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19231A - 轨道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轨道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19231A
CN103619231A CN201280030620.9A CN201280030620A CN103619231A CN 103619231 A CN103619231 A CN 103619231A CN 201280030620 A CN201280030620 A CN 201280030620A CN 103619231 A CN103619231 A CN 1036192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k
mentioned
forms
split component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3062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19231B (zh
Inventor
今野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lympu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6192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192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192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192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147Holding or positioning arrangements
    • A61B1/00149Holding or positioning arrangements using articulated ar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147Holding or positioning arrangements
    • A61B1/00158Holding or positioning arrangements using magnetic fiel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147Holding or positioning arrangements
    • A61B1/00154Holding or positioning arrangements using guiding arrangements for inser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5Flexible endoscopes
    • A61B1/0051Flexible endoscopes with controlled bending of insertion part
    • A61B1/005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insertion parts, e.g. vertebral el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5Flexible endoscopes
    • A61B1/0051Flexible endoscopes with controlled bending of insertion part
    • A61B1/0057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force transmission elements, e.g. control wi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31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for the rectum, e.g. proctoscopes, sigmoidoscopes, colonoscopes

Abstract

一种能够形成用于容易地插入处理器具的插入路径(轨道)的轨道形成装置。采用一种轨道形成装置(1),包括:多个轨道形成分割构件(11),其在长度方向上以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软性的线(12),其用于连结多个轨道形成分割构件(11);以及线拉拽部(13),其使多个轨道形成分割构件(11)在长度方向上相抵接;利用线拉拽部(13)使多个轨道形成分割构件(11)相互抵接,从而形成规定的轨道。

Description

轨道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为了提高在将软性内窥镜、软性护套等插入体腔内时向体腔内插入的插入性而形成体腔内的插入路径(轨道)的轨道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在由挠性管部与手柄部构成的内窥镜的挠性管内配置形状记忆合金、并且设置有用于使该形状记忆合金成为相变温度的加热线(相变温度介质部件)的内窥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昭58-10160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内窥镜中,为了提高内窥镜的插入性,例如在于大肠的弯折部分推进内窥镜的情况下,在大肠的弯折部对形状记忆合金施加相变温度,从而能够将内窥镜校正为直线状而能够插入内窥镜自身。
但是,根据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内窥镜,为了确保处理器具的插入路径,必须使本来的组织(肠、肾脏、心脏等)的形状较大地产生变形,无法容易地插入处理器具。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形成用于容易地插入处理器具的插入路径(轨道)的轨道形成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是一种轨道形成装置,包括:多个轨道形成分割构件,其在长度方向上以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软性的连结构件,其用于连结上述多个轨道形成分割构件;以及抵接部件,其使上述多个轨道形成分割构件在长度方向上相抵接;通过利用上述抵接部件使上述多个轨道形成分割构件相互抵接,从而形成规定的轨道。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在未使抵接部件工作的状态下,在长度方向上以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的多个轨道形成分割构件利用软性的连结构件以能够弯曲的方式相连结。在该状态下,当将上述技术方案的轨道形成装置插入到例如内窥镜、护套等由软性构件构成的管状的插入部时,能够沿着插入部的形状贯穿于插入部内。在该状态下,将管状的插入部插入到体腔内。在该状态下,由于管状的插入部和上述技术方案的轨道形成装置能够一起弯曲,因此这些构件一边沿着体腔内的形状产生变形一边向体腔内插入。
之后,若使抵接部件工作,则利用抵接部件使多个轨道形成分割构件相互抵接,从而形成例如沿着体腔内的形状的规定的轨道。由此,由软性构件构成的管状的插入部沿着上述技术方案的轨道形成装置的形状、即上述规定的轨道产生变形。在该状态下,进一步向体腔内推入管状的插入部。由此,管状的插入部沿着上述技术方案的轨道形成装置所形成的规定的轨道向体腔内插入。
通过如此设置,不用使体腔内的组织变形,就能够沿着体腔内的形状插入管状的插入部。即,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形成用于容易地插入插入部的插入路径(轨道),能够沿着该插入路径将插入部容易地插入体腔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也可以设为,各个上述轨道形成分割构件在抵接面上以规定的角度形成有楔部。
通过如此构成,利用抵接部件使多个轨道形成分割构件相互抵接,从而轨道形成分割构件的形成有楔部的抵接面之间相抵接,能够形成例如沿着体腔内的形状的规定的轨道。另外,通过将楔部设置在上表面·侧面这两个方向上,从而能够形成三维的轨道。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也可以设为,上述连结构件是沿长度方向贯穿于所有上述轨道形成分割构件、并固定于最顶端的上述轨道形成分割构件的软性的线,上述抵接部件是将上述线向基端侧拉拽的线拉拽部。
通过如此构成,利用线拉拽部将贯穿于所有轨道形成分割构件的软性的线向基端侧拉拽,从而使多个轨道形成分割构件相互抵接,能够形成例如沿着体腔内的形状的规定的轨道。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也可以设为,各个上述轨道形成分割构件在一个端部具有用于锁定上述线的线锁定部,各个上述轨道形成分割构件在另一个端部具有通过与相邻的上述轨道形成分割构件的上述线锁定部相嵌合来解除对上述线的锁定的线锁定解除部。
通过如此构成,利用线拉拽部将贯穿于所有轨道形成分割构件的软性的线向基端侧拉拽,从而使各个轨道形成分割构件的一个端部的线锁定部与另一个端部的线锁定解除部相嵌合,能够解除对线的锁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也可以设为,基端侧的上述轨道形成分割构件中的上述线锁定部的锁定力构成为小于顶端侧的上述轨道形成分割构件中的上述线锁定部的锁定力。
通过如此构成,在利用线拉拽部将贯穿于所有轨道形成分割构件的软性的线向基端侧拉拽时,能够从基端侧的轨道形成分割构件依次使轨道形成分割构件相抵接并形成规定的轨道。通过如此从基端侧依次形成轨道,从而能够提高将管状的插入部插入体腔内时的操作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也可以设为,在上述线的规定的位置形成有外螺纹部,在上述轨道形成分割构件的内侧形成有与上述外螺纹部相嵌合的内螺纹部。
通过如此构成,使贯穿于所有轨道形成分割构件的软性的线绕轴线旋转,从而使形成于线的规定的位置的外螺纹部与形成于轨道形成分割构件的内侧的内螺纹部相嵌合,使多个轨道形成分割构件相互抵接,能够形成例如沿着体腔内的形状的规定的轨道。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也可以设为,上述线的基端侧的上述外螺纹部形成为在长度方向上短于顶端侧的上述外螺纹部。
通过如此构成,在使贯穿于所有轨道形成分割构件的软性的线绕轴线旋转时,能够从基端侧的轨道形成分割构件依次使轨道形成分割构件相抵接并形成规定的轨道。通过如此从基端侧依次形成轨道,从而能够提高将管状的插入部插入体腔内时的操作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也可以设为,各个上述轨道形成分割构件由磁性体构成,上述抵接部件是利用磁力使上述多个轨道形成分割构件在长度方向上相抵接的磁力产生装置。
通过如此构成,能够利用磁力使多个轨道形成分割构件在长度方向上相抵接,能够以非接触的方式形成规定的轨道。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也可以设为,沿着上述轨道形成分割构件的排列方向配置有多个上述磁力产生装置,从基端侧的上述磁力产生装置依次产生磁力。
通过如此构成,从基端侧的轨道形成分割构件依次对轨道形成分割构件施加磁力,能够形成规定的轨道。通过如此从基端侧依次形成轨道,从而能够提高将管状的插入部插入体腔内时的操作性。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起到能够形成用于容易地插入处理器具的插入路径(轨道)这样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轨道形成装置的侧视图(软性时)。
图2是图1的轨道形成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3是图1的轨道形成装置的侧视图(轨道形成时)。
图4是表示将图1的轨道形成装置插入到内窥镜的插入部时的状态的图。
图5是表示图1的轨道形成装置在软性时的状态的整体图。
图6是表示图1的轨道形成装置在轨道形成时的状态的整体图。
图7是表示使用图1的轨道形成装置将插入部插入大肠内时的状态的图,(a)表示大肠的自然状态,(b)表示将插入部插入到大肠内的状态,(c)表示向插入部内插入轨道形成装置后的状态,(d)表示使插入部内的轨道形成装置形成轨道后的状态,(e)表示沿着轨道形成装置的轨道将插入部插入大肠内的状态。
图8是表示使用图1的轨道形成装置将插入部插入大肠内时的状态的图,(a)表示将插入部插入到大肠内的状态,(b)表示从插入部拔出轨道形成装置后的状态,(c)表示向插入部内插入新的轨道形成装置的状态,(d)表示使插入部内的轨道形成装置形成轨道后的状态,(e)表示沿着轨道形成装置的轨道将插入部插入大肠内的状态。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轨道形成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a)是整体图,(b)是轨道形成分割构件的侧视图,(c)是轨道形成分割构件的俯视图。
图10是图9的轨道形成装置的俯视图(软性时)。
图11是图9的轨道形成装置的俯视图(轨道形成时)。
图12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轨道形成装置的侧视图(软性时)。
图13是表示形成图12的轨道形成装置的轨道的状态的图。
图14是表示形成图12的轨道形成装置的轨道的状态的图。
图15是表示形成图12的轨道形成装置的轨道的状态的图。
图16是图12的轨道形成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17是图12的轨道形成分割构件的局部放大图,(a)是从基端侧观察时的主视图,(b)是纵剖视图,(c)是从顶端侧观察时的主视图。
图18是图17的(c)的A-A’剖视图。
图19是图17的(c)的B-B’剖视图。
图20是表示形成轨道时的、图12的轨道形成分割构件的抵接状态的纵剖视图。
图21是表示形成轨道时的、图12的轨道形成分割构件的抵接状态的纵剖视图。
图22是表示形成轨道时的、图12的轨道形成分割构件的抵接状态的纵剖视图。
图23是表示形成轨道时的、图12的轨道形成分割构件的抵接状态的纵剖视图。
图24是表示形成轨道时的、图12的轨道形成分割构件的抵接状态的纵剖视图。
图25是表示解除轨道时的、图12的轨道形成分割构件的抵接状态的纵剖视图。
图26是表示解除轨道时的、图12的轨道形成分割构件的抵接状态的纵剖视图。
图27是表示解除轨道时的、图12的轨道形成分割构件的抵接状态的纵剖视图。
图28是表示解除轨道时的、图12的轨道形成分割构件的抵接状态的纵剖视图。
图29是表示使用图12的轨道形成装置将插入部插入心膜腔内时的状态的图,(a)表示将插入部插入到心膜腔内的状态,(b)表示使插入部内的轨道形成装置从基端侧依次形成轨道的状态,(c)表示使插入部内的轨道形成装置从基端侧进一步形成轨道的状态,(d)表示沿着轨道形成装置的轨道将插入部插入心膜腔内的状态。
图30是表示图12的变形例的轨道形成装置的图,(a)是侧视图(软性时),(b)是轨道形成分割构件的纵剖视图。
图31是图30的轨道形成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32是表示形成轨道时的、图30的轨道形成分割构件的抵接状态的纵剖视图。
图33是表示形成轨道时的、图30的轨道形成分割构件的抵接状态的纵剖视图。
图34是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轨道形成装置的侧视图(软性时)。
图35是图34的轨道形成装置的侧视图(轨道形成时)。
图36是图34的变形例的轨道形成装置的侧视图(软性时)。
图37是图36的轨道形成装置的侧视图(轨道形成时)。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轨道形成装置1。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轨道形成装置1是一种用于向由软性构件构成的管状的插入部插入的轨道形成装置,包括在长度方向上隔开间隔配置的多个轨道形成分割构件11、用于将多个轨道形成分割构件11连结起来的软性的线(连结构件)12以及向基端侧拉拽线12的线拉拽部(抵接部件)13。
如图2所示,轨道形成分割构件11是形成有用于沿长度方向贯穿线12的孔的管状的构件。通过利用线拉拽部13向基端侧拉拽线12而使轨道形成分割构件11在长度方向上相互抵接。在轨道形成分割构件11的抵接面(例如图2所示的A部)上分别设有以规定的角度形成的V字形的楔部。通过具有这种结构,轨道形成分割构件11在长度方向上相互抵接,以规定的角度形成的V字形的楔部相抵接而形成规定的轨道。
另外,该V字形的楔部是用于在使多个轨道形成分割构件11相互抵接时防止相邻的轨道形成分割构件11绕轴线相对旋转的构件,但是轨道形成分割构件11的抵接面并不限定于此,只要能够防止相邻的轨道形成分割构件11绕轴线相对旋转即可。
线12是沿长度方向贯穿于所有的轨道形成分割构件11的软性的线,一端固定于最顶端的轨道形成分割构件11a,另一端固定于线拉拽部13。
线拉拽部13例如是卷绕线12的滚筒型卷绕装置,固定于最基端的轨道形成分割构件11b。线拉拽部13通过使手柄13a进行动作而卷绕线12,并向基端侧拉拽线12。
通过使线拉拽部13进行动作,线12和固定于线12的一端的最顶端的轨道形成分割构件11a被向基端侧拉拽。由此,如图3所示,多个轨道形成分割构件11在长度方向上相互抵接,形成规定的轨道。
以下,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实施方式的轨道形成装置1的动作。
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轨道形成装置1向例如内窥镜等的由软性构件构成的管状的插入部20插入。
插入部20具有供本实施方式的轨道形成装置1沿长度方向贯穿的通道,在该通道内贯穿有轨道形成装置1。插入部20从顶端侧依次包括能够弯折的顶端弯折部21、具有挠性的挠性部22以及用于操作顶端弯折部21的弯折动作的操作部23。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轨道形成装置1在未使线拉拽部13工作的状态下,在长度方向上隔开间隔配置的多个轨道形成分割构件11利用软性的线12以能够弯曲的方式相连结。在图5中示出该状态的示意图。在该状态下,在将本实施方式的轨道形成装置1插入到插入部20时,能够沿着插入部20的形状贯穿于插入部20内。在该状态下,向体腔内插入插入部20。在该状态下,插入部20和本实施方式的轨道形成装置1能够一起弯曲,因此这些构件一边沿着体腔内的形状产生变形一边向体腔内插入。
之后,若使线拉拽部13工作,则如图3所示,利用线拉拽部13使多个轨道形成分割构件11相互抵接,从而形成例如沿着体腔内的形状的规定的轨道。在图6中示出该状态的示意图。由此,由软性构件构成的插入部20沿着与本实施方式的轨道形成装置1的形状、即体腔内的形状相匹配的规定的轨道产生变形。在该状态下,进一步向体腔内推入插入部20。由此,插入部20沿着本实施方式的轨道形成装置1所形成的规定的轨道向体腔内插入。
在此,若轨道形成装置1的曲率超过插入部20的最大弯曲曲率,则在使轨道形成装置1形成轨道的情况下,滑动阻力因与插入部20的通道之间的摩擦而增大,有可能成为锁定状态。因而,轨道形成装置1的轨道形成时的整体形状的最大曲率构成为插入部20的通道的最大弯曲曲率以下。
另外,在轨道形成装置1的软性状态下,需要确保插入部20原本的柔软性。因而,轨道形成装置1在软性状态下构成为在插入部20的最大弯曲曲率下不会存在相互的限制。具体地说,将插入部20的通道的内径、轨道形成装置1的构成构件的外径、插入部20的通道的最大弯曲曲率、轨道形成装置1的构成构件的曲率等设计为满足上述条件。
另外,不必使插入部20整体形成轨道,也可以在形成插入部20的轨道时使手边侧(基端侧)保持柔软性。另外,作为应用本实施方式的轨道形成装置1的对象,并不限于内窥镜的插入部20,也可以应用于护套等。
接着,以下说明使用本实施方式的轨道形成装置1将插入部20插入体腔内时的动作。在此,列举将插入部20插入大肠的情况为例来进行说明。
图7的(a)表示大肠的自然状态。
图7的(b)表示向大肠插入一定程度的插入部20后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在大肠的弯折部,插入部20稍微推入大肠内。
接着,如图7的(c)所示,将轨道形成装置1以软性状态直接插入插入部20的通道内。另外,轨道形成装置1在插入部20向大肠插入时也可以以软性状态预先插入插入部20的通道内。
接着,如图7的(d)所示,使线拉拽部13进行动作,使轨道形成装置1的各个轨道形成分割构件11相互抵接并形成规定的轨道。在该状态下,轨道形成装置1和插入部20成为沿着规定的形状、具体地说沿着大肠的自然状态的形状,因此大肠从插入部20受到的力达到最小限度。
接着,如图7的(e)所示,在使轨道形成装置1形成规定的轨道的状态下,推进插入部20的插入。通过如此设置,插入部20沿着大肠的自然状态的形状插入,因此能够使大肠的变形为最小限度,能够减少施加于大肠的负荷。
图8的(a)表示在使轨道形成装置1形成规定的轨道的状态下推进插入部20的插入的状态。
接着,如图8的(b)所示,使轨道形成装置1软性化,从插入部20中拔出轨道形成装置1。
接着,如图8的(c)所示,将具有与轨道形成装置1相同的结构的、用于形成不同于轨道形成装置1的轨道的轨道形成装置2以软性状态插入插入部20的通道内。此时,将轨道形成装置2插入至插入部20的顶端附近。
接着,如图8的(d)所示,使轨道形成装置2的线拉拽部13进行动作,使轨道形成装置2形成规定的轨道。由此,轨道形成装置2成为沿着大肠的自然状态的形状,大肠从插入部20受到的力达到最小限度。
接着,如图8的(e)所示,在使轨道形成装置2形成规定的轨道的状态下推进插入部20的插入。通过如此设置,插入部20沿着大肠的自然状态的形状插入,因此能够使大肠的变形为最小限度,能够减少施加于大肠的负荷。
通过不仅使用轨道形成装置1、2而且使用用于形成不同于这些轨道形成装置1、2的轨道的轨道形成装置来进行上述动作,从而能够将插入部20容易地插入至大肠内的更深部。
像以上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轨道形成装置1,不用使体腔内的组织变形,就能够沿着体腔内的形状插入插入部20。即,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轨道形成装置1,不用对体腔内的组织施加过度的负担,就能够形成用于容易地插入插入部20的插入路径(轨道),能够沿着该插入路径将插入部20容易地插入体腔内。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轨道形成装置1中,通过根据插入部20的插入长度、观察部位准备特定的形状种类,从而能够容易地推进插入部20向体腔内的插入。
(第2实施方式)
接着,以下参照图9~图11主要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轨道形成装置。以下,关于本实施方式的轨道形成装置3,对与第1实施方式的轨道形成装置1共同之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主要说明不同之处。
在本实施方式的轨道形成装置3中,在各个轨道形成分割构件11的抵接面上,在侧视时,如图9的(b)所示,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地以规定的角度形成有V字形的楔部。另外,在俯视时,如图9的(c)所示,以规定的角度形成有楔部。
通过具有这种结构,轨道形成分割构件11在长度方向上相互抵接,从而形成与体腔内的形状相匹配的三维的规定的轨道。
以下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实施方式的轨道形成装置3的动作。
本实施方式的轨道形成装置3在未使线拉拽部13工作的状态下,如图10所示,在长度方向上隔开间隔配置的多个轨道形成分割构件11利用软性的线12以能够弯曲的方式相连结。在该状态下,在将本实施方式的轨道形成装置3插入到插入部20时,能够沿着插入部20的形状贯穿于插入部20内。在该状态下,向体腔内插入插入部20。在该状态下,插入部20和本实施方式的轨道形成装置3能够一起弯曲,因此这些构件一边沿着体腔内的形状产生变形一边向体腔内插入。
之后,若使线拉拽部13工作,则如图11所示,利用线拉伸部13使多个轨道形成分割构件11相互抵接,从而形成例如沿着体腔内的形状的三维的规定的轨道。由此,由软性构件构成的插入部20沿着与本实施方式的轨道形成装置3的形状、即体腔内的形状相匹配的三维的规定的轨道产生变形。在该状态下,进一步向体腔内推入插入部20。由此,插入部20沿着本实施方式的轨道形成装置3所形成的三维的规定的轨道向体腔内插入。
像以上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轨道形成装置3,不用使体腔内的组织变形,就能够沿着体腔内的形状插入管状的插入部20。即,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轨道形成装置3,不用对体腔内的组织施加过度的负担,就能够形成用于容易地插入插入部20的三维的插入路径(轨道),能够沿着该插入路径将插入部20容易地插入体腔内。
(第3实施方式)
接着,以下参照图12~图29主要说明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轨道形成装置。以下,关于本实施方式的轨道形成装置4,对与第1实施方式的轨道形成装置1共同之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主要说明不同之处。
如图12~图1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轨道形成装置4从基端侧的轨道形成分割构件11依次相抵接并形成规定的轨道。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轨道形成装置4的具体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的轨道形成装置4中,如图16所示,各个轨道形成分割构件11在顶端侧的端部具有锁定线12的线锁定部15,在基端侧的端部具有通过与相邻的轨道形成分割构件11的线锁定部15相嵌合来解除线12的锁定的线锁定解除部16。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轨道形成装置4中,虽未图示,但是也可以设为为了防止轨道形成分割构件11绕轴线旋转而具有较弱的系留装置(系留用线)。
图17的(a)是从基端侧观察轨道形成分割构件11时的主视图,图17的(b)是轨道形成分割构件11的纵剖视图,图17的(c)是从顶端侧观察轨道形成分割构件11时的主视图。图18是图17的(c)的A-A’剖视图,图19是图17的(c)的B-B’剖视图。
如图17~图19所示,线锁定部15具有以供线12贯穿的孔为中心分割而成的一对分割部15a、15b。在分割部15a与分割部15b之间设有沿轨道形成分割构件11的径向形成的槽15c。另外,在分割部15a、15b的相对面上分别形成有对线12施力的凸部15d。
通过具有这种结构,线锁定部15利用分割部15a、15b的弹性力在图17的(a)中从上下方向向半径方向内夹住线12,使分别形成于分割部15a、15b的相对面的凸部15d对线12施力,从而锁定线12。
如图17~图19所示,线锁定解除部16具有以供线12贯穿的孔为中心分割而成的一对突起部16a、16b。突起部16a、16b形成为朝向顶端去而变细。突起部16a、16b嵌入形成在线锁定部15的分割部15a与分割部15b之间的槽15c内。
通过具有这种结构,线锁定解除部16通过使轨道形成分割构件11相互抵接而使与突起部16a、16b相邻的轨道形成分割构件11的线锁定部15的槽15张开,从而解除线锁定部15对线12的锁定。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的轨道形成装置4中,基端侧的轨道形成分割构件11中的线锁定部15的锁定力构成为小于顶端侧的轨道形成分割构件11中的线锁定部15的锁定力。
通过具有这种结构,如图20~图24所示,在利用线拉拽部13将贯穿于所有轨道形成分割构件11的软性的线12向基端侧拉拽时,能够从基端侧的轨道形成分割构件11的线锁定部15依次解除对线12的锁定。由此,如图12~图15所示,能够从基端侧的轨道形成分割构件11依次使轨道形成分割构件11相抵接,并形成例如沿着体腔内的形状的规定的轨道。通过如此从基端侧依次形成轨道,从而能够提高将管状的插入部20插入体腔内时的操作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轨道形成装置4中,在解除如上所述形成的规定的轨道并使其恢复为软性状态时,通过使线拉拽部13对线12的拉拽变松弛,从而如图25~图28所示,从线锁定部15的锁定力较大的顶端侧的轨道形成分割构件11依次解除线锁定部15与线锁定解除部16之间的嵌合。由此,从顶端侧的轨道形成分割构件11依次恢复为软性状态。
接着,以下说明使用本实施方式的轨道形成装置4将插入部20向心膜腔内插入时的动作。在此,列举将内窥镜的插入部20插入到心膜腔内的情况为例来进行说明。
图29的(a)~图29的(d)是表示用于将内窥镜的插入部20向心脏的背侧的观察/治疗目标部位插入的流程的图。
首先,如图29的(a)所示,为了接近心脏背侧,将插入部20插入到右心房附近。此时,插入部20配置在心膜与心脏之间的间隙。在该状态下,轨道形成装置4为软性状态,插入部20的位置不定,柔软地接触脏器。
接着,如图29的(b)所示,使轨道形成装置4自手边侧(基端侧)形成轨道。图29的(b)所示的状态是使手边侧朝向左心房方向的状态。在该状态下,从手边侧确定插入路径。此时,顶端部仍然柔软地接触脏器。
接着,如图29的(c)所示,进一步依次推进轨道形成,形成绕到背侧的适当的路径。在该状态下,从手边侧确定插入路径。此时,顶端部仍然为软性状态,并柔软地接触脏器。
接着,如图29的(d)所示,通过使轨道形成装置4形成轨道,从而确保通向心脏背侧的路径,进而,推进插入部20自身的插入。在该状态下,由于固定有适当的插入路径,因此能够容易地推进插入部20。
像以上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轨道形成装置4,在利用线拉拽部13将贯穿于所有轨道形成分割构件11的软性的线12向基端侧拉拽时,能够从基端侧的轨道形成分割构件11依次使轨道形成分割构件11相抵接并形成规定的轨道。通过如此从基端侧依次形成轨道,从而能够提高将管状的插入部20插入体腔内时的操作性。
(变形例)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轨道形成装置4的变形例,如图30和图31所示,也可以设为在线12的规定的位置形成有外螺纹部17,在轨道形成分割构件11的内侧形成有与外螺纹部17相嵌合的内螺纹部18。
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变形例的轨道形成装置5,如图32和图33所示,通过使贯穿于所有轨道形成分割构件11的软性的线12绕轴线旋转,从而使形成于线12的规定的位置的外螺纹部17与形成于轨道形成分割构件11的内侧的内螺纹部18相嵌合,使多个轨道形成分割构件11相互抵接,能够形成例如沿着体腔内的形状的规定的轨道。
另外,在本变形例的轨道形成装置5中,线12的基端侧的外螺纹部17形成为在长度方向上短于顶端侧的外螺纹部17。
通过如此构成,在使贯穿于所有轨道形成分割构件11的软性的线12绕轴线旋转时,能够从基端侧的轨道形成分割构件11依次使轨道形成分割构件11相抵接并形成规定的轨道。通过如此从基端侧依次形成轨道,从而能够提高将插入部20插入体腔内时的操作性。
(第4实施方式)
接着,以下参照图34~图37主要说明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轨道形成装置。以下,关于本实施方式的轨道形成装置6,对与第1实施方式的轨道形成装置1共同之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主要说明不同之处。
如图3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轨道形成装置6具有利用磁力使多个轨道形成分割构件11在长度方向上相抵接的磁力产生装置(抵接部件)30来取代第1实施方式的轨道形成装置1中的线拉拽部13。
磁力产生装置30包括电源31、开关32、磁通施加部33以及磁通传递部34。
磁通传递部34是与多个轨道形成分割构件11平行配置的棒状的构件,由高导磁率的磁性材料构成,将由磁通施加部33产生的磁通传递向多个轨道形成分割构件11。另外,磁通传递部34具有与轨道形成分割构件11所形成的轨道相匹配地弯折的弯折部34a。
磁通施加部33是沿磁通传递部34的周向卷绕的线圈,通过闭合开关32并从电源31供给电流,从而在与电流正交的方向、即磁通传递部34的轴线方向上产生磁通(右手螺旋定则)。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各个轨道形成分割构件11由高导磁率的磁性材料构成。
以下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实施方式的轨道形成装置6的动作。
本实施方式的轨道形成装置6在未使磁力产生装置30工作的状态下,如图34所示,在长度方向上隔开间隔配置的多个轨道形成分割构件11利用软性的线12以能够弯曲的方式相连结。在该状态下,在将本实施方式的轨道形成装置6插入到插入部20时,能够沿着插入部20的形状贯穿于插入部20内。在该状态下,将插入部20插入到体腔内。在该状态下,插入部20和本实施方式的轨道形成装置6能够一起弯曲,因此这些构件一边沿着体腔内的形状产生变形一边向体腔内插入。
在该状态下,闭合磁力产生装置30的开关32并从电源31向磁通传递部34供给电流。由此,如图35所示,由磁通施加部33产生的磁通形成经由磁通传递部34从轨道形成分割构件11的顶端侧通至基端侧的磁通环35。由此,多个轨道形成分割构件11在磁力的作用下相互抵接,形成例如沿着体腔内的形状的规定的轨道。
由此,由软性构件构成的插入部20沿着与本实施方式的轨道形成装置6的形状、即体腔内的形状相匹配的规定的轨道产生变形。在该状态下,进一步向体腔内推入插入部20。由此,插入部20沿着本实施方式的轨道形成装置6所形成的规定的轨道向体腔内插入。
像以上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轨道形成装置6,通过使用磁力产生装置30,从而能够以非接触的方式形成沿着体腔内的形状的规定的轨道。另外,能够谋求装置的轻量化。另外,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不用使体腔内的组织变形,就能够沿着体腔内的形状插入管状的插入部20。即,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轨道形成装置6,不用对体腔内的组织施加过度的负担,就能够形成用于容易地插入插入部20的插入路径(轨道),能够沿着该插入路径将插入部20容易地插入体腔内。
(变形例)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轨道形成装置6的变形例,如图36和图37所示,也可以设为具有多个磁通施加部33。
在本变形例的轨道形成装置7中,多个磁通施加部33以与多个轨道形成分割构件11平行的方式排列配置。
根据本变形例的轨道形成装置7,在想要形成轨道的部分,向磁通施加部33供给电流并形成磁通环,利用磁力使多个轨道形成分割构件11相互抵接,能够形成例如沿着体腔内的形状的规定的轨道。
具体地说,通过从基端侧的开关32(在图中为SW1)依次闭合开关32,从而从基端侧的轨道形成分割构件11依次使轨道形成分割构件11相抵接,能够形成沿着体腔内的形状的规定的轨道。通过如此从基端侧依次形成轨道,从而能够提高将管状的插入部20插入体腔内时的操作性。
以上,参照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但是具体结构并不限于该实施方式,也包括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的设计变更等。例如,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适当地组合上述各个实施方式和各个变形例而得到的实施方式。
附图标记说明
1、2、3、4、5、6、7轨道形成装置;11轨道形成分割构件;12线(连结构件);13线拉拽部(抵接部件);15线锁定部;16线锁定解除部;17外螺纹部;18内螺纹部;20插入部;21顶端弯折部;22挠性部;23操作部;30磁力产生装置(抵接部件);31电源;32开关;33磁通施加部;34磁通传递部。

Claims (9)

1.一种轨道形成装置,包括:
多个轨道形成分割构件,其在长度方向上以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
软性的连结构件,其用于连结上述多个轨道形成分割构件;以及
抵接部件,其使上述多个轨道形成分割构件在长度方向上相抵接;
通过利用上述抵接部件使上述多个轨道形成分割构件相互抵接,从而形成规定的轨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形成装置,其中,
各个上述轨道形成分割构件在抵接面上以规定的角度形成有楔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形成装置,其中,
上述连结构件是沿长度方向贯穿于所有上述轨道形成分割构件、并固定于最顶端的上述轨道形成分割构件的软性的线,
上述抵接部件是将上述线向基端侧拉拽的线拉拽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形成装置,其中,
各个上述轨道形成分割构件在一个端部具有用于锁定上述线的线锁定部,
各个上述轨道形成分割构件在另一个端部具有通过与相邻的上述轨道形成分割构件的上述线锁定部相嵌合来解除对上述线的锁定的线锁定解除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形成装置,其中,
基端侧的上述轨道形成分割构件中的上述线锁定部的锁定力构成为小于顶端侧的上述轨道形成分割构件中的上述线锁定部的锁定力。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形成装置,其中,
在上述线的规定的位置形成有外螺纹部,
在上述轨道形成分割构件的内侧形成有与上述外螺纹部相嵌合的内螺纹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轨道形成装置,其中,
上述线的基端侧的上述外螺纹部形成为在长度方向上短于顶端侧的上述外螺纹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形成装置,其中,
各个上述轨道形成分割构件由磁性体构成,
上述抵接部件是利用磁力使上述多个轨道形成分割构件在长度方向上相抵接的磁力产生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轨道形成装置,其中,
沿着上述轨道形成分割构件的排列方向配置有多个上述磁力产生装置,从基端侧的上述磁力产生装置依次产生磁力。
CN201280030620.9A 2011-06-23 2012-06-06 轨道形成装置 Active CN1036192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39782A JP5788239B2 (ja) 2011-06-23 2011-06-23 軌道形成装置
JP2011-139782 2011-06-23
PCT/JP2012/064563 WO2012176620A1 (ja) 2011-06-23 2012-06-06 軌道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19231A true CN103619231A (zh) 2014-03-05
CN103619231B CN103619231B (zh) 2016-02-17

Family

ID=474224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30620.9A Active CN103619231B (zh) 2011-06-23 2012-06-06 轨道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241611B2 (zh)
JP (1) JP5788239B2 (zh)
CN (1) CN103619231B (zh)
WO (1) WO201217662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82052B2 (ja) 2015-09-03 2022-06-07 ネプチューン メディカル インク. 小腸内での内視鏡前進の為の器具
EP3500151A4 (en) 2016-08-18 2020-03-25 Neptune Medical Inc. DEVICE AND METHOD FOR IMPROVED VISUALIZATION OF THE SMALL BOWEL
DE102017102038B3 (de) * 2017-02-02 2018-05-30 Hoya Corporation Seilführungsbauteil und endoskop mit zumindest einem seilzug
US10973499B2 (en) * 2017-02-28 2021-04-13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Articulating needles and related methods of use
US11241245B2 (en) * 2017-05-15 2022-02-08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Tissue deflecting devices and related methods of use
EP3823711A4 (en) 2018-07-19 2022-05-18 Neptune Medical Inc. DYNAMIC REINFORCING MEDICAL COMPOSITE STRUCTURES
US11793392B2 (en) 2019-04-17 2023-10-24 Neptune Medical Inc. External working channels
WO2021174460A1 (zh) * 2020-03-04 2021-09-10 上海英诺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软性内窥镜
US11744443B2 (en) 2020-03-30 2023-09-05 Neptune Medical Inc. Layered walls for rigidizing devices
US20230346204A1 (en) 2022-04-27 2023-11-02 Neptune Medical Inc. Endoscope sheath apparatuses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2905A (ja) * 1992-07-10 1994-02-01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湾曲装置
US5916147A (en) * 1997-09-22 1999-06-29 Boury; Harb N. Selectively manipulable catheter
CN2808058Y (zh) * 2004-12-31 2006-08-23 东莞市艺美达电子有限公司 可屈曲式外成像内窥镜
CN201267462Y (zh) * 2008-10-10 2009-07-08 上海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手术器械厂 微创腹腔镜手术用脏器推拉装置
US20090182268A1 (en) * 2008-01-11 2009-07-16 Joseph Michael Thielen Closable loop access guide catheter
JP2009528890A (ja) * 2006-03-08 2009-08-13 ウィルソン−クック・メディカル・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雌ねじが切られた回転式拡張器
US20110046442A1 (en) * 2009-08-18 2011-02-24 Fujifilm Corporation Insertion path securing apparatus and mantle tub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01601U (ja) 1981-12-29 1983-07-11 株式会社町田製作所 内視鏡
GB2226245A (en) * 1988-11-18 1990-06-27 Alan Crockard Endoscope, remote actuator and aneurysm clip applicator.
DE3935256C1 (zh) * 1989-10-23 1991-01-03 Bauerfeind, Peter, Dr., 8264 Waldkraiburg, De
US5251611A (en) * 1991-05-07 1993-10-12 Zehel Wendell 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ducting exploratory procedures
US5482029A (en) * 1992-06-26 1996-01-09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Variable flexibility endoscope system
US5759151A (en) * 1995-06-07 1998-06-02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Flexible steerable device for conducting exploratory procedures
US5749828A (en) * 1995-12-22 1998-05-12 Hewlett-Packard Company Bending neck for use with invasive medical devices
US6800056B2 (en) * 2000-04-03 2004-10-05 Neoguide Systems, Inc. Endoscope with guiding apparatus
US6468203B2 (en) * 2000-04-03 2002-10-22 Neoguide Systems, Inc. Steerable endoscope and improved method of insertion
US6858005B2 (en) * 2000-04-03 2005-02-22 Neo Guide Systems, Inc. Tendon-driven endoscope and methods of insertion
US20060058582A1 (en) * 2002-06-13 2006-03-16 Usgi Medical Inc. Disposable shapelocking system
US6790173B2 (en) * 2002-06-13 2004-09-14 Usgi Medical, Inc. Shape lockabl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dvancing an instrument through unsupported anatomy
US8298161B2 (en) * 2002-09-12 2012-10-30 Intuitive Surgical Operations, Inc. Shape-transferring cannula system and method of use
EP1624790A4 (en) * 2003-05-19 2008-05-21 Usgi Medical Inc ENDOLUMINAL TOOL FILLING SYSTEM
GB2425764B (en) * 2005-05-03 2007-08-22 Surgical Innovations Ltd Endoscope for inspecting turbine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2905A (ja) * 1992-07-10 1994-02-01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湾曲装置
US5916147A (en) * 1997-09-22 1999-06-29 Boury; Harb N. Selectively manipulable catheter
CN2808058Y (zh) * 2004-12-31 2006-08-23 东莞市艺美达电子有限公司 可屈曲式外成像内窥镜
JP2009528890A (ja) * 2006-03-08 2009-08-13 ウィルソン−クック・メディカル・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雌ねじが切られた回転式拡張器
US20090182268A1 (en) * 2008-01-11 2009-07-16 Joseph Michael Thielen Closable loop access guide catheter
CN201267462Y (zh) * 2008-10-10 2009-07-08 上海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手术器械厂 微创腹腔镜手术用脏器推拉装置
US20110046442A1 (en) * 2009-08-18 2011-02-24 Fujifilm Corporation Insertion path securing apparatus and mantle tub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788239B2 (ja) 2015-09-30
JP2013005882A (ja) 2013-01-10
WO2012176620A1 (ja) 2012-12-27
US20140107420A1 (en) 2014-04-17
CN103619231B (zh) 2016-02-17
US9241611B2 (en) 2016-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19231A (zh) 轨道形成装置
US8974470B2 (en) Multiple loop snare
EP2589405B1 (en) Bendable catheter
JP4960257B2 (ja) 送達システム
CN104955376B (zh) 一体式操纵装置
CN105979897B (zh) 内窥镜用处理器具及切开系统
JP6072371B2 (ja) 医療器具及び医療システム
CN204446016U (zh) 一种内窥镜下取石网篮
CN104968390A (zh) 可操纵的导丝及使用方法
CN109288486B (zh) 内窥镜的多段式弯曲管装置与内窥镜
JP2009142513A (ja) 内視鏡用バイポーラ型高周波処置具
CN106028992A (zh) 内窥镜用处理器具
US20230122303A1 (en) Endoscopic treatment tool
CN103370019A (zh) 用于从管形结构中取出物体的装置
CN104902951B (zh) 导管
EP2893895B1 (en) Endoscope treatment tool
EP2529680B1 (en) Treatment device for endoscope
CN101522249A (zh) 血管阻塞物钻孔器
US20170246431A1 (en) Medical instrument
CN209984177U (zh) 内窥镜的可控弯曲管装置与内窥镜
US20130000100A1 (en)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a flexible elongate structure having an orientable end
WO2015133432A1 (ja) 内視鏡用処置具
JP6197149B1 (ja) 内視鏡用処置具
CN107073240A (zh) 医疗系统
JP5538146B2 (ja) 内視鏡用処置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