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58024B - 来电转移的方法及其系统 - Google Patents

来电转移的方法及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58024B
CN102958024B CN201210390349.1A CN201210390349A CN102958024B CN 102958024 B CN102958024 B CN 102958024B CN 201210390349 A CN201210390349 A CN 201210390349A CN 102958024 B CN102958024 B CN 1029580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lling
terminal
receiving
jump condition
transfer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9034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58024A (zh
Inventor
罗亚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Dongguan Yulong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Dongguan Yulong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Dongguan Yulong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39034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958024B/zh
Publication of CN1029580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580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580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5802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通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来电转移的方法及其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预设来电转移的至少一个转移条件以及对应转移到的至少一个号码;在接收到符合至少一个所述转移条件的呼叫时,将所述呼叫转移到至少一个所述号码。借此,本发明实现了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根据用户需求转移呼叫电话。

Description

来电转移的方法及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来电转移的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给用户带来了方便快捷的通信服务。呼叫转移是指当客户不能接听电话时,可把来电转移到客户预先设定的前转号码。整个移动设备有一个来电转移的入口,只要设置了来电转移号码,无论谁来电话,都无条件的转移到预先设置好的号码上。由于在现有技术中,设置好了来电转移号码后,所有来电都被无条件的转接到预先设置好的号码上,不能针对特定号码设置来电转移,用户体验差。
综上可知,现有的来电转移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来电转移的方法及其系统,实现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根据用户需求转移呼叫电话。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来电转移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预设来电转移的至少一个转移条件以及对应转移到的至少一个号码;
在接收到符合至少一个所述转移条件的呼叫时,将所述呼叫转移到至少一个所述号码。
根据所述的方法,所述预设来电转移的至少一个转移条件以及对应转移到的至少一个号码的步骤包括:
接收呼叫的第一终端预设接收呼叫后转移呼叫的至少一个转移条件,以及在至少一个所述转移条件发生时转移到的至少一个号码;
所述第一终端向通信服务器发送在接收到符合至少一个所述转移的条件的呼叫时转移到的至少一个所述号码的请求;
所述通信服务器根据所述请求,在所述通信服务器端设置所述第一终端在接收到符合至少一个所述转移条件的呼叫时转移到的至少一个所述号码;和/或
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通信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终端的通讯录;所述通信服务器存储所述第一终端的通讯录。
根据所述的方法,所述在接收到符合至少一个所述转移条件的呼叫时,将所述呼叫转移到至少一个所述号码的步骤包括:
第二终端向所述通信服务器发出呼叫所述第一终端的呼叫请求;
所述通信服务器在根据所述第一终端预设的至少一个所述转移条件判断所述第二终端的呼叫需要转移时,将所述第二终端的呼叫转移到对应的所述号码;和/或
所述通信服务器在根据所述第一终端预设的至少一个所述转移条件判断所述第二终端的呼叫需要转移时,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第二终端的呼叫需要转移的提示,并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操作指令执行相关呼叫转移操作;
所述第一终端的操作指令包括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呼叫需要转移的提示,发出将所述第二终端的呼叫转移到对应的所述号码的操作指令,或者发出不转移所述第二终端的呼叫的操作指令。
根据所述的方法,所述转移条件包括:
发出呼叫的所述第二终端与接收所述呼叫的第一终端不属于同一归属地;和/或
发出呼叫的所述第二终端的号码不在接收所述呼叫的第一终端的通讯录中;和/或
发出呼叫的所述第二终端的号码属于接收所述呼叫的第一终端预设的需要转移的号码;和/或
发出呼叫的时间不在接收所述呼叫的第一终端预设的时间段内。
根据所述的方法,在至少一个所述号码包括多个号码时,所述预设来电转移的至少一个转移条件以及对应转移到的至少一个号码的步骤还包括:
预设转移到所述多个号码的先后顺序;
在接收到符合至少一个所述转移条件的呼叫时,将所述呼叫转移到至少一个所述号码的步骤包括:
在接收到符合至少一个所述转移条件的呼叫时,按照所述多个号码的先后顺序首先呼叫在所述先后顺序中排列在前的号码,在所述排列在前的号码未接通时,呼叫在所述先后顺序中排序在后的号码。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另一发明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来电转移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预设模块,用于预设来电转移的至少一个转移条件以及对应转移到的至少一个号码;
呼叫转移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符合至少一个所述转移条件的呼叫时,将所述呼叫转移到至少一个所述号码。
根据所述的系统,所述预设模块包括:
预设子模块,设置于接收呼叫的第一终端,用于预设接收呼叫后转移呼叫的至少一个转移条件,以及在至少一个所述转移条件发生时转移到的至少一个号码;
请求子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终端,用于向通信服务器发送在接收到符合至少一个所述转移的条件的呼叫时转移到的至少一个所述号码的请求;和/或向所述通信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终端的通讯录;
设置子模块,设置于所述通信服务器,用于根据所述请求,在所述通信服务器端设置所述第一终端在接收到符合至少一个所述转移条件的呼叫时转移到的至少一个所述号码;和/或存储所述请求子模块发送的第一终端的通讯录。
根据所述的系统,所述呼叫转移模块包括:
接收子模块,设置于所述通信服务器,用于接收第二终端向所述通信服务器发出呼叫所述第一终端的呼叫请求;
第一呼叫转移子模块,设置于所述通信服务器,用于在根据所述第一终端预设的至少一个所述转移条件判断所述第二终端的呼叫需要转移时,将所述第二终端的呼叫转移到对应的所述号码;和/或
提示子模块,设置于所述通信服务器,用于在根据所述第一终端预设的至少一个所述转移条件判断所述第二终端的呼叫需要转移时,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第二终端的呼叫需要转移的提示;
操作子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终端,用于接收并显示所述提示子模块发送所述第二终端的呼叫需要转移的提示,并根据用户的操作发出将所述第二终端的呼叫转移到对应的所述号码的操作指令,或者发出不转移所述第二终端的呼叫的操作指令;
第二呼叫转移子模块,设置于所述通信服务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用户的操作指令执行相关呼叫转移操作。
根据所述的系统,所述转移条件包括:
发出呼叫的所述第二终端与接收所述呼叫的第一终端不属于同一归属地;和/或
发出呼叫的所述第二终端的号码不在接收所述呼叫的第一终端的通讯录中;和/或
发出呼叫的所述第二终端的号码属于接收所述呼叫的第一终端预设的需要转移的号码;和/或
发出呼叫的时间不在接收所述呼叫的第一终端预设的时间段内。
根据所述的系统,在至少一个所述号码包括多个号码时,所述预设模块还用于预设转移到所述多个号码的先后顺序;
在接收到符合至少一个所述转移条件的呼叫时,所述呼叫转移模块按照所述多个号码的先后顺序首先呼叫在所述先后顺序中排列在前的号码,在所述排列在前的号码未接通时,呼叫在所述先后顺序中排序在后的号码。
本发明通过预设来电转移的至少一个转移条件以及对应转移到的至少一个号码;在接收到符合至少一个所述转移条件的呼叫时,将所述呼叫转移到至少一个所述号码,根据终端上不同的来电号码进行分类设置来电转移;可以实现用户的多条件呼叫转移的设置,满足用户在不同情景下的呼叫转移的需求。并且多个呼叫转移条件可以独立设置来电转移号码,也可综合设置来电号码,解决目前的呼叫转移只能设置统一的来电号码的现象,满足用户的个性需求,提高用户体验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来电转移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三实施例提供的来电转移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来电转移的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来电转移的设置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来电转移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见图1,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提供了来电转移的系统100,所述系统100包括:
预设模块10,用于预设来电转移的至少一个转移条件以及对应转移到的至少一个号码;
呼叫转移模块20,用于在接收到符合至少一个所述转移条件的呼叫时,将所述呼叫转移到至少一个所述号码。
在该实施例中,首先由预设模块10预设来电转移的至少一个转移条件,以及在该转移条件发生时需要转移到的一个或者多个号码。呼叫转移模块20则在接收到符合所述转移条件的呼叫时,将所述呼叫转移到对应的号码。因此,用户可以自行设定多个呼叫转移的条件,如根据时间段、联系人、而不是简单的将在某个时段将所有的号码的呼叫都进行转移,这样使用户体验更为优越。优选的,在至少一个所述号码包括多个号码时,预设模块10还用于预设转移到所述多个号码的先后顺序;在接收到符合至少一个所述转移条件的呼叫时,呼叫转移模块20按照所述多个号码的先后顺序首先呼叫在所述先后顺序中排列在前的号码,在所述排列在前的号码未接通时,呼叫在所述先后顺序中排序在后的号码。即用户可以设置多个呼叫转移到的号码,并且对这些号码进行排序,在发生呼叫转移时,呼叫转移模块20按照所述顺序首先将该呼叫转移到排序在首位的号码,在该号码未接通时,再转移到排序在第二位的号码。这样可以保证用户的一些重要的电话无漏接现象出现。
参见图2,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预设模块10包括:
预设子模块11,设置于接收呼叫的第一终端101,用于预设接收呼叫后转移呼叫的至少一个转移条件,以及在至少一个所述转移条件发生时转移到的至少一个号码;
请求子模块12,设置于第一终端101,用于向通信服务器102发送在接收到符合至少一个所述转移的条件的呼叫时转移到的至少一个所述号码的请求;和/或向通信服务器102发送第一终端101的通讯录;
设置子模块13,设置于通信服务器102,用于根据所述请求,在通信服务器102端设置第一终端101在接收到符合至少一个所述转移条件的呼叫时转移到的至少一个所述号码;和/或存储请求子模块12发送的第一终端101的通讯录。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终端101中设置有预设子模块11,该预设子模块11根据用户的需要设置至少一个接收呼叫后转移呼叫的至少一个转移条件及相关的号码。并且第一终端101的请求子模块12将这些相关的设置传送到通信服务器102,请求通信服务器102在通信服务器端进行相关的设置。通信服务器102的设置子模块13根据第一终端101的请求。另外,请求子模块12还向通信服务器102发送第一终端101的通讯录;通信服务器102存储第一终端101的通讯录,以在发生呼叫第一终端101时,可以判断该呼叫的号码是否存在第一终端101的通讯录中,以确定该发起呼叫的终端是否为第一终端101的联系人,甚至是还可以判断是否为第一终端101用户的好友、密切联系人等。
参见图2,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呼叫转移模块20包括:
接收子模块21,设置于通信服务器102,用于接收第二终端向通信服务器102发出呼叫第一终端101的呼叫请求;
第一呼叫转移子模块22,设置于通信服务器102,用于在根据第一终端101预设的至少一个所述转移条件判断第二终端的呼叫需要转移时,将第二终端的呼叫转移到对应的所述号码;和/或
提示子模块23,设置于通信服务器102,用于在根据第一终端101预设的至少一个所述转移条件判断第二终端的呼叫需要转移时,向第一终端101发送第二终端的呼叫需要转移的提示;
操作子模块24,设置于第一终端101,用于接收并显示提示子模块23发送所述第二终端的呼叫需要转移的提示,并根据用户的操作发出将所述第二终端的呼叫转移到对应的所述号码的操作指令,或者发出不转移所述第二终端的呼叫的操作指令;
第二呼叫转移子模块25,设置于通信服务器102,用于根据第一终端101的用户的操作指令执行相关呼叫转移操作。
在该实施例中,在第二终端向第一终端101发起呼叫时,第二终端首先将其呼叫请求发送到通信服务器102。接收子模块21接收第二终端呼叫第一终端101的请求,第一呼叫转移子模块22根据第一终端101预设的至少一个所述转移条件判断第二终端的呼叫是否需要转移,在判断第二终端的呼叫需要转移时,将第二终端的呼叫转移到对应的所述号码。优选的,提示子模块23在根据第一终端101预设的至少一个所述转移条件判断第二终端的呼叫需要转移时,向第一终端101发送第二终端的呼叫需要转移的提示;操作子模块24接收并显示提示子模块23发送所述第二终端的呼叫需要转移的提示,则在第一终端101的界面上将会显示相应的操作提示,例如,执行该呼叫转移或者不执行该呼叫转移的选择按钮,用户可以按下相应的按钮发出不同的操作指令。根据用户的选择操作发出将所述第二终端的呼叫转移到对应的所述号码的操作指令,或者发出不转移所述第二终端的呼叫的操作指令,即将该呼叫接入到第一终端101。第二呼叫转移子模块25则根据第一终端101的用户的操作指令执行相关呼叫转移操作。
优选的,所述转移条件包括:
发出呼叫的第二终端与接收所述呼叫的第一终端101不属于同一归属地;和/或
发出呼叫的第二终端的号码不在接收所述呼叫的第一终端101的通讯录中;和/或
发出呼叫的第二终端的号码属于接收所述呼叫的第一终端101预设的需要转移的号码;和/或
发出呼叫的时间不在接收所述呼叫的第一终端101预设的时间段内。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针对移动终端上来电号码进行分类设置来电转移的方式。发生呼叫转移的条件有多种,例如可对某一归属地的号码、某一时间段来电、特定的号码、是否是已有联系人等条件进行设置来电转移号码,以上条件可以独立设置来电转移号码,也可综合设置来电号码,解决目前只能设置统一的来电号码的现象,满足用户的个性需求,提高用户体验度。
上述来电转移的系统100的多个模块可以是软件单元,硬件单元或软硬件结合单元。第一终端101和第二终端可以是手机、PDA(PersonalDigital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掌上电脑、固定电话以及台式电脑等。
参见图3,在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来电转移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01中,预设来电转移的至少一个转移条件以及对应转移到的至少一个号码;该步骤由预设模块10是实现。
步骤S302中,在接收到符合至少一个所述转移条件的呼叫时,将所述呼叫转移到至少一个所述号码。该步骤由呼叫转移模块20实现。
在该实施例中,在步骤S301中可以通过针对终端设备上不同的存储号码或不同的归属地号码设置不同的来电转移号码。在步骤S302中,来电时先判断是否已设置来电转移号码,如果设置了来电转移号码,就转接到来电转移号码上,否则不做任何处理。其中,设置来电转移号码。可根据多种条件进行设置来电转移条件,例如某一归属地的号码、某一时间段来电、特定的号码、是否是已有联系人等。条件可以是单一,也可以是组合。
在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01包括:
接收呼叫的第一终端101预设接收呼叫后转移呼叫的至少一个转移条件,以及在至少一个所述转移条件发生时转移到的至少一个号码;该步骤由预设子模块11实现。
所述第一终端101向通信服务器102发送在接收到符合至少一个所述转移的条件的呼叫时转移到的至少一个所述号码的请求;该步骤由请求子模块12实现。
所述通信服务器102根据所述请求,在所述通信服务器102端设置所述第一终端101在接收到符合至少一个所述转移条件的呼叫时转移到的至少一个所述号码。该步骤由设置子模块13实现;和/或
所述第一终端101向所述通信服务器102发送所述第一终端101的通讯录;所述通信服务器102存储所述第一终端101的通讯录。该步骤由请求子模块12和设置子模块13实现。
所述步骤S302包括:
第二终端向所述通信服务器102发出呼叫所述第一终端101的呼叫请求;该步骤由接收子模块21及第二终端的发送子模块实现。
所述通信服务器102在根据所述第一终端101预设的至少一个所述转移条件判断所述第二终端的呼叫需要转移时,将所述第二终端的呼叫转移到对应的所述号码。该步骤由第一呼叫转移子模块22实现;和/或
所述通信服务器102在根据所述第一终端101预设的至少一个所述转移条件判断所述第二终端的呼叫需要转移时,向所述第一终端101发送所述第二终端的呼叫需要转移的提示,并根据所述第一终端101的操作指令执行相关呼叫转移操作;该步骤由提示子模块23和第二呼叫转移子模块25实现
所述第一终端101的操作指令包括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呼叫需要转移的提示,发出将所述第二终端的呼叫转移到对应的所述号码的操作指令,或者发出不转移所述第二终端的呼叫的操作指令。该步骤由操作子模块24实现。
在该实施例中,可以根据预设的呼叫转移条件在该呼叫转移条件发生时即刻将所述呼叫转移到对应的号码。还可以在呼叫转移条件发生时,通信服务器102发出号码转移动作前,将该呼叫转移即将发生提示用户,通信服务器102并根据用户的选择将该呼叫转移到对应的号码,或者不转移该呼叫,由被叫终端接听该呼叫。方便了用户选择接听重要的电话,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所述转移条件包括:
发出呼叫的所述第二终端与接收所述呼叫的第一终端101不属于同一归属地;和/或
发出呼叫的所述第二终端的号码不在接收所述呼叫的第一终端101的通讯录中;和/或
发出呼叫的所述第二终端的号码属于接收所述呼叫的第一终端101预设的需要转移的号码;和/或
发出呼叫的时间不在接收所述呼叫的第一终端101预设的时间段内。
在该实施例中,可以对某一归属地的来电进行呼叫转移设置。如常常有一些骚扰电话,而且有可能是固定的某一地区。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将来电归属地作为来电转移的条件,只要来电号码归属于此地区的话,就直接将来自该地区的任何呼入号码转移到设置的号码上。还可以是对某些时间段的来电进行呼叫转移设置;可应用在开会、乘坐飞机或其他可能的情况下。此时间段内的来电,都转移到预先设置好的来电号码上。既不影响此时间段的安排,也能将此时的来电交与他人来处理。还可以对某些特定号码的来电进行呼叫转移设置;这个号码既可是移动设备上的已有联系人号码,也可是未在移动设备上登记的号码的任何号码。此外,还可以是根据呼叫的号码是否是被呼叫的终端的联系人进行呼叫转移设计。这种情况一般是针对移动设备上未登记的来电号码,有可能是陌生人,特别是晚上来的陌生电话。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至少一个所述号码包括多个号码时,所述步骤S301还包括:
预设转移到所述多个号码的先后顺序;该步骤由预设模块10实现。
步骤S302包括:
在接收到符合至少一个所述转移条件的呼叫时,按照所述多个号码的先后顺序首先呼叫在所述先后顺序中排列在前的号码,在所述排列在前的号码未接通时,呼叫在所述先后顺序中排序在后的号码。该步骤由呼叫转移模块20实现。
参见图4,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来电转移设置时序图如图4所示,终端设置来电转移条件及号码后保存,并请求网络侧进行设置。结合上述实施例可以具体描述为,第一终端101设置来电转移条件及号码后保存并请求网络侧的通信服务器102在网络侧进行相关设置,通信服务器102设置完成了向第一终端101返回请求处理结果。
参见图5,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来电转移过程时序如下:
当终端设置好来电转移条件及号码后,当其他终端拨打此终端号码时自动的转移到已设置好的终端上。例如终端B设置来电转移条件及号码,当来电的终端A的情况符合预设的任一情景来电时,自动转移到终端C上,实现了根据用户的设置条件将呼叫转移。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预设来电转移的至少一个转移条件以及对应转移到的至少一个号码;在接收到符合至少一个所述转移条件的呼叫时,将所述呼叫转移到至少一个所述号码,根据终端上不同的来电号码进行分类设置来电转移;可以实现用户的多条件呼叫转移的设置,满足用户在不同情景下的呼叫转移的需求。并且多个呼叫转移条件可以独立设置来电转移号码,也可综合设置来电号码,解决目前的呼叫转移只能设置统一的来电号码的现象,满足用户的个性需求,提高用户体验度。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来电转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预设来电转移的至少一个转移条件以及对应转移到的至少一个号码;
在接收到符合至少一个所述转移条件的呼叫时,将所述呼叫转移到至少一个所述号码;
所述预设来电转移的至少一个转移条件以及对应转移到的至少一个号码的步骤包括:
接收呼叫的第一终端预设接收呼叫后转移呼叫的至少一个转移条件,以及在至少一个所述转移条件发生时转移到的至少一个号码;
所述第一终端向通信服务器发送在接收到符合至少一个所述转移的条件的呼叫时转移到的至少一个所述号码的请求;
所述通信服务器根据所述请求,在所述通信服务器端设置所述第一终端在接收到符合至少一个所述转移条件的呼叫时转移到的至少一个所述号码;和/或
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通信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终端的通讯录;所述通信服务器存储所述第一终端的通讯录;
所述在接收到符合至少一个所述转移条件的呼叫时,将所述呼叫转移到至少一个所述号码的步骤包括:
第二终端向所述通信服务器发出呼叫所述第一终端的呼叫请求;
所述通信服务器在根据所述第一终端预设的至少一个所述转移条件判断所述第二终端的呼叫需要转移时,将所述第二终端的呼叫转移到对应的所述号码;
所述转移条件包括:
发出呼叫的所述第二终端与接收所述呼叫的第一终端不属于同一归属地;和/或
发出呼叫的所述第二终端的号码不在接收所述呼叫的第一终端的通讯录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接收到符合至少一个所述转移条件的呼叫时,将所述呼叫转移到至少一个所述号码的步骤包括:
所述通信服务器在根据所述第一终端预设的至少一个所述转移条件判断所述第二终端的呼叫需要转移时,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第二终端的呼叫需要转移的提示,并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操作指令执行相关呼叫转移操作;
所述第一终端的操作指令包括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呼叫需要转移的提示,发出将所述第二终端的呼叫转移到对应的所述号码的操作指令,或者发出不转移所述第二终端的呼叫的操作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条件包括:
发出呼叫的所述第二终端的号码属于接收所述呼叫的第一终端预设的需要转移的号码;和/或
发出呼叫的时间不在接收所述呼叫的第一终端预设的时间段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个所述号码包括多个号码时,所述预设来电转移的至少一个转移条件以及对应转移到的至少一个号码的步骤还包括:
预设转移到所述多个号码的先后顺序;
在接收到符合至少一个所述转移条件的呼叫时,将所述呼叫转移到至少一个所述号码的步骤包括:
在接收到符合至少一个所述转移条件的呼叫时,按照所述多个号码的先后顺序首先呼叫在所述先后顺序中排列在前的号码,在所述排列在前的号码未接通时,呼叫在所述先后顺序中排序在后的号码。
5.一种来电转移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预设模块,用于预设来电转移的至少一个转移条件以及对应转移到的至少一个号码;
呼叫转移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符合至少一个所述转移条件的呼叫时,将所述呼叫转移到至少一个所述号码;
所述预设模块包括:
预设子模块,设置于接收呼叫的第一终端,用于预设接收呼叫后转移呼叫的至少一个转移条件,以及在至少一个所述转移条件发生时转移到的至少一个号码;
请求子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终端,用于向通信服务器发送在接收到符合至少一个所述转移的条件的呼叫时转移到的至少一个所述号码的请求;和/或
向所述通信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终端的通讯录;
设置子模块,设置于所述通信服务器,用于根据所述请求,在所述通信服务器端设置所述第一终端在接收到符合至少一个所述转移条件的呼叫时转移到的至少一个所述号码;和/或存储所述请求子模块发送的所述第一终端的通讯录;
所述呼叫转移模块包括:
接收子模块,设置于所述通信服务器,用于接收第二终端向所述通信服务器发出呼叫所述第一终端的呼叫请求;
第一呼叫转移子模块,设置于所述通信服务器,用于在根据所述第一终端预设的至少一个所述转移条件判断所述第二终端的呼叫需要转移时,将所述第二终端的呼叫转移到对应的所述号码;
所述转移条件包括:
发出呼叫的所述第二终端与接收所述呼叫的第一终端不属于同一归属地;和/或
发出呼叫的所述第二终端的号码不在接收所述呼叫的第一终端的通讯录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叫转移模块包括:
提示子模块,设置于所述通信服务器,用于在根据所述第一终端预设的至少一个所述转移条件判断所述第二终端的呼叫需要转移时,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第二终端的呼叫需要转移的提示;
操作子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终端,用于接收并显示所述提示子模块发送所述第二终端的呼叫需要转移的提示,并根据用户的操作发出将所述第二终端的呼叫转移到对应的所述号码的操作指令,或者发出不转移所述第二终端的呼叫的操作指令;
第二呼叫转移子模块,设置于所述通信服务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用户的操作指令执行相关呼叫转移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条件包括:
发出呼叫的所述第二终端的号码属于接收所述呼叫的第一终端预设的需要转移的号码;和/或
发出呼叫的时间不在接收所述呼叫的第一终端预设的时间段内。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个所述号码包括多个号码时,所述预设模块还用于预设转移到所述多个号码的先后顺序;
在接收到符合至少一个所述转移条件的呼叫时,所述呼叫转移模块按照所述多个号码的先后顺序首先呼叫在所述先后顺序中排列在前的号码,在所述排列在前的号码未接通时,呼叫在所述先后顺序中排序在后的号码。
CN201210390349.1A 2012-10-15 2012-10-15 来电转移的方法及其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580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90349.1A CN102958024B (zh) 2012-10-15 2012-10-15 来电转移的方法及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90349.1A CN102958024B (zh) 2012-10-15 2012-10-15 来电转移的方法及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58024A CN102958024A (zh) 2013-03-06
CN102958024B true CN102958024B (zh) 2016-06-08

Family

ID=477661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90349.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58024B (zh) 2012-10-15 2012-10-15 来电转移的方法及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5802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43731A (zh) * 2013-06-21 2014-12-24 阿尔卡特朗讯公司 一种用于处理呼叫的方法与设备
CN105376426A (zh) * 2014-08-25 2016-03-02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通讯录的信息管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704693A (zh) * 2016-03-31 2016-06-22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呼叫转移号码设置方法、设置装置以及终端
CN106162589B (zh) * 2016-07-07 2019-11-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来电转接方法、装置和终端
CN108206879A (zh) * 2016-12-16 2018-06-26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呼叫转移实现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8206895A (zh) * 2016-12-20 2018-06-26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呼叫转移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7105416A (zh) * 2017-04-25 2017-08-29 陈银芳 呼叫转接方法及终端
CN107295491B (zh) * 2017-07-28 2020-04-07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呼叫转移时自动筛选主叫用户的方法及系统
CN107295200A (zh) * 2017-08-03 2017-10-24 武汉远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电话转移方法
CN107864460A (zh) * 2017-11-16 2018-03-3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呼叫转移方法、装置和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33154A (zh) * 2003-12-24 2005-06-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个人通信类业务中实现呼叫转移的方法
CN101674558A (zh) * 2009-10-27 2010-03-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呼叫转移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30823B1 (ko) * 2006-07-25 2008-05-20 (주) 엘지텔레콤 이동통신망에서의 sms를 이용한 실시간 착신전환방법
CN101431738B (zh) * 2007-11-06 2012-04-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有条件呼叫前转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33154A (zh) * 2003-12-24 2005-06-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个人通信类业务中实现呼叫转移的方法
CN101674558A (zh) * 2009-10-27 2010-03-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呼叫转移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58024A (zh) 2013-03-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58024B (zh) 来电转移的方法及其系统
US9998604B2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call notifications to active communication devices
TWI569618B (zh) 個資隱藏之通話方法及其系統
CN102611805B (zh) 通信信息通知方法、信息上报方法、服务器及通信终端
CN111510564B (zh) 基于互动式语音应答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介质
CN202172442U (zh) 一种客服呼叫系统
CN111182159B (zh) 一种基于团队即时通信应用的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3856324A (zh) 一种身份确认、通讯请求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EP2963957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alling by binding client to terminal
CN103379229A (zh) 一种用于专家座席的数据传送方法及系统
US20130023254A1 (en) Home communication center
CN104184898A (zh) 来电信息显示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376426A (zh) 基于通讯录的信息管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4954589A (zh) 一种呼叫转移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4320550A (zh) 一种智能终端呼叫辅助提示界面应答的方法及系统
CN103024687A (zh) 用于建立即时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CN106027380A (zh) 一种消息推送方法及装置
JP5499163B2 (ja) バーチャルエージェントのモニタリング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2724214B (zh) 一种呼叫装置、基于im客户端建立通话的方法及装置
US947991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assigning an active mobile telephone call from device to another device
CN101132439A (zh) 通信终端来电信息显示系统和方法
US10944866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transferring user information to different devices
CN102244695A (zh) 联络人分组系统及方法
CN104168395A (zh) 通话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KR20150067700A (ko) 다수의 메신저를 통합한 통합 메신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