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90620A -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外用中药复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外用中药复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90620A
CN103690620A CN201310745907.6A CN201310745907A CN103690620A CN 103690620 A CN103690620 A CN 103690620A CN 201310745907 A CN201310745907 A CN 201310745907A CN 103690620 A CN103690620 A CN 1036906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portions
radix
chinese medicine
weight
radix angelica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74590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90620B (zh
Inventor
萧伟
石学敏
王振中
丁岗
陈俊
王丹丹
杨时
原少伟
刘承伟
张小龙
周军
曹亮
张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Kanion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Kanion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Kanion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Kanion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74590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9062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6906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906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906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906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外用中药复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组合物具有祛风散寒,活血止痛功能。用于四肢麻木,手足无力,腰酸腿痛,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半身不遂后遗症。本发明组合物配方合理,使用方便,安全,见效快,尚未发现明显毒副反应。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外用中药复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外用中药复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滑膜炎持久反复发作,可导致关节内软骨和骨的破坏,关节功能障碍,甚至残废。血管炎病变累及全身各个器官,又称类风湿(RA),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以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自身免疫炎性疾病。该病好发于手、腕、足等小关节,反复发作,呈对称分布。早期有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晚期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僵硬畸形,并伴有骨和骨骼肌的萎缩,极易致残。从病理改变的角度来看,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主要累及关节滑膜(以后可波及到关节软骨、骨组织、关节韧带和肌键),其次为浆膜、心、肺及眼等结缔组织的广泛性炎症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全身性表现除关节病变外,还有发热、疲乏无力、心包炎、皮下结节、胸膜炎、动脉炎、周围神经病变等。现行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目的在于:①控制关节及其它组织的炎症,缓解症状;②保持关节功能和防止畸形;③修复受损关节以减轻疼痛和恢复功能。
由于RA属于慢性顽疾,需长期用药,但目前临床上患者应用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免疫抑组合物等缺乏长期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治疗效果亦不尽人意。因此寻找低毒高效的药物和剂型显的尤为重要。而传统中医治疗关节炎类疾病数千年之经验与优势,针对关节炎病理病机之特点,对症下药,采用活血,化瘀,通络,内服外敷等综合治疗与调理的特色,外用药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有不良反应小、靶向性好,长期用药安全可靠等特点,因此,本产品的开发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在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742830A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了由独活、羌活、生川乌、生草乌、当归、丹参、鸡血藤、川牛夕、伸筋草、透骨草、续断、防己、木瓜、威灵仙、桑寄生、秦艽、杜仲、制乳香、制没药、桂枝制成的中药组合物,用于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寒痛、肿痛,各种腰痛、坐骨神经痛、四肢麻木挛痛等身体多个部位的疼痛。公开号为CN101028366A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了由乳香、没药、桂枝、川椒、红花、生川乌、生草乌、忍冬藤、透骨草、荆芥、地龙、独活、防风、桑寄生、秦艽、牛膝、麝香制成的中药组合物,用于治疗腰肌劳损。公开号为CN101406540A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了由乌梢蛇、白花蛇、金钱白花蛇、马钱子、生川乌、生草乌、红花、杜仲、牛膝、乳香、没药、秦艽、防风、透骨草、木瓜、川断、铅丹、豆油制成的中药组合物,用于治疗急性、慢性风湿引起的关节肿痛、肩周炎、腰腿关节红肿疼痛。公开号为CN101530583A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了由荜拨、生川乌、生草乌、生半夏、生南星、黑胡椒、细辛、白芷、生乳香、没药、透骨草、马钱子、川芎、威灵仙、独活制成的中药组合物,用于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公开号为CN101444581A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了由生南星、生草乌、生川乌、乳香、没药、见肿消、千年健、何首乌、天龙、马钱子、元胡、寻骨风、透骨草、樟脑、冰片制成的中药组合物,用于治疗关节疼痛。公开号为CN103386064A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了由透骨草、生草乌、生川乌、丁香油、乳香、没药、红花、松节油、丹参、黄芥子、山奈、血竭、当归制成的中药组合物,用于治疗关节炎,风湿,筋骨疼痛,跌打,肌肉损伤。现有的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中药疗效一般,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疗效优于现有中药的中药复方组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外用中药复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它具有祛风散寒,活血止痛功能。用于四肢麻木,手足无力,腰酸腿痛,风湿性关节炎及半身不遂后遗症。
本发明提供一种外用中药复方组合物,其包含以下原料药:生川乌25~40重量份、生草乌25~40重量份、透骨草25~40重量份、乳香25~40重量份、没药25~40重量份、秦艽6~20重量份、羌活6~20重量份、独活6~20重量份、豨莶草25~40重量份、红花6~20重量份和当归8~25重量份。
所述的中药复方组合物,优选包含以下原料药:生川乌40重量份、生草乌25重量份、透骨草40重量份、乳香25重量份、没药40重量份、秦艽6重量份、羌活20重量份、独活6重量份、豨莶草40重量份、红花6重量份和当归25重量份。
所述的中药复方组合物,优选包含以下原料药:生川乌25重量份、生草乌30重量份、透骨草25重量份、乳香30重量份、没药25重量份、秦艽10重量份、羌活6重量份、独活10重量份、豨莶草25重量份、红花10重量份和当归8重量份。
所述的中药复方组合物,优选包含以下原料药:生川乌30重量份、生草乌25重量份、透骨草30重量份、乳香25重量份、没药30重量份、秦艽6重量份、羌活10重量份、独活6重量份、豨莶草30重量份、红花6重量份和当归15重量份。
所述的中药复方组合物,优选包含以下原料药:生川乌30重量份、生草乌25重量份、透骨草30重量份、乳香25重量份、没药30重量份、秦艽6重量份、羌活10重量份、独活6重量份、豨莶草30重量份、红花6重量份和当归15重量份。
本发明提供一种外用中药复方组合物,其由以下原料药制成:生川乌25~40重量份、生草乌25~40重量份、透骨草25~40重量份、乳香25~40重量份、没药25~40重量份、秦艽6~20重量份、羌活6~20重量份、独活6~20重量份、豨莶草25~40重量份、红花6~20重量份和当归8~25重量份。
所述的中药复方组合物,优选由以下原料药制成:生川乌40重量份、生草乌25重量份、透骨草40重量份、乳香25重量份、没药40重量份、秦艽6重量份、羌活20重量份、独活6重量份、豨莶草40重量份、红花6重量份和当归25重量份。
所述的中药复方组合物,优选由以下原料药制成:生川乌25重量份、生草乌30重量份、透骨草25重量份、乳香30重量份、没药25重量份、秦艽10重量份、羌活6重量份、独活10重量份、豨莶草25重量份、红花10重量份和当归8重量份。
所述的中药复方组合物,优选由以下原料药制成:生川乌30重量份、生草乌25重量份、透骨草30重量份、乳香25重量份、没药30重量份、秦艽6重量份、羌活10重量份、独活6重量份、豨莶草30重量份、红花6重量份和当归15重量份。
所述的中药复方组合物,优选由以下原料药制成:生川乌30重量份、生草乌25重量份、透骨草30重量份、乳香25重量份、没药30重量份、秦艽6重量份、羌活10重量份、独活6重量份、豨莶草30重量份、红花6重量份和当归15重量份。
所述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其由以下4种制备方法中的任意一种制得:
制备方法1:
(1)将所述生川乌和生草乌合并,用5~10倍量60~80%乙醇回流提取1~3次,每次0.5~2小时,合并提取滤液,浓缩后干燥,得到提取物A;
(2)将所述乳香、没药、羌活、独活和当归粉碎成粗粉合并,用5~15倍量的水,提取挥发油,收集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得到提取物B;
(3)将所述秦艽、透骨草、红花和豨莶草合并,用5~10倍量的水回流提取1~3次,每次0.5~2小时,合并提取滤液,提取滤液浓缩,干燥,得到提取物C;和
(4)将以上提取物A、提取物B和提取物C混合,得到所述中药复方组合物;
或制备方法2:
将所述生川乌、生草乌、透骨草、乳香、没药、秦艽、羌活、独活、豨莶草、红花和当归合并,用5~10倍量60~80%乙醇回流提取1~3次,每次0.5~2小时,合并提取滤液,浓缩后干燥,得到所述中药复方组合物;
或制备方法3:
将所述生川乌、生草乌、透骨草、乳香、没药、秦艽、羌活、独活、豨莶草、红花和当归合并,用5~10倍量水回流提取1~3次,每次0.5~2小时,合并提取滤液,浓缩后干燥,得到所述中药复方组合物;
或制备方法4:
将所述生川乌、生草乌、透骨草、乳香、没药、秦艽、羌活、独活、豨莶草、红花和当归合并,碎成细粉,过筛,得到所述中药复方组合物。
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采用药剂学中常规的制药方法制备成中药外用制剂,其中优选软膏剂、橡胶膏剂、涂膜剂、凝胶剂。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复方组合物配方合理,使用方便,安全,见效快,尚未发现明显毒副反应。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述试验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实施例1:
处方:生川乌25g、生草乌25g、透骨草25g、乳香25g、没药25g、秦艽6g、羌活6g、独活6g、豨莶草25g、红花6g、当归8g。
制法:取处方量的药材,用60%乙醇以药材的9倍量,6倍量分别进行回流提取,共2次,每次1小时,合并提取滤液,浓缩后干燥,得到中药复方组合物提取物,加入适量辅料(硬脂酸、羊毛脂、液体石蜡、三乙醇胺、甘油、蒸馏水),采用中药药剂学中常规的制药方法制备成软膏剂。
实施例2:
处方:生川乌35g、生草乌35g、透骨草35g、乳香35g、没药35g、秦艽15g、羌活15g、独活15g、豨莶草35g、红花15g、当归20g。
制法:取处方量的药材,用药材9倍量70%乙醇进行回流提取,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滤液,浓缩后干燥,得到中药复方组合物提取物,加入适量辅料(松香、羊毛脂、凡士林、液体石蜡、氧化锌),采用橡胶为基质处方,采用中药药剂学中常规的制药方法制备成橡胶膏剂。
实施例3:
处方:生川乌30g、生草乌30g、透骨草30g、乳香30g、没药30g、秦艽10g、羌活10g、独活10g、豨莶草30g、红花10g、当归15g。
制法:取处方量的药材,用80%乙醇以药材的15倍量,10倍量,5倍量分别进行回流提取,共3次,每次0.5小时,合并提取滤液,浓缩后干燥,得到中药复方组合物提取物,加入适量辅料(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丙酮、70%乙醇),采用中药药剂学中常规的制药方法制备成涂膜剂。
实施例4:
处方:生川乌40g、生草乌40g、透骨草40g、乳香40g、没药40g、秦艽20g、羌活20g、独活20g、豨莶草40g、红花20g、当归25g。
制法:取处方量的药材,用65%乙醇以药材的13倍量,8倍量分别进行回流提取,共2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滤液,浓缩后干燥,得到中药复方组合物提取物,加入适量辅料(壳聚糖、丙二醇、三乙醇胺、水),采用中药药剂学中常规的制药方法制备成凝胶剂。
实施例5
处方:生川乌25、生草乌40g、透骨草25、乳香40g、没药25g、秦艽20g、羌活6g、独活20g、豨莶草25g、红花20g和当归8g。
制法:(1)将所述生川乌和生草乌合并,用5倍量用60%乙醇回流提取1次,每次0.5小时,合并提取滤液,浓缩后干燥,得到提取物A;
(2)将所述乳香、没药、羌活、独活和当归粉碎成粗粉合并,用5倍量的水,提取挥发油,收集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得到提取物B;
(3)将所述秦艽、透骨草、红花和豨莶草合并,用5倍量的水回流提取1次,每次0.5小时,合并提取滤液,提取滤液浓缩,干燥,得到提取物C;和
(4)将以上提取物A、提取物B和提取物C混合,得到中药复方组合物I,加入适量辅料(硬脂酸、羊毛脂、液体石蜡、三乙醇胺、甘油、蒸馏水),采用中药药剂学中常规的制药方法制备成软膏剂。
实施例6
处方:生川乌40g、生草乌25g、透骨草40g、乳香25g、没药40g、秦艽6g、羌活20g、独活6g、豨莶草40g、红花6g和当归25g。
制法:(1)将所述生川乌和生草乌合并,用10倍量用8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滤液,浓缩后干燥,得到提取物A;
(2)将所述乳香、没药、羌活、独活和当归粉碎成粗粉合并,用15倍量的水,提取挥发油,收集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得到提取物B;
(3)将所述秦艽、透骨草、红花和豨莶草合并,用10倍量的水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滤液,提取滤液浓缩,干燥,得到提取物C;和
(4)将以上提取物A、提取物B和提取物C混合,得到中药复方组合物I,加入适量辅料(松香、羊毛脂、凡士林、液体石蜡、氧化锌),采用橡胶为基质处方,采用中药药剂学中常规的制药方法制备成橡胶膏剂。
实施例7
处方:生川乌40g、生草乌40g、透骨草40g、乳香40g、没药40g、秦艽6g、羌活6g、独活6g、豨莶草25g、红花6g和当归8g。
制法:(1)将所述生川乌和生草乌合并,用5倍量用80%乙醇回流提取1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滤液,浓缩后干燥,得到提取物A;
(2)将所述乳香、没药、羌活、独活和当归粉碎成粗粉合并,用5倍量的水,提取挥发油,收集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得到提取物B;
(3)将所述秦艽、透骨草、红花和豨莶草合并,用10倍量的水回流提取1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滤液,提取滤液浓缩,干燥,得到提取物C;和
(4)将以上提取物A、提取物B和提取物C混合,得到中药复方组合物I,加入适量辅料(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丙酮、70%乙醇),采用中药药剂学中常规的制药方法制备成涂膜剂。
实施例8
处方:生川乌25g、生草乌25g、透骨草25g、乳香25g、没药25g、秦艽20g、羌活20g、独活20g、豨莶草40g、红花20g和当归25g。
制法:(1)将所述生川乌和生草乌合并,用10倍量用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0.5小时,合并提取滤液,浓缩后干燥,得到提取物A;
(2)将所述乳香、没药、羌活、独活和当归粉碎成粗粉合并,用15倍量的水,提取挥发油,收集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得到提取物B;
(3)将所述秦艽、透骨草、红花和豨莶草合并,用5倍量的水回流提取3次,每次0.5小时,合并提取滤液,提取滤液浓缩,干燥,得到提取物C;和
(4)将以上提取物A、提取物B和提取物C混合,得到中药复方组合物I,加入适量辅料(卡波姆、甘油、三乙醇胺、水),采用中药药剂学中常规的制药方法制备成凝胶剂。
实施例9
处方:生川乌25g、生草乌40g、透骨草25g、乳香40g、没药25g、秦艽20g、羌活6g、独活20g、豨莶草25g、红花20g、当归8g。
制法:取处方量的药材合并,用5倍量水回流提取3次,每次0.5小时,合并提取滤液,浓缩后干燥,得到所述中药复方组合物,加入适量辅料(硬脂酸、羊毛脂、液体石蜡、三乙醇胺、甘油、蒸馏水),采用中药药剂学中常规的制药方法制备成软膏剂。
实施例10
处方:生川乌40g、生草乌25g、透骨草40g、乳香25g、没药40g、秦艽6g、羌活20g、独活6g、豨莶草40g、红花6g、当归25g。
制法:取处方量的药材合并,用10倍量水回流提取1次,2小时,提取滤液,浓缩后干燥,得到所述中药复方组合物,加入适量辅料(松香、羊毛脂、凡士林、液体石蜡、氧化锌),采用橡胶为基质处方,采用中药药剂学中常规的制药方法制备成橡胶膏剂。
实施例11
处方:生川乌30g、生草乌30g、透骨草30g、乳香30g、没药30g、秦艽13g、羌活13g、独活13g、豨莶草30g、红花13g、当归16g。
制法:取处方量的药材合并,用10倍量水回流提取2次,每次1小时,合并提取滤液,浓缩后干燥,得到所述中药复方组合物,加入适量辅料(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丙酮、70%乙醇),采用中药药剂学中常规的制药方法制备成涂膜剂。实施例12
处方:生川乌32.5g、生草乌32.5g、透骨草32.5g、乳香32.5g、没药32.5g、秦艽13g、羌活13g、独活13g、豨莶草32.5g、红花13g、当归16.5g。
制法:取处方量的药材合并,用12倍量水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合并提取滤液,浓缩后干燥,得到所述中药复方组合物,加入适量辅料(壳聚糖、甘油、三乙醇胺、水),采用中药药剂学中常规的制药方法制备成凝胶剂。
实施例13
处方:生川乌25g、生草乌40g、透骨草40g、乳香25g、没药40g、秦艽20g、羌活6g、独活20g、豨莶草40g、红花6g、当归25g。
制法:取处方量的药材合并,碎成细粉,过筛,得到所述中药复方组合物,加入适量辅料(硬脂酸、羊毛脂、液体石蜡、三乙醇胺、甘油、蒸馏水),采用中药药剂学中常规的制药方法制备成软膏剂。
实施例14
处方:生川乌40g、生草乌25g、透骨草25g、乳香40g、没药25g、秦艽6g、羌活20g、独活6g、豨莶草25g、红花20g、当归8g。
制法:取处方量的药材合并,碎成细粉,过筛,得到所述中药复方组合物,加入适量辅料(松香、羊毛脂、凡士林、液体石蜡、氧化锌),采用橡胶为基质处方,采用中药药剂学中常规的制药方法制备成橡胶膏剂。
实施例15
处方:生川乌32.5g、生草乌32.5g、透骨草32.5g、乳香32.5g、没药32.5g、秦艽13g、羌活13g、独活13g、豨莶草32.5g、红花13g、当归16.5g。
制法:取处方量的药材合并,碎成细粉,过筛,得到所述中药复方组合物,加入适量辅料(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丙酮、70%乙醇),采用中药药剂学中常规的制药方法制备成涂膜剂。
实施例16
处方:生川乌25g、生草乌25g、透骨草40g、乳香25g、没药25g、秦艽6g、羌活20g、独活20g、豨莶草25g、红花6g、当归25g。
制法:取处方量的药材合并,碎成细粉,过筛,得到所述中药复方组合物,加入适量辅料(羧甲基纤维素钠、丙二醇、氢氧化钠、水),采用中药药剂学中常规的制药方法制备成凝胶剂。
实施例17本发明中药复方组合物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作用
实验分组及给药:
Wistar大鼠120只,全雄,体重180~220g,适应性饲养3天后,按照体重随机分为12组,每组10只。
分组:
(1)正常对照组:给予蒸馏水0.1g/kg大鼠体重;
(2)模型对照组:给予蒸馏水0.1g/kg大鼠体重;
(3)阳性对照组:给予扶他林0.01g/kg大鼠体重;
(4)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组:说明书实施例1、实施例6、实施例16的中药组合物:给予1.50g生药/kg大鼠体重;
(5)对比药物1组:公开号为CN1742830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中药组合物,按照说明书实施例1制备:给予1.50g生药/kg大鼠体重;
(6)对比药物2组:公开号为CN101028366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中药组合物,按照说明书实施例1制备:给予1.50g生药/kg大鼠体重;
(7)对比药物3组:公开号为CN101406540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中药组合物,按照说明书实施例1制备:给予1.50g生药/kg大鼠体重;
(8)对比药物4组:公开号为CN101530583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中药组合物,按照说明书实施例1制备:给予1.50g生药/kg大鼠体重;
(9)对比药物5组:公开号为CN101444581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中药组合物,按照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制备:给予1.50g生药/kg大鼠体重。
(10)对比药物6组:公开号为CN103386064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中药组合物,按照说明书实施例1制备:给予1.50g生药/kg大鼠体重。
实验方法及观测指标:
正常对照组右足足跖皮内注射灭菌液体石蜡0.1ml,其余各组均于右足足跖皮内注射弗氏不完全佐剂(10g/L)0.1ml/只致炎。造模2周后挑选造模成功大鼠,每组12只,开始局部涂抹给药,剔除大鼠右后肢毛,每日上午、下午各给药1次,药膏涂抹于大鼠右踝关节周围,注意轻轻按摩数下至药物充分吸收。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蒸馏水,连续给药28d。
关节肿胀测定:于造模后用无弹性的软皮尺测量大鼠右后踝关节周径,7天后隔日测1次,直至处死。
肿胀度=当日右后踝关节周径-首次右后踝关节周径
肿胀率=(当日右后踝关节周径-首次右后踝关节周径)/首次一侧后肢容积×100%
大鼠痛阈测定:于造模后检测右侧踝关节压痛痛阈,每隔7天检测一次,直至处死。
关节炎指数(arthritis index,AI)评分:造模14天后每隔3-4天对各组大鼠进行关节炎指数评分:全身病变按5级评分法评价,根据未注射佐剂的其余3只肢体的病变程度累计积分,计算出AI。0分:无红肿;1分:小趾关节红肿;2分:趾关节和足趾肿胀;3分:踝关节以下的足爪肿胀;4分:包括踝关节在内的全部足爪肿胀。把各个关节的积分累计起来,即为每只大鼠的AI。
滑膜组织形态学观察: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剥离切取各组非致炎侧踝关节滑膜及软骨组织,立即放入10%甲醛溶液中,常规脱水,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滑膜组织的病理变化。
实验结果:
对大鼠关节肿胀影响见表1、表2;造模2周后,大鼠踝关节有明显肿胀,与正常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给药1周后本发明实施例1、实施例6、实施例16的中药组合物组肿胀度及肿胀率明显下降,与模型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对比药物1~6组肿胀度及肿胀率下降,与模型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能够抑制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并发症,并且疗效优于对比药物。
对大鼠关节压痛影响见表3;造模2周后,大鼠踝关节压痛明显下降,与正常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给药1周后本发明实施例1、实施例6、实施例16的中药组合物组关节压痛明显下降,与模型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对比药物1~6组关节压痛下降,与模型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能够能够缓解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疼痛,并且疗效优于对比药物。
对大鼠关节炎指数影响见表4;造模2周后,大鼠各关节出现红肿及结节,AI评分上升显著;给药1周后各药物组评分有所下降,给药2周后本发明实施例1、实施例6、实施例16的中药组合物组评分明显下降,与模型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对比药物1~6组评分下降,与模型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能够抑制大鼠佐剂性关节炎并发症,并且疗效优于对比药物。
表1.本发明中药复方组合物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肿胀度的影响(
Figure BDA0000449554860000081
n=12)
Figure BDA0000449554860000082
##p<0.01,#p<0.05,与正常组进行比较;**p<0.01,*p<0.05,与模型对照组进行比较。
表2.本发明中药复方组合物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肿胀率的影响(
Figure BDA0000449554860000083
n=12)
Figure BDA0000449554860000084
##p<0.01,#p<0.05,与正常组进行比较;**p<0.01,*p<0.05,与模型对照组进行比较。
表3.本发明中药复方组合物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关节压痛的影响(
Figure BDA0000449554860000085
n=12)
Figure BDA0000449554860000086
##p<0.01,#p<0.05,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p<0.01,*p<0.05,与模型对照组进行比较。
表4.本发明中药复方组合物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关节炎指数的影响(
Figure BDA0000449554860000092
n=12)
Figure BDA0000449554860000093
**p<0.01,*p<0.05,与模型对照组进行比较。
实施例18本发明中药复方组合物的镇痛作用
热板法:
实验分组及给药:
ICR小鼠110只,全雌,体重18~22g,适应性饲养3天后,进行热板痛阈筛选,筛选痛阈在5~20s之间的小鼠。筛选方法为:将鼠放在预热至55±0.5℃热板测痛仪中,以小鼠舔后足反应的潜伏期作为痛阈指标。
筛选合格小鼠按照体重随机分为11组,每组10只。
分组:
(1)模型对照组:给予蒸馏水0.1g/kg小鼠体重;
(2)阳性对照组:给予扶他林0.01g/kg小鼠体重;
(3)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组:说明书实施例2、实施例7、实施例12的中药组合物:给予3.00g生药/kg小鼠体重;
(4)对比药物1组:公开号为CN1742830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中药组合物,按照说明书实施例1制备:给予3.00g生药/kg小鼠体重;
(5)对比药物2组:公开号为CN101028366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中药组合物,按照说明书实施例1制备:给予3.00g生药/kg小鼠体重;
(6)对比药物3组:公开号为CN101406540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中药组合物,按照说明书实施例1制备:给予3.00g生药/kg小鼠体重;
(7)对比药物4组:公开号为CN101530583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中药组合物,按照说明书实施例1制备:给予3.00g生药/kg小鼠体重;
(8)对比药物5组:公开号为CN101444581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中药组合物,按照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制备:给予3.00g生药/kg小鼠体重。
(9)对比药物6组:公开号为CN103386064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中药组合物,按照说明书实施例1制备:给予3.00g生药/kg小鼠体重。
各组小鼠每天给药一次,以38℃水浴加热药液后再涂抹小鼠双后足,连续3天。
实验方法及观测指标:
给药前分别测定各组小鼠基础痛阈2次,计算各组平均痛阈。末次给药后测定给药后60min,120min、180min时小鼠痛阈。若动物在镇痛作用下舔后足反应潜伏期延长至超过30s,则以30s作为舔足潜伏期的上限,以免过久烫伤皮肤。
实验结果:
结果见表5;给扶他林60min、120min时,能明显延长小鼠痛阈,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痛阈显著提高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本发明实施例2、实施例7、实施例12的中药组合物组在给药后均能显著延长小鼠痛阈,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随时间延长痛阈下降;对比药物1~6组在给药后均能延长小鼠痛阈,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时间延长痛阈下降;提示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并且疗效优于对比药物。
表5.本发明中药复方组合物对小鼠热板反应的影响(n=10)
Figure BDA0000449554860000102
**p<0.01,*p<0.05,与模型对照组进行比较
热辐射法
实验分组及给药:
ICR小鼠110只,全雌,体重18~22g,适应性饲养3天后,将小鼠鼠尾按要求置鼠尾光照测痛仪下(设置光照功率为32),测定并记录小鼠甩尾时间,做为痛阈指标,筛选痛阈在4~7s小鼠,并按照体重随机分为11组,每组10只。
分组:
(1)模型对照组:给予蒸馏水0.1g/kg小鼠体重;
(2)阳性对照组:给予扶他林0.01g/kg小鼠体重;
(3)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组:说明书实施例3、实施例8、实施例10的中药组合物:给予3.00g生药/kg小鼠体重;
(4)对比药物1组:公开号为CN1742830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中药组合物,按照说明书实施例1制备:给予3.00g生药/kg小鼠体重;
(5)对比药物2组:公开号为CN101028366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中药组合物,按照说明书实施例1制备:给予3.00g生药/kg小鼠体重;
(6)对比药物3组:公开号为CN101406540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中药组合物,按照说明书实施例1制备:给予3.00g生药/kg小鼠体重;
(7)对比药物4组:公开号为CN101530583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中药组合物,按照说明书实施例1制备:给予3.00g生药/kg小鼠体重;
(8)对比药物5组:公开号为CN101444581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中药组合物,按照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制备:给予3.00g生药/kg小鼠体重。
(9)对比药物6组:公开号为CN103386064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中药组合物,按照说明书实施例1制备:给予3.00g生药/kg小鼠体重。
各组小鼠每天给药一次,以38℃水浴加热药液后再均匀涂抹小鼠尾巴,连续给药3天。
实验方法及观测指标:
给药前分别测定各组小鼠基础痛阈2次,计算各组平均痛阈。末次给药后测定给药后60min,120min、180min时小鼠痛阈。若动物在镇痛作用下甩尾反应潜伏期延长至超过15s,则停止照射并以15s作为甩尾潜伏期的上限,以免照射过久灼伤皮肤。
实验结果:
结果见表6;给扶他林60min时,能明显延长小鼠甩尾时间,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痛阈极显著提高(p<0.01),随时间延长痛阈值下降;本发明实施例3、实施例8、实施例10的中药组合物组在给药后均能显著延长小鼠痛阈时间,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且随时间延长痛阈降低,且存在剂量相关性。对比药物1~6组在给药后均能延长痛阈时间,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随时间延长痛阈降低,且存在剂量相关性。提示本发明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并且疗效优于对比药物。
表6.本发明中药复方组合物对小鼠光照甩尾的影响(
Figure BDA0000449554860000111
)
Figure BDA0000449554860000112
**p<0.01,*p<0.05,与模型对照组进行比较
尾压痛法
实验分组及给药:
ICR小鼠110只,全雌,体重18~22g,适应性饲养3~5天后,电子压痛仪测定小鼠基础痛阈,并按痛阈高低随机分为11组,每组10只。
分组:
(1)模型对照组:给予蒸馏水0.1g/kg小鼠体重;
(2)阳性对照组:给予扶他林0.01g/kg小鼠体重;
(3)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组:说明书实施例4、实施例5、实施例9的中药组合物:给予3.00g生药/kg小鼠体重;
(4)对比药物1组:公开号为CN1742830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中药组合物,按照说明书实施例1制备:给予3.00g生药/kg小鼠体重;
(5)对比药物2组:公开号为CN101028366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中药组合物,按照说明书实施例1制备:给予3.00g生药/kg小鼠体重;
(6)对比药物3组:公开号为CN101406540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中药组合物,按照说明书实施例1制备:给予3.00g生药/kg小鼠体重;
(7)对比药物4组:公开号为CN101530583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中药组合物,按照说明书实施例1制备:给予3.00g生药/kg小鼠体重;
(8)对比药物5组:公开号为CN101444581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中药组合物,按照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制备:给予3.00g生药/kg小鼠体重。
(9)对比药物6组:公开号为CN103386064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中药组合物,按照说明书实施例1制备:给予3.00g生药/kg小鼠体重。
各组小鼠每天给药一次,以38℃水浴加热药液后再均匀涂抹小鼠尾巴,连续给药3天。
实验方法及观测指标:
给药前将各组小鼠尾根1/3处置电子压痛仪下,通过加压小鼠疼痛时出现缩尾或全身退缩反应,以此时的压力值作为痛阈指标,分别测定基础痛阈2次,计算各组平均痛阈。末次给药后测定给药后60min,120min、180min时小鼠痛阈。
实验结果:
结果见表7;给扶他林60min、120min时,小鼠痛阈明显升高,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痛阈显著提高(p<0.05);本发明实施例4、实施例5、实施例9的中药组合物组在60min、120min时,小鼠痛阈明显升高,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痛阈有极显著提高(p<0.01),且随时间延长痛阈降低,且存在剂量相关性。对比药物1~6组在给药后均能延长痛阈时间,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随时间延长痛阈降低,且存在剂量相关性。提示本发明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并且疗效优于对比药物。
表7.本发明中药复方组合物对小鼠尾压痛的影响(
Figure BDA0000449554860000121
)
Figure BDA0000449554860000122
Figure BDA0000449554860000131
**p<0.01,*p<0.05,与模型对照组进行比较
扭体法
实验分组及给药:
ICR小鼠110只,全雌,体重18~22g,适应性饲养3~5天后,腹部剃毛,按照体重随机分为11组,每组10只。
分组:
(1)模型对照组:给予蒸馏水0.1g/kg小鼠体重;
(2)阳性对照组:给予扶他林0.01g/kg小鼠体重;
(3)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组:说明书实施例1、实施例7、实施例16的中药组合物:给予3.00g生药/kg小鼠体重;
(4)对比药物1组:公开号为CN1742830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中药组合物,按照说明书实施例1制备:给予3.00g生药/kg小鼠体重;
(5)对比药物2组:公开号为CN101028366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中药组合物,按照说明书实施例1制备:给予3.00g生药/kg小鼠体重;
(6)对比药物3组:公开号为CN101406540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中药组合物,按照说明书实施例1制备:给予3.00g生药/kg小鼠体重;
(7)对比药物4组:公开号为CN101530583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中药组合物,按照说明书实施例1制备:给予3.00g生药/kg小鼠体重;
(8)对比药物5组:公开号为CN101444581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中药组合物,按照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制备:给予3.00g生药/kg小鼠体重。
(9)对比药物6组:公开号为CN103386064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中药组合物,按照说明书实施例1制备:给予3.00g生药/kg小鼠体重。
各组小鼠每天给药一次,以38℃水浴温加热液后再涂抹小鼠腹部,连续给药3天。
实验方法及观测指标:
末次给药后45min,腹腔注射0.7%乙酸0.2ml/只,观察注射乙酸后15min内各组小鼠出现扭体反应的时间和扭体反应次数。
实验结果:
结果见表8;阳性药组及本发明实施例4、实施例5、实施例9的中药组合物组小鼠潜伏期比模型对照组延长,扭体次数比模型对照组减少,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对比药物1~6组小鼠潜伏期比模型对照组延长,扭体次数比模型对照组减少,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由实验结果可知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能缓解小鼠扭体反应,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并且疗效优于对比药物。
表8.本发明中药复方组合物对小鼠醋酸扭体的影响(
Figure BDA0000449554860000132
Figure BDA0000449554860000133
Figure BDA0000449554860000141
**p<0.01,*p<0.05,与模型对照组进行比较
实施例19本发明中药复方组合物的抗炎作用
耳肿胀试验
实验分组及给药:
清洁级ICR小鼠110只,全雌,体重18~22g,适应性饲养3天后,按照体重随机分为11组,每组10只。
分组:
(1)模型对照组:给予蒸馏水0.1g/kg小鼠体重;
(2)阳性对照组:给予扶他林0.01g/kg小鼠体重;
(3)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组:说明书实施例2、实施例8、实施例15的中药组合物:给予3.00g生药/kg小鼠体重;
(4)对比药物1组:公开号为CN1742830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中药组合物,按照说明书实施例1制备:给予3.00g生药/kg小鼠体重;
(5)对比药物2组:公开号为CN101028366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中药组合物,按照说明书实施例1制备:给予3.00g生药/kg小鼠体重;
(6)对比药物3组:公开号为CN101406540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中药组合物,按照说明书实施例1制备:给予3.00g生药/kg小鼠体重;
(7)对比药物4组:公开号为CN101530583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中药组合物,按照说明书实施例1制备:给予3.00g生药/kg小鼠体重;
(8)对比药物5组:公开号为CN101444581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中药组合物,按照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制备:给予3.00g生药/kg小鼠体重。
(9)对比药物6组:公开号为CN103386064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中药组合物,按照说明书实施例1制备:给予3.00g生药/kg小鼠体重。
各组小鼠每天给药一次,以38℃水浴加热药液后再均匀涂抹小鼠右耳,连续给药3天。
实验方法及观测指标:
预先在小鼠右耳的前后两面均匀涂抹二甲苯0.05ml/只,左耳不做任何处理。15min后小鼠右耳涂抹药物,60min后,小鼠脱颈椎处死,剪下双耳,用直径9mm打孔器分别在同一部位打下圆耳片,称重,计算肿胀度及肿胀率。
肿胀度(mg)=小鼠右耳廓重(mg)-小鼠左耳廓重(mg)
肿胀率(%)=肿胀度(mg)/左耳廓重(mg)×100%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见表9;各组涂二甲苯后,右耳均有不同程度的肿胀,模型对照组肿胀最明显,肿胀度和肿胀率分别为16.14、116.67%;阳性药组肿胀度、肿胀率均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本发明实施例2、实施例8、实施例15的中药组合物组小鼠耳肿胀度、肿胀率均有下降,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极明显差异(p<0.01)。对比药物1~6组小鼠耳肿胀度、肿胀率均有下降,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由实验结果可知,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有一定缓解作用,并且疗效优于对比药物。
表9.本发明中药复方组合物对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Figure BDA0000449554860000151
)
**p<0.01,*p<0.05,与模型对照组进行比较
足跖肿胀
实验分组及给药:
SD大鼠120只,全雄,体重130~150g,适应性饲养3天后,按照体重随机分为12组,每组10只。
分组:
(1)正常对照组:给予蒸馏水0.1g/kg大鼠体重;
(2)模型对照组:给予蒸馏水0.1g/kg大鼠体重;
(3)阳性对照组:给予扶他林0.01g/kg大鼠体重;
(4)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组:说明书实施例3、实施例5、实施例13的中药组合物:给予1.50g生药/kg大鼠体重;
(5)对比药物1组:公开号为CN1742830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中药组合物,按照说明书实施例1制备:给予1.50g生药/kg大鼠体重;
(6)对比药物2组:公开号为CN101028366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中药组合物,按照说明书实施例1制备:给予1.50g生药/kg大鼠体重;
(7)对比药物3组:公开号为CN101406540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中药组合物,按照说明书实施例1制备:给予1.50g生药/kg大鼠体重;
(8)对比药物4组:公开号为CN101530583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中药组合物,按照说明书实施例1制备:给予1.50g生药/kg大鼠体重;
(9)对比药物5组:公开号为CN101444581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中药组合物,按照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制备:给予1.50g生药/kg大鼠体重;
(10)对比药物6组:公开号为CN103386064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中药组合物,按照说明书实施例1制备:给予3.00g生药/kg小鼠体重。
各组大鼠每天给药1次,以38℃水浴加热药液后再涂抹大鼠右后足,连续给药3天。
实验方法及观测指标:
末次给药前测各组大鼠右后足容积,给药30min后,在每鼠右后足跖皮下注射1%角叉菜胶0.1ml/只,于注射角叉菜胶后1h、2h、3h、4h分别测足跖容积。计算肿胀度及肿胀率。
计算空白对照组和给药组的肿胀度,比较组间差异。
肿胀度(ml)=造模后容积(ml)-造模前容积(ml)
肿胀率(%)=(造模后容积-造模前容积)/造模前容积×100%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见表10、表11;造模1h后,大鼠足跖有明显肿胀,且在1h、2h、3h、4h时模型足跖肿胀度与肿胀率均与正常有显著差异(P<0.01);阳性药组大鼠足跖肿胀度、肿胀率各时间点均显著下降,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极明显差异(P<0.01);本发明实施例3、实施例5、实施例13的中药组合物组在1h、2h、3h、4h时肿胀度与肿胀率明显下降,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对比药物1~6组各时间点各时间点肿胀度肿胀度与肿胀率有所下降,在1h时与模型存在明显差异(P<0.05)。提示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能够明显抑制角叉菜胶注射引起的验证反应,并且疗效优于对比药物。
表10.本发明中药复方组合物对大鼠足跖肿胀度的影响(n=12)
Figure BDA0000449554860000162
##p<0.01,#p<0.05,与正常组进行比较;**p<0.01,*p<0.05,与模型对照组进行比较。
表11.本发明中药复方组合物对大鼠足跖肿胀率的影响(
Figure BDA0000449554860000163
n=12)
Figure BDA0000449554860000164
Figure BDA0000449554860000171
综上所述,本发明可得出如下具体实施方案:
1、一种中药复方组合物,其包含以下原料药:生川乌25~40重量份、生草乌25~40重量份、透骨草25~40重量份、乳香25~40重量份、没药25~40重量份、秦艽6~20重量份、羌活6~20重量份、独活6~20重量份、豨莶草25~40重量份、红花6~20重量份和当归8~25重量份。
2、根据方案1所述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其包含以下原料药:生川乌40重量份、生草乌25重量份、透骨草40重量份、乳香25重量份、没药40重量份、秦艽6重量份、羌活20重量份、独活6重量份、豨莶草40重量份、红花6重量份和当归25重量份。
3、根据方案1所述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其包含以下原料药:生川乌25重量份、生草乌30重量份、透骨草25重量份、乳香30重量份、没药25重量份、秦艽10重量份、羌活6重量份、独活10重量份、豨莶草25重量份、红花10重量份和当归8重量份。
4、根据方案1所述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其包含以下原料药:生川乌30重量份、生草乌25重量份、透骨草30重量份、乳香25重量份、没药30重量份、秦艽6重量份、羌活10重量份、独活6重量份、豨莶草30重量份、红花6重量份和当归15重量份。
5、根据方案1所述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其包含以下原料药:生川乌30重量份、生草乌25重量份、透骨草30重量份、乳香25重量份、没药30重量份、秦艽6重量份、羌活10重量份、独活6重量份、豨莶草30重量份、红花6重量份和当归15重量份。
6、一种中药复方组合物,其由以下原料药制成:生川乌25~40重量份、生草乌25~40重量份、透骨草25~40重量份、乳香25~40重量份、没药25~40重量份、秦艽6~20重量份、羌活6~20重量份、独活6~20重量份、豨莶草25~40重量份、红花6~20重量份和当归8~25重量份。
7、根据方案6所述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其由以下原料药制成:生川乌40重量份、生草乌25重量份、透骨草40重量份、乳香25重量份、没药40重量份、秦艽6重量份、羌活20重量份、独活6重量份、豨莶草40重量份、红花6重量份和当归25重量份。
8、根据方案6所述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其由以下原料药制成:生川乌25重量份、生草乌30重量份、透骨草25重量份、乳香30重量份、没药25重量份、秦艽10重量份、羌活6重量份、独活10重量份、豨莶草25重量份、红花10重量份和当归8重量份。
9、根据方案6所述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其由以下原料药制成:生川乌30重量份、生草乌25重量份、透骨草30重量份、乳香25重量份、没药30重量份、秦艽6重量份、羌活10重量份、独活6重量份、豨莶草30重量份、红花6重量份和当归15重量份。
10、根据方案6所述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其由以下原料药制成:生川乌30重量份、生草乌25重量份、透骨草30重量份、乳香25重量份、没药30重量份、秦艽6重量份、羌活10重量份、独活6重量份、豨莶草30重量份、红花6重量份和当归15重量份。
11、根据方案6至10中任一方案所述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其由以下4种制备方法中的任意一种制得:
制备方法1:
(1)将所述生川乌和生草乌合并,用5~10倍量60~80%乙醇回流提取1~3次,每次0.5~2小时,合并提取滤液,浓缩后干燥,得到提取物A;
(2)将所述乳香、没药、羌活、独活和当归粉碎成粗粉合并,用5~15倍量的水,提取挥发油,收集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得到提取物B;
(3)将所述秦艽、透骨草、红花和豨莶草合并,用5~10倍量的水回流提取1~3次,每次0.5~2小时,合并提取滤液,提取滤液浓缩,干燥,得到提取物C;和
(4)将以上提取物A、提取物B和提取物C混合,得到所述中药复方组合物;
或制备方法2:
将所述生川乌、生草乌、透骨草、乳香、没药、秦艽、羌活、独活、豨莶草、红花和当归合并,用5~10倍量60~80%乙醇回流提取1~3次,每次0.5~2小时,合并提取滤液,浓缩后干燥,得到所述中药复方组合物;
或制备方法3:
将所述生川乌、生草乌、透骨草、乳香、没药、秦艽、羌活、独活、豨莶草、红花和当归合并,用5~10倍量水回流提取1~3次,每次0.5~2小时,合并提取滤液,浓缩后干燥,得到所述中药复方组合物;
或制备方法4:
将所述生川乌、生草乌、透骨草、乳香、没药、秦艽、羌活、独活、豨莶草、红花和当归合并,碎成细粉,过筛,得到所述中药复方组合物。
12、根据方案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药剂学中常规的制药方法制备成中药外用制剂。
13、根据方案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药剂学中常规的制药方法制备成软膏剂、橡胶膏剂、涂膜剂、凝胶剂。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中药复方组合物,其包含以下原料药:生川乌25~40重量份、生草乌25~40重量份、透骨草25~40重量份、乳香25~40重量份、没药25~40重量份、秦艽6~20重量份、羌活6~20重量份、独活6~20重量份、豨莶草25~40重量份、红花6~20重量份和当归8~25重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其包含以下原料药:生川乌40重量份、生草乌25重量份、透骨草40重量份、乳香25重量份、没药40重量份、秦艽6重量份、羌活20重量份、独活6重量份、豨莶草40重量份、红花6重量份和当归25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其包含以下原料药:生川乌25重量份、生草乌30重量份、透骨草25重量份、乳香30重量份、没药25重量份、秦艽10重量份、羌活6重量份、独活10重量份、豨莶草25重量份、红花10重量份和当归8重量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其包含以下原料药:生川乌30重量份、生草乌25重量份、透骨草30重量份、乳香25重量份、没药30重量份、秦艽6重量份、羌活10重量份、独活6重量份、豨莶草30重量份、红花6重量份和当归15重量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其包含以下原料药:生川乌30重量份、生草乌25重量份、透骨草30重量份、乳香25重量份、没药30重量份、秦艽6重量份、羌活10重量份、独活6重量份、豨莶草30重量份、红花6重量份和当归15重量份。
6.一种中药复方组合物,其由以下原料药制成:生川乌25~40重量份、生草乌25~40重量份、透骨草25~40重量份、乳香25~40重量份、没药25~40重量份、秦艽6~20重量份、羌活6~20重量份、独活6~20重量份、豨莶草25~40重量份、红花6~20重量份和当归8~25重量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其由以下原料药制成:生川乌40重量份、生草乌25重量份、透骨草40重量份、乳香25重量份、没药40重量份、秦艽6重量份、羌活20重量份、独活6重量份、豨莶草40重量份、红花6重量份和当归25重量份。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其由以下原料药制成:生川乌25重量份、生草乌30重量份、透骨草25重量份、乳香30重量份、没药25重量份、秦艽10重量份、羌活6重量份、独活10重量份、豨莶草25重量份、红花10重量份和当归8重量份。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其由以下原料药制成:生川乌30重量份、生草乌25重量份、透骨草30重量份、乳香25重量份、没药30重量份、秦艽6重量份、羌活10重量份、独活6重量份、豨莶草30重量份、红花6重量份和当归15重量份。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其由以下原料药制成:生川乌30重量份、生草乌25重量份、透骨草30重量份、乳香25重量份、没药30重量份、秦艽6重量份、羌活10重量份、独活6重量份、豨莶草30重量份、红花6重量份和当归15重量份。
CN201310745907.6A 2013-12-30 2013-12-30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外用中药复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36906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45907.6A CN103690620B (zh) 2013-12-30 2013-12-30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外用中药复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45907.6A CN103690620B (zh) 2013-12-30 2013-12-30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外用中药复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90620A true CN103690620A (zh) 2014-04-02
CN103690620B CN103690620B (zh) 2016-04-06

Family

ID=50352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745907.6A Active CN103690620B (zh) 2013-12-30 2013-12-30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外用中药复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90620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00267A (zh) * 2015-05-13 2015-07-29 林少忠 一种风湿药贴膏
CN106267127A (zh) * 2016-10-12 2017-01-04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 一种治疗腰腿痛痹症的中药组合物及热蒸保健鞋垫
CN111617221A (zh) * 2020-06-04 2020-09-04 梁春荣 一种沙中药止疼黑膏药贴
JP2021066724A (ja) * 2019-10-24 2021-04-30 韓美▲き▼ リウマチ性関節炎を予防および治療するための外用医薬組成物
CN113813325A (zh) * 2021-11-03 2021-12-21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一种二乌止痛散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09740A (zh) * 2002-12-23 2004-07-07 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CN101288711A (zh) * 2007-04-20 2008-10-22 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29265A (zh) * 2009-03-11 2010-09-15 江苏中康药物科技有限公司 治疗关节炎及痛风的药物组合物和制备方法及制剂与用途
CN101884756A (zh) * 2009-05-12 2010-11-17 江苏中康药物科技有限公司 祛风除湿、活络止痛的药物组合物及制法、制剂与用途
CN102920984A (zh) * 2012-10-26 2013-02-13 苏甲臣 治疗风湿关节炎的药物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09740A (zh) * 2002-12-23 2004-07-07 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CN101288711A (zh) * 2007-04-20 2008-10-22 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29265A (zh) * 2009-03-11 2010-09-15 江苏中康药物科技有限公司 治疗关节炎及痛风的药物组合物和制备方法及制剂与用途
CN101884756A (zh) * 2009-05-12 2010-11-17 江苏中康药物科技有限公司 祛风除湿、活络止痛的药物组合物及制法、制剂与用途
CN102920984A (zh) * 2012-10-26 2013-02-13 苏甲臣 治疗风湿关节炎的药物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陈朝晖等: "中药外治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研究进展",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00267A (zh) * 2015-05-13 2015-07-29 林少忠 一种风湿药贴膏
CN106267127A (zh) * 2016-10-12 2017-01-04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 一种治疗腰腿痛痹症的中药组合物及热蒸保健鞋垫
JP2021066724A (ja) * 2019-10-24 2021-04-30 韓美▲き▼ リウマチ性関節炎を予防および治療するための外用医薬組成物
JP6997839B2 (ja) 2019-10-24 2022-02-10 朱飛龍 リウマチ性関節炎を予防および治療するための外用医薬組成物
CN111617221A (zh) * 2020-06-04 2020-09-04 梁春荣 一种沙中药止疼黑膏药贴
CN113813325A (zh) * 2021-11-03 2021-12-21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一种二乌止痛散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13325B (zh) * 2021-11-03 2022-06-28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一种二乌止痛散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90620B (zh) 2016-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93727B (zh) 一种止痛活血舒筋贴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06951B (zh) 一种治疗颈腰椎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03690620B (zh)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外用中药复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84270A (zh) 一种消肿止痛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58673A (zh) 一种祛风除湿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69076A (zh) 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组合物
CN102698014A (zh) 一种治疗骨相关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991811B (zh) 一种治疗风湿关节疼痛、感冒头痛、脘腹疼痛、冻疮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56969A (zh) 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组合物
CN103041261A (zh) 一种治疗热痹的中药组合物
CN102600351B (zh) 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症的中药
CN101804189A (zh) 治疗原发性痛经的药物
CN101091758A (zh) 一种治疗类风湿与骨关节炎的中药及生产方法
CN103055069A (zh) 一种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32220B (zh) 一种用于治疗疼痛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275641C (zh) 解痉酊
CN102805803B (zh)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
CN103656378A (zh) 一种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药药剂
CN103705556B (zh) 一种治疗破伤风的中药组合物
CN107714795A (zh) 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配方及制备方法
CN109806321B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法和在制备治疗外伤药物中的应用
CN103830488A (zh) 一种用于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中药
CN104740565A (zh) 一种治疗冻伤的中药组合物
CN103989893A (zh) 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372170A (zh) 一种治疗热痹外用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