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76259A - 液晶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76259A
CN103676259A CN201210331350.7A CN201210331350A CN103676259A CN 103676259 A CN103676259 A CN 103676259A CN 201210331350 A CN201210331350 A CN 201210331350A CN 103676259 A CN103676259 A CN 1036762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ess
substrate
liquid crystal
sept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3135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76259B (zh
Inventor
杨博如
高毓谦
宋立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ocom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Innolux Shenzhen Co Ltd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Innolux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nolux Shenzhen Co Ltd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olux Shenzhen Co Ltd,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Innolux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33135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7625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6762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762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762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762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以及一第一间隔物。第一基板包含一基板层、一金属层、一绝缘层及一第一电极层,金属层设置于基板层上,绝缘层设置于金属层及第一电极层之间,绝缘层覆盖金属层,绝缘层具有一第一凹部,致使第一基板的一表面具有一第二凹部,第二凹部具有一第一宽度。第二基板与第一基板相对而设。第一间隔物设置于第二基板上,并具有一顶面与第二凹部相对而设,顶面与第二凹部于垂直基板层的方向上至少部分重叠,顶面具有一第二宽度,第二宽度大于第一宽度。

Description

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主动矩阵式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发展愈来愈成熟,使得液晶显示装置已普遍应用于各种资讯产品中,例如笔记型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智能型手机,或平板计算机等携带式资讯产品上。液晶显示装置的主要元件包括液晶显示面板,而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一薄膜晶体管基板、一滤光基板以及设置于薄膜晶体管基板与滤光基板之间的一液晶层。其中,薄膜晶体管基板与滤光基板是藉由框胶与间隔物(spacer)来维持两基板之间的间隙。
习知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一薄膜晶体管基板、一滤光基板以及设置于薄膜晶体管基板与滤光基板之间的一液晶层。另外,液晶显示装置更可包括一背光模块,背光模块设置于薄膜晶体管基板远离滤光基板的一侧。其中,薄膜晶体管基板具有一透光基板以及一薄膜晶体管层,薄膜晶体管层设置于透光基板的一侧。另外,滤光基板与薄膜晶体管基板相对而设,并具有多个间隔物以维持薄膜晶体管基板及滤光基板之间的间隙。
然而,当液晶显示装置受外力挤压时,薄膜晶体管基板及滤光基板的间隙将变小,可能会导致间隔物与薄膜晶体管基板之间产生错位问题而刮伤薄膜晶体管基板,进而导致液晶显示装置产生漏光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可防止因外力挤压而导致间隔物刮伤液晶显示装置所产生的漏光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依据本发明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以及一第一间隔物。第一基板包含一基板层、一金属层、一绝缘层及一第一电极层,金属层设置于基板层上,绝缘层设置于金属层及第一电极层之间,绝缘层覆盖金属层,并具有一第一凹部,致使第一基板的一表面具有一第二凹部,第二凹部具有一第一宽度。第二基板与第一基板相对而设。第一间隔物设置于第二基板上,并具有一顶面与第二凹部相对而设,顶面与第二凹部于垂直基板层的方向上至少部分重叠,顶面具有一第二宽度,第二宽度大于第一宽度。
在一实施例中,液晶显示装置更包括一液晶层,其设置于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间隔物不接触第一基板的表面。
在一实施例中,金属层与第一基板的一薄膜晶体管的漏极或源极为同一层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绝缘层具有一第一绝缘层及一第二绝缘层,第一绝缘层设置于第二绝缘层上,且第二绝缘层设置于薄膜晶体管之上。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基板更包含一第二电极层,第二电极层设置于第一绝缘层及第二绝缘层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凹部与第二凹部对应设置,且第二凹部的深度小于或等于第一凹部的深度。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绝缘层具有一第三凹部,第三凹部与第一凹部对应设置,且第一凹部的深度小于或等于第三凹部的深度。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凹部的一底部具有多个凸起物。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基板具有另一基板层及一共同电极层,共同电极层设置于另一基板层。
在一实施例中,液晶显示装置更包括一第二间隔物,其设置于第二基板上。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间隔物接触第一基板的表面。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间隔物与第二间隔物于垂直基板层的方向上具有不同高度。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间隔物的高度为第一间隔物的高度的1倍至2倍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间隔物与第二间隔物于垂直基板层的方向上具有相同高度。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间隔物及第二间隔物分别接触第一基板的表面。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基板的表面更具有一第四凹部,第四凹部与第二间隔物对应设置,且第四凹部的深度小于第二凹部的深度。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间隔物的一顶面的宽度大于第四凹部的宽度。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绝缘层更具有一第五凹部,第五凹部与第四凹部对应设置,且第四凹部的深度小于或等于第五凹部的深度。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绝缘层更具有一第六凹部与第五凹部对应设置,且第五凹部的深度小于或等于第六凹部的深度。
承上所述,因依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绝缘层覆盖住金属层,并具有一第一凹部,致使第一基板的表面具有一第二凹部。另外,第一间隔物的顶面与第二凹部的开口至少部分重叠,且顶面的第二宽度大于第二凹部的第一宽度。藉此,当液晶显示装置受外力挤压时,第一间隔物将分别塞入第二基板表面的第二凹部内。因此,可分散液晶显示装置所受到的外力挤压力量,并可藉由第一间隔物卡入第二凹部来提供更多的接触面积,以提供更多的侧向摩擦力,避免因外力挤压而导致间隔物与第一基板产生错位而刮伤第一基板,导致液晶显示装置产生漏光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1B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另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1C为本发明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1D为不同态样的第一间隔物的剖视示意图;
图1E为不同态样的第二凹部的剖视示意图;
图1F及图1G分别为图1A中,于垂直第一基板的基板层方向上,第一间隔物的顶面与第二凹部的开口的重叠示意图;
图1H为图1A的液晶显示装置受外力挤压时,第一间隔物顶抵第一基板的示意图;以及
图2A~图2E分别为本发明另一实施态样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号:
1、2、2a、2b、2c、2d、2e、2f:液晶显示装置
11:薄膜晶体管基板
111:透光基板
112:薄膜晶体管层
12:滤光基板
13、24:液晶层
21、21a、21b、21c、21d、21e、21f:第一基板
211、221:基板层
212:金属层
213:保护层
214:绝缘层
214a:第一绝缘层
214b:第二绝缘层
215:第一电极层
216:表面
217、225:配向层
218:第二电极层
22:第二基板
222:黑色矩阵层
223:滤光层
224:保护层
23、23d:第一间隔物
231:顶面
25:第二间隔物
A、B、C:区域
D:漏极
d1、d2、E、E1:深度
ES:蚀刻终止层
G:栅极
H、H1:高度
O:开口
P:凸起物
S:源极
S1、S2:间隔物
T:薄膜晶体管
T1:栅极介电层
T2:通道层
U1:第一凹部
U2:第二凹部
U3:第三凹部
U4:第四凹部
U5:第五凹部
U6:第六凹部
W1:第一宽度
W2:第二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相关图式,说明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中相同的元件将以相同的参照符号加以说明。
请参照图1A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2的剖视示意图。
液晶显示装置2包括一第一基板21、一第二基板22、一液晶层24及一背光模块(图未显示)。液晶层24设置于第一基板21及第二基板22之间(液晶分子未绘出),而背光模块设置于第一基板21远离第二基板22的一侧。于图1A中,背光模块可设置于第一基板21的下侧,以发出光线射向第一基板21。另外,液晶显示装置2更可包括一第一间隔物23及一第二间隔物25。
第一基板21包含一基板层211、一金属层212、一保护层213、一绝缘层214及一第一电极层215及一配向层217。另外,第一基板21更可包括一薄膜晶体管T。以下,先说明基板层211及薄膜晶体管T的结构。
薄膜晶体管T设置于基板层211上。在实施上,基板层211可为一可透光的材质,用于穿透式显示装置,例如是玻璃、石英或类似物、塑胶、橡胶、玻璃纤维或其他高分子材料,较佳的可为一硼酸盐无碱玻璃基板(aluminosilicate glass substrate)。基板层211亦可为一不透光的材质,用于自发光或反射式显示装置,例如是金属-玻璃纤维复合板、金属-陶瓷复合板。基板层211亦可为一可挠性基板,例如可为一压克力基板,或是厚度很薄的玻璃基板。
薄膜晶体管T具有一栅极G、一栅极介电层T1、一通道层T2、一源极S及一漏极D。栅极G设置于基板层211上,且栅极G的材质为金属(例如为铝、铜、银、钼、或钛)或其合金所构成的单层或多层结构。部分用以传输驱动信号的导线,可以使用与栅极G同层且同一工艺的结构,彼此电性相连,例如扫描线。栅极介电层T1设置于栅极G上,且栅极介电层T1可为有机材质例如为有机硅氧化合物,或无机材质例如为氮化硅、氧化硅、氮氧化硅、碳化硅、氧化铝、氧化铪、或上述材质的多层结构。栅极介电层T1需完整覆盖栅极G,并可选择部分或全部覆盖基板层211。通道层T2相对栅极G位置设置于栅极介电层T1上。在实施上,通道层T2例如可包含一氧化物半导体。其中,前述的氧化物半导体包括氧化物,且氧化物包括铟、锌及锡的至少其中之一。
源极S与漏极D分别设置于通道层T2上,且源极S和漏极D分别与通道层T2接触,于薄膜晶体管T的通道层T2未导通时,两者电性分离。其中,源极S与漏极D的材质可为金属(例如铝、铜、银、钼、或钛)或其合金所构成的单层或多层结构。此外,部分用以传输驱动信号的导线,可以使用与源极S与漏极D同层(即第二金属层M2)且同一工艺的结构,例如数据线。要注意的是,上述的金属层212与薄膜晶体管T的漏极D及源极S可为同一层结构,且可为分别为液晶显示装置2的扫描线及数据线。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的薄膜晶体管T的源极S与漏极D亦设置于一蚀刻终止(etch stop)层ES上,且源极S与漏极D的一端分别自蚀刻终止层ES的开口与通道层T2接触。其中,蚀刻终止层ES可为单层无机材质例如氮化硅、氧化硅、氮氧化硅、碳化硅、氧化铝、氧化铪、或上述材质组合的多层结构。不过,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将源极S与漏极D直接设置于通道层T2上,而不需蚀刻终止层ES。
保护层213设置于漏极D及源极S上,并覆盖漏极D及源极S。另外,绝缘层214设置于金属层212及第一电极层215之间,且绝缘层214覆盖金属层212,并具有一第一凹部U1。于此,绝缘层214覆盖金属层212,并不表示绝缘层214直接接触金属层212而覆盖金属层212,只是表示绝缘层214设置于金属层212之上而不使金属层212露出。另外,绝缘层214设置于金属层212及第一电极层215之间只是代表绝缘层214位于金属层212及第一电极层215之间,并不代表绝缘层214与金属层212及第一电极层215一定直接接触。在本实施例中,绝缘层214包含一第一绝缘层214a及一第二绝缘层214b,第一绝缘层214a设置于第二绝缘层214b上,且第二绝缘层214b设置于薄膜晶体管T之上,并与保护层213直接接触。换言之,保护层213位于第二绝缘层214b与薄膜晶体管T的漏极D及源极S之间。不过,在其它的实施例中,绝缘层214也可只包含一层第一绝缘层214a,或只包含一层第二绝缘层214b,于此并不加以限制。其中,第一绝缘层214a的材质例如可为无机材料,而第二绝缘层214b的材质例如可为一有机材料薄膜层,并例如可为全氟烷氧基乙烯基醚共聚物(Polyfluoroalkoxy,PFA)。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绝缘层214a具有第一凹部U1,致使第一基板21的一表面216上具有一第二凹部U2。换言之,本发明是于工艺上,藉由于绝缘层214(例如本实施例的第一绝缘层214a)上设置第一凹部U1,使得第一基板21的表面216上具有第二凹部U2。第一凹部U1与第二凹部U2对应设置,且第二凹部U2的深度可小于或等于第一凹部U1的深度。于此,深度是指垂直基板层211的方向上的深度。另外,第二绝缘层214b的厚度可为2~3微米(μm),而第一凹部U1与第二凹部U2的深度可介于0.05至1微米之间,较佳为0.05至0.5微米之间。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于第一绝缘层214a上形成第一凹部U1,后续工艺的第一电极层215则形成于第一凹部U1上,使得第一电极层215亦具有凹部,而配向层217再形成于第一电极层215的凹部,以形成第二凹部U2。其中,第一绝缘层214a的第二凹部U2的宽度可略大于第一电极层215的凹部的宽度,而第一凹部U1的宽度可略大于第一电极层215的凹部的宽度。于此,宽度是指平行基板层211的方向上的宽度。
另外,本实施例的第二凹部U2位于薄膜晶体管T之上,不过在其它的实施态样中,第二凹部U2也可设置于其它位置而不位于薄膜晶体管T之上,于此,并不限制。另外,本实施例的第二凹部U2内设置有第一电极层215,不过,在其它的实施态样中,第一电极层215不一定要设置在第二凹部U2内,或者也可部分的第二凹部U2内具有第一电极层215,端视第一间隔物23的设置位置而定。此外,本实施例的第一电极层215可为一像素电极层或为一共同电极层,且配向层217设置于第一电极层215上。于此,配向层217的材质例如可为聚亚酰胺(polyimide,PI),以使液晶层24的液晶分子呈一致性排列。
第二基板22与第一基板21相对而设。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A所示,第二基板22由上而下依序具有一另一基板层221、一黑色矩阵层222、一滤光层223、一保护层224及一配向层225。黑色矩阵层222设置于基板层221上,而滤光层223覆盖基板层221及黑色矩阵层222。其中,滤光层223可具有一红色滤光部、一绿色滤光部及一蓝色滤光部(图未显示)。另外,保护层224设置于滤光层223上,第一间隔物23及第二间隔物25分别设置于保护层224上,而配向层225则设置于第一间隔物23、第二间隔物25及保护层224之上。
特别注意的是,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2为一平面切换(in-plane switch,IPS)式液晶显示装置为例,因此,第二基板22上并没有透明导电层。不过,在其它的垂直切换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例如扭转向列(Twisted Nematic,TN)型液晶显示装置,第二基板22可具有一透明导电层以作为一共同电极层(图未显示),而此共同电极层可设置于基板层221,并位于保护层24与配向层225之间。另外,再注意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一基板21为一薄膜晶体管基板,而第二基板22为一滤光基板,不过,在其它的实施例中,黑色矩阵层222及滤光层223也可分别设置于薄膜晶体管基板,使得第一基板21成为一BOA(BM on array)基板,或成为一COA(color filter on array)基板。于此,均不加以限制。
另外,由于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2为平面切换式液晶显示装置,故第一绝缘层214a及第二绝缘层214b之间并没有设置一电极层,不过,在其它的实施例中,例如图1B的液晶显示装置2a,其为边缘电场切换(fringe fieldswitching,FFS)式液晶显示装置,故第一基板21a更可包含一第二电极层218,且第二电极层218设置于第一绝缘层214a与第二绝缘层214b之间。其中,第一电极层215可为一像素电极层,而第二电极层218可为一共同电极层,或者第一电极层215可为一共同电极层,而第二电极层218可为一像素电极层,于此,并不加以限定。
请再参照图1A所示,第一间隔物23对应第二基板22的黑色矩阵层222而设置于第二基板22上,配向层225则设置于第一间隔物23及保护层224上。换言之,于垂直基板层211的方向上(即液晶显示装置2的俯视方向上),黑色矩阵层222可遮盖住第一间隔物23。要再说明的是,第一间隔物23亦可利用下方金属层遮蔽,而无需一定要设置于黑色矩阵层222下方,于此并不限定第一间隔物23的设置位置。
请参照图1C所示,其为图1A的液晶显示装置2的俯视示意图。于此,只显示液晶显示装置2的扫描线、数据线、黑色矩阵层222及像素的透光区。其中,第一间隔物23不一定要位于薄膜晶体管T(图1C未显示)之上。具体而言,第一间隔物23可例如设置于图1C的区域A(扫描线与数据线的交错处附近)、区域B(邻接于扫描线)或区域C(与扫描线重叠之处)的位置,或其它位置,只要可被黑色矩阵层222遮蔽或被金属层遮蔽即可。
请再参照图1A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间隔物23具有一顶面231,顶面231与第二凹部U2相对而设,且并不接触第一基板21的表面216。另外,第二凹部U2具有一第一宽度W1,而顶面231具有一第二宽度W2,第二宽度W2可大于第一宽度W1,且第二宽度W2不等于第一宽度W1。其中,第二宽度W2例如可为6微米或以上且小于等于30微米,较佳为8~20微米,而第一宽度W1可小于10微米且大于0,较佳者为4~8微米。此外,第二凹部U2具有一开口O,且于垂直基板层211的方向上,第一间隔物23的顶面231的面积可大于或等于开口O的面积。其中,第一间隔物23的剖面形状例如可为四边形、六边形、八边形等柱状体,或可为圆柱体或椭圆柱体,于此,以剖面为略呈倒梯形的柱状体为例。另外,第二凹部U2的开口O的形状可为圆形、多边形或不规则形。须注意的是,于其他实施例中,如图1D所示,若第一间隔物23的顶面为一弧形曲面或其它不规则曲面时,则是以第一间隔物23与第二基板22相连接的底部起算,于此实施例中是以第一间隔物23与第二基板22的保护层224相连接,至第一间隔物23高度H的90%位置的截面宽度视为第二宽度W2(如图1D中,H1=0.9×H)。另外,于其他实施例中,如图1E所示,若第二凹部U2的开口O因凹凸不平而难以量测第一宽度W1时,则是以第二凹部U2的最底部至表面216的深度E的90%的截面宽度视为第一宽度W1(如图1E中,E1=0.9×E)。于此,图1D的第二宽度W2与图1E的第一宽度W1的比例不相同。
请参照图1F及图1G所示,其分别为图1A中,于垂直基板层211的方向上,第一间隔物23的顶面231与第二凹部U2的开口O的重叠示意图。于此,顶面231的形状是以六边形,而开口O的形状是以四边形为例。
如图1F所示,于垂直基板层211的方向上,顶面231与第二凹部U2的开口O可全部重叠;或者如图1G所示,顶面231与第二凹部U2的开口O可部分重叠。因此,于垂直基板层211的方向上,本发明的第一间隔物231与第二凹部U2为至少部分重叠。
请再参照图1A所示,第二间隔物25设置于第二基板22上。于此,第二间隔物25对应黑色矩阵层222而设置于保护层224上。其中,第一间隔物23的数量远大于第二间隔物25的数量,而其材料可分别为树脂类、硅酸盐类、或玻璃纤维类等感光性光阻材料。另外,本实施例的第二间隔物25藉由配向层225而接触第一基板21的表面216。换言之,第一间隔物23与第二间隔物25于垂直基板层211的方向上具有不同高度,使得两者之间具有一高度差。于此,第二间隔物25的高度可为第一间隔物23的高度的1倍至2倍之间,较佳者为1倍至1.5倍之间。
请参照图1H所示,其为图1A的液晶显示装置2受外力挤压时,第一间隔物23顶抵第一基板21的表面216的示意图。于此,只显示第一间隔物23及部分第一基板21。
由于第一间隔物23的数量远大于第二间隔物25,而第一间隔物23为光阻性材料而具有弹性,且第一间隔物23的顶面231与第二凹部U2的开口O至少部分重叠,而第一间隔物23的顶面231的第二宽度W2大于第一宽度W1,故当液晶显示装置2受外力挤压时,多个的第一间隔物23将分别塞入(接触)第一基板21表面216的第二凹部U2内。藉此,可分散液晶显示装置2所受到的挤压力量,并可藉由所述第一间隔物23分别卡入第二凹部U2来提供更多的接触面积,以提供更多的侧向摩擦力,避免因外力挤压而导致间隔物与第一基板21产生错位而刮伤第一基板21,导致液晶显示装置2产生漏光的问题。
请参照图2A所示,其为本发明另一实施态样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2b的剖视示意图。
与图1A的液晶显示装置2主要的不同在于,液晶显示装置2b的第二凹部U2的一底部具有多个凸起物P,藉此,可使第二凹部U2的底部为一粗糙面,以增加第一间隔物23接触第二凹部U2的侧向摩擦力。其中,为了使第二凹部U2的底部具有多个凸起物P,可于工艺中,利用灰阶(gray tone)掩膜,先使第一绝缘层214a的第一凹部U1的底部具有高低起伏而形成多个凸起物,并藉由工艺的控制而使第二凹部U2的底部具有多个凸起物P。
另外,请参照图2B所示,其为本发明又一实施态样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2c的剖视示意图。
与图1A的液晶显示装置2主要的不同在于,液晶显示装置2c的第一基板21c的第二绝缘层214b具有一第三凹部U3,而第三凹部U3与第一凹部U1对应设置,且第一凹部U1深度会小于或等于第三凹部U3的深度。另外,第三凹部U3的宽度可略大于第一凹部U1的宽度。换言之,于形成第二绝缘层214b的工艺中,可使第二绝缘层214b具有第三凹部U3,以使第一基板21c的表面216上具有第二凹部U2。其中,第三凹部U3的宽度可略大于第二凹部U2的宽度。
另外,请参照图2C所示,其为本发明又一实施态样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2d的剖视示意图。
与图1A的液晶显示装置2主要的不同在于,液晶显示装置2d的第一间隔物23d与第二间隔物25于垂直基板层211的方向上具有相同的高度,且第一间隔物23d及第二间隔物25分别藉由配向层225接触第一基板21d的表面216。当液晶显示装置2d受外力挤压时,第一间隔物23d亦可塞入第二凹部U2内。藉此,也可分散液晶显示装置2d所受到的挤压力量,并可藉由第一间隔物23d卡入第二凹部U2来提供更多的接触面积,以提供更多的侧向摩擦力,避免因外力挤压而导致间隔物刮伤液晶显示装置2d而导致漏光问题。
此外,液晶显示装置2b、2c、2d的其它技术特征可参照液晶显示装置2,于此不再赘述。
请参照图2D所示,其为本发明又一实施态样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2e的剖视示意图。
与图2C的液晶显示装置2d主要的不同在于,液晶显示装置2e的第一基板21e的表面216上更具有一第四凹部U4,第四凹部U4与第二间隔物25对应设置,且第四凹部U4的深度d1小于第二凹部U2的深度d2。另外,第二间隔物25的一顶面的宽度大于第四凹部U4的开口的宽度。此外,第一基板21e的第一绝缘层214a更具有一第五凹部U5,第五凹部U5与第四凹部U4对应设置,且第四凹部U4的深度会小于或等于第五凹部U5的深度。
此外,液晶显示装置2e的其它技术特征可参照液晶显示装置2d,于此不再赘述。
另外,请参照图2E所示,其为本发明又一实施态样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2f的剖视示意图。
与图2D的液晶显示装置2e主要的不同在于,液晶显示装置2f的第二绝缘层214b除了具有一第三凹部U3与第一凹部U1对应设置之外,更具有一第六凹部U6与第五凹部U5对应设置,且第一凹部U1深度会小于或等于第三凹部U3的深度,而第五凹部U5的深度会小于或等于第六凹部U6的深度。
此外,液晶显示装置2f的其它技术特征可参照液晶显示装置2e,于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因依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绝缘层覆盖住金属层,并具有一第一凹部,致使第一基板的表面具有一第二凹部。另外,第一间隔物的顶面与第二凹部的开口至少部分重叠,且顶面的第二宽度大于第二凹部的第一宽度。藉此,当液晶显示装置受外力挤压时,第一间隔物将分别塞入第二基板表面的第二凹部内。因此,可分散液晶显示装置所受到的外力挤压力量,并可藉由第一间隔物卡入第二凹部来提供更多的接触面积,以提供更多的侧向摩擦力,避免因外力挤压而导致间隔物与第一基板产生错位而刮伤第一基板,导致液晶显示装置产生漏光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举例性,而非为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任何未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畴,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权利要求中。

Claims (20)

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
一第一基板,包含一基板层、一金属层、一绝缘层及一第一电极层,所述金属层设置于所述基板层上,所述绝缘层设置于所述金属层及所述第一电极层之间,所述绝缘层覆盖所述金属层,并具有一第一凹部,致使所述第一基板的一表面具有一第二凹部,所述第二凹部具有一第一宽度;
一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而设;以及
一第一间隔物,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上,并具有一顶面与所述第二凹部相对而设,所述顶面与所述第二凹部于垂直所述基板层的方向上至少部分重叠,所述顶面具有一第二宽度,所述第二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宽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更包括:
一液晶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及所述第二基板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隔物不接触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表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与所述第一基板的一薄膜晶体管的漏极或源极为同一层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具有一第一绝缘层及一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设置于所述第二绝缘层上,且所述第二绝缘层设置于所述薄膜晶体管之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更包含一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及所述第二绝缘层之间。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部与所述第二凹部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二凹部的深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凹部的深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层具有一第三凹部,所述第三凹部与所述第一凹部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一凹部的深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凹部的深度。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部的一底部具有多个凸起物。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板具有另一基板层及一共同电极层,所述共同电极层设置于所述另一基板层。
11.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更包括:
一第二间隔物,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上。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间隔物接触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表面。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隔物与所述第二间隔物于垂直所述基板层的方向上具有不同高度。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间隔物的高度为所述第一间隔物的高度的1倍至2倍之间。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隔物与所述第二间隔物于垂直所述基板层的方向上具有相同高度。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隔物及所述第二间隔物分别接触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表面。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表面更具有一第四凹部,所述第四凹部与所述第二间隔物对应设置,且所述第四凹部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二凹部的深度。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间隔物的一顶面的宽度大于所述第四凹部的宽度。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更具有一第五凹部,所述第五凹部与所述第四凹部对应设置,且所述第四凹部的深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五凹部的深度。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绝缘层更具有一第六凹部与所述第五凹部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五凹部的深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六凹部的深度。
CN201210331350.7A 2012-09-10 2012-09-10 液晶显示装置 Active CN1036762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31350.7A CN103676259B (zh) 2012-09-10 2012-09-10 液晶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31350.7A CN103676259B (zh) 2012-09-10 2012-09-10 液晶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76259A true CN103676259A (zh) 2014-03-26
CN103676259B CN103676259B (zh) 2016-08-10

Family

ID=50314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31350.7A Active CN103676259B (zh) 2012-09-10 2012-09-10 液晶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76259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36166A (zh) * 2014-12-18 2015-04-22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铜互连coa型液晶面板暗点修复方法及铜互连coa型液晶面板结构
CN106324917A (zh) * 2015-06-26 2017-01-11 南京瀚宇彩欣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面板的形成方法
WO2018137343A1 (zh) * 2017-01-24 2018-08-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垂直取向模式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709705A (zh) * 2019-01-22 2019-05-03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及液晶显示面板
JP2019124887A (ja) * 2018-01-19 2019-07-2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パネル
CN110515244A (zh) * 2019-08-30 2019-11-29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曲面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0056928A1 (zh) * 2018-09-21 2020-03-26 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器
WO2021114393A1 (zh) * 2019-12-12 2021-06-17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抗压液晶显示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WO2022222192A1 (zh) * 2021-04-22 2022-10-27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95245A (zh) * 2003-09-08 2005-03-16 夏普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
JP2007171715A (ja) * 2005-12-26 2007-07-05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 液晶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01452158A (zh) * 2007-12-07 2009-06-10 索尼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US7929105B2 (en) * 2007-09-12 2011-04-19 Hitachi Displays,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95245A (zh) * 2003-09-08 2005-03-16 夏普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
JP2007171715A (ja) * 2005-12-26 2007-07-05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 液晶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US7929105B2 (en) * 2007-09-12 2011-04-19 Hitachi Displays,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1452158A (zh) * 2007-12-07 2009-06-10 索尼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36166B (zh) * 2014-12-18 2017-09-0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铜互连coa型液晶面板暗点修复方法及铜互连coa型液晶面板结构
CN104536166A (zh) * 2014-12-18 2015-04-22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铜互连coa型液晶面板暗点修复方法及铜互连coa型液晶面板结构
CN106324917B (zh) * 2015-06-26 2019-11-01 南京瀚宇彩欣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面板的形成方法
CN106324917A (zh) * 2015-06-26 2017-01-11 南京瀚宇彩欣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面板的形成方法
WO2018137343A1 (zh) * 2017-01-24 2018-08-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垂直取向模式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0914990B2 (en) 2017-01-24 2021-02-09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Vertical alignment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JP2019124887A (ja) * 2018-01-19 2019-07-2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パネル
WO2020056928A1 (zh) * 2018-09-21 2020-03-26 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器
CN109709705A (zh) * 2019-01-22 2019-05-03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及液晶显示面板
CN110515244A (zh) * 2019-08-30 2019-11-29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曲面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515244B (zh) * 2019-08-30 2022-02-2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曲面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1114393A1 (zh) * 2019-12-12 2021-06-17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抗压液晶显示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US11609467B2 (en) 2019-12-12 2023-03-21 Tcl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Anti-stress liquid crystal display structure having movable pillar-shaped supporting elemen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WO2022222192A1 (zh) * 2021-04-22 2022-10-27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76259B (zh) 2016-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76259A (zh) 液晶显示装置
TWI512375B (zh) 液晶顯示裝置
USRE47701E1 (en)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2234434B1 (ko) 표시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TWI615749B (zh) 具有位置輸入功能之顯示裝置
CN102354069B (zh) 液晶显示面板
KR20110133836A (ko) 색필터 표시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평판 표시 장치
JP5526085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20170038519A1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display panel
US8576365B2 (en) Display panel
JP2010072529A (ja)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559190B (zh) 觸控顯示裝置
TW201142419A (en) Display panel
KR20110097077A (ko) 터치 센서를 내장한 액정 표시 장치
JP2005352134A (ja) フィールドシーケンシャルocbモード半透過反射型液晶表示装置
KR101101036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KR20140064502A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02778780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101949924B1 (ko) 횡전계형 액정표시장치
US11003010B2 (en) Optical waveguide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3984168A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JP5207947B2 (ja)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5202105B (zh) 显示面板母板及其制备方法
JP5467567B2 (ja) 液晶装置
JP5203061B2 (ja) 液晶表示パネ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8109 Longhua, Shenzhen, town, Foxcon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E District, building 4, building 1, building

Applicant after: Qunkang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Applicant after: Innolux Display Group

Address before: 518109 Longhua, Shenzhen, town, Foxcon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E District, building 4, building 1, building

Applicant before: Qunkang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Chimei Optoelectronics Co., 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