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61677A - 一种发动机与车型自动化匹配系统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动机与车型自动化匹配系统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61677A
CN103661677A CN201310527165.XA CN201310527165A CN103661677A CN 103661677 A CN103661677 A CN 103661677A CN 201310527165 A CN201310527165 A CN 201310527165A CN 103661677 A CN103661677 A CN 1036616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engine
seat
vehicle body
transfer device
bar c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2716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61677B (zh
Inventor
张先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Jirun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tive Spare Parts Co ltd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Yuanji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Yuanjing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52716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616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6616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616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616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616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obile Manufacture Line, Endless Track Vehicle, Trailer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与车型自动化匹配系统及控制方法。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车身与发动机匹配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容易匹配错误,影响生产的问题。系统包括有车身运送流水线,车身条码,发动机条码,车身扫码器,发动机检测支架,处理终端,发动机支架具有若干检测座,每个检测座上设有发动机扫码器,发动机检测两侧分别设置有输出输送带和输入输送带,输入输送带外侧设置有推送机构。本发明的优点是采用全自动系统实现了车身与发动机匹配操作,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因人员操作不当,数据不准等因素造成的返工动作。

Description

一种发动机与车型自动化匹配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流水线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分配、提高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的发动机与车型自动化匹配系统,以及该系统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每辆车都有自己的属性,与之对应的发动机也要按不同的技术要求装配,若在发动机的装配顺序与实际装配需求不匹配,将导致生产停工、返工等大量额外工作量。现有的技术方案查看某个点的车辆顺序记数信息作为发动机分装依据,发动机分装好后在顺序记数表中将相应的条目注上完成标识。
现有技术的缺点为:一、车辆顺序匹配的操作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二、发动机分装工位对已完成的信息标注不及时;三、发动机分装工位上发动机型号受人为因素影响大。
另外,有些系统具备有良好的自动匹配方法,但都没有配套的对发动机自动调度系统,进行匹配以及匹配后发动机调度还是人工进行控制操作,工作效率低,同时也会受到人为操作因素,容易出现错误。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车身与发动机匹配依靠人为操作,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容易出现匹配错误,影响生产,以及现有系统不具备发动机自动调度系统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自动分配、提高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的发动机与车型自动化匹配系统,以及该系统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发动机与车型自动化匹配系统,包括有车身运送流水线,还包括有设置在车身上的车身条码,设置在发动机上的发动机条码,设置在车身运送流水线上的车身扫码器,用于检测发动机型号的发动机检测支架,用于进行数据匹配的处理终端,所述发动机支架具有若干检测座,每个检测座上设有发动机扫码器,所述车身扫码器和发动机扫码器分别连接到处理终端上,发动机检测支架具有输出口和输入口,在输出口一侧设置有输出输送带,在输入口一侧设置有输入输送带,输入输送带外侧设置有将发动机送入发动机检测座或从发动机检测座送入输出输送带的推送机构,发动机检测支架上还包括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控制连接发动机输入输送带、发动机输出输送带和推送机构。本发明中车身条码内包含有车身序列号、与该车身匹配的发动机型号信息。发动机条码内包含有该发动机型号、发动机编号。车身条码设置在每个车身外侧相同的位置,车身扫码器具有一个或多个,设置在车身运送流水线一侧处,车身扫码器对准车身上的车身条码,这样在车身经过时,能将每个车身上的车身条码扫下来。发动机检测支架由若干个检测座构成,每个检测座用于放置一个发动机,发动机条码设置在发动机底部上,这样在发动机放入在检测座上时,发动机扫码器就能对发动机条码进行扫描。处理终端具有比较功能,将车身条码内要求匹配的发动机型号与发动机条码内发动机型号相比较,看两则是否匹配,并将匹配结果信息发送给发动机检测支架内的控制模块,处理终端可以为计算机或者单片机。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推送机构将对应检测座上的发动机推送到输出输送带上,输出输送带将发动机输送至安装前线。输入输送带则是将预安装的发动机输送至发动机检测支架入口端,并由控制模块根据检测支架上空缺情况控制推送机构将发动机推入到相应的空缺位置。该控制模块用于分析处理终端以及其他传感器发送来的信息,控制输入输送带和输出输送带运转,同时还控制推送机构工作,以完成将发动机推送入发动机检测支架或推送入输出输送带,控制模块可以采用一般的单片机,如DSP。本发明采用全自动系统实现了车身与发动机匹配操作,通过发动机条码和车身条码的匹配控制发动机上线顺序,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因人员操作不当,数据不准灯因素造成的返工动作。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发动机检测支架的检测座并排设置,所述发动机扫码器安装在检测座底面上,在检测座的底面上沿宽度方向平行设置有两道第一输送槽,在每个检测座上还设置有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与控制模块相连。检测座并排设置成一排,该第一输送槽平行发动机检测支架宽度方向设置。第一输送槽和推送机构配合用于将发动机推入检测座。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做上是否有发动机存在,并将检测信息发送给控制模块。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输入输送带和输出输送带分别平行设置在发动机检测支架的两侧,在输出输送带末端设置有次级输送,次级输送带延伸至车身运送流水线处,所述输入输送带和输出输送带由若干输送板连接构成的循环输送带,在输送板上沿宽度方向平行设置有两道第二输送槽。输入输送带和输出输送带都是平行设置在发送机检测支架两侧,即平行位于发动机检测支架的输入口和输出口上,输入输送带和输出输送带侧边与发动机检测支架相贴近,输入输送带和输出输送带表面高度与检测座表面齐平。第二输送槽也是平行发动机检测支架宽度方向设置,且与第一输送槽相平行,在输入输送带和输出输送带停下时,检测座上的第一输送槽与对应的输入输送带或输出输送带上的第二输送槽相对齐位于一直线上,用于推送机构推送。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输送板侧边长度与检测座侧边长度一致,在输入输送带或输出输送带停下时,每个检测座与输入输送带或输出输送带上的一块输送板对齐,输入输送带和输出输送带还分别包括控制它们运转的电机,电机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该输入输送带和输出输送带都是由若干输送板构成,在输送时发动机放置在一块输送板上,输入输送带和输出输送带在输送时以输送板侧边长度为单位长度进行运转,这样在输入输送带和输出输送带停下时每个检测座都是能与一块输送板对齐,便于发动机推入或推出。控制模块通过控制电机控制输入输送带的输送距离,使得发动机能输送至对应的空的检测座前。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推送机构包括有若干推送单元,每个推送单元包括推送架、推送杆和抬升座,推送杆前端连接在推送架上,推送杆后端固定在抬升座上,每个推送单元对应一个检测座,所述推送架包括两根抬升臂,抬升臂后端向上翻边形成推送臂,两推送臂上端之间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推送杆前端连接在连接板中间,所述两抬升臂之间距离与两第一输送槽、两第二输送槽之间间距相同,抬升臂推送时插入在第一输送槽和第二输送槽内。该推送机构包括多个推送单元,推送单元数量与检测座数量一样,一个推送单元对应一个检测座,每个推送单元可以独立控制。推送杆为气动、液压或电动自动控制的伸缩杆,推送杆前端固定在连接板中间,推送杆端固定在抬升座上,该抬升座为能垂直升降的平台,推送杆后端就是固定在抬升座升降的平台上。这样推送单元的抬升臂就能进行前进和上下的运动,工作时抬升臂伸入到输入输送带输送板的第二输送槽内,通过抬升能抬起发动机,通过推送杆伸缩,该抬升臂能在第二输送槽以及第一输送槽内移动,可以将发动机推送至检测座以及输出输送带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处理终端包括处理单元、储存单元和显示单元,所述车身扫码器和发动机扫码器连接至处理单元上,存储单元和显示单元连接在处理单元上,处理单元与控制模块连接。处理终端内的处理单元用于进行数据比较处理,处理单元将车身扫码器扫入的信息逐条顺向排列并存入在存储单元内,同时还将这些信息以列表的形式显示在显示单元上,另外处理单元将匹配的结果也在显示单元上显示。处理单元将匹配信息发送给控制模块,由控制模块控制输送相应的发动机上安装线。
一种发动机与车型自动化匹配系统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初始化工况
车身流水线运转,车身扫码器逐个扫码车身上的车身条码,处理终端将接收到的车身条码信息进行解析,并按照扫码顺序将各车身条码信息进行顺序排列;
控制模块控制输入输送带和推送机构将发动机送入到发动机检测支架,直到每个检测座上都有发动机,输入输送带和推送机构停止工作;
b.检测座上发动机扫码器扫码发动机条码,并按检测座排列顺序将检测信息发送给处理单元;
c.处理单元将位于第一列的车身条码信息与第一个发动机条码信息进行比较,若相匹配则显示匹配成功,若不匹配则显示匹配失败,同时继续将位于第一列的车身条码信息与后一个发动机条码信息进行比较,直至匹配成功,匹配成功后将当前车身条码信息记录匹配完成并从列表第一行位置移除,存储到存储单元内,处理单元将匹配信息发送到控制模块;
d.控制模块根据匹配信息选定该匹配发动机,控制对应的推送单元将发动机推送到输出输送带上,再控制输出输送带将发动机输送至安装线;
e.控制模块根据位置传感器信息,选定该空缺的检测座,控制输入输送带工作,将新的发动机输送至该空缺检测座位置,并控制对应的推送单元将发动机推送入该空缺检测座内;
f.发动机检测支架由之前空缺检测座后的检测座开始顺序发送信息给处理单元,位于空缺检测座前的检测座信息发送按顺序排列在空缺检测座后的检测座之后,然后回到步骤c,重复步骤c至步骤f的操作。 
因此,本发明的优点是:采用全自动系统实现了车身与发动机匹配操作,通过发动机条码和车身条码的匹配控制发动机上线顺序,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因人员操作不当,数据不准等因素造成的返工动作。整个过程从发动机输入,到信息匹配,到发动机调度至生产线上全都实现自动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人为因素对生产影响。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结构框架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中推送单元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发明工作流程示意图。
1-车身条码  2-车身扫码器  3-处理终端  4-处理单元  5-存储单元  6-显示单元  7-输入输送带  8-发动机检测支架  9-输出输送带  10-输送板  11-第二输送槽  12-第一输送槽  13-次级输送带  14-控制模块  15-发动机扫码器  16-位置传感器  17-输送机构  18-输送单元  19-抬升臂  20-推送臂  21-连接板  22-推送杆  23-抬升座  24-检测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 
本实施例一种发动机与车型自动化匹配系统,如图1所示,系统包括有车身运送流水线,设置在车身上的车身条码1,设置在发动机上的发动机条码,图中未示出,设置在车身运送流水线上的车身扫码器2,用于检测发动机型号的发动机检测支架8,用于进行数据匹配的处理终端3,发动机支架具有4个检测座24,每个检测座上设有发动机扫码器15和位置传感器16。车身扫码器和发动机扫码器分别连接到处理终端上,发动机检测支架具有输出口和输入口,在输出口一侧设置有输出输送带7,在输入口一侧设置有输入输送带9,输入输送带外侧设置有将发动机送入发动机检测座或从发动机检测座送入输出输送带的推送机构17,发动机检测支架上还包括有控制模块14,位置传感器与控制模块连接,另外控制模块控制连接发动机输入输送带、发动机输出输送带和推送机构。
处理终端3包括处理单元4、储存单元5和显示单元6,车身扫码器和发动机扫码器连接至处理单元上,存储单元和显示单元连接在处理单元上,处理单元与控制模块连接。
发动机检测支架8的检测座24并排设置,发动机扫码器安装在检测座底面上,在检测座的底面上沿宽度方向平行设置有两道第一输送槽12。输入输送带7和输出输送带9分别平行设置在发动机检测支架的两侧,在输出输送带末端设置有次级输送带13,次级输送带延伸至车身运送流水线处,输入输送带和输出输送带由若干输送板10连接构成的循环输送带,在输送板上沿宽度方向平行设置有两道第二输送槽11。输送板侧边长度与检测座侧边长度一致,在输入输送带或输出输送带停下时,每个检测座与输入输送带或输出输送带上的一块输送板对齐,输入输送带和输出输送带还分别包括控制它们运转的电机,电机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如图2所示,推送机构包括有4各推送单元,每个推送单元包括推送架、推送杆22和抬升座23,推送杆前端连接在推送架上,推送杆后端固定在抬升座上,每个推送单元对应一个检测座,推送架包括两根抬升臂19,抬升臂后端向上翻边形成推送臂20,两推送臂上端之间通过连接板21固定连接,推送杆前端连接在连接板中间,两抬升臂之间距离与两第一输送槽、两第二输送槽之间间距相同,抬升臂推送时插入在第一输送槽和第二输送槽内。
本实施例系统的控制方法如图3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a.初始化工况
车身流水线运转,车身扫码器逐个扫码车身上的车身条码,处理终端将接收到的车身条码信息进行解析,并按照扫码顺序将各车身条码信息进行顺序排列;
控制模块控制输入输送带和推送机构将发动机送入到发动机检测支架,直到每个检测座上都有发动机,输入输送带和推送机构停止工作;
b.检测座上发动机扫码器扫码发动机条码,并按检测座排列顺序将检测信息发送给处理单元;
c.处理单元将位于第一列的车身条码信息与第一个发动机条码信息进行比较,若相匹配则显示匹配成功,若不匹配则显示匹配失败,同时继续将位于第一列的车身条码信息与后一个发动机条码信息进行比较,直至匹配成功,匹配成功后将当前车身条码信息记录匹配完成并从列表第一行位置移除,存储到存储单元内,处理单元将匹配信息发送到控制模块;
d.控制模块根据匹配信息选定该匹配发动机,控制对应的推送单元将发动机推送到输出输送带上,再控制输出输送带将发动机输送至安装线;
e.控制模块根据位置传感器信息,选定该空缺的检测座,控制输入输送带工作,将新的发动机输送至该空缺检测座位置,并控制对应的推送单元将发动机推送入该空缺检测座内;
f.发动机检测支架由之前空缺检测座后的检测座开始顺序发送信息给处理单元,位于空缺检测座前的检测座信息发送按顺序排列在空缺检测座后的检测座之后,然后回到步骤c,重复步骤c至步骤f的操作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车身条码、车身扫码器、处理终端、处理单元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7)

1.一种发动机与车型自动化匹配系统,包括有车身运送流水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设置在车身上的车身条码(1),设置在发动机上的发动机条码,设置在车身运送流水线上的车身扫码器(2),用于检测发动机型号的发动机检测支架(8),用于进行数据匹配的处理终端(3),所述发动机支架具有若干检测座(24),每个检测座上设有发动机扫码器(15),所述车身扫码器和发动机扫码器分别连接到处理终端上,发动机检测支架具有输出口和输入口,在输出口一侧设置有输出输送带(9),在输入口一侧设置有输入输送带(7),输入输送带外侧设置有将发动机送入发动机检测座或从发动机检测座送入输出输送带的推送机构,发动机检测支架上还包括有控制模块(14),所述控制模块控制连接发动机输入输送带、发动机输出输送带和推送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与车型自动化匹配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发动机检测支架(8)的检测座(24)并排设置,所述发动机扫码器(15)安装在检测座底面上,在检测座的底面上沿宽度方向平行设置有两道第一输送槽(12),在每个检测座上还设置有位置传感器(16),所述位置传感器与控制模块(14)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动机与车型自动化匹配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输入输送带(7)和输出输送带(9)分别平行设置在发动机检测支架(8)的两侧,在输出输送带末端设置有次级输送带,次级输送带延伸至车身运送流水线处,所述输入输送带和输出输送带由若干输送板(10)连接构成的循环输送带,在输送板上沿宽度方向平行设置有两道第二输送槽(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发动机与车型自动化匹配系统,其特征是输送板(10)侧边长度与检测座侧边长度一致,在输入输送带或输出输送带停下时,每个检测座与输入输送带或输出输送带上的一块输送板对齐,输入输送带和输出输送带还分别包括控制它们运转的电机,电机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发动机与车型自动化匹配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推送机构包括有若干推送单元,每个推送单元包括推送架、推送杆(22)和抬升座(23),推送杆前端连接在推送架上,推送杆后端固定在抬升座上,每个推送单元对应一个检测座(24),所述推送架包括两根抬升臂(19),抬升臂后端向上翻边形成推送臂(20),两推送臂上端之间通过连接板(21)固定连接,所述推送杆前端连接在连接板中间,所述两抬升臂之间距离与两第一输送槽、两第二输送槽之间间距相同,抬升臂推送时插入在第一输送槽和第二输送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发动机与车型自动化匹配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处理终端(3)包括处理单元(4)、储存单元(5)和显示单元(6),所述车身扫码器和发动机扫码器连接至处理单元上,存储单元和显示单元连接在处理单元上,处理单元与控制模块(14)连接。
7.一种发动机与车型自动化匹配系统控制方法,采用权利要求6中的控制系统,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a.初始化工况
车身流水线运转,车身扫码器逐个扫码车身上的车身条码,处理终端将接收到的车身条码信息进行解析,并按照扫码顺序将各车身条码信息进行顺序排列;
控制模块控制输入输送带和推送机构将发动机送入到发动机检测支架,直到每个检测座上都有发动机,输入输送带和推送机构停止工作;
b.检测座上发动机扫码器扫码发动机条码,并按检测座排列顺序将检测信息发送给处理单元;
c.处理单元将位于第一列的车身条码信息与第一个发动机条码信息进行比较,若相匹配则显示匹配成功,若不匹配则显示匹配失败,同时继续将位于第一列的车身条码信息与后一个发动机条码信息进行比较,直至匹配成功,匹配成功后将当前车身条码信息记录匹配完成并从列表第一行位置移除,存储到存储单元内,处理单元将匹配信息发送到控制模块;
d.控制模块根据匹配信息选定该匹配发动机,控制对应的推送单元将发动机推送到输出输送带上,再控制输出输送带将发动机输送至安装线;
e.控制模块根据位置传感器信息,选定该空缺的检测座,控制输入输送带工作,将新的发动机输送至该空缺检测座位置,并控制对应的推送单元将发动机推送入该空缺检测座内;
f.发动机检测支架由之前空缺检测座后的检测座开始顺序发送信息给处理单元,位于空缺检测座前的检测座信息发送按顺序排列在空缺检测座后的检测座之后,然后回到步骤c,重复步骤c至步骤f的操作。
CN201310527165.XA 2013-10-30 2013-10-30 一种发动机与车型自动化匹配系统及控制方法 Active CN1036616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27165.XA CN103661677B (zh) 2013-10-30 2013-10-30 一种发动机与车型自动化匹配系统及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27165.XA CN103661677B (zh) 2013-10-30 2013-10-30 一种发动机与车型自动化匹配系统及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61677A true CN103661677A (zh) 2014-03-26
CN103661677B CN103661677B (zh) 2016-01-20

Family

ID=503007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27165.XA Active CN103661677B (zh) 2013-10-30 2013-10-30 一种发动机与车型自动化匹配系统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6167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49725A (zh) * 2016-09-20 2016-12-2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产品分配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8292375A (zh) * 2015-11-12 2018-07-17 劳斯莱斯德国有限两合公司 用于发动机或交通工具系统的维护中的自动数据处理的方法、系统、移动设备和软件产品
CN111377009A (zh) * 2018-12-29 2020-07-07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天窗装配线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234083A (ja) * 1984-05-08 1985-11-20 Toyota Motor Corp 同期コンベヤ作業装置
CN102046456A (zh) * 2008-05-23 2011-05-0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行走部件相对于车体的同步传送系统及同步传送方法
CN102328705A (zh) * 2011-06-29 2012-01-25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mes系统的发动机号防错方法
CN202320586U (zh) * 2011-11-14 2012-07-11 上海交运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离合器总成防错装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234083A (ja) * 1984-05-08 1985-11-20 Toyota Motor Corp 同期コンベヤ作業装置
CN102046456A (zh) * 2008-05-23 2011-05-0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行走部件相对于车体的同步传送系统及同步传送方法
CN102328705A (zh) * 2011-06-29 2012-01-25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mes系统的发动机号防错方法
CN202320586U (zh) * 2011-11-14 2012-07-11 上海交运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离合器总成防错装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92375A (zh) * 2015-11-12 2018-07-17 劳斯莱斯德国有限两合公司 用于发动机或交通工具系统的维护中的自动数据处理的方法、系统、移动设备和软件产品
CN106249725A (zh) * 2016-09-20 2016-12-2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产品分配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249725B (zh) * 2016-09-20 2017-11-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产品分配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1377009A (zh) * 2018-12-29 2020-07-07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天窗装配线系统
CN111377009B (zh) * 2018-12-29 2021-07-16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天窗装配线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61677B (zh) 2016-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01494B (zh) 一种应用于快件的智能分拣装置及方法
CN205762375U (zh) 一种快递包裹动态扫码组件及快递分拣机
CN103942867B (zh) 一种航空旅客行李自助托运装置
CN102288935B (zh) 电能表检定系统
CN202400540U (zh) 一种电能表料箱检测输送系统
EP3992114A1 (en) Warehouse and sorting system having warehouse, and sor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3661677B (zh) 一种发动机与车型自动化匹配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6733709A (zh) 一种血浆分拣系统及方法
CN110434584A (zh) 电脑主机箱组装设备
CN102063751A (zh) 自助行李托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973425A (zh) 一种ic光检分选系统的双盘输送机构
CN105354919A (zh) 一种二手图书智能回收机
CN104096683A (zh) 快递包裹自动分拣方法及系统
WO2010142625A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transportieren von gegenständen mittels einer transporteinrichtung
CN106276006A (zh) 自动收发货物流终端及方法
CN107824464A (zh) 一种货物分拣机构
CN109202705A (zh) 一种应用于数控工具磨床加工线的上升送料机构
CN202244984U (zh) 一种立体库盘库系统
CN105344609A (zh) 物流用双螺旋自动拣货装置及使用该装置拣货的方法
CN106241280A (zh) 家具产品总装生产线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5892168U (zh) 一种自动上盘机系统
CN109607144A (zh) 一种轨道输送线及输送方法
CN201154844Y (zh) 金属件上下输送机
CN206509254U (zh) 一种血浆分拣系统
CN111207815A (zh) 一种汽车衡混装计量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0051 No. 1760, Jiangling Road, Hangzhou, Zhejiang, Binjiang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Geely Automotive Spare Parts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51 No. 1760, Jiangling Road, Hangzhou, Zhejiang, Binjiang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Patentee before: NINGBO YUANJING AUTO PART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513

Address after: 310051 No. 1760, Jiangling Road, Hangzhou, Zhejiang, Binjiang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Patentee after: Ningbo Jirun Automobile Parts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51 No. 1760, Jiangling Road, Hangzhou, Zhejiang, Binjiang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Geely Automotive Spare Part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