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10816A - 一种治疗臁疮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臁疮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610816A CN103610816A CN201310673170.1A CN201310673170A CN103610816A CN 103610816 A CN103610816 A CN 103610816A CN 201310673170 A CN201310673170 A CN 201310673170A CN 103610816 A CN103610816 A CN 10361081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ams
- gram
- medicine
- remove
- catechu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臁疮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它主要是由五倍子、龙骨、花椒、樟树皮、阿魏、松节、儿茶、血余、苍耳子、石膏、南瓜蒂等药物按一定重量配比制备而成,本发明药物具有收敛防腐,解毒生肌的功能,用于治疗臁疮见效快,疗效好,治愈后不复发。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臁疮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中药领域。
技术背景
臁疮是指发生在小腿下部的慢性溃疡:又称裤口毒、裙边疮。相当于西医的小腿慢性溃疡。本病多继发于恶脉(下肢静脉曲张)和丹毒等病。其临床特点是多发于小腿中下1/3交界处前内外侧,溃疡发生前患部长期皮肤瘀斑、粗糙,溃烂后疮口经久不愈或虽已经收口,每易因局部损伤而复发。此病俗称老烂腿。由于西药无法有效治疗臁疮,因此人们对快速有效治疗臁疮的中药药物存在极大的需求,至今为止,还没有发现关于本发明的有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依据中医理论的研究和临床试验的反复验证,终于找到了有效治疗臁疮的药物,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更有效的治疗臁疮的中药组合药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就是提供了该中药组合药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药物是选择五倍子、龙骨、花椒、樟树皮、阿魏、松节、儿茶、血余、苍耳子、石膏、南瓜蒂、黄芪、密陀僧、忍冬藤、蟾蜍、牛胆、珍珠母药物进行组合制备的,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能够有效治疗臁疮的复发。选用五倍子是因为其性味酸,平。入肺,胃,大肠经。敛肺,涩肠,止血,解毒。治肺虚久咳,久痢,久泻,脱肛,自汗,盗汗,遗精,便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肿毒,疮疖,睫毛倒卷。选用龙骨是因为其性味甘涩,平,归入心、肝、肾、大肠经,有镇惊安神,敛汗固精的功能,治惊癎癫狂,怔忡健忘,失眠多梦,自汗盗汗。选用花椒是因为其性味辛,温,有毒,入脾、肺、肾经,有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解鱼腥毒,治积食停饮,心腹冷痛,呕吐,噫呃,咳嗽气逆,风寒湿痹,泄泻,痢疾,疝痛,齿痛,蛔虫病,蛲虫病,阴痒,疮疥。选用樟树皮是因为其性味辛温,味苦,有行气止痛的功能,治吐泻,胃痛,风湿痹痛,脚气,疥癣,跌打损伤。选用阿魏是因为其性味苦辛,温,入肝、脾、胃经,有消积,杀虫的功能,治癥瘕痞块,虫积,肉积,心腹冷痛,疟疾,痢疾。选用松节是因为其性味苦,温,入心、肺二经,有祛风,燥湿,舒筋,通络的功能,治历节风痛,转筋挛急,脚气痿软,鹤膝风,跌损瘀血。选用儿茶是因为其性味苦、涩,微寒,归肺经,有收湿生肌敛疮的功能,治溃疡不敛,湿疹,口疮,跌扑伤痛,外伤出血。选用血余是因为其性味苦,温,入心、肝、肾经,有消瘀,止血的功能,治吐血,鼻衄,齿龈出血,血痢,血淋,崩漏。选用苍耳子是因为其性味甘,温,有毒,入肺、肝经,有散风,止痛,祛湿,杀虫的功能,治风寒头痛,鼻渊,齿痛,风寒湿痹,四脚挛痛,疥癞,瘙痒。选用石膏是因为其性味辛甘,寒,入肺、胃经,生用有解肌清热,除烦止渴的功能,治热病壮热不退,心烦神昏,谵语发狂,口渴咽干,肺热喘急,中暑自汗,胃火头痛、牙痛,热毒壅盛,发斑发疹,口舌生疮,煅敷生肌敛疮,外治痈疽疮疡,溃不收回,汤火烫伤。选用南瓜蒂,是因为其为葫芦科植物南瓜的瓜蒂,有清热解毒的功能,治痈疡,疔疮,烫伤。选用黄芪是因为其性味甘,微温,入肺、脾经,生用有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的功能,治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痈疽不溃或溃久敛;炙用有补中益的功能,治内伤劳倦,脾虚泄泻,脱肛,气虚血脱,崩带及一切气衰血虚之症。选用密陀僧是因为其性味咸辛,平,有毒,入肝、脾经,有消肿杀虫,收敛防腐,坠痰镇惊的功能,治痔疮,肿毒,溃疡,湿疹,狐臭,创伤,久痢,惊癎。选用忍冬藤是因为其性味甘,寒,入心、肺经,有清热,解毒,通络的功能,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传染性肝炎,痈肿疮毒,筋骨疼痛。选用蟾蜍是因为其性味辛凉,归入阳明经,有化毒,杀虫,定痛的功能,治疔疮,发背,阴疽,瘰疬,恶疮。选用牛胆是因为其性味苦,大寒,入肝、胆、肺三经,有清肝明目,利胆通肠,解毒消肿的功能,治风热目疾,黄疸,便秘,小儿惊风,痈肿,痔疮。选用珍珠母是因为其性味咸,凉,入心、肝两经,有平肝,潜阳,定惊,止血的功能,治头眩,耳鸣,心悸,失眠,癫狂,惊癎,吐血,衄血,妇女血崩。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组分的药物用量也是发明人经过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组分的用量在下述重量范围内都具有较好的疗效
五倍子 15-25克 龙 骨 8-16克 花 椒 10-20克
樟树皮 15-25克 阿 魏 12-25克 松 节 10-18克
儿 茶 15-25克 血 余 10-20克 苍耳子 10-20克
石 膏 15-25克 南瓜蒂 10-20克 黄 芪 8-18克
密陀僧 8-16克 忍冬藤 18-28克 蟾 蜍 1-2只
牛 胆 1-3只 珍珠母 12-25克
优选为
五倍子 20克 龙 骨 10克 花 椒 15克
樟树皮 20克 阿 魏 15克 松 节 12克
儿 茶 18 克 血 余 12克 苍耳子 15克
石 膏 20克 南瓜蒂 15克 黄 芪 10克
密陀僧 10克 忍冬藤 20克 蟾 蜍 1只
牛 胆 2只 珍珠母 15克
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一、备料
1、五倍子:拣净、敲开、剔去其中杂质;
2、龙骨:刷净泥土,打碎;
3、花椒:除去果柄及种子(椒目),置锅内炒至发响、油出,取出,放凉;
4、樟树皮:全年可采,鲜用或切段,晒干;
5、阿魏:拣去杂质,斫成小块;
6、松节:擘碎,用水洗净,浸泡,捞出,润透,待软切片,晒干;
7、儿茶: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8、血余炭: 将净发置煅锅内,上面覆盖一锅,两锅接合处用黄泥封固,上压重物,用文武火煅至贴在锅盖底上的白纸显焦黄色时,挡住火门,待凉后取出,斫成小块;
9、苍耳子:拣尽杂质,去刺,筛去灰屑,微炒至黄色,取出放凉;
10、石膏:去净杂石,洗净泥土,打碎成小块;
11、南瓜蒂:秋季采老熟的南瓜,切取瓜蒂,晒干;
12、黄芪:拣净杂质,除去残留的根头和空心较的根,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后及时切片,晒干;
13、密陀僧: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碾成细粉;
14、忍冬藤:拣去杂质,用水浸泡,润透,切片,晒干;
15、蟾蜍:刷去灰屑泥土,煎去头爪,切成方块;
16、牛胆:从宰牛场收集,取得后挂起阴干;
17、珍珠母:拣去杂质,敲成碎块,筛去灰屑。
二、制备
1、将所述重量的五倍子、龙骨、花椒、樟树皮、阿魏、松节、儿茶、血余、苍耳子、石膏、南瓜蒂、黄芪、忍冬藤、蟾蜍、牛胆、珍珠母放入酒中浸泡三日,然后取出置于瓦上烘干。
2、将烘干的所述药物中加入所述重量的密陀僧共研细末。
3、在研好的所述药物细末中加入200克鲜豆腐调匀成糊状即得,或者把鲜豆腐切成1公分薄片,将上述研好的药材细末均匀涂于豆腐一面,使用时将涂药的豆腐面贴在患处,用纱布包裹固定。
本发明药物具有解毒生肌、收敛防腐的功能,用于治疗臁疮见效快、疗效好、不复发。
以下通过试验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药物的有益效果,这些试验包括本发明药物的动物毒性试验和临床疗效观察试验。
[试验例1]本发明药物的动物毒性试验
取西德兔30只,雌雄兼用,体重2.0-2.5kg,先将家兔腹部毛发去除裸露出皮肤,然后将调好的药物外敷在家兔腹部裸露皮肤处,然后用纱布缠缚,每天敷药一次,连续外敷5天,每天观察给药反应,结果表明家兔活动、饮食正常,药物无不良毒副作用。
[试验例2]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疗效观察
1、一般资料
收治门诊患者共100例。
2、诊断标准
臁疮多发于经久站立工作者,以及有下肢静脉曲张、血栓性静脉炎的患者。好发于小腿下1/3,踝骨上9厘米的内、外臁部位。初起时小腿内臁或外臁瘙痒,继而焮红漫肿,后则溃烂,滋水淋漓,日久不愈。疮口边缘增厚,形如缸口,疮面肉色灰白或秽暗,流出污浊臭秽脓水,疮口周围皮肤暗红或紫黑发亮。
3、治疗方法
选用上述药膏,给患者涂于患处,每日敷药1次,20天为一个疗程,连续敷药两个疗程。
或者将200克鲜豆腐切成1公分薄片,将上述研好的药材细末均匀涂于豆腐一面,使用时可将涂药的豆腐面贴在患处,用纱布包裹固定。
4、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臁疮症状痊愈,恢复正常;
好转:臁疮症状减轻,病情逐步好转;
无效:达不到好转标准者。
5、治疗结果(见下表):
在上述治疗中,用本发明药物治疗臁疮患者100例,结果显效91例,显效率为91%,好转5例,好转率为5%,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6%。
Claims (3)
1.一种治疗臁疮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范围内的原料药制成:
五倍子 15-25克 龙 骨 8-16克 花 椒 10-20克
樟树皮 15-25克 阿 魏 12-25克 松 节 10-18克
儿 茶 15-25克 血 余 10-20克 苍耳子 10-20克
石 膏 15-25克 南瓜蒂 10-20克 黄 芪 8-18克
密陀僧 8-16克 忍冬藤 18-28克 蟾 蜍 1-2只
牛 胆 1-3只 珍珠母 12-25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中各原料药的用量为:
五倍子 20克 龙 骨 10克 花 椒 15克
樟树皮 20克 阿 魏 15克 松 节 12克
儿 茶 18 克 血 余 12克 苍耳子 15克
石 膏 20克 南瓜蒂 15克 黄 芪 10克
密陀僧 10克 忍冬藤 20克 蟾 蜍 1只
牛 胆 2只 珍珠母 15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列步骤:
(一)备料
(1)五倍子:拣净、敲开、剔去其中杂质;
(2)龙骨:刷净泥土,打碎;
(3)花椒:除去果柄及种子椒目,置锅内炒至发响、油出,取出,放凉;
(4)樟树皮:全年可采,鲜用或切段,晒干;
(5)阿魏:拣去杂质,斫成小块;
(6)松节:擘碎,用水洗净,浸泡,捞出,润透,待软切片,晒干;
(7)儿茶: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8)血余炭: 将净发置煅锅内,上面覆盖一锅,两锅接合处用黄泥封固,上压重物,用文武火煅至贴在锅盖底上的白纸显焦黄色时,挡住火门,待凉后取出,斫成小块;
(9)苍耳子:拣尽杂质,去刺,筛去灰屑,微炒至黄色,取出放凉;
(10)石膏:去净杂石,洗净泥土,打碎成小块;
(11)南瓜蒂:秋季采老熟的南瓜,切取瓜蒂,晒干;
(12)黄芪:拣净杂质,除去残留的根头和空心较的根,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后及时切片,晒干;
(13)密陀僧: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碾成细粉;
(14)忍冬藤:拣去杂质,用水浸泡,润透,切片,晒干;
(15)蟾蜍:刷去灰屑泥土,煎去头爪,切成方块;
(16)牛胆:从宰牛场收集,取得后挂起阴干;
(17)珍珠母:拣去杂质,敲成碎块,筛去灰屑;
(二)制备
(1)将所述重量的五倍子、龙骨、花椒、樟树皮、阿魏、松节、儿茶、血余、苍耳子、石膏、南瓜蒂、黄芪、忍冬藤、蟾蜍、牛胆、珍珠母放入酒中浸泡三日,然后取出置于瓦上烘干;
(2)将烘干的所述药物中加入所述重量的密陀僧共研细末;
(3)在研好的所述药物细末中加入200克鲜豆腐调匀成糊状即得,或者把鲜豆腐切成1公分薄片,将上述研好的药材细末均匀涂于豆腐一面,使用时将涂药的豆腐面贴在患处,用纱布包裹固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673170.1A CN103610816A (zh) | 2013-12-12 | 2013-12-12 | 一种治疗臁疮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673170.1A CN103610816A (zh) | 2013-12-12 | 2013-12-12 | 一种治疗臁疮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610816A true CN103610816A (zh) | 2014-03-05 |
Family
ID=501615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673170.1A Pending CN103610816A (zh) | 2013-12-12 | 2013-12-12 | 一种治疗臁疮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610816A (zh)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68577A (zh) * | 2011-01-05 | 2011-05-25 | 王广志 |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
2013
- 2013-12-12 CN CN201310673170.1A patent/CN10361081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68577A (zh) * | 2011-01-05 | 2011-05-25 | 王广志 |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邢行: "下肢慢性溃疡的中医外治疗法研究进展", 《中医外治杂志》 * |
陈运,等: "下肢慢性溃疡中医外治进展",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571754C (zh) | 一种治疗水火油烫伤及皮肤损伤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233547A (zh) | 一种用于治疗妇科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225510A (zh) | 艾叶足疗保健包 | |
CN105920570A (zh) | 一种速效治疗风湿骨病的外敷中药及制备方法 | |
CN102805832B (zh) | 一种治疗脚气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008674B (zh) | 一种治疗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和类风湿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394042B (zh) | 一种辅助治疗骨伤的中药酊剂 | |
CN103610816A (zh) | 一种治疗臁疮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338110A (zh) | 一种治疗手足麻木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768465B (zh) | 一种治疗胁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356803B (zh) | 一种治疗荨麻疹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362669A (zh) | 一种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缓释片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638373B (zh) | 一种治疗心绞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395940A (zh) | 主治面肌痉挛的中药组合物及制法 | |
CN104644868A (zh) | 一种治疗由风湿热引起的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法 | |
CN108992531A (zh) | 一种治疗下肢骨折术后肿胀的中药冲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720871A (zh) | 一种治疗酒糟鼻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0237184A (zh) | 一种治疗跌打损伤、关节痛的中药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393900A (zh) | 一种治疗腰腿痛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WO2019153389A1 (zh) | 一种用于腹部手术后加快胃肠功能恢复的中药垫 | |
CN108379516A (zh) | 一种治疗脑中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110185A (zh) | 一种治疗肩周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693742A (zh) | 一种治疗慢性肝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663457A (zh) | 缓解痛经的热敷盐及制备方法 | |
CN105031139A (zh) | 一种治疗颈肩腰膝足跟疼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3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