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27422A - 一种废旧轮胎裂解进料工艺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废旧轮胎裂解进料工艺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27422A
CN103627422A CN201310683103.8A CN201310683103A CN103627422A CN 103627422 A CN103627422 A CN 103627422A CN 201310683103 A CN201310683103 A CN 201310683103A CN 103627422 A CN103627422 A CN 1036274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barrel
feed bin
shell
barrel
wind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8310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27422B (zh
Inventor
王新明
牛斌
牛晓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an Shiji Huat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王新明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王新明 filed Critical 王新明
Priority to CN20131068310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27422B/zh
Priority to PCT/CN2014/070317 priority patent/WO2015085662A1/zh
Publication of CN1036274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274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274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274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GCRACKING HYDROCARBON OILS;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e.g. BY DESTRUCTIVE HYDROGENATION, OLIGOMERISATION, POLYMERISATION; RECOVERY OF HYDROCARBON OILS FROM OIL-SHALE, OIL-SAND, OR GASES; REFINING MIXTURES MAINLY CONSISTING OF HYDROCARBONS; REFORMING OF NAPHTHA; MINERAL WAXES
    • C10G1/00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from oil-shale, oil-sand, or non-melting solid carbonaceous or similar materials, e.g. wood, coal
    • C10G1/10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from oil-shale, oil-sand, or non-melting solid carbonaceous or similar materials, e.g. wood, coal from rubber or rubber wast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uffle Furnaces And Rotary Kilns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化工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废旧轮胎裂解进料工艺及设备,尤其是废旧轮胎整胎裂解进料工艺及设备。本发明主要是采用特定的进料设备保证废旧轮胎在密封状态下被整胎送入裂解仓进行裂解,该设备包括固定的圆桶状外壳,外壳内设置有内筒体,所述的内筒体中心设置有转轴,内筒体筒壁与转轴之间通过辐条连接,内筒体筒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每个开口内侧的内筒体内连接有料仓,所述外壳左右两侧筒壁上各设置有一个与内筒体开口对应的窗口I和窗口II。采用本发明,简化了现有的废旧轮胎裂解工艺步骤,真正实现了废旧轮胎整胎连续化裂解。

Description

一种废旧轮胎裂解进料工艺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废旧轮胎裂解进料工艺及设备,尤其是废旧轮胎整胎裂解进料工艺及设备。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废旧橡胶裂解后能够得到汽油、柴油、炭黑等产品,不仅为现代社会大量产生的废旧轮胎的处理找到了良好的解决方法,而且对资源减少、能源紧张的改善提供了新的方案。但是,目前所有的废旧橡胶裂解都是先将废旧橡胶破碎成小块之后再进行裂解,生产过程中需要额外准备轮胎破碎设备,无形中增加了生产成本和生产工序,因此,整胎裂解成为橡胶裂解的必然趋势,进而,从如何保证整胎裂解进料成为废旧轮胎裂解首先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废旧轮胎裂解整胎自动进料工艺及设备,保证了废旧轮胎在密封状态下被被整胎自动送入裂解仓进行裂解。
为了缩短裂解反应时间,保证裂解效果,废旧轮胎首先经过预热后被整胎自动送入裂解仓进行裂解,废旧轮胎预热后的最高温度为400℃,当然,废旧轮胎也可以不经过预热被直接整胎送入裂解仓,此时废旧轮胎的温度为环境温度。发明人可以根据废旧轮胎进入裂解仓时的温度决定预热的时间,预热时间越长,进入裂解仓时的温度越高,一般情况下,预热时间为30s-2min。
为了保证上述工艺的顺利完成,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废旧轮胎裂解进料设备,该设备包括固定的圆桶状外壳,外壳内设置有内筒体,所述的内筒体中心设置有转轴,内筒体筒壁与转轴之间通过辐条连接,内筒体筒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每个开口内侧的内筒体内连接有料仓,所述外壳左右两侧筒壁上各设置有一个与内筒体开口对应的窗口I和窗口II;所述的外壳为双层结构。
采用这种结构后,只需将废旧轮胎送至远离反应器一端外壳的窗口I上,内筒体在转轴的带动下开始转动,当内筒体转动到使开口与窗口I对应时,废旧轮胎通过开口进入到料仓内,之后料仓继续随内筒体转动,此时外壳的壳体起到了封闭开口的作用,避免废旧轮胎外泄,当内筒体转动到该料仓连接的开口与外壳另一侧的窗口II对应时,料仓内的废旧轮胎在重力作用下通过窗口II排出进入裂解仓。
其中内筒体筒壁与转轴之间通过辐条连接,这样就可以通过转轴带动内筒体转动,且辐条起到了对内筒体的支撑作用,为了达到最为稳定的效果,一般可在转轴的两端各设置一层辐条与内筒体连接。
内筒体上可以设置一个开口并对应一个料仓,也可根据具体送料的要求设置多个开口及其对应的料仓,只需这些开口的大小和位置均与外壳上的窗口对应即可;本发明优选设置一个开口。
本发明中,转轴为一端封闭的中空转轴,转轴的中心设置有与转轴等长的隔板,所述的隔板上方为进气管路并连接有送气管,隔板下方为出气管路且连接有收气管,进气管和收气管均连接在料仓上;所述的内筒体内设置有密封导热填料。所述的密封导热填料选自炭黑。
采用这种结构后,可以将水蒸汽发生器与进气管路直接连接,这样就使得进气管路内充满水蒸汽,由于进气管路还连接有送气管,水蒸汽可以通过送气管送入料仓内,并充满整个料仓,由于料仓时而封闭时而开启,当料仓开启进料或出料时,料仓内的水蒸汽可以起到气封料仓的作用,避免空气进入到料仓中;当料仓关闭时,水蒸汽可以通过料仓上连接的收气管送入中空转轴内的出气管路中,进而被送出整个送料装置,且这一过程中即使送料或出料混入了部分空气,也会随水蒸汽的循环输送被送出料仓外,从而保证料仓内充满水蒸汽;
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一般将收气管连接在料仓的进料口端,将进气管连接在料仓的封闭端,这样可以保证水蒸汽最大程度的充满整个料仓,且有利于混入料仓的空气在最短时间内被送出料仓,从而实现了密封状态下送料。
所述的料仓倾斜向下的设置在内筒体内,使料仓所在平面与水平面有一个负角度,这样当进料时就可以利用废旧轮胎自身的重力落入料仓中;当转至壳体另一侧时则又利用废旧轮胎自身的重力送出料仓,进而进入裂解仓。
由于废旧轮胎进入料仓后,料仓的质量会有较大的提高,因此为了提高料仓的稳定性,所述的料仓与内筒体固定连接。
由于外壳为双层结构,同时所述的外壳上设置有热风进口和热风出口,这样就使得外壳的双层结构形成了一个热风腔,通过该热风腔可以对内筒体提供持续稳定的热源,通过内筒体内的炭黑,对内筒体内的废旧轮胎进行预热;所述的外壳外侧还设置有保温层,这样可以保证壳体内的温度恒定,防止热量的损失,提高热风的利用效率。
所述的窗口I和窗口II上均设有贯穿外壳和保温层的加强板,这样就可以保证外壳上窗口部分的结构强度,防止由于内筒体的转动与外筒体之间的摩擦导致窗口部分的变形。在转动过程中,内筒体内的炭黑会通过内筒体两端的缝隙进入外壳与内筒体之间的空腔内,该空腔内充满炭黑,既起到润滑作用又有利于炭黑进一步吸收热风腔的热量并传导至内筒体内,为了防止炭黑泄漏,所述加强板靠近内筒体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的密封件,且该密封件一直与内筒体的筒壁接触以起到密封的效果,同时之所以将密封件设置在加强板上,是由于加强板能够给予固定密封件足够的支撑作用,使其起到更好的密封作用。
设备运行时,当内筒体上的开口转动到窗口I和窗口II的位置时,为了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在所述的内筒体开口处均设置有动密封件,这样,固定的密封件与该动密封件之间发生硬接触,由于动密封件可以随压力发生形变,这样就可以保证与固定密封件接触时不会阻碍内筒体的转动,同时起到更好的密封效果,所述的动密封件可以采用常用的橡胶密封条或其他可随压力发生形变的密封件;上述的密封结构,可以有效的避免空气通过外壳与内筒体间的缝隙进入设备中。
另外,本发明除了利用设备外壳的壳体起到封闭开口的作用之外,还可以在内筒体开口处设有通过弹力机构控制的闭合机构,外壳与内筒体之间设有挡块,靠近闭合机构一侧的固定密封件上设有凸起。在废旧轮胎未进入料仓之前,即内筒体上的开口处于窗口I的位置,闭合机构处于打开状态;当废旧轮胎进入料仓后,内筒体开始转动,固定密封件上的凸起与闭合机构发生碰触,随着筒体的转动,闭合机构在凸起的作用下逐渐闭合。为了保证闭合机构受力均匀过渡,本发明闭合结构外部为曲面状,当其闭合时,与内筒体曲面完全吻合密闭,凸起与闭合机构的接触面也设计为曲面结构。在料仓由窗口I转动至窗口II的过程中,外壳与内筒体之间设有的挡块始终挡着闭合机构以防止其在运行过程中打开。随着内筒体上的开口转动至窗口II的位置,由于此处没有挡块,闭合机构在弹力机构的作用下打开,废旧轮胎则从料仓排出被送至裂解仓。废旧轮胎从料仓排出后,设备继续运转,窗口II上设置的固定密封件上的凸起再次与闭合机构发生碰触,实现闭合。所述的弹力机构可以选自弹簧等本领域常用的部件。
综上所述,本发明采用相应的工艺和设备,实现了废旧轮胎在密封状态下的整胎进料裂解过程,采用的设备结构简单,构思巧妙,采用本发明,简化了现有的废旧轮胎裂解工艺步骤,真正实现了废旧轮胎整胎连续化裂解,为废旧轮胎裂解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工艺及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A-A的剖视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所述料仓与转轴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保温层,2为外壳,3为内筒体,4为开口,5为窗口I,6为辐条,7为热风出口,8为转轴,9为窗口II,10为料仓,11为热风进口,12为固定的密封件,13为加强板,14为动密封件,15为弹力机构,16为闭合机构,17为挡块,18为凸起,19为隔板,20为进气管路,21为送气管,22为出气管路,23为收气管,24为封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废旧轮胎裂解进料设备,该设备包括固定的圆桶状外壳,外壳内设置有内筒体,所述的内筒体中心设置有转轴,内筒体筒壁与转轴之间通过辐条连接,内筒体筒壁上设置有一个开口,开口内侧的内筒体内连接有料仓,所述外壳左右两侧筒壁上各设置有一个与内筒体开口对应的窗口I和窗口II;所述的外壳为双层结构。
转轴为一端封闭的中空转轴,转轴的中心设置有与转轴等长的隔板,所述的隔板上方为进气管路并连接有送气管,隔板下方为出气管路且连接有收气管,送气管和收气管均连接在料仓上;所述的内筒体内设置有密封导热填料。
收气管连接在料仓的进料口端,所述的送气管连接在料仓的封闭端。
首先,处于环境温度的废旧轮胎被送至远离反应器一端外壳的窗口I上,内筒体在转轴的带动下开始转动,当内筒体转动到使开口与窗口I对应时,废旧轮胎通过开口进入到料仓内,之后料仓继续随内筒体转动,此时外壳的壳体起到了封闭开口的作用,避免废旧轮胎外泄,当内筒体转动到该料仓连接的开口与外壳另一侧的窗口II对应时,料仓内的废旧轮胎通过窗口II排出进入裂解仓。
在上述整个过程中,水蒸汽发生器与进气管路直接连接,进气管路内充满水蒸汽,由于进气管路还连接有送气管,水蒸汽可以通过送气管送入料仓内,并充满整个料仓,当废旧轮胎进入料仓或者排出料仓时,料仓内的水蒸汽可以起到气封料仓的作用,避免空气进入到料仓中;当料仓关闭时,水蒸汽可以通过料仓上连接的收气管送入中空转轴内的出气管路中,进而被送出整个送料装置;
收气管连接在料仓的进料口端,将进气管连接在料仓的封闭端,保证水蒸汽最大程度的充满整个料仓,且有利于混入料仓的空气在最短时间内被送出料仓,从而实现了密封状态下送料。
实施例2
一种废旧轮胎裂解进料设备,该设备包括固定的圆桶状外壳,外壳内设置有内筒体,所述的内筒体中心设置有转轴,内筒体筒壁与转轴之间通过辐条连接,内筒体筒壁上设置有一个开口,开口内侧的内筒体内连接有料仓,所述外壳左右两侧筒壁上各设置有一个与内筒体开口对应的窗口I和窗口II;所述的外壳为双层结构。
转轴为一端封闭的中空转轴,转轴的中心设置有与转轴等长的隔板,所述的隔板上方为进气管路并连接有送气管,隔板下方为出气管路且连接有收气管,送气管和收气管均连接在料仓上;所述的内筒体内设置有密封导热填料。所述的密封导热填料选自炭黑。
收气管连接在料仓的进料口端,所述的送气管连接在料仓的封闭端。
所述的料仓倾斜向下的设置在内筒体内,且与内筒体固定连接。
首先,处于环境温度的废旧轮胎被送至远离反应器一端外壳的窗口I上,内筒体在转轴的带动下开始转动,当内筒体转动到使开口与窗口I对应时,废旧轮胎利用自身的重力通过开口落入到料仓内,之后料仓继续随内筒体转动,此时外壳的壳体起到了封闭开口的作用,避免废旧轮胎外泄,当内筒体转动到该料仓连接的开口与外壳另一侧的窗口II对应时,料仓内的废旧轮胎利用自身的重力通过窗口II排出进入裂解仓。
在上述整个过程中,水蒸汽发生器与进气管路直接连接,进气管路内充满水蒸汽,由于进气管路还连接有送气管,水蒸汽可以通过送气管送入料仓内,并充满整个料仓,当废旧轮胎进入料仓或者排出料仓时,料仓内的水蒸汽可以起到气封料仓的作用,避免空气进入到料仓中;当料仓关闭时,水蒸汽可以通过料仓上连接的收气管送入中空转轴内的出气管路中,进而被送出整个送料装置;
收气管连接在料仓的进料口端,将进气管连接在料仓的封闭端,保证水蒸汽最大程度的充满整个料仓,且有利于混入料仓的空气在最短时间内被送出料仓,从而实现了密封状态下送料。
实施例3
一种废旧轮胎裂解进料设备,该设备包括固定的圆桶状外壳,外壳内设置有内筒体,所述的内筒体中心设置有转轴,内筒体筒壁与转轴之间通过辐条连接,内筒体筒壁上设置有一个开口,开口内侧的内筒体内连接有料仓,所述外壳左右两侧筒壁上各设置有一个与内筒体开口对应的窗口I和窗口II;所述的外壳为双层结构;所述的内筒体内设置有密封导热填料。所述的密封导热填料选自炭黑。
转轴为一端封闭的中空转轴,转轴的中心设置有与转轴等长的隔板,所述的隔板上方为进气管路并连接有送气管,隔板下方为出气管路且连接有收气管,送气管和收气管均连接在料仓上。
收气管连接在料仓的进料口端,所述的送气管连接在料仓的封闭端。
所述的料仓倾斜向下的设置在内筒体内,且与内筒体固定连接。
所述的外壳外侧设置有保温层。
所述的外壳上设置有热风进口和热风出口。
首先,处于环境温度的废旧轮胎被送至远离反应器一端外壳的窗口I上,内筒体在转轴的带动下开始转动,当内筒体转动到使开口与窗口I对应时,废旧轮胎利用自身的重力通过开口落入到料仓内,之后料仓继续随内筒体转动,此时外壳的壳体起到了封闭开口的作用,避免废旧轮胎外泄,当内筒体转动到该料仓连接的开口与外壳另一侧的窗口II对应时,料仓内的废旧轮胎利用自身的重力通过窗口II排出进入裂解仓。
在上述整个过程中,水蒸汽发生器与进气管路直接连接,进气管路内充满水蒸汽,由于进气管路还连接有送气管,水蒸汽可以通过送气管送入料仓内,并充满整个料仓,当废旧轮胎进入料仓或者排出料仓时,料仓内的水蒸汽可以起到气封料仓的作用,避免空气进入到料仓中;当料仓关闭时,水蒸汽可以通过料仓上连接的收气管送入中空转轴内的出气管路中,进而被送出整个送料装置;
收气管连接在料仓的进料口端,将进气管连接在料仓的封闭端,保证水蒸汽最大程度的充满整个料仓,且有利于混入料仓的空气在最短时间内被送出料仓,从而实现了密封状态下送料。
由于外壳为双层结构,同时所述的外壳上设置有热风进口和热风出口,这样就使得外壳的双层结构形成了一个热风腔,通过该热风腔可以对内筒体提供持续稳定的热源,通过内筒体内的炭黑,对内筒体内的废旧轮胎预热;预热时间为30s,预热后的温度为300℃。外壳外侧设置的保温层可以保证壳体内的温度恒定,防止热量的损失,提高热风的利用效率。
实施例4
废旧轮胎预热温度为400℃,预热时间为2min,其余同实施例3。
实施例5
一种废旧轮胎裂解进料设备,该设备包括固定的圆桶状外壳,外壳内设置有内筒体,所述的内筒体中心设置有转轴,内筒体筒壁与转轴之间通过辐条连接,内筒体筒壁上设置有一个开口,开口内侧的内筒体内连接有料仓,所述外壳左右两侧筒壁上各设置有一个与内筒体开口对应的窗口I和窗口II;所述的外壳为双层结构。
转轴为一端封闭的中空转轴,转轴的中心设置有与转轴等长的隔板,所述的隔板上方为进气管路并连接有送气管,隔板下方为出气管路且连接有收气管,送气管和收气管均连接在料仓上,所述的内筒体内设置有密封导热填料。所述的密封导热填料选自炭黑。
收气管连接在料仓的进料口端,所述的送气管连接在料仓的封闭端。
所述的料仓倾斜向下的设置在内筒体内,且与内筒体固定连接。
所述的外壳外侧设置有保温层。
所述的外壳上设置有热风进口和热风出口。
所述的窗口I和窗口II上均设有贯穿外壳和保温层的加强板,所述加强板靠近内筒体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的密封件。
首先,处于环境温度的废旧轮胎被送至远离反应器一端外壳的窗口I上,内筒体在转轴的带动下开始转动,当内筒体转动到使开口与窗口I对应时,废旧轮胎利用自身的重力通过开口落入到料仓内,之后料仓继续随内筒体转动,此时外壳的壳体起到了封闭开口的作用,避免废旧轮胎外泄,当内筒体转动到该料仓连接的开口与外壳另一侧的窗口II对应时,料仓内的废旧轮胎利用自身的重力通过窗口II排出进入裂解仓。
在上述整个过程中,水蒸汽发生器与进气管路直接连接,进气管路内充满水蒸汽,由于进气管路还连接有送气管,水蒸汽可以通过送气管送入料仓内,并充满整个料仓,当废旧轮胎进入料仓或者排出料仓时,料仓内的水蒸汽可以起到气封料仓的作用,避免空气进入到料仓中;当料仓关闭时,水蒸汽可以通过料仓上连接的收气管送入中空转轴内的出气管路中,进而被送出整个送料装置;
收气管连接在料仓的进料口端,将进气管连接在料仓的封闭端,保证水蒸汽最大程度的充满整个料仓,且有利于混入料仓的空气在最短时间内被送出料仓,从而实现了密封状态下送料。
由于外壳为双层结构,同时所述的外壳上设置有热风进口和热风出口,这样就使得外壳的双层结构形成了一个热风腔,通过该热风腔可以对内筒体提供持续稳定的热源,通过内筒体内的炭黑,对内筒体内的废旧轮胎预热;预热时间为1min,预热后的温度为2000℃。外壳外侧设置的保温层可以保证壳体内的温度恒定,防止热量的损失,提高热风的利用效率。
窗口I和窗口II上设有贯穿外壳和保温层的加强板,保证了外壳上窗口部分的结构强度,防止由于内筒体的转动与外筒体之间的摩擦导致窗口部分的变形。在转动过程中,内筒体内的炭黑会通过内筒体两端的缝隙进入外壳与内筒体之间的空腔内,该空腔内充满炭黑,既起到润滑作用又有利于炭黑进一步吸收热风腔的热量并传导至内筒体内,为了防止炭黑泄漏,加强板靠近内筒体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的密封件,且该密封件一直与内筒体的筒壁接触,避免了外壳与内筒体之间空腔内的炭黑的外泄,同时加强板能够给予固定密封件足够的支撑作用,使其起到更好的密封作用。
实施例6
一种废旧轮胎裂解进料设备,该设备包括固定的圆桶状外壳2,外壳2内设置有内筒体3,所述的内筒体3中心设置有转轴8,内筒体3筒壁与转轴8之间通过辐条6连接,内筒体3筒壁上设置有一个开口4,开口4内侧的内筒体内连接有料仓10,所述外壳2左右两侧筒壁上各设置有一个与内筒体开口4对应的窗口I5和窗口II9;所述的外壳2为双层结构。
转轴8为一端封闭的中空转轴,转轴8的中心设置有与转轴等长的隔板19,所述的隔板19上方为进气管路20并连接有送气管21,隔板19下方为出气管路22且连接有收气管23,送气管21和收气管23均连接在料仓10上;所述的内筒体3内设置有密封导热填料。所述的密封导热填料选自炭黑。
收气管23连接在料仓10的进料口端,所述的送气管21连接在料仓10的封闭端。
所述的料仓10倾斜向下的设置在内筒体3内,且与内筒体3固定连接。
所述的外壳2外侧设置有保温层1。
所述的外壳2上设置有热风进口11和热风出口7。
所述的窗口I5和窗口II9上均设有贯穿外壳2和保温层1的加强板13,所述加强板13靠近内筒体3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的密封件12。
所述的内筒体开口4处均设置有动密封件14。
首先,处于环境温度的废旧轮胎被送至远离裂解仓一端外壳的窗口I5上,内筒体3在转轴8的带动下开始转动,当内筒体3转动到使开口4与窗口I5对应时,废旧轮胎利用自身的重力通过开口落入到料仓10内,之后料仓10继续随内筒体3转动,此时外壳2的壳体起到了封闭开口的作用,避免废旧轮胎外泄,当内筒体3转动到该料仓10连接的开口与外壳另一侧的窗口II9对应时,料仓10内的废旧轮胎利用自身的重力通过窗口II9排出进入裂解仓。
在上述整个过程中,水蒸汽发生器与进气管路20直接连接,进气管路20内充满水蒸汽,由于进气管路20还连接有送气管21,水蒸汽可以通过送气管21送入料仓10内,并充满整个料仓10,当废旧轮胎进入料仓10或者排出料仓10时,料仓10内的水蒸汽可以起到气封料仓的作用,避免空气进入到料仓10中;当料仓10关闭时,水蒸汽可以通过料仓10上连接的收气管23送入中空转轴内的出气管路22中,进而被送出整个送料装置;
收气管23连接在料仓10的进料口端,将送气管21连接在料仓10的封闭端,保证水蒸汽最大程度的充满整个料仓10,且有利于混入料仓10的空气在最短时间内被送出料仓10,从而实现了密封状态下送料。
由于外壳2为双层结构,同时所述的外壳上设置有热风进口11和热风出口7,这样就使得外壳的双层结构形成了一个热风腔,通过该热风腔可以对内筒体3提供持续稳定的热源,通过内筒体3内的炭黑,对内筒体3内的废旧轮胎预热;预热时间为1.5min,预热后的温度为350℃。外壳2外侧设置的保温层1可以保证壳体内的温度恒定,防止热量的损失,提高热风的利用效率。
窗口I5和窗口II9上设有贯穿外壳2和保温层1的加强板,保证了外壳2上窗口部分的结构强度,防止由于内筒体3的转动与外壳2之间的摩擦导致窗口部分的变形。在转动过程中,内筒体3内的炭黑会通过内筒体3两端的缝隙进入外壳2与内筒体3之间的空腔内,该空腔内充满炭黑,既起到润滑作用又有利于炭黑进一步吸收热风腔的热量并传导至内筒体3内,为了防止炭黑泄漏,加强板13靠近内筒体3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的密封件12,且该密封件一直与内筒体3的筒壁接触,避免了外壳2与内筒体3之间空腔内的炭黑的外泄,同时加强板13能够给予固定密封件12足够的支撑作用,使其起到更好的密封作用。
内筒体3开口处设有的动密封件14与固定的密封件12之间发生硬接触,由于动密封件14可以随压力发生形变,这样就可以保证与固定密封件12接触时不会阻碍内筒体3的转动,同时起到更好的密封效果,所述的动密封件14可以采用常用的橡胶密封条;动密封件14与固定的密封件12配合使用,有效的避免了空气通过外壳2与内筒体3间的缝隙进入设备中。
实施例7
一种废旧轮胎裂解进料设备,该设备包括固定的圆桶状外壳2,外壳2内设置有内筒体3,所述的内筒体3中心设置有转轴8,内筒体3筒壁与转轴8之间通过辐条6连接,内筒体3筒壁上设置有一个开口4,开口4内侧的内筒体内连接有料仓10,所述外壳2左右两侧筒壁上各设置有一个与内筒体开口4对应的窗口I5和窗口II9;所述的外壳2为双层结构。
转轴8为一端封闭的中空转轴,转轴8的中心设置有与转轴等长的隔板19,所述的隔板19上方为进气管路20并连接有送气管21,隔板19下方为出气管路22且连接有收气管23,送气管21和收气管23均连接在料仓10上,所述的内筒体3内设置有密封导热填料。所述的密封导热填料选自炭黑。
收气管23连接在料仓10的进料口端,所述的送气管21连接在料仓10的封闭端。
所述的料仓10倾斜向下的设置在内筒体3内,且与内筒体3固定连接。
所述的外壳2外侧设置有保温层1。
所述的外壳2上设置有热风进口11和热风出口7。
所述的窗口I5和窗口II9上均设有贯穿外壳2和保温层1的加强板13,所述加强板13靠近内筒体3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的密封件12。
所述的内筒体开口4处设有通过弹力机构15控制的闭合机构16,外壳2与内筒体3之间设有挡块17;靠近闭合机构15一侧的固定密封件12上设有凸起18。所述的弹力机构15为弹簧。
首先,处于环境温度的废旧轮胎被送至远离裂解仓一端外壳的窗口I5上,内筒体3在转轴8的带动下开始转动,当内筒体3转动到使开口与窗口I5对应时,内筒体3开口处的闭合机构16通过弹力机构15控制打开,废旧轮胎利用自身的重力通过开口落入到料仓10内,之后料仓10继续随内筒体转动,固定密封件12上的凸起18与闭合机构16发生碰触,随着内筒体3的转动,闭合机构16在凸起18的作用下逐渐闭合。在料仓10由窗口I5转动至窗口II9的过程中,外壳2与内筒体3之间设有的挡块17始终挡着闭合机构16以防止其在运行过程中打开,避免废旧轮胎外泄。当内筒体3转动到该料仓10连接的开口与外壳另一侧的窗口II9对应时,闭合机构16在弹力机构15的作用下打开,料仓10内的废旧轮胎利用自身的重力通过窗口II9排出进入裂解仓。废旧轮胎从料仓10排出后,设备继续运转,窗口II9上设置的固定密封件12上的凸起18再次与闭合机构16发生碰触,实现闭合。
在上述整个过程中,水蒸汽发生器与进气管路20直接连接,进气管路20内充满水蒸汽,由于进气管路20还连接有送气管21,水蒸汽可以通过送气管21送入料仓10内,并充满整个料仓10,当废旧轮胎进入料仓10或者排出料仓10时,料仓10内的水蒸汽可以起到气封料仓的作用,避免空气进入到料仓10中;当料仓10关闭时,水蒸汽可以通过料仓10上连接的收气管23送入中空转轴内的出气管路22中,进而被送出整个送料装置;
收气管23连接在料仓10的进料口端,将送气管21连接在料仓的封闭端,保证水蒸汽最大程度的充满整个料仓10,且有利于混入料仓10的空气在最短时间内被送出料仓,从而实现了密封状态下送料。
由于外壳2为双层结构,同时所述的外壳2上设置有热风进口11和热风出口7,这样就使得外壳2的双层结构形成了一个热风腔,通过该热风腔可以对内筒体3提供持续稳定的热源,通过内筒体3内的炭黑,对内筒体3内的废旧轮胎预热;预热时间为1.5min,预热后的温度为350℃。外壳2外侧设置的保温层1可以保证壳体内的温度恒定,防止热量的损失,提高热风的利用效率。
窗口I5和窗口II9上设有贯穿外壳2和保温层1的加强板13,保证了外壳2上窗口部分的结构强度,防止由于内筒体3的转动与外壳2之间的摩擦导致窗口部分的变形。在转动过程中,内筒体3内的炭黑会通过内筒体3两端的缝隙进入外壳2与内筒体3之间的空腔内,该空腔内充满炭黑,既起到润滑作用又有利于炭黑进一步吸收热风腔的热量并传导至内筒体3内,为了防止炭黑泄漏,加强板13靠近内筒体3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的密封件12,且该密封件一直与内筒体3的筒壁接触,避免了外壳2与内筒体3之间空腔内的炭黑的外泄,同时加强板13能够给予固定密封件12足够的支撑作用,使其起到更好的密封作用。

Claims (12)

1.一种废旧轮胎裂解整胎自动进料工艺:其特征在于:废旧轮胎在密封状态下被整胎自动送入裂解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旧轮胎裂解整胎自动进料工艺,其特征在于:废旧轮胎在密封状态下经过预热后被整胎自动送入裂解仓进行裂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旧轮胎裂解进料工艺,其特征在于:废旧轮胎预热后的最高温度为40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旧轮胎裂解进料工艺,其特征在于:预热时间为30s-2min。
5.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料工艺所用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一种废旧轮胎裂解进料设备,该设备包括固定的圆桶状外壳(2),外壳(2)内设置有内筒体(3),所述的内筒体(3)中心设置有转轴(8),内筒体筒壁与转轴(8)之间通过辐条(6)连接,内筒体筒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4),每个开口(4)内侧的内筒体内连接有料仓(10),所述外壳(2)左右两侧筒壁上各设置有一个与内筒体开口(4)对应的窗口I(5)和窗口II(9);所述的外壳(2)为双层结构;
转轴(8)为一端封闭的中空转轴,转轴(8)的中心设置有与转轴(8)等长的隔板(19),所述的隔板(19)上方为进气管路(20)并连接有送气管(21),隔板(19)下方为出气管路(22)且连接有收气管(23),送气管(21)和收气管(23)均连接在料仓(10)上;所述的内筒体(3)内设置有密封导热填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气管(23)连接在料仓(10)的进料口端,所述的送气管(21)连接在料仓(10)的封闭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料仓(10)倾斜向下的设置在内筒体内,且与内筒体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2)外侧设置有保温层(1)。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2)上设置有热风进口(11)和热风出口(7)。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窗口I(5)和窗口II(9)上均设有贯穿外壳(2)和保温层(1)的加强板(13),所述加强板(13)靠近内筒体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的密封件(12)。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筒体开口(4)处均设置有动密封件(14)。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筒体开口(4)处设有通过弹力机构(15)控制的闭合机构(16),外壳(2)与内筒体(3)之间设有挡块(17);靠近闭合机构(15)一侧的固定密封件(12)上设有凸起(18)。
CN201310683103.8A 2013-12-13 2013-12-13 一种废旧轮胎裂解进料工艺及设备 Active CN1036274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83103.8A CN103627422B (zh) 2013-12-13 2013-12-13 一种废旧轮胎裂解进料工艺及设备
PCT/CN2014/070317 WO2015085662A1 (zh) 2013-12-13 2014-01-08 一种废旧轮胎裂解进料工艺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83103.8A CN103627422B (zh) 2013-12-13 2013-12-13 一种废旧轮胎裂解进料工艺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27422A true CN103627422A (zh) 2014-03-12
CN103627422B CN103627422B (zh) 2016-01-20

Family

ID=50208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83103.8A Active CN103627422B (zh) 2013-12-13 2013-12-13 一种废旧轮胎裂解进料工艺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27422B (zh)
WO (1) WO2015085662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73279A (zh) * 2014-05-12 2014-10-01 中机国宏(北京)高分子裂解技术研究院 防止二噁英产生及捕捉炭黑的废旧轮胎连续裂解设备及工艺
CN106520173A (zh) * 2016-09-30 2017-03-22 济南恒誉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化裂解工艺及设备
CN107129168A (zh) * 2017-05-31 2017-09-05 长沙紫宸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废旧轮胎悬浮催化裂解和催化氧化无焰燃烧方法
CN108579616A (zh) * 2018-06-26 2018-09-28 青岛伊克斯达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用于整胎热裂解的旋转进料装置及进料方法
CN110822466A (zh) * 2019-11-28 2020-02-21 黄静 一种生物燃料锅炉供料隔离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09761A1 (en) * 2001-12-06 2003-06-12 Suominen Hannu L. Method and equipment for pre-treatment of used tyres before a pyrolysis process
CN1446881A (zh) * 2002-03-25 2003-10-08 邢力 用生活垃圾制取烃油的方法及设备
US20060211899A1 (en) * 2005-03-18 2006-09-21 Ernest Lee Rubber tire to energy pyrolysis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WO2006119594A1 (en) * 2005-05-09 2006-11-16 Dimitar Nikolaev Kolev Method and installation for pyrolisis of tires
CN101089124A (zh) * 2006-06-15 2007-12-19 任丽娟 废旧轮胎的裂解方法及其设备
CN102304235A (zh) * 2011-03-21 2012-01-04 卓寿镛 一种废橡胶废塑料高温进料出渣裂解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6270A (ja) * 1993-07-14 1995-01-27 Yoichi Wada 高分子系廃棄物の連続熱分解による資源化法
CN2242891Y (zh) * 1996-03-27 1996-12-18 北京市蓝健环保新技术开发公司 滚釜式废橡胶裂解炉
CN100412735C (zh) * 2005-09-27 2008-08-20 任丽娟 废旧轮胎自动控制处理设备
CN101074384B (zh) * 2007-04-28 2010-10-13 牛斌 回转式自动裂解工艺及裂解器
CN102002383B (zh) * 2010-11-04 2013-06-19 吴鹏锋 一种废塑料炼油系统
CN102260514B (zh) * 2011-06-24 2014-11-26 陈湘君 一种裂解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09761A1 (en) * 2001-12-06 2003-06-12 Suominen Hannu L. Method and equipment for pre-treatment of used tyres before a pyrolysis process
CN1446881A (zh) * 2002-03-25 2003-10-08 邢力 用生活垃圾制取烃油的方法及设备
US20060211899A1 (en) * 2005-03-18 2006-09-21 Ernest Lee Rubber tire to energy pyrolysis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WO2006119594A1 (en) * 2005-05-09 2006-11-16 Dimitar Nikolaev Kolev Method and installation for pyrolisis of tires
CN101089124A (zh) * 2006-06-15 2007-12-19 任丽娟 废旧轮胎的裂解方法及其设备
CN102304235A (zh) * 2011-03-21 2012-01-04 卓寿镛 一种废橡胶废塑料高温进料出渣裂解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73279A (zh) * 2014-05-12 2014-10-01 中机国宏(北京)高分子裂解技术研究院 防止二噁英产生及捕捉炭黑的废旧轮胎连续裂解设备及工艺
CN106520173A (zh) * 2016-09-30 2017-03-22 济南恒誉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化裂解工艺及设备
CN106520173B (zh) * 2016-09-30 2018-08-31 济南恒誉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化裂解工艺及设备
CN107129168A (zh) * 2017-05-31 2017-09-05 长沙紫宸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废旧轮胎悬浮催化裂解和催化氧化无焰燃烧方法
CN108579616A (zh) * 2018-06-26 2018-09-28 青岛伊克斯达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用于整胎热裂解的旋转进料装置及进料方法
CN108579616B (zh) * 2018-06-26 2023-08-08 青岛伊克斯达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用于整胎热裂解的旋转进料装置及进料方法
CN110822466A (zh) * 2019-11-28 2020-02-21 黄静 一种生物燃料锅炉供料隔离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085662A1 (zh) 2015-06-18
CN103627422B (zh) 2016-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27422A (zh) 一种废旧轮胎裂解进料工艺及设备
CN104355071B (zh) 兰炭余热回收型螺旋输送机
CN102732277B (zh) 一种煤炭水平回转式分段返料干馏设备及工艺
JP5291118B2 (ja) ゴムの工業用連続分解装置
CN103206838A (zh) 一种电极芯干燥装置及干燥方法
CN104728448B (zh) 一种防气体交换的密封机构
CN104477885A (zh) 一种立式连续感应高温石墨化炉
US10933365B2 (en) Decontaminating column for on-line replacing adsorption material and glove box
CN205192146U (zh) 铜粉专用干燥机
CN203144867U (zh) 一种沥青混合料烘干滚筒
CN203700280U (zh) 一种废旧轮胎裂解进料设备
CN203342702U (zh) 一种电热式煤粉改性器
US2936220A (en) Central processed material discharge assembly for rotary processing vessels
CN106635116B (zh) 一种废旧轮胎胶粒裂解器
CN104910948A (zh) 一种连续化裂解工艺及设备
CN211651249U (zh) 一种导热效果好的预热炉
CN209840612U (zh) 一种高活性复合环保型低汞触媒生产设备
CN107286967B (zh) 一种循环裂解炉
CN104419432A (zh) 直立内热式空腹炭化炉的新型干熄兰炭设备
CN105858652A (zh) 一种再生活性炭活化炉
CN205590624U (zh) 胶粒反应裂解釜
CN205590623U (zh) 胶粒连续密封裂解系统
CN104387610B (zh) 废旧轮胎无污染裂解系统
CN209268645U (zh) 一种蔬菜全自动变频真空滚揉机
CN209853737U (zh) 一种活性炭活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022

Address after: 250032 Shandong Province Flyover District of Ji'nan city Baotu Spring Road No. 6 blue business center

Applicant after: Ji'nan Shiji Huatai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50032 Shandong Province, Lixia District of Ji'nan city Baotu Spring Road No. 6 blue business center

Applicant before: Wang Xinming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50031 Shandong Province Flyover District of Ji'nan city. Shandong Road No. 38-1 celebrity Times Building 4 floor

Applicant after: JINAN ECO-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50032 Shandong Province Flyover District of Ji'nan city Baotu Spring Road No. 6 blue business center

Applicant before: Ji'nan Shiji Huatai Technology Co., 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