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01356A - 一种双辅助谐振极型三相软开关逆变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辅助谐振极型三相软开关逆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01356A
CN103701356A CN201310749779.2A CN201310749779A CN103701356A CN 103701356 A CN103701356 A CN 103701356A CN 201310749779 A CN201310749779 A CN 201310749779A CN 103701356 A CN103701356 A CN 1037013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xiliary
electric capacity
resonance
main
auxiliary reson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74977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01356B (zh
Inventor
禇恩辉
黄亮
张化光
张兴
刘秀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China filed Critical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China
Priority to CN20131074977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01356B/zh
Publication of CN1037013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013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013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0135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Landscapes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双辅助谐振极型三相软开关逆变器,包括三相主逆变电路和三相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三相主逆变电路采用三相桥式电路结构,分别与直流电源并联连接;各相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包括第一辅助开关管、第二辅助开关管、第一主谐振电容、第二主谐振电容、第一辅助谐振电容、第二辅助谐振电容、第三辅助谐振电容、第四辅助谐振电容、第一辅助谐振电感、第二辅助谐振电感、第三辅助谐振电感、第四辅助谐振电感、第一辅助二极管至第八辅助二极管;本发明每个辅助开关管分别与各自的辅助谐振电容并联连接,使得辅助开关管关断后,其两端电压从零上升,实现零电压关断;在配线过程中存在寄生电感或寄生电容情况下,主、辅助开关管依然可以实现零电压关断。

Description

一种双辅助谐振极型三相软开关逆变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辅助谐振极型三相软开关逆变器。
背景技术
电力电子技术是电子学的一个新型应用领域,其特征是用功率电子开关处理电力的控制与变换。由于现代电力电子装置愈来愈趋向小型化和轻量化,因此开关频率需要大大提高。随着开关频率的提高,在硬开关电力变换电路中,会出现开关损耗大、电磁干扰严重、可靠性低等问题,软开关技术的出现解决了这一系列问题。随着软开关技术的发展,软开关逆变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众多软开关逆变拓扑中,辅助谐振极型逆变器没有增加功率开关器件的电压和电流应力,更适用于大功率场合,因此受到国内外研究人员的普遍关注。
较早提出的有源辅助谐振变换极型逆变器具有两个很大的电解质电容,并且需要单独的检测电路和逻辑控制电路。随后出现的改进的辅助谐振变换极型逆变器,如变压器辅助逆变器、耦合电感逆变器、三角形或星形谐振吸收逆变器等,要么需要复杂的耦合电感或变压器及相应的磁通复位电路,要么三相谐振电路之间相互耦合,主电路与控制策略都很复杂。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年第33卷第12期公开了“辅助谐振极逆变器缓冲回路能耗最小化改进控制策略”,该逆变器的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为叙述方便,以下称该拓扑结构为原拓扑),该辅助谐振极逆变器在三相电路的每一相均设置一套辅助换流电路,使得三相辅助电路相互独立,易于应用各种控制策略。每一相辅助电路由2个主谐振电容、2个辅助谐振电容、2个辅助谐振电感、2个辅助开关管以及4个辅助二极管组成,在换流过程中通过合理控制辅助开关,使一部分能量暂时存储在辅助电感或辅助电容中,随后回馈给直流电源或直接释放给负载,从而实现了开关器件的软开关,这样电能的利用率得到显著的提高。但该辅助谐振极逆变器仍然存在不足:在实际应用中,配线过程引入的寄生参数是不可避免的,然而该逆变器的辅助开关管没有与辅助电容直接并联,这样,辅助开关管的关断过程必然会受到影响,不能实现可靠的零电压关断。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双辅助谐振极型三相软开关逆变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辅助谐振极型三相软开关逆变器,包括三相主逆变电路和三相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
所述三相主逆变电路采用三相桥式电路结构,分别为A相主逆变电路、B相主逆变电路和C主相逆变电路,三相主逆变电路分别与直流电源并联连接;各相主逆变电路包括第一主开关管、第二主开关管和两个二极管;第一主开关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二主开关管集电极,且第一主开关管和第二主开关管分别反并联一个二极管;
所述三相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中,各相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包括第一辅助开关管、第二辅助开关管、第一主谐振电容、第二主谐振电容、第一辅助谐振电容、第二辅助谐振电容、第三辅助谐振电容、第四辅助谐振电容、第一辅助谐振电感、第二辅助谐振电感、第三辅助谐振电感、第四辅助谐振电感、第一辅助二极管、第二辅助二极管、第三辅助二极管、第四辅助二极管、第五辅助二极管、第六辅助二极管、第七辅助二极管和第八辅助二极管;
第一主谐振电容的负极连接第二主谐振电容的正极,第一主谐振电容的正极连接第一辅助开关管的集电极,第二主谐振电容的负极连接第二辅助开关管的发射极,第一辅助开关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一辅助谐振电感的一端,第一辅助谐振电感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一主谐振电容与第二主谐振电容的连接点,第二辅助开关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二辅助谐振电感的一端,第二辅助谐振电感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一主谐振电容与第二主谐振电容的连接点;
第一辅助谐振电容的正极连接第一辅助开关管的集电极,第一辅助谐振电容的正极还接在直流母线正极上,第一辅助谐振电容的负极连接第三辅助二极管的阴极,第三辅助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三辅助谐振电感的一端,第三辅助谐振电感的另一端连接第三辅助谐振电容的负极,第三辅助谐振电容的正极连接第四辅助谐振电容的负极,第四辅助谐振电容的负极还接在第一主谐振电容与第二主谐振电容的连接点上,第四辅助谐振电容的正极连接第四辅助谐振电感的一端,第四辅助谐振电感的另一端连接第四辅助二极管的阴极,第四辅助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二辅助谐振电容的正极,第二辅助谐振电容的正极还接在直流母线负极上;
第一辅助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三辅助二极管的阴极相连,第一辅助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一辅助开关管的发射极相连;第二辅助二极管的阴极与第四辅助二极管的阳极相连,第二辅助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二辅助开关管的集电极相连;
第五辅助二极管的阳极接在第四辅助谐振电容与第四辅助谐振电感的连接点上,第五辅助二极管的阴极接在直流母线正极上;第六辅助二极管的阴极接在第三辅助谐振电容与第三辅助谐振电感的连接点上,第六辅助二极管的阳极接在直流母线负极上;
第七辅助二极管的阳极与第四辅助二极管的阴极相连,第七辅助二极管的阴极接在直流母线正极上;第八辅助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三辅助二极管的阳极相连,第八辅助二极管的阳极接在直流母线负极上;
三相主逆变电路分别与各相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并联连接,并且第三辅助谐振电容与第四辅助谐振电容的连接点、第一辅助谐振电感与第二辅助谐振电感的连接点、第一主谐振电容与第二主谐振电容的连接点、第一主开关管与第二主开关管的连接点依次连接,以第一主开关管与第二主开关管的连接点处的引出线为单相交流电输出端。
所述三相主逆变电路的第一主开关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一辅助开关管的集电极,第二主开关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二辅助开关管的集电极。
所述第一主开关管、第二主开关管、第一辅助开关管、第二辅助开关管,均采用全控开关器件,所述全控开关器件为功率晶体管、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或功率场效应晶体管。
所述三相主逆变电路中的与主开关管反并联的二极管及三相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中的第一辅助二极管、第二辅助二极管、第三辅助二极管、第四辅助二极管、第五辅助二极管、第六辅助二极管、第七辅助二极管、第八辅助二极管采用快恢复二极管或高频二极管。
双辅助谐振极型三相软开关逆变器的工作模式包括:
(1)第一主开关管导通,电路处于电源供电状态;
(2)第一主开关管关断后,第一主谐振电容、第二主谐振电容、第三辅助谐振电容共同作用,限制第一主开关管两端的电压变化率,为第一主开关管创造零电压关断条件;第二辅助开关管开通后,第二辅助谐振电感中的电流从零开始上升,为第二辅助开关管创造零电流开通条件;
(3)第一主谐振电容的电压被充电至直流电源电压时,第二辅助谐振电容、第四辅助谐振电感、第四辅助谐振电容谐振继续,当第四辅助谐振电感中电流下降至零时,谐振完毕;
(4)当第四辅助谐振电感中电流下降至零时,谐振电流在第二辅助谐振电感、第二辅助开关管、与第二主开关管反并联的二极管构成的回路中环流;
(5)第二辅助开关管关断后,第二辅助谐振电感中的能量向第二辅助谐振电容转移,第二辅助谐振电容的电压从零开始上升,为第二辅助开关管创造零电压关断条件;
(6)当第二辅助谐振电容的电压达到输入直流电源电压时,第二辅助谐振电感中的残余能量回馈给输入直流电源;
(7)当第二辅助谐振电感中能量回馈结束后,电路转换为与传统硬开关模式相同的二极管续流状态;
(8)第一辅助开关管开通后,第一辅助谐振电感上的电流从零开始上升,为第一辅助开关管创造零电流开通条件;
(9)与第二主开关管反并联的二极管自然关断后,第一主电容、第二主电容、第四辅助谐振电容开始谐振,当第一主电容的电压下降至零时,谐振完毕;
(10)第一主谐振电容的电压下降至零时,第一辅助谐振电容、第三辅助谐振电感、第三辅助谐振电容继续谐振,当第三辅助谐振电感的电流下降至零时,谐振完毕;
(11)当第三辅助谐振电感的电流下降至零时,谐振电流在第一辅助谐振电感、第一辅助开关管、与第一主开关管反并联的二极管构成的回路中环流;
(12)第一辅助开关管关断后,第一辅助谐振电感中的能量向第一辅助谐振电容转移,第一辅助谐振电容的电压从零开始上升,为第一辅助开关管创造零电压关断条件;
(13)当第一辅助谐振电容的电压上升到输入直流电源电压时,第一辅助谐振电感上的残余能量回馈给输入直流电源;
(14)当第一主开关管反并联的二极管自然关断后,第一主开关管导通,第一辅助谐振电感中能量直接释放给负载,当第一辅助谐振电感中电流降为零时,能量释放结束,电路再次转换为电源供电状态。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双辅助谐振极型三相软开关逆变器的三相主逆变电路和三相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中的开关器件是全控器件,包括功率晶体管(GTR)、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或功率场效应晶体管(MOSFET),这样开关电路完全由控制电路直接控制;
本发明的双辅助谐振极型三相软开关逆变器的每一个辅助开关管分别与各自的辅助谐振电容并联连接,使得辅助开关管关断后,其两端电压从零开始缓慢上升,实现零电压关断,减小开关损耗;
在实际应用中,配线过程引入的寄生参数是不可避免的,在线路中存在寄生电感或寄生电容的情况下,主、辅助开关管依然可以实现零电压关断,逆变器的可靠性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辅助谐振极型三相软开关逆变器电路图;
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双辅助谐振极型三相软开关逆变器电路图;
图3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双辅助谐振极型三相软开关逆变器单相等效电路图;
图4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双辅助谐振极型三相软开关逆变器的时序波形图;
图5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双辅助谐振极型三相软开关逆变器在一个开关周期内的工作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双辅助谐振极型三相软开关逆变器的换流工作模式图;
图7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双辅助谐振极型三相软开关逆变器a相的主谐振电容的电压、辅助谐振电感的电流的仿真波形图;
图8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双辅助谐振极型三相软开关逆变器a相的辅助谐振电容的仿真波形图;
图9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双辅助谐振极型三相软开关逆变器a相的主开关管S 1的电压和电流的仿真波形图;
图10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双辅助谐振极型三相软开关逆变器a相的辅助开关管S a1的电压和电流的仿真波形图;
图1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双辅助谐振极型三相软开关逆变器a相的辅助开关管S a2的电压和电流的仿真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双辅助谐振极型三相软开关逆变器,包括三相主逆变电路和三相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
三相主逆变电路采用三相桥式电路结构,分别为A相主逆变电路2、B相主逆变电路4和C主相逆变电路6,三相主逆变电路分别与直流电源E并联连接;各相主逆变电路包括第一主开关管、第二主开关管和两个二极管。
三相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分别为A相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1、B相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3和C相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5,各相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包括第一辅助开关管、第二辅助开关管、第一主谐振电容、第二主谐振电容、第一辅助谐振电容、第二辅助谐振电容、第三辅助谐振电容、第四辅助谐振电容、第一辅助谐振电感、第二辅助谐振电感、第三辅助谐振电感、第四辅助谐振电感、第一辅助二极管、第二辅助二极管、第三辅助二极管、第四辅助二极管、第五辅助二极管、第六辅助二极管、第七辅助二极管和第八辅助二极管。
双辅助谐振极型三相软开关逆变器电路如图2所示,单相主逆变电路及其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如图3所示,第一主开关管S 1、第二主开关管S 2分别反并联二极管D 1和二极管D 2,第一主开关管S 1、第二主开关管S 2位于a相桥臂;第一主开关管S 3、第二主开关管S 4分别反并联二极管D 3和二极管D 4,第一主开关管S 3、第二主开关管S 4位于b相桥臂;第一主开关管S 5,第二主开关管S 6分别反并联二极管D 5和二极管D 6,第一主开关管S 5、第二主开关管S 6位于c相桥臂。
a相上,第一主谐振电容C 1与第一主开关管S 1并联;第二主谐振电容C 2与第二主开关管S 2并联。第一主谐振电容C 1的负极连接第二主谐振电容的P极,第一主谐振电容C 1的正极连接第一辅助开关管S a1的集电极,第二主谐振电容C 2的负极连接第二辅助开关管S a2的发射极,第一辅助开关管S a1的发射极连接第一辅助谐振电感L a1的一端,第一辅助谐振电感L a1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一主谐振电容C 1与第二主谐振电容C 2的连接点,第二辅助开关管S a2的集电极连接第二辅助谐振电感L a2的一端,第二辅助谐振电感L a2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一主谐振电容C 1与第二主谐振电容C 2的连接点。
第一辅助谐振电容C a1的正极连接第一辅助开关管S a1的集电极,第一辅助谐振电容C a1的正极还接在直流母线P极上,第一辅助谐振电容C a1的负极连接第三辅助二极管D a3的阴极,第三辅助二极管D a3的阳极连接第三辅助谐振电感L a3的一端,第三辅助谐振电感L a3的另一端连接第三辅助谐振电容C a3的负极,第三辅助谐振电容C a3的正极连接第四辅助谐振电容C a4的负极,第四辅助谐振电容C a4的负极还接在第一主谐振电容C 1与第二主谐振电容C 2的连接点上,第四辅助谐振电容C a4的正极连接第四辅助谐振电感L a4的一端,第四辅助谐振电感L a4的另一端连接第四辅助二极管D a4的阴极,第四辅助二极管D a4的阳极连接第二辅助谐振电容C a2的正极,第二辅助谐振电容C a2的正极还接在直流母线N极上。
第一辅助二极管D a1的阳极与第三辅助二极管D a3的阴极相连,第一辅助二极管D a1的阴极与第一辅助开关管S a1的发射极相连;第二辅助二极管D a2的阴极与第四辅助二极管D a4的阳极相连,第二辅助二极管D a2的阳极与第二辅助开关管S a2的集电极相连。
第五辅助二极管D a5的阳极接在第四辅助谐振电容C a4与第四辅助谐振电感L a4的连接点上,第五辅助二极管D a5的阴极接在直流母线P极上;第六辅助二极管D a6的阴极接在第三辅助谐振电容C a3与第三辅助谐振电感L a3的连接点上,第六辅助二极管D a6的阳极接在直流母线N极上。
第七辅助二极管D a7的阳极与第四辅助二极管D a4的阴极相连,第七辅助二极管D a7的阴极接在直流母线P极上;第八辅助二极管D a8的阴极与第三辅助二极管D a3的阳极相连,第八辅助二极管D a8的阳极接在直流母线N极上。
三相主逆变电路分别与各相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并联连接,并且第三辅助谐振电容C a3与第四辅助谐振电容C a4的连接点、第一辅助谐振电感L a1与第二辅助谐振电感L a2的连接点、第一主谐振电容C 1与第二主谐振电容C 2的连接点、第一主开关管S 1与第二主开关管S 2的连接点依次连接,以第一主开关管S 1与第二主开关管S 2的连接点处的引出线为单相交流电输出端。
三相主逆变电路的第一主开关管S 1的集电极连接第一辅助开关管S a1的集电极,第二主开关管S 2的集电极连接第二辅助开关管S a2的集电极。
第一主开关管S 1、第二主开关管S 2、第一辅助开关管S a1、第二辅助开关管S a2,均采用全控开关器件,全控开关器件为功率晶体管、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或功率场效应晶体管。
三相主逆变电路中的二极管及三相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中的第一辅助二极管、第二辅助二极管、第三辅助二极管、第四辅助二极管、第五辅助二极管、第六辅助二极管、第七辅助二极管、第八辅助二极管采用快恢复二极管或高频二极管。
b相上,主谐振电容C 3与主开关管S 3并联;主谐振电容C 4与主开关管S 4并联。辅助开关管S a3与辅助谐振电感L a5串联,辅助开关管S a3的集电极接在直流母线P极上,辅助开关管S a3的发射极与辅助谐振电感L a5的一端相连,辅助谐振电感L a5的另一端接在主谐振电容C 3、主谐振电容C 4的连接点上;辅助开关管S a4与辅助谐振电感L a6串联,辅助开关管S a4的发射极接在直流母线N极上,辅助开关管S a4的集电极与辅助谐振电感L a6的一端相连,辅助谐振电感L a6的另一端接在主谐振电容C 3、主谐振电容C 4的连接点上。辅助谐振电容C a5、二极管D a11、辅助谐振电感L a7、辅助谐振电容C a7依次串联,辅助谐振电容C a5的一端接在直流母线P极上,辅助谐振电容C a5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 a11的阴极相连,二极管D a11的阳极与辅助谐振电感L a7一端相连,辅助谐振电感L a7的另一端与辅助谐振电容C a7的一端相连,辅助谐振电容C a7的另一端接在主谐振电容C 3、主谐振电容C 4的连接点上;辅助谐振电容C a6、二极管D a12、辅助谐振电感L a8、辅助谐振电容C a8依次串联,辅助谐振电容C a6的一端接在直流母线N极上,辅助谐振电容C a6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 a12的阳极相连,二极管D a12的阴极与辅助谐振电感L a8一端相连,辅助谐振电感L a8的另一端与辅助谐振电容C a8的一端相连,辅助谐振电容C a8的另一端接在主谐振电容C 3、主谐振电容C 4的连接点上。二极管D a9的阳极与二极管D a11的阴极相连,二极管D a9的阴极与辅助开关管S a3的发射极相连;二极管D a10的阴极与二极管D a12的阳极相连,二极管D a10的阳极与辅助开关管S a4的集电极相连。二极管D a15的阳极接在辅助谐振电容C a8与辅助谐振电感L a8的连接点上,二极管D a13的阴极接在直流母线P极上;二极管D a14的阴极接在辅助谐振电容C a7与辅助谐振电感L a7的连接点上,二极管D a14的阳极接在直流母线N极上。二极管D a15的阳极与二极管D a12的阴极相连,二极管D a15的阴极接在直流母线P极上;二极管D a16的阴极与二极管D a11的阳极相连,二极管D a16的阳极接在直流母线N极上。
c相上,主谐振电容C 5与主开关管S 5并联;主谐振电容C 6与主开关管S 6并联。辅助开关管S a5与辅助谐振电感L a9串联,辅助开关管S a5的集电极接在直流母线P极上,辅助开关管S a5的发射极与辅助谐振电感L a9的一端相连,辅助谐振电感L a9的另一端接在主谐振电容C 5、主谐振电容C 6的连接点上;辅助开关管S a6与辅助谐振电感L a10串联,辅助开关管S a6的发射极接在直流母线N极上,辅助开关管S a6的集电极与辅助谐振电感L a10的一端相连,辅助谐振电感L a10的另一端接在主谐振电容C 5、主谐振电容C 6的连接点上。辅助谐振电容C a9、二极管D a19、辅助谐振电感L a11、辅助谐振电容C a11依次串联,辅助谐振电容C a9的一端接在直流母线P极上,辅助谐振电容C a9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 a19的阴极相连,二极管D a19的阳极与辅助谐振电感L a11一端相连,辅助谐振电感L a11的另一端与辅助谐振电容C a11的一端相连,辅助谐振电容C a11的另一端接在主谐振电容C 5、主谐振电容C 6的连接点上;辅助谐振电容C a10、二极管D a20、辅助谐振电感L a12、辅助谐振电容C a12依次串联,辅助谐振电容C a10的一端接在直流母线N极上,辅助谐振电容C a10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 a20的阳极相连,二极管D a20的阴极与辅助谐振电感L a12一端相连,辅助谐振电感L a12的另一端与辅助谐振电容C a12的一端相连,辅助谐振电容C a12的另一端接在主谐振电容C 5、主谐振电容C 6的连接点上。二极管D a17的阳极与二极管D a19的阴极相连,二极管D a17的阴极与辅助开关管S a5的发射极相连;二极管D a18的阴极与二极管D a20的阳极相连,二极管D a18的阳极与辅助开关管S a6的集电极相连。二极管D a21的阳极接在辅助谐振电容C a12与辅助谐振电感L a12的连接点上,二极管D a21的阴极接在直流母线P极上;二极管D a22的阴极接在辅助谐振电容C a11与辅助谐振电感L a11的连接点上,二极管D a22的阳极接在直流母线N极上。二极管D a23的阳极与二极管D a20的阴极相连,二极管D a23的阴极接在直流母线P极上;二极管D a24的阴极与二极管D a19的阳极相连,二极管D a24的阳极接在直流母线N极上。
本实施方式的双辅助谐振极型三相软开关逆变器适用于各种功率等级的逆变场合,在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电力系统、通信系统、计算机系统、新能源系统等领域均可发挥有效作用。下面以在变频调速系统中的应用为例,分析本实施方式的双辅助谐振极型三相软开关逆变器的工作过程。
首先,电网中的三相交流电输送到整流器中,经过整流器变换后得到相对平稳的直流电。然后,该直流电输入到本实施方式的双辅助谐振极型三相软开关逆变器中进行电能变换,具体电能变换过程如下:
本例中的逆变器的abc三相之间相位互差120°,每一相主逆变电路的桥臂的第一主开关管和第二主开关管相位互差180°电角度。双辅助谐振极型三相软开关逆变器的调制策略如图4所示,主开关管的触发信号为相位差180°电角度的带死区的SPWM信号,在主开关管进入死区的同时,相应的辅助开关管被触发开通,在主开关管的死区时间结束后,辅助开关管被关断。在主开关管开通时,该软开关逆变器的工作过程与传统的硬开关三相桥式逆变器工作过程相同。在主开关管进入死区时,辅助开关管开通,此时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工作。双辅助谐振极型三相软开关逆变器的每一相电路在一个开关周期内的工作流程如图5所示,每一个开关周期中主逆变电路与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分别交替工作一次。
双辅助谐振极型三相软开关逆变器的工作模式包括:
(1)第一主开关管导通,电路处于电源供电状态;
(2)第一主开关管关断后,第一主谐振电容、第二主谐振电容、第三辅助谐振电容共同作用,限制第一主开关管两端的电压变化率,为第一主开关管创造零电压关断条件;第二辅助开关管开通后,第二辅助谐振电感中的电流从零开始上升,为第二辅助开关管创造零电流开通条件;
(3)第一主谐振电容的电压被充电至直流电源电压时,第二辅助谐振电容、第四辅助谐振电感、第四辅助谐振电容谐振继续,当第四辅助谐振电感中电流下降至零时,谐振完毕;
(4)当第四辅助谐振电感中电流下降至零时,谐振电流在第二辅助谐振电感、第二辅助开关管、与第二主开关管反并联的二极管构成的回路中环流;
(5)第二辅助开关管关断后,第二辅助谐振电感中的能量向第二辅助谐振电容转移,第二辅助谐振电容的电压从零开始上升,为第二辅助开关管创造零电压关断条件;
(6)当第二辅助谐振电容的电压达到输入直流电源电压时,第二辅助谐振电感中的残余能量回馈给输入直流电源;
(7)当第二辅助谐振电感中能量回馈结束后,电路转换为与传统硬开关模式相同的二极管续流状态;
(8)第一辅助开关管开通后,第一辅助谐振电感上的电流从零开始上升,为第一辅助开关管创造零电流开通条件;
(9)与第二主开关管反并联的二极管自然关断后,第一主电容、第二主电容、第四辅助谐振电容开始谐振,当第一主电容的电压下降至零时,谐振完毕;
(10)第一主谐振电容的电压下降至零时,第一辅助谐振电容、第三辅助谐振电感、第三辅助谐振电容继续谐振,当第三辅助谐振电感的电流下降至零时,谐振完毕;
(11)当第三辅助谐振电感的电流下降至零时,谐振电流在第一辅助谐振电感、第一辅助开关管、与第一主开关管反并联的二极管构成的回路中环流;
(12)第一辅助开关管关断后,第一辅助谐振电感中的能量向第一辅助谐振电容转移,第一辅助谐振电容的电压从零开始上升,为第一辅助开关管创造零电压关断条件;
(13)当第一辅助谐振电容的电压上升到输入直流电源电压时,第一辅助谐振电感上的残余能量回馈给输入直流电源;
(14)当第一主开关管反并联的二极管自然关断后,第一主开关管导通,第一辅助谐振电感中能量直接释放给负载,当第一辅助谐振电感中电流降为零时,能量释放结束,电路再次转换为电源供电状态。
双辅助谐振极型三相软开关逆变器的每一相电路在一个开关周期内的14个工作模式,如图6所示。为简化分析,假设:①所有器件均为理想器件;②负载电感远大于谐振电感,逆变器开关状态过渡瞬间的负载电流可以认为是恒流源i a 。各模式具体的工作情况如下:
模式a [ ~t 0]:假定电路的初始工作状态为,S 1导通,S 2S a1S a2关断,电流经过S 1流向负载。此时,v C1=v Ca4=0,v C2=v Ca1=v Ca2=v Ca3=Ei S1=i a
模式b [t 0~t 1]:t 0时刻,S 1关断,负载电流i a 立即换流至C 1C 2C a3。此时,C 1C 2C a3L a2C a2C a4L a4开始谐振,在C 1C 2C a3的作用下,C 1的电压从零开始上升,S 1为ZVS关断。在L a2的作用下,L a2中的电流从零开始上升,S a2为ZCS开通。当C 2C a3的电压下降至零时,谐振完毕,模式b结束。
模式c [t 1~t 2]:t 1时刻,L a2中的电流达到最大值i La2max C 1的电压被充电至EC 2C a3的电压下降至零,D a6关断,D 2开通,负载电流立即换流至D 2。当C a2C a4L a4中的电流下降至零时,谐振完毕,模式c结束。
模式d [t 2~t 3]:t 2时刻,C a2电压下降至零,C a4电压上升至ED a4关断,谐振电流i La2max 在(L a2-S a2-D 2)回路中环流。如果在环流期间开通S 2,可实现S 2的ZVS开通。当S a2关断时,模式d结束。
模式e [t 3~t 4]:t 3时刻,S a2关断。L a2C a2开始谐振,L a2放电,C a2充电,C a2电压从零开始上升,S a2为ZVS关断。当C a2的充电电压上升至E时,模式e结束。
模式f [t 4~t 5]:t 4时刻,C a2的电压上升至ED a6D a7开通。L a2中残余的能量通过D a2D a6D a7回馈给输入直流电源E,其电流线性减小。当L a2的电流下降至零时,模式f结束。
模式g [t 5~t 6]:t 5时刻,L a2中的电流下降至零,流过D 2的电流保持恒定负载电流i a 不变,与传统硬开关回路二极管续流工作模式相同。
模式h [t 6~t 7]:t 6时刻,S a1开通。由于D 2导通,输入直流电压E完全施加在L a1上,L a1中的电流从零开始线性上升,D 2中的电流从i a 开始线性下降,负载电流i a D 2L a1换流,S a1为ZCS开通。当L a1中的电流上升至负载电流i a 时,D 2中的电流线性下降至零,D 2自然关断,模式h结束。
模式i [t 7~t 8]:t 7时刻,D 2中的电流下降至零而关断,负载电流i a 完全换流至L a1L a1C 1C 2C a4C a1C a3L a3开始谐振,当C 1C a4的电压下降至零时,谐振完毕,模式i结束。
模式j [t 8~t 9]:t 8时刻,L a1中的电流达到最大值i La1max C 1C a4的电压下降至零,C 2的电压上升至ED a5关断,D 1开通,负载电流立即换流至D 1,当C a1C a3L a3中的电流下降至零时,谐振完毕,模式j结束。
模式k [t 9~t 10]:t 9时刻,C a1电压下降至零,C a3电压上升至ED a3关断,谐振电流i La1max 在(L a1-S a1-D 1)回路中环流。如果在环流期间开通S 1,可实现S 1的ZVS开通。当S a1关断时,模式k结束。
模式l [t 10~t 11]:t 10时刻,S a1关断。L a1C a1开始谐振,L a1放电,C a1充电,C a1电压从零开始上升,S a1为ZVS关断。当C a1的充电电压上升至E时,模式l结束。
模式m [t 11~t 12]:t 11时刻,C a1的电压上升至ED a3D a8开通,L a1中残余的能量通过D a1D a3D a8回馈给输入直流电源E,其电流线性减小。当L a1的电流下降至i a 时,D 1关断,模式m结束。
模式n [t 12~t 13]:t 12时刻,L a1中的电流线性减小至i a D 1关断,在输入直流电压E的作用下,L a1中的电流继续线性减小,S 1中的电流线性上升,负载电流i a L a1S 1换流。当L a1中的电流下降至零时,负载电流i a 完全换流至S 1,模式n结束,回路的工作状态又回到模式a,完成一次开关操作。
最后,用逆变得到的三相交流电为交流电动机供电,根据电动机的转矩、转速变化调整交流电的幅值与频率,使变频调速系统能够稳定运行。
本实施方式的双辅助谐振极型三相软开关逆变器a相的主谐振电容的电压、辅助谐振电感的电流的仿真波形如图7所示,辅助谐振极型三相软开关逆变器a相的辅助谐振电容的仿真波形如图8所示,可以看出,由于辅助谐振电感和辅助谐振电容的存在,开关器件开通后其电流上升率受到了限制,开关器件关断后其电压上升率受到了限制,从而实现了主、辅开关器件的软开关。
本实施方式的双辅助谐振极型三相软开关逆变器a相的主开关管S 1的电压和电流的仿真波形如图9所示,其中的Ⅰ区域可以看出主开关管S 1关断后,S 1两端的电压从0开始逐渐上升。所以主开关管S 1实现了ZVS(零电压)关断。从图9中的Ⅱ区域可以看出主开关管S 1开通后,流过S 1的电流从0开始逐渐上升,而S 1两端的电压始终为0。所以主开关管S 1实现了ZCZVS(零电压零电流)开通。
本实施方式的双辅助谐振极型三相软开关逆变器a相的辅助开关管S a1的电压和电流的仿真波形如图10所示,其中的Ⅰ区域可以看出辅助开关管S a1开通后,流过S a1的电流从0开始逐渐上升,所以辅助开关管S a1实现了ZCS(零电流)开通。从图10中的Ⅱ区域可以看出辅助开关管S a1关断后,S a1两端的电压从0开始逐渐上升。所以辅助开关管S a1实现了ZVS关断。
本实施方式的双辅助谐振极型三相软开关逆变器a相的辅助开关管S a2的电压和电流的仿真波形如图11所示,其中的Ⅰ区域可以看出辅助开关管S a2开通后,流过S a2的电流从0开始逐渐上升,所以辅助开关管S a2实现了ZCS开通。从图11中的Ⅱ区域可以看出辅助开关管S a2关断后,S a2两端的电压从0开始逐渐上升。所以辅助开关管S a2实现了ZVS关断。

Claims (6)

1.一种双辅助谐振极型三相软开关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相主逆变电路和三相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
所述三相主逆变电路采用三相桥式电路结构,分别为A相主逆变电路、B相主逆变电路和C主相逆变电路,三相主逆变电路分别与直流电源并联连接;各相主逆变电路包括第一主开关管、第二主开关管和两个二极管;第一主开关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二主开关管集电极,且第一主开关管和第二主开关管分别反并联一个二极管;
所述三相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中,各相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包括第一辅助开关管、第二辅助开关管、第一主谐振电容、第二主谐振电容、第一辅助谐振电容、第二辅助谐振电容、第三辅助谐振电容、第四辅助谐振电容、第一辅助谐振电感、第二辅助谐振电感、第三辅助谐振电感、第四辅助谐振电感、第一辅助二极管、第二辅助二极管、第三辅助二极管、第四辅助二极管、第五辅助二极管、第六辅助二极管、第七辅助二极管和第八辅助二极管;
第一主谐振电容的负极连接第二主谐振电容的正极,第一主谐振电容的正极连接第一辅助开关管的集电极,第二主谐振电容的负极连接第二辅助开关管的发射极,第一辅助开关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一辅助谐振电感的一端,第一辅助谐振电感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一主谐振电容与第二主谐振电容的连接点,第二辅助开关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二辅助谐振电感的一端,第二辅助谐振电感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一主谐振电容与第二主谐振电容的连接点;
第一辅助谐振电容的正极连接第一辅助开关管的集电极,第一辅助谐振电容的正极还接在直流母线正极上,第一辅助谐振电容的负极连接第三辅助二极管的阴极,第三辅助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三辅助谐振电感的一端,第三辅助谐振电感的另一端连接第三辅助谐振电容的负极,第三辅助谐振电容的正极连接第四辅助谐振电容的负极,第四辅助谐振电容的负极还接在第一主谐振电容与第二主谐振电容的连接点上,第四辅助谐振电容的正极连接第四辅助谐振电感的一端,第四辅助谐振电感的另一端连接第四辅助二极管的阴极,第四辅助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二辅助谐振电容的正极,第二辅助谐振电容的正极还接在直流母线负极上;
第一辅助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三辅助二极管的阴极相连,第一辅助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一辅助开关管的发射极相连;第二辅助二极管的阴极与第四辅助二极管的阳极相连,第二辅助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二辅助开关管的集电极相连;
第五辅助二极管的阳极接在第四辅助谐振电容与第四辅助谐振电感的连接点上,第五辅助二极管的阴极接在直流母线正极上;第六辅助二极管的阴极接在第三辅助谐振电容与第三辅助谐振电感的连接点上,第六辅助二极管的阳极接在直流母线负极上;
第七辅助二极管的阳极与第四辅助二极管的阴极相连,第七辅助二极管的阴极接在直流母线正极上;第八辅助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三辅助二极管的阳极相连,第八辅助二极管的阳极接在直流母线负极上;
三相主逆变电路分别与各相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并联连接,并且第三辅助谐振电容与第四辅助谐振电容的连接点、第一辅助谐振电感与第二辅助谐振电感的连接点、第一主谐振电容与第二主谐振电容的连接点、第一主开关管与第二主开关管的连接点依次连接,以第一主开关管与第二主开关管的连接点处的引出线为单相交流电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辅助谐振极型三相软开关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主逆变电路的第一主开关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一辅助开关管的集电极,第二主开关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二辅助开关管的集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辅助谐振极型三相软开关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开关管、第二主开关管、第一辅助开关管、第二辅助开关管均采用全控开关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辅助谐振极型三相软开关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主逆变电路中的两个二极管及三相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中的第一辅助二极管、第二辅助二极管、第三辅助二极管、第四辅助二极管、第五辅助二极管、第六辅助二极管、第七辅助二极管、第八辅助二极管采用快恢复二极管或高频二极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辅助谐振极型三相软开关逆变器,其特征在于:该逆变器的工作模式包括:
(1)第一主开关管导通,电路处于电源供电状态;
(2)第一主开关管关断后,第一主谐振电容、第二主谐振电容、第三辅助谐振电容共同作用,限制第一主开关管两端的电压变化率,为第一主开关管创造零电压关断条件;第二辅助开关管开通后,第二辅助谐振电感中的电流从零开始上升,为第二辅助开关管创造零电流开通条件;
(3)第一主谐振电容的电压被充电至直流电源电压时,第二辅助谐振电容、第四辅助谐振电感、第四辅助谐振电容谐振继续,当第四辅助谐振电感中电流下降至零时,谐振完毕;
(4)当第四辅助谐振电感中电流下降至零时,谐振电流在第二辅助谐振电感、第二辅助开关管、与第二主开关管反并联的二极管构成的回路中环流;
(5)第二辅助开关管关断后,第二辅助谐振电感中的能量向第二辅助谐振电容转移,第二辅助谐振电容的电压从零开始上升,为第二辅助开关管创造零电压关断条件;
(6)当第二辅助谐振电容的电压达到输入直流电源电压时,第二辅助谐振电感中的残余能量回馈给输入直流电源;
(7)当第二辅助谐振电感中能量回馈结束后,电路转换为与传统硬开关模式相同的二极管续流状态;
(8)第一辅助开关管开通后,第一辅助谐振电感上的电流从零开始上升,为第一辅助开关管创造零电流开通条件;
(9)与第二主开关管反并联的二极管自然关断后,第一主电容、第二主电容、第四辅助谐振电容开始谐振,当第一主电容的电压下降至零时,谐振完毕;
(10)第一主谐振电容的电压下降至零时,第一辅助谐振电容、第三辅助谐振电感、第三辅助谐振电容继续谐振,当第三辅助谐振电感的电流下降至零时,谐振完毕;
(11)当第三辅助谐振电感的电流下降至零时,谐振电流在第一辅助谐振电感、第一辅助开关管、与第一主开关管反并联的二极管构成的回路中环流;
(12)第一辅助开关管关断后,第一辅助谐振电感中的能量向第一辅助谐振电容转移,第一辅助谐振电容的电压从零开始上升,为第一辅助开关管创造零电压关断条件;
(13)当第一辅助谐振电容的电压上升到输入直流电源电压时,第一辅助谐振电感上的残余能量回馈给输入直流电源;
(14)当第一主开关管反并联的二极管自然关断后,第一主开关管导通,第一辅助谐振电感中能量直接释放给负载,当第一辅助谐振电感中电流降为零时,能量释放结束,电路再次转换为电源供电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辅助谐振极型三相软开关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控开关器件为功率晶体管、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或功率场效应晶体管。
CN201310749779.2A 2013-12-31 2013-12-31 一种双辅助谐振极型三相软开关逆变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013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49779.2A CN103701356B (zh) 2013-12-31 2013-12-31 一种双辅助谐振极型三相软开关逆变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49779.2A CN103701356B (zh) 2013-12-31 2013-12-31 一种双辅助谐振极型三相软开关逆变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01356A true CN103701356A (zh) 2014-04-02
CN103701356B CN103701356B (zh) 2016-05-04

Family

ID=503627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749779.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01356B (zh) 2013-12-31 2013-12-31 一种双辅助谐振极型三相软开关逆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01356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62880A (zh) * 2014-11-25 2015-02-18 东北大学 一种双辅助谐振极型三相软开关逆变电路及其调制方法
CN104831513A (zh) * 2014-12-12 2015-08-12 武汉绿鼎天舒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电熨斗
CN108736756A (zh) * 2018-05-31 2018-11-02 东北大学 一种改进型双辅助谐振极型三相软开关逆变电路
CN109980974A (zh) * 2019-03-15 2019-07-05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一种结构及控制简单的辅助谐振极型软开关逆变器
CN110277934A (zh) * 2019-07-16 2019-09-24 东北大学 一种结构简单的双辅助谐振极型逆变电路及其调制方法
CN112564524A (zh) * 2020-09-24 2021-03-26 青岛鼎信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直流充电模块的有源自适应辅助网络及方法
US11201562B1 (en) 2019-06-23 2021-12-14 Purdue Research Foundation Soft-switching voltage-edge-rate-limiting power inverter
EP3945668A1 (en) * 2020-07-31 2022-02-02 Schneider Electric IT Corporation Soft switched voltage source inverter
US11728747B2 (en) 2020-07-31 2023-08-15 Schneider Electric It Corporation Soft switched voltage source inverter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8222583A1 (de) * 2018-12-20 2020-06-25 Baumüller Nürnberg GmbH Wechselrichter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8258A (zh) * 2009-01-21 2009-07-08 东北大学 一种谐振极型三相软开关逆变电路
US20110278953A1 (en) * 2007-09-05 2011-11-17 Liebert Corporation Control method for soft switch circuit in switch power sourc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278953A1 (en) * 2007-09-05 2011-11-17 Liebert Corporation Control method for soft switch circuit in switch power source
CN101478258A (zh) * 2009-01-21 2009-07-08 东北大学 一种谐振极型三相软开关逆变电路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褚恩辉等: "新型有源辅助谐振极型逆变器的研究", 《仪器仪表学报》, vol. 30, no. 6, 30 June 2009 (2009-06-30), pages 1324 - 1328 *
褚恩辉等: "辅助谐振极逆变器缓冲回路能耗最小化改进控制策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vol. 33, no. 12, 25 April 2013 (2013-04-25), pages 90 - 97 *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82255A1 (zh) * 2014-11-25 2016-06-02 东北大学 一种双辅助谐振极型三相软开关逆变电路及其调制方法
CN104362880B (zh) * 2014-11-25 2016-09-28 东北大学 一种双辅助谐振极型三相软开关逆变电路及其调制方法
US9673730B2 (en) 2014-11-25 2017-06-06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Double auxiliary resonant commutated pole three-phase soft-switching inverter circuit and modulation method
CN104362880A (zh) * 2014-11-25 2015-02-18 东北大学 一种双辅助谐振极型三相软开关逆变电路及其调制方法
CN104831513A (zh) * 2014-12-12 2015-08-12 武汉绿鼎天舒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电熨斗
CN108736756B (zh) * 2018-05-31 2020-02-14 东北大学 一种改进型双辅助谐振极型三相软开关逆变电路
CN108736756A (zh) * 2018-05-31 2018-11-02 东北大学 一种改进型双辅助谐振极型三相软开关逆变电路
CN109980974A (zh) * 2019-03-15 2019-07-05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一种结构及控制简单的辅助谐振极型软开关逆变器
US11201562B1 (en) 2019-06-23 2021-12-14 Purdue Research Foundation Soft-switching voltage-edge-rate-limiting power inverter
CN110277934A (zh) * 2019-07-16 2019-09-24 东北大学 一种结构简单的双辅助谐振极型逆变电路及其调制方法
CN110277934B (zh) * 2019-07-16 2021-02-26 东北大学 一种结构简单的双辅助谐振极型逆变电路及其调制方法
EP3945668A1 (en) * 2020-07-31 2022-02-02 Schneider Electric IT Corporation Soft switched voltage source inverter
US11728747B2 (en) 2020-07-31 2023-08-15 Schneider Electric It Corporation Soft switched voltage source inverter
US11990850B2 (en) 2020-07-31 2024-05-21 Schneider Electric It Corporation Soft switched voltage source inverter
CN112564524A (zh) * 2020-09-24 2021-03-26 青岛鼎信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直流充电模块的有源自适应辅助网络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01356B (zh) 2016-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01356B (zh) 一种双辅助谐振极型三相软开关逆变器
CN106533224B (zh) 一种新型谐振直流环节软开关逆变器及其调制方法
US9673730B2 (en) Double auxiliary resonant commutated pole three-phase soft-switching inverter circuit and modulation method
US8564973B2 (en) Inverter topology circuit, inversion method and inverter
CN107493025B (zh) 一种谐振直流环节三相逆变器的负载自适应换流控制方法
CN101980437B (zh) 一种五电平并网逆变器
CN103178739B (zh) 一种零电压转换全桥型非隔离光伏并网逆变器
CN202535290U (zh) 一种光伏逆变电路
CN104377982A (zh) 一种零电压开关Heric型非隔离光伏并网逆变器
CN103916040A (zh) 一种逆变器拓扑电路、逆变方法及一种逆变器
Wang et al. An efficient three-phase resonant DC-link inverter with low energy consumption
CN107332456B (zh) 一种三相无源软开关逆变电路
CN105207510A (zh) 一种三电平模块并联结构及并联方法
CN207910685U (zh) 三电平半桥软开关变流电路、焊机、电解水电源和充电机
CN105978372B (zh) 一种拓扑电路以及半桥拓扑电路以及三相全桥拓扑电路
CN111490692B (zh) 一种谐振极型软开关逆变器
CN108809137A (zh) 一种结构简单的辅助谐振极逆变电路
CN204696954U (zh) 一种三相谐振极光伏逆变器
CN110277934A (zh) 一种结构简单的双辅助谐振极型逆变电路及其调制方法
Fang et al. Detail research on the traditional inverter and Z-source inverter
CN203398993U (zh) 一种非接触电能传输的全桥谐振变换电路
CN205901623U (zh) 多绕组正激输出并联单级逆变器
CN204696955U (zh) 一种采用变压器辅助谐振的光伏逆变器
CN204928612U (zh) 一种带有辅助谐振电路的光伏发电装置
CN104646775B (zh) 一种节能型电火花加工脉冲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Chu Enhui

Inventor after: Huang Liang

Inventor after: Zhang Huaguang

Inventor after: Zhang Xing

Inventor after: Liu Xiuli

Inventor before: Yan Hui

Inventor before: Huang Liang

Inventor before: Zhang Huaguang

Inventor before: Zhang Xing

Inventor before: Liu Xiuli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04

Termination date: 2021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