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98199B - 一种基于细观力学退化模型的复合材料结构失效分析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细观力学退化模型的复合材料结构失效分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98199B
CN103698199B CN201310447115.0A CN201310447115A CN103698199B CN 103698199 B CN103698199 B CN 103698199B CN 201310447115 A CN201310447115 A CN 201310447115A CN 103698199 B CN103698199 B CN 1036981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ilure
damage
modulus
compound substance
composite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4711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98199A (zh
Inventor
张建宇
周龙伟
山美娟
陈玉丽
赵丽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h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Bei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h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Bei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31044711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9819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6981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981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981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9819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细观力学退化模型的复合材料结构失效分析方法,以复合材料三维基本材料性能为输入参数,通过细观力学方法计算得到复合材料损伤后的材料性能,考虑了常见的七种失效模式,包括纤维拉伸,纤维压缩,基体拉伸,基体压缩,纤维-基体剪切,分层拉伸和分层压缩,最终得到复合材料渐进损伤分析中的材料退化模型,并用来进行复合材料结构的失效分析,不仅能够相当准确地预测结构失效强度,同时还能够预测结构的失效模式及位置。本发明基于细观力学退化模型的复合材料结构失效分析方法中,材料退化模型是通过理论分析得出,将复合材料的宏观失效与细观机理联系起来,与现有的基于经验或试验的材料退化模型相比,大大减少了时间和试验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细观力学退化模型的复合材料结构失效分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结构的失效强度及失效模式分析,适用于航空航天飞行器中广泛使用的各种复杂复合材料结构。
背景技术
复合材料由于其高比强度、高比刚度、性能可设计及易于整体成型等优异特性而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航空航天飞行器结构中,其应用范围已经从最初的非承力结构、次承力结构扩展到主承力结构。因此,复合材料结构在飞行器整体结构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复合材料结构进行失效分析无论对飞行器结构设计还是强度校核都十分重要。然而,与金属材料不同,复合材料存在各向异性、层间强度低等特点,这些都导致了复合材料结构失效分析变得更加困难。在工程问题中,由于复合材料结构中的缺陷、多尺度损伤及损伤随机扩展,导致其在给定工况下的失效分析极其困难。
目前复合材料结构的分析方法可以分为两类,分别为经验类方法和渐进损伤分析方法。经验类方法可以方便快捷地预测复合材料连接结构的失效强度和失效模式,但对于预测复杂结构的力学性能和深入理解结构的损伤失效机理却颇显乏力,同时这类方法依赖于大量的试验数据积累。而渐进损伤分析方法是一种基于损伤力学的分析方法,它将连续损伤力学与有限元方法结合,由应力分析模型获得复合材料结构的应力分布状态,根据适当的失效准则评价材料的失效,并采用某种材料退化模型描述损伤失效材料的力学行为,并实施渐进损伤分析。通过渐进损伤分析,不仅可以预测复合材料结构初始损伤部位及初始破坏强度,还可以追踪损伤扩展路径,模拟从初始损伤到极限破坏的全过程,同时还可以确定结构的极限强度和剩余强度。
与各向同性材料不同,复合材料的破坏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渐进损伤分析方法是将复合材料的失效看作是一种损伤,采用材料退化模型描述损伤材料的力学行为,通过渐进的应力分析和失效评价来模拟复合材料结构的损伤初始、损伤扩展以及极限失效全过程。所以,采用渐进损伤分析方法预测复合材料结构的强度及破坏过程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应力分析、失效准则选择和材料退化模型。它们相互关联,有机结合,针对不同的复合材料结构需建立适当的应力分析模型,并选择适用的失效准则和材料退化模型。最后结合试验结果进行验证,可以得到适用于所研究复合材料结构的渐进损伤模型。渐进损伤分析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当得到结构的应力分布后,复合材料结构的强度预测将取决于失效准则和材料退化模型。一部分失效准则能判断复合材料是否发生失效,却无法解释材料的失效机理或在哪些方向发生损坏。还有一部分失效准则,不但可以判断材料是否发生失效,而且能解释材料的破坏机理和失效模式,如Hashin准则、Hashin类准则等。当材料发生失效时,只需要将损伤区域的材料模量按失效模式进行退化就可以实现损伤模拟,这样的材料退化方法更加接近于真实损伤情况。
渐进损伤分析方法采用性能退化的材料来等效失效区域的材料刚度特性,从而使失效区域的应力降低。定义材料失效后发生性能退化的模型叫做材料退化模型。根据失效后材料性能退化方式的不同,材料退化模型可以分为突降退化模型和连续退化模型两类。
连续退化模型中材料的刚度是逐渐变化的,材料性能退化是个渐变的过程。由于该类模型的刚度退化系数的非线性,大大增加了计算的复杂性,因此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该类模型的应用。
与连续退化模型不同,突降退化模型假设当复合材料的应力状态满足材料失效准则后即产生相应的宏观损伤,并且损伤贯穿整个单元,忽略了损伤在单元尺度内的积累和扩展过程。因此,突降退化模型中材料的性能瞬间退化为失效前材料性能的一部分。这类退化模型又可以分为两类:材料完全衰减和材料局部衰减。前一种模型中,只要材料的应力满足任一失效准则,不论发生哪种失效模式均将其刚度矩阵所有项都减为零,但各单层的空间位置不变。后一种模型则根据失效准则预测的材料失效模式,仅将与失效模式相关的项退化为零或未损伤材料性能的一部分。通过刚度退化系数将导致材料失效的主要作用应力降低。刚度退化系数的选取没有标准的方法和程序可以遵循。目前,刚度退化系数的选取一般是研究者基于对复合材料力学行为的研究经验结合复合材料结构的力学特点初步提出不同失效模式下需要退化的材料刚度参数,然后结合试验数据对各种刚度退化系数进行修正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复合材料三维基本材料性能为输入参数,通过细观力学方法计算得到损伤后的材料性能,考虑了常见的七种失效模式,包括纤维拉伸,纤维压缩,基体拉伸,基体压缩,纤维-基体剪切,分层拉伸和分层压缩,最终提出了一种基于细观力学的材料退化模型,并用于渐进损伤分析方法中进行复合材料结构的失效分析。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基于细观力学退化模型的复合材料结构失效分析方法,实现步骤如下:
步骤A,根据复合材料结构几何参数,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施加边界条件和初始载荷;
步骤B,基于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应力分析,获得复合材料结构各单层的应力分布结果;
步骤C,将复合材料结构各单层内的应力结果带入失效准则,进行材料失效判断;
步骤D,如果材料没有发生失效,则保持材料模量不变,增大施加在有限元模型上的载荷,转入步骤B;
步骤E,如果材料发生失效,进行结构失效判断;
步骤F,如果结构没有失效,根据本发明提出的基于细观力学的材料退化模型进行材料刚度退化,增大施加在有限元模型上的载荷,转入步骤B;
步骤G,如果结构发生失效,计算结束,则此时所施加的载荷即为复合材料结构的失效强度。
所述步骤F中如果结构没有失效,根据本发明提出的基于细观力学的材料退化模型进行材料刚度退化实现过程为:
(F1)首先按照给定的失效准则判断失效部位材料的失效模式;
(F2)若发生纤维拉伸失效,其退化系数和损伤模量分别为:
dft=cmEm/E11
E 11 d = d ft E 11
其中E11为复合材料纵向模量,Em为基体模量,cm为基体体积含量;
(F3)若发生纤维压缩失效,其退化系数和损伤模量分别为:
E 11 d = d fc E 11
其中S11,S22,S12,S66是单层的正轴柔度矩阵元素,E11为复合材料纵向模量,如图2(c)所示,角度θ随着压缩载荷的增加在0到π/2之间变化,角度满足:
(F4)若发生基体拉伸失效,其退化系数和损伤模量及泊松比分别为:
dmt=0
E 22 d = d mt E 22 , G 12 d = d mt G 12 , G 23 d = d mt G 23 , v 12 d = d mt v 12 , v 23 d = d mt v 23
其中E22为复合材料横向模量,G12和G23分别为复合材料剪切模量,ν12及ν23分别为复合材料泊松比;
(F5)若发生基体压缩失效,其退化系数和损伤模量及泊松比分别为:
dmc≈0
E 22 d = d mc E 22 , G 12 d = d mc G 12 , G 23 d = d mc G 23 , v 12 d = d mc v 12 , v 23 d = d mc v 23
其中E22为复合材料横向模量,G12和G23分别为复合材料剪切模量,ν12及ν23分别为泊松比;
(F6)若发生分层拉伸失效,其退化系数和损伤模量及泊松比分别为:
ddt=0
E 33 d = d dt E 33 , G 13 d = d dt G 13 , G 23 d = d dt G 23 , v 13 d = d dt v 13 , v 23 d = d dt v 23
其中E33为复合材料厚度方向模量,G13和G23分别为复合材料剪切模量,v13及v23分别为复合材料泊松比;
(F7)若发生分层压缩失效,其退化系数和损伤模量及泊松比分别为:
ddc≈0
E 33 d = d dc E 33 , G 13 d = d dc G 13 , G 23 d = d dc G 23 , v 13 d = d dc v 13 , v 23 d = d dc v 23
其中E33为复合材料厚度方向模量,G13和G23分别为复合材料剪切模量,v13及v23分别为复合材料泊松比;
(F8)若发生纤维-基体剪切失效,其退化系数和损伤模量及泊松比分别为:
d fm 1 = G 12 d G 12 = G 13 d G 13 , d fm 2 = G 23 d G 23
G 12 d = d fm 1 G 12 , G 13 d = d fm 1 G 13 , G 23 d = d fm 2 G 23 , v 12 d = d fm 1 v 12 , v 13 d = d fm 1 v 13 , v 2 3 d = d fm 2 v 23
其中,G12,G13和G23为复合材料剪切模量,v12,v13及v23分别为复合材料泊松比,表达式分别为:
1 G 12 d = 1 G 13 d = [ ( 1 - c f ) + c f ( 1 - c f ) ] 1 G m
1 G 23 d = [ ( 1 - c f ) + c f ( 1 - c f ) ] 1 G m
其中,cf为纤维体积含量,Gm为基体剪切模量。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基于细观力学退化模型的复合材料结构失效分析方法中,材料退化模型是通过理论分析得出,将复合材料的宏观失效与细观机理联系起来,与现有的基于经验或试验的材料退化模型相比,大大减少了时间和试验成本。
(2)、本发明基于细观力学退化模型的复合材料结构失效分析方法中,只需要基本材料性能参数,就可以计算出相应的退化系数,进行材料退化,简单易行。
(3)、本发明基于细观力学退化模型的复合材料结构失效分析方法,考虑了常用的七种失效模式,包括纤维拉伸,纤维压缩,基体拉伸,基体压缩,纤维-基体剪切,分层拉伸和分层压缩,能够准确地计算材料损伤后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渐进损伤分析方法实现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基于细观力学的材料退化模型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复合材料机械连接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图4是实施例1渐进损伤分析和试验载荷-位移曲线对比图;
图5是实施例1渐进损伤分析和试验失效状态对比图,其中,图5(a)为“渐进损伤分析结果”示意图,图5(b)为“试验件失效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基于细观力学退化模型的复合材料结构失效分析方法的具体实现为:
1.根据复合材料结构几何参数,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施加边界条件及初始载荷;
2.基于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应力分析,获得复合材料结构各单层的应力分布结果;
3.将复合材料结构各单层内的应力结果带入失效准则,进行材料失效判断;
4.如果材料没有发生失效,则保持材料模量不变,增大施加在有限元模型上的载荷,转入第2步;
5.如果材料发生失效,进行结构失效判断;
6.如果结构没有失效,根据本发明提出的基于细观力学的材料退化模型进行材料刚度退化,增大施加在有限元模型上的载荷,转入第2步;
首先按照给定的失效准则判断失效部位材料的失效模式:
(1)若发生纤维拉伸失效,其退化系数和损伤模量分别为:
dft=cmEm/E11
E 11 d = d ft E 11
其中E11为复合材料纵向模量,Em为基体模量,cm为基体体积含量;
(2)若发生纤维压缩失效,其退化系数和损伤模量分别为:
E 11 d = d fc E 11
其中S11,S22,S12,S66是单层的正轴柔度矩阵元素,E11为复合材料纵向模量,如图2(c)所示,角度θ随着压缩载荷的增加在0到π/2之间变化,角度满足:
(3)若发生基体拉伸失效,其退化系数和损伤模量及泊松比分别为:
dmt=0
E 22 d = d mt E 22 , G 12 d = d mt G 12 , G 23 d = d mt G 23 , v 12 d = d mt v 12 , v 23 d = d mt v 23
其中E22为复合材料横向模量,G12和G23分别为复合材料剪切模量,ν12及ν23分别为复合材料泊松比;
(4)若发生基体压缩失效,其退化系数和损伤模量及泊松比分别为:
dmc≈0
E 22 d = d mc E 22 , G 12 d = d mc G 12 , G 23 d = d mc G 23 , v 12 d = d mc v 12 , v 23 d = d mc v 23
其中E22为复合材料横向模量,G12和G23分别为复合材料剪切模量,ν12及ν23分别为复合材料泊松比;
(5)若发生分层拉伸失效,其退化系数和损伤模量及泊松比分别为:
ddt=0
E 33 d = d dt E 33 , G 13 d = d dt G 13 , G 23 d = d dt G 23 , v 13 d = d dt v 13 , v 23 d = d dt v 23
其中E33为复合材料厚度方向模量,G13和G23分别为复合材料剪切模量,ν13及ν23分别为复合材料泊松比;
(6)若发生分层压缩失效,其退化系数和损伤模量及泊松比分别为:
ddc≈0
E 33 d = d dc E 33 , G 13 d = d dc G 13 , G 23 d = d dc G 23 , v 13 d = d dc v 13 , v 23 d = d dc v 23
其中E33为复合材料厚度方向模量,G13和G23分别为复合材料剪切模量,v13及v23分别为复合材料泊松比;
(7)若发生纤维-基体剪切失效,其退化系数和损伤模量及泊松比分别为:
d fm 1 = G 12 d G 12 = G 13 d G 13 , d fm 2 = G 23 d G 23
G 12 d = d fm 1 G 12 , G 13 d = d fm 1 G 13 , G 23 d = d fm 2 G 23 , v 12 d = d fm 1 v 12 , v 13 d = d fm 1 v 13 , v 2 3 d = d fm 2 v 23
其中,G12,G13和G23为复合材料剪切模量,v12,v13及v23分别为复合材料泊松比,表达式分别为:
1 G 12 d = 1 G 13 d = [ ( 1 - c f ) + c f ( 1 - c f ) ] 1 G m
1 G 23 d = [ ( 1 - c f ) + c f ( 1 - c f ) ] 1 G m
其中,cf为纤维体积含量,Gm为基体剪切模量。
7.如果结构发生失效,计算结束,则此时所施加的载荷即为复合材料结构的失效强度。
实施例1:复合材料机械连接结构的失效分析
如图3所示,复合材料机械连接结构由3块相同的复合材料孔板及2个钛合金抗拉型凸头高锁螺栓组成。复合材料层压板使用预浸料CYCOMX850-35-12KIM+-190制备。
1.根据复合材料螺栓连接的结构参数在有限元软件ABAQUS中建立该连接结构三维有限元模型,将两个外侧层板的自由端完全约束,在中间层板的自由端施加位移约束;
2.在三维有限元模型中螺栓帽与层压板之间、螺母与层压板之间及螺栓柱与层压板螺栓孔之间建立接触对;
3.采用Fortran语言将建立的渐进损伤模型编写程序,通过ABAQUS中的UMAT子程序进行基于微观力学退化模型的渐进损伤分析;
4.通过对该复合材料机械连接结构进行渐进损伤分析,得到其载荷位移曲线、损伤产生及扩展的过程及最终失效载荷和失效模式;
5.对5个试验件进行静力拉伸试验,可以得到其载荷位移曲线、失效载荷、失效模式及失效位置等;
6.将通过渐进损伤分析得到的载荷位移曲线与5条试验得到的载荷位移曲线进行对比,如图4所示,计算得到的失效区域与试验件失效状态如图5所示,从中可以看出,对于失效载荷,试验得到的平均失效载荷为42.5kN,而计算得到的失效载荷为40.06kN,误差为-5.7%,失效位置相同,且失效区域形状相似;
7.从计算结果对比中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所提出的基于细观力学退化模型的复合材料结构失效分析方法能够很好地预测复合材料机械连接结构的失效载荷、失效模式和失效位置。

Claims (1)

1.一种基于细观力学退化模型的复合材料结构失效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根据复合材料结构几何参数,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施加边界条件及初始载荷;
步骤B,基于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应力分析,获得复合材料结构各单层的应力分布结果;
步骤C,将复合材料结构各单层内的应力结果带入失效准则,进行材料失效判断;
步骤D,如果材料没有发生失效,则保持材料性能不变,增大施加在有限元模型上的载荷,转入步骤B;
步骤E,如果材料发生失效,进行结构失效判断;
步骤F,如果结构没有失效,根据基于细观力学的材料退化模型进行材料刚度退化,增大施加在有限元模型上的载荷,转入步骤B;
(F1)首先按照给定的失效准则判断失效部位材料的失效模式;
(F2)若发生纤维拉伸失效,其退化系数dft和损伤模量分别为:
dft=cmEm/E11
其中E11为复合材料纵向模量,Em为基体模量,cm为基体体积含量;
(F3)若发生纤维压缩失效,其退化系数dfc和损伤模量分别为:
其中S11,S22,S12,S66是单层的正轴柔度矩阵元素,E11为复合材料纵向模量,角度θ随着压缩载荷的增加在0到π/2之间变化,角度满足:
(F4)若发生基体拉伸失效,其退化系数dmt和损伤模量及损伤泊松比 分别为:
dmt=0
其中E22为复合材料横向模量,G12和G23分别为复合材料剪切模量,ν12及ν23分别为复合材料泊松比;
(F5)若发生基体压缩失效,其退化系数dmc和损伤模量及损伤泊松比 分别为:
dmc≈0
其中E22为复合材料横向模量,G12和G23分别为复合材料剪切模量,ν12及ν23分别为复合材料泊松比;
(F6)若发生分层拉伸失效,其退化系数ddt和损伤模量及损伤泊松比 分别为:
ddt=0
其中E33为复合材料厚度方向模量,G13和G23分别为复合材料剪切模量,ν13及ν23分别为复合材料泊松比;
(F7)若发生分层压缩失效,其退化系数ddc和损伤模量及损伤泊松比 分别为:
ddc≈0
其中E33为复合材料厚度方向模量,G13和G23分别为复合材料剪切模量,ν13及ν23分别为复合材料泊松比;
(F8)若发生纤维-基体剪切失效,其退化系数dfm1、dfm2和损伤模量及损伤泊松比分别为:
其中,G12,G13和G23为复合材料剪切模量,ν12,ν13及ν23分别为复合材料泊松比,为表达式分别为:
其中,cf为纤维体积含量,Gm为基体剪切模量;
步骤G,如果结构发生失效,计算结束,则此时所施加的载荷即为复合材料结构的失效强度。
CN201310447115.0A 2013-09-26 2013-09-26 一种基于细观力学退化模型的复合材料结构失效分析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6981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47115.0A CN103698199B (zh) 2013-09-26 2013-09-26 一种基于细观力学退化模型的复合材料结构失效分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47115.0A CN103698199B (zh) 2013-09-26 2013-09-26 一种基于细观力学退化模型的复合材料结构失效分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98199A CN103698199A (zh) 2014-04-02
CN103698199B true CN103698199B (zh) 2015-11-18

Family

ID=503598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47115.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698199B (zh) 2013-09-26 2013-09-26 一种基于细观力学退化模型的复合材料结构失效分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9819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68486B2 (ja) 2012-02-27 2016-02-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樹脂膜の劣化検出方法および樹脂膜の劣化検出装置
CN106202598B (zh) * 2015-05-07 2019-11-15 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复合材料冲击损伤后剩余压缩强度的分析方法
CN105447316B (zh) * 2015-12-01 2018-02-1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预测含初始缺陷复合材料桨叶剩余寿命的渐进损伤方法
CN105954363B (zh) * 2016-06-01 2018-10-30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复合材料分层检测方法
CN106844846B (zh) * 2016-12-15 2020-06-09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耐高温复合材料结构多失效模式损伤机理验证方法
CN108240988A (zh) * 2017-06-23 2018-07-03 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 复合材料连接结构自然暴露试验结果评价方法
CN107563036B (zh) * 2017-08-25 2020-08-11 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复合材料失效模式信息输出方法及装置
CN108268691A (zh) * 2017-11-21 2018-07-1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自动铺丝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模拟分析方法
CN108268692A (zh) * 2017-11-21 2018-07-1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自动铺丝复合材料固化变形预报方法
CN108804735B (zh) * 2018-03-14 2020-07-14 浙江大学 低速冲击下复合材料层合板渐进失效的多尺度预测方法
CN108470109B (zh) * 2018-04-02 2022-06-03 上海交通大学 三维机织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评测方法
CN108920734A (zh) * 2018-04-20 2018-11-30 中国矿业大学 Gfrp锚杆拉伸过程细观力学分析方法
CN110750906B (zh) * 2019-10-24 2023-04-21 威海光威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复合材料细观力学的复合材料性能预测方法
CN111024485B (zh) * 2019-11-28 2021-06-04 上海交通大学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参数层级敏感性分析方法
CN111368473B (zh) * 2020-03-04 2022-03-2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cfrp-金属混合螺栓连接结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CN111709174B (zh) * 2020-06-18 2024-04-09 江南大学 一种基于失效面理论的复合材料层合板强度分析方法
CN112214914B (zh) * 2020-09-18 2023-10-20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一种退化刚度矩阵正定的渐进损伤分析方法和装置
CN112632819B (zh) * 2020-12-18 2024-01-02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基本力学性能参数预测方法
CN113343533A (zh) * 2021-06-21 2021-09-03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渐近损伤模型的陶瓷基复合材料与高温合金沉头螺栓连接结构高温失效强度预测方法
CN117672436A (zh) * 2024-01-31 2024-03-08 湖南大学 一种考虑制造工艺缺陷的复合材料结构性能预测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ber reinforced composites: A review.《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2009,1351-1359页. *
Leon Mishnaevsky Jr.等.Micromechanical modeling of damage and fracture of unidirectional &#64257 *
含孔复合材料层合板轴向拉伸三维有限元渐进失效分析;鲁国富 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90228;第41卷(第1期);第42页第1栏倒数第2段,第45页第2栏最后一段 *
含脱粘损伤的复合材料加筋板压缩破坏渐进损伤数值分析;孙立 等;《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91031;第27卷(第5期);第742页第2栏 *
复合材料结构三维有限元分析的材料参数;赵丽滨 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00731;第36卷(第7期);789-793页 *
复合材料随机渐进失效分析与声发射监测;李海斌 等;《复合材料学报》;20110228;第28卷(第1期);第224页第1栏 *
多尺度方法在复合材料力学分析中的研究进展;郑晓霞 等;《力学进展》;20100125;第40卷(第1期);41-56页 *
航天器复合材料结构的渐进损伤分析;高峰 等;《航天器工程》;20090930;第18卷(第5期);42-47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98199A (zh) 2014-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98199B (zh) 一种基于细观力学退化模型的复合材料结构失效分析方法
CN103592175B (zh) 一种基于连续损伤力学退化模型的复合材料结构失效分析方法
Jiang et al. Design of novel plug-type triggers for composite square tubes: enhancement of energy-absorption capacity and inducing failure mechanisms
Kim et al. Composite damage model based on continuum damage mechanics and low velocity impact analysis of composite plates
Jiang et al. Research on the progressive damage model and trigger geometry of composite waved beam to improve crashworthiness
Catera et al. Multi-scale modeling of triaxial braided composites for FE-based modal analysis of hybrid metal-composite gears
Wade et al. Simulating laminated composites using LS-DYNA material model MAT54 part I:[0] and [90] ply single-element investigation
Hu et al.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of multiple transverse impact damage behaviors of 3-D braided composite beams at microstructure level
Sitnikova et al. The analysis of the ultimate blast failure modes in fibre metal laminates
CN103335886B (zh) 一种基于三参数特征曲线的复合材料多钉双剪连接失效预测方法
Kim et al. Experimental an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curved composite structures with C-section
Lampeas et al. Interlaminar stresses calculation using a stacked-shell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approach
McCarthy et al. Design and failure analysis of composite bolted joints for aerospace composites
Xu et al. Dynamic response of fiber metal laminates subjected to localized high impulse blast loading
Zhang et al. Damage behaviors of foam sandwiched composite materials under quasi-static three-point bending
Kiani et al. Using experimental data to improve crash modeling for composite materials
Nakayama et al. Design-oriented strength of mechanical joints in composite laminate structures and reliability-based design factor
Ji et al. Progressive failure analysis for the interaction of interlaminar and intralaminar failure modes in composite structures with an initial delamination
Godara et al. Simplified micromechanics approach to analysis the performance of UD composites
Fadhil Effect of Plies Stacking Sequence and Tube Geometry on the Crush Behavior of Tube under Low Velocity Impact—Numerical Study
Hundley et al. Bearing strength analysis of hybrid titanium composite laminates
Goswami et al. Stress and failure analysis of inter-ply hybrid laminated composite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
Caliskan Design & analysis of composite impact structures for formula one using explicit FEA techniques
Qu et al. Response surface options for reliability-based optimization of composite laminate
Indermuehle et al. Simulating composites crush: from the coupon level to full vehicle crashworthines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18

Termination date: 2016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