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96409A - 油污导入装置及清除水中的油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油污导入装置及清除水中的油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96409A
CN103696409A CN201310628718.0A CN201310628718A CN103696409A CN 103696409 A CN103696409 A CN 103696409A CN 201310628718 A CN201310628718 A CN 201310628718A CN 103696409 A CN103696409 A CN 1036964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oil
greasy dirt
upper plate
baffle up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2871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96409B (zh
Inventor
华莱士·杰克逊
姜菲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HAI WEISI TAIKE OIL SPILLING RECOVERY INSTALL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HAI WEISI TAIKE OIL SPILLING RECOVERY INSTALL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HAI WEISI TAIKE OIL SPILLING RECOVERY INSTALL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HAI WEISI TAIKE OIL SPILLING RECOVERY INSTALL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62871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9640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6964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964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964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964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20Controlling water pollution; Waste water treatment
    • Y02A20/204Keeping clear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from oil spills

Landscapes

  • Cleaning Or Clearing Of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AREA)
  • Removal Of Floating Materi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污导入装置及清除水中的油的方法,其解决了现有的清除装置清除油污效果差、效率低、成本高的技术问题,其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侧板,所述两个侧板之间从上到下连接有上导流板和下导流板;上导流板的一端和下导流板的一端形成入口,上导流板的另一端和下导流板的另一端形成出口,其可广泛应用于水中油污的清理或其他任何液体中与该液体不同密度的液体。

Description

油污导入装置及清除水中的油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除油的装置和方法,具体说是一种油污导入装置及清除水中的油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航运市场日趋繁荣,使得河运、海运船舶越来越多,船舶在营运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直接或间接使一些物质进入江河湖泊、海洋中,从而产生了损害江河湖泊、海洋环境,危害人类健康的污染。船舶所排出的污染物质主要有锅炉燃料油、原油、柴油、煤油、汽油、植物油或其他类似的液体。此外,海上石油钻探和勘探过程以及石油的存储、运输过程中也会发生溢油从而向水中排出油污染物。上述水中的油污染物甚至有可能直接进入城市的饮用水源中,对饮用水水质产生不利的影响,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命健康。
所以,为了清除水中的油污染,保护环境和保障人类生命健康,人们正在采用清油船、收油机等清油装置清除水中的油。然而现有的收油机等清除装置清除效果差、效率低、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清除装置清除油污效果差、效率低、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清除油污效果好、效率高、成本低的油污导入装置、船及清除水中的油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污导入装置,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侧板,两个侧板之间从上到下连接有上导流板和下导流板;上导流板的一端和下导流板的一端形成入口,上导流板的另一端和下导流板的另一端形成出口。
优选地,上导流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α,0°<α<90°,进一步夹角α为,0°<α<50°。
优选地,下导流板设有上表面,上表面为弧面;下导流板设有下表面,下表面为弧面。
优选地,两个侧板之间连接有滚轴,滚轴在垂直方向设于上导流板和下导流板之间,滚轴在水平方向位于入口处;滚轴上设有凸起部。
优选地,凸起部与滚轴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β,0°<β<90°。
优选地,两个侧板之间还连接有顶部支撑板,顶部支撑板和上导流板之间连接有支撑柱;两个侧板的上部均设有安装栓,安装栓的端部设有孔;安装栓的上边缘设有吊耳。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船,包括油水分离舱和液体流经通道,船的船首连接有油污导入装置;油水分离舱设有油水分离装置,油水分离装置包括与油水分离舱内腔连接的管道,管道上设有泵;管道伸入所述油水分离舱内腔的一端连接有吸滤器,油水分离舱的顶部设有排气装置,油水分离舱的侧壁设有油位传感器;油污导入装置,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侧板,两个侧板之间从上到下连接有上导流板和下导流板;上导流板的一端和下导流板的一端形成入口,上导流板的另一端和下导流板的另一端形成出口。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清除水中的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开动船在含有油的水中向前行驶;
(2)水中的油从油污导入装置的入口进入,再从油污导入装置的出口流出,然后经过液体流经通道流进油水分离舱内,当油位传感器检测到油时,泵启动,油经过吸滤器过滤后从管道排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方便,清油效果更好,实现了自动化,水中的油污可以被彻底清除,作业效率很高,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都低。
本发明进一步的特征和方面,将在以下参考附图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得以清楚地记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油污导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图;
图3为图1的右视图;
图4为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滚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滚轴的俯视图;
图7为油水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两个导入装置连接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安装了导入装置和油水分离装置的船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导入装置在不使用时被吊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船首前视图。
图中符号说明:
1.侧板;2.支撑机构;3.上导流板;4.下导流板;5.顶部支撑板;6.滚轴;7.安装栓;8.吊耳;9.孔;10.出口;11.入口;12.管道;13.泵;14.吸滤器;15.排气装置;16.减少紊流装置;17.油水分离舱;18.油位传感器;19.水位;20.船行驶方向;21.油水混合物;22.凸起部;23.船;24.液体流经通道;25.船吊;26.导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导入装置,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侧板1,两个侧板1之间从上到下固定连接有顶部支撑板5、上导流板3和下导流板4,顶部支撑板5和上导流板3之间连接有支撑柱2。两个侧板1的上部均设有安装栓7,安装栓7的端部开有孔9,安装栓7的上边缘设有吊耳8。在两个侧板1之间连接有滚轴6,滚轴6在垂直方向设于上导流板3和下导流板4之间。滚轴6设有轴芯,轴芯穿过侧板1上的孔和侧板1连接,还可以通过其他公知的任何方式与侧板1连接。上述除滚轴6与侧板1之间为滚动连接外,其他部件之间的可以使用焊接、螺纹连接、铆接等其他固定连接方式。
如图2和图3所示,上导流板3与水平面之间有一定夹角,该角度为α,0°<α<90°,0°<α<50°时性能更好,或者为了使产品质量更高,可以使α=45°。滚轴6所在位置为上导流板3的一端和下导流板4的一端形成的入口11,上导流板3的另一端和下导流板4的另一端形成出口10。
如图4所示,侧板1为板状结构。如图5所示,滚轴6为轴结构,其表面设有多个凸起部22。如图6所示,凸起部22与滚轴6的轴线之间有一定角度,该角度为β,0°<β<90°,20°<β<60°时性能更好,或者为了使产品质量更高,可以设计β=30°。进一步优选地可以把凸起部22设计成片状。
侧板1由铝、钢、玻璃钢或者这三者的任意组合,或者其他材料制成。
顶部支撑板5能够支撑侧板1,可以增加本导入装置的机械强度,其能够满足表面区域和预期压力的要求。
上导流板3为平板形状,能够使油水混合物向下流动,以便使油水混合物流入船舶的底部。油水混合物进入油水分离舱被分离和收集处理。理所当然,上导流板3也可以是弯曲一定的弧度。
下导流板4为上表面为弧面的平板结构,优选设计为上表面和下表面均为弧面。下导流板4能够降低油水混合物流经时的粘滞阻力,提高油水混合物的流速,同时增加了油水混合物向下流入的深度。
下导流板4由铝、钢、玻璃钢或者这三者的任意组合,或者其他材料制成。
支撑柱2能够加强上导流板3的连接机械强度。
滚轴6用于打碎凝固的油水混合物或其他凝固的液体,使油更容易从水中分离出来,最大限度的把油从水中分离出来,分离效果更佳。除此之外,滚轴6上的凸起部22对流经的液体提供一定推力,加快液体的流速。
安装栓7起固定连接作用,使本装置安全可靠的与船只船首装配。安装栓7上开有孔9。
吊耳8在将本装置安装到船只船首或将本装置从船只船首上拆卸时使用,船上的或者岸上的吊车通过该吊耳可以将本装置吊起到合适位置。
如图7所示的油水分离装置,包括与油水分离舱17内腔连接的管道12,管道12上设有泵13,管道12伸入油水分离舱17内腔的一端连接有吸滤器14,还包括排气装置15和油位传感器18。泵13最好是使用自吸泵。
管道12和泵13用于将油水分离舱17内的液体排出舱外,吸滤器14用于过滤杂物使液体顺畅的从管道12中排出。油水分离舱17顶部的排气装置15用于将油水分离舱17内的气体排出舱外,排气装置15优选使用单向排气阀。油水分离舱17的底部设有圆弧形条状减少紊流装置16,减少紊流装置16用于当船行驶时,减少油水分离舱17内液体流动的紊流。油水分离舱17侧壁的油位传感器18用于检测油水分离舱17内的油,并把信号传送给与其连接的控制器,由该控制器发出指令给泵13,来控制泵13工作,从而实现了自动排油功能。
如图9所示,导入装置的安装栓7与船23的船首固定连接,安装栓7上的孔9插入螺栓,通过螺栓与船首连接。船23的尾部设有油水分离舱17,油水分离舱17的内壁垂直于油水分离舱17的底部且是光滑的。当然,应当理解油水分离舱17设于船23的中部也是可以的。液体流经通道24与油水分离舱17连通。
如图11所示的船23的前视图,从船23的侧壁向下延伸形成两个导向板26。两个导向板26之间为液体流经通道24。
如果船23的宽度比较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船首连接2个、3个或更多的导入装置,如图8所示。
参考图9,为了清除水中的油污,船23向前行驶,江河湖泊、海洋中的油水混合物21尤其水面上的油,从导入装置的入口11流入,再从导入装置的出口10流出,然后经过液体流经通道24流进油水分离舱17,油水混合物21慢慢在油水分离舱17内积累。当油位传感器18检测到油时,由与其连接的控制器控制泵13动作,这样,油水混合物经过吸滤器14过滤后从管道12排出,管道12的出口可以连接用于收集油的装置。
在这个过程中,导入装置的滚轴6旋转能够打碎凝固的油水混合物或其他凝固的液体,使得江河湖泊、海洋中的油清除的更加彻底,清理效果更佳,同时滚轴6上的凸起部22对流经的液体提供一定推力,加快液体的流速。为了使清理效果更好,滚轴6可以在电机等能够使其转动的装置的驱动下旋转,实现滚轴6按照工况要求主动旋转,该电机可以通过皮带轮传动或链轮传动等方式与滚轴6连接。滚轴6的旋转方向为图9中的虚线旋转箭头所示,图5和图6中的箭头也表示其旋转方向。
如图10所示,如果不需要导入装置工作,可以用船吊25把导入装置吊起,这时使用一个孔9通过螺栓连接。
船23的船身可以连接一端加热软管加热船身,利用油的粘温特性就可以降低油的粘度和密度,并且增大油的流动性,油更容易浮到水面上,有利于油的清除。
船23的格栅、网织品或间隔开护栏可以通过设置的加热装置加热,从而使进入油水分离舱17的油被加热,这样利用油的粘温特性就可以降低油的粘度和密度,并且增大油的流动性,油更容易浮到水面上,有利于油的清除。
可以根据水的深度对船23进行加载,以降低或上升水位19,船23的吃水可以上升或降低,从而改变油水分离舱17的浸入深度。
船23可以在水面进行多次清理操作,直到把水中的油污清理干净。
本发明不限于应用在水中油的清除,也可以应用到其他任何液体中与该液体不同密度的液体。

Claims (10)

1.一种油污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侧板,所述两个侧板之间从上到下连接有上导流板和下导流板;所述上导流板的一端和所述下导流板的一端形成入口,所述上导流板的另一端和所述下导流板的另一端形成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污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流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α,0°<α<9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污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α为,0°<α<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污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导流板设有上表面,所述上表面为弧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污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导流板设有下表面,所述下表面为弧面。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油污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侧板之间连接有滚轴,所述滚轴在垂直方向设于所述上导流板和所述下导流板之间,所述滚轴在水平方向位于所述入口处;所述滚轴上设有凸起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污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与所述滚轴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β,0°<β<9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污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侧板之间还连接有顶部支撑板,所述顶部支撑板和所述上导流板之间连接有支撑柱;所述两个侧板的上部均设有安装栓,所述安装栓的端部设有孔;所述安装栓的上边缘设有吊耳。
9.一种船,包括油水分离舱和液体流经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船的船首连接有油污导入装置;所述油水分离舱设有油水分离装置,所述油水分离装置包括与所述油水分离舱内腔连接的管道,所述管道上设有泵;所述管道伸入所述油水分离舱内腔的一端连接有吸滤器,所述油水分离舱的顶部设有排气装置,所述油水分离舱的侧壁设有油位传感器;
所述油污导入装置,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侧板,所述两个侧板之间从上到下连接有上导流板和下导流板;所述上导流板的一端和所述下导流板的一端形成入口,所述上导流板的另一端和所述下导流板的另一端形成出口。
10.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船清除水中的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开动船在含有油的水中向前行驶;
(2)水中的油从油污导入装置的入口进入,再从油污导入装置的出口流出,然后经过液体流经通道流进油水分离舱内,当油位传感器检测到油时,泵启动,油经过吸滤器过滤后从管道排出。
CN201310628718.0A 2013-11-29 2013-11-29 油污导入装置及清除水中的油的方法 Active CN1036964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28718.0A CN103696409B (zh) 2013-11-29 2013-11-29 油污导入装置及清除水中的油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28718.0A CN103696409B (zh) 2013-11-29 2013-11-29 油污导入装置及清除水中的油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96409A true CN103696409A (zh) 2014-04-02
CN103696409B CN103696409B (zh) 2016-06-08

Family

ID=50358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28718.0A Active CN103696409B (zh) 2013-11-29 2013-11-29 油污导入装置及清除水中的油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9640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27196A (zh) * 2015-12-22 2016-04-27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流动水微量油吸附实验装置
CN110047642A (zh) * 2019-05-30 2019-07-23 泉州台商投资区春凯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油压引流收集的10kv油浸式变压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07901A (en) * 1991-01-22 1993-05-04 O.C.S. Officine Costruzioni Speciali S.P.A. Watercraft bucket for collecting floating materials
JP2767768B2 (ja) * 1992-06-25 1998-06-18 昭和四日市石油株式会社 油水分離装置
CN2887956Y (zh) * 2005-12-22 2007-04-11 上海交通大学 海上大面积浮油收集与处理装置
CN103015384A (zh) * 2012-12-12 2013-04-03 徐祥兴 一种水力自动打捞机
US20130213897A1 (en) * 2010-07-09 2013-08-22 Paul Jauncey Oil spill recovery method, vessel and apparatus
CN203238608U (zh) * 2013-05-21 2013-10-16 四川大学 一种水面油污清除装置
CN203613524U (zh) * 2013-11-29 2014-05-28 威海维思泰科溢油回收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油污导入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07901A (en) * 1991-01-22 1993-05-04 O.C.S. Officine Costruzioni Speciali S.P.A. Watercraft bucket for collecting floating materials
JP2767768B2 (ja) * 1992-06-25 1998-06-18 昭和四日市石油株式会社 油水分離装置
CN2887956Y (zh) * 2005-12-22 2007-04-11 上海交通大学 海上大面积浮油收集与处理装置
US20130213897A1 (en) * 2010-07-09 2013-08-22 Paul Jauncey Oil spill recovery method, vessel and apparatus
CN103015384A (zh) * 2012-12-12 2013-04-03 徐祥兴 一种水力自动打捞机
CN203238608U (zh) * 2013-05-21 2013-10-16 四川大学 一种水面油污清除装置
CN203613524U (zh) * 2013-11-29 2014-05-28 威海维思泰科溢油回收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油污导入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27196A (zh) * 2015-12-22 2016-04-27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流动水微量油吸附实验装置
CN105527196B (zh) * 2015-12-22 2018-04-0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流动水微量油吸附实验装置
CN110047642A (zh) * 2019-05-30 2019-07-23 泉州台商投资区春凯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油压引流收集的10kv油浸式变压器
CN110047642B (zh) * 2019-05-30 2021-08-10 江苏北辰互邦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油压引流收集的10kv油浸式变压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96409B (zh) 2016-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24970B1 (ko) 유수분리장치
KR101070807B1 (ko) 부상처리기술을 이용한 호수,하천,해역의 수질개선을 위한 조류제거선 시스템 및 방법
CA2618248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cleaning up spilled oil and other liquids
US20120012535A1 (en) Oil skimmer conveyor
US6471862B1 (en) Oil skimming apparatus
CN105730636A (zh) 一种水面浮油回收船
KR100944399B1 (ko) 부상수문이 구비된 청항선
US9199249B2 (en) Suction float and collecting device, and collection vessel
JP2015073983A (ja) 船舶の機関室ビルジ処理システム
CN103696409A (zh) 油污导入装置及清除水中的油的方法
KR101102359B1 (ko) 청항선
CN200974606Y (zh) 船侧挂收油机
CN203613524U (zh) 一种油污导入装置
CN110527554A (zh) 一种油田污油回收处理设备
CN201873554U (zh) 一种气提式油水分离装置
CN207468243U (zh) 车载式气浮沉降油水固分离装置
CN204281452U (zh) 一体化自动油水分离器
CN215048846U (zh) 一种高效固液分离设备
CN110066036B (zh) 码头船舶油污水接收处理装置及方法
CN212050865U (zh) 含油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CN219149493U (zh) 一种用于海上油气田乳化生产水破乳系统
CN213493323U (zh) 一种船舶用舱底水分离器
CN216106135U (zh) 一种智能型曝气隔油设备
KR20000018191A (ko) 수차형 유회수기
CN216737846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餐厨垃圾滤液离心废水双级气浮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