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05051B - 内窥镜系统 - Google Patents

内窥镜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05051B
CN107405051B CN201680017655.7A CN201680017655A CN107405051B CN 107405051 B CN107405051 B CN 107405051B CN 201680017655 A CN201680017655 A CN 201680017655A CN 107405051 B CN107405051 B CN 1074050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oscope
hardness
insertion section
outer tube
endoscopic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1765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05051A (zh
Inventor
冈庭杰
高濑精介
上甲英洋
中岛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lympu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4050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050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050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050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131Accessories for endoscopes
    • A61B1/00135Oversleeves mounted on the endoscope prior to inser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endoscope body
    • A61B1/00071Insertion part of the endoscope body
    • A61B1/00078Insertion part of the endoscope body with stiffen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131Accessories for endoscopes
    • A61B1/0014Fastening element for attaching accessories to the outside of an endoscope, e.g. clips, clamps or ban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147Holding or positioning arrangements
    • A61B1/00154Holding or positioning arrangements using guiding arrangements for inser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5Flexible endoscopes
    • A61B1/0051Flexible endoscopes with controlled bending of insertion par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3/00Telescopes, e.g. binoculars; Periscopes;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Viewfinders; Optical aiming or sighting devices
    • G02B23/24Instruments or system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e.g. fibrescop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phys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doscopes (AREA)
  •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AREA)

Abstract

内窥镜(2A)的挠性管部(13A)的最大硬度(Hmax2)被设定为在安装有外套管(70)时的实质上的最大硬度(Hmax2’)等于或小于内窥镜(2)的挠性管部(13)的最大硬度(Hmax1)。即,内窥镜(2A)的挠性管部(13A)的最大硬度(Hmax2)被设定为与从内窥镜(2)的挠性管部(13)的最大硬度(Hmax1)减去外套管(70)自身的硬度的大小而得到的硬度大致相等,在具有硬度变更功能的内窥镜(2、2A)中,使不安装外套管(70)的内窥镜(2)的最大硬度与安装有外套管(70)的内窥镜(2A)的最大硬度大致相等。

Description

内窥镜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能够安装外套管的内窥镜和无法安装外套管的内窥镜的内窥镜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通过将细长的插入部插入到被检体内而能够观察被检体内的检查对象部位、并且能够根据需要而进行使用了处置器具的治疗处置的内窥镜被广泛使用。
该内窥镜的插入部构成为将具有挠性的挠性管与前端的硬性部连结使得也能够插入到弯曲的插入路径内,但由于该挠性而使前端侧的方位相对于近前侧是不确定的,有时难以导入到目标的方向上。
因此,提供了具有如下的硬度变更机构(硬度可变构件)的内窥镜:在挠性管的内部内设有管状的线圈和对该线圈进行牵引的线,通过对线进行牵引以将线圈压缩而能够变更挠性管的硬度。
例如,在日本特开2004-121860号公报中公开了具有插入部长度不同的多个内窥镜的内窥镜系统,该内窥镜系统在各内窥镜的柔性部内具有根据硬状态下的弯曲量而增大硬度的硬度可变构件。
一般情况下,在使用了内窥镜的医疗检查中,根据患者的性别、各种各样的体型、或者有无粘连等来选择最佳的内窥镜并且插入操作方法也不同,并且有时也将作为插入辅助器具的外套管与内窥镜组合使用。
然而,在现有的具有硬度变更机构的内窥镜中,没有特别考虑安装有外套管的情况下的硬度变化的关系,在将外套管安装于具有硬度变更机构的内窥镜的情况下,插入部的安装有外套管的部分的最大硬度唯一地是将外套管的硬度与由硬度变更机构进行变更后的最大硬度相加而得到的硬度。
因此,即使想要将外套管与具有硬度变更机构的内窥镜组合使用来进一步提高插入性,不仅有可能由于插入部的安装有外套管的部分变得过于硬而使插入性恶化,而且有可能与不安装外套管的内窥镜的使用感不同,从而给操作人员带来不适感。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在将外套管安装于具有硬度变更机构的内窥镜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与不安装外套管的内窥镜相同的使用感、并且能够得到良好的插入性和操作性的内窥镜系统。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内窥镜系统具有:第一内窥镜,其具有形成得细长的第一插入部和根据近前侧的操作而变更所述第一插入部的硬度的第一硬度变更机构;以及第二内窥镜,其具有形成得细长的第二插入部和根据近前侧的操作而变更所述第二插入部的硬度的第二硬度变更机构,能够在所述第二插入部的外周安装外套管,该内窥镜系统能够选择性地使用所述第一内窥镜与所述第二内窥镜,其中,将所述第二内窥镜的所述第二插入部在安装有所述外套管的状态下的最大的硬度设定为与所述第一内窥镜的所述第一插入部的最大的硬度大致相等。
本发明的另一方式的内窥镜系统具有:第一内窥镜,其具有在被插入到被检体的规定的位置时向手术医生的近前施加第一反弹力的第一插入部;第二内窥镜,其具有在被插入到所述被检体的所述规定的位置时向手术医生的近前施加比所述第一反弹力大的第二反弹力的第二插入部;以及外套管,其构成为能够在内部供所述第一插入部贯穿插入,该外套管的硬度被设定为当在内部贯穿插入有所述第一插入部的状态下将所述第一插入部插入到所述被检体时施加给手术医生的近前的第三反弹力与所述第二反弹力几乎相等。
附图说明
图1涉及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是内窥镜系统的概略结构图。
图2涉及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是示出内窥镜的硬度变更机构的说明图。
图3涉及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是示出外套管的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4涉及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是示出插入部的外径与外套管的内径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5涉及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是示出插入部的外径与外套管的外径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6涉及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是示出插入部的硬度特性的说明图。
图7涉及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是内窥镜系统的概略结构图。
图8涉及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是示出插入部的硬度特性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方式)
图1所示的内窥镜系统1具有:第一内窥镜2;第二内窥镜2A;外套管70,其是安装于第二内窥镜2A的插入辅助器具;光源装置3,其向第一内窥镜2或第二内窥镜2A提供照明光;信号处理装置4,其对从第一内窥镜2或第二内窥镜2A输出的摄像信号进行信号处理;以及监视器5,其将从该信号处理装置4输出的影像信号显示在画面上。
第一内窥镜2、第二内窥镜2A(以下,简记为“内窥镜2”、“内窥镜2A”)的基本的结构相同,分别具有细长的第一插入部6、第二插入部6A(以下,简记为“插入部6”、“插入部6A”)。并且,如后所述,内窥镜2、2A分别具有变更插入部的硬度(挠性)的第一、第二硬度变更机构。以下,以内窥镜2为代表对其结构进行说明。
内窥镜2具有:细长的插入部6;宽幅的操作部7,其与该插入部6的后端侧连接设置;以及通用缆线8,其从该操作部7的侧部延伸设置。在通用缆线8的端部设置有连接器9,能够经由该连接器9将内窥镜2装卸自如地与光源装置3和信号处理装置4连接。
插入部6从前端侧由硬性的前端部11、形成于该前端部11的后端的弯曲自如的弯曲部12以及形成于该弯曲部12的后端的呈长条并且具有挠性的挠性管部13构成,挠性管部13的后端侧与操作部7的前端侧连结。在挠性管部13的后端外周设置有呈锥形状的具有防折功能的防折部件10,在该防折部件10的基端侧、在操作部7的作为前端部的部位以转动自如的方式设置有硬度变更操作用的圆筒形状的硬度调节旋钮38。
另外,在内窥镜2A中也是,操作部7A、通用缆线8A、连接器9A是与内窥镜2相同的结构,但如后所述,内窥镜2A的插入部6A(前端部11A、弯曲部12A以及挠性管部13A)的外径与内窥镜2不同。由于该外径的差别而导致无法在内窥镜2的插入部6上安装外套管70,而能够在内窥镜2A的插入部6A上安装外套管70。该内窥镜2、2A是经由连接器9、9A与光源装置3和信号处理装置4选择性地连接而使用的。
并且,在内窥镜2的插入部6、操作部7以及通用缆线8内贯穿插入有具有挠性的光导14,该光导14传送照明光并且由光纤束构成。该光导14的基端部固定于光导连接器部15,该光导连接器部15设置为从连接器9突出。通过将光导连接器部15与光源装置3连接,光源装置3内的灯16的照明光被透镜17会聚而提供给光导连接器部15的端面,由光导14将照明光传送到插入部6前端侧。
由光导14传送的照明光从固定于前端部11的照明窗的前端面向前方射出,对患部等被摄体进行照明。被照明的被摄体的光学像被安装于观察窗的物镜18成像在该物镜18的成像位置,其中,该观察窗与照明窗相邻地设置于前端部11。在该成像位置配置有由CCD或CMOS等构成的摄像元件19,将光学像转换成电信号。
摄像元件19与信号缆线21的一端连接。信号缆线21贯穿插入于插入部6内等,其后端与连接器9的电连接器22连接,经由与电连接器22连接的外部缆线23而与信号处理装置4连接。信号处理装置4在驱动电路24中产生驱动摄像元件19的驱动信号,通过将该驱动信号施加于摄像元件19而读出光电转换后的摄像信号并输入给信号处理装置4内的信号处理电路25。信号处理电路25将摄像信号转换成标准的影像信号并输出给监视器5。监视器5根据所输入的影像信号而将被摄体像显示在内窥镜图像显示区域5a内。
与前端部11相邻地设置的弯曲部12是将环形状的多个弯曲块26与相邻的弯曲块26在与上下、左右对应的位置通过铆钉等以彼此转动自如的方式连结而构成的。在最前端的弯曲块26或前端部11上固定安装有弯曲操作线27,该弯曲操作线27的后端侧与操作部7内的链轮28连结。
在链轮28的轴上安装有进行弯曲操作的弯曲操作旋钮29(在图1中,为了简单化而仅示出上下或左右方向的弯曲机构的概略)。而且,通过进行转动弯曲操作旋钮29的操作而牵引沿着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的配置的一对弯曲操作线27的一方并使另一方松弛,从而能够使弯曲部12向所牵引的弯曲操作线27侧弯曲。
在操作部7上的比设置有弯曲操作旋钮29的位置靠前方侧的位置设置有把持部31。手术医生能够使用把持着把持部31的一只手(的没有在把持中使用的大拇指等手指)进行弯曲操作旋钮29的操作等。
接下来,参照图1、图2对变更构成插入部6的基端侧的挠性管部13的硬度(挠性)的硬度变更机构50进行说明。另外,内窥镜2、2A的第一、第二硬度变更机构基本上是相同的结构,因此以硬度变更机构50为代表进行说明。但是,如后所述,内窥镜2的第一硬度变更机构和内窥镜2A的第二硬度变更机构被设定为能够变更的最大硬度不同。
硬度变更机构50构成为具有:由细长部件构成的硬度(挠性)可变部件33,其贯穿插入于形成挠性管部13的外皮(外套)的柔性管32的内部;以及牵引机构46,其对该硬度可变部件33进行牵引、紧缩。牵引机构46设置于操作部7内,根据硬度调节旋钮38的转动操作而对硬度可变部件33进行牵引/紧缩。
详细而言,硬度可变部件33具有呈管状密卷的状态的金属制的线圈管34和贯穿插入于该线圈管34内的挠性的牵引线35。牵引线35的前端通过焊接等被牢固地固定安装在硬性并且环状的连接管36的内壁上,该连接管36将弯曲部12与挠性管部13连接起来。
并且,如图2所示,线圈管34的前端侧借助帽37而通过焊接等被牢固地固定安装在牵引线35上,从帽37延伸出来的牵引线35的前端被固定安装在连接管36上。即,通过将由线圈管34和牵引线35构成的硬度可变部件33的前端侧固定安装在连接管36上而防止了线圈管34、牵引线35缠绕到其他内设物上而损伤其他内设物。
另外,关于从帽37延伸出来的牵引线35的前端部分,可以将与牵引线35不同的线固定安装在帽37的内侧并使其延伸出来,也可以将该另外的线的前端固定安装在连接管36上。
另一方面,线圈管34的后端侧通过焊接等被牢固地固定在线圈档件40上,该线圈档件40被固定在将柔性管32的后端固定于操作部7的接头(未图示)上。贯穿插入于线圈管34内的牵引线35贯通了设置在线圈档件40上的孔而向后方侧延伸,牵引线35的近前侧的端部即后端通过焊接等被牢固地固定于环形状的线档件41。
并且,对硬度可变部件33进行牵引、紧缩的牵引机构46主要由牵引部件42和凸轮筒体45构成,该牵引部件42在线圈档件40与线档件41之间,贯穿插入有牵引线35并且能够在前后方向上移动,该凸轮筒体45使该牵引部件42在轴向上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牵引部件42固定在圆管状的移动环43的内周面上,该移动环43经由两个销44与固定在硬度调节旋钮38的内侧的凸轮筒体45卡合。
在凸轮筒体45上,在该筒体部分的相对置的两处呈螺旋状设置有凸轮槽45a、45b。该凸轮槽45a、45b呈相同的形状,分别设置于一方与将另一方相对于凸轮筒体45的轴旋转了180度后的位置重合那样的对称的位置。
而且,当进行转动硬度调节旋钮38的操作而使凸轮筒体45旋转时,销44在凸轮槽45a、45b内移动而使牵引部件42向后方移动。当牵引部件42稍微移动时,不久便与线档件41抵靠。在没有使线档件41向后方侧移动的状态下,被线圈档件40限制了朝向后方侧的移动的线圈管34成为挠性最高的状态即最容易弯曲的基础硬度的状态。
当凸轮筒体45进一步旋转而使牵引部件42向后方移动时,牵引线35被牵引而对线圈管34施加压缩力,线圈管34被硬质化从而能够将挠性管部13硬质化。即,当牵引部件42向后方侧移动而使牵引线35的后端也同时向后方侧移动时,相对地,线圈档件40以将线圈管34向前方侧按压的方式作用。
即,通过施加使牵引线35的后端向后方侧移动的力而对线圈管34施加压缩力,能够借助该压缩力而变更为具有弹性的线圈管34的挠性较低的状态、即硬度(更正确地是针对弯曲的硬度)较高而不容易弯曲的较硬的状态。在该情况下,能够根据线档件41向后方侧的移动量来调节对线圈管34的压缩力的大小,因此能够在最容易使挠性管部13弯曲的基础硬度的状态到最不容易使挠性管部13弯曲的最大硬度的状态的范围内变化。
并且,在插入部6内贯穿插入有送气管路61和送水管路62,该管路61、62在比线圈管34的前端靠前端侧的位置经由分支部件63而汇合成一条送气送水管路64。而且,在该送气送水管路64的前端设置有朝向物镜18的外表面开口的喷嘴65。而且,在插入部6内除了送气管路61和送水管路62之外还配置有各种各样的内设物,例如,配置有光导14、线圈管34、牵引线35、信号缆线21、处置器具通道(未图示)以及由引导管进行引导的弯曲操作线27等。
另一方面,作为内窥镜的插入辅助器具的外套管70构成为具有:圆环状的罩71,其在前端由橡胶等弹性部件形成;挠性管72,其在前端部分粘接固定有该罩71,该挠性管72由硅等形成;以及大致圆筒状的把持部73,其粘接固定有该挠性管72的基端部分。
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套管70在挠性管72的前端部分具有由硅等构成的气囊74,如图3所示,用于向气囊74输送气体的管路72a形成于由多腔管构成的挠性管72的壁厚部。
并且,在挠性管72上形成有多个孔部72b,该孔部72b放出从管路72a向气囊74内输送的气体,为了使气囊74鼓起来而与管路72a连通。而且,在把持部73配设有与挠性管72的管路72a连通的送气接头75。
该外套管70被设定为能够与内窥镜2A组合使用,而无法与内窥镜2组合使用。如图4所示,相对于外套管70的内径Di,内窥镜2的插入部6的外径D1和内窥镜2A的插入部6A的外径D2被设定为D2<Di<D1的关系。
即,内窥镜2A的插入部6A的外径被设定为小于外套管70的内径,从而能够安装外套管70。另一方面,内窥镜2的插入部6的外径被设定为大于外套管70的内径,从而无法安装外套管70。
在该情况下,无法安装外套管70的内窥镜2也可以像图5所示那样使插入部6的外径D1与外套管70的外径Do大致相同(D1≈Do)。由此,在安装有外套管70的内窥镜2A和不安装外套管70的内窥镜2中采用大致相同的插入粗细程度,从而能够统一使用便利性。
以这样的外套管70与内窥镜2、2A的组合为前提,使用外套管70的内窥镜2A与不使用外套管70的内窥镜2相比,插入部6A(挠性管部13A)的硬度变更的上限被抑制成降低了外套管70的硬度的大小。即,使用外套管70的内窥镜2A被设定为安装有外套管70的部分的最大硬度大致等于或小于不使用外套管70的内窥镜2的插入部6的最大硬度。
一般情况下,不使用外套管70的内窥镜2大多是被设定为使得插入部6的最大硬度(挠性管部13的最大硬度)在考虑了朝向体腔内的插入性和安全性的范围内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使安装有外套管70的状态下的内窥镜2A的插入部6A的最大硬度与内窥镜2的插入部6的最大硬度相同,则内窥镜2A的实质上的最大硬度增大了外套管70的硬度的大小,不仅会由于使用感不同而给操作人员带来不适感,还有可能导致插入性的降低和对人体的不良影响。
另外,本发明的使用感是指在将内窥镜的插入部向体腔内插入时手术医生在近前感受到的反弹力和被将插入部向体腔内插入并设为规定的弯曲状态所需的规定的力量规定的感觉。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内窥镜2、2A被设定为基于硬度变更机构50的硬度特性为图6所示那样的特性。图6示出了硬度相对于与内窥镜2、2A的挠性管部13、13A的前端相距的距离的分布,示出了从挠性管部13、13A最软的状态下的基础硬度Hbase1、Hbase2到最硬的状态下的最大硬度Hmax1、Hmax2的范围。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2、2A的挠性管部13、13A具有从前端侧的柔性域硬度逐渐从最软状态向最硬状态变化的硬度变化域。并且,如上所述,由于内窥镜2的插入部6的外径大于内窥镜2A的插入部6A的外径,因此内窥镜2、2A的基础硬度Hbase1、Hbase2一般情况下为Hbase1≥Hbase2。
关于图6的特性,内窥镜2A的挠性管部13A的最大硬度Hmax2被设定为使安装有外套管70的状态下的最大硬度Hmax2’等于或小于内窥镜2的插入部6(挠性管部13)的最大硬度Hmax1。即,内窥镜2A的挠性管部13A的最大硬度Hmax2被设定为与将内窥镜2的挠性管部13的最大硬度Hmax1减去外套管70自身的硬度而得到的硬度大致相等。该情况下的硬度的误差相对于硬度可变幅度和外套管70的硬度的变化幅度被规定为规定的幅度(例如,10%)。
以上的硬度特性是以不使用外套管70的内窥镜2的硬度特性为基准来考虑所使用的外套管70的硬度并设定内窥镜2A的硬度特性的。例如,如以下的(1)~(4)所示,通过适当设定构成内窥镜2A的硬度变更机构的各要素,能够得到图6的硬度特性。
(1)线圈管34的线圈直径
(2)线圈管34的线圈裸线直径
(3)牵引线35的线直径
(4)牵引线35的线牵引量
具体而言,通过使内窥镜2A的(1)线圈直径、(2)线圈裸线直径、(3)线直径比内窥镜2小径化而能够降低内窥镜2A的挠性管部13A的最大硬度。并且,通过使内窥镜2A的(4)线牵引量比内窥镜2小而能够降低内窥镜2A的挠性管部13A的最大硬度。
因此,通过单独或组合使用(1)~(4)的条件来进行调节,能够设定为使内窥镜2A的挠性管部13A的最大硬度Hmax2比内窥镜2A的最大硬度Hmax1小了外套管70的硬度的大小。而且,通过将挠性管部13A的外皮变更为更软质的材料也能够辅助硬度调节。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具有硬度变更机构的内窥镜2、2A中,使不安装外套管70的内窥镜2的最大硬度与安装有外套管70的内窥镜2A的最大硬度大致相等。由此,不论有没有安装外套管70都能够得到相同的使用感,能够得到良好的插入性和操作性。
并且,上述内窥镜使用具有硬度变更机构的内窥镜,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具体而言,也可以是不具有硬度变更机构的两个硬度不同的内窥镜,可以使将外套管70安装于较软的内窥镜的情况下的使用感和较硬的内窥镜的使用感统一。在该情况下,外套管70的硬度是根据较硬的内窥镜的硬度与较软的内窥镜的硬度的差分而设定的。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内窥镜2、2A中,根据与有无安装外套管对应的硬度而定义了使用感,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具体而言,也可以是,通过使在将内窥镜2插入到被检体的规定的位置时施加于手术医生的近前的反弹力与在将安装有外套管的状态下的内窥镜2A插入到被检体的规定的位置时施加于手术医生的近前的反弹力几乎相等而将手术医生感受到的使用感统一。
而且,也可以是,通过使在将内窥镜2插入到被检体的规定的位置时设为规定的弯曲状态所需的力量与在将安装有外套管的状态下的内窥镜2A插入到被检体的规定的位置时设为与规定的弯曲状态几乎相同的弯曲状态所需的力量几乎相等而将手术医生感受到的使用感统一。
例如能够使用日本特开2014-083293号公报所公开那样的用于测定弯曲刚度的测定方法来测定上述“施加于手术医生的近前的反弹力”和“设为规定的弯曲状态所需的力量”。
(第二方式)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二方式中,在内窥镜系统1中包含有不具备硬度变更机构的内窥镜。
如图7所示,在第二方式中,在内窥镜系统1中,除了外套管70、作为第一、第二内窥镜的内窥镜2、2A之外还具有作为第三内窥镜的内窥镜2B。内窥镜2B与内窥镜2、2A同样地具有细长的插入部(第三插入部)6B、操作部7B、通用缆线8B、连接器9B,但不具备内窥镜2、2A那样的硬度变更机构。
内窥镜2B被设定为插入部6B(前端部11B、弯曲部12B以及挠性管部13B)的外径小于内窥镜2的插入部6(前端部11、弯曲部12以及挠性管部13)的外径并且小于外套管70的内径。因此,内窥镜2B被设定为与内窥镜2A同样地能够安装外套管70并且具有图8所示那样的硬度特性。
在与第一方式同样地以不使用外套管70的内窥镜2为基准的情况下,内窥镜2B的插入部6B的硬度被设定为使在插入部6B安装有外套管70时的硬度Ht与内窥镜2的插入部6的最大硬度Hmax1大致相等。关于内窥镜2A、2B,在图8中,插入部6A的最大硬度Hmax2与插入部6B的硬度Hi大致相同。
在该情况下,不具备硬度变更机构的内窥镜2B与具有硬度变更机构的内窥镜2、2A相比,插入部的硬度设定的自由度较低。因此,也可以是,以在内窥镜2B安装有外套管70时的硬度Ht为基准来调节内窥镜2、2A的最大硬度Hmax1、Hmax2。即,内窥镜2、2A分别被设定为内窥镜2的插入部6的最大硬度Hmax1和内窥镜2A的插入部6A的最大硬度Hmax2比硬度Ht低了外套管70的硬度的大小。
在第二方式中,在具有硬度变更机构但不安装外套管70的内窥镜2、具有硬度变更机构并且安装有外套管70的内窥镜2A、不具有硬度变更机构并且安装有外套管70的内窥镜2B中,插入部的最大硬度大致相等。由此,能够使在功能不同的多个内窥镜中使用便利性相同,能够得到良好的插入性和操作性。
本申请是以2015年11月24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15-228969号为优先权主张的基础而申请的,上述内容被引用于本申请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

Claims (6)

1.一种内窥镜系统,其具有:
第一内窥镜,其具有形成得细长的第一插入部和根据近前侧的操作而变更所述第一插入部的硬度的第一硬度变更机构;以及
第二内窥镜,其具有形成得细长的第二插入部和根据近前侧的操作而变更所述第二插入部的硬度的第二硬度变更机构,能够在所述第二插入部的外周安装外套管,
该内窥镜系统能够选择性地使用所述第一内窥镜与所述第二内窥镜,
该内窥镜系统的特征在于,
将所述第二内窥镜的所述第二插入部在安装有所述外套管的状态下的最大的硬度设定为与所述第一内窥镜的所述第一插入部的最大的硬度大致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窥镜系统还具有第三内窥镜,该第三内窥镜不具备变更形成得细长的第三插入部的硬度的硬度变更机构,能够在所述第三插入部的外周安装所述外套管,
将所述第三内窥镜的所述第三插入部在安装有所述外套管的状态下的硬度设定为与所述第二内窥镜的所述第二插入部在安装有所述外套管的状态下的最大的硬度、或者所述第一内窥镜的所述第一插入部的最大的硬度大致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第二内窥镜的所述第二插入部的外径设定为小于所述第一内窥镜的所述第一插入部的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第三内窥镜的所述第三插入部的外径设定为小于所述第一内窥镜的所述第一插入部的外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外套管的外径设定为与所述第一内窥镜的所述第一插入部的外径大致相等。
6.一种内窥镜系统,该内窥镜系统具有:
第一内窥镜,其具有第一插入部;以及
第二内窥镜,其具有第二插入部;
所述内窥镜系统的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插入部在被插入到被检体的规定的位置时向手术医生的近前施加第一反弹力,
所述第二插入部在被插入到所述被检体的所述规定的位置时向手术医生的近前施加比所述第一反弹力大的第二反弹力,
所述内窥镜系统还具有:
外套管,其构成为能够在内部供所述第一插入部贯穿插入,该外套管的硬度被设定为当在内部贯穿插入有所述第一插入部的状态下将所述第一插入部插入到所述被检体时施加给手术医生的近前的第三反弹力与所述第二反弹力几乎相等。
CN201680017655.7A 2015-11-24 2016-11-24 内窥镜系统 Active CN10740505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28969 2015-11-24
JP2015228969 2015-11-24
PCT/JP2016/084766 WO2017090667A1 (ja) 2015-11-24 2016-11-24 内視鏡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05051A CN107405051A (zh) 2017-11-28
CN107405051B true CN107405051B (zh) 2019-06-28

Family

ID=587643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17655.7A Active CN107405051B (zh) 2015-11-24 2016-11-24 内窥镜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932653B2 (zh)
EP (1) EP3260034A4 (zh)
JP (1) JP6169309B1 (zh)
CN (1) CN107405051B (zh)
WO (1) WO201709066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76561B2 (ja) * 2018-09-04 2022-05-2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オーバーチューブ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08176A (ja) * 1995-10-20 1997-04-28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
JPH10146315A (ja) * 1996-11-20 1998-06-02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システム
US5885208A (en) * 1996-12-24 1999-03-23 Olympus Optical Co., Ltd. Endoscope system
JP2004121860A (ja) * 2003-11-12 2004-04-22 Olympus Corp 内視鏡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13706B2 (ja) * 1997-07-24 2006-08-23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システム
US8002698B2 (en) * 2007-04-04 2011-08-23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Therapeutic method that uses overtube
JP5448637B2 (ja) * 2009-08-18 2014-03-1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挿入経路確保装置
JP5675223B2 (ja) * 2010-08-31 2015-02-2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内視鏡及び硬度調整装置
JP5591043B2 (ja) * 2010-09-22 2014-09-1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内視鏡及びその軟性部
CN102770061B (zh) * 2010-09-30 2014-11-12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插入辅助器械和内窥镜装置
EP2702925B1 (en) * 2012-05-14 2016-10-19 Olympus Corporation Endoscope system
JP5927103B2 (ja) 2012-10-25 2016-05-2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内視鏡挿入部、内視鏡、及び曲げ剛性プロファイル補正具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08176A (ja) * 1995-10-20 1997-04-28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
JPH10146315A (ja) * 1996-11-20 1998-06-02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システム
US5885208A (en) * 1996-12-24 1999-03-23 Olympus Optical Co., Ltd. Endoscope system
JP2004121860A (ja) * 2003-11-12 2004-04-22 Olympus Corp 内視鏡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05051A (zh) 2017-11-28
WO2017090667A1 (ja) 2017-06-01
US10932653B2 (en) 2021-03-02
EP3260034A1 (en) 2017-12-27
JP6169309B1 (ja) 2017-07-26
US20180000325A1 (en) 2018-01-04
EP3260034A4 (en) 2019-01-02
JPWO2017090667A1 (ja) 2017-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50105618A1 (en) Camera Assembly for Medical Probes
CN1972625A (zh) 内窥镜插入部、内窥镜及内窥镜系统
JP6349041B1 (ja) 湾曲管および内視鏡
CN106714654B (zh) 内窥镜
US20170079505A1 (en) Endoscope bending portion and endoscope
US20110288375A1 (en) Endoscope
CN107405051B (zh) 内窥镜系统
JP3923701B2 (ja) 内視鏡
US20090299139A1 (en) Endoscope
US10925470B2 (en) Endoscope system having first and second endoscopes with insertion sections having different hardness variation amounts
JP4596137B2 (ja) 内視鏡
JP3756874B2 (ja) 内視鏡
JP3720530B2 (ja) 内視鏡
JP3590199B2 (ja) 内視鏡
JP6899316B2 (ja) 涙道内視鏡
JP2004121860A (ja) 内視鏡システム
JP3798884B2 (ja) 内視鏡
KR102468669B1 (ko) 경도 가변형 내시경
JP2000354582A (ja) 内視鏡装置
JP3782789B2 (ja) 内視鏡
JP4127794B2 (ja) 内視鏡
US20220296089A1 (en) Endoscope, distal end portion of endoscope, and insertion portion of endoscope
CN112423642B (zh) 内窥镜
JP3597416B2 (ja) 内視鏡
JP2020130537A (ja) 内視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