧,由网络侧将所述呼叫请求转接至所述绑定的第二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叫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绑定请求将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绑定的步骤包括:
所述云端服务器从所述绑定请求中获取所述第一终端的号码;
将所述第一终端的号码与第二终端的号码进行绑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呼叫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绑定请求将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绑定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所述云端服务器从所述绑定请求中获取验证信息;
根据所述验证信息对所述第一终端进行验证;
当验证通过后,将所述第一终端的号码与第二终端的号码进行绑定。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呼叫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云端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绑定取消请求;
根据所述绑定取消请求,取消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的绑定关系。
5.一种呼叫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网络侧在第一终端无法响应呼叫请求时,查询所述第一终端是否有通过云端服务器绑定的第二终端号码;若有,则
将所述呼叫请求转接至所述绑定的第二终端号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呼叫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在第一终端无法响应呼叫请求时,查询所述第一终端是否有通过云端服务器绑定的第二终端号码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查询是否有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的呼叫请求;若是,则
判断所述呼叫请求是否得到响应;若否,则
判断所述第一终端是否设置有呼叫转接号码;
若所述第一终端没有设置呼叫转接号码,或者所述第一终端设置有呼叫转接号码,且将所述呼叫请求转接至所述呼叫转接号码无响应时,执行查询所述第一终端是否有通过云端服务器绑定的第二终端号码的步骤。
7.一种呼叫响应的云端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绑定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绑定请求;
绑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绑定请求将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绑定;
提供模块,用于当第一终端无法响应呼叫请求时,将绑定的第二终端的号码提供给网络侧,由网络侧将所述呼叫请求转接至所述绑定的第二终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云端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定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从所述绑定请求中获取所述第一终端的号码;
绑定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终端的号码与第二终端的号码进行绑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云端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定模块还包括验证单元,其中: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从所述绑定请求中获取验证信息;
所述验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验证信息对所述第一终端进行验证;
所述绑定单元,还用于当验证通过后,将所述第一终端的号码与第二终端的号码进行绑定。
10.根据权利要求7、8或9所述的云端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取消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绑定取消请求;
绑定取消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绑定取消请求,取消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的绑定关系。
11.一种呼叫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绑定查询模块,用于在第一终端无法响应呼叫请求时,查询所述第一终端是否有通过云端服务器绑定的第二终端号码;
响应模块,用于当所述绑定查询模块查询到所述第一终端有通过云端服务器绑定的第二终端号码时,将所述呼叫请求转接至所述绑定的第二终端号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呼叫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请求查询模块,用于查询是否有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的呼叫请求;
判断模块,用于当有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的呼叫请求时,判断所述呼叫请求是否得到响应;以及当所述呼叫请求没有得到响应时,判断所述第一终端是否设置有呼叫转接号码;若所述第一终端没有设置呼叫转接号码,或者所述第一终端设置有呼叫转接号码,且将所述呼叫请求转接至所述呼叫转接号码无响应时,由所述绑定查询模块查询所述第一终端是否有通过云端服务器绑定的第二终端号码。
CN201210301876.0A 2012-08-23 2012-08-23 呼叫响应方法、装置及云端服务器 Pending CN1036347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01876.0A CN103634763A (zh) 2012-08-23 2012-08-23 呼叫响应方法、装置及云端服务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01876.0A CN103634763A (zh) 2012-08-23 2012-08-23 呼叫响应方法、装置及云端服务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34763A true CN103634763A (zh) 2014-03-12

Family

ID=50215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01876.0A Pending CN103634763A (zh) 2012-08-23 2012-08-23 呼叫响应方法、装置及云端服务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3476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32029A (zh) * 2015-06-17 2017-01-11 鹏博士电信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移动电话职守应用方法及系统
CN110166504A (zh) * 2018-02-12 2019-08-23 深圳市六度人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云电话通信系统、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22601A (zh) * 2007-03-27 2007-08-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呼叫转移方法和装置
CN101287171A (zh) * 2008-05-23 2008-10-15 德信无线通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呼叫转移业务的定制方法和装置
CN101330736A (zh) * 2007-06-18 2008-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为用户提供呼叫转移业务的方法及装置
CN101340384A (zh) * 2008-08-12 2009-01-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一号通共振业务的方法及所采用的应用服务器
CN101489203A (zh) * 2009-02-24 2009-07-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呼叫转接方法、装置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22601A (zh) * 2007-03-27 2007-08-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呼叫转移方法和装置
CN101330736A (zh) * 2007-06-18 2008-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为用户提供呼叫转移业务的方法及装置
CN101287171A (zh) * 2008-05-23 2008-10-15 德信无线通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呼叫转移业务的定制方法和装置
CN101340384A (zh) * 2008-08-12 2009-01-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一号通共振业务的方法及所采用的应用服务器
CN101489203A (zh) * 2009-02-24 2009-07-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呼叫转接方法、装置及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32029A (zh) * 2015-06-17 2017-01-11 鹏博士电信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移动电话职守应用方法及系统
CN110166504A (zh) * 2018-02-12 2019-08-23 深圳市六度人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云电话通信系统、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38637B2 (en) Providing routing inform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916830A (zh) 一种基于微信的实现用户手机与普通话机进行绑定的系统
CN102958024A (zh) 来电转移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5025097A (zh) 一种基于云服务器的未接来电提示方法及系统
CN102724203A (zh) 一种智能终端上的ip电话拨号方法
CN101489203B (zh) 呼叫转接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740429A (zh) 一种移动通信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5119937B (zh) 用户终端的通话方法与装置
CN102355713B (zh) 语音通信中的呼叫方法及移动终端
WO2008106873A1 (fr) Procédé, système et dispositif de création de registre et de communication pour terminal téléphonique portable
CN103702304A (zh) 移动终端及其紧急呼叫处理方法
CN103634763A (zh) 呼叫响应方法、装置及云端服务器
KR101216037B1 (ko) 착신 단말기의 패킷데이터 송수신 기능 탑재 여부를 데이터베이스로 구비하여 데이터망 또는 전화통신망을 선택적으로 연결 가능한 통신 시스템 및 그 운용방법
CN100444693C (zh) 一种接入移动通信装置的方法
CN102377883B (zh) 固网呼叫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626558A (zh) 一种移动手机免打扰系统
CN105228135A (zh) 一种处理漫游的方法及系统
CN104469724A (zh) 一种应急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03702000A (zh) 远端操控方法及远端操控系统
CN102625003A (zh) 主叫一号通业务实现装置及方法
CN101867904A (zh) 一种提供智能拨号的电话终端、系统和方法
CN106209834B (zh) 一种实现手机远程通讯实时监控与组播的方法
KR101238908B1 (ko) 위치콜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2694930A (zh) 一种支持用户智能回拨业务的实现方法和系统
CN202713622U (zh) 单卡双待的副号码向异网发送短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31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