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81054A - 按压型开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按压型开关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681054A CN103681054A CN201310418299.8A CN201310418299A CN103681054A CN 103681054 A CN103681054 A CN 103681054A CN 201310418299 A CN201310418299 A CN 201310418299A CN 103681054 A CN103681054 A CN 10368105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rotating fulcrum
- quick
- distolateral
- switch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能够稳定地切换固定接点与可动接点之间的导通状态的速动机构的按压型开关装置。速动机构(5)具有:导体板(8),一端侧通过第一转动支点(A)被支撑于公用接点端子(31)并设有可动接点(6);驱动板(7),一端侧通过第二转动支点(B)被卡合于该导体板(8)的另一端侧;压缩弹簧(9),一端侧通过第三转动支点(C)被卡止于该驱动板(7)的另一端侧,并且,另一端侧通过第四转动支点(D)被卡止于固定基台(22),其特征在于,伴随着对操作部件(4)的按压操作,以第五转动支点(E)为转动支点来使驱动板(7)转动,而移动第二转动支点(B)。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按压型开关装置,特别是涉及具备根据对操作部件的按压操作而动作的速动机构的按压型开关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受理对操作部件的按压操作的按压型开关装置中,提案了一种结构,其具备固定于壳体的共用固定端子片、常闭固定端子片以及常开固定端子片,并且通过组装于共用固定端子片的杆、设置了可动接点的可动片以及压缩弹簧来构成速动机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按压型开关装置中,在常闭固定端子片以及常开固定端子片的基端相对地设有固定接点,通过由速动机构产生的速动,可动片被移动,固定接点与可动接点的接触状态被切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58858号公报,图2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上述以往的按压型开关装置中,可动片的移动仅依赖通过压缩弹簧所产生的弹簧力,因此,不能在可动片作用弹簧力以上的力。因此,在由于某种原因,可动接点通过弹簧力以上的力而紧固于一侧的固定接点的情况下,不能使可动接点从固定接点离开。结果,存在不能稳定地切换可动接点与固定接点的导通状态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问题点而形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能够稳定地切换固定接点与可动接点之间的导通状态的速动机构的按压型开关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的按压型开关装置具备:外壳,具有收纳部;操作部件,受理按压操作;固定接点端子,具有设于上述收纳部内的公用接点端子以及切换接点端子;可动接点,与上述切换接点端子接触/分离;速动机构,在上述操作部件被按压至规定位置的情况下使上述可动接点驱动,其特征在于,上述公用接点端子立设于上述收纳部内,上述速动机构具有:导体部件,一端侧通过第一转动支点被支撑于上述公用接点端子并设有上述可动接点;驱动部件,一端侧通过第二转动支点被卡合于该导体部件的另一端侧;施力部件,一端侧通过位于上述第一转动支点侧的第三转动支点被卡止于该驱动部件的另一端侧,并且,另一端侧通过位于上述第二转动支点侧的第四转动支点被卡止于与上述外壳一体化了的固定基台,上述速动机构根据对上述操作部件的按压操作,按压配置于上述第三转动支点侧的上述驱动部件或上述施力部件的一部分,上述驱动部件以位于该驱动部件的一端侧且比被配置为比上述第二转动支点更远离上述第一转动支点的第五转动支点为转动支点来转动,而移动上述第二转动支点。
根据该按压型开关装置,驱动部件根据对操作部件的按压操作,以配置于比第二转动支点更远离第一转动支点的外侧的第五转动支点为转动支点来转动而移动第二转动支点。由此,随着对操作部件的按压操作,能够使设于通过第二转动支点与驱动部件卡合的导体部件的可动接点移动,因此,即使在可动接点紧固于设置了切换接点端子的固定基台的一部分的情况下,对操作部件的按压力也会被直接传递并能够强制地使可动接点从固定基台的一部分离开,因此,能够稳定地切换固定接点与可动接点之间的导通状态。此外,并不是从静摩擦状态转移到反转动作,而是从动摩擦状态转移到反转动作,因此,能够降低摩擦,并能够抑制动作点的偏差。
在上述按压型开关装置中,优选上述速动机构通过隔着上述公用接点端子而被配置于上述第二转动支点以及上述第四转动支点的相反侧的上述驱动部件或者上述施力部件的一部分来接受上述操作部件的按压力。该情况下,能够以公用接点端子为基准,在与构成驱动部件的转动支点的第二转动支点以及构成施力部件的转动支点的第四转动支点的相反侧的位置,从操作部件接受按压力,因此,能够确保来自操作部件的按压力的作用点与第二转动支点或第四转动支点之间的长度,所以,能够增长操作部件的按压操作的冲程。
此外,在上述按压型开关装置中,优选上述速动机构在隔着上述切换接点端子而与上述第一转动支点的相反侧配置上述第四转动支点。该情况下,以切换接点端子为基准,将构成施力部件的转动支点的第四转动支点配置于第一转动支点的相反侧的位置,例如,在通过压缩弹簧构成了施力部件的情况下,能够使此弹簧长度形成得较长,因此,能够分散施加到压缩弹簧上的负载,并使压缩弹簧的寿命更长。
并且,在上述按压型开关装置中,优选上述速动机构在上述切换接点端子侧的上述公用接点端子的端面的一部分形成上述第一转动支点。该情况下,在公用接点端子的端面的一部分形成作为导体部件的转动支点的第一转动支点,由此,能够一边以简单的构成实现公用接点端子与导体部件的导通,一边使导体部件转动。
并且,在上述按压型开关装置中,优选上述驱动部件具有侧壁部,该侧壁部包括从上述驱动部件的一端侧沿着上述操作部件的移动方向延伸的基部、以及从该基部向上述驱动部件的另一端侧沿着与上述操作部件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主体部,在上述基部的上述公用接点端子侧形成有凹部,使上述导体部件的另一端侧卡合于上述凹部来形成上述第二转动支点。该情况下,在构成驱动部件的侧壁部的一部分形成作为导体部件的转动支点的第二转动支点,由此,能够以简单的构成来使导体部件转动。
并且,在上述按压型开关装置中,优选在上述操作部件未被按压操作的初始状态下,上述驱动部件的一端侧的顶端部与上述外壳的一部分抵接,构成上述第五转动支点。该情况下,驱动部件的顶端部与外壳的一部分的抵接位置成为第五转动支点,因此,能够以简单的构成来构成第五转动支点,并随着对操作部件的按压操作来使驱动部件转动。
并且,在上述按压型开关装置中,优选上述施力部件由包括板簧的压缩弹簧构成,具有沿着与上述操作部件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一对长边部和设于上述一对长边部的端部的一对连结部,一个连结部附近的上述长边部的一部分向上述操作部件侧弯曲并且被卡止于上述固定基台。该情况下,通过一个连结部附近的长边部的一部分向操作部件侧弯曲并被卡止于固定基台,能够使压缩弹簧的弹簧长度形成得较长,所以,能够分散施加于压缩弹簧上的负载并使压缩弹簧的寿命更长。
并且,在上述按压型开关装置中,优选上述可动接点由在上述切换接点端子的表面滑动的滑动接点构成。该情况下,通过滑动接点来构成可动接点,由此,能够在通过速动机构进行的可动接点的驱动时,去除切换接点端子表面的尘埃等,所以,能够确保可动接点与切换接点端子之间的接触稳定性。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具备能稳定地切换固定接点与可动接点之间的导通状态的速动机构的按压型开关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按压型开关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为上述实施方式的按压型开关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上述实施方式的按压型开关装置所具有的固定基台的立体图。
图4为上述实施方式的按压型开关装置所具有的速动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5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按压型开关装置所具有的固定基台装配了速动机构的情况的立体图。
图6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按压型开关装置所具有的固定基台装配了速动机构的情况的俯视图。
图7为上述实施方式的按压型开关装置的侧剖面图。
图8为上述实施方式的按压型开关装置所具有的速动机构的各构成部件的转动支点以及作用于各构成部件的力的说明图。
图9为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按压型开关装置中,速动机构反转之前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0为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按压型开关装置中,速动机构反转之后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1为上述实施方式的按压型开关装置中,操作部件被按压至最下位置的状态的速动机构的说明图。
图12为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按压型开关装置中,复位时速动机构反转之前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3为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按压型开关装置中,复位时速动机构反转之后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中:
1 按压型开关装置(开关装置)
2 外壳
21 壳体
211 开口部
212 顶棚面
213 限制片
214 引导槽
22 固定基台
221 突出面
222 突出部
222a 板状部
222b 突出片
222c 卡止片
3 固定接点端子
31 公用接点端子
311,311a,311b 公用接点部
312 端子部
313 凹部
32 切换接点端子
321 切换接点部
322 端子部
4 操作部件
41 基部
42 轴部
43,431 侧面部
432 肋部
5 速动机构
6 可动接点
601 基部
602,603 可动接点部
604,605 夹持部
7 驱动板
701 侧壁部
701a 基部
701b 主体部
702 第1连结部
702a 凹部
703 第2连结部
703a 突出片
703b 凹部
704 开口部
8 导体板
801 基部
802 臂部
802a,802b 卡合部
803 缝隙部
9 压缩弹簧
901 长边部
902 第1连结部
902a 缩颈部
902b 卡合片
903 第2连结部
904,904a,904b 台肩部
905 开口部
906 凹部
A 第一转动支点
B 第二转动支点
C 第三转动支点
D 第四转动支点
E 第五转动支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详细地加以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按压型开关装置(以下,仅称为“开关装置”)1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施方式的开关装置1的分解立体图。另外,以下,为了说明的方便,将图1以及图2所示的上方侧称为“开关装置1的上方侧”或仅称为“上方侧”,将图1以及图2所示的下方侧称为“开关装置1的下方侧”或仅称为“下方侧”。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开关装置1被构成为:使后述的操作部件4的一部分从箱状的外壳2的上面部的一部分突出,并通过该突出部分来受理来自操作者等的按压操作。在从外壳2突出的操作部件4的一部分装配有用于防止尘埃或水等异物侵入外壳2内的罩体C。另外,在图2以下的附图中,为了说明的方便,省略该罩体C。
如图2所示,开关装置1例如具备对绝缘性的树脂材料进行成形加工而形成的外壳2。外壳2包括:具有向下方侧开口的箱状的壳体21;具有与壳体21的开口对应的形状,并构成开关装置1的内底面的固定基台22。通过对这些壳体21和固定基台22进行组合,在外壳2的内部形成有收纳开关装置1的构成部件的收纳部。
在壳体21的上面形成有后述的操作部件4的轴部42的上端部可贯通的开口部211。固定基台22从俯视来看具有长方形的形状,在其上面设有具有与壳体21的开口对应的形状的突出面221。壳体21通过以开口来容纳该突出面221而被适当地定位。例如,在容纳了突出面221的状态下通过粘接剂等来进行固定,由此,壳体21与固定基台22形成一体化。在突出面221的一端部(图2所示的右方侧端部)向上方侧突出地设有突出部222。
在形成于外壳2内的收纳部配置固定于固定基台22的固定接点端子3的一部分,并收纳受理通过操作者等进行的按压操作的操作部件4的一部分以及根据对操作部件4的按压操作来动作的速动机构5。详细内容如后面所述,速动机构5由可动接点6、驱动板7、导体板8以及包括板簧的压缩弹簧9构成。
固定接点端子3具有向固定基台22插入成形的金属制的公用接点端子31以及切换接点端子32。公用接点端子31具有:在固定基台22的上方侧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的公用接点部311(311a、311b);从该公用接点部311的下端部向与切换接点端子32的相反侧弯曲,并从此端部向下方侧延伸的端子部312。公用接点部311由在其上端部沿着与固定基台22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分支设置的一对公用接点部311a、311b构成。另一方面,切换接点端子32具有:向固定基台22的上方侧突出的切换接点部321;在该切换接点部321的下方侧的区域,向下方侧延伸的端子部322。另外,公用接点端子31为平时与可动接点6导通的固定接点端子,在本实施方式中,公用接点端子31与可动接点6介由导体板8形成导通状态。另一方面,切换接点端子32为根据对操作部件4的按压操作,在与可动接点6之间切换导通状态的固定接点端子。
操作部件4例如是对绝缘性的树脂材料进行成形加工而形成的,具有:从俯视上看大致具有长方形的形状的基部41;立设于该基部41的一端部的上面的圆柱状的轴部42。在基部41设有与设置轴部42的一边以外的三边对应的侧面部43。在这些侧面部43中,在对置的一对侧面部431的外壁面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肋部432。这些肋部432被构成为可通过后述的壳体21的引导槽214来引导。轴部42被配置为其上端部从壳体21的开口部211突出,并受理来自操作者等的按压操作。
在此,对本实施方式的开关装置1所具有的固定基台22以及速动机构5的构成加以说明。图3为本实施方式的开关装置1所具有的固定基台22的立体图。图4为本实施方式的开关装置1所具有的速动机构5的分解立体图。另外,在图3中示出使固定接点端子3一体化之后的状态下的固定基台22。
如图3所示,在固定基台22中,固定接点端子3以其一部分从突出面221突出的状态沿着固定基台22的长边方向埋设。公用接点端子31被配置为使公用接点部311(311a、311b)从突出面221的上面延伸出,另一方面,使端子部312从固定基台22的下面延伸出。相同地,切换接点端子32被配置为使切换接点部321从突出面221的上面延伸出,另一方面,使端子部322从固定基台22的下面延伸出。即,公用接点端子31(公用接点部311)以及切换接点端子32(切换接点部321)在立设于固定基台22的状态下,设于通过外壳2所形成的收纳部内。
在分成两路的公用接点部311a、311b的顶端部附近设有向切换接点端子32侧开口的凹部313。这些凹部313容纳导体板8的一端侧的一部分(后述的导体板8的卡合部802a)。详细内容如后所述,导体板8被构成为能够通过容纳于凹部313的一部分来转动。即,通过与凹部313内的导体板8的接触位置,构成后述的导体板8的一个转动支点(第一转动支点A)。
切换接点部321被配置于突出部222的内侧(公用接点端子31侧)。切换接点部321在向固定基台22插入成形的状态下与构成突出部222的板状部222a一体化。在板状部222a的上端面的中央附近,向上方侧突出地设有突出片222b。另一方面,在板状部222a的上端面的一端部(图3所示的右方侧端部),向上方侧突出地设有卡止片222c。卡止片222c起到卡止压缩弹簧9的另一端的作用。另一方面,突出片222b起到防止压缩弹簧9的脱落的作用。
如图4所示,速动机构5被构成为包含:对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板材施以冲切(blank)加工以及弯曲加工所形成的作为驱动部件的驱动板7;对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板材施以冲切加工所形成的作为导体部件的导体板8;对具有弹性的金属板材施以冲压加工以及弯曲加工所形成的作为施力部件的压缩弹簧9。以下,对这些驱动板7、导体板8以及压缩弹簧9的构成加以说明。
驱动板7具备:大致在与操作部件4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一对侧壁部701;连结这些侧壁部701的一端部之间的第2连结部703;连结另一端部之间的第1连结部702。一对侧壁部701具有:在第2连结部703的下方,沿开关装置1的上下方向(操作部件4的移动方向)延伸的基部701a;从该基部701a的下端部向第1连结部702侧,在与操作部件4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主体部701b,该基部701a与主体部701b隔着一定距离相对配置。这些第1连结部702、第2连结部703分别具有平板形状。
在第1连结部702的内侧形成有凹部702a。该凹部702a起到卡止后述的压缩弹簧9的一端的作用。另一方面,在第2连结部703的外侧设有突出片703a。详细内容如后所述,在操作部件4未受到按压操作的初始状态下,该突出片703a与后述的壳体21的顶棚面212接触并起到对驱动板7进行定位的作用。
此外,一对侧壁部701(基部701a)中,在第2连结部703的下方侧设有向公用接点端子31侧(第1连结部702侧)开口的凹部703b。这些凹部703b容纳导体板8的另一端侧的一部分(后述的导体板8的卡合部802b)。详细内容如后所述,导体板8被构成为能够通过被容纳于凹部703b的一部分而转动。即,通过与凹部703b内的导体板8的接触位置,构成后述的导体板8的另一个转动支点(第二转动支点B)。在一对侧壁部701与第1、第2连结部702、703之间设有开口部704。这样,驱动板7形成为具有开口部704的环状,可动接点6的一部分(可动接点部602、603)可插通开口部704。
导体板8大致具有平板形状,并具有:在与操作部件4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基部801;自该基部801延伸设置的一对臂部802。基部801从俯视来看大致具有长方形的形状。一对臂部802被设置成与基部801的右端侧(驱动板7的第2连结部703侧)连接的状态,并且,将自与基部801分开一定距离的位置向左端部侧(驱动板7的第1连结部702侧)延伸设置。另外,在基部801与各臂部802之间设有缝隙部803。
在一对臂部802的顶端部附近设有卡合部802a。在组装了开关装置1的状态下,这些卡合部802a与设于构成公用接点端子31的公用接点部311a、311b的凹部313卡合。另一方面,在位于这些卡合部802a的相反侧的导体板8的端部附近设有卡合部802b。在组装了开关装置1的状态下,这些卡合部802b与设于构成驱动板7的侧壁部701的凹部703b卡合。
在基部801的下面装配有可动接点6。可动接点6具有:对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板材施以冲切加工以及弯曲加工所形成的、具有平板形状的基部601;从该基部601的侧端部垂下设置的一对可动接点部602、603。例如,可动接点6通过将基部601的上表面焊接于导体板8的基部801的下表面而被固定。另外,关于相对于导体板8的可动接点6的固定方法,可以适当地变更。
可动接点部602、603具有顶端部向下方侧延伸并向导体板8的臂部802的顶端侧弯曲再折返至基部801侧的形状。另外,可动接点部602、603被配置于可通过设在驱动板7的开口部704的位置。在可动接点部602、603的顶端部设有彼此隔着一定距离而相对配置的夹持部604、605(夹持部605未在图4中示出)。这些夹持部604、605被构成为可夹持切换接点端子32的切换接点部321以及切换接点部321的附近的板状部222a的一部分。而且,被构成为,可根据伴随着对操作部件4的按压操作的导体板8的移动,在切换接点部321的表面滑动。即,可动接点6构成在切换接点部321滑动的滑动接点。通过像这样地以滑动接点构成可动接点6,能够在通过速动机构5进行的可动接点6的驱动时,去除切换接点部321的表面的尘埃等,因此,能够确保可动接点6与切换接点端子32之间的接触稳定性,并提高固定接点端子3间(公用接点端子31与切换接点端子32之间)的导通连接的可靠性。
压缩弹簧9是在对具有弹性的长尺寸的金属板材施以冲压加工而形成环状之后,施以弯曲加工而成的。压缩弹簧9具有:在与操作部件4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一对长边部901;连结该长边部901的一端部之间的第1连结部902;连结另一端部之间的第2连结部903。具有这些长边部901和第1、第2连结部902、903,压缩弹簧9具有从侧视来看大致U字形的形状(参照图8)。
第1连结部902在与长边部901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其顶端部附近与长边部901的延伸方向交叉并向上方侧弯曲。此外,在第1连结部902的顶端部介由缩颈部902a设有卡合片902b。这些缩颈部902a以及卡合片902b被构成为可与设于驱动板7的第1连结部702的凹部702a卡合。即,在将卡合片902b配置于第1连结部702的上方侧的状态下,通过凹部702a来容纳缩颈部902a,由此,驱动板7的第1连结部702与压缩弹簧9的第1连结部902卡合。
另一方面,第2连结部903的附近的长边部901的一部分与长边部901的延伸方向交叉(正交)并向上方侧弯曲。第2连结部903连接在向上方侧延伸的长边部901的顶端部之间。第2连结部903具有平板形状,并在上下方向上延伸设置。在该第2连结部903的侧方设有一对台肩部904(904a、904b)。这些台肩部904a、904b被构成为在速动机构5被收纳于外壳2内的状态下,可与后述的壳体21的限制片213抵接。
详细内容如后所述,压缩弹簧9通过向操作部件4侧弯曲的部分的一部分卡止于驱动板7或固定基台22的突出部222的一部分。在本实施方式的速动机构5中,像这样地,压缩弹簧9的两端部附近向操作部件4侧弯曲,并卡止于驱动板7或固定基台22的突出部222的一部分,由此,能够将压缩弹簧9的弹簧长度设计得较长,所以,能够分散施加到压缩弹簧9的负载并进一步延长压缩弹簧9的寿命。
压缩弹簧9上,在一对长边部901的内侧形成有开口部905。该开口部905被构成为在组装了速动机构5的状态下,固定于导体板8的可动接点6(可动接点部602、603)能够通过的尺寸。在第2连结部903,与开口部905连续地设有凹部906。该凹部906具有向下方侧开口的形状。凹部906被形成为可容纳固定基台22的突出部222的上端部的尺寸。
图5以及图6分别为在本实施方式的开关装置1所具有的固定基台22装配了速动机构5的情况的立体图以及俯视图。另外,在图5以及图6中示出未对本实施方式的开关装置1进行按压操作的初始状态的速动机构5。
在组合了驱动板7、导体板8以及压缩弹簧9的状态下,速动机构5的一部分被固定基台22以及与固定基台22形成了一体化的固定接点端子3支撑,并被配置于图5所示的初始状态的位置(初始位置)。如图5所示,对配置了速动机构5的固定基台22装配壳体21以及操作部件4。速动机构5与壳体21以及操作部件4的一部分接触,并在外壳2的收纳部内,以维持了初始位置的状态被稳定地保持。
如图5以及图6所示,导体板8被保持于与固定基台22形成了一体化的公用接点部311a、311b与驱动板7之间。更具体地讲,导体板8以如下的状态得到保持,即,使设于一对臂部802的顶端部的卡合部802a卡合于设于公用接点部311a、311b的凹部313,另一方面,使卡合部802b与设于驱动板7的第2连结部703附近的凹部703b卡合。另外,在初始状态下,导体板8以通过缝隙部803容纳了驱动板7的侧壁部701的一部分的状态得到保持。
压缩弹簧9被保持于驱动板7与固定基台22的突出部222之间。更具体地讲,压缩弹簧9以如下的状态得到保持,即,使设于第1连结部902的卡合片902b卡合于设在驱动板7的第1连结部702的凹部702a,另一方面,通过凹部906来容纳突出部222,并且第2连结部903被卡止片222c卡止。另外,压缩弹簧9形成使一对台肩部904a、904b与后述的壳体21的限制片213接触的状态(参照图7)。
驱动板7被压缩弹簧9保持。更具体地讲,驱动板7以如下的状态得到保持,即,通过设于第1连结部702的凹部702a来容纳压缩弹簧9的缩颈部902a,另一方面,使侧壁部701向切换接点端子32侧延伸。在初始状态下,对设于第2连结部703的突出片703a向上方侧施力的力作用于驱动板7,并形成使该突出片703a的一部分与后述的壳体21的顶棚面212接触的状态(参照图7)。
装配于导体板8的可动接点6形成将可动接点部602、603配置于突出部222的板状部222a的外侧的状态(参照图5)。在初始状态下,设于这些可动接点部602、603的夹持部604、605夹持切换接点部321的上方侧的板状部222a的一部分。如上所述,构成突出部222的板状部222a由绝缘性的树脂材料形成。因此,公用接点端子31与切换接点端子32之间形成非导通状态。
在压缩弹簧9中,图5以及图6所示的右端部侧(第2连结部903侧)的移动被后述的壳体21的限制片213限制,另一方面,图5以及图6所示的左端部侧(第1连结部902侧)在被压缩的状态下通过驱动板7得到保持。因此,成为对压缩弹簧9在初始状态下附加了打开第1、第2连结部902、903的力(以下,适当地称为“弹性恢复力”)的状态。速动机构5被构成为:利用该压缩弹簧9的弹性恢复力,在操作部件4被按压至一定位置的情况下反转,另一方面,在此按压操作被解除的情况下可恢复初始状态。
在此,参照图7,对本实施方式的开关装置1所具有的速动机构5及与其周边的构成部件的位置关系加以说明。图7为本实施方式的开关装置1的侧剖面图。另外,在图7中示出通过操作部件4的移动方向(上下方向)的中心线的剖面。此外,在图7中示出未进行按压操作的初始状态的开关装置1。
在初始状态下,驱动板7被配置为图7所示的右方侧端部比左方侧端部更靠近上方侧。该情况下,第2连结部703被配置于比第1连结部702高的位置。第2连结部703在其突出片703a接触到壳体21的顶棚面212的状态下被定位。相同地,导体板8被配置为图7所示的右方侧端部比左方侧端部更靠近上方侧。
另一方面,压缩弹簧9被配置为图7所示的左方侧端部比右方侧端部更靠近上方侧。该情况下,第1连结部902被配置于比第2连结部903高的位置。设于第1连结部902的卡合片902b介由驱动板7的第1连结部702的凹部702a向上方侧突出。另一方面,第2连结部903被设于突出部222的卡止片222c卡止。此外,压缩弹簧9形成为配置于第2连结部903的侧方的一对台肩部904a、904b被设于壳体21的内壁面的限制片213从上方侧按压的状态。
操作部件4被配置于速动机构5的上方侧。以将轴部42的下面载置于设在压缩弹簧9的第1连结部902的卡合片902b的状态配置操作部件4。操作部件4的设于对置的一对侧面部431的肋部432被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地设于壳体21的内壁面的引导槽214引导。由此,操作部件4被构成为可伴随着来自操作者的按压操作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的开关装置1中,设于压缩弹簧9的一端侧(图7所示的左端侧)的第1连结部902被配置于公用接点端子31的一部分(公用接点部311a、311b)的外侧(图7所示的左方侧)。另一方面,设于压缩弹簧9的另一端侧(图7所示的右端侧)的第2连结部903被配置于切换接点端子32的一部分(切换接点部321)的外侧(图7所示的右方侧)。因此,即使在外壳2的收纳部内的有限空间内,也能够将压缩弹簧9的弹簧长度设计得较长,因此,能够分散施加于压缩弹簧9的负载并延长寿命。
在此,对本实施方式的开关装置1所具有的速动机构5的各构成部件的转动支点以及作用于各构成部件的力加以说明。图8为本实施方式的开关装置1所具有的速动机构5的各构成部件的转动支点以及作用于各构成部件的力的说明图。另外,图8中示出初始状态下的速动机构5,为了说明的方便,省略了壳体21以及操作部件4。
如图8所示,导体板8通过设于一对臂部802的顶端部的卡合部802a被容纳于设在公用接点部311a、311b的凹部313,并被构成为能够以这些卡合部802a的顶点为第一转动支点A进行转动。另一方面,导体板8通过设于与这些卡合部802a相反侧的一对卡合部802b被容纳于设在驱动板7的第2连结部703附近的凹部703b,并被构成为能够以这些卡合部802b的顶点为第二转动支点B来进行转动。
压缩弹簧9通过设于第1连结部902的卡合片902b(缩颈部902a)与驱动板7的第1连结部702卡合,并被构成为能够以与该第1连结部702接触的卡合片902b的一部分(缩颈部902a)为第三转动支点C来进行转动。另一方面,压缩弹簧9通过第2连结部903,被设于固定基台22的突出部222的卡止片222c卡止,并被构成为能够以与卡止片222c接触的第2连结部903的一部分为第四转动支点D来进行转动。
另外,上述第二转动支点B以及第三转动支点C也作为驱动板7的转动支点来发挥作用。即,驱动板7被构成为可通过第二转动支点B以及第三转动支点C转动。此外,驱动板7成为通过第2连结部703(突出片703a)与壳体21的顶棚面212接触的状态,并被构成为能够以与该顶棚面212接触的第2连结部703(突出片703a)的一部分为第五转动支点E来进行转动。即,在初始状态下,驱动板7的一端侧(第2连结部703侧)的顶端部(突出片703a)与作为外壳(壳体21)的一部分的顶棚面212抵接,并构成第五转动支点E。该情况下,驱动板7的顶端部与作为外壳的壳体21的一部分的抵接位置成为第五转动支点E,因此,能够以简单的构成来构成第五转动支点E,并使驱动板7随着对操作部件4的按压操作而转动。该第五转动支点E作为在从初始状态按压操作部件4的情况下的驱动板7的暂时的转动支点而发挥作用。另外,驱动板7的顶端部所抵接的外壳(壳体21)的一部分不需要是顶棚面212,只要是外壳的内面即可,例如,也可以是从顶棚面212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部。此外,在驱动板7的一端侧的顶端部也可以不设置突出片703a。
第一转动支点A形成于切换接点端子32侧的公用接点端子31的端面的一部分。通过像这样地在公用接点端子31的端面的一部分形成作为导体板8的转动支点的第一转动支点A,能够以简单的构成使公用接点端子31与导体板8导通,并能够使导体板8转动。此外,第二转动支点B形成于构成驱动板7的侧壁部701的一部分。通过像这样地在侧壁部701的一部分形成作为导体板8的转动支点的第二转动支点B,能够以简单的构成使导体板8转动。并且,第四转动支点D隔着切换接点端子32被配置于与第一转动支点A的相反侧。通过像这样地以切换接点端子32为基准,在第一转动支点A的相反侧的位置配置构成压缩弹簧9的转动支点的第四转动支点D,能够使压缩弹簧9的弹簧长度形成得较长,所以,能够分散施加于压缩弹簧9的负载。
在初始状态下,第一转动支点A被配置为比第二转动支点B以及第三转动支点C更靠近下方侧,并被配置为比第四转动支点D更靠近上方侧。即,第一转动支点A被配置为比连接第二转动支点B与第三转动支点C的直线更靠近下方侧。此外,第二转动支点B被配置于第一~第四转动支点A~D中的最上方侧。并且,第三转动支点C被配置为比第二转动支点B更靠近下方侧,并被配置为比第一转动支点A以及第四转动支点D靠近上方侧。并且,第四转动支点D被配置于4个转动支点中的最下方侧。
在像这样地配置第一~第四转动支点A~D的情况下,对压缩弹簧9赋予使第1连结部902和第2连结部903打开的力(弹性恢复力)。因此,作用于第三转动支点C与第四转动支点D之间的力(即,在第1连结部902侧,作用于压缩弹簧9的力)F1如图8所示地朝向左上方侧。而且,作用于第二转动支点B与第三转动支点C之间的力(即,在第1连结部702侧,作用于驱动板7的力)F2稍稍朝向左下方侧。在此,在力F1与力F2之间的角度为θ1的情况下,力F2通过以下的(式1)求出。
F2=F1cosθ1 (式1)
若将作用于第一转动支点A与第二转动支点B之间的力设为Fd,并设力F2的方向与力Fd的方向之间的角度为θ2,则作用于导体板8的力F3通过以下的(式2)求出。即,在角度θ2至少大于0°的情况下,力F3形成朝向上方侧的状态。
F3=F2sinθ2 (式2)
此外,若将作用于第三转动支点C的力设为F4,则该力F4通过以下的(式3)求出。即,在角度θ1至少大于0°的情况下,力F4形成朝向上方侧的状态。此时,若设该力F5的方向与力F4的方向之间的角度为θ3,则使第三转动支点C向上方侧移动的力F5通过以下的(式4)求出。
F4=F1sinθ1 (式3)
F5=F4cosθ3 (式4)
在此,速动机构5中,力F1被配置为总是比力F2靠近上方侧。因此,力F1与力F2之间的角度θ1总是大于0°。在角度θ1比0°大的情况下,根据(式3)以及(式4),向上方侧移动的力F5作用于第三转动支点C。结果,操作部件4形成通过速动机构5总是被向上方侧施力的状态。
此外,在初始状态下,第五转动支点E位于驱动板7的一端侧(第2连结部703侧),并被配置为比第二转动支点B更远离第一转动支点A的外侧(图8所示的右方侧)。另外,第五转动支点E相对于第一转动支点A,位于第二转动支点B的同侧(图8所示的右方侧)。换言之,第五转动支点E隔着第二转动支点B被配置于第一转动支点A的相反侧。并且,第二转动支点B被配置为比第五转动支点E更靠近下方侧。若从初始状态按压操作部件4,驱动板7以第五转动支点E为转动支点进行转动,则设于驱动板7的第二转动支点B被构成为稍可向下方侧移动。
以下,参照图9~图13,对本实施方式的开关装置1所具有的速动机构5的速动动作加以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开关装置1所具有的速动机构5中,伴随着对操作部件4的按压操作,各构成部件一边以上述的多个转动支点(第一~第五转动支点A~E)转动一边进行速动动作。特别是,若操作部件4被压入一定位置以上,则速动机构5反转,固定接点端子3间(公用接点端子31与切换接点端子32之间)被切换成导通状态。
若操作部件4从图8所示的初始状态被按压至外壳2内,则在壳体21内,压缩弹簧9的卡合片902b被轴部42的下表面向下方侧按压。轴部42的下表面的与卡合片902b的接触位置构成来自操作部件4的按压力的作用点。压缩弹簧9以第四转动支点D为转动支点,左方侧端部侧沿逆时针方向转动。
伴随着该压缩弹簧9的转动,在速动机构5中,驱动板7以第五转动支点E为转动支点,左端部侧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并形成图9所示的状态。图9中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开关装置1中反转之前的状态的速动机构5。另外,在图9中,为了说明的方便,省略了壳体21以及操作部件4。在以下所示的图10~图13中也是相同的。
在转移至图9所示的状态时,若驱动板7以第五转动支点E为转动支点进行转动,则设于驱动板7的第二转动支点B稍向下方侧移动。因此,可转动地支撑于第二转动支点B的导体板8也稍向下方侧移动。伴随着导体板8的移动,固定于其下面的可动接点6也稍向下方侧移动。因此,通过设于可动接点部602、603的夹持部604、605而产生的板状部222a的夹持位置稍向下方侧变更。像这样地,能够伴随着对操作部件4的按压操作来变更可动接点部602、603的夹持部604、605的夹持位置。因此,即使在夹持部604、605由于某种原因(例如,长时间的放置、涂布于板状部222a的接点润滑剂的粘度变化)而被紧固于突出部222的板状部222a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对操作部件4的按压力,强制地使夹持部604、605从板状部222a离开,因此,能够稳定地切换可动接点部602、603与切换接点部321的导通状态。
如图9所示,在转移至速动机构5反转之前的状态的情况下,第一转动支点A被配置为比连接第二转动支点B与第三转动支点C的直线更靠近上方侧。即,力F2的方向与力Fd的方向之间的角度θ2变为0°以下,作用于导体板8的力F3的朝向变为朝向下方侧的状态。但是,在速动机构5中,在导体板8固定有滑动接点型的可动接点6,设于其顶端的夹持部604、605夹持突出部222的板状部222a。通过该夹持部604、605的摩擦阻力所产生的力Fμ作用于与力F3相反的方向。在图9所示的速动机构5中示出了该力Fμ的大小与力F3的大小相同的情况。在像这样地力Fμ的大小与力F3的大小相同的情况下,或者,在力F3的大小低于力Fμ的大小的情况下,速动机构5不会反转。
若从图9所示的状态稍向外壳2内按压操作部件4,则力F2的方向与力Fd的方向之间的角度θ2变得更大。与此相伴,若作用于导体板8的力F3的大小超过通过夹持部604、605的摩擦阻力所产生的力Fμ的大小,则速动机构5反转。即,在速动机构5中,导体板8的右方侧端部以第一转动支点A为转动支点并沿着顺时针方向一下子转动过来而形成图10所示的状态。图10中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开关装置1中反转之后的状态的速动机构5。此时,设于驱动板7的第2连结部703的突出片703a形成与壳体21的顶棚面212分离的状态。
如图10所示,若导体板8转动,则与此相伴,固定于导体板8的可动接点6也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由此,在可动接点6,夹持部604、605从突出部222的板状部222a滑动,并形成与切换接点端子32的切换接点部321接触的状态。结果,介由可动接点6,公用接点端子31和切换接点端子32被切换为导通状态,开关装置1成为接通状态。另外,像这样地在速动机构5反转后的状态下,导体板8的下表面与设于板状部222a的上端的突出片222b抵接,右方侧端部成为进一步的转动受到限制的状态。
像这样地,在本实施方式的开关装置1,伴随着速动机构5的反转动作,对固定于导体板8的可动接点6进行驱动。该情况下,若从初始状态按压操作部件4,则如上所述,驱动板7以第五转动支点E为转动支点进行转动,并被压入开关装置1的下方侧(固定基台22侧)。与此相伴,夹持突出部222的板状部222a的可动接点部602、603的夹持部604、605也向下方侧移动。即,夹持部604、605在速动机构5的反转动作前稍稍移动。因此,与夹持部604、605在速动机构5的反转动作前处于未移动的状态(静摩擦状态)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与板状部222a的摩擦系数,因此,能够一边抑制夹持部604、605与板状部222a的摩擦的影响一边实现速动机构5的反转动作。
若从图10所示的状态进一步将操作部件4按压至外壳2内的最下位置,则压缩弹簧9以及驱动板7分别以第四转动支点D以及第二转动支点B为转动支点,左方侧端部进行转动,形成图11所示的状态。图11中示出在本实施方式的开关装置1中操作部件4被按压至最下位置的状态(全冲程状态)的速动机构5。另外,在图11中,速动机构5也是反转了的状态,开关装置1维持接通状态。
在构成速动机构5的压缩弹簧9中,如上所述,使第1连结部902和第2连结部903打开的弹性恢复力工作。因此,如图11所示,若操作部件4从被按压至外壳2内的最下位置的状态起,此按压操作被解除,则速动机构5通过压缩弹簧9的该弹性恢复力而欲返回图8所示的初始状态。以下,对向初始状态恢复时的速动机构5的动作加以说明。
即使在图11所示的全冲程状态下,也是力F1与力F2之间的角度θ1大于0°。因此,在第三转动支点C成为作用了向上方侧移动的力F5的状态。因此,若从图11所示的状态解除对操作部件4的按压操作,则在壳体21内,通过压缩弹簧9的弹性恢复力,压缩弹簧9的左方侧端部侧以第四转动支点D为转动支点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伴随着该压缩弹簧9的转动,在速动机构5,驱动板7以第二转动支点B为转动支点,左方侧端部侧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并形成图12所示的状态。图12中示出在本实施方式的开关装置1中复位时反转之前的状态的速动机构5。
如图12所示,在速动机构5转移至在复位时反转之前的状态的情况下,第一转动支点A被配置为比连接第二转动支点B和第三转动支点C的直线更靠近下方侧。即,力F2与力Fd之间的角度θ2比0°大,作用于导体板8的力F3的朝向变为朝向上方侧的状态。但是,在速动机构5中,通过可动接点6的夹持部604、605的摩擦阻力所产生的力Fμ如上所述地作用于与力F3相反的方向。在图12所示的速动机构5中示出该力Fμ的大小与力F3的大小相同的情况。像这样地,在力Fμ的大小与力F3的大小相同的情况下,或者,在力F3的大小小于力Fμ的大小的情况下,速动机构5不会反转。
若从图12所示的状态稍稍向上方侧推回操作部件4,则力F2的方向与力Fd的方向之间的角度θ2变得更大。与此相伴,若作用于导体板8的力F3的大小超过通过夹持部604、605的摩擦阻力所产生的力Fμ的大小,则速动机构5反转。即,在速动机构5中,导体板8的右方侧端部以第一转动支点A为转动支点,沿逆时针方向一下子转动过来,而形成图13所示的状态。图13中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开关装置1中反转之后的状态的速动机构5。
如图13所示,若导体板8转动,则与此相伴,固定于导体板8的可动接点6也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由此,在可动接点6,夹持部604、605从切换接点部321滑动,并形成与突出部222的板状部222a接触的状态。结果,公用接点端子31与切换接点端子32被切换为非导通状态,开关装置1形成关断状态。其后,在速动机构5,通过压缩弹簧9的弹性恢复力,进一步向上方侧推回操作部件4,并使其恢复到图8所示的初始状态。
像这样地,在本实施方式的开关装置1中,驱动板7根据对操作部件4的按压操作,以配置于比第二转动支点B更从第一转动支点A远离的外侧的第五转动支点E为转动支点进行转动,并移动第二转动支点B,由此,能够随着对操作部件4的按压操作,使设于通过第二转动支点B与驱动板7卡合的导体板8的可动接点6移动。因此,即使在可动接点6由于某种原因被紧固于固定基台22的一部分(例如,板状部222a的一部分)的情况下,对操作部件4的按压力也会被直接传递,并能够强制地从固定基台22剥离可动接点6,因此能够稳定地切换固定接点(切换接点部321)与可动接点6(可动接点部602、603)之间的导通状态。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开关装置1中,速动机构5通过隔着公用接点端子31被配置于第二转动支点B以及第四转动支点D的相反侧的压缩弹簧9的卡合片902b而受到操作部件4的按压力。由此,能够在与以公用接点端子31为基准构成导体板8的转动支点的第二转动支点B以及构成压缩弹簧9的转动支点的第四转动支点D的相反侧的位置受到来自操作部件4的按压力,所以,能够确保来自操作部件4的按压力的作用点与第二转动支点B或第四转动支点D之间的长度,因此,能够增长操作部件4的按压操作的冲程。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是实施方式,可以进行适当地变更来实施。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附图中所示的大小或形状等并不限于此,在发挥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可以进行适当变更。此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可以进行适当地变更来实施。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的速动机构5中,对介由操作部件4的轴部42的下表面,通过压缩弹簧9的卡合片902b来接受与按压操作相伴的按压力的构成加以说明。但是,对于接受速动机构5的按压力的构成,并不限于压缩弹簧9,也可以通过配置于公用接点端子31的外侧(左方侧)的驱动板7的一部分来构成。即使在像这样地进行变更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而且,也可以采用通过配置于公用接点端子31的外侧的压缩弹簧9和驱动板7的各自的一部分来接受与按压操作相伴的按压力的构成。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可动接点6在切换接点端子32(切换接点部321)的表面滑动的滑动接点型的接点构成进行了说明,但接点构成并不限于此。例如,可动接点也可以是与切换接点端子的切换接点部抵接的形态的接点构成。另外,该情况下,无需考虑通过可动接点6的夹持部604、605与板状部222a(或者切换接点部321)之间的摩擦阻力所产生的力。
Claims (12)
1.一种按压型开关装置,具备:外壳,具有收纳部;操作部件,受理按压操作;固定接点端子,具有设于上述收纳部内的公用接点端子以及切换接点端子;可动接点,与上述切换接点端子接触分离;速动机构,在上述操作部件被按压至规定位置的情况下对上述可动接点进行驱动,其特征在于,
上述公用接点端子立设于上述收纳部内,
上述速动机构具有:导体部件,一端侧通过第一转动支点被支撑于上述公用接点端子并设有上述可动接点;驱动部件,一端侧通过第二转动支点被卡合于该导体部件的另一端侧;施力部件,一端侧通过位于上述第一转动支点侧的第三转动支点被卡止于该驱动部件的另一端侧,并且,另一端侧通过位于上述第二转动支点侧的第四转动支点被卡止于与上述外壳一体化了的固定基台,
上述速动机构根据对上述操作部件的按压操作,按压配置于上述第三转动支点侧的上述驱动部件或上述施力部件的一部分,上述驱动部件以位于该驱动部件的一端侧且被配置为比上述第二转动支点更远离上述第一转动支点的第五转动支点为转动支点来转动,而移动上述第二转动支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型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速动机构通过隔着上述公用接点端子而被配置于上述第二转动支点以及上述第四转动支点的相反侧的上述驱动部件或者上述施力部件的一部分来接受上述操作部件的按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压型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速动机构在隔着上述切换接点端子而与上述第一转动支点的相反侧配置上述第四转动支点。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的任一项所述的按压型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速动机构在上述切换接点端子侧的上述公用接点端子的端面的一部分形成上述第一转动支点。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的任一项所述的按压型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驱动部件具有侧壁部,该侧壁部包括从上述驱动部件的一端侧沿着上述操作部件的移动方向延伸的基部、以及从该基部向上述驱动部件的另一端侧沿着与上述操作部件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主体部,在上述基部的上述公用接点端子侧形成有凹部,使上述导体部件的另一端侧卡合于上述凹部来形成上述第二转动支点。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压型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驱动部件具有侧壁部,该侧壁部包括从上述驱动部件的一端侧沿着上述操作部件的移动方向延伸的基部、以及从该基部向上述驱动部件的另一端侧沿着与上述操作部件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主体部,在上述基部的上述公用接点端子侧形成有凹部,使上述导体部件的另一端侧卡合于上述凹部来形成上述第二转动支点。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压型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操作部件未被按压操作的初始状态下,上述驱动部件的一端侧的顶端部与上述外壳的一部分抵接,构成上述第五转动支点。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的任一项所述的按压型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操作部件未被按压操作的初始状态下,上述驱动部件的一端侧的顶端部与上述外壳的一部分抵接,构成上述第五转动支点。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的任一项所述的按压型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施力部件由包括板簧的压缩弹簧构成,具有沿着与上述操作部件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一对长边部和设于上述一对长边部的端部的一对连结部,一个连结部附近的上述长边部的一部分向上述操作部件侧弯曲并且被卡止于上述固定基台。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压型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施力部件由包括板簧的压缩弹簧构成,具有沿着与上述操作部件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一对长边部和设于上述一对长边部的端部的一对连结部,一个连结部附近的上述长边部的一部分向上述操作部件侧弯曲并且被卡止于上述固定基台。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按压型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可动接点由在上述切换接点端子的表面滑动的滑动接点构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3的任一项所述的按压型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可动接点由在上述切换接点端子的表面滑动的滑动接点构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201634A JP5848219B2 (ja) | 2012-09-13 | 2012-09-13 | 押圧型スイッチ装置 |
JP2012-201634 | 2012-09-13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681054A true CN103681054A (zh) | 2014-03-26 |
CN103681054B CN103681054B (zh) | 2016-01-20 |
Family
ID=503183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418299.8A Active CN103681054B (zh) | 2012-09-13 | 2013-09-13 | 按压型开关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848219B2 (zh) |
CN (1) | CN103681054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00432A (zh) * | 2015-06-28 | 2015-09-09 | 朱正直 | 微动感应开关 |
CN109509663A (zh) * | 2018-12-12 | 2019-03-22 | 太仓神明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开关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320957B (zh) * | 2018-01-09 | 2023-12-22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按键以及电子设备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314925A2 (en) * | 1987-10-08 | 1989-05-10 | Omron Corporation | Microswitch |
DE9305074U1 (de) * | 1993-04-02 | 1993-06-09 | Schaltbau AG, 8000 München | Mikroschalter |
JPH10112239A (ja) * | 1996-10-03 | 1998-04-28 | Omron Corp | スイッチ装置 |
CN1725397A (zh) * | 2004-07-21 | 2006-01-25 | 沙尔特宝有限公司 | 微动开关 |
RU2008101749A (ru) * | 2008-01-16 | 2009-07-27 |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ВЭЛАН" (RU) | Микропереключатель сверхминиатюрный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349202A (en) * | 1961-06-15 | 1967-10-24 | Otehall Ltd | Snap-action electric switches |
JPS60183332U (ja) * | 1984-05-11 | 1985-12-05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スイツチ |
JP2002358858A (ja) * | 2001-06-01 | 2002-12-13 | Yamatake Corp | スナップアクション機構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スイッチ |
JP2012064548A (ja) * | 2010-09-17 | 2012-03-29 | Alps Electric Co Ltd | スイッチ装置 |
-
2012
- 2012-09-13 JP JP2012201634A patent/JP5848219B2/ja active Active
-
2013
- 2013-09-13 CN CN201310418299.8A patent/CN10368105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314925A2 (en) * | 1987-10-08 | 1989-05-10 | Omron Corporation | Microswitch |
DE9305074U1 (de) * | 1993-04-02 | 1993-06-09 | Schaltbau AG, 8000 München | Mikroschalter |
JPH10112239A (ja) * | 1996-10-03 | 1998-04-28 | Omron Corp | スイッチ装置 |
CN1725397A (zh) * | 2004-07-21 | 2006-01-25 | 沙尔特宝有限公司 | 微动开关 |
RU2008101749A (ru) * | 2008-01-16 | 2009-07-27 |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ВЭЛАН" (RU) | Микропереключатель сверхминиатюрный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00432A (zh) * | 2015-06-28 | 2015-09-09 | 朱正直 | 微动感应开关 |
CN104900432B (zh) * | 2015-06-28 | 2017-04-12 | 杭州奥普卫厨科技有限公司 | 微动感应开关 |
CN109509663A (zh) * | 2018-12-12 | 2019-03-22 | 太仓神明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开关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4056763A (ja) | 2014-03-27 |
JP5848219B2 (ja) | 2016-01-27 |
CN103681054B (zh) | 2016-01-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1887664B1 (en) | Lever connector | |
JP6702239B2 (ja) | スイッチ及びキーボード | |
US8075328B2 (en) | Connector with an actuator pushed by a base-plate | |
US8100705B2 (en) | Safety door for a rotatable power supply socket | |
CN103681054A (zh) | 按压型开关装置 | |
CN102473551A (zh) | 用于将电气装置附连于导轨的结构 | |
US9496643B2 (en) | Connector | |
CN110268496A (zh) | 开关 | |
CN107430950A (zh) | 触发器开关 | |
CN203406212U (zh) | 按压型开关装置 | |
WO2018025615A1 (ja) | カードエッジコネクタ | |
JP2020126728A (ja) | 電気コネクタ | |
US10608375B2 (en) |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a slider | |
US20120052707A1 (en) | Flat cable connector | |
JP4925907B2 (ja) | 電気部品用ソケット | |
WO2019159590A1 (ja) | スイッチ | |
TWI632572B (zh) | Switch and keyboard | |
US4677260A (en) | Cam operated switch | |
CN1227684C (zh) | 多方向输入装置 | |
KR100549028B1 (ko) | 스위치 장치 | |
JP2012185993A (ja) | スイッチ装置 | |
WO2017208643A1 (ja) | スイッチ及びキーボード | |
JP3812943B2 (ja) | ロック機構付きzifコネクタ | |
KR200343952Y1 (ko) | 전기커넥터 | |
CN104218377B (zh) | 锁合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Alpine Alpine Company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Alps Electric Co., Ltd.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