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68535A - 聚酰胺纤维、含聚酰胺纤维的织物及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聚酰胺纤维、含聚酰胺纤维的织物及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68535A
CN103668535A CN201210348550.3A CN201210348550A CN103668535A CN 103668535 A CN103668535 A CN 103668535A CN 201210348550 A CN201210348550 A CN 201210348550A CN 103668535 A CN103668535 A CN 1036685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amide fiber
fabric
fiber
polyamide
w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4855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锁林
藤森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ray Fibers and Textiles Research Laboratories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ray Fibers and Textiles Research Laboratories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ray Fibers and Textiles Research Laboratories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ray Fibers and Textiles Research Laboratories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34855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68535A/zh
Publication of CN1036685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685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微细孔结构的聚酰胺纤维,以及含有这种微细孔结构的聚酰胺纤维的织物及生产方法。聚酰胺纤维中分布有0.5μm~15μm的微细孔,微细孔的体积百分含量占整体纤维的5~40%,且聚酰胺纤维中含有0~15重量%的聚乙烯吡咯烷酮聚合物。本发明的聚酰胺纤维及织物在具有良好的吸水吸湿速干性能的同时,聚酰胺纤维的强伸度、染色性等能够保持不变。

Description

聚酰胺纤维、含聚酰胺纤维的织物及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酰胺纤维、以及该聚酰胺纤维制得的吸水吸湿速干性聚酰胺织物。
背景技术
聚酰胺纤维也称尼龙纤维,是指高分子链上具有酰胺基团(-CONH-)重复单元的聚合物。聚酰胺纤维在纤维纺织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化学合成纤维。其中尼龙6(聚己内酰胺)和尼龙66(聚己二酸己二胺)是尼龙中的主要产品。尼龙,特别是尼龙6和尼龙66分子链中具有强极性的酰胺基团,相互之间易形成氢键,这些结构特点赋予尼龙,特别是尼龙6和尼龙66以优异的综合性能。
聚酰胺纤维是强度较大的化学合成纤维中的一种,具有耐摩擦、耐弯曲变形、不易产生皱纹、不易吸水、具有一定的吸湿性能等特征,同时聚酰胺纤维具有优良的弹性(弹性回复率可与羊毛媲美),还有质轻(聚酰胺纤维比重为1.14,在商业化合成纤维中,仅次于比重小于1的聚丙烯)、耐腐性、不怕虫蛀、不怕发霉等特点,因而在衣料、地毯、毛巾、人工皮革、渔网、钓鱼线等各种各样的领域里被广泛使用。
聚酰胺纤维、聚酯纤维等热可塑性合成纤维,虽然具有强度高和染色牢度高等优良特性,但吸湿性、吸水性不如天然纤维。因此,身体出汗时,衣服内的液体的汗水以及产生的水蒸汽,不能被充分吸水吸湿而滞留在衣服里,特别是夏季高温多湿的情况下,会令人很不舒服。聚酰胺纤维的平衡水分率要高于聚酯纤维,但从穿着时的舒适感来讲还是不能令人非常满意的。
聚酰胺纤维是化学合成纤维,虽然具有一定的吸湿性能,但是在对吸水性或吸湿性要求较高的领域中的应用还是受到了限制。而天然纤维如纯棉虽然具有很好的吸水吸湿性,但因其保水率很高,导湿性能较差,应用范围也受到了制约。如何能使一种纤维同时具有吸水-导湿的高舒适性能是目前诸多纤维研究者和纤维生产厂家努力追求的目标。
随着日常穿着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以及制造高档日用服装,进行了各种尝试以期望能达到天然纤维具有的优良性能,例如吸水性能、透湿性能等。现在除了吸水性能之外还具有快感性能的编织物已经在一些高档运动服领域得到了应用,以便在穿着运动服时,能够保持舒适、可穿状态。
未来衣着用编织物将朝着舒适、健康的大方向发展,吸水(吸湿)速干编织物就是其中的重要指标编织物之一。这里的“吸水(吸湿)速干”是指使不亲水的编织物同时具有吸水(吸湿)性和速干性,一般来水,无论天然纤维还是合成纤维都很难兼顾这两种性能。但是吸水(吸湿)速干技术可以做到这一点。吸水(吸湿)速干纤维是利用纤维表面微细孔(沟槽)所产生的毛细管现象使汗水经芯吸、扩散、传输等作用,迅速迁移到编织物表面并散发,从而达到吸水(吸湿)速干的目的。吸水(吸湿)速干纤维是着眼于吸水(吸湿)、速干特性和衣服舒适性的功能纤维。
目前吸水(吸湿)速干纤维主要通过纤维断面异形,如三叶形状、十字形状等,来产生毛细管现象,实现吸水(吸湿)速干性能。但这种纤维所产生的吸水性能还不能完全满足顾客的需求,需要更加理想的具有芯吸功能的功能纤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微细孔结构的聚酰胺纤维,以及含有这种微细孔结构的聚酰胺纤维的织物,该织物具有良好的吸水吸湿速干性能。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聚酰胺纤维,其纤维中分布有0.5μm~15μm的微细孔,微细孔的体积百分含量占整体纤维的5~40%,且聚酰胺纤维中含有0~15重量%的聚乙烯吡咯烷酮聚合物。
所述聚酰胺纤维中含有3~15重量%的聚乙烯吡咯烷酮聚合物。
所述聚酰胺优选为聚己内酰胺或聚己二酸己二胺,其高分子链上具有酰胺基团(-CONH-)。
纤维中的聚乙烯吡咯烷酮聚合物的K值优选为20~70。
本发明的另一个表现方法是含聚酰胺纤维的织物,其织物中至少包含了一种聚酰胺纤维,该聚酰胺纤维中分布有0.5μm~15μm的微细孔,微细孔的体积百分含量占整体聚酰胺纤维的5~40%,且聚酰胺纤维中含有0~15重量%的聚乙烯吡咯烷酮聚合物。
本发明所述的含聚酰胺纤维的织物的制造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1)共混纺丝:将含有聚酰胺聚合物和聚乙烯吡咯烷酮聚合物的切片A60~95重量份,与可溶性共聚酯切片B5~40重量份,均匀混合、熔融、喷出、纺丝、卷取,得到共混纤维,所述切片A中聚乙烯吡咯烷酮聚合物的含量为0~15重量%;
(2)制成初期织物:制成至少含有共混纤维的初期织物;
(3)溶出处理:将初期织物进行溶出处理,去除可溶性共聚酯成分,得到织物,织物中的聚酰胺纤维中分布有0.5μm~15μm的微细孔,微细孔的体积百分含量占整体聚酰胺纤维的5~40%。
所述可溶性共聚酯切片B的主要重复单元为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单元,共聚酯中还含相对于共聚酯总量为5~30重量%的聚乙二醇单元,相对于酸成分总摩尔数为1.5~4.5mol%的5-磺酸钠-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单元,以及0~10mol%的间苯二甲酸单元。
所说聚乙二醇单元的分子量为400~10000。
本发明中,可溶性共聚酯切片B为成孔剂,具有碱溶性,其使用量为5~40重量份,若量超过40重量份的话,纺丝过程中的可纺性差;若量低于5重量份的话,共混纤维经过碱溶处理后,纤维中形成的微细孔数不足,吸水速干性能较差。
优选切片A中聚乙烯吡咯烷酮聚合物的含量为3~15.8重量%。含量太低的话,吸湿性能差;含量太高的话,纺丝过程中的可纺性差。
优选切片A中的聚酰胺聚合物为聚己内酰胺或聚己二酸己二胺。
本发明所用的聚乙烯吡咯烷酮为吸湿剂,其K值为20~70,优选20~60。K值过低的PVP即使混合在纤维中,由于和后述的聚酰胺分子链的络合很弱,共混纤维经过水处理时,聚乙烯吡咯烷酮大部分易于析出。所以为了获得所期望的高吸湿特性,就不得不将大量的PVP混入到聚酰胺中,使得生产效率下降。另外,当K值过高时,大大增加了主体聚合物聚酰胺的粘度,熔融吐出变得困难。
本发明的溶出性聚合物在聚酯分子链中引入磺酸盐基团,由于磺酸盐基团为极性亲水基团,具有吸电子效应,同时改变了聚酯分子链的规整性,在溶出过程中有利于水的渗入以及碱溶出的进行。但由于磺酸盐基团所形成的空间位阻以及极性效应,导致熔体粘度急剧上升,会影响可纺性。因此在保持聚合物碱溶性能的前提下,引入柔性链段聚乙二醇单元,大大改善聚合物的分子的刚性,提高聚合物的可纺性,同时进一步提高该聚合物的溶出性能。
本发明通过聚酰胺聚合物与聚乙烯吡咯烷酮聚合物、共聚溶出型聚酯聚合物的共混、单成分纺丝,制得聚酰胺为主体的共混型纤维,制成初期织物后,再通过溶出后加工处理,去除纤维中的溶出型共聚聚酯,纤维表面产生微细孔结构,使得织物保持了尼龙的强伸度、耐摩擦、质轻等的基本特征以及聚乙烯吡咯烷酮聚合物所赋予的高吸湿性能。使得具有吸水吸湿速干性能的尼龙纤维织物的制造成为可能。
本发明的的吸水吸湿速干性织物的制造过程中,将共混纤维制成初期织物后,在适当的碱溶解条件下进行溶出性处理去除掉纤维中的溶出型共聚酯,织物中的聚酰胺纤维形成微细孔结构,使得织物具有良好的吸水速干性能;碱减量处理是常规的处理工艺,一般是在浓度为1%~5%、浴比为100~200的NaOH溶液中进行。减量率控制在5%~40%。
碱减量后的编织物进行扫描电镜(SEM)观测,纤维表面有微细孔结构,这些构造赋予了编织物吸水(吸湿)速干的性能。同时通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合物更赋予织物良好的吸湿性能。 
本发明采用的生产工艺简单、易操作,可以制得具有良好的吸水吸湿速干性能的聚酰胺纤维织物。
本发明中涉及的参数的测试方法如下所示。
1、扫描电镜测试
微细孔/沟槽尺寸大小的测试方法,通过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对样品进行2000倍放大拍照,加速电压为5kV。
2、微细孔/沟槽所占纤维体积比率的测试
分别量取完全减量纤维、未减量纤维各10000米,称取各自质量(单位:g),通过下式来进行计算微细孔/沟槽所占纤维体积比率;
微细孔/沟槽含量(%)=(1-完全减量纤维重量/未减量纤维重量)×100%。
3、吸水性能的测试
本发明中织物的吸水性能用JIS L1907-5.1.2方法测定,将垂直吊挂的试验样品下端浸入到水中,放置10min后,测定水的上升高度(mm)(芯吸高度)表示吸水速度。
4、水分蒸发率测定
本发明中织物的干燥性能用AATCC79:2000测定,将6cm×6cm的式样置于20±1℃、湿度65±2%的环境下24小时,以滴定管口距试样织物表面1cm的举例,滴0.05ml水于编织物表面后(编织物湿重为W0),置于准确度0.001g的微量天平悬空测试12分钟后(织物重为W1)其水分蒸发率;
水分蒸发率=(W0-W1)/0.05×100%  。
5、吸湿性能测定(吸湿率差ΔMR):
(1)选取约1g重量的织物样本3份,将其放置于已知质量的称量瓶中,放入60℃的干燥机中,拿下瓶盖,预备干燥30分钟后,盖上瓶盖将称量瓶取出;
(2)将称量瓶放入20℃×65%RH环境的恒温恒湿机中,拿下瓶盖,平衡24小时后,盖上瓶盖,取出称量瓶,使用精密天平称重,称得的质量减去称量瓶的质量即为样本重量W1 ;
(3)将称量瓶放入30℃×90%RH环境的恒温恒湿机中,拿下瓶盖,平衡24小时后,盖上瓶盖,取出称量瓶,使用同台精密天平称重,称得的质量减去称量瓶的质量即为样本重量W2 ;
(4)将称量瓶放在105℃的干燥机中,拿下瓶盖,干燥2小时后,盖上瓶盖取出,并在干燥皿中常温冷却后,使用同台精密天平称重,称得的质量减去称量瓶的质量即为样本重量W3 ;
(5)计算:
MR1=(W1-W3)/W3
MR2=(W2-W3)/W3
吸湿率差△MR(%)=MR2-MR1,结果取3个样本的平均值。
6、聚乙烯吡咯烷酮聚合物(PVP)检出方法
   使用氯仿对纤维进行溶解,所得溶液使用高分辨率超导核磁共振谱仪, 测试H谱和C谱来对该聚合物的化学位移进行归属,确认分子结构,判断是否含有聚乙烯吡咯烷酮聚合物,若含有聚乙烯吡咯烷酮,通过谱图计算出其含量。
7、聚乙烯吡咯烷酮聚合物(PVP)的K值测定
PVP的K值
将PVP制成浓度为1%的水溶液,测定其相对粘度,利用Fikentscher式求得;
logZ-C[75K2/(1+1.5KC)+K]
其中Z:浓度为C的水溶液相对粘度、
     K:K值×10-3
     C:水溶液浓度(W/V%)。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将聚酰胺尼龙6(聚(ε己内酰胺))切片95份与切片水分含量为30ppm的溶出性共聚酯切片5份(共聚物聚乙二醇25wt%、5-磺酸钠-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5mol%,间苯二甲酸0%)进行切片均匀共混,经过料仓送入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通过计量泵进行计量,由喷丝板喷出、冷却、卷绕成纤,得到56T聚酰胺尼龙6纤维。纺丝温度270℃、纺丝速度为3000m/min、延伸速度为4300m/min。
将该纤维进行织物制作,织物在浓度为1%、浴比为150的氢氧化钠(NaOH)溶液中减量45分钟,织物减量率为5.5%,减量后具有优良的吸水性能,其芯吸高度为50~70mm,水分蒸发率为75~85%。对织物表面做电镜扫描照片(SEM观测),微细孔的尺寸为:0.5μm~10μm,微细孔体积百分含量为5.5%。
实施例2
将成纤聚合物切片95份(成纤维聚合物:尼龙6(聚己内酰胺)/聚乙烯吡咯烷酮(PVP)=95wt%/5wt%)与切片水分含量为30ppm的溶出性共聚酯切片5份(共聚物聚乙二醇25wt%、5-磺酸钠-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5mol%,间苯二甲酸0%)进行切片均匀共混,经过料仓送入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通过计量泵进行计量,由喷丝板喷出、冷却、卷绕成纤,得到56T聚酰胺尼龙6纤维。纺丝温度270℃、纺丝速度为3000m/min、延伸速度为4300m/min。
将该纤维制成编织物,编织物在浓度为1%、浴比为150的氢氧化钠(NaOH)溶液中减量45分钟,编织物减量率为5.5%,减量后具有优良的吸水性能,其芯吸高度为50~70mm,水分蒸发率为75~85%,吸湿性能(ΔMR)3.8%。对编织物表面做电镜扫描照片(SEM观测),微细孔的的尺寸为:0.5μm~10μm,微细孔体积百分含量为5.5%。测得纤维中PVP含量为4.8重量%。
实施例3        
将成纤聚合物切片90份(成纤维聚合物:尼龙6(聚己内酰胺)/聚乙烯吡咯烷酮(PVP)=95wt%/5wt%)与切片水分含量为30ppm的溶出性共聚酯切片10份(共聚物聚乙二醇25wt%、5-磺酸钠-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5mol%,间苯二甲酸0%)进行切片均匀共混,经过料仓送入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通过计量泵进行计量,由喷丝板喷出、冷却、卷绕成纤,得到56T聚酰胺尼龙6纤维。纺丝温度270℃、纺丝速度为3000m/min、延伸速度为4300m/min。
将该纤维制成编织物,编织物在浓度为1%、浴比为150的氢氧化钠(NaOH)溶液中减量45分钟,编织物减量率为9.8%,减量后具有优良的吸水性能,其芯吸高度为70~80mm,水分蒸发率为80~90%,,吸湿性能(ΔMR)3.8%。对编织物表面做电镜扫描照片(SEM观测),微细孔的尺寸为:0.5μm~12μm,微细孔体积百分含量为9.8%。测得纤维中PVP含量为4.85重量%。
实施例4
将成纤聚合物切片80份(成纤维聚合物:尼龙6(聚己内酰胺)/聚乙烯吡咯烷酮(PVP)=95wt%/5wt%)与切片水分含量为30ppm的溶出性共聚酯切片20份(共聚物聚乙二醇25wt%、5-磺酸钠-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5mol%,间苯二甲酸0%)进行切片均匀共混,经过料仓送入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通过计量泵进行计量,由喷丝板喷出、冷却、卷绕成纤,得到56T聚酰胺尼龙6纤维。纺丝温度270℃、纺丝速度为3000m/min、延伸速度为4300m/min。
将该纤维制成机织物,机织物在浓度为1%、浴比为150的氢氧化钠(NaOH)溶液中减量45分钟,机织物减量率为20.2%,减量后具有优良的吸水性能,其芯吸高度为70~120mm,水分蒸发率为90~95%,吸湿性能(ΔMR)3.8%。对机织物表面做电镜扫描照片(SEM观测),微细孔的尺寸为:0.5μm~12μm,微细孔体积百分含量为20.2%。测得纤维中PVP含量为4.78重量%。
实施例5
将成纤聚合物切片70份(成纤维聚合物:尼龙6(聚己内酰胺)/聚乙烯吡咯烷酮(PVP)=95wt%/5wt%)与切片水分含量为30ppm的溶出性共聚酯切片30份(共聚物聚乙二醇25wt%、5-磺酸钠-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5mol%,间苯二甲酸0%)进行切片均匀共混,经过料仓送入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通过计量泵进行计量,由喷丝板喷出、冷却、卷绕成纤,得到56T聚酰胺尼龙6纤维。纺丝温度270℃、纺丝速度为3000m/min、延伸速度为4300m/min。
将该纤维制成机织物,机织物在浓度为1%、浴比为150的氢氧化钠(NaOH)溶液中减量45分钟,机织物减量率为31.2%,减量后具有优良的吸水性能,其芯吸高度为80~120mm,水分蒸发率为90~95%,吸湿性能(ΔMR)3.8%。对机织物表面做电镜扫描照片(SEM观测),微细孔的的尺寸为:0.5μm~15μm,微细孔体积百分含量为31.2%。测得纤维中PVP含量为4.83重量%。
实施例6
将成纤聚合物切片60份(成纤维聚合物:尼龙6(聚己内酰胺)/聚乙烯吡咯烷酮(PVP)=95wt%/5wt%)与切片水分含量为30ppm的溶出性共聚酯切片40份(共聚物聚乙二醇25wt%、5-磺酸钠-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5mol%,间苯二甲酸0%)进行切片均匀共混,经过料仓送入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通过计量泵进行计量,由喷丝板喷出、冷却、卷绕成纤,得到56T聚酰胺尼龙6纤维。纺丝温度270℃、纺丝速度为3000m/min、延伸速度为4300m/min。
将该纤维制成机织物,机织物在浓度为1%、浴比为150的氢氧化钠(NaOH)溶液中减量45分钟,机织物减量率为42.1%,减量后具有优良的吸水性能,其芯吸高度为80~120mm,水分蒸发率为90~95%,吸湿性能(ΔMR)3.8%。对编织物表面做电镜扫描照片(SEM观测),微细孔的的尺寸为:0.5μm~15μm,微细孔体积百分含量为42.1%。测得纤维中PVP含量为4.78重量%。
实施例7
将成纤聚合物切片80份(成纤维聚合物:尼龙66(聚己二酸己二胺)/聚乙烯吡咯烷酮(PVP)=95wt%/5wt%)与切片水分含量为30ppm的溶出性共聚酯切片20份(共聚物聚乙二醇25wt%、5-磺酸钠-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5mol%,间苯二甲酸0%)进行切片均匀共混,经过料仓送入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通过计量泵进行计量,由喷丝板喷出、冷却、卷绕成纤,得到56T聚酰胺尼龙6纤维。纺丝温度275℃、纺丝速度为3000m/min、延伸速度为4300m/min。
将该纤维制成编织物,编织物在浓度为1%、浴比为150的氢氧化钠(NaOH)溶液中减量45分钟,编织物减量率为20.5%,减量后具有优良的吸水性能,其芯吸高度为70~120mm,水分蒸发率为90~95%,吸湿性能(ΔMR)3.8%。对编织物表面做电镜扫描照片(SEM观测),微细孔的尺寸为:0.5μm~15μm,微细孔体积百分含量为20.5%。测得纤维中PVP含量为4.88重量%。
实施例8
将成纤聚合物切片80份(成纤维聚合物:尼龙6(聚己内酰胺)/聚乙烯吡咯烷酮(PVP)=95wt%/5wt%)与切片水分含量为30ppm的溶出性共聚酯切片20份(共聚物聚乙二醇25wt%、5-磺酸钠-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5mol%,间苯二甲酸5.5%)进行切片均匀共混,经过料仓送入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通过计量泵进行计量,由喷丝板喷出、冷却、卷绕成纤,得到56T聚酰胺尼龙6纤维。纺丝温度270℃、纺丝速度为3000m/min、延伸速度为4300m/min。
将该纤维制成机编织物,编织物在浓度为1%、浴比为150的氢氧化钠(NaOH)溶液中减量45分钟,编织物减量率为21.3%,减量后具有优良的吸水性能,其芯吸高度为70~120mm,水分蒸发率为90~95%,吸湿性能(ΔMR)3.8%。对编织物表面做电镜扫描照片(SEM观测),微细孔的尺寸为:0.5μm~12μm,微细孔体积百分含量为21.3%。测得纤维中PVP含量为4.82重量%。
实施例9
将成纤聚合物切片80份(成纤维聚合物:尼龙6(聚己内酰胺)/聚乙烯吡咯烷酮(PVP)=95wt%/5wt%)与切片水分含量为30ppm的溶出性共聚酯切片20份(共聚物聚乙二醇25wt%、5-磺酸钠-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5mol%,间苯二甲酸10%)进行切片均匀共混,经过料仓送入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通过计量泵进行计量,由喷丝板喷出、冷却、卷绕成纤,得到56T聚酰胺尼龙6纤维。纺丝温度270℃、纺丝速度为3000m/min、延伸速度为4300m/min。
将该纤维制成机织物,机织物在浓度为1%、浴比为150的氢氧化钠(NaOH)溶液中减量45分钟,机织物减量率为21.9%,减量后具有优良的吸水性能,其芯吸高度为70~120mm,水分蒸发率为90~95%,吸湿性能(ΔMR)3.8%。对机织物表面做电镜扫描照片(SEM观测),微细孔的尺寸为:0.5μm~12μm,微细孔体积百分含量为21.9%。测得纤维中PVP含量为4.73重量%。
实施例10
将成纤聚合物切片80份(成纤维聚合物:尼龙6(聚己内酰胺)/聚乙烯吡咯烷酮(PVP)=97wt%/3wt%)与切片水分含量为30ppm的溶出性共聚酯切片20份(共聚物聚乙二醇25wt%、5-磺酸钠-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5mol%,间苯二甲酸10%)进行切片均匀共混,经过料仓送入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通过计量泵进行计量,由喷丝板喷出、冷却、卷绕成纤,得到56T聚酰胺尼龙6纤维。纺丝温度270℃、纺丝速度为3000m/min、延伸速度为4300m/min。
将该纤维制成机织物,机织物在浓度为1%、浴比为150的氢氧化钠(NaOH)溶液中减量45分钟,机织物减量率为21.9%,减量后具有优良的吸水性能,其芯吸高度为70~120mm,水分蒸发率为90~95%,吸湿性能(ΔMR)2.8%。对机织物表面做电镜扫描照片(SEM观测),微细孔的尺寸为:0.5μm~12μm,微细孔体积百分含量为21.9%。测得纤维中PVP含量为2.96重量%。
实施例11
将成纤聚合物切片80份(成纤维聚合物:尼龙6(聚己内酰胺)/聚乙烯吡咯烷酮(PVP)=85wt%/15wt%)与切片水分含量为30ppm的溶出性共聚酯切片20份(共聚物聚乙二醇25wt%、5-磺酸钠-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5mol%,间苯二甲酸10%)进行切片均匀共混,经过料仓送入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通过计量泵进行计量,由喷丝板喷出、冷却、卷绕成纤,得到56T聚酰胺尼龙6纤维。纺丝温度270℃、纺丝速度为3000m/min、延伸速度为4300m/min。
将该纤维制成机织物,机织物在浓度为1%、浴比为150的氢氧化钠(NaOH)溶液中减量45分钟,机织物减量率为21.9%,减量后具有优良的吸水性能,其芯吸高度为70~120mm,水分蒸发率为90~95%,吸湿性能(ΔMR)5.8%。对机织物表面做电镜扫描照片(SEM观测),微细孔的尺寸为:0.5μm~12μm,微细孔体积百分含量为21.9%。测得纤维中PVP含量为14.3重量%。
比较例1
将聚酰胺尼龙6(聚(ε己内酰胺))切片100份,经过料仓送入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通过计量泵进行计量,由喷丝板喷出、冷却、卷绕成纤,得到56T聚酰胺尼龙6纤维。纺丝温度270℃、纺丝速度为3400m/min、延伸速度为4000m/min。
将该纤维进行编织物制作,编织物在浓度为1%、浴比为150的氢氧化钠(NaOH)溶液中减量45分钟,编织物减量率为0.5%,减量后具有优良的吸水性能,其芯吸高度为20~40mm,吸湿性能(ΔMR)1.8%。对编织物表面做电镜扫描照片(SEM观测),基本没有发现微细孔/沟槽。
比较例2
将聚酰胺尼龙6(聚(ε己内酰胺))切片50份与切片水分含量为30ppm的溶出性共聚酯切片50份(共聚物聚乙二醇25wt%、5-磺酸钠-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5mol%,间苯二甲酸0%)进行切片均匀共混,经过料仓送入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通过计量泵进行计量,由喷丝板喷出、冷却、卷绕成纤,得到56T聚酰胺尼龙6纤维。纺丝温度270℃、纺丝速度为3000m/min、延伸速度为4300m/min。成纤性能差。

Claims (11)

1.一种聚酰胺纤维,其特征是:聚酰胺纤维中分布有0.5μm~15μm的微细孔,微细孔的体积百分含量占整体纤维的5~40%,且聚酰胺纤维中含有0~15重量%的聚乙烯吡咯烷酮聚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纤维,其特征是:聚酰胺纤维中含有3~15重量%的聚乙烯吡咯烷酮聚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酰胺纤维,其特征是:所述聚酰胺为聚己内酰胺或聚己二酸己二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酰胺纤维,其特征是: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聚合物的K值为20~70。
5.一种含聚酰胺纤维的织物,其特征是:所述织物中至少包含了一种聚酰胺纤维,该聚酰胺纤维中分布有0.5μm~15μm的微细孔,微细孔的体积百分含量占整体聚酰胺纤维的5~40%,且聚酰胺纤维中含有0~15重量%的聚乙烯吡咯烷酮聚合物。
6.权利要求5所述的含聚酰胺纤维的织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包含如下步骤:
(1)共混纺丝:将含有聚酰胺聚合物和聚乙烯吡咯烷酮聚合物的切片A60~95重量份,与可溶性共聚酯切片B5~40重量份,均匀混合、熔融、喷出、纺丝、卷取,得到共混纤维,所述切片A中聚乙烯吡咯烷酮聚合物的含量为0~15.8重量%;
(2)制成初期织物:制成至少含有共混纤维的初期织物;
(3)溶出处理:将初期织物进行溶出处理,去除可溶性共聚酯成分,得到织物,织物中的聚酰胺纤维中分布有0.5μm~15μm的微细孔,微细孔的体积百分含量占整体聚酰胺纤维的5~4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含聚酰胺纤维的织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切片A中聚乙烯吡咯烷酮聚合物的含量为3~15.8重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含聚酰胺纤维的织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切片A中聚乙烯吡咯烷酮聚合物的K值为20~70。
9.根据权利要求6~8的任一项所述的含聚酰胺纤维的织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含有聚酰胺聚合物和聚乙烯吡咯烷酮聚合物的切片A中的聚酰胺聚合物为聚己内酰胺或聚己二酸己二胺。
10.根据权利要求6~8的任一项所述的含聚酰胺纤维的织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可溶性共聚酯切片B的主要重复单元为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单元,共聚酯中还含相对于共聚酯总量为5~30重量%的聚乙二醇单元,相对于酸成分总摩尔数为1.5~4.5mol%的5-磺酸钠-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单元,以及0~10mol%的间苯二甲酸单元。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含聚酰胺纤维的织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聚乙二醇单元的分子量为400~10000。
CN201210348550.3A 2012-09-19 2012-09-19 聚酰胺纤维、含聚酰胺纤维的织物及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36685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48550.3A CN103668535A (zh) 2012-09-19 2012-09-19 聚酰胺纤维、含聚酰胺纤维的织物及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48550.3A CN103668535A (zh) 2012-09-19 2012-09-19 聚酰胺纤维、含聚酰胺纤维的织物及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68535A true CN103668535A (zh) 2014-03-26

Family

ID=503072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48550.3A Pending CN103668535A (zh) 2012-09-19 2012-09-19 聚酰胺纤维、含聚酰胺纤维的织物及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68535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87766A (zh) * 2014-11-21 2015-03-04 上海梵和聚合材料有限公司 具有耐低温高透明的玻纤增强pa66复合物
CN105040156A (zh) * 2014-12-17 2015-11-11 上海凯赛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共混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含有该共混纤维的织物
CN108162504A (zh) * 2017-12-22 2018-06-15 江苏澳洋世家服装有限公司 耐火衣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87597A (zh) * 2019-06-19 2019-10-29 东华大学 一种基于一步法牵伸工艺的高强尼龙6长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62119A (zh) * 2017-03-24 2019-11-15 东丽株式会社 吸放湿性优异的聚酰胺纤维
CN113337910A (zh) * 2021-06-25 2021-09-03 南通强生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白石墨烯吸湿排汗冰凉锦纶短纤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58251A (ja) * 1994-11-30 1996-06-18 Kanebo Ltd 多孔ポリアミド繊維の製造方法
CN1167844A (zh) * 1996-03-29 1997-12-17 东丽株式会社 高吸湿性聚酰胺纤维、它的制造方法和用途
CN1675413A (zh) * 2002-08-05 2005-09-28 东丽株式会社 多孔纤维
CN1948564A (zh) * 2006-10-25 2007-04-18 东华大学 一种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03681A (zh) * 2002-08-05 2007-07-25 东丽株式会社 多孔纤维
CN101638815A (zh) * 2008-07-31 2010-02-03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全消光阳离子染料可染聚酯纤维及生产方法
CN101880921A (zh) * 2004-03-30 2010-11-10 帝人纤维株式会社 微纤维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58251A (ja) * 1994-11-30 1996-06-18 Kanebo Ltd 多孔ポリアミド繊維の製造方法
CN1167844A (zh) * 1996-03-29 1997-12-17 东丽株式会社 高吸湿性聚酰胺纤维、它的制造方法和用途
CN1675413A (zh) * 2002-08-05 2005-09-28 东丽株式会社 多孔纤维
CN101003681A (zh) * 2002-08-05 2007-07-25 东丽株式会社 多孔纤维
CN101880921A (zh) * 2004-03-30 2010-11-10 帝人纤维株式会社 微纤维束
CN1948564A (zh) * 2006-10-25 2007-04-18 东华大学 一种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38815A (zh) * 2008-07-31 2010-02-03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全消光阳离子染料可染聚酯纤维及生产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87766A (zh) * 2014-11-21 2015-03-04 上海梵和聚合材料有限公司 具有耐低温高透明的玻纤增强pa66复合物
CN104387766B (zh) * 2014-11-21 2016-08-10 上海梵和聚合材料有限公司 具有耐低温高透明的玻纤增强pa66复合物
CN105040156A (zh) * 2014-12-17 2015-11-11 上海凯赛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共混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含有该共混纤维的织物
CN105040156B (zh) * 2014-12-17 2017-08-08 上海凯赛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共混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含有该共混纤维的织物
CN110462119A (zh) * 2017-03-24 2019-11-15 东丽株式会社 吸放湿性优异的聚酰胺纤维
CN108162504A (zh) * 2017-12-22 2018-06-15 江苏澳洋世家服装有限公司 耐火衣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87597A (zh) * 2019-06-19 2019-10-29 东华大学 一种基于一步法牵伸工艺的高强尼龙6长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87597B (zh) * 2019-06-19 2021-10-26 东华大学 一种基于一步法牵伸工艺的高强尼龙6长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37910A (zh) * 2021-06-25 2021-09-03 南通强生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白石墨烯吸湿排汗冰凉锦纶短纤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68553A (zh) 一种共混纤维及其制造方法和用途
CN103668535A (zh) 聚酰胺纤维、含聚酰胺纤维的织物及制造方法
Duan et al. Electrospinning of chitosan solutions in acetic acid with poly (ethylene oxide)
KR102083048B1 (ko) 폴리아마이드 의류용 섬유사 및 직물 그리고 이것으로 제작된 의복
CN100385048C (zh) 一种抗紫外、吸湿快干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1747624B (zh) 吸湿性细旦/超细旦锦纶母粒、锦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41562A (zh) 一种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2108565A (zh) 一种皮芯型复合纤维及用途
KR20130040793A (ko) 흡습성 섬유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CN106113681B (zh) 一种梯度功能的鞋面复合布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03137A (zh) 一种改性聚丙烯腈纤维、高吸水吸湿面料及制备与应用
CN101240463B (zh) 新型吸水速干纤维及生产方法和生产织物的方法
CN103668556B (zh) 一种中空共混纤维及其制造方法和用途
CN103882549A (zh) 一种高吸湿防黄变聚酰胺纤维及其制造方法
CN103122494B (zh) 一种吸湿性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26675A (zh) 接触冷感和染色牢度优异的布料
CN101240462B (zh) 一种腈纶-蛋白质-铜盐复合抗静电纤维的制造方法
CN102465355B (zh) 一种芯鞘复合型聚酯纤维
CN103122499B (zh) 一种分割型复合纤维及超细纤维织物
CN103120375B (zh) 一种吸湿性织物及其用途
JP2011157639A (ja) 吸湿性ポリアミド56短繊維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8075194A (ja) ナノファイバー繊維を含む編地
CN105586650B (zh) 异形截面纤维集合体、纤维结构体及聚合物复合纤维
CN104451945A (zh) 一种双成分复合纤维及其制造方法和用途
CN107541944A (zh) 一种改性聚丙烯腈纤维、速干面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32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