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49646A - 调湿装置 - Google Patents

调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49646A
CN103649646A CN201280033429.XA CN201280033429A CN103649646A CN 103649646 A CN103649646 A CN 103649646A CN 201280033429 A CN201280033429 A CN 201280033429A CN 103649646 A CN103649646 A CN 1036496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control device
air
humidity control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3342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49646B (zh
Inventor
高桥隆
藤本徹
酒井岳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6496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496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496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496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0008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air-humidif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6Remote contro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1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air supply to heat-exchangers or bypass channe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 F24F11/8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using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6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compressors within refrigeration or heat pump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F24F3/1405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in which the humidity of the air is exclusively affected by contact with the evaporator of a closed-circuit cooling system or heat pump circui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F24F3/1411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by absorbing or adsorbing water, e.g. using an hygroscopic desiccant
    • F24F3/1429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by absorbing or adsorbing water, e.g. using an hygroscopic desiccant alternatively operating a heat exchanger in an absorbing/adsorbing mode and a heat exchanger in a regeneration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24F2110/12Temperature of the outside ai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AREA)

Abstract

一种调湿装置,在调湿装置起动时,将室外空气温度To和室内空气温度Tr进行比较,判定哪一方空气的温度高。通过通气切换装置相互切换室外空气的流动和室内空气的流动,由此使室外空气和室内空气中温度较高的空气在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热交换器中流通。

Description

调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括担载有吸附剂的两个热交换器的调湿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记载的调湿装置具有两个热交换器。在各热交换器安装有吸附剂,该吸附剂在规定的温度以下时进行吸收水的吸附动作,在超过规定的温度时进行释放水而再生的再生动作。在调湿装置中,使室外空气通过一个热交换器流入室内,并且使室内空气通过另一个热交换器排出到室外。各热交换器在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时成为规定的温度以下,因而进行吸附动作并发挥除湿功能。另外,各热交换器在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时成为规定的温度以上,因而进行再生动作并发挥加湿功能。因此,在对室内进行加湿时,使室外空气通过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的热交换器,然后供给到室内。在对室内进行除湿时,使室外空气通过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热交换器,然后供给到室内。
可是,在起动调湿装置时,为了测定室外空气的温度和室内空气的温度而驱动风扇,从而使室外空气和室内空气流入调湿装置。此时,在通过蒸发器的空气的温度过低的情况下,蒸发器内的蒸发制冷剂液化的制冷剂量增多。如果在这种状况下起动压缩机,被吸入压缩机的液体制冷剂量过剩,在贮存器中难以将气体和液体完全分离。其结果是,液体制冷剂有时回流到压缩机中。因此,需要抑制在调湿装置起动时产生的液体制冷剂的回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45024号公报
发明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湿装置,能够抑制在调湿装置起动时产生的液体制冷剂的回流。
发明内容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提供一种调湿装置(1),该调湿装置(1)具有制冷剂回路(10)和通气切换装置(20),所述制冷剂回路(10)包括压缩机(13)、担载有吸附剂的第1热交换器(11)、担载有吸附剂的第2热交换器(12)、电子膨胀阀(14)及四路切换阀(15),所述通气切换装置(20)对在第1热交换器(11)中流通的空气和在第2热交换器(12)中流通的空气相互进行切换,所述调湿装置使第1热交换器(11)和第2热交换器(12)中的一方作为冷凝器并通过吸附剂的再生动作而作为加湿器发挥作用,同时使第1热交换器(11)和第2热交换器(12)中的另一方作为蒸发器并通过吸附剂的吸附动作而作为除湿器发挥作用,所述调湿装置利用四路切换阀(15)变更制冷剂回路(10)内的制冷剂流,由此使两个热交换器的功能进行交替。在调湿装置(1)中,将室外空气的温度和室内空气的温度进行比较,判定哪一方的空气的温度比较高,在调湿装置(1)起动时,使室外空气和室内空气中温度较高的空气在第1热交换器(11)和第2热交换器(12)中的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热交换器中流通,使温度较低的空气在第1热交换器(11)和第2热交换器(12)中的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的热交换器中流通。
根据这种结构,通过将流入调湿装置(1)的室外空气和室内空气中温度较高的空气导入蒸发器,能够抑制蒸发器被过度冷却而使得制冷剂在蒸发器内过剩液化。因此,能够抑制液体制冷剂回流到压缩机(13)中。
在上述的调湿装置中,优选的是,至少在加湿运转的时期及除湿运转的时期使调湿装置(1)停止运转时,将设有电子膨胀阀(14)的制冷剂路径设为连通状态。
在此,设有电子膨胀阀(14)的制冷剂路径是连接第1热交换器(11)和第2热交换器(12)的制冷剂路径中安装有电子膨胀阀(14)的制冷剂路径。在调湿装置(1)停止运转时,由于制冷剂回路内的均压作用,高压侧的制冷剂流向低压侧。因此,在调湿装置(1)的运转停止的期间中,如果将电子膨胀阀(14)的开度设为关闭开度来关闭制冷剂路径,则通过电子膨胀阀而流动的制冷剂量减少,而通过压缩机并移动的制冷剂量增多。其结果是产生以下问题:压缩机内的润滑油与制冷剂一起向蒸发器移动,压缩机内的润滑油减少。
针对这一点,在本发明中,至少在加湿运转的时期及除湿运转的时期中调湿装置(1)停止运转时,将设有电子膨胀阀(14)的制冷剂路径设为连通状态。因此,在调湿装置(1)的运转停止的期间中,能够使设有电子膨胀阀(14)的通路内的制冷剂移动。由此,能够减少被吸入压缩机(3)的制冷剂量。
在上述的调湿装置中,优选的是,在调湿装置(1)内设有:第1温度传感器(31),其检测室内空气的温度;第2温度传感器(32),其检测室外空气的温度;排出风扇(92),其使室内空气流入调湿装置(1)并排出到室外;以及供给风扇(91),其使室外空气流入调湿装置(1)并供给到室内,在调湿装置(1)起动时而且在压缩机(13)起动之前,通过驱动排出风扇(92)使室内空气流入,并且,通过驱动供给风扇(91)使室外空气流入,所述调湿装置(1)根据在第1温度传感器(31)的检测温度和第2温度传感器(32)的检测温度之间产生差值,将室外空气的温度和室内空气的温度进行比较,判定哪一方的空气的温度比较高。
在测定室外空气的温度和室内空气的温度时,室外空气和室内空气被导入调湿装置(1)。在这种情况下,不判定室外空气和室内空气中温度较高的空气是哪一方,即将室外空气和室内空气中任意一方导入蒸发器。另一方面,为了准确测定室外空气和室内空气的温度很需要时间。如果温度较低的空气在蒸发器中流通,在测定室外空气和室内空气的各温度时蒸发器有可能被过度冷却。
与此相对,在本发明中,根据第1温度传感器(31)的检测温度和第2温度传感器(32)的检测温度之间的差值,判定温度比较高的空气。即,在准确测定室外空气和室内空气的温度之前,判定哪一方的空气的温度比较高。因此,能够缩短截止到判定室外空气和室内空气中哪一方的空气的温度比较高的时间。由此,能够抑制蒸发器被过度冷却。
在上述的调湿装置中,优选的是,在调湿装置(1)起动时,在室外空气的温度和室内空气的温度都大于设定温度的情况下,不执行使室外空气和室内空气中温度较高的空气在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热交换器中流通的处理。
存在于蒸发器中的蒸发制冷剂大量液化的条件成立的情况比较少。如果流入蒸发器的空气的温度达不到规定的温度以下,不会产生这种现象。即,在这种条件不成立时,蒸发制冷剂的液化量较少,因而液体制冷剂也不会通过贮存器流入压缩机(13)。针对这一点,在本发明中,在调湿装置(1)起动时,在室外空气的温度和室内空气的温度都在设定温度以上时,不执行使室外空气和室内空气中温度较高的空气在蒸发器中流通的处理。并且,通过这种处理,能够以与正式运转相同的模式,将空气导入热交换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式,提供一种调湿装置(1),该调湿装置(1)具有制冷剂回路(10)和通气切换装置(20),所述制冷剂回路(10)包括压缩机(13)、担载有吸附剂的第1热交换器(11)、担载有吸附剂的第2热交换器(12)、电子膨胀阀(14)及四路切换阀(15),所述通气切换装置(20)对在第1热交换器(11)中流通的空气和在第2热交换器(12)中流通的空气相互进行切换,所述调湿装置使第1热交换器(11)和第2热交换器(12)中的一方作为冷凝器并通过吸附剂的再生动作而作为加湿器发挥作用,同时使第1热交换器(11)和第2热交换器(12)中的另一方作为蒸发器并通过吸附剂的吸附动作而作为除湿器发挥作用,所述调湿装置利用四路切换阀(15)变更制冷剂回路(10)内的制冷剂流,由此使两个热交换器的功能进行交替。在调湿装置(1)起动时,使室外空气流入蒸发器和冷凝器中的一方,同时使室内空气流入蒸发器和冷凝器中的另一方,而且将室外空气的温度和室内空气的温度进行比较,判定哪一方的空气的温度比较高,在压缩机(13)起动时,通过切换四路切换阀(15),使第1热交换器(11)和第2热交换器(12)中的正流通有温度较高的空气的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
在本发明中,使室外空气流入蒸发器及冷凝器中的一方,并且使室内空气流入蒸发器及冷凝器中的另一方,并判定室外空气和室内空气中温度较高的空气是哪一方。然后,通过四路切换阀(15)的动作,使温度较高的空气所流通的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根据这种结构,即使是室外空气和室内空气中任意一方为使制冷剂过度液化的低温时,也能够使液体制冷剂存在于冷凝器中。因此,能够抑制在压缩机(13)起动时液体制冷剂流入压缩机(13)。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式,提供一种调湿装置(1),该调湿装置(1)具有制冷剂回路(10)和通气切换装置(20),所述制冷剂回路(10)包括压缩机(13)、担载有吸附剂的第1热交换器(11)、担载有吸附剂的第2热交换器(12)、电子膨胀阀(14)及四路切换阀(15),所述通气切换装置(20)对在第1热交换器(11)中流通的空气和在第2热交换器(12)中流通的空气相互进行切换,所述调湿装置使第1热交换器(11)和第2热交换器(12)中的一方作为冷凝器并通过吸附剂的再生动作而作为加湿器发挥作用,同时使第1热交换器(11)和第2热交换器(12)中的另一方作为蒸发器并通过吸附剂的吸附动作而作为除湿器发挥作用,所述调湿装置利用四路切换阀(15)变更制冷剂回路(10)内流动的制冷剂流,由此使两个热交换器的功能进行交替。在调湿装置(1)起动时,使室外空气和室内空气通过第1热交换器(11)和第2热交换器(12)以外的通路而流入调湿装置(1)。
在本发明中,不将导入调湿装置(1)的空气导入热交换器,因而蒸发器不会被室外空气或者室内空气冷却。即,根据这种结构,能够抑制在压缩机起动时液体制冷剂大量流入。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抑制在调湿装置起动时产生的液体制冷剂回流的调湿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调湿装置的立体图。
图2的(a)是表示通气切换装置的第1动作模式的立体图,(b)是表示通气切换装置的第2动作模式的立体图。
图3是说明调湿装置的除湿运转的示意图。
图4是说明调湿装置的加湿运转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调湿装置的运转模式和四路切换阀的切换状态和通气切换装置的动作模式的关系的表。
图6是表示调湿装置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准备运转控制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8是在准备运转控制时设定通气切换装置的动作模式所使用的切换表。
图9的(a)是表示室外空气温度比室内空气温度高时的制冷剂回路的状态及空气的流动的示意图,(b)是表示室外空气温度在室内空气温度以下时的制冷剂回路的状态及空气的流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调湿装置。
如图1和图3所示,调湿装置1具有制冷剂回路10、通气切换装置20和控制装置30。通气切换装置20控制在调湿装置1中流通的空气流。控制装置30控制制冷剂回路10和通气切换装置20。调湿装置1对从室外取入的室外空气OA进行调湿,然后供给到室内。并且,调湿装置1对从室内取入的室外空气RA进行调湿,然后排出到室外。
制冷剂回路10具有压缩机13、担载有吸附剂的第1热交换器11、担载有吸附剂的第2热交换器12、电子膨胀阀14及四路切换阀15。吸附剂吸收水。即,第1热交换器11和第2热交换器12分别在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时发挥除湿器的功能,在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时发挥加湿器的功能。
电子膨胀阀14设于连接第1热交换器11和第2热交换器12的第1制冷剂路径17中。压缩机13设于连接第1热交换器11和第2热交换器12的第2制冷剂路径18中。四路切换阀15设于第2制冷剂路径18的中途,使制冷剂的流动的方向反转。在压缩机13的制冷剂的吸入口附近设有贮存器16。
四路切换阀15被切换为第1切换状态及第2切换状态中的任意一种状态。在第1切换状态下,压缩机13的喷出口与第1热交换器11连接,压缩机13的吸入口与第2热交换器12连接。即,在第1切换状态下,第1热交换器11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并且第2热交换器12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在第2切换状态下,压缩机13的喷出口与第2热交换器12连接,压缩机13的吸入口与第1热交换器11连接。即,在第2切换状态下,第1热交换器11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并且第2热交换器12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
作为蒸发器的热交换器将空气冷却,并且通过吸附剂的吸附动作来吸收水。由此,使空气干燥。即,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热交换器发挥作为除湿器的功能。作为冷凝器的热交换器通过将吸附剂加热,并通过吸附剂的再生动作使水从吸附剂中蒸发。由此,对空气进行加湿。即,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的热交换器发挥作为加湿器的功能。
四路切换阀15在第1切换状态和第2切换状态之间周期性地进行切换。因此,每当四路切换阀15进行切换时,第1热交换器11和第2热交换器12的功能也被切换。具体地讲,在从第1热交换器11开始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而且第2热交换器12开始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起经过规定的时间后,第1热交换器11开始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而且第2热交换器12开始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即,第1热交换器11和第2热交换器12交替地作为蒸发器和冷凝器发挥作用,由此反复进行水的吸收和排出。因此,一个热交换器进行再生动作并作为加湿器进行动作,另一个热交换器进行吸附动作并作为除湿器进行动作。
控制装置30根据各种传感器的检测值和遥控器的命令,控制四路切换阀15的切换、电子膨胀阀14的开度调整、供给至压缩机13的电力的频率、通气切换装置20的动作。控制装置30与测定室内空气RA的温度(室内空气温度Tr)的第1温度传感器31、测定室外空气OA的温度(室外空气温度To)的第2温度传感器32、测定室内空气RA的湿度的第1湿度传感器33、以及测定室外空气OA的湿度的第2湿度传感器34连接。
通气切换装置20由4个装置构成。第1装置使室内空气RA在第1热交换器11和第2热交换器12中的一方流通。关于使室内空气RA在第1热交换器11和第2热交换器12中的哪一方流通,根据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和调湿装置1的运转状态来决定。将第1装置称为室内空气切换装置21。第2装置使室外空气OA在第1热交换器11和第2热交换器12中没有流通室内空气RA的热交换器中流通。将第2装置称为室外空气切换装置22。第3装置选择从第1热交换器11输出的空气和从第2热交换器12输出的空气中的一方,将所选择的空气作为供给空气SA供给到室内。将第3装置称为供给空气切换装置23。第4装置选择从第1热交换器11输出的空气和从第2热交换器12输出的空气中的一方,将所选择的空气作为排出空气EA排出到室外。将第4装置称为排出空气切换装置24。
制冷剂回路10、通气切换装置20及控制装置30被收纳在一个框体40内。下面,按照图1所示分别定义前后方向、左右方向、上下方向,并对这些构成要素的配置关系进行说明。
框体40形成为长方体。框体40内被划分为6个房间。在框体40的前端设有前面壁41。在框体40内设有与前面壁41平行的第1分隔壁45和位于第1分隔壁45后方的第2分隔壁46。并且,在框体40内设有将前面壁41和第1分隔壁45之间的空间分隔开的第3分隔壁47。前面壁41和第1分隔壁45之间的空间被分隔为第1前室51、和位于第1前室51下方的第2前室52。
在框体40内设有将第1分隔壁45和第2分隔壁46之间的空间分隔开的第4分隔壁48。在被第4分隔壁48隔开的两个房间中左侧的房间中收纳有第1热交换器11,在右侧的房间中收纳有第2热交换器12。将收纳第1热交换器11的房间称为第1热交换室53,将收纳第2热交换器12的房间称为第2热交换室54。电子膨胀阀14设置在第1热交换室53中。
在框体40的后端设有后面壁42。后面壁42与第2分隔壁46之间的空间被第5分隔壁49~第8分隔壁50B划分为第1后室55和第2后室56。第5分隔壁49将后面壁42与第2分隔壁46之间的空间的前半部分(前方空间)沿上下划分。第6分隔壁50将后面壁42与第2分隔壁46之间的空间的后半部分(后方空间)沿左右划分。第7分隔壁50A将前方空间的下半部分的空间和后方空间的左半部分的空间分隔开。第8分隔壁50B将前方空间的上半部分的空间和后方空间的右半部分的空间分隔开。第1后室55由前方空间的上半部分和后方空间的左半部分构成。第2后室56由前方空间的下半部分和后方空间的右半部分构成。在前面壁41设有用于吸入室内空气RA的室内吸气口57。在第1分隔壁45形成有第1前方开闭机构71和第2前方开闭机构72。
第1前方开闭机构71由设于第1分隔壁45而且在第1热交换室53中开口的开口部、和对开口部进行开闭的挡板构成。第1前方开闭机构71通过挡板被切换为将开口部敞开的状态(敞开状态)和将开口部关闭的状态(关闭状态)。在第1前方开闭机构71为敞开状态时,第1前室51和第1热交换室53被连通。在第1前方开闭机构71为关闭状态时,第1前室51和第1热交换室53之间的空气的流通被切断。
第2前方开闭机构72由设于第1分隔壁45而且在第2热交换室54中开口的开口部、和对开口部进行开闭的挡板构成。第2前方开闭机构72也通过挡板被切换为敞开状态和关闭状态。在第2前方开闭机构72为敞开状态时,第1前室51和第2热交换室54被连通。在第2前方开闭机构72为关闭状态时,第1前室51和第2热交换室54之间的空气的流通被切断。即,由第1前室51、室内吸气口57、第1前方开闭机构71和第2前方开闭机构72构成室内空气切换装置21。在第1前室51设置有第1温度传感器31和第1湿度传感器33。
在前面壁41设有用于吸入室外空气OA的室外吸气口58。在面对第2前室52的第1分隔壁45形成有第3前方开闭机构73和第4前方开闭机构74。
第3前方开闭机构73由设于第1分隔壁45而且在第1热交换室53中开口的开口部、和对开口部进行开闭的挡板构成。第3前方开闭机构73通过挡板被切换为敞开状态和关闭状态。在第3前方开闭机构73为敞开状态时,第2前室52和第1热交换室53被连通。在第3前方开闭机构73为关闭状态时,第2前室52和第1热交换室53之间的空气的流通被切断。
第4前方开闭机构74由设于第1分隔壁45而且在第2热交换室54中开口的开口部、和对开口部进行开闭的挡板构成。第4前方开闭机构74被切换为敞开状态和关闭状态。在第4前方开闭机构74为敞开状态时,第2前室52和第2热交换室54被连通。在第4前方开闭机构74为关闭状态时,第2前室52和第2热交换室54之间的空气的流通被切断。即,由第2前室52、室外吸气口58、第3前方开闭机构73和第4前方开闭机构74构成室外空气切换装置22。在第2前室52设置有第2温度传感器32和第2湿度传感器34。
在第1后室55的左侧壁43设有用于向室内供给空气的供给口59。在面对第1后室55的第2分隔壁46形成有第1后方开闭机构81和第2后方开闭机构82。
第1后方开闭机构81由设于第2分隔壁46而且在第1热交换室53中开口的开口部、和对开口部进行开闭的挡板构成。第1后方开闭机构81通过挡板被切换为敞开状态和关闭状态。在第1后方开闭机构81为敞开状态时,第1后室55和第1热交换室53被连通。在第1后方开闭机构81为关闭状态时,第1后室55和第1热交换室53之间的空气的流通被切断。
第2后方开闭机构82由设于第2分隔壁46而且在第2热交换室54中开口的开口部、和对开口部进行开闭的挡板构成。第2后方开闭机构82通过挡板被切换为敞开状态和关闭状态。在第2后方开闭机构82为敞开状态时,第1后室55和第2热交换室54被连通。在第2后方开闭机构82为关闭状态时,第1后室55和第2热交换室54之间的空气的流通被切断。即,由第1后室55、供给口59、第1后方开闭机构81及第2后方开闭机构82构成供给空气切换装置23。
在第1后室55设置有压缩机13、四路切换阀15、贮存器16。并且,在第1后室55设有供给风扇91,供给风扇91将室外空气OA吸引到调湿装置1内、而且将该空气排放到室内。供给风扇91例如由西洛克风扇构成。
在右侧壁44设有用于将空气排出到室外的排出口60。在面对第2后室56的第2分隔壁46形成有第3后方开闭机构83和第4后方开闭机构84。
第3后方开闭机构83由设于第2分隔壁46而且在第1热交换室53中开口的开口部、和对开口部进行开闭的挡板构成。第3后方开闭机构81通过挡板被切换为敞开状态和关闭状态。在第3后方开闭机构83为敞开状态时,第2后室56和第1热交换室53被连通。在第3后方开闭机构83为关闭状态时,第2后室56和第1热交换室53之间的空气的流通被切断。
第4后方开闭机构84由设于第2分隔壁46而且在第2热交换室54中开口的开口部、和对开口部进行开闭的挡板构成。第4后方开闭机构84通过挡板被切换为敞开状态和关闭状态。在第4后方开闭机构84为敞开状态时,第2后室56和第2热交换室54被连通。在第4后方开闭机构84为关闭状态时,第2后室56和第2热交换室54之间的空气的流通被切断。
即,由第2后室56、排出口60、第3后方开闭机构83及第4后方开闭机构84构成排出空气切换装置24。在第2后室56设有排出风扇92,该排出风扇92将室内空气RA吸引到调湿装置1内、而且将该空气排放到室外。排出风扇92例如由西洛克风扇构成。
下面,参照图2(a)和图2(b)说明通气切换装置20的动作模式。
通气切换装置20切换室内空气RA的流动,并且切换室外空气OA的流动。通气切换装置20具有第1动作模式和第2动作模式。通过切换第1和第2动作模式来切换室内空气RA的流动和室外空气OA的流动。
在第1动作模式时,室内空气RA在第1热交换室53中流通,并且室外空气OA在第2热交换室54中流通。具体地讲,如图2(a)所示,将第1前方开闭机构71设为敞开状态、且将第2前方开闭机构72设为关闭状态,同时将第3后方开闭机构83设为敞开状态、且将第4后方开闭机构84设为关闭状态。由此,室内空气RA在第1热交换室53中流通。另外,将第3前方开闭机构73设为关闭状态、且将第4前方开闭机构74设为敞开状态,同时将第1后方开闭机构81设为关闭状态、将第2后方开闭机构82设为敞开状态。由此,室外空气OA在第2热交换室54中流通。
在第2动作模式时,室内空气RA在第2热交换室54中流通,并且室外空气OA在第1热交换室53中流通。具体地讲,如图2(b)所示,将第1前方开闭机构71设为关闭状态、且将第2前方开闭机构72设为敞开状态,同时将第3后方开闭机构83设为关闭状态、且将第4后方开闭机构84设为敞开状态。由此,室内空气RA在第2热交换室54中流通。另外,将第3前方开闭机构73设为敞开状态、且将第4前方开闭机构74设为关闭状态,同时将第1后方开闭机构81设为敞开状态、且将第2后方开闭机构82设为关闭状态。由此,室外空气OA在第1热交换室53中流通。
下面,说明调湿装置1的运转模式。
调湿装置1进行除湿运转、加湿运转和换气运转。
在除湿运转中,在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热交换器中进行吸附剂的吸附动作。由此,使吸附剂吸收水而对室外空气OA进行除湿,并将被除湿后的室外空气OA供给到室内。另外,在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的热交换器中进行含有水的吸附剂的再生动作。由此,将吸附剂中所含有的水赋予到室内空气RA中,并将被赋予了水的室内空气RA排出到室外。这样,吸附剂被再生为吸收水的吸湿剂。除湿运转主要在夏季执行。
在加湿运转中,在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的热交换器中进行含有水的吸附剂的再生动作。由此,将吸附剂中所含有的水赋予到室外空气OA中,并将被加湿后的室外空气OA供给到室内。另外,在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热交换器中进行吸附剂的吸附动作。由此,通过使吸附剂吸收水,从而从室内空气RA中吸收水,并将室内空气RA排出到室外。从室内空气RA中吸收的水成为用于对室外空气OA进行加湿的水。加湿运转主要在冬季执行。
换气运转是指使制冷剂回路10停止、向室内供给室外空气OA并将室内空气RA排出到室外的运转。换气运转主要在春季和秋季进行。例如,在室外空气OA的温度为第1设定温度TA以上、第2设定温度TB以下时执行换气运转。
下面,参照图3说明除湿运转时的制冷剂回路10的动作。
在除湿运转时,使室外空气OA流入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热交换器,并且使室内空气RA流入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的热交换器。具体地讲,如图3所示,在四路切换阀15为第1切换状态时,将第1热交换器11作为冷凝器、且将第2热交换器12作为蒸发器,从而将通气切换装置20设为第1动作模式。另一方面,在四路切换阀15为第2切换状态时,将第1热交换器11作为蒸发器、且将第2热交换器12作为冷凝器,从而将通气切换装置20设为第2动作模式。即,根据四路切换阀15的切换动作来切换通气切换装置20的动作模式,由此使室外空气OA流入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热交换器。
下面,参照图4说明加湿运转时的制冷剂回路10的动作。
在加湿运转时,使室内空气RA流入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热交换器,并且使室外空气OA流入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的热交换器。具体地讲,如图4所示,在四路切换阀15为第2切换状态时,将第1热交换器11作为蒸发器、且将第2热交换器12作为冷凝器,从而将通气切换装置20设为第1动作模式。另一方面,在四路切换阀15为第1切换状态时,将第1热交换器11作为冷凝器、且将第2热交换器12作为蒸发器,从而将通气切换装置20设为第2动作模式。即,根据四路切换阀15的切换动作来切换通气切换装置20的动作模式,由此使室外空气OA流入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的热交换器。
下面,参照图5说明调湿装置1的各种运转模式和四路切换阀15的切换状态和通气切换装置20的关系。
图5表示在各种运转模式时,在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热交换器中流通的空气的种类。即,图5表示在设定四路切换阀15的切换状态、而且设定通气切换装置20的动作模式时,在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热交换器中流通的空气的种类。
下面,参照图6说明调湿控制的步骤。
如图6所示,在调湿装置1为运转停止状态时,根据起动命令执行调湿处理。控制装置30接收在遥控器设置的电源开关被接通而输出的接通信号,由此形成起动命令。
首先,在步骤100中,控制装置30执行准备运转控制。在调整室内的湿度的调湿控制之前执行准备运转控制。控制装置30判定提高还是降低室内的湿度。然后,在步骤S200中,控制装置30执行调湿控制。在调湿控制中,根据室外空气OA的温度执行室外空气OA的调湿。
如图5所示,在运转模式为除湿运转时,反复四路切换阀15的第1切换状态与通气切换装置20的第1动作模式的组合、及四路切换阀15的第2切换状态与通气切换装置20的第2动作模式的组合。在运转模式为加湿运转时,反复四路切换阀15的第1切换状态与通气切换装置20的第2动作模式的组合、及四路切换阀15的第2切换状态与通气切换装置20的第1动作模式的组合。在运转模式为换气运转时,压缩机13停止。通气切换装置20被设定为第1动作模式或者第2动作模式。并且,供给风扇91和排出风扇92被驱动。即,室外空气OA在不被除湿或者加湿的状态下被取入室内,室内空气RA在不被除湿或者加湿的状态下被排出到室外。
调湿控制根据运转停止命令而停止。例如控制装置30接收遥控器的电源开关被断开而输出的断开信号,由此形成运转停止命令。根据运转停止命令,执行使压缩机13停止的压缩机停止控制。具体地讲,逆变电路的PWM信号的频率逐渐减小,最终压缩机13的电动马达停止。
另外,根据运转停止命令,按照运转模式设定运转停止期间中的电子膨胀阀14的开度。具体地讲,在执行换气运转的时期中,电子膨胀阀14的开度被设定为关闭开度。在执行除湿运转的时期以及执行加湿运转的时期,电子膨胀阀14的开度被设定为比关闭开度大的停止开度。关闭开度表示制冷剂不能通过电子膨胀阀14而移动的开度。在调湿装置1的运转停止期间中,在电子膨胀阀14的开度被设定为停止开度时,设有电子膨胀阀14的第1制冷剂路径17被连通,制冷剂能够在第1热交换器11和第2热交换器12之间移动。
可是,在执行除湿运转的时期中以及执行加湿运转的时期中,如果在调湿装置1的运转停止时将电子膨胀阀14的开度设定为关闭开度而关闭第1制冷剂路径17,将会产生如下现象。
即,由于在运转停止时在第1热交换器11和第2热交换器12之间具有温度差,因而制冷剂在两个热交换器11、12之间移动,以便形成热平衡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在第1制冷剂路径17被关闭时,制冷剂通过设有压缩机13的第2制冷剂路径18而移动。因此,制冷剂溶入压缩机13内的润滑油中的量增多,通过以后的制冷剂的蒸发,润滑油流出到制冷剂回路10中。其结果是,压缩机13的润滑油的量减少。
为了防止这种现象,至少在执行除湿运转的时期中和执行加湿运转的时期中,在运转停止期间中使电子膨胀阀14的开度大于关闭开度,从而将第1制冷剂路径17维持为连通状态。
下面,参照图7和图8说明准备运转控制的步骤。
在步骤S210中,控制装置30检测四路切换阀15的切换状态。由此,控制装置30判定在压缩机13起动时第1热交换器11为蒸发器和冷凝器中的哪一方、以及第2热交换器12为蒸发器和冷凝器中的哪一方。
在步骤S220中,控制装置30驱动排出风扇92和供给风扇91。由此,室外空气OA及室内空气RA在调湿装置1内流通。在该时刻,电子膨胀阀14的开度被维持为调湿装置1的运转停止时的开度。并且,压缩机13被维持为停止状态。
在步骤S230中,在从排出风扇92及供给风扇91起动起经过规定的时间后,由第1温度传感器31测定室内空气温度Tr,由第2温度传感器32测定室外空气温度To。并且,控制装置30将室内空气温度Tr和室外空气温度To进行比较,并判定室内空气温度Tr和室外空气温度To中哪一方的温度比较高。为了缩短判定时间,在室内空气温度Tr和室外空气温度To之间产生差异时,控制装置30将两者的温度进行比较,并判定室内空气温度Tr和室外空气温度To中哪一方的温度比较高。
在步骤S240中,控制装置30根据室内空气温度Tr和室外空气温度To的比较结果以及四路切换阀15的切换状态,设定通气切换装置20的动作模式,使得在压缩机13起动时温度比较高的空气在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热交换器中流通。动作模式是使用切换表决定的。在根据切换表设定通气切换装置20的动作模式后,比较高温的空气在规定的期间中在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热交换器中流通。然后,进入下一个步骤。
在步骤S250中,在从调湿装置1起动起经过设定时间后,控制装置30判定室外空气温度To是否比第1设定温度TA高。设定时间是使室外空气温度To稳定所需要的时间。控制装置30根据该判定来决定运转模式。在室外空气温度To比第1设定温度TA高的情况下(步骤S250:是),控制装置30将运转模式设定为除湿运转(步骤S261)。在室外空气温度To为第1设定温度TA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250:否),控制装置30进入下一个步骤S260。
在步骤S260中,控制装置30判定室外空气温度To是否为第2设定温度TB以上。在室外空气温度To为第2设定温度TB以上时(步骤S260:是),控制装置30将运转模式设定为换气运转(步骤S262)。在室外空气温度To低于第2设定温度TB时(步骤S260:否),控制装置30将运转模式设定为加湿运转(步骤S263)。
在步骤S270中,控制装置30根据四路切换阀15的切换状态以及所设定的运转模式,切换通气切换装置20的动作模式。并且,控制装置30将电子膨胀阀14打开到规定的开度,并通过逆变电路逐渐提高PWM信号的频率,使PWM信号的频率上升到规定的频率。这样,压缩机13起动。
下面,参照图8说明上述切换表。
在设定准备运转控制中的通气切换装置20的动作模式时使用切换表。在四路切换阀15处于第1切换状态时,第2热交换器12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在该状态下,在室外空气温度To比室内空气温度Tr高时,室外空气OA接触第2热交换器12。使室外空气OA接触第2热交换器12的动作模式对应于第1动作模式。因此,如图8所示,对于上述条件分配第1动作模式。另一方面,在室内空气温度Tr为室外空气温度To以上时,室内空气RA接触第2热交换器12。使室内空气RA接触第2热交换器12的动作模式对应于第2动作模式。因此,对于上述条件分配第2动作模式。
在四路切换阀15处于第2切换状态时,第1热交换器11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在该状态下,在室外空气温度To比室内空气温度Tr高时,使室外空气OA接触第1热交换器11。使室外空气OA接触第1热交换器11的动作模式对应于第2动作模式。因此,对于上述条件分配第2动作模式。另一方面,在室内空气温度Tr为室外空气温度To以上时,使室内空气RA接触第1热交换器11。使室内空气RA接触第1热交换器11的动作模式对应于第1动作模式。因此,对于上述条件分配第1动作模式。
下面,参照图9说明准备运转控制中的空气的流通状态。
如图8的No1所示,在四路切换阀15被设定为第1切换状态、而且室外空气温度To比室内空气温度Tr高的情况下,根据切换表,通气切换装置20被设定为第1动作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如图9(a)所示,室外空气OA接触第2热交换器12。因此,与温度比较低的室内空气RA接触第2热交换器12的情况相比,第2热交换器12(蒸发器)的冷却被抑制为较小程度。
如图8的No2所示,在四路切换阀15被设定为第1切换状态、而且室外空气温度To为室内空气温度Tr以下的情况下,根据切换表,通气切换装置20被设定为第2动作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如图9(b)所示,室内空气RA接触第2热交换器12。因此,与温度比较低的室外空气OA接触第2热交换器12的情况相比,第2热交换器12(蒸发器)的冷却程度较小。
在与图8的No3、No4对应的状态下也与上述情况相同。在图8的No3的情况下,室外空气OA接触第1热交换器11。因此,与温度比较低的室内空气RA接触第1热交换器11的情况相比,第1热交换器11(蒸发器)的冷却被抑制为较小程度。在图8的No4的情况下,室内空气RA接触第1热交换器11。因此,与温度比较低的室外空气OA接触第1热交换器11的情况相比,第1热交换器11(蒸发器)的冷却被抑制为较小程度。
如上所述,在准备运转控制中,通过基于切换表的通气切换装置20的动作,温度比较高的空气在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热交换器中流通。因此,能够抑制蒸发器被过度冷却。
下面,对在调湿装置1起动时,有选择地使温度比较高的空气在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热交换器中流通的理由进行说明。
在起动调湿装置1时,根据室外空气温度To决定运转模式。在这种情况下,供给风扇91和排出风扇92被驱动,以便准确测定室外空气温度To。于是,室外空气OA和室内空气RA进入调湿装置1内。在室外空气OA和室内空气RA的温度比较高时,液体制冷剂几乎不增大。另一方面,在室外空气OA或者室内空气RA的温度比较低时,尤其是在比制冷剂的冷凝温度低时,第1热交换器11或者第2热交换器12内的制冷剂液化,因而液体制冷剂的量增大。这样,若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热交换器内的液体制冷剂的量增多,则在压缩机13起动时,制冷剂有时通过贮存器16流入压缩机13。如果液体制冷剂进入压缩机13内,在润滑油和液体制冷剂进行混合后制冷剂蒸发,润滑油有可能流出到制冷剂回路10中。
因此,根据本发明,在调湿装置1起动时,有选择地使温度比较高的空气在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热交换器中流通。因此,能够抑制蒸发器内的液体制冷剂增大。
另外,也可以按照下面所述变更准备运转控制。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与季节无关,在调湿装置1起动时,执行使温度比较高的空气在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热交换器中流通的控制(起动时通气控制),但几乎不存在蒸发器内的制冷剂大量液化的情况。即,越接近制冷剂的冷凝温度,低温的空气被导入蒸发器的情况越稀少。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制冷剂液化的量比较少,因而液体制冷剂几乎不通过贮存器16流入压缩机13。因此,也可以按照下面所述执行上述的起动时通气控制。
将液体制冷剂回流到压缩机13的可能性最大的温度设定为设定温度TC。设定温度TC例如被设定为室温(25℃)。在设定温度TC高于室温时,蒸发制冷剂几乎不会再液化。因此,将设定温度TC设定为室温(25℃)。在这种情况下,在调湿装置1起动时,在室外空气OA的温度和室内空气RA的温度都大于设定温度TC的情况下,不执行起动时通气控制。因此,即使是在调湿装置1起动时,也能够按照与准备运转控制后的运转模式相同的模式将空气引导到热交换器中。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以下效果。
(1)在调湿装置1起动时,控制装置30将室外空气温度To和室内空气温度Tr进行比较,并判定哪一方的空气的温度比较高,使室外空气OA和室内空气RA中温度较高的空气在热交换器中流通。因此,能够抑制蒸发器被过度冷却而使得制冷剂在蒸发器内过剩液化的情况。因此,能够抑制液体制冷剂回流到压缩机13中。
(2)在加湿运转的时期中以及除湿运转的时期中,在使调湿装置1停止运转时,将设有电子膨胀阀14的第1制冷剂路径17设为连通状态。因此,在调湿装置1的运转停止期间中,能够使第1制冷剂路径17内的制冷剂移动。因此,流入压缩机13的制冷剂量减少,能够抑制压缩机13的润滑油的减少。
(3)控制装置30根据在第1温度传感器31的检测温度和第2温度传感器32的检测温度之间产生差值,将室外空气温度To和室内空气温度Tr进行比较,判定哪一方的空气的温度比较高。因此,与在第1温度传感器31的检测温度和第2温度传感器32的检测温度的值稳定时将两者进行比较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截止到判定室外空气OA和室内空气RA中哪一方的空气的温度比较高的时间。
(4)在上述的变形例中,在调湿装置1起动时,在室外空气OA的温度和室内空气RA的温度都大于设定温度TC的情况下,不执行使室外空气OA和室内空气RA中温度比较高的空气在蒸发器中流通的处理。通过这种处理,能够按照与准备运转控制后的运转模式相同的模式,将空气导入热交换器中。
另外,也可以将本实施方式如下变更。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加湿运转的时期中以及除湿运转的时期中,在使调湿装置1停止运转时,将设有电子膨胀阀14的第1制冷剂路径17设为连通状态,但作为其所需条件,也可以附加流入压缩机13的制冷剂量过大时的条件。流入压缩机13的制冷剂量过大的原因在于,包括第1热交换器11的制冷剂路径的制冷剂压力与包括第2热交换器12的制冷剂路径的制冷剂压力之差过大。具体地讲,在加湿运转的时期中以及除湿运转的时期中,在调湿装置1的运转停止时,首先将包括第1热交换器11的制冷剂路径的制冷剂压力和包括第2热交换器12的制冷剂路径的制冷剂压力进行比较。并且,在其差值大于阈值时,将电子膨胀阀14的开度设定为停止开度,将设有电子膨胀阀14的制冷剂路径设为连通状态。制冷剂压力由蒸汽压力传感器进行检测。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调湿装置1起动时,执行有选择地使温度比较高的空气在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热交换器中流通的控制(起动时通气控制)。此时,四路切换阀15被维持在运转停止控制时的切换状态。另一方面,在准备运转控制后,通过四路切换阀15的切换控制,也能够抑制制冷剂流入压缩机13。具体地讲,首先在准备运转控制中,在使压缩机13停止的状态下,使供给风扇91和排出风扇92进行动作,使室内空气RA和室外空气OA流入调湿装置1。然后,测定室外空气温度To和室内空气温度Tr,将室外空气温度To和室内空气温度Tr进行比较,判定哪一方的空气的温度比较高。并且,在压缩机13起动时切换四路切换阀15,使得第1热交换器11和第2热交换器12中正流通有温度较高的空气的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因此,即使是室外空气OA和室内空气RA中任意一方是使制冷剂液化的低温时,也能够使液体制冷剂存在于冷凝器中。由此,能够抑制在压缩机13起动时液体制冷剂流入压缩机13。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调湿装置1起动时,执行有选择地使温度比较高的空气在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热交换器中流通的控制(起动时通气控制)。另一方面,通过在调湿装置1设置变更室外空气OA和室内空气RA的流通的旁路,能够抑制将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热交换器过度冷却。例如,设置连接第1前室51和第2后室56的第1旁路。并且,在第1旁路的中途设置对空气通路进行开闭的第5开闭机构。并且,设置连接第2前室52和第1后室55的第2旁路。并且,在第2旁路的中途设置对空气通路进行开闭的第6开闭机构。在调湿装置1起动时,将第1前方开闭机构71、第2前方开闭机构72、第3前方开闭机构73、第4前方开闭机构74全部设为关闭状态,将第5开闭机构和第6开闭机构设为敞开状态。根据这种结构,能够使室外空气OA和室内空气RA不在第1热交换器11和第2热交换器12中流通。因此,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热交换器不会被过度冷却,因而能够抑制在压缩机13起动时液体制冷剂回流到压缩机中。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一个框体40中收纳有第1热交换器11、第2热交换器12和通气切换装置20,但也可以将各构成要素相互分开设置。因此,调湿装置1能够以各种方式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通过挡板控制来相互切换两个空气流的通气切换装置20,但也可以按照下面所述设置室内空气切换装置21。即,将用于导入室内空气RA的主通路分支为朝向第1热交换室53的第1通路和朝向第2热交换室54的第2通路,在分支部分设置阀,通过阀的动作使第1通路和第2通路中任意一方连通于主通路。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供室内空气RA流入的室内吸气口57和供室外空气OA流入的室外吸气口58设于前面壁41,但室内吸气口57和室外吸气口58的配置不限于此。同样,供给口59和排出口60的配置也没有限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准备运转控制的期间中,执行有选择地使温度比较高的空气在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热交换器中流通的控制(起动时通气控制),但也可以适当变更起动时通气控制的期间。例如,也可以是,进一步延长起动时通气控制,在压缩机13的电动马达的转速达到规定的转速的期间持续起动时通气控制。

Claims (6)

1.一种调湿装置(1),该调湿装置具有制冷剂回路(10)和通气切换装置(20),所述制冷剂回路(10)包括压缩机(13)、担载有吸附剂的第1热交换器(11)、担载有吸附剂的第2热交换器(12)、电子膨胀阀(14)及四路切换阀(15),所述通气切换装置(20)对在所述第1热交换器(11)中流通的空气和在所述第2热交换器(12)中流通的空气相互进行切换,所述调湿装置使所述第1热交换器(11)和所述第2热交换器(12)中的一方作为冷凝器并通过所述吸附剂的再生动作而作为加湿器发挥作用,同时使所述第1热交换器(11)和所述第2热交换器(12)中的另一方作为蒸发器并通过所述吸附剂的吸附动作而作为除湿器发挥作用,所述调湿装置利用所述四路切换阀(15)变更所述制冷剂回路(10)内的制冷剂流,由此使两个热交换器的功能进行交替,
所述调湿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调湿装置(1)将室外空气的温度和室内空气的温度进行比较,判定哪一方的空气的温度比较高,
在调湿装置(1)起动时,使所述室外空气和所述室内空气中温度较高的空气在所述第1热交换器(11)和所述第2热交换器(12)中的作为所述蒸发器发挥作用的热交换器中流通,使温度较低的空气在所述第1热交换器(11)和所述第2热交换器(12)中的作为所述冷凝器发挥作用的热交换器中流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湿装置(1),其特征在于,
至少在加湿运转的时期及除湿运转的时期使调湿装置(1)停止运转时,将设有所述电子膨胀阀(14)的制冷剂路径设为连通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调湿装置(1),其特征在于,
在调湿装置(1)内设有:第1温度传感器(31),其检测所述室内空气的温度;第2温度传感器(32),其检测所述室外空气的温度;排出风扇(92),其使所述室内空气流入调湿装置(1)并排出到室外;以及供给风扇(91),其使所述室外空气流入调湿装置(1)并供给到室内,
在调湿装置(1)起动时而且在所述压缩机(13)起动之前,通过驱动所述排出风扇(92)使所述室内空气流入,并且,通过驱动所述供给风扇(91)使所述室外空气流入,
所述调湿装置(1)根据在所述第1温度传感器(31)的检测温度和所述第2温度传感器(32)的检测温度之间产生差值,将所述室外空气的温度和所述室内空气的温度进行比较,判定哪一方的空气的温度比较高。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调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调湿装置(1)起动时,在所述室外空气的温度和所述室内空气的温度都大于设定温度的情况下,不执行使所述室外空气和所述室内空气中温度较高的空气在作为所述蒸发器发挥作用的热交换中流通的处理。
5.一种调湿装置(1),该调湿装置具有制冷剂回路(10)和通气切换装置(20),所述制冷剂回路(10)包括压缩机(13)、担载有吸附剂的第1热交换器(11)、担载有吸附剂的第2热交换器(12)、电子膨胀阀(14)及四路切换阀(15),所述通气切换装置(20)对在所述第1热交换器(11)中流通的空气和在所述第2热交换器(12)中流通的空气相互进行切换,所述调湿装置使所述第1热交换器(11)和所述第2热交换器(12)中的一方作为冷凝器并通过所述吸附剂的再生动作而作为加湿器发挥作用,同时使所述第1热交换器(11)和所述第2热交换器(12)中的另一方作为蒸发器并通过所述吸附剂的吸附动作而作为除湿器发挥作用,所述调湿装置利用所述四路切换阀(15)变更所述制冷剂回路(10)内的制冷剂流,由此使两个热交换器的功能进行交替,
所述调湿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调湿装置(1)起动时,
使室外空气流入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中的一方,同时使室内空气流入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中的另一方,而且将所述室外空气的温度和所述室内空气的温度进行比较,判定哪一方的空气的温度比较高,
在所述压缩机(13)起动时,通过切换所述四路切换阀(15),使所述第1热交换器(11)和所述第2热交换器(12)中的正流通有温度较高的空气的热交换器作为所述蒸发器发挥作用。
6.一种调湿装置(1),该调湿装置具有制冷剂回路(10)和通气切换装置(20),所述制冷剂回路(10)包括压缩机(13)、担载有吸附剂的第1热交换器(11)、担载有吸附剂的第2热交换器(12)、电子膨胀阀(14)及四路切换阀(15),所述通气切换装置(20)对在所述第1热交换器(11)中流通的空气和在所述第2热交换器(12)中流通的空气相互进行切换,所述调湿装置使所述第1热交换器(11)和所述第2热交换器(12)中的一方作为冷凝器并通过所述吸附剂的再生动作而作为加湿器发挥作用,同时使所述第1热交换器(11)和所述第2热交换器(12)中的另一方作为蒸发器并通过所述吸附剂的吸附动作而作为除湿器发挥作用,所述调湿装置利用所述四路切换阀(15)变更所述制冷剂回路(10)内流动的制冷剂流,由此使两个热交换器的功能进行交替,
所述调湿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调湿装置(1)起动时,使室外空气和室内空气通过所述第1热交换器(11)和所述第2热交换器(12)以外的通路而流入调湿装置(1)。
CN201280033429.XA 2011-07-11 2012-06-11 调湿装置 Active CN1036496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53139 2011-07-11
JP2011-153139 2011-07-11
PCT/JP2012/064887 WO2013008570A1 (ja) 2011-07-11 2012-06-11 調湿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49646A true CN103649646A (zh) 2014-03-19
CN103649646B CN103649646B (zh) 2015-03-25

Family

ID=475058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33429.XA Active CN103649646B (zh) 2011-07-11 2012-06-11 调湿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915451B2 (zh)
EP (1) EP2733433B1 (zh)
JP (1) JP5126443B1 (zh)
CN (1) CN103649646B (zh)
AU (1) AU2012281861B2 (zh)
WO (1) WO201300857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76019A (zh) * 2017-04-07 2019-11-19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调湿单元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24332A1 (ja) * 2012-08-05 2014-02-13 株式会社横浜熱利用技術研究所 乗物用除湿装置
JP6009531B2 (ja) * 2014-12-26 2016-10-19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除湿システム
US9982931B2 (en) * 2015-04-28 2018-05-29 Rocky Research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refrigeration cycles of sorption reactors based on recuperation time
KR101667979B1 (ko) * 2015-06-19 2016-10-21 한국생산기술연구원 제습 및 가습 기능을 갖는 공기조화기와 이를 이용한 제습냉방 및 가습난방 방법
CN105509191B (zh) * 2015-12-14 2018-07-24 江苏日高温控技术有限公司 基站湿度调节装置及其湿度调节方法
CN106016514A (zh) * 2016-05-12 2016-10-12 上海交通大学 温湿度弱关联控制单元式空调系统及使用方法
JP6372518B2 (ja) * 2016-05-12 2018-08-15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調湿装置
JP6372517B2 (ja) * 2016-05-12 2018-08-15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調湿装置
CN109312939B (zh) 2016-06-27 2021-07-23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调湿装置
US10808955B2 (en) * 2017-03-16 2020-10-20 Eeshan Tripathii Environmentally efficient smart home air-quality network system
CN110500747B (zh) * 2019-08-30 2021-10-29 郑州海尔空调器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83041A (ja) * 2004-03-31 2005-10-13 Daikin Ind Ltd 調湿装置
CN1795349A (zh) * 2003-05-27 2006-06-28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湿度控制装置
CN101184957A (zh) * 2005-05-30 2008-05-21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系统
JP2009109146A (ja) * 2007-10-31 2009-05-21 Daikin Ind Ltd 調湿装置
JP2009109150A (ja) * 2007-10-31 2009-05-21 Daikin Ind Ltd 調湿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54927A (ja) 1998-11-20 2000-06-06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の制御方法
JP2000193325A (ja) 1998-12-25 2000-07-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機
JP4067009B2 (ja) * 2005-05-30 2008-03-26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調湿装置
JP2010145024A (ja) * 2008-12-19 2010-07-01 Daikin Ind Ltd 空調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5349A (zh) * 2003-05-27 2006-06-28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湿度控制装置
JP2005283041A (ja) * 2004-03-31 2005-10-13 Daikin Ind Ltd 調湿装置
CN101184957A (zh) * 2005-05-30 2008-05-21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系统
JP2009109146A (ja) * 2007-10-31 2009-05-21 Daikin Ind Ltd 調湿装置
JP2009109150A (ja) * 2007-10-31 2009-05-21 Daikin Ind Ltd 調湿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76019A (zh) * 2017-04-07 2019-11-19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调湿单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12281861A1 (en) 2014-01-30
AU2012281861B2 (en) 2015-06-25
US20140166765A1 (en) 2014-06-19
US8915451B2 (en) 2014-12-23
EP2733433A4 (en) 2015-03-18
EP2733433A1 (en) 2014-05-21
CN103649646B (zh) 2015-03-25
JP5126443B1 (ja) 2013-01-23
EP2733433B1 (en) 2016-12-28
JP2013036731A (ja) 2013-02-21
WO2013008570A1 (ja) 2013-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49646B (zh) 调湿装置
JP3624910B2 (ja) 調湿装置
US7905108B2 (en)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CN101842641A (zh) 调湿装置
CN103827590A (zh) 调湿装置
CN105444270A (zh)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2010281476A (ja) 調湿装置
CN109312939B (zh) 调湿装置
CN103429963B (zh) 换气系统
KR101700242B1 (ko) 히트펌프 사이클을 이용하는 다모듈타입 일체형 냉난방습도제어장치
CN103443553A (zh) 调湿换气装置
CN111578481B (zh)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除湿控制方法
JP5332467B2 (ja) 調湿システム
JP5849696B2 (ja) 空調システム
JP2010078245A (ja) 調湿システム
JP2010085031A (ja) 調湿システム
KR101665936B1 (ko) 주거용 냉난방제습장치와 이를 이용한 제습냉방 및 가습난방 방법
JP2011012846A (ja) 調湿装置
JP2009109134A (ja) 換気装置
JP4179052B2 (ja) 調湿装置
JP5332466B2 (ja) 調湿システム
JP2009109143A (ja) 調湿装置
CN116734373A (zh) 新风调湿多联机
CN116792862A (zh) 用于调湿的方法、装置和调湿装置
JP2005140420A (ja) 調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