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20563B - 遠端操控方法及遠端操控系統 - Google Patents

遠端操控方法及遠端操控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20563B
TWI520563B TW101135566A TW101135566A TWI520563B TW I520563 B TWI520563 B TW I520563B TW 101135566 A TW101135566 A TW 101135566A TW 101135566 A TW101135566 A TW 101135566A TW I520563 B TWI520563 B TW I52056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device
communication
remote control
telephone number
communication serv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355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14277A (zh
Inventor
黃昱彰
Original Assignee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11355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20563B/zh
Priority to CN201210389985.2A priority patent/CN103702000A/zh
Priority to US13/705,187 priority patent/US8971867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4142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142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205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2056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6Communication-related supplementary services, e.g. call-transfer or call-hol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54Arrangements for diverting calls for one subscriber to another predetermined subscrib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2025Calling or Called party identification service
    • H04M3/42034Calling party identification service
    • H04M3/42059Making use of the calling party identifi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50Centralised arrangements for answering calls; Centralised arrangements for recording messages for absent or busy subscribers ; Centralised arrangements for recording messages
    • H04M3/53Centralised arrangements for recording incoming messages, i.e. mailbox systems
    • H04M3/533Voice mail systems
    • H04M3/53308Message originator indirectly connected to the message centre, e.g. after detection of busy or absent state of a called par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54Arrangements for diverting calls for one subscriber to another predetermined subscriber
    • H04M3/541Arrangements for diverting calls for one subscriber to another predetermined subscriber based on information specified by the calling par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Description

遠端操控方法及遠端操控系統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遠端操控的方法,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能啟動轉接服務的遠端操控方法及遠端操控系統。
身處於一個電子產業蓬勃發展的資訊時代,人們在生活上已經離不開電子通訊,人與人之間經常運用電子終端裝置來互相傳遞訊息或交換資訊,尤其是可以隨身攜帶的可攜式電子裝置,例如行動電話或具有通訊功能之電子裝置。這些具有通訊功能的電子裝置不僅拉進人們之間的距離,也增加了生活上的便利性。
隨著人們對於這些電子裝置的依賴越來越重,如果在出門時忘記攜帶行動電話或是行動電話電源耗盡時,人們便會擔心漏接重要電話。所以提供通訊服務的電信業者更提供一種來電轉接的功服務,其方法是由使用者設定一組轉接號碼,並傳輸到通訊業者的電信機房中,由此電信機房控制將撥打至此電話號碼的來電轉接到先前設定之轉接號碼,以方便使用者在出門時,仍然可以接收到所有外來的電話。
然而,若當使用者出遠門到了某一個地方後,才發現忘了帶手機,或是忘了在出門前設定來電轉接時,又或是電話電源耗盡又無法充電時,則無法接收所有撥打至此手機的來電。此時,使用者就只能一一的通知所有可能會打 電話給他的人,告知請轉撥至另一支電話或是其它的聯絡方式等,造成使用上的麻煩。
本發明提供一種遠端操控方法,可以提升轉接服務在使用上的便利性,達到方便使用者設定轉接服務的目的。
本發明提供一種遠端操控系統,透過第二終端裝置連結至通訊業者的通訊伺服器,來啟動與設定第一終端裝置的轉接服務,以避免通訊訊號漏接的情形發生。
本發明提出一種遠端操控方法,適用於第一終端裝置,其中第一終端裝置對應第一電話號碼,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驟。首先,經由第二終端裝置連結至通訊伺服器,其中此通訊伺服器相對應提供第一電話號碼通訊服務的通訊業者。接著,經由第二終端裝置,於通訊伺服器啟動轉接服務,以將欲傳遞給第一電話號碼的通訊訊號轉接至第二電話號碼。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遠端操控方法,其中第一終端裝置處於終止訊號傳遞接收狀態、系統閒置狀態或是無回應狀態。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遠端操控方法,於啟動該轉接服務的步驟之前還包括通訊伺服器對第一電話號碼進行認證程序。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遠端操控方法,其中啟動轉接服務的步驟還包括:當完成第一電話號碼的認證 程序後,接收第二電話號碼。然後將欲傳遞給第一電話號碼的通訊訊號轉接至第二電話號碼。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遠端操控方法,其中第一終端裝置不同於第二終端裝置。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遠端操控方法,其中經由第二終端裝置連結至通訊伺服器的方法包括經由第二終端裝置撥打第一電話號碼,以接通第二終端裝置至通訊伺服器上第一電話號碼所對應的語音信箱。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遠端操控方法,其中經由第二終端裝置連結至通訊伺服器的方法包括經由第二終端裝置撥打通訊業者的客戶服務電話號碼,以接通第二終端裝置至通訊伺服器。
本發明提出一種遠端操控系統,所述遠端操控系統包括第一終端裝置、第二終端裝置,以及通訊伺服器。其中第一終端裝置對應第一電話號碼。通訊伺服器相對應提供第一電話號碼通訊服務的通訊業者,且通訊伺服器包括通訊介面、儲存裝置,以及處理器。第二終端裝置經由通訊介面連結通訊伺服器。儲存裝置儲存電腦可讀寫程式。處理器執行電腦可讀寫程式的複數個指令。而這些指令包括根據來自第二終端裝置的操作指令,啟動轉接服務,以將欲傳遞給第一電話號碼的通訊訊號轉接至第二電話號碼。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遠端操控系統,其中第一終端裝置處於終止訊號傳遞接收狀態、系統閒置狀態或是無回應狀態。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遠端操控系統,其中所述指令還包括對第一電話號碼進行認證程序。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遠端操控系統,其中啟動轉接服務的指令還包括當完成第一電話號碼的該認證程序後,接收第二電話號碼。接著將欲傳遞給第一電話號碼的通訊訊號轉接至第二電話號碼。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遠端操控系統,其中第一終端裝置不同於第二終端裝置。
基於上述,在本發明所提供之遠端操控方法及遠端操控系統中,利用第二終端裝置連接通訊業者來設定第一終端裝置的轉接服務,把原本將傳遞到相對應於第一終端裝置的第一電話號碼的通訊訊號轉接至第二電話號碼。據此,使用者可利用其他終端裝置向提供通訊服務的通訊業者提出轉接服務,達到方便使用者啟動轉接服務的目的,避免使用者因環境或人為因素而漏接重要訊息。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本發明提供一種遠端控制轉接服務的方法,當使用者的終端裝置不在身邊或無法正常使用時,利用另一個終端裝置連接通訊業者的通訊伺服器,並向通訊業者提出把將傳遞至使用者的終端裝置的通訊訊號轉接至另一指定電話號碼,達到方便使用者設定轉接的目的。為了使本發明之 內容更為明瞭,以下列舉實施例作為本發明確實能夠據以實施的範例。
圖1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繪示之一種遠端操控系統10的系統架構示意圖。請參照圖1,遠端操控系統10包括第一終端裝置101、第二終端裝置103,以及通訊伺服器105。其中,第一終端裝置101與第二終端裝置103可以是任何具有通訊功能的電子裝置,例如個人數位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智慧型手機(smart phone)、平板電腦(tablet personal computer)等。其中,第一終端裝置101與第二終端裝置皆各自相對應一電話號碼,並可透過通訊網路與通訊伺服器105連接。通訊伺服器105例如是由提供第一終端裝置所對應的電話號碼一通訊服務的通訊業者所架設的伺服器。在本實施例中,通訊網路可以是全球行動通訊網(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碼分多址接取(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網路,整合封包無線電服務(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或其他相似之網路,本發明不限定於此。
圖2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繪示的遠端操控方法的流程圖。請參照圖1與圖2,所述之遠端操控方法起始於步驟S201。於步驟S201中,於第一終端裝置101處於終止訊號傳遞接收狀態、系統閒置狀態或是無回應狀態時,使用者經由第二終端裝置102透過通訊網路連結至通訊伺服器103。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終端裝置101相對應於第一 電話號碼,而通訊伺服器103則相對應提供第一電話號碼通訊服務的通訊業者。需注意的是,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終端裝置會不同於第二終端裝置。
接著,於步驟S203中,經由第二終端裝置102於通訊伺服器103啟動轉接服務,以將欲傳遞給第一電話號碼的通訊訊號轉接至第二電話號碼。需要注意的是,相對應於第二號碼的終端裝置可以是啟動轉接服務的第二終端裝置,也可以是其他使用者較方便使用的且具有通訊功能的終端裝置,本發明對此不限定。
再者,上述實施例中第一終端裝置101是處於終止訊號傳遞接收狀態、系統閒置狀態或是無回應狀態。終止訊號傳遞接收狀態例如是當終端裝置因電力耗盡而關閉時,使用者便無法正常使用此終端裝置接收或傳遞訊號。又,無回應狀態例如是因使用者把終端裝置遺留在使用者不易控制此終端裝置的地方,而無法人為接聽或回應的狀態。舉例來說,當使用者把手機遺留在家中時,使用者無法立即接聽來電或是回覆來電的終端裝置無回應狀態。於本發明中,為了避免重要電話的漏接,使用者可以透過另一個手機或電話來開啟特定電話號碼的轉接服務,並可依據使用者方便使用的程度來設定轉接號碼,像是鄰近友人的手機上或辦公室的電話等,提升轉接服務功能使用上的彈性與便利性。
然而,本發明的實現方式不限於上述說明,可以對於實際的需求而酌予變更上述實施例的內容。例如,在本發 明之另一實施例中,還可以在啟動轉接服務之前,進行一認證程序,以防止他人隨意啟動轉接服務或竄改轉接服務的設定。以下則舉另一實施例詳細說明。
圖3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繪示的一種遠端操控系統方塊示意圖。請參照圖3,本實施例的遠端操控30,包括第一終端裝置301、第二終端裝置303,以及通訊伺服器305。其中第一終端裝置301對應第一電話號碼。通訊伺服器305相對應提供第一電話號碼通訊服務的通訊業者,也就是說,提供第一終端裝置通訊服務的通訊業者具有一通訊伺服器305,用以提供通訊服務給客戶端使用者。
通訊伺服器305包括通訊介面3051、儲存裝置3055,以及處理器3053。第二終端裝置303經由通訊介面3051連結通訊伺服器305。儲存裝置3055儲存電腦可讀寫程式。處理器3053可以分別是微處理器(micro-processor)、嵌入式控制器(embedded controller)或中央處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等,用來執行電腦可讀寫程式的複數個指令。在本實施例中,這些指令包括根據來自第二終端裝置303的操作指令來啟動轉接服務,把將傳遞給第一電話號碼的通訊訊號轉接至第二電話號碼。
圖4繪示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一種遠端操控方法中啟動轉接服務的流程圖。請參照圖4,本實施例的方法適用於圖3的遠端操控系統30,以下即搭配遠端操控系統30中的各項元件說明遠端操控方法的步驟。
首先,於步驟S401中,經由第二終端裝置303連結 至通訊伺服器305,其中此通訊伺服器305相對應提供第一電話號碼通訊服務的通訊業者,而此第一電話號碼對應第一終端裝置301。。然後,於步驟S403中,通訊伺服器對第一電話號碼進行一認證程序,藉由此認證程序確保是第一電話號碼的持有者啟動此轉接服務,如果沒有完成此認證程序便無法啟動轉接服務。接著,於步驟S405中,經由第二終端裝置303,於通訊伺服器305啟動轉接服務,以將欲傳遞給第一電話號碼的通訊訊號轉接至第二電話號碼。
詳言之,通訊伺服器305的儲存裝置3055會儲存一電腦可讀寫程式。當通訊伺服器305透過通訊介面3051接收到來自第二終端裝置303的操作指令時,通訊伺服器305的處理器3053便開始執行上述電腦可讀寫程式的複數個指令。這些指令包括,處理器3053將執行認證程序,並判斷是否完成認證程序,若完成,再根據來自第二終端裝置303的操作指令來啟動轉接服務,並把將傳遞給第一電話號碼的通訊訊號轉接至第二電話號碼,簡單來說,即代表接下來撥打至第一電話號碼的來電或是傳遞至第一電話號碼的通訊訊號都將轉接至第二電話號碼所對應的終端裝置,使用者可以透過第二電話號碼所對應的終端裝置,來接聽原本撥打至第一電話號碼的來電或是接收原本傳遞至第一電話號碼的通訊訊號。
此外,於步驟S401中,經由第二終端裝置303連結至通訊伺服器305的方法,可以是經由第二終端裝置303 撥打第一電話號碼,以接通第二終端裝置至通訊伺服器305上第一電話號碼所對應的語音信箱。另一方面,第二終端裝置303連結至通訊伺服器305也可以是經由第二終端裝置303直接撥打通訊業者的客戶服務電話號碼,以接通第二終端裝置303至通訊伺服器305。以下則舉一實施例詳細說明當第二終端裝置303撥打第一電話號碼,以接通第二終端裝置至通訊伺服器305上第一電話號碼所對應的語音信箱時的詳細步驟。
在行動電話無人接聽或沒電時,通訊業者會將其來電轉入一語音信箱,詢問撥打此電話者是否需要留言。以下列舉之實施例即依此特性,在進入語音信箱時由來電者/使用者決定是要留言,還是要啟動一轉接服務。圖5繪示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一種遠端操控方法流程圖。請參照圖5,於步驟S501中,經由第二終端裝置撥打第一電話號碼,以接通第二終端裝置在通訊伺服器上第一電話號碼所對應的語音信箱。需注意的是,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終端裝置會不同於第二終端裝置。
接著於步驟S503中,來電者/使用者的選擇是否使用留言功能或是開啟轉接服務。當來電者/使用者選擇使用留言功能時,於步驟S505中,進入留言功能,以供來電者/使用者於語音信箱中留言。當來電者選擇開啟轉接服務時,代表來電者/使用者欲透過語音信箱的連結開啟轉接服務,並接續至步驟S507。在本實施例中,於步驟S507,通訊伺服器更對第一電話號碼進行一認證程序。此認證程 序的設置可以預防他人任意開啟轉接的功能,避免有心人士更改其設定。舉例來說,認證程序可以是藉由輸入密碼來進行認證,而密碼可以是手機的PIN碼,sim卡密碼,以及使用者自行設定的密碼其中之一,在此不設限。
當來電者/使用者完成認證程序(步驟S507)證明來電者即是第一電話號碼的持有者之後於步驟S509中,通訊伺服器接收經由第二終端裝置所傳來的第二電話號碼。然後於步驟S511中,啟動轉接服務,以將欲傳遞給第一電話號碼的通訊訊號轉接至第二電話號碼。於是,所有撥打第一電話號碼的電話或是傳遞至第一電話號碼的通訊訊號都會轉接到相對應第二電話號碼的終端裝置,使用者再藉由相對應第二電話號碼號碼的終端裝置來接聽來電或是接收通訊訊號。
另外,在本實施例中,更存在一保護機制,當步驟S507判斷為否,認證失敗時,於步驟S513中累計認證失敗次數,並判斷此認證失敗次數是否大於一預設值。若認證失敗次數大於預設值,於步驟S515中,通訊伺服器會將此轉接服務鎖住,使轉接功能失效,並且發出通知至第一電話號碼,以告知第一電話號碼的使用者有他人嘗試改變通話設定。透過上述認證程序與保護機制的設置,可以防止他人隨意啟動此轉接服務,以提升安全性。
綜上所述,本發明藉由經第二終端裝置連接至通訊業者的通訊伺服器,來設定與啟動第一終端裝置的轉接服務,可讓使用者透過可取得的終端裝置自行向通訊業者提 出啟動轉接服務的要求,達到方便使用者啟動轉接服務的目的。此外,由於使用者可隨時隨地利用其他的終端裝置來設定轉接服務,進而解決因忘記設定轉接服務或忘記攜帶電話而造成通訊訊號漏接的問題。也由於使用者可以因地制宜的自行設定其欲轉接之目標終端裝置,更提升了轉接服務的彈性與便利性。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1、301‧‧‧第一終端裝置
103、303‧‧‧第二終端裝置
105、305‧‧‧通訊伺服器
3051‧‧‧通訊介面
3053‧‧‧處理器
3055‧‧‧儲存裝置
S201、S203‧‧‧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遠端操控方法的步驟
S401、S403、S405‧‧‧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遠端操控方法的步驟
S501、S503、S505、S507、S509、S511、S513、S515‧‧‧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遠端操控方法的步驟
圖1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繪示的一種遠端操控系統的系統架構示意圖。
圖2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繪示的一種遠端操控方法的流程圖。
圖3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繪示的一種遠端操控系統方塊示意圖。
圖4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繪示的一種遠端操控方法中啟動轉接服務的流程圖。
圖5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繪示的一種遠端操控方法流程圖。
S201~S203‧‧‧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遠端操控方法的步驟

Claims (11)

  1. 一種遠端操控方法,適用於一第一終端裝置,其中該第一終端裝置對應一第一電話號碼,該方法包括:經由一第二終端裝置連結至一通訊伺服器,其中該通訊伺服器相對應提供該第一電話號碼一通訊服務的一通訊業者;以及經由使用該第二終端裝置撥打該第一電話號碼以接通該第二終端裝置至該通訊伺服器,並由該第二終端裝置於該通訊伺服器啟動一轉接服務,以將欲傳遞給該第一電話號碼的至少一通訊訊號轉接至一第二電話號碼。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遠端操控方法,其中該第一終端裝置處於一終止訊號傳遞接收狀態、一系統閒置狀態或是一無回應狀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遠端操控方法,於啟動該轉接服務的步驟之前,還包括:該通訊伺服器對該第一電話號碼進行一認證程序。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遠端操控方法,其中啟動該轉接服務的步驟還包括:當完成該第一電話號碼的該認證程序後,接收該第二電話號碼;將欲傳遞給該第一電話號碼的該些通訊訊號轉接至該第二電話號碼。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遠端操控方法,其中該第一終端裝置不同於該第二終端裝置。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遠端操控方法,其中經由該第二終端裝置連結至該通訊伺服器的方法包括:經由該第二終端裝置撥打該第一電話號碼,以接通該第二終端裝置至該通訊伺服器上該第一電話號碼所對應的一語音信箱。
  7. 一種遠端操控系統,包括:一第一終端裝置,其中該第一終端裝置對應一第一電話號碼;一第二終端裝置;以及一通訊伺服器,其中該通訊伺服器相對應提供該第一電話號碼一通訊服務的一通訊業者,且該通訊伺服器包括:一通訊介面,其中該第二終端裝置經由該通訊介面連結該通訊伺服器;一儲存裝置,儲存一電腦可讀寫程式;以及一處理器,執行該電腦可讀寫程式的複數個指令,其中該些指令包括:當使用該第二終端裝置撥打該第一電話號碼以接通該第二終端裝置至該通訊伺服器時,由該第二終端裝置於該通訊伺服器啟動一轉接服務,以將欲傳遞給該第一電話號碼的至少一通訊訊號轉接至一第二電話號碼。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遠端操控系統,其中該第一終端裝置處於一終止訊號傳遞接收狀態、一系統閒置狀態或是一無回應狀態。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遠端操控系統,其中 該些指令還包括:對該第一電話號碼進行一認證程序。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遠端操控系統,其中啟動該轉接服務的指令還包括:當完成該第一電話號碼的該認證程序後,接收該第二電話號碼;將欲傳遞給該第一電話號碼的該些通訊訊號轉接至該第二電話號碼。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遠端操控系統,其中該第一終端裝置不同於該第二終端裝置。
TW101135566A 2012-09-27 2012-09-27 遠端操控方法及遠端操控系統 TWI5205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35566A TWI520563B (zh) 2012-09-27 2012-09-27 遠端操控方法及遠端操控系統
CN201210389985.2A CN103702000A (zh) 2012-09-27 2012-10-15 远端操控方法及远端操控系统
US13/705,187 US8971867B2 (en) 2012-09-27 2012-12-05 Remote control method and remote control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35566A TWI520563B (zh) 2012-09-27 2012-09-27 遠端操控方法及遠端操控系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14277A TW201414277A (zh) 2014-04-01
TWI520563B true TWI520563B (zh) 2016-02-01

Family

ID=503393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35566A TWI520563B (zh) 2012-09-27 2012-09-27 遠端操控方法及遠端操控系統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971867B2 (zh)
CN (1) CN103702000A (zh)
TW (1) TWI52056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07377B2 (en) * 2012-12-24 2016-04-05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terminal,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call forwarding
CN106686542B (zh) * 2015-11-06 2020-02-2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呼叫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DE102016112685B4 (de) * 2016-03-11 2020-10-29 Unify Patente Gmbh & Co. Kg Harmonisieren von Telefonkonversationen unter Einbeziehung von eingebetteten Vorrichtungen und sozialen Medienanwendungen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518649C2 (sv) * 1993-06-22 2002-11-05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Förfarande för telekommunikationsaccess i en multinätmiljö
FI114069B (fi) * 1998-06-24 2004-07-30 Elisa Oyj Teleliikenteessä tapahtuvan siirron ohjausmenetelmä
US7561872B1 (en) * 2001-03-19 2009-07-14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ccessing communications services
US20070047706A1 (en) * 2004-06-15 2007-03-01 Bellsouth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Methods, systems, and storage mediums for providing call routing services
KR100697012B1 (ko) * 2004-11-23 2007-03-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단말기 고유정보 전송기능이 구비된 이동통신 단말기 및그 동작방법
CN100479558C (zh) * 2007-03-27 2009-04-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呼叫转移方法和装置
US20120275442A1 (en) * 2011-04-26 2012-11-01 Rawllin International Inc. Dynamic provisioning of mobile device profiles in a roaming network
US20130072171A1 (en) * 2011-09-16 2013-03-21 Rambus Inc. Enhancing mobile device coverag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971867B2 (en) 2015-03-03
TW201414277A (zh) 2014-04-01
US20140087703A1 (en) 2014-03-27
CN103702000A (zh) 2014-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99447B2 (en) Telephon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elephone
US20150195703A1 (en) Control of a mobile device
US8064487B1 (en) Virtual office presence bridge
TWI520563B (zh) 遠端操控方法及遠端操控系統
US20060099977A1 (en) Method of mobile phone remote setup by utilizing SMS
WO2012037755A1 (zh) 来电信息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WO2016106737A1 (zh) 一种呼叫转移的方法和终端
US9294894B2 (en) Call reminder system
CN103888582B (zh) 通讯转接系统及方法
JP6260079B2 (ja) 通信制御装置、端末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TW201427381A (zh) 通信終端及呼叫轉移方法
US10368210B2 (en) Service processing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service roaming network
JP2017169023A (ja) 着信通知システム
JP2007096592A (ja) 電話装置
JP6427676B2 (ja) モバイルアプリケーション基盤の通信接続制御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方法
JP6524447B2 (ja)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843176B2 (en) Private branch exchange and telephone system
JP5635889B2 (ja)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CN105554309A (zh) 一种接听隐私电话的方法及装置
CN101098367A (zh) 远程控制来电转接的方法
JPH0766905A (ja)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WO2020029824A1 (zh) 来电提示方法、装置和系统
JP2014131180A (ja)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通信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US20080125100A1 (en) Mobile device outbound personality portability
TWI237985B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 receiver device by sending short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