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27196A - 流动水微量油吸附实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流动水微量油吸附实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27196A
CN105527196A CN201510970122.8A CN201510970122A CN105527196A CN 105527196 A CN105527196 A CN 105527196A CN 201510970122 A CN201510970122 A CN 201510970122A CN 105527196 A CN105527196 A CN 1055271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interface
solenoid valve
fixed mount
mixing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7012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27196B (zh
Inventor
储胜利
孙秉才
孙文勇
石明杰
栾国华
李娜
丁芳芳
李鑫
胡国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97012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27196B/zh
Publication of CN1055271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271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271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271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3/00Investigating surface or boundary effects, e.g. wetting power; Investigating diffusion effects;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surface, boundary, or diffusion effec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流动水微量油吸附实验装置,包括:油液混合槽,用于模拟油水混合及油液吸附,油液混合槽含有通过第一挡板隔开形成的第一水槽和第二水槽,第一水槽内的液体能够流向第二水槽;执行系统,能够向油液混合槽内供应水和油;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执行系统。本发明的流动水微量油吸附实验装置,能够评估溢油吸附材料在扰流状态下对微量油吸附能力。

Description

流动水微量油吸附实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动水微量油吸附实验装置,特别是一种流动水微量油吸附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行业和海上油运的迅猛发展,井喷、运输船舶的石油泄漏、撞船、沉船以及输油管道的泄漏等事故造成的海洋溢油事故时有发生,海洋石油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同时,随着河航运业的快速发展,内河船舶的数量不断增加,内河溢油事故也频频发生,使内河沿线的居民生活、生态、水上生物、旅游景区等受到了严重危害,而且这种危害在短时间内也难以消除。
使用溢油吸附材料对溢油进行吸附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溢油处理方法,具有高效、经济、油品易回收等特点,被广泛地应用于海洋溢油及内河溢油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理。
当溢油事故发生时,溢油水体的不断扰动会打散水面浮油,形成局部微量油膜,然而,目前的溢油吸附材料仅对有一定厚度的水面浮油有效,而且,在其吸油之后,仍然会不断缓慢释放微量浮油。另外,在平流控油实战中也发现,扰流状态下的微量油水混合物能够透过截流坝填充物流向下游,这对水体的水质影响较大,且目前尚无有效的处理手段。同时,微量浮油流至平静水面后形成极薄的彩色油膜,极易引起社会公众的高度关注,甚至是民众的恐慌。
然而,目前的吸附实验在评估溢油吸附材料时,均无法对其在扰流状态下对微量油的吸附能力进行评估,更无法评估溢油吸附材料的循环吸附能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溢油吸附材料在扰流状态下对微量油吸附能力的评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流动水微量油吸附实验装置,能够评估溢油吸附材料在扰流状态下对微量油吸附能力。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流动水微量油吸附实验装置,包括:
油液混合槽,用于模拟油水混合及油液吸附,油液混合槽含有通过第一挡板隔开形成的第一水槽和第二水槽,第一水槽内的液体能够流向第二水槽;
执行系统,能够向油液混合槽内供应水和油;
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执行系统。
油液混合槽的顶部为开放式结构,第一挡板与油液混合槽的内壁密封连接,在竖直方向上,第一挡板的高度小于油液混合槽的侧壁的高度,第一水槽内的液体能从第一挡板的上方流入第二水槽,第一水槽设置有第一接头,第二水槽设置有第二接头。
第一水槽内水平设置有用于阻挡液流的缓冲板,缓冲板通过支撑柱固定于第一水槽的底部,第一接头设置于第一水槽的底部,该第一接头位于缓冲板的下方。
第二水槽内水平设置有第二挡板,第二挡板的一个侧边与第一挡板密封固定连接,在竖直方向上,第二挡板位于第一挡板的上侧边的下方,第二挡板将第二水槽的内腔分隔为上水槽和下水槽,第二挡板的另一个侧边与油液混合槽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用于液体通过的第一槽口,第二接头设置于第二水槽的底部。
油液混合槽呈长方形槽,第一挡板垂直于油液混合槽的长度方向,第一水槽和第二水槽左右设置,第一水槽的容积小于第二水槽的容积,第一挡板的底部设有密封塞,油液混合槽的右侧设有第二槽口,第二槽口设置在第一槽口的上方,所述流动水微量油吸附实验装置包括用于收集实验废液的储水槽,第二水槽中的液体能够通过第二槽口流入储水槽。
油液混合槽还含有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左右设置在第二水槽的上端,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均垂直于油液混合槽的长度方向,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位于第二挡板的上方,第一固定架设有用于向第二挡板喷射油液的喷嘴,第一固定架的上表面设有与该喷嘴连通的圆槽。
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均为柱状,第二固定架上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条形通孔,该条形通孔沿第二固定架的长度方向设置,两个夹板一一对应穿过两个该条形通孔后与第二挡板抵接,两个该夹板之间设有用于吸附油液的吸附材料,第二固定架上还设有用于夹紧固定该夹板的顶丝。
所述执行系统包括第一泵、第二泵、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第一电磁阀为两位三通电磁阀,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的结构相同,第一电磁阀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在第一电磁阀内,液体能够在该第一电磁阀的第一接口和第一电磁阀的第二接口之间双向流动,液体还能够在该第一电磁阀的第一接口和第一电磁阀的第三接口之间双向流动。
所述流动水微量油吸附实验装置还包括集水槽、油箱和第三接头;
油箱通过管线与第一泵连接,第一泵通过管线和第四接头与第一固定架上表面的所述圆槽连接;
第一三通阀的第一接口通过管线连接第二三通阀的第二接口,第一三通阀的第二接口通过管线连接吸水口,第一三通阀的第三接口通过管线连接第二水槽的第二接头;
第二三通阀的第一接口通过管线连接第二泵,第二泵通过管线连接第三三通阀的第一接口,第二三通阀的第三接口通过管线连接集水槽;
第三三通阀的第二接口通过管线连接排水口,第三三通阀的第三接口通过管线连接第一水槽的第一接头。
所述流动水微量油吸附实验装置还包括机架,机架包括由多根梁连接形成的上层和下层,执行系统固定于该下层,该上层设有三个区块,该三个区块分别为前半区块、左后区块和右后区块,油液混合槽固定于该前半区块,集水槽固定于该左后区块,控制系统固定于该右后区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评估溢油吸附材料在扰流状态下对微量油吸附能力,从而筛选出吸附性能好的吸附材料,为微量油吸附回收提供了有效的实验手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动水微量油吸附实验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流动水微量油吸附实验装置的油液混合槽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流动水微量油吸附实验装置的执行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流动水微量油吸附实验装置的油箱与第二水槽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流动水微量油吸附实验装置的油液混合槽与集水箱、吸水口、排水口以及储水槽的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流动水微量油吸附实验装置的机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流动水微量油吸附实验装置的机架的上层的俯视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流动水微量油吸附实验装置控制系统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集水槽,101、接头,2、执行系统,201、第一泵,202、第一安装座,203、第一电机,204、第二电机,205、第二安装座,206、第二泵,207、第一电磁阀,208、第二电磁阀,209、第三电磁阀,A、第一接口,B、第二接口,C、第三接口,210、第一流量计,211、第二流量计,3、控制系统,4、油液混合槽,40、第一水槽,401、第一接头,41、第二水槽,410、第一挡板,410b、密封塞,411、第二挡板,411a、第一槽口,411b、第二槽口,412、第二接头,412b、固定脚,413、缓冲板,414、支撑柱,501、第一固定架,504、第二固定架,505、第四接头,6、储水槽,7、油箱,8、机架,801、第三接头,802、吸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流动水微量油吸附实验装置,包括:
油液混合槽4,用于模拟油水混合及油液吸附,油液混合槽4含有通过第一挡板410隔开形成的第一水槽40和第二水槽41,第一水槽40内的液体能够流向第二水槽41;
执行系统2,能够向油液混合槽4内供应水和油;
控制系统3,用于控制执行系统2。
本发明的流动水微量油吸附实验装置中,油液混合槽4的内腔被第一挡板410分隔成第一水槽40和第二水槽41,第一水槽40的液流入第二水槽41以模拟扰流状态,从而模拟溢油吸附材料在扰流状态下对微量油的吸附,并通过水和油的体积变化,对溢油吸附材料在扰流状态下对微量油的吸附能力进行评估。
如图1及图2所示,油液混合槽4的顶部为开放式结构,以便于观察实验过程;第一挡板410与油液混合槽4的内壁密封连接,例如,第一挡板410的形状为长方形,将其竖直设置于油液混合槽4内,第一挡板410的竖直设置的两条侧边及底边与油液混合槽4的内壁无缝焊接,以确保第一挡板410与油液混合槽4的内壁之间的密封性;在竖直方向上,第一挡板410的高度小于油液混合槽4的侧壁的高度,在实验过程中,随着第一水槽40内的液面不断升高,直至漫过第一挡板410进入第二水槽41,从而逼真地模拟扰流状态下的液流;为了便于液体的流通,第一水槽40设置有便于液体进入的第一接头401,第二水槽41设置有便于液体流出的第二接头412,在具体实施时,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将第一接头401和第二接头412分别固定地设置于第一水槽40和第二水槽41,第二水槽41的底部焊接有固定脚412b。
在一个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水槽40内水平设置有用于阻挡液流的缓冲板413,缓冲板413通过支撑柱414固定于第一水槽40的底部,例如,当第一挡板410为长方形板时,缓冲板413的底部通过四根支撑柱414固定于第一水槽40的底部;第一接头401设置于第一水槽40的底部,且该第一接头401位于缓冲板413的下方,为了保证第一接头401与第一水槽40的底部之间的密封性,可以将第一接头401焊接于第一水槽40的底部;液流自第一接头401流出时,由于水压的作用,会冲向缓冲板413,并在缓冲板413的阻挡作用下,在第一水槽40内形成和缓的液流,并使第一水槽40的液面缓慢升高,直至第一水槽40内的液体越过第一挡板411进入第二水槽41。
如图2所示,第二水槽41内水平设置有第二挡板411,例如,第二挡板411的形状也为长方形,当第一挡板410竖直设置时,第二挡板411与第一挡板410相垂直;通过第二挡板411的一个侧边与第一挡板410密封固定连接,第二挡板411设置于第一挡板410的上部,即,在竖直方向上,第二挡板411位于第一挡板410的上侧边的下方;水平设置的第二挡板411将第二水槽41的内腔分隔为上水槽和下水槽;第二挡板411的另一个侧边与油液混合槽4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用于液体通过的第一槽口411a,第二接头412设置于第二水槽41的底部,从而避免当第二水槽41内的液体自第二接头412流出时,由于水压的作用,第二水槽41内的液面出现漩涡或较大的波动。第二挡板411的其他三个侧边中,与所述第二挡板411的一侧边相邻的两个侧边,可以与第二水槽41的内壁之间设置槽口,也可以与第二水槽41的内壁密封固定连接,例如,所述第二挡板411的一侧边与第一挡板410之间,以及与所述第二挡板411的一侧边相邻的两个侧边与第二水槽41的内壁之间无缝焊接。
在如图1所示的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油液混合槽4呈长方形槽,第一挡板410垂直于油液混合槽4的长度方向,第一水槽40和第二水槽41左右设置;第一水槽40的容积小于第二水槽41的容积,实验中,将溢油吸附材料置于第二水槽41内,以能对微量油进行吸附;另外,第一挡板410的底部设有通孔,例如可以是圆形孔,所述通孔内匹配设置有密封塞410b,打开密封塞410b,第一水槽40内的实验废液也可流过第二水槽41;油液混合槽4的右侧设有第二槽口411b,第二槽口411b设置在第一槽口411a的上方,当第二接头412关闭时,第二水槽41内的实验液体可通过第二槽口411b进入储水槽6,以模拟溢油吸附材料在扰流状态下对微量油的吸附,并通过水和油的体积变化,对溢油吸附材料在扰流状态下对微量油的吸附能力进行评估;所述流动水微量油吸附实验装置还包括用于收集实验废液的储水槽6,第二水槽41中的液体能够通过第二槽口411b流入储水槽6。
油液混合槽4还含有第一固定架501和第二固定架504,第一固定架501和第二固定架504左右设置在第二水槽41的上端,第一固定架501和第二固定架504均垂直于油液混合槽4的长度方向,第一固定架501和第二固定架504位于第二挡板411的上方,即位于第二水槽41的上水槽的顶部,第一固定架501设有用于向第二挡板411喷射油液的喷嘴,第一固定架501的上表面设有与该喷嘴连通的圆槽。具体的是,第一固定架501和第二固定架504均为柱状,第一固定架501和第二固定架504均水平设置于第二水槽41的上端,第一固定架501的底部分布有两个所述喷嘴,可以向第二挡板411上端喷射油液,实现油液混合;第二固定架504上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条形通孔,该条形通孔沿第二固定架504的长度方向设置,两个夹板一一对应穿过两个该条形通孔后与第二挡板411抵接,两个该夹板之间设有用于吸附油液的吸附材料,第二固定架504上还设有用于夹紧固定该夹板的顶丝;所述吸附材料通过螺钉固定于两个该夹板之间,将所述吸附材料浸没与油水混合液中,以吸附所述吸附材料对所述油水混合液中的油介质,通过检测所述吸附材料完成吸附后的液体成分来评价所述吸附材料的性能,若通过选择不同的吸附材料进行实验,则可以筛选出吸附能力较好的吸附材料。
如图3所示,为了简化执行系统2的线路以简化本发明的流动水微量油吸附实验装置的结构,降低成本,执行系统2包括第一泵201、第二泵206、第一电磁阀207、第二电磁阀208和第三电磁阀209,第一电磁阀207为两位三通电磁阀,第一电磁阀207、第二电磁阀208和第三电磁阀209的结构相同,第一电磁阀207包括第一接口A、第二接口B和第三接口C,在第一电磁阀207内,液体能够在该第一电磁阀207的第一接口A和第一电磁阀207的第二接口B之间双向流动,液体还能够在该第一电磁阀207的第一接口A和第一电磁阀207的第三接口C之间双向流动。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流动水微量油吸附实验装置还包括集水槽1、油箱7和第三接头801;例如可以是,用于存放水介质的集水槽1可为一长方体结构,且所述长方体结构的顶部为开放式结构,集水槽1的下端焊接有用于连接管线的接头101;
如图4所示,油箱7通过管线与第一泵201连接,第一泵201通过管线和第四接头505与第一固定架501上表面的所述圆槽连接;
如图5所示,第一三通阀207的第一接口A通过管线连接第二三通阀208的第二接口B,第一三通阀207的第二接口B通过管线连接吸水口802,第一三通阀207的第三接口C通过管线连接第二水槽41的第二接头412;
第二三通阀208的第一接口A通过管线连接第二泵206,第二泵206通过管线连接第三三通阀209的第一接口A,第二三通阀208的第三接口C通过管线连接集水槽1的接头101;
第三三通阀209的第二接口B通过管线连接排水口801,第三三通阀209的第三接口C通过管线连接第一水槽40的第一接头401。
如图5所示,为了便于液体计量,在第一泵201与第四接头505之间设置有第一流量计210,在第一水槽40的第一接头401与第三电磁阀209的第三接口C之间设置有第二流量计211,通过第一电磁阀207、第二电磁阀208和第三电磁阀209的各自三个接口的连接方式,可以实现以下五条液体流动线路,分别为:
(1)、第一条液体流动线路;接口连接方式为:连通第一电磁阀207的第三接口C与第一电磁阀207的第一接口A,连通第二电磁阀208的第二接口B与第二电磁阀208的第一接口A,连通第三电磁阀209的第一接口A与第三电磁阀209的第三接口C;在第二泵206的作用下,第二水槽41内的液体通过第二接头412依次流经第一电磁阀207、第二电磁阀208、第二泵206、第三电磁阀209、第二流量计211和第一接头401,进入第一水槽40,第一水槽40与第二水槽41之间实现液体循环;当停止油液喷射后,油液混合槽4内的油液混合物通过第一条液体流动线路流动时,能够模拟所述吸附材料在扰流状态下对所述油液混合物中的微量油的循环吸附,并通过水和油的体积变化,对溢油吸附材料在扰流状态下对微量油的循环吸附能力进行评估;
(2)、第二条液体流动线路;连通第一电磁阀207的第二接口B与第一电磁阀207的第一接口A,连通第二电磁阀208的第二接口B与第二电磁阀208的第一接口A,连通第三电磁阀209的第一接口A与第三电磁阀209的第三接口C;此线路用于当集水槽1中的水不足时,通过外部水源向第一水槽40供水;将吸水口802与所述外部水源连通,在第二泵206的作用下,所述外部水源的水通过吸水口802依次流经第一电磁阀207、第二电磁阀208、第二泵206、第三电磁阀209、第二流量计211和进液口401,进入第一水槽40;
(3)、第三条液体流动线路;连通第二电磁阀208的第三接口C与第二电磁阀208的第一接口A,连通第三电磁阀209的第一接口A与第三电磁阀209的第三接口C;在第二泵206的作用下,集水槽1中的水依次流经第二电磁阀208、第二泵206、第三电磁阀209、第二流量计211和进液口401,进入第一水槽40,此线路用以通过集水槽1向第一水槽40供水;在集水槽1向第一水槽40供水的情况下,第二槽口411b高于第一槽口411a,被设置于第二水槽41内的所述吸附材料吸附过后的液体通过第二槽口411b进入储水槽6,从而模拟所述吸附材料在扰流状态下对所述油液混合物中的微量油的单次吸附;
(4)、第四条液体流动线路;连通第二电磁阀208的第三接口C与第二电磁阀208的第一接口A,连通第三电磁阀209的第一接口A与第三电磁阀209的第二接口B;在第二泵206的作用下,集水槽1中的水依次流经第二电磁阀208、第二泵206、第三电磁阀209和排水口801,从而在实验完成后,排出集水槽1内残留的液体;
(5)、第五条液体流动线路;连通第一电磁阀207的第三接口C与第一电磁阀207第一接口A,连通第二电磁阀208的第二接口B与第二电磁阀208的第一接口A,连通第三电磁阀209的第一接口A与第三电磁阀209的第二接口B;在第二泵206的作用下,第二水槽41内的液体能通过第二接头412流经第一电磁阀207、第二电磁阀208、第二泵206、第三电磁阀209和排水口801,通过排水口801将第二水槽41内的水排出;在此线路运行时,可以拔出密封塞410b,连通第一水槽40的底部与第二水槽41的底部,将第一水槽40内的实验废液及第二水槽内的实验废液同时排尽。
本发明的流动水微量油吸附实验装置,通过控制系统来控制三个电磁阀的不同连通方式与第二泵206的开关,设计出上述5条液体流动路线,既可以实现油液混合,又可实现水介质的循环利用以及废液的自动排放。
所述流动水微量油吸附实验装置还包括机架8,如图6所示,机架8包括由多根梁连接形成的上层和下层,执行系统2固定于该下层,该上层设有三个区块,如图7所示,该三个区块分别为前半区块、左后区块和右后区块,油液混合槽4固定于该前半区块,集水槽1固定于该左后区块,控制系统3固定于该右后区块。
具体如图1所示,该前半区块的靠左的1/4为油液混合槽4的第一水槽40,其余的3/4为油液混合槽4的第二水槽41;该左后区块内嵌入集水槽1,且该左后区块上设置有可盖合于集水槽1上的盖体;该右后区块的顶面为一自前往后倾斜向上的斜面,该右后区块的后侧设置有一能启闭的防尘板,控制系统3设置于该右后区块内;该上层的左侧和后侧均固定设置有防尘板。在机架8的下层,后半部分由左至右固定设置有第一安装座202、第二安装座205和油箱7,前半部分由左至右依次设置有第三电磁阀209、第二电磁阀208和第一电磁阀207;第一安装座202的前端设置有第一泵201,第一安装座202的后端设置有第一电机203,第一安装座202内设置有连接第一泵201和第一电机203的联轴器;第二安装座205的前端设置有第二泵206,第二安装座205的后端设置有第二电机204,第二安装座205内设置有连接第二泵206和第二电机204的联轴器,具体连接如图3所示。在机架8的底部设置有地脚。
如图8所示,控制系统3,包括电源、PLC、驱动器、开关按钮及触摸屏,该PLC通过该开关按钮和该触摸屏发出指令,来控制该驱动器,进而控制三个电磁阀的连通方式和两个泵(通过控制两个电机来控制两个泵)的开关状态,来实现前述的5条液体流动线路,完成流动水微量油吸附实验。控制系统3的触摸屏设置于该右后区块的顶面,该触摸屏上设置有控制系统3的开关按钮,控制系统3的PLC及驱动器设置于该右后区块的内部,如图1所示。
由上述可知,本发明的流动水微量油吸附实验装置,具有以下优点及效果:
(1)第一水槽40中的液面漫过第一挡板410后进入第二水槽41的上层,用以模拟扰流状态;在第二水槽的上层设置有喷射油液的喷嘴,用以在第二水槽41的上层的液面上实现油液混合,模拟微量油;同时,第二水槽41的上层设置有吸附材料,因此,本发明能够评估该吸附材料在扰流状态下对微量油的吸附能力;
(2)第二水槽41设置有第一槽口411a和第二槽口411b,第二槽口411b高于第一槽口411a,通过改变三个电磁阀的连通方式,本发明既可以评估溢油吸附材料在扰流状态下对微量油的单次吸附能力,也可以评估溢油吸附材料在扰流状态下对微量油的重复吸附能力;
(3)通过控制系统3即可控制三个电磁阀的连通方式与两个泵的开关状态,实现5条液体流动路线,既可以评估溢油吸附材料在扰流状态下对微量油的吸附能力,又可以实现废液的自动排放,便于控制及清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而且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各组成部分并不仅限于上述整体应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描述的各技术特征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一项单独采用或选择多项组合起来使用,因此,本发明理所应当地涵盖了与本案发明点有关的其他组合及具体应用。

Claims (10)

1.一种流动水微量油吸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水微量油吸附实验装置包括:
油液混合槽(4),用于模拟油水混合及油液吸附,油液混合槽(4)含有通过第一挡板(410)隔开形成的第一水槽(40)和第二水槽(41),第一水槽(40)内的液体能够流向第二水槽(41);
执行系统(2),能够向油液混合槽(4)内供应水和油;
控制系统(3),用于控制执行系统(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动水微量油吸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油液混合槽(4)的顶部为开放式结构,第一挡板(410)与油液混合槽(4)的内壁密封连接,在竖直方向上,第一挡板(410)的高度小于油液混合槽(4)的侧壁的高度,第一水槽(40)内的液体能从第一挡板(410)的上方流入第二水槽(41),第一水槽(40)设置有第一接头(401),第二水槽(41)设置有第二接头(4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动水微量油吸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水槽(40)内水平设置有用于阻挡液流的缓冲板(413),缓冲板(413)通过支撑柱(414)固定于第一水槽(40)的底部,第一接头(401)设置于第一水槽(40)的底部,该第一接头(401)位于缓冲板(413)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动水微量油吸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水槽(41)内水平设置有第二挡板(411),第二挡板(411)的一个侧边与第一挡板(410)密封固定连接,在竖直方向上,第二挡板(411)位于第一挡板(410)的上侧边的下方,第二挡板(411)将第二水槽(41)的内腔分隔为上水槽和下水槽,第二挡板(411)的另一个侧边与油液混合槽(4)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用于液体通过的第一槽口(411a),第二接头(412)设置于第二水槽(41)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动水微量油吸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油液混合槽(4)呈长方形槽,第一挡板(410)垂直于油液混合槽(4)的长度方向,第一水槽(40)和第二水槽(41)左右设置,第一水槽(40)的容积小于第二水槽(41)的容积,第一挡板(410)的底部设有密封塞(410b),油液混合槽(4)的右侧设有第二槽口(411b),第二槽口(411b)设置在第一槽口(411a)的上方,所述流动水微量油吸附实验装置包括用于收集实验废液的储水槽(6),第二水槽(41)中的液体能够通过第二槽口(411b)流入储水槽(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动水微量油吸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油液混合槽(4)还含有第一固定架(501)和第二固定架(504),第一固定架(501)和第二固定架(504)左右设置在第二水槽(41)的上端,第一固定架(501)和第二固定架(504)均垂直于油液混合槽(4)的长度方向,第一固定架(501)和第二固定架(504)位于第二挡板(411)的上方,第一固定架(501)设有用于向第二挡板(411)喷射油液的喷嘴,第一固定架(501)的上表面设有与该喷嘴连通的圆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动水微量油吸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固定架(501)和第二固定架(504)均为柱状,第二固定架(504)上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条形通孔,该条形通孔沿第二固定架(504)的长度方向设置,两个夹板一一对应穿过两个该条形通孔后与第二挡板(411)抵接,两个该夹板之间设有用于吸附油液的吸附材料,第二固定架(504)上还设有用于夹紧固定该夹板的顶丝。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动水微量油吸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系统(2)包括第一泵(201)、第二泵(206)、第一电磁阀(207)、第二电磁阀(208)和第三电磁阀(209),第一电磁阀(207)为两位三通电磁阀,第一电磁阀(207)、第二电磁阀(208)和第三电磁阀(209)的结构相同,第一电磁阀(207)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在第一电磁阀(207)内,液体能够在该第一电磁阀(207)的第一接口和第一电磁阀(207)的第二接口之间双向流动,液体还能够在该第一电磁阀(207)的第一接口和第一电磁阀(207)的第三接口之间双向流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流动水微量油吸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水微量油吸附实验装置还包括集水槽(1)、油箱(7)和第三接头(801);
油箱(7)通过管线与第一泵(201)连接,第一泵(201)通过管线和第四接头(505)与第一固定架(501)上表面的所述圆槽连接;
第一三通阀(207)的第一接口通过管线连接第二三通阀(208)的第二接口,第一三通阀(207)的第二接口通过管线连接吸水口(802),第一三通阀(207)的第三接口通过管线连接第二水槽(41)的第二接头(412);
第二三通阀(208)的第一接口通过管线连接第二泵(206),第二泵(206)通过管线连接第三三通阀(209)的第一接口,第二三通阀(208)的第三接口通过管线连接集水槽(1);
第三三通阀(209)的第二接口通过管线连接排水口(801),第三三通阀(209)的第三接口通过管线连接第一水槽(40)的第一接头(40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流动水微量油吸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水微量油吸附实验装置还包括机架(8),机架(8)包括由多根梁连接形成的上层和下层,执行系统(2)固定于该下层,该上层设有三个区块,该三个区块分别为前半区块、左后区块和右后区块,油液混合槽(4)固定于该前半区块,集水槽(1)固定于该左后区块,控制系统(3)固定于该右后区块。
CN201510970122.8A 2015-12-22 2015-12-22 流动水微量油吸附实验装置 Active CN1055271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70122.8A CN105527196B (zh) 2015-12-22 2015-12-22 流动水微量油吸附实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70122.8A CN105527196B (zh) 2015-12-22 2015-12-22 流动水微量油吸附实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27196A true CN105527196A (zh) 2016-04-27
CN105527196B CN105527196B (zh) 2018-04-06

Family

ID=557695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70122.8A Active CN105527196B (zh) 2015-12-22 2015-12-22 流动水微量油吸附实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27196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98339A1 (en) * 1991-01-28 1992-08-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Object comprising an ornament and thereon a monomolecular film
US6159361A (en) * 1997-12-30 2000-12-12 Lapointe; Bernard Oil-reclaiming bouyant apparatus
US20050121375A1 (en) * 2003-12-08 2005-06-09 Petersen Robert N. Mixed immiscible liquids vacuum, separation, and disposal method and system (Mod 1)
CA2541579A1 (en) * 2005-03-31 2006-09-30 Valiant Corporation Oil and water separator
US7163107B1 (en) * 2004-10-28 2007-01-16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Oil/water separator with enhanced in-situ cleaning
CN201121142Y (zh) * 2007-10-25 2008-09-24 北京弘泰汇明能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水中油的分离净化装置
WO2012026684A2 (ko) * 2010-08-27 2012-03-01 Kim Jun Yong 유수분리장치
CN103696409A (zh) * 2013-11-29 2014-04-02 威海维思泰科溢油回收设备有限公司 油污导入装置及清除水中的油的方法
CN104047274A (zh) * 2014-06-17 2014-09-17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研究所 一种水面薄油膜回收分离装置
EP2851443A1 (en) * 2013-09-19 2015-03-25 Natalia Popova Method for comprehensive processing of a material composition from coal- and/or shale-extraction industry wastes to obtain a wide range of valuable chemical products
CN104478153A (zh) * 2014-12-26 2015-04-01 北京神雾环境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含油污水的油水分离装置及处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98339A1 (en) * 1991-01-28 1992-08-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Object comprising an ornament and thereon a monomolecular film
US6159361A (en) * 1997-12-30 2000-12-12 Lapointe; Bernard Oil-reclaiming bouyant apparatus
US20050121375A1 (en) * 2003-12-08 2005-06-09 Petersen Robert N. Mixed immiscible liquids vacuum, separation, and disposal method and system (Mod 1)
US7163107B1 (en) * 2004-10-28 2007-01-16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Oil/water separator with enhanced in-situ cleaning
CA2541579A1 (en) * 2005-03-31 2006-09-30 Valiant Corporation Oil and water separator
US20060219629A1 (en) * 2005-03-31 2006-10-05 Andrew Noestheden Oil and water separator
CN201121142Y (zh) * 2007-10-25 2008-09-24 北京弘泰汇明能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水中油的分离净化装置
WO2012026684A2 (ko) * 2010-08-27 2012-03-01 Kim Jun Yong 유수분리장치
EP2851443A1 (en) * 2013-09-19 2015-03-25 Natalia Popova Method for comprehensive processing of a material composition from coal- and/or shale-extraction industry wastes to obtain a wide range of valuable chemical products
CN103696409A (zh) * 2013-11-29 2014-04-02 威海维思泰科溢油回收设备有限公司 油污导入装置及清除水中的油的方法
CN104047274A (zh) * 2014-06-17 2014-09-17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研究所 一种水面薄油膜回收分离装置
CN104478153A (zh) * 2014-12-26 2015-04-01 北京神雾环境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含油污水的油水分离装置及处理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裴玉起等: "溢油污染处置技术现状分析", 《油气田环境保护》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27196B (zh) 2018-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bidli et al. Novel separator skimmer for oil spill cleanup and oily wastewater treatment: From conceptual system design to the first pilot-scale prototype development
US3527348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parating immiscible liquids
US3844944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ffecting separations
CN201811833U (zh) 海洋泥沙运动模拟装置
KR101993310B1 (ko) 메소코즘 모사 시스템에 장착되는 실험수조
KR102328587B1 (ko) 유동적 유출 오일 회수 장치
KR101670161B1 (ko) 유체 분리 장치
CA3075460A1 (en) Transportable modular system for emergency treatment of water polluted by liquid hydrocarbon spillage
CN105527196B (zh) 流动水微量油吸附实验装置
CN207227055U (zh) 一种密封式气浮机
KR100417337B1 (ko) 자연순환식 유수분리 장치
US3764015A (en) Apparatus for confining floating pollutanys
CN110304686B (zh) 基于磁流体液体分离技术的海面石油回收装置
CN210865270U (zh) 一种供排一体分层流实验装置
CN108502976A (zh) 一种环保自动油水分离装置
US9610519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 decantation of multi-phase chemical fluid
CN211578219U (zh) 一种均衡剖面溯源侵蚀仿真演示装置
JP2008179956A (ja) 淡水取水装置
KR101728209B1 (ko) 기름 방재 및 기름 회수용 선박
CN204034332U (zh) 一种油水分离装置
CN105442513A (zh) 一种基于文丘里效应的海上溢油回收气浮处理装置
KR100939107B1 (ko) 오일회수장치
CN110668587A (zh) 不相溶液体的分离装置
CN208716898U (zh) 一种环保自动油水分离装置
CN208071370U (zh) 一种用于含油污水处理的吸附池及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