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73084B - 空调器室内机、具有其的空调器及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室内机、具有其的空调器及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673084B CN103673084B CN201210359433.7A CN201210359433A CN103673084B CN 103673084 B CN103673084 B CN 103673084B CN 201210359433 A CN201210359433 A CN 201210359433A CN 103673084 B CN103673084 B CN 10367308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door
- guiding
- flow
- fan bla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8685 targe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408 swee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019 agi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764 inhibitory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具有其的空调器及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其中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壳体,具有进风口、第一出风口以及第二出风口;第一导流结构,其第一端向进风口方向延伸,其第二端连接至第一出风口,第一导流结构内设置有第一贯流风叶;第二导流结构,其第一端向进风口方向延伸,其第二端连接至第二出风口,第二导流结构内设置有第二贯流风叶;导风结构,可转动地分别设置于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处;第一风门,铰接于第一导流结构的内壁面上;以及第二风门,铰接于第二导流结构的内壁面上。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具有其的空调器及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可以调节空调器室内机内部空气流向,降低噪音。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具有其的空调器及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双贯流风叶的空调器室内机中,为了提高用户使用的舒适度,研究出通过控制单贯流风叶旋转使单边出风口出风的方式,这样可以根据用户的不同需要而选择在空调器室内机的不同侧出风,例如在制冷模式下,上部的贯流风叶转动带动冷风从上侧出风口出风,使冷风从室内空间的上方向下运动,在制热模式下,下部的贯流风叶转动带动热风从下侧出风口出风,使热风从室内空间的下方向上运动,利用热胀冷缩原理,使气流迅速均匀分布到室内空间的整个区域,保证空间热量垂直分布均匀。
然而,当空调器室内机工作时,由于受到转动的贯流风叶的影响,没有启动的贯流风叶所对应的进风口处仍旧会有部分空气进入,并通过对应侧的导流结构排出,这部分空气会造成空调器室内机内部风场紊乱,使空调器室内机的噪音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具有其的空调器及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可以调节空调器室内机内部空气流向、降低噪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壳体,具有进风口、第一出风口以及第二出风口;第一导流结构,其第一端向进风口方向延伸,其第二端连接至第一出风口,第一导流结构内设置有第一贯流风叶;第二导流结构,其第一端向进风口方向延伸,其第二端连接至第二出风口,第二导流结构内设置有第二贯流风叶;导风结构,可转动地分别设置于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处;第一风门,铰接于第一导流结构的内壁面上;以及第二风门,铰接于第二导流结构的内壁面上。
进一步地,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导向机构,导向机构位于第一导流结构与第二导流结构之间并将壳体内部分成第一工作腔和第二工作腔,导向机构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壳体内的导向门,导向门具有打开以将进风口吸入的空气引导至第一工作腔或第二工作腔的第一工作状态,以及关闭以隔离第一工作腔和第二工作腔的第二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导向机构还包括具有导向口的隔板,隔板位于第一贯流风叶与第二贯流风叶之间并将壳体内部分成第一工作腔和第二工作腔,导向门在导向口处可转动地设置。
进一步地,导向口和导向门均有多个,多个导向门与多个导向口一一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当导向门位于第一工作状态时,一个导向门所在平面与第一导流结构的第一端或第二导流结构的第一端相切,其余导向门与切线方向平行。
进一步地,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位于进风口处的热交换器,隔板连接在热交换器和与热交换器相对的壳体的侧壁之间。
进一步地,导向机构沿第一贯流风叶的中心与第二贯流风叶的中心的连线可移动地设置。
进一步地,当导向门将进风口吸入的空气引导至第一工作腔时,第一风门打开,第二风门关闭;当导向门将进风口吸入的空气引导至第二工作腔时,第二风门打开,第一风门关闭;当导向门关闭时,第一风门和第二风门均处于打开状态。
进一步地,导风结构包括绕固定于壳体内的水平轴可转动地设置的导风板和/或绕固定于壳体内的竖直轴可转动地设置的扫风叶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器室内机,空调器室内机为前述任一种的空调器室内机。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室内机为前述任一种的空调器室内机,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判断空调器室内机的运行模式;判断导风结构的转动状态;根据运行模式控制第一风门或第二风门的动作;根据运行模式以及导风结构的转动状态控制导风结构的转动速度;以及根据运行模式以及导风结构的转动状态控制第一贯流风叶和/或第二贯流风叶的转动速度。
进一步地,运行模式包括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根据运行模式控制第一风门或第二风门的动作包括以下步骤:制冷模式下,第一风门打开,第二风门关闭;制热模式下,第二风门打开,第一风门关闭。
进一步地,运行模式包括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导风结构的转动状态包括打开第一出风口、关闭第一出风口、打开第二出风口和关闭第二出风口,根据运行模式以及导风结构的转动状态控制导风结构的转动速度包括以下步骤:制冷模式下,导风结构打开第一出风口时,降低第一出风口处的导风结构的转动速度;制热模式下,导风结构打开第二出风口时,降低第二出风口处的导风结构的转动速度。
进一步地,根据运行模式以及导风结构的转动状态控制第一贯流风叶和/或第二贯流风叶的转动速度包括以下步骤:制冷模式下,导风结构打开第一出风口时,加快第一贯流风叶的转动速度;制热模式下,导风结构打开第二出风口时,加快第二贯流风叶的转动速度。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在两个导流结构中分别铰接有风门,使两个风门分别可开闭地设置在两个导流结构中,当一侧导流结构内的贯流风叶工作,另一侧导流结构中的贯流风叶静止时,工作侧的导流结构中的风门打开,静止侧的导流结构中的风门关闭,使空气全部经过工作侧的导流结构排出,从而确保空调器室内机内部气流流动的顺畅和稳定,并降低空调器室内机内部的噪音。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导风门第一种工作状态的一个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图1的A处放大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导风门第一种工作状态的另一个示意图;以及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导风门第二种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该空调器室内机为壁挂式室内机,包括壳体10、位于壳体10内的热交换器20、导向机构70、两个贯流风叶以及与两个贯流风叶一一对应的两个导流结构。两个贯流风叶分别被两个电机驱动旋转,可以根据需要分别对贯流风叶进行控制,实现单贯流风叶旋转或双贯流风叶旋转,以实现需要的制冷或制热效果。
壳体10包括相对设置的前面板、后面板,以及连接在前面板与后面板之间的相对设置的顶面板和底面板。前面板、后面板、顶面板和底面板之间形成了换热腔。前面板具有进风口11,顶面板具有靠近前面板设置的第一出风口12,底面板具有靠近前面板设置的第二出风口13。
这里将进风口11设置在前面板上是为了增加进风量,因为后面板一般需要靠近墙壁设置,会对空气的流动造成影响。第一出风口12设置在顶面板上且靠近前面板,制冷时可以使冷气流向室内空间的上方排出,而第二出风口13设置在底面板且靠近前面板,制热时可以使热气流向室内空间的下方排出,且由于前面板前方一般没有障碍物阻挡,可以使气流更好地流通,利用热胀冷缩原理,使气流迅速在室内空间扩散,以提高换热效率。
这里也可以将进风口11设置于壳体10的前面板上,将第一出风口12设置于壳体10的顶面板且靠近前面板处,将第二出风口13位于壳体10的底面板且靠近前面板处,也可以起到与前一设置方式相同的技术效果。
当然,进风口11、第一出风口12和第二出风口13的设置方式不限于此,而是可以设置在壳体10的任何一侧面板上,只要能够与壳体10内部的换热腔相连通即可。
热交换器20设置在进风口11处,用于使进风口11吸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以达到制冷或制热的目的。
两个贯流风叶包括由第一驱动电机41驱动的第一贯流风叶31和由第二驱动电机42驱动的第二贯流风叶32,其中第一贯流风叶31横置于换热腔的上部,第二贯流风叶32横置于换热腔的下部,使第一贯流风叶31位于第二贯流风叶32上方,且两个贯流风叶的中心连线沿竖直方向延伸。
两个贯流风叶分别由对应的驱动电机驱动,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控制,以达到更好的出风效果。优选地,制冷模式下,第一贯流风叶31启动,第二贯流风叶32静止,使冷空气被第一贯流风叶31排出第一出风口12,并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迅速下降,快速制冷。制热模式下,第一贯流风叶31静止,第二贯流风叶32启动,使热空气被第二贯流风叶32排出第二出风口13,并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迅速上升,快速制热。
热交换器20的顶端高于第一贯流风叶31的最高点,热交换器20的底端低于第二贯流风叶32的最低点,使两个贯流风叶吸入的气流全部是进行过热交换的空气,以确保换热效果。
为了使空气流动更加顺畅,第一贯流风叶31和第二贯流风叶32均靠近壳体10的后面板设置。
两个导流结构包括与第一贯流风叶31对应的第一导流结构51,以及与第二贯流风叶32对应的第二导流结构52,且第一导流结构51和第二导流结构52相对于空调器室内机的中间横截面对称设置。具体地,第一导流结构51的第一端连接至第一贯流风叶31,第二端向上倾斜并延伸至第一出风口12,使第一贯流风叶31排出的气流能够沿着第一导流结构51的第一导流通道向上排出第一出风口12,如果此时第一出风口12排出的是冷气流,则可以使冷气流迅速下降,短时间内达到制冷效果。
第二导流结构52的第一端连接至第二贯流风叶32,第二端向下倾斜并延伸至第二出风口13,使第二贯流风叶32排出的气流能够沿着第二导流结构52的第二导流通道向下排出第二出风口13,如果此时第二出风口13排出的是热气流,则可以使热气流迅速上升,短时间内达到制热效果。
本实施例中,第一导流结构51包括相对设置以形成第一导流通道的第一导流面511和第二导流面512,其中第一导流面511的第一端连接至第一贯流风叶31,第二端向上倾斜并延伸至第一出风口12的后边缘。第二导流面512的第一端连接至第一贯流风叶31,第二端向上倾斜并延伸至第一出风口12的前边缘。
为了增加导流效果,第一导流面511的第一端具有与第一贯流风叶31的外周壁相衔接的第一圆弧结构,第二导流面512的第一端具有与第一贯流风叶31的外周壁相衔接的第二圆弧结构。第一贯流风叶31位于第一圆弧结构与第二圆弧结构之间,这样经过第一贯流风叶31的空气可以全部被排进第一导流结构51。
第二导流结构52与第一导流结构51的结构相同,即第二导流结构52包括相对设置以形成第二导流通道的第三导流面521和第四导流面522,其中第三导流面521的第一端连接至第二贯流风叶32,第二端向下倾斜并延伸至第二出风口13的后边缘。第四导流面522的第一端连接至第二贯流风叶32,第二端向下倾斜并延伸至第二出风口13的前边缘。
为了增加导流效果,第三导流面521的第一端具有与第二贯流风叶32的外周壁相衔接的第三圆弧结构,第四导流面522的第一端具有与第二贯流风叶32的外周壁相衔接的第四圆弧结构。第二贯流风叶32位于第三圆弧结构与第四圆弧结构之间,这样经过第二贯流风叶32的空气可以全部被排进第二导流结构52。
导向机构70横置在换热腔内并位于第一贯流风叶31与第二贯流风叶32之间,将换热腔分为位于上方的第一工作腔和位于下方的第二工作腔。第一贯流风叶31位于第一工作腔内,第一出风口12与第一工作腔连通;第二贯流风叶32位于第二工作腔内,第二出风口13与第二工作腔连通。
导向机构70包括隔板72和导向门71,隔板72具有导向口,导向口处设置有横轴,导向门绕横轴可转动地设置在导向口处。
导向门71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结合参见图1和图3,导向门71位于第一工作状态时,导向门71打开,可以将进风口11吸入的空气引导至第一工作腔或第二工作腔,从而对换热腔内整体的风场进行调节,降低噪音。结合参见图4,导向门71位于第二工作状态时,导向门71关闭,可以隔离第一工作腔和第二工作腔,此时进风口11吸入的空气被分割分别为进入第一工作腔和第二工作腔的两股气流,两股气流单独对第一导流结构51和第二导流结构52送风,同样可以调节换热腔内的风场,避免气流紊乱,降低噪音。
结合参见图1,制冷模式下,第一贯流风叶31启动,导向门71打开将进风口11吸入的空气向上引导至第一工作腔,经第一贯流风叶31作用排出第一出风口12。
结合参见图3,制热模式下,第二贯流风叶32启动,导向门71打开将进风口11吸入的空气向下引导至第二工作腔,经第二贯流风叶32排出第一出风口12。
为了便于安装,隔板72连接在热交换器20和壳体10的后面板之间。
单独开启第一贯流风叶31或第二贯流风叶32时,为了使得所有从进风口11处进入的空气都可以通过热交换器20以便增加进风量和提高换热效果,通过打开导向门71,使得进风口11成为一个整体,互相连通。当需要第一出风口12和第二出风口同时出风时,第一贯流风叶31和第二贯流风叶32同时启动,第一导流结构51和第二导流结构52同时工作,为了使得第一导流结构51和第二导流结构52独立工作,互相不产生影响,避免风场内空气扰动出现乱流,将导向门71关闭,此时进风口11被分为两个进风区域,形成两个独立的进风部。
为了提高换热效果,导向机构70沿第一贯流风叶31的中心与第二贯流风叶32的中心的连线可移动地设置,即导向机构70可以沿竖直方向移动,以调整热交换器20在第一工作腔和第二工作腔内的换热面积。设热交换器20在第一工作腔内的换热面积为S1,在第二工作腔内的换热面积为S2,则热交换器20的换热面积有两种状态,分别为:
在第一工作腔内的换热面积小于在第二工作腔内的换热面积,即S1<S2;
在第一工作腔内的换热面积大于或等于在第二工作腔内的换热面积,即S1≥S2。
当其中一个贯流风叶转动时,导向机构70向另一个贯流风叶靠近,从而增加转动贯流风叶所在的工作腔的体积,同时增加热交换器20在该工作腔内的换热面积,可满足不同的送风距离以及能效要求。
导向机构70的移动可以通过电机驱动实施。
为了增加导向门71转动的灵活性,隔板72具有两个导向口,每个导向口处均设置有一个可转动的导向门71,两个导向门71同步运动,以更好地实现导流功能。
当然,这里导向口和导向门71的个数不限于两个,应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为了使第一工作状态下的导向门71能够更好地与转动的贯流风叶处的导流结构相衔接,提高引流效果,导向门71的倾斜方向与转动贯流风叶对应的导流结构的第一端相适应,具体为其中一个导向门71所在平面与第一导流面511的第一圆弧结构相切,其余导向门71与该导向门71平行,或者其中一个导向门71所在平面与第三导流面521的第三圆弧结构相切,其余导向门71与该导向门71平行,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气流流向与第一导流面511的第一圆弧相切或者与相切方向平行,使得气流流动更集中顺畅,从而减小了风阻,起到抑制气流噪音的效果。
为了进一步提高稳流效果,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第一风门81和第二风门82。其中第一风门81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导流结构51内,可以打开以使第一导流结构51与第一出风口12相连通,或者关闭以使第一导流结构51与第一出风口12不能连通。相应地,第二风门82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二导流结构52内,可以打开以使第二导流结构52与第二出风口13相连通,或者关闭以使第二导流结构52与第二出风口13不能连通。
这里可以将第一风门81与第一导流面511通过第一铰接轴811铰接,也可以与第二导流面512通过第一铰接轴811铰接;第二风门82可以与第三导流面521通过第二铰接轴821铰接,也可以与第四导流面522通过第二铰接轴821铰接。或者,可以将第一风门81分成两部分,分别与第一导流面511和第二导流面512铰接,也可以将第二风门82分成两部分,分别与第三导流面521和第四导流面522铰接。
第一风门81和第二风门82需要与导向门71相配合,结合参见图1,当导向门71将进风口11吸入的空气引导至位于上方的第一工作腔时,第一风门81打开,第二风门82关闭,使气流只能通过第一导流结构51向上排出第一出风口12。结合参见图3,当导向门71将进风口11吸入的空气引导至位于下方的第二工作腔时,第二风门82打开,第一风门81关闭,使气流只能通过第二导流结构52向下排出第二出风口13。结合参见图4,当导向门71关闭时,第一风门81和第二风门82均处于打开状态,使第一出风口12和第二出风口13可以同时排出气流。
为了提高出风效果,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分别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出风口12和第二出风口13处的导风结构,,该导风结构包括导风板61和/或扫风叶片62,导风板61绕固定于壳体10内的水平轴可转动的设置,扫风叶片62绕固定于壳体10内的竖直轴可转动的设置。导风结构转动时可以起到开启或关闭第一出风口12和第二出风口13的效果,同时也可以通过旋转不同的角度实现从不同角度送风,提高用户使用的舒适度。
导风结构具体设置方式可以有以下四种,即:
第一种,导风板61可转动的设置于第一出风口12处,扫风叶片62可转动的设置于第二出风口13处。
第二种,导风板61可转动的设置于第一出风口12和第二出风口13处。
第三种,扫风叶片62可转动的设置于第一出风口12和第二出风口13处。
第四种,第一出风口12处设置有导风板61和扫风叶片62,且扫风叶片62位于导风板61内侧;第二出风口13处设置有导风板61和扫风叶片62,且扫风叶片62位于导风板61内侧。
这里扫风叶片62有多个,多个扫风叶片62的第一端分别与多个竖直轴一一对应地枢接,多个扫风叶片62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分别与水平驱动杆铰接,水平驱动杆沿水平方向可运动地设置,带动多个扫风叶片62一致动作,可以保持第一出风口12和/或第二出风口13处的风场的稳定,防止乱流。
导风结构与第一出风口12和第二出风口13可以有多种组合方式,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实现第一出风口12和第二出风口13的全方位、多角度灵活送风,提高用户舒适性。
结合参见图1至图4,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2、判断空调器室内机的运行模式;
S104、判断导风结构的转动状态;
S106、根据运行模式控制第一风门81或第二风门82的动作;
S108、根据运行模式以及导风结构的转动状态控制导风结构的转动速度;
S110、根据运行模式以及导风结构的转动状态控制第一贯流风叶31和/或第二贯流风叶32的转动速度。
其中运行模式包括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导风结构的转动状态包括打开第一出风口12、关闭第一出风口12、打开第二出风口13和关闭第二出风口13。
这种控制方法,可以通过调节导风结构的转动速度和第一贯流风叶31和/或第二贯流风叶32的转动速度来增强用户所感受到的舒适感,充分满足制冷或制热要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S106、根据运行模式控制第一风门81或第二风门82的动作包括以下步骤:
制冷模式下,第一风门81打开,第二风门82关闭;
制热模式下,第二风门82打开,第一风门81关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S108、根据运行模式以及导风结构的转动状态控制导风结构的转动速度包括以下步骤:
制冷模式下,导风结构打开第一出风口12时,降低第一出风口12处的导风结构的转动速度;
制热模式下,导风结构打开第二出风口13时,降低第二出风口13处的导风结构的转动速度。
这样,可以控制导风结构实现增加冷空气和热空气的排出量,迅速对室内空气进行换热。
当然,S108、根据运行模式以及导风结构的转动状态控制导风结构的转动速度也可以同时包括以下步骤:
制冷模式下,导风结构打开第二出风口13时,加快第二出风口13处的导风结构的转动速度;
制热模式下,导风结构打开第一出风口12时,加快第一出风口12处的导风结构的转动速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S110、根据运行模式以及导风结构的转动状态控制第一贯流风叶31和/或第二贯流风叶32的转动速度包括以下步骤:
制冷模式下,导风结构打开第一出风口12时,加快第一贯流风叶31的转动速度;
制热模式下,导风结构打开第二出风口13时,加快第二贯流风叶32的转动速度;
这样,可以通过控制第一贯流风叶31或第二贯流风叶32的转动速度实现增加冷空气和热空气的排出量,迅速对室内空气进行换热。
当然,S110、根据运行模式以及导风结构的转动状态控制第一贯流风叶31和/或第二贯流风叶32的转动速度也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制冷模式下,导风结构打开第二出风口13时,降低第二贯流风叶32的转动速度;
制热模式下,导风结构打开第一出风口12时,降低第一贯流风叶31的转动速度。
制冷模式下,由于冷空气向下沉,为了防止用户感到不适且使得室内空间快速制冷,冷风应该尽量向室内空间的上方排出,且为了快速制冷要求,向上吹时第一贯流风叶31的转速增加可以使风速变大。当导风结构转动以打开第一出风口12后,为了使得风量更多,第一出风口12处的导风结构的摆动速度减慢同时第一贯流风叶31的旋转速度加快。当导风结构转动以打开第二出风口13时,为了使得冷空气直接对着用户吹的风量更少,第二出风口13处的导风结构摆动速度加快同时第二贯流风叶32旋转速度减慢。
具体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导风结构运行状态 | 导风结构摆动速度 | 贯流风叶旋转速度 | 风量 |
打开第一出风口 | 慢 | 快 | 多 |
打开第二出风口 | 快 | 慢 | 少 |
制热运行时,由于热空气往上飘,为了防止用户感到不适且使得室内空间快速制热,热风应该尽量向室内空间的下方排出,且为了快速制热要求,往下吹时第二贯流风叶32的转速增加可以使风速变大。当导风结构转动以打开第一出风口12时,为了使得热风更少,第一出风口12处的导风结构摆动速度加快同时第一贯流风叶31旋转速度减慢;当导风结构打开第二出风口13时,为了使得热空气更多的往下吹,第二出风口13处的导风结构摆动速度减慢同时第二贯流风叶32旋转速度加快。
具体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导风结构运行状态 | 导风结构摆动速度 | 贯流风叶旋转速度 | 风量 |
打开第一出风口 | 快 | 慢 | 少 |
打开第二出风口 | 慢 | 快 | 多 |
本发明上述的控制方法适用于两个贯流风叶同时运行或只有一个贯流风叶单独运行的模式。
本实施例提供的是壁挂式的空调器室内机,当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限于应用到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上,也可以应用到柜式空调器室内机上,此时将两个贯流风叶竖直设置,且在两个贯流风叶之间设置竖直的导流机构,并使竖直的导流机构可以沿水平方向运动,同样可以起到调节空调器室内机内部风场的作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器室内机,该空调器室内机为前述任一种的空调器室内机。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通过在两个导流结构中分别铰接有风门,使两个风门分别可开闭地设置在两个导流结构中,当一侧导流结构内的贯流风叶工作,另一侧导流结构中的贯流风叶静止时,工作侧的导流结构中的风门打开,静止侧的导流结构中的风门关闭,使空气全部经过工作侧的导流结构排出,从而确保空调器室内机内部气流流动的顺畅和稳定,并降低空调器室内机内部的噪音。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具有进风口(11)、第一出风口(12)以及第二出风口(13);
第一导流结构(51),其第一端向所述进风口(11)方向延伸,其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出风口(12),所述第一导流结构(51)内设置有第一贯流风叶(31);
第二导流结构(52),其第一端向所述进风口(11)方向延伸,其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二出风口(13),所述第二导流结构(52)内设置有第二贯流风叶(32);
导风结构,可转动地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出风口(12)和所述第二出风口(13)处;
第一风门(81),铰接于所述第一导流结构(51)的内壁面上,所述第一风门(81)可开闭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导流结构(51)内;以及
第二风门(82),铰接于所述第二导流结构(52)的内壁面上,所述第二风门(82)可开闭地设置于第二导流结构(5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导向机构(70),所述导向机构(70)位于所述第一导流结构(51)与所述第二导流结构(52)之间并将所述壳体(10)内部分成第一工作腔和第二工作腔,所述导向机构(70)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10)内的导向门(71),所述导向门(71)具有打开以将所述进风口(11)吸入的空气引导至所述第一工作腔或所述第二工作腔的第一工作状态,以及关闭以隔离所述第一工作腔和所述第二工作腔的第二工作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70)还包括具有导向口的隔板(72),所述隔板(72)位于所述第一贯流风叶(31)与所述第二贯流风叶(32)之间并将所述壳体(10)内部分成所述第一工作腔和所述第二工作腔,所述导向门(71)在所述导向口处可转动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口和所述导向门(71)均有多个,多个所述导向门(71)与所述多个导向口一一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导向门(71)位于第一工作状态时,一个所述导向门(71)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一导流结构(51)的第一端或所述第二导流结构(52)的第一端相切,其余所述导向门(71)与切线方向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位于所述进风口(11)处的热交换器(20),所述隔板(72)连接在所述热交换器(20)和与所述热交换器(20)相对的所述壳体(10)的侧壁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70)沿所述第一贯流风叶(31)的中心与所述第二贯流风叶(32)的中心的连线可移动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导向门(71)将所述进风口(11)吸入的空气引导至第一工作腔时,所述第一风门(81)打开,所述第二风门(82)关闭;
当所述导向门(71)将所述进风口(11)吸入的空气引导至第二工作腔时,所述第二风门(82)打开,所述第一风门(81)关闭;
当所述导向门(71)关闭时,所述第一风门(81)和所述第二风门(82)均处于打开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结构包括绕固定于所述壳体(10)内的水平轴可转动地设置的导风板(61)和/或绕固定于所述壳体(10)内的竖直轴可转动地设置的扫风叶片(62)。
10.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室内机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
11.一种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室内机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判断所述空调器室内机的运行模式;
判断所述导风结构的转动状态;
根据所述运行模式控制所述第一风门(81)或所述第二风门(82)的动作;
根据所述运行模式以及所述导风结构的转动状态控制所述导风结构的转动速度;以及
根据所述运行模式以及所述导风结构的转动状态控制所述第一贯流风叶(31)和/或所述第二贯流风叶(32)的转动速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模式包括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根据所述运行模式控制所述第一风门(81)或所述第二风门(82)的动作包括以下步骤:
制冷模式下,所述第一风门(81)打开,所述第二风门(82)关闭;
制热模式下,所述第二风门(82)打开,所述第一风门(81)关闭。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模式包括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所述导风结构的转动状态包括打开所述第一出风口(12)、关闭所述第一出风口(12)、打开所述第二出风口(13)和关闭所述第二出风口(13),根据所述运行模式以及所述导风结构的转动状态控制所述导风结构的转动速度包括以下步骤:
制冷模式下,所述导风结构打开所述第一出风口(12)时,降低所述第一出风口(12)处的所述导风结构的转动速度;
制热模式下,所述导风结构打开所述第二出风口(13)时,降低所述第二出风口(13)处的所述导风结构的转动速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运行模式以及所述导风结构的转动状态控制所述第一贯流风叶(31)和/或所述第二贯流风叶(32)的转动速度包括以下步骤:
制冷模式下,所述导风结构打开所述第一出风口(12)时,加快所述第一贯流风叶(31)的转动速度;
制热模式下,所述导风结构打开所述第二出风口(13)时,加快所述第二贯流风叶(32)的转动速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359433.7A CN103673084B (zh) | 2012-09-24 | 2012-09-24 | 空调器室内机、具有其的空调器及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359433.7A CN103673084B (zh) | 2012-09-24 | 2012-09-24 | 空调器室内机、具有其的空调器及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673084A CN103673084A (zh) | 2014-03-26 |
CN103673084B true CN103673084B (zh) | 2016-05-04 |
Family
ID=503114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359433.7A Active CN103673084B (zh) | 2012-09-24 | 2012-09-24 | 空调器室内机、具有其的空调器及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67308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38139B (zh) * | 2014-05-20 | 2016-07-06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Pg电机控制方法和系统以及空调器 |
CN104279707B (zh) * | 2014-10-08 | 2017-06-06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空调器的出风控制方法 |
CN104329279B (zh) * | 2014-10-29 | 2016-06-08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风机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CN106288278B (zh) * | 2015-06-09 | 2018-11-09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器 |
CN105605685A (zh) * | 2016-03-15 | 2016-05-25 | 李丹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CN106091308A (zh) * | 2016-07-28 | 2016-11-09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设备出风结构及控制方法、空调设备 |
CN108592194A (zh) * | 2018-04-24 | 2018-09-28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器 |
CN109140716B (zh) * | 2018-08-01 | 2021-10-26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
CN109140717B (zh) * | 2018-08-01 | 2021-09-21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
CN109307337A (zh) * | 2018-10-18 | 2019-02-05 | 合肥梵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降噪结构的立式空气净化器 |
CN109595691B (zh) * | 2018-12-20 | 2020-05-0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双贯流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
CN110160147B (zh) * | 2019-06-25 | 2024-05-10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风道组件及空调器 |
CN111288558A (zh) * | 2020-03-27 | 2020-06-16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室内机、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
EP4257885A4 (en) * | 2021-06-22 | 2024-10-16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S THEREFOR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8219337A (ja) * | 1982-06-15 | 1983-12-20 | Toshiba Corp |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ツト |
CN1221097A (zh) * | 1997-12-15 | 1999-06-30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空调器的水平风向控制叶片 |
CN1542368A (zh) * | 2003-04-30 | 2004-11-03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空调机 |
CN1995840A (zh) * | 2006-01-03 | 2007-07-11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空调 |
CN101377332A (zh) * | 2007-08-28 | 2009-03-04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空调机 |
JP2013002747A (ja) * | 2011-06-17 | 2013-01-07 | Panasonic Corp | 空気調和機 |
CN202769828U (zh) * | 2012-09-24 | 2013-03-06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器室内机、具有其的空调器 |
-
2012
- 2012-09-24 CN CN201210359433.7A patent/CN10367308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8219337A (ja) * | 1982-06-15 | 1983-12-20 | Toshiba Corp |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ツト |
CN1221097A (zh) * | 1997-12-15 | 1999-06-30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空调器的水平风向控制叶片 |
CN1542368A (zh) * | 2003-04-30 | 2004-11-03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空调机 |
CN1995840A (zh) * | 2006-01-03 | 2007-07-11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空调 |
CN101377332A (zh) * | 2007-08-28 | 2009-03-04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空调机 |
JP2013002747A (ja) * | 2011-06-17 | 2013-01-07 | Panasonic Corp | 空気調和機 |
CN202769828U (zh) * | 2012-09-24 | 2013-03-06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器室内机、具有其的空调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673084A (zh) | 2014-03-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673084B (zh) | 空调器室内机、具有其的空调器及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 |
CN103673085B (zh) | 空调器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103673087B (zh) | 空调器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02993386U (zh) | 空调器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WO2021227880A1 (zh) | 柜式空调室内机 | |
KR20120022248A (ko) | 공기조화기 | |
KR101315427B1 (ko) | 공기조화기 | |
KR20070060877A (ko) | 공기조화기 | |
CN105091083A (zh) | 一种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及立式空调器 | |
CN209246250U (zh) | 空调内机和空调器 | |
CN108278680A (zh) | 立式空调设备 | |
CN202769828U (zh) | 空调器室内机、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109340909A (zh) | 空调内机和空调器 | |
TW201908604A (zh) | 空氣調和機 | |
CN208920314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02993388U (zh) | 空调器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02993387U (zh) | 空调器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103673086B (zh) | 空调器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109340908A (zh) | 空调内机和空调器 | |
CN202769826U (zh) | 空调器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02769827U (zh) | 空调器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10511918U (zh) | 空调柜机 | |
CN209459054U (zh) | 空调内机和空调器 | |
KR20210108248A (ko) | 환기장치 | |
CN202792268U (zh) | 空调器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