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82446B - 内窥镜系统 - Google Patents

内窥镜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82446B
CN103582446B CN201380001531.6A CN201380001531A CN103582446B CN 103582446 B CN103582446 B CN 103582446B CN 201380001531 A CN201380001531 A CN 201380001531A CN 103582446 B CN103582446 B CN 1035824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nding section
section
bending
insertion section
endosc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0153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82446A (zh
Inventor
冈庭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lympu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5824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824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824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824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3/00Telescopes, e.g. binoculars; Periscopes;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Viewfinders; Optical aiming or sighting devices
    • G02B23/24Instruments or system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e.g. fibrescopes
    • G02B23/2476Non-optical details, e.g. housings, mountings, suppor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5Flexible endoscop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5Flexible endoscopes
    • A61B1/0051Flexible endoscopes with controlled bending of insertion part
    • A61B1/005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insertion parts, e.g. vertebral elemen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urge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phys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doscopes (AREA)
  •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AREA)

Abstract

在具有插入部(10)的直径不同的多个内窥镜(2)的内窥镜系统中,多个内窥镜(2)分别具有被弯曲操作而主动弯曲的第1弯曲部(7)、通过外力而被动弯曲的第2弯曲部(8)、刚性比该第2弯曲部(8)高的挠性管部(9)、以及具有第1弯曲部(7)和第2弯曲部(8)的弯曲部(30),多个内窥镜(2)被设定为,第2弯曲部(8)的长度的关系与插入部(10)的直径的大小关系相反。

Description

内窥镜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窥镜系统,该内窥镜系统具有多个内窥镜,能够提高插入大肠等时的操作性,该内窥镜具有主动弯曲自如的第1弯曲部和通过外力被动弯曲的第2弯曲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内窥镜广泛用于活体体内(体腔内)的观察、处置等或工业用机械设备内的检查、修理等。特别地,医疗用内窥镜通过将细长的插入部插入体腔内,不需要进行切开,就能够观察体腔内的检查对象部位,根据需要,能够使用处置器械进行治疗处置,所以被广泛应用。关于该医疗领域的内窥镜,为了提高向患者体腔的插入性,例如在日本特开2007-54400号公报中公开了具有主动型弯曲部和受到外力时容易弯曲的被动型弯曲部的内窥镜。
但是,关于医疗用内窥镜,在将插入部插入作为体腔的大肠的过程中,根据患者的性别、各种体型或有无粘连等,适当选择具有外径(粗细)不同的插入部的各种机型。而且,在内窥镜中,插入操作方法根据插入部的外径而不同,例如,在插入部的外径较粗的粗径内窥镜的情况下,通过扭转插入部的操作、牵引插入部的操作等使大肠成为直线的同时进行插入的操作成为主流,与此相对,在插入部的外径较细的细径内窥镜的情况下,单纯推入插入部并将其插入大肠的操作成为主流。
但是,在具有被动型弯曲部的现有的粗径内窥镜中,容易由于被动型弯曲部的弯曲而打破韧性,插入部前端不容易勾挂在大肠的屈曲部上,所以,存在很难使大肠成为直线的问题。另一方面,在内窥镜中,与粗径内窥镜或细径内窥镜无关,为了提高简单地推入大肠内的情况下的插入性、操作性,优选在插入部中设置被动型弯曲部。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内窥镜系统:在具有外径不同的插入部的内窥镜的机型间,设置基于各个机型的适于针对大肠的插入操作的插入部,得到最佳的插入性。
发明内容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内窥镜系统具有多个内窥镜,该多个内窥镜具有由弯曲部和挠性管部构成的插入部,至少所述挠性管部的外径相互不同,其中,所述多个内窥镜中的弯曲部分别具有:第1弯曲部,其被弯曲操作而主动弯曲;以及第2弯曲部,其与所述第1弯曲部连续设置,通过外力而被动弯曲,所述挠性管部与所述第2弯曲部连续设置,并且形成为刚性比该第2弯曲部的刚性高,所述多个内窥镜被设定为,所述第2弯曲部的长度关系与所述插入部中的挠性管部的外径的大小关系相反。
根据上述一个方式的本发明,成为如下的内窥镜系统:在具有外径不同的插入部的内窥镜的机型间,设置基于各个机型的适于向大肠插入操作的插入部,得到最佳的插入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插入部的结构的图。
图3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插入部的结构的剖面图。
图4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插入部的结构的剖面图。
图5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将细径的插入部插入大肠中的状态的图。
图6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细径的插入部被插入大肠深部的状态的图。
图7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粗径的插入部被插入到脾弯曲部的状态的图。
图8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对粗径的插入部进行扭转操作和牵引操作而使肠缩短并成为直线的状态的图。
图9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粗径的插入部被插入到肝弯曲部附近的状态的图。
图10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粗径的插入部被插入大肠深部的状态的图。
图11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插入部的前端到达脾弯曲部的状态的图。
图12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细径的插入部穿过脾弯曲部的状态的图。
图13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粗径的插入部很难通过第2弯曲部而勾挂在脾弯曲部上的状态的图。
图14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直径不同的插入部的结构的图,图14(a)是示出直径最细的内窥镜的插入部的结构的图,图14(b)是示出直径比图14(a)粗的内窥镜的插入部的结构的图,图14(c)是示出直径最粗的内窥镜的插入部的结构的图。
图15涉及第2实施方式,是示出直径不同的插入部的结构的图,图15(a)是示出直径最细的内窥镜的插入部的结构的图,图15(b)是示出直径比图15(a)粗的内窥镜的插入部的结构的图,图15(c)是示出直径最粗的内窥镜的插入部的结构的图。
图16涉及第3实施方式,是示出直径不同的插入部的结构的图,图16(a)是示出直径最细的内窥镜的插入部的结构的图,图16(b)是示出直径比图16(a)粗的内窥镜的插入部的结构的图,图16(c)是示出直径最粗的内窥镜的插入部的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内窥镜装置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基于各实施方式的附图是示意性的,应该留意到各部分的厚度与宽度的关系、各个部分的厚度的比率等与现实不同,在附图相互之间,当然也包含彼此的尺寸关系和比率不同的部分。
另外,关于以下的结构说明中的内窥镜,以为了插入活体的上部或下部的消化器官而使插入部具有挠性的所谓的软性镜为例进行说明,但是不限于此,也能够应用于外科用的插入部为硬质的所谓硬性镜。
(第1实施方式)
首先,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图14涉及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示出插入部的结构的图,图3是示出插入部的结构的剖面图,图4是示出变形例的插入部的结构的剖面图,图5是示出将细径的插入部插入大肠中的状态的图,图6是示出细径的插入部被插入大肠深部的状态的图,图7是示出粗径的插入部被插入到脾弯曲部的状态的图,图8是示出对粗径的插入部进行扭转操作和牵引操作而使肠缩短并成为直线的状态的图,图9是示出粗径的插入部被插入到肝弯曲部附近的状态的图,图10是示出粗径的插入部被插入大肠深部的状态的图,图11是示出插入部的前端到达脾弯曲部的状态的图,图12是示出细径的插入部穿过脾弯曲部的状态的图,图13是示出粗径的插入部很难通过第2弯曲部而勾挂在脾弯曲部上的状态的图,图14是示出直径不同的插入部的结构的图,图14(a)是示出直径最细的内窥镜的插入部的结构的图,图14(b)是示出直径比图14(a)粗的内窥镜的插入部的结构的图,图14(c)是示出直径最粗的内窥镜的插入部的结构的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装置1主要由内窥镜2、光源装置3、视频处理器4、监视器5构成。
内窥镜2构成为具有长条状的细长的插入部10、操作部11、通用缆线19。内窥镜2的插入部10构成为从前端侧起依次具有前端部6、弯曲部30、挠性管部9。进而,弯曲部30从前端侧起依次由第1弯曲部7和第2弯曲部8构成。另外,该插入部10的详细结构在后面进行详细说明。
并且,操作部11从防折部延伸设置有插入部10的挠性管部9,操作部11具有处置器械通道贯穿插入部18,该处置器械通道贯穿插入部18是供配设在插入部10中的各种处置器械贯穿插入的后述处置器械通道39(参照图3)的开口部。
在操作部11上,以转动自如的方式配设有用于对插入部10的第1弯曲部7进行弯曲操作的弯曲操作旋钮14,并且设有各种内窥镜功能的开关类17等。另外,弯曲操作旋钮14配设成,用于在上下方向上对第1弯曲部7进行弯曲操作的UD弯曲操作旋钮12和用于在左右方向上对第1弯曲部7进行弯曲操作的RL弯曲操作旋钮13重叠。并且,在操作部11上设有可自由改变插入部10的挠性管部9的硬度的硬度可变转盘22。
从操作部11延伸设置的通用缆线19在延伸端具有与光源装置3装卸自如的内窥镜连接器20。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2通过配设在通用缆线19、操作部11和插入部10中的后述照明单元的光导束32(参照图3),将照明光从光源装置3传送到前端部6。并且,内窥镜连接器20延伸设置有装卸自如的缆线21,该缆线21的延伸端通过电连接器而与视频处理器4装卸自如。
视频处理器4与显示内窥镜图像的监视器5电连接,对通过内窥镜2的后述摄像单元即内窥镜用摄像单元进行光电转换后的摄像信号进行信号处理,作为图像信号输出到监视器5。另外,在内窥镜装置1中,虽然没有图示,但是,在光源装置3中设有从内窥镜2的插入部10的前端部6喷出空气和水的送气送水功能。
接着,下面根据图2和图3对内窥镜2的插入部10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插入部10具有硬性的前端部6、由主动地被弯曲操作的第1弯曲部7和被动弯曲的非常柔软的第2弯曲部8构成的弯曲部30、以及设定为硬度比第2弯曲部8高的挠性管部9。另外,第2弯曲部8无法通过操作部11进行弯曲操作,但是,作为通过受到外力而弯曲的被动型弯曲部发挥功能。
如图3所示,前端部6在作为金属性块的前端硬质部23上配设有树脂性的前端罩24。该前端部6在设有前端罩24的前端面上配设有作为照明窗的照明光学系统31,在该照明光学系统31的后方配置有传送来自光源装置3的照明光的光导束32的端部。即,由光导束32传送的照明光从配设在前端部6的前端面上的照明光学系统31向前方射出,对患部等被摄体进行照明。
并且,在前端部6中设有摄像单元35,该摄像单元35具有作为观察窗的观察光学系统即物镜33和设置在该物镜33的成像位置且具有对光学像进行光电转换的功能的作为电荷耦合元件的固体摄像元件(CCD、CMOS等)34。另外,从摄像单元35延伸设置有通信缆线36。
并且,在前端部6的前端面设有朝向物镜33的表面进行送气送水的送气送水喷嘴37。该送气送水喷嘴37连接有送气送水管路38的一端。进而,在前端部6的前端面设有处置器械通道39的开口。
作为与前端部6相邻设置的弯曲部30之一的第1弯曲部7构成为,环形状的多个弯曲块41在与相邻的弯曲块41上下、左右对应的位置通过铆钉等以相互转动自如的方式连结。另外,在最前端的弯曲块41上固定有弯曲线42的端部。该弯曲线42贯穿插入于配设到插入部10内的第2弯曲部8的前端的线圈套43内,其后端与操作部11内的未图示的链轮连结。
该链轮与弯曲操作旋钮14连结。而且,通过进行转动UD弯曲操作旋钮12或RL弯曲操作旋钮13的操作,对沿着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配置的一对弯曲线42中的一方进行牵引,使另一方松弛,能够使第1弯曲部7向牵引的弯曲线42侧弯曲。即,第1弯曲部7构成通过弯曲操作旋钮14的操作而主动弯曲的主动型软性部。
并且,在作为弯曲部30之一的第2弯曲部8中设有螺旋管(也称为波纹(flex)管)44以及包覆该螺旋管44的网状管(也称为编带)45。该第2弯曲部8由将网状管45的外周作为外皮的软性的弯曲橡胶47覆盖。另外,该弯曲橡胶47与前端部6的前端罩24连续设置,从前端部6的后方一体地包覆弯曲部30。并且,弯曲橡胶47的前端部分通过卷线粘接部48进行固定。
该第2弯曲部8通过包覆螺旋管44的网状管45和弯曲橡胶47的刚性来设定规定的硬度(刚性)。另外,第2弯曲部8设定为,规定的硬度比后述挠性管部9低,成为非常柔软的结构。并且,该第2弯曲部8构成通过外力而被动弯曲的被动型软性部。
与第2弯曲部8同样,在挠性管部9中设有螺旋管51和包覆该螺旋管51的网状管52。该挠性管部9由将网状管52的外周作为外皮的树脂管53覆盖。另外,弯曲橡胶47的基端部分和树脂管53的前端部分通过卷线粘接部49进行固定。
树脂管53对外周的表面实施耐药性的涂层,并设定其本身的硬度,使得挠性管部9成为规定的硬度(刚性)。即,挠性管部9构成为,如上所述,通过树脂管53的刚性而设定为规定的硬度比第2弯曲部8高,具有针对体腔(这里为大肠)的推入操作所需要的规定的挠性(所谓的韧性)。另外,这里,挠性管部9的螺旋管51和网状管52成为与第2弯曲部8的螺旋管44和网状管45连续的一体的结构。另外,螺旋管44、51和网状管45、52也可以在第2弯曲部8和挠性管部9中分开设置。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弯曲橡胶47和树脂管53的硬度(刚性)的差异来设定第2弯曲部8和挠性管部9的硬度(刚性)的差异。而且,如上所述,第2弯曲部8设定为非常柔软,以比该第2弯曲部8硬、且具有插入到体腔特别是大肠所需要的规定的挠性的方式设定挠性管部9的硬度。
另外,除了弯曲橡胶47和树脂管53的硬度的差异以外,也可以对螺旋管44、51的螺旋间距、板厚等进行变更来设定第2弯曲部8和挠性管部9的硬度。进而,第2弯曲部8也可以构成为,如图4所示,代替螺旋管44和网状管45而与第1弯曲部7同样设置多个弯曲块41,以被动的方式弯曲。
并且,如上所述构成的插入部10构成为,第1弯曲部7、第2弯曲部8和挠性管部9的直径(外径)大致相等。
这里,根据如上所述构成的内窥镜2的插入部10的粗细对插入患者的大肠中的插入操作进行说明。
首先,在具有细径的插入部10的内窥镜2中,如图5所示,将插入部10从肛门101插入,通过与第1弯曲部7的弯曲操作一起进行推入,插入部10的前端容易到达弯曲的乙状结肠102、下行结肠103和脾弯曲部104。而且,在具有细径的插入部10的内窥镜2中,按照脾弯曲部104的屈曲形状对第1弯曲部7进行弯曲操作,通过使插入部10的前端朝向横行结肠105侧进行推入操作,如图5所示,插入部10的前端能够穿过脾弯曲部104。
进而,在具有细径的插入部10的内窥镜2中,在插入部10穿过肝弯曲部106时,也同样按照肝弯曲部106的屈曲形状对第1弯曲部7进行弯曲操作,使插入部10的前端朝向上行结肠107侧,仅通过推入操作,就能够容易地穿过肝弯曲部106。这样,在具有细径的插入部10的内窥镜2中,由于插入部10的外径较小,所以,与粗径的插入部相比,插入部10整体比较柔软,因此,在图6所示的插入到大肠深部的插入操作中,多进行仅简单推入的操作。
与此相对,在具有粗径的插入部10的内窥镜2中,如图7所示,将插入部10从肛门101插入,通过与第1弯曲部7的弯曲操作一起进行推入,插入部10的前端到达弯曲的乙状结肠102、下行结肠103和脾弯曲部104。而且,在具有粗径的插入部10的内窥镜2中,对第1弯曲部7进行弯曲操作,将插入部10的前端勾挂在脾弯曲部104的屈曲部上,进行扭转操作和牵引操作。关于粗径的插入部10,通过扭转操作和牵引操作,如图8所示,通过在缩短乙状结肠102和下行结肠103并使其成为直线的状态下从肛门101进行推入操作,如图9所示,插入部10的前端能够穿过脾弯曲部104。
进而,关于粗径的插入部10,通过勾挂插入部10的前端并进行牵引操作,将插入部10的前端勾挂在肝弯曲部106的屈曲部上,通过扭转操作和牵引操作,如图10所示,在抬起横行结肠105的状态下穿过肝弯曲部106,插入到大肠深部。这样,在具有粗径的插入部10的内窥镜2中,由于插入部10的外径较大,所以,与细径的插入部相比,插入部10整体具有规定的刚性,因此,在图10所示的插入到大肠深部的插入时,需要进行在通过扭转操作和牵引操作来缩短肠并使其成为直线后进行推入的操作。
另外,如上所述,在细径的插入部10中,如图11~图12所示,当仅通过推入操作使插入部10的前端穿过例如脾弯曲部104的屈曲部时,柔软的第2弯曲部8被动地沿着屈曲形状弯曲,防止撞到该屈曲部的肠壁而妨碍行进,能够顺畅地穿过脾弯曲部104。但是,在粗径的插入部10中,如图13所示,例如,当以在脾弯曲部104的屈曲部上勾挂插入部10的前端的状态进行扭转操作和牵引操作而使肠成为直线时,由于第2弯曲部8柔软,所以韧性被打破,有时插入部10的前端不容易勾挂在脾弯曲部104的屈曲部上而脱落。由此,具有第2弯曲部8的粗径的插入部10有时很难使肠成为直线。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2的插入部10中,直径越细,第2弯曲部8的长度(插入部轴)方向的长度设定得越长,直径越粗,第2弯曲部8的长度(插入部轴)方向的长度设定得越短。具体而言,如图14所示,这里,例示出具有不同直径d1、d2、d3的内窥镜2的3个插入部10进行详细说明。另外,图14(a)是示出直径最细的内窥镜的插入部的结构的图,图14(b)是示出直径比图14(a)粗的内窥镜的插入部的结构的图,图14(c)是示出直径最粗的内窥镜的插入部的结构的图。
另外,图14(a)所示的插入部10a(挠性管部9)的直径(外径)d1例如被设定为9mm(d1=9mm)。并且,图14(b)所示的插入部10b(挠性管部9)的直径(外径)d2例如被设定为11mm(d2=11mm)。而且,图14(c)所示的插入部10c(挠性管部9)的直径(外径)d3例如被设定为13mm(d3=13mm)。这样,图14所示的3个内窥镜2分别具有不同直径d1、d2、d3的插入部10a、10b、10c(挠性管部9),各个插入部10a、10b、10c(挠性管部9)的粗细关系成为直径d1<直径d2<直径d3。这里,这3个内窥镜2的插入部10a、10b、10c具有长度方向的长度L大致相同的第1弯曲部7。
至少挠性管部9被设定为最细(短)的直径d1的插入部10a设定了第2弯曲部8的长度方向的长度L1。并且,至少挠性管部9被设定为中间的直径d2的插入部10b设定了第2弯曲部8的长度方向的长度L2。而且,至少挠性管部9被设定为最粗(长)的直径d3的插入部10c设定了第2弯曲部8的长度方向的长度L3。
因此,这里的3个插入部10a、10b、10c的各自的第2弯曲部8的长度关系被设定为,插入部10a的第2弯曲部8的长度L1最长,接着,插入部10b的第2弯曲部8的长度L2次长,然后,插入部10c的第2弯曲部8的长度L3最短(L1>L2>L3)。即,在插入部10中,至少挠性管部9的直径越细,第2弯曲部8的长度设定得越长,至少挠性管部9的直径越粗,第2弯曲部8的长度设定得越短。
另外,这里,将3个插入部10a、10b、10c作为一例说明了各自的第2弯曲部8的长度L1、L2、L3的长度关系(L1>L2>L3),但是,不限于这3个,在多个内窥镜2的机型间设定为,从插入部10的直径最细起,将第2弯曲部8的长度设定得较长,随着直径变粗,长度变短。即,多个插入部10被设定为,相对于它们的直径的大小关系,第2弯曲部8的长度关系相反。
这样,在具有多个内窥镜2的内窥镜系统中,根据各机型间的插入部10的直径,在向作为体腔的大肠插入时,如上所述,由于通过推入操作、扭转操作和牵引操作而使肠缩短并成为直线的比例变化,所以,按照这些插入操作,改变设定通过外力而被动弯曲的第2弯曲部8的长度。即,在细径的插入部10中,由于通过推入操作而插入大肠深部的比例较多,所以,与粗径的插入部10相比,将柔软的第2弯曲部8的长度设定得较长,使得在穿过大肠的各屈曲部时,不会撞到肠壁而能够顺畅地穿过各屈曲部。与此相对,在粗径的插入部10中,由于以在大肠的各屈曲部上勾挂插入部10的前端的状态进行扭转操作和牵引操作而使肠缩短并成为直线而进行插入的比例较多,所以,与细径的插入部10相比,将柔软的第2弯曲部8的长度设定得较短,使得插入部10的前端不会脱落,容易使肠缩短并成为直线。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具有多个内窥镜2的内窥镜系统中,在具有至少挠性管部9的外径不同的插入部10的多个内窥镜2的机型间,相对于为了适合于与各个插入部10的直径对应的向大肠的插入操作而不同的插入部10的直径,使第2弯曲部8的长度方向的长度相反,得到最佳的插入性。
(第2实施方式)
接着,根据图15对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该实施方式是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对相同部件标注相同标号并省略详细说明。图15涉及第2实施方式,是示出直径不同的插入部的结构的图,图15(a)是示出直径最细的内窥镜的插入部的结构的图,图15(b)是示出直径比图15(a)粗的内窥镜的插入部的结构的图,图15(c)是示出直径最粗的内窥镜的插入部的结构的图。
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2的插入部10也是,直径越细,第2弯曲部8的长度设定得越长,直径越粗,第2弯曲部8的长度设定得越短。具体而言,如图15所示,这里,例示出具有不同直径d1、d2、d3的内窥镜2的3个插入部10进行详细说明。
另外,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图15(a)所示的插入部10a(挠性管部9)的直径(外径)d1例如被设定为9mm(d1=9mm),图15(b)所示的插入部10b(挠性管部9)的直径(外径)d2例如被设定为11mm(d2=11mm),图15(c)所示的插入部10c(挠性管部9)的直径(外径)d3例如被设定为13mm(d3=13mm)。这里,图15所示的3个内窥镜2的各自的插入部10a、10b、10c的粗细关系成为直径d1<直径d2<直径d3。
而且,这里,这3个内窥镜2的插入部10a、10b、10c具有长度方向设定了大致相同长度LA的弯曲部30。即,3个插入部10a、10b、10c被设定为,各自的第1弯曲部7的长度方向的长度La、Lb、Lc与第2弯曲部8的长度方向的长度L1、L2、L3之和大致相同的长度LA(=La+L1=Lb+L2=Lc+L3)。
而且,这里,在这3个插入部10a、10b、10c中,各个第2弯曲部8的长度的关系被设定为,插入部10a的第2弯曲部8的长度L1最长,接着,插入部10b的第2弯曲部8的长度L2次长,然后,插入部10c的第2弯曲部8的长度L3最短(L1>L2>L3)。
并且,在3个内窥镜2的插入部10a、10b、10c中,由于弯曲部30的长度LA相同,所以,各个第1弯曲部7的长度的关系被设定为,插入部10a的第1弯曲部7的长度La最短,接着,插入部10b的第1弯曲部7的长度Lb次短,然后,插入部10c的第1弯曲部7的长度Lc最长(La<Lb<Lc)。即,在插入部10中,至少挠性管部9的直径越细,第1弯曲部7的长度设定得越短,直径越粗,第1弯曲部7的长度设定得越长。
这3个内窥镜2具有长度大致相同的弯曲部30,相对于插入部10的至少挠性管部9的直径d1、d2、d3,第1弯曲部7的长度La、Lb、Lc与第2弯曲部8的长度L1、L2、L3之比分别不同。
另外,这里,将3个插入部10a、10b、10c作为一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这3个,在多个内窥镜2的机型间设定为,从插入部10的直径最细起,将第2弯曲部8的长度设定得较长,随着直径变粗,长度变短。
采用以上这种结构,在本实施方式的具有多个内窥镜2的内窥镜系统中设定为,相对于插入部10的至少挠性管部9的直径的大小关系,第2弯曲部8的长度关系相反,由此,发挥上述第1实施方式所记载的作用效果,而且,由于在大肠的各屈曲部上勾挂插入部10的前端并进行扭转操作和牵引操作的比例越高、直径越粗,第1弯曲部7的长度越长,所以,具有容易在屈曲部上勾挂插入部10的前端且不容易脱落的优点。进而,内窥镜2成为如下结构:在机型间,由于由第1弯曲部7和第2弯曲部8构成的弯曲部30的长度LA相同,所以,从前端部6到作为弯曲部30的基端的第2弯曲部8的区域统一,因此,向大肠插入的距离感觉相同,能够没有不舒服感地进行使用。
(第3实施方式)
接着,根据图16对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该实施方式也是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对相同部件标注相同标号并省略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也能够应用于第2实施方式的结构。图16涉及第3实施方式,是示出直径不同的插入部的结构的图,图16(a)是示出直径最细的内窥镜的插入部的结构的图,图16(b)是示出直径比图16(a)粗的内窥镜的插入部的结构的图,图16(c)是示出直径最粗的内窥镜的插入部的结构的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图16(a)所示的插入部10a(挠性管部9)的直径(外径)d1例如被设定为9mm(d1=9mm),图16(b)所示的插入部10b(挠性管部9)的直径(外径)d2例如被设定为11mm(d2=11mm),图16(c)所示的插入部10c(挠性管部9)的直径(外径)d3例如被设定为13mm(d3=13mm)。这里,图16所示的3个内窥镜2的各自的插入部10a、10b、10c的粗细关系成为直径d1<直径d2<直径d3。
这里,3个内窥镜2的插入部10a、10b、10c被设定为,使各第2弯曲部8最大弯曲的状态下的外方的各个曲率半径R1、R2、R3大致相同(R1=R2=R3)。即,插入部10a、10b、10c的各第2弯曲部8被设定为,最大弯曲的状态下的外方的圆弧为大致相同的曲率(1/R1=1/R2=1/R3)。
这里的各第2弯曲部8设有图4所示的多个弯曲块41,通过各个块尺寸的设定而设定为,使各第2弯曲部8最大弯曲的状态下的外方侧的各个外周部描绘的孤的曲率半径R1、R2、R3、即曲率(1/R1、1/R2、1/R3)大致相同(1/R1=1/R2=1/R3)。
在本实施方式的3个插入部10a、10b、10c中,各个第2弯曲部8最大弯曲时的弯曲角度的关系被设定为,插入部10a的第2弯曲部8的最大弯曲角度θ1最大,接着,插入部10b的第2弯曲部8的最大弯曲角度θ2次大,然后,插入部10c的第2弯曲部8的最大弯曲角度θ3最小(θ1>θ2>θ3)。另外,这里,将3个插入部10a、10b、10c作为一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这3个,在多个内窥镜2的机型间设定为,从插入部10的至少挠性管部9的直径最细起,将第2弯曲部8的最大弯曲角度设定得较大,随着直径变粗,最大弯曲角度减小。即,多个插入部10设定为,相对于它们的直径的大小关系,第2弯曲部8的最大弯曲角度的关系相反。
其结果,设定为从插入部10的至少挠性管部9的直径最细起,第2弯曲部8的长度较长,随着直径变粗,长度变短。即,细径的插入部10被设定为,通过将第2弯曲部8的最大弯曲角度设定得较大,与粗径的插入部10相比,第2弯曲部8的长度较长,粗径的插入部10被设定为,通过将第2弯曲部8的最大弯曲角度设定为较小,与细径的插入部10相比,第2弯曲部8的长度较短。
采用以上这种结构,在本实施方式的具有多个内窥镜2的内窥镜系统中,通过相对于插入部10的至少挠性管部9的直径的大小关系,相反设定第2弯曲部8的最大弯曲角度的关系,与其相应地,相对于插入部10的直径的大小关系,第2弯曲部8的长度关系也相反,所以,发挥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效果,而且,通过将使各第2弯曲部8最大弯曲的状态下的外方侧的各个外周部描绘的弧的曲率半径、即曲率设定为相同,各第2弯曲部8与大肠的肠壁抵接而由于外力而弯曲的最大弯曲的弯曲形状统一,因此,将插入部10插入大肠的插入感觉相同,能够没有不舒服感地进行使用。
以上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发明不限于该实施方式和变形例,除此之外,能够在实施阶段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实施各种变形。进而,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包含各种阶段的发明,通过所公开的多个结构要件的适当组合,可以提取出各种发明。
例如,在即使从实施方式所示的全部结构要件中删除若干个结构要件也能够解决所述课题并得到所述效果的情况下,删除了该结构要件的结构也可以作为发明来提取。
本申请以2012年5月14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12-110802号为优先权主张的基础进行申请,上述内容被引用到本申请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和附图中。

Claims (8)

1.一种内窥镜系统,其具有多个内窥镜,该多个内窥镜具有由弯曲部和挠性管部构成的插入部,至少所述挠性管部的外径相互不同,所述内窥镜系统的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内窥镜中的弯曲部分别具有:
第1弯曲部,其被弯曲操作而主动弯曲;以及
第2弯曲部,其与所述第1弯曲部连续设置,通过外力而被动弯曲,
所述挠性管部与所述第2弯曲部连续设置,并且形成为刚性比该第2弯曲部的刚性高,
所述多个内窥镜被设定为,所述第2弯曲部的长度关系与所述插入部中的挠性管部的外径的大小关系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内窥镜的所述第1弯曲部的长度大致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内窥镜的所述第1弯曲部和所述第2弯曲部合起来而成的整个弯曲部的长度大致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弯曲部被设定为,最大弯曲角度的大小关系与所述插入部的直径的大小关系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弯曲部被设定为,最大弯曲时的外方侧的外周部所描绘的弧为大致相同的曲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弯曲部的外径与所述挠性管部的外径大致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弯曲部的外径与所述挠性管部的外径大致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弯曲部被设定为,最大弯曲时的外方侧的外周部所描绘的弧为大致相同的曲率。
CN201380001531.6A 2012-05-14 2013-03-19 内窥镜系统 Active CN1035824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JP2012-110802 2012-05-14
JP2012-110802 2012-05-14
JP2012110802 2012-05-14
PCT/JP2013/057864 WO2013172089A1 (ja) 2012-05-14 2013-03-19 内視鏡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82446A CN103582446A (zh) 2014-02-12
CN103582446B true CN103582446B (zh) 2015-12-09

Family

ID=495835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01531.6A Active CN103582446B (zh) 2012-05-14 2013-03-19 内窥镜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039259A1 (zh)
EP (1) EP2702925B1 (zh)
JP (1) JP5390048B1 (zh)
CN (1) CN103582446B (zh)
WO (1) WO201317208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03455B1 (ja) * 2015-11-13 2017-09-27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システム
CN107405051B (zh) * 2015-11-24 2019-06-28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内窥镜系统
JP6669483B2 (ja) * 2015-12-16 2020-03-18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検査業務支援システム
CN108471924B (zh) * 2015-12-25 2020-04-24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挠性管插入装置
DE112016006866T5 (de) * 2016-06-13 2019-02-14 Olympus Corporation Medizinische Vorrichtung
DE112017006338T5 (de) * 2016-12-16 2019-08-29 Sony Corporation Aufnehmen eines bilds einer szene
US10779715B2 (en) * 2017-02-23 2020-09-22 Sony Olympus Medical Solutions Inc. Endoscope apparatus
WO2018191063A1 (en) * 2017-04-14 2018-10-18 Inventio, Inc. Endoscope shaft
US20220054118A1 (en) * 2020-08-20 2022-02-24 Satoshi AWADU Flexible endoscope insertion method for examining the lateral wall of the lumen or the lateral side of the orga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81331B2 (ja) * 1991-10-04 2001-07-03 株式会社町田製作所 内視鏡
JP3813706B2 (ja) * 1997-07-24 2006-08-23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システム
US6538687B1 (en) * 1997-07-23 2003-03-25 Olympus Optical Co., Ltd. Endoscopic imaging system making it possible to detachably attach expansion unit having external expansion facility and add expansion facility for improving capability of system
US6858005B2 (en) * 2000-04-03 2005-02-22 Neo Guide Systems, Inc. Tendon-driven endoscope and methods of insertion
JP2002177198A (ja) * 2000-10-02 2002-06-25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
JP4772208B2 (ja) * 2001-05-10 2011-09-14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
JP4009519B2 (ja) * 2002-10-25 2007-11-14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
JP2007503277A (ja) * 2003-04-22 2007-02-22 カンポス,ジヨージ・エイ 窩洞の見にくい部分を観察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装置、及び方法
JP3854946B2 (ja) * 2003-05-30 2006-12-06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
JP2005168672A (ja) * 2003-12-09 2005-06-30 Olympus Corp 内視鏡装置
JP2006068393A (ja) * 2004-09-03 2006-03-16 Olympus Corp 内視鏡
JP4477519B2 (ja) * 2005-02-14 2010-06-09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
JP4813082B2 (ja) * 2005-04-15 2011-11-09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内視鏡システム
WO2007033379A2 (en) * 2005-09-14 2007-03-22 Neoguide System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transluminal and other procedures
JP2006136743A (ja) * 2006-01-25 2006-06-01 Olympus Corp 内視鏡システム、及び内視鏡装置
EP2146620B1 (en) * 2007-04-18 2016-06-29 Conor P. Delaney Anoscope for inspection and/or surgery
JP2009055955A (ja) * 2007-08-29 2009-03-19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内視鏡装置
CA2779501A1 (en) * 2009-11-02 2011-05-05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Flexible endoscope with modifiable stiffnes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3172089A1 (ja) 2016-01-12
WO2013172089A1 (ja) 2013-11-21
EP2702925A1 (en) 2014-03-05
EP2702925A4 (en) 2015-09-23
US20140039259A1 (en) 2014-02-06
JP5390048B1 (ja) 2014-01-15
CN103582446A (zh) 2014-02-12
EP2702925B1 (en) 2016-10-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82446B (zh) 内窥镜系统
CN111657824B (zh) 内窥镜
CN101115432B (zh) 内窥镜
US11241150B2 (en) Flexible digital ureteroscope
US20160287054A1 (en) Endoscope
Varadarajulu et al. GI endoscopes
EP1554972A1 (en) Endoscope device
EP1927313A1 (en) Endoscope device
KR20150032272A (ko) 내시경
JP2007252448A (ja) 内視鏡の挿入部
CN104602588B (zh) 内窥镜
US11534055B2 (en) Bending portion for endoscope, bending piece of bending portion for endoscope, endoscope, and injection molding mold for bending piece of bending portion for endoscope
JPWO2020008900A1 (ja) 内視鏡
CN109843144A (zh) 用后即弃的医疗系统、装置及相关方法
US20190082933A1 (en) Flexible tube insertion apparatus
US11089951B2 (en) Endoscopic imaging and display system
CN105662316A (zh) 一种亲肤型医用内窥镜
JP2007054400A (ja) 内視鏡
US10925470B2 (en) Endoscope system having first and second endoscopes with insertion sections having different hardness variation amounts
US20200121167A1 (en) Insertion device
CN114302663A (zh) 一次性内窥镜装置
WO2021175087A1 (zh) 一种多功能导管
US20130253271A1 (en) Endoscope
Bosco et al.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es: May 2003
US12004708B2 (en) Insertion sheath for modular disposable endoscope componen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028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after: Olympus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before: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