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85561B -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85561B
CN103585561B CN201310601617.4A CN201310601617A CN103585561B CN 103585561 B CN103585561 B CN 103585561B CN 201310601617 A CN201310601617 A CN 201310601617A CN 103585561 B CN103585561 B CN 1035855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gout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medicine com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0161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85561A (zh
Inventor
刘文亮
单钰毓
曲林
凌雪宇
秦绪江
李殿明
王英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Pharmaceutical Group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No 2 Tcm Facto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 2 Tcm Factory filed Critical No 2 Tcm Factory
Priority to CN20131060161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855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855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855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855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855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它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本发明要解决现有治疗痛风的西药对人体副作用大以及治标不治本的问题。本发明的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数是由苦参5~10份、淫羊藿10~15份、附子5~10份、川芎4~8份、石韦8~12份、木瓜6~9份和砂仁3~6份制成。本发明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对人体副作用小,既治标又治本,并且对于治疗痛风有较好的疗效,临床总有效率达96.7%。本发明用于痛风的治疗。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痛风是一种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所导致的疾病。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和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并可发生尿酸盐肾病、尿酸性尿路结石等,严重者可出现关节致残、肾功能不全。痛风发病的先决条件是高尿酸血症,因此,高尿酸血症是痛风最重要的生化基础,其次是尿酸盐沉积引起炎性反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酒精尤其是啤酒类饮品的摄入增加以及体力活动量的减少,导致高尿酸血症和原发性痛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呈现低龄化。该病由于尿酸在血中呈现过饱和状态,除了对骨、关节造成直接损害外,还会沉积在肾脏引起肾病变,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存在较大的危险,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现代医学多采用秋水仙碱、丙磺舒等来减轻症状,降低血尿酸,但这一类西药会产生胃肠道反应,影响肝肾功能,减少白细胞等副作用,对人体副作用大。因此,西医手段临床治疗通风受到了一定限制。
近年来,痛风的中药治疗已经成为了当今一个重要的手段,但中医药治疗痛风的研究,仍未取得较大进展,中医上把痛风列为痹病。而现代医学就提到,痛风的主要病因是由于高嘌呤饮食导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治疗痛风的西药对人体副作用大以及治标不治本的问题,提供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数是由苦参5~10份、淫羊藿10~15份、附子5~10份、川芎4~8份、石韦8~12份、木瓜6~9份和砂仁3~6份制成。
本发明包含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可用常规的制剂方法制备成医学上可接受的胶囊剂、片剂、颗粒剂等内服剂型,用于痛风的治疗,并且其主要成分均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得到的,对人体副作用小,既治标又治本;
2、本发明的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通过药效学试验表明该组合物对黄嘌呤致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有较好的降低尿酸的作用,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有较好的消肿作用,通过药效学试验表明该组合物对于治疗痛风具有较好的药效;
3、本发明的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可有效应用于痛风的治疗,通过临床数据分析表明该组合物对于治疗痛风有较好的疗效,临床总有效率达96.7%。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间的任意组合。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的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数是由苦参5~10份、淫羊藿10~15份、附子5~10份、川芎4~8份、石韦8~12份、木瓜6~9份和砂仁3~6份制成。
本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
1、本实施方式的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可用常规的制剂方法制备成医学上可接受的胶囊剂、片剂、颗粒剂等内服剂型,用于痛风的治疗,并且其主要成分均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得到的,对人体副作用小,既治标又治本;
2、本实施方式的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通过药效学试验表明该组合物对黄嘌呤致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有较好的降低尿酸的作用,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有较好的消肿作用,通过药效学试验表明该组合物对于治疗痛风具有较好的药效;
3、本实施方式的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可有效应用于痛风的治疗,通过临床数据分析表明该组合物对于治疗痛风有较好的疗效,临床总有效率达96.7%。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所述的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数是由苦参6~9份、淫羊藿11~14份、附子6~9份、川芎5~7份、石韦9~11份、木瓜7~8份和砂仁4~5份制成。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的是:所述的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数是由苦参6~8份、淫羊藿11~13份、附子6~8份、川芎5~6份、石韦9~10份、木瓜7~8份和砂仁4~5份制成。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的是:所述的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数是由苦参7~8份、淫羊藿12~13份、附子7~8份、川芎5~6份、石韦9~10份、木瓜7~8份和砂仁4~5份制成。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不同的是:所述的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数是由苦参8份、淫羊藿12份、附子7份、川芎6份、石韦10份、木瓜7份和砂仁5份制成。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相同。
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这些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将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制成颗粒制剂,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称取苦参8克、淫羊藿12克、附子7克、川芎6克、石韦10克、木瓜7克、砂仁5克,将上述称取的各味原料药投料,加水煎煮两次,滤过后将两次煎煮液合并,进行浓缩后得浓缩液,以质量百分含量为95%的乙醇进行醇洗至乙醇的质量百分含量达到70%,静置12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得提取物浓缩液,将提取物浓缩液经喷雾干燥制粒,得到颗粒制剂。
本发明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的药效学实验及结果如下:
一、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对黄嘌呤致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的实验研究
1、实验材料
动物:清洁级昆明种小鼠50只,雄性,20g±2g
药物:实施例一制备的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颗粒
黄嘌呤: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批号WL20101109
血尿酸检测试剂盒: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批号20100406
2、实验方法
昆明种小鼠进实验室后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组合物高剂量组、组合物中剂量组、组合物低剂量组每组10只,称重并编号;
适应性喂养1周后,各组分别灌胃给予蒸馏水、蒸馏水、组合物颗粒高剂量混悬液(相当于生药16g/60mL)、组合物颗粒中剂量混悬液(相当于生药8g/60mL)、组合物颗粒低剂量混悬液(相当于生药4g/60mL);均按体重0.3mL/10g灌胃,每天2次,连续3天。
末次灌胃后1h,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mL/10g,其余4组腹腔注射10%黄嘌呤混悬液0.1mL/10g进行造模,0.5h后用摘眼球法取血检测尿酸值并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实验结果见表1。
表1 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颗粒对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血尿酸的影响(n=10,)
注:*表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表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实验结果表明,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成功,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对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有降尿酸作用,中、高剂量组作用更强。
二、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的实验研究
1、实验材料
动物:清洁级昆明种小鼠50只,雄性,20g±2g
药物:实施例一制备的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颗粒
秋水仙碱:广东彼迪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0110102
二甲苯:深圳市华昌化工有限公司,批号20090812
2、实验方法
昆明种小鼠进实验室后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组合物高剂量组、组合物中剂量组、组合物低剂量组、秋水仙碱组,每组10只,称重并编号。
适应性喂养1周后,各组分别灌胃给予蒸馏水、组合物颗粒高剂量混悬液(相当于生药16g/60mL)、组合物颗粒中剂量混悬液(相当于生药8g/60mL)、组合物颗粒低剂量混悬液(相当于生药4g/60mL)、秋水仙碱混悬液(1.2mg/60mL);均按体重0.3mL/10g灌胃,每天2次,连续3天。
末次灌胃后1h,用二甲苯均匀涂于小鼠右耳前后两面,1h后颈椎脱位处死,用打孔器(D=7mm)于左、右耳同一部位取下耳片,称重,以两耳的差值作为肿胀度,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实验结果见表2。
表2 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颗粒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的影响(n=10,)
注:**表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实验结果表明,小鼠耳廓肿胀明显,模型成功,秋水仙碱和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对小鼠耳廓肿胀模型有消肿作用且作用效果相似。
本发明的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通过动物试验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的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对于痛风具有很好的药效。
本发明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的人体临床试验如下:
试验病例共30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8例,年龄最小32岁,最大61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8年,以3~5年最多;其中第一跖趾关节肿痛者一侧18例,两侧12例;其中单侧关节炎20例,两个关节疼痛发炎者10例;其中有痛风石者3例。所有病例均通过检查,并且30例全部有血尿酸增高,所有患者排除药物及其他疾病继发。
治疗方法:
均采用实施例一制备的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颗粒,每次3g,每日3次,温开水冲服。半个月为一个疗程,一般服用两个疗程,疗程结束观察疗效。期间少活动,戒酒,不进食高嘌呤食物。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关节活动自如,血尿酸降至正常范围;显效:临床症状好转,关节活动灵活,血尿酸较前降低10%以上;无效: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无变化。
结果:
痊愈:24例,占80%;
显效:5例,占16.7%;
无效:1例,占3.3%;
总有效率:96.7%。
本发明的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通过临床数据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的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对于治疗痛风有较好的疗效,临床总有效率达96.7%。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将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制成胶囊制剂,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称取苦参5克、淫羊藿10克、附子5克、川芎4克、石韦8克、木瓜6克、砂仁3克,将上述称取的各味原料药投料,加水煎煮两次,滤过后将两次煎煮液合并,进行浓缩后得浓缩液,以质量百分含量为95%的乙醇进行醇洗至乙醇的质量百分含量达到70%,静置12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得提取物浓缩液,将提取物浓缩液经喷雾干燥制粒,得颗粒后将颗粒填充入硬胶囊,得到胶囊制剂。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将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制成胶囊制剂,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称取苦参10克、淫羊藿15克、附子10克、川芎8克、石韦12克、木瓜9克、砂仁6克,将上述称取的各味原料药投料,加水煎煮两次,滤过后将两次煎煮液合并,进行浓缩后得提缩液,以质量百分含量为95%的乙醇进行醇洗至乙醇的质量百分含量达到70%,静置12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得提取物浓缩液,将提取物浓缩液经喷雾干燥制粒,得颗粒后将颗粒填充入硬胶囊,得到胶囊制剂。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将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制成片剂制剂,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称取苦参9克、淫羊藿12克、附子8克、川芎6克、石韦10克、木瓜7克、砂仁4克,将上述称取的各味原料药投料,加水煎煮两次,滤过后将两次煎煮液合并,进行浓缩后得提缩液,以质量百分含量为95%的乙醇进行醇洗至乙醇的质量百分含量达到70%,静置12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得提取物浓缩液,将提取物浓缩液经喷雾干燥制粒,得颗粒,将颗粒按照颗粒重量的0.8%加入硬脂酸镁,压片,得到片剂制剂。
本发明的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可用常规的制剂方法制备成医学上可接受的胶囊剂、片剂、颗粒剂等内服剂型,用于痛风的治疗,并且其主要成分均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得到的,对人体副作用小,既治标又治本。
本发明的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通过药效学试验表明该组合物对黄嘌呤致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有较好的降低尿酸的作用,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有较好的消肿作用,通过药效学试验表明该组合物对于治疗痛风具有较好的药效。
本发明的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可有效应用于痛风的治疗,通过临床数据分析表明该组合物对于治疗痛风有较好的疗效,临床总有效率达96.7%。

Claims (5)

1.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数是由苦参5~10份、淫羊藿10~15份、附子5~10份、川芎4~8份、石韦8~12份、木瓜6~9份和砂仁3~6份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数是由苦参6~9份、淫羊藿11~14份、附子6~9份、川芎5~7份、石韦9~11份、木瓜7~8份和砂仁4~5份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数是由苦参6~8份、淫羊藿11~13份、附子6~8份、川芎5~6份、石韦9~10份、木瓜7~8份和砂仁4~5份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数是由苦参7~8份、淫羊藿12~13份、附子7~8份、川芎5~6份、石韦9~10份、木瓜7~8份和砂仁4~5份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数是由苦参8份、淫羊藿12份、附子7份、川芎6份、石韦10份、木瓜7份和砂仁5份制成。
CN201310601617.4A 2013-11-25 2013-11-25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 Active CN1035855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01617.4A CN103585561B (zh) 2013-11-25 2013-11-25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01617.4A CN103585561B (zh) 2013-11-25 2013-11-25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85561A CN103585561A (zh) 2014-02-19
CN103585561B true CN103585561B (zh) 2015-07-29

Family

ID=50076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01617.4A Active CN103585561B (zh) 2013-11-25 2013-11-25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8556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89211A (zh) * 2015-03-05 2015-06-10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用于有效治疗痛风的中药
CN105535194A (zh) * 2016-01-05 2016-05-04 邱钱勇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5709207A (zh) 2016-01-29 2016-06-29 徐宝贞 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药物
CN106421268A (zh) * 2016-09-28 2017-02-22 江苏建康职业学院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泡脚包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6707A (zh) * 2007-08-17 2008-02-06 泰维昌 一种内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
CN101601786A (zh) * 2008-06-12 2009-12-16 孙承宽 速祛痛风病药剂的制造方法
CN101912576A (zh) * 2010-08-03 2010-12-15 彭树林 治疗痛风疾病的药物及制备工艺
CN101991752A (zh) * 2010-10-20 2011-03-30 刘思波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配方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6707A (zh) * 2007-08-17 2008-02-06 泰维昌 一种内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
CN101601786A (zh) * 2008-06-12 2009-12-16 孙承宽 速祛痛风病药剂的制造方法
CN101912576A (zh) * 2010-08-03 2010-12-15 彭树林 治疗痛风疾病的药物及制备工艺
CN101991752A (zh) * 2010-10-20 2011-03-30 刘思波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配方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85561A (zh) 2014-0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32827B (zh)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85561B (zh)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
CN105169096A (zh) 一种治疗痛风或/和高尿酸血症的药物组合物
CN102133271B (zh) 一种治疗痛风病的药茶
CN103933224A (zh)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
CN103446525A (zh) 治疗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740451A (zh) 一种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3623296A (zh) 一种顺气止痛健胃化食中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CN102861201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51880B (zh) 一种治疗肿瘤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85998B (zh) 一种治疗小儿痢疾的中药制剂
CN103007178A (zh) 一种防治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05574B (zh) 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组合物
CN102743461A (zh) 一种和胃安神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5982906A (zh) 20(R)-人参皂苷Rg3在制备缓解或/和治疗类风湿病症的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及药物
CN102600323B (zh) 一种治疗抑郁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688461B (zh) 一种治疗癫痫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87766A (zh) 一种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药复方胶囊及制备方法
CN104800675A (zh) 用于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
CN103800736A (zh) 一种治疗高血压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9758559A (zh) 一种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585545A (zh) 一种治疗中耳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2416147B (zh) 一种治疗戒毒人员的躁狂症的药物组合物
CN102697955A (zh) 一种治疗妇科疾病的药物
CN102091155A (zh) 一种防治亚健康疲劳的中药制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10

Address after: 150000 room a307-169, building 20,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laz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ity,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Harb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178 Xiuyue Street)

Patentee after: Harbin Pharmaceutical Group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Ltd.

Address before: 150078 No. 243 Airport Road, Daoli District, Heilongjiang, Harbin

Patentee before: The Second Chinese Medicine Factory, Harbin Pharmaceutical Group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