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69268A - 前轮驱动后轮转向的自行车 - Google Patents

前轮驱动后轮转向的自行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69268A
CN103569268A CN201310313413.0A CN201310313413A CN103569268A CN 103569268 A CN103569268 A CN 103569268A CN 201310313413 A CN201310313413 A CN 201310313413A CN 103569268 A CN103569268 A CN 1035692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frame
unit
frame body
bicycle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1341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永泰
张钧迪
张文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35692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6926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3/00Bicycles
    • B62K3/02Fram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1/00Steer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种前轮驱动后轮转向的自行车,包含一个车架单元、一个驱动单元、一个乘坐单元及一个转向单元,该车架单元包括一个车架本体、一个枢设于该车架本体前端下方的前轮、一个穿置枢设于该车架本体后端下方的后叉杆,及一个枢设于该后叉杆的后轮,该驱动单元设置于该车架本体且能供踩踏并驱动该前轮转动前进,该乘坐单元设置于该车架本体且位于该前轮与该后轮上方,该转向单元包括一个穿置枢设于该车架本体前端上方的把手杆、两个分别固设于该把手杆与该后叉杆的传动件,及一个连接所述传动件且能连动所述传动件沿相反方向转动的传动带组。本发明相较于一般链盘传动系统具有构造简单、成本降低等优点,还具有提升操作性的功效。

Description

前轮驱动后轮转向的自行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行车,特别是涉及一种前轮驱动后轮转向的自行车。
背景技术
早期的自行车传动与转向系统,多利用安装在前轮的踏板驱动前轮前进,加上转动安装在前叉的龙头把手以连动前轮转向的设计,其特点在于整体的构造组成简单,虽然目前逐渐被采用链盘传动系统的现代自行车取代,但因此类前轮驱动兼转向的设计无需链盘、没有脱链问题且制造成本低廉,仍然广泛被运用在简便式自行车上。
然而,前述前轮驱动兼转向的设计,骑乘者需要花费较大的力道才能将正在旋转前进的前轮转向,仍具有操作性不足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提升操作性的前轮驱动后轮转向的自行车。
本发明前轮驱动后轮转向的自行车,包含一个车架单元、一个驱动单元、一个乘坐单元及一个转向单元。
该车架单元包括一个车架本体、一个枢设于该车架本体前端下方的前轮、一个穿置枢设于该车架本体后端下方的后叉杆,及一个枢设于该后叉杆的后轮。该驱动单元设置于该车架本体且能供踩踏并驱动该前轮沿自身轴线转动前进。该乘坐单元设置于该车架本体且位于该前轮与该后轮上方。该转向单元包括一个穿置枢设于该车架本体前端上方的把手杆、两个分别固设于该把手杆与该后叉杆的传动件,及一个连接于所述传动件且能连动所述传动件沿相反方向转动的传动带组。
本发明所述前轮驱动后轮转向的自行车,该车架单元的车架本体大致呈X型。
本发明所述前轮驱动后轮转向的自行车,该转向单元的传动件分别为齿盘,该传动带组具有两个分别啮合于所述传动件的齿状外周缘的齿条,及两个相反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齿条末端且沿该车架本体交叉延伸的传动索。
本发明所述前轮驱动后轮转向的自行车,该转向单元的齿条具有两个分别设置于两端且宽度大于所述传动件的齿宽的限位件。
本发明所述前轮驱动后轮转向的自行车,该转向单元的齿条具有两个分别设置于相反两端且高度大于所述传动件的齿深的限位件。
本发明所述前轮驱动后轮转向的自行车,该转向单元的传动件分别具有两个间隔设置于外周缘的连接孔,该传动带组具有两个相反两端分别卡设于所述连接孔且沿该车架本体交叉延伸的传动索。
本发明所述前轮驱动后轮转向的自行车,该转向单元的传动件分别还具有一个形成于外周面且供所述传动索靠置的容线槽。
本发明所述前轮驱动后轮转向的自行车,该转向单元的传动带组还具有两个分别沿该车架本体交叉延伸且供所述传动索穿伸的保护索套。
本发明所述前轮驱动后轮转向的自行车,该车架单元的车架本体具有一个供该把手杆枢设且呈水平的把手座、一个供该后叉杆枢设且呈水平的后轮座,及一个连接该把手座与该后轮座并供该前轮与该乘坐单元设置的主架。
本发明所述前轮驱动后轮转向的自行车,该车架单元的后轮座与该主架的连接夹角大于90度且小于150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借由该驱动单元设置于该车架本体并直接驱动该前轮前进,相较于一般链盘传动系统具有构造简单、成本降低等优点,再借由该转向单元使得该后轮单纯负责转向功能,由于该后轮在转向的同时没有受到骑乘者踩踏施力,因此能够减少转向动作所需力道,还具有提升操作性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前轮驱动后轮转向的自行车的第一个较佳实施例的一个组合侧视图;
图2是该第一个较佳实施例的一个侧视局部剖视图;
图3是该第一个较佳实施例的一个俯视局部剖视图;
图4是该第一个较佳实施例的一个使用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前轮驱动后轮转向的自行车的第二个较佳实施例的一个局部剖视图;
图6该第二个较佳实施例的一个使用示意图;及
图7是图6的一个局部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组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参阅图1、图2与图3,本发明前轮驱动后轮转向的自行车的第一个较佳实施例,包含一个车架单元1、一个驱动单元2、一个乘坐单元3及一个转向单元4。
该车架单元1包括一个大致呈X型的车架本体11、一个固设于该车架本体11前端下方的前叉杆12、一个枢设于该前叉杆12的前轮13、一个穿置枢设于该车架本体11后端下方的后叉杆14,及一个枢设于该后叉杆14的后轮15。
该车架本体11具有一个呈水平的把手座16、一个供该后叉杆14枢设且呈水平的后轮座17,及一个连接该把手座16与该后轮座17并供该前叉杆12设置的主架18。该后轮座17与该主架18的连接夹角大于90度且小于150度。
该驱动单元2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该前叉杆12两相反侧的曲柄21(图1中只显示一个),及两个分别枢设于所述曲柄21且能供骑乘者踩踏并借由所述曲柄21驱动该前轮13沿自身轴线转动前进的踏板22(图1中只显示一个)。
该乘坐单元3位于该前轮13与该后轮15上方,并包括一个设置于该主架18的座管31,及一个设置于该座管31的座垫32。
该转向单元4包括一个穿置枢设于该车架本体11前端上方的把手座16的把手杆41、两个分别固设于该把手杆41与该后叉杆14且分别位于该把手座16与该后轮座17内部的传动件42,及一个连接于所述传动件42且能连动所述传动件42沿相反方向转动的传动带组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件42分别为齿盘。
该传动带组5具有两个分别啮合于所述传动件42的齿状外周缘的齿条51、两个相反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齿条51末端且沿该主架18交叉延伸的传动索52,及两个分别沿该主架18交叉延伸地固设于该主架18并分别供所述传动索52穿伸的保护索套53。
所述齿条51各具有两个分别设置于两端的限位件54。所述限位件54宽度大于所述传动件42齿宽,且所述限位件54高度大于所述传动件42齿深。
骑乘时,骑乘者可以乘坐于该座垫32,并利用该座管31调整至舒适的高度后,就能够踩踏所述踏板22并驱动该前轮13前进。
配合参阅图4,转向时,可以转动该把手杆41,进而连动设置于该把手杆41的传动件42转动,利用啮合于前述传动件42上的齿条51随着转动而移动,再借由设置于所述齿条51两端的所述传动索52分别沿该主架18交叉延伸,使得另一齿条51会连动设置于该后叉杆14的传动件42沿相反于该把手杆41的转动方向转动,而能使设置于该后叉杆14的后轮15也跟着转动。由于所述限位件54宽度与高度分别大于所述传动件42的齿宽与齿深,因此能限制所述齿条51在所述传动件42上的行程,进而限制该把手杆41的左右转动角度,并将所述齿条51限位于该把手座16与该后轮座17内部。
借此,在踩踏所述踏板22并驱动该前轮13前进的同时,利用相反于该把手杆41的转动方向转动的该后轮15,使得本发明能沿着该把手杆41的转动方向前进。
通过上述组成,可以将本发明前轮驱动后轮转向的自行车的优点归纳如下:
一、借由该驱动单元2设置于该前叉杆12,能直接驱动该前轮13前进,相较于一般的链盘传动系统,本发明具有构造简单、减轻整体重量、降低成本等优点。
二、利用该转向单元4使得该后轮15单纯负责转向功能,由于该后轮15在转向的同时没有受到骑乘者踩踏施力,因此能够减少转向动作所需力道,还具有提升操作性的功效。
三、由于该车架本体11大致呈X型,且该主架18与呈水平的该后轮座17夹角大于90度且小于150度,因此,本发明除了可以增加置物空间的容量外,还因为置物空间位于该座垫32下方,因此能够降低放置物品后的整体重心,而具有提升骑乘稳定度的功效。
参阅图5、图6与图7,本发明前轮驱动后轮转向的自行车的第二个较佳实施例,大致上与该第一个较佳实施例相同,包含一个车架单元1、一个驱动单元2(图未示)、一个乘坐单元3(图未示)及一个转向单元4。
不同的地方在于,该转向单元4的传动件42大致呈圆盘状,并分别具有两个间隔设置于外周缘的连接孔421,及一个形成于外周面的容线槽422。
该传动带组5具有两个相反两端分别卡设于所述连接孔421且沿该主架18交叉延伸的传动索52,及两个分别沿该主架18交叉延伸地固设于该主架18并分别供所述传动索52穿伸的保护索套53。在骑乘者转动该把手杆41进行转向时,所述传动索52的末端能分别带动所述传动件42沿相反方向转动,并缓缓靠置于相对应的容线槽422。
如此,该第二个较佳实施例除了可达到与上述第一个较佳实施例相同的目的与功效外,还可以利用所述传动索52分别卡设于所述连接孔421,相较于第一个较佳实施例采用的齿盘与齿条结构,可以简化结构复杂度,而具有进一步降低成本的功效。
总的来说,本发明利用该驱动单元2设置于该前叉杆12,不需要链盘系统就能驱动该前轮13前进,再利用该转向单元4使得该后轮15单纯负责转向功能,可以减少转向动作所需力道,不仅结构简单、降低成本,还具有提升操作性的功效,故确实能达到本发明的创作目的。

Claims (10)

1.一种前轮驱动后轮转向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个车架单元,包括一个车架本体、一个枢设于该车架本体前端下方的前轮、一个穿置枢设于该车架本体后端下方的后叉杆,及一个枢设于该后叉杆的后轮;
一个驱动单元,设置于该车架本体且能供踩踏并驱动该前轮沿自身轴线转动前进;
一个乘坐单元,设置于该车架本体且位于该前轮与该后轮上方;及
一个转向单元,包括一个穿置枢设于该车架本体前端上方的把手杆、两个分别固设于该把手杆与该后叉杆的传动件,及一个连接于所述传动件且能连动所述传动件沿相反方向转动的传动带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轮驱动后轮转向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该车架单元的车架本体大致呈X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轮驱动后轮转向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该转向单元的传动件分别为齿盘,该传动带组具有两个分别啮合于所述传动件的齿状外周缘的齿条,及两个相反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齿条末端且沿该车架本体交叉延伸的传动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轮驱动后轮转向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该转向单元的齿条具有两个分别设置于两端且宽度大于所述传动件的齿宽的限位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轮驱动后轮转向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该转向单元的齿条具有两个分别设置于相反两端且高度大于所述传动件的齿深的限位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轮驱动后轮转向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该转向单元的传动件分别具有两个间隔设置于外周缘的连接孔,该传动带组具有两个相反两端分别卡设于所述连接孔且沿该车架本体交叉延伸的传动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前轮驱动后轮转向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该转向单元的传动件分别还具有一个形成于外周面且供所述传动索靠置的容线槽。
8.根据权利要求3或权利要求6所述的前轮驱动后轮转向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该转向单元的传动带组还具有两个分别沿该车架本体交叉延伸且供所述传动索穿伸的保护索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轮驱动后轮转向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该车架单元的车架本体具有一个供该把手杆枢设且呈水平的把手座、一个供该后叉杆枢设且呈水平的后轮座,及一个连接该把手座与该后轮座并供该前轮与该乘坐单元设置的主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前轮驱动后轮转向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该车架单元的后轮座与该主架的连接夹角大于90度且小于150度。
CN201310313413.0A 2012-07-27 2013-07-24 前轮驱动后轮转向的自行车 Pending CN10356926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27275A TW201404649A (zh) 2012-07-27 2012-07-27 前輪驅動後輪轉向的自行車
TW101127275 2012-07-2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69268A true CN103569268A (zh) 2014-02-12

Family

ID=500421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13413.0A Pending CN103569268A (zh) 2012-07-27 2013-07-24 前轮驱动后轮转向的自行车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69268A (zh)
NL (1) NL2011220C2 (zh)
TW (1) TW20140464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83808A (zh) * 2016-02-18 2018-11-23 科隆技术学院 双轮车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96032B (zh) * 2014-12-11 2017-08-21 Chun Ti Chang Front wheel drive rear steering wheel bik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54349A (en) * 1996-06-14 1999-09-21 Ruetzel; Ralf Scooter with front and rear wheel steering
CN200974577Y (zh) * 2006-11-23 2007-11-14 李文怡 休闲式前轮驱动自行车
CN201395216Y (zh) * 2009-01-16 2010-02-03 苏勇 X型自行车
CN201405971Y (zh) * 2009-05-25 2010-02-17 陈金益 前轮驱动后轮转向自行车
CN202243909U (zh) * 2011-05-31 2012-05-30 朱家兴 铰接式前轮驱动后轮转向齿轮传动自行车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54349A (en) * 1996-06-14 1999-09-21 Ruetzel; Ralf Scooter with front and rear wheel steering
CN200974577Y (zh) * 2006-11-23 2007-11-14 李文怡 休闲式前轮驱动自行车
CN201395216Y (zh) * 2009-01-16 2010-02-03 苏勇 X型自行车
CN201405971Y (zh) * 2009-05-25 2010-02-17 陈金益 前轮驱动后轮转向自行车
CN202243909U (zh) * 2011-05-31 2012-05-30 朱家兴 铰接式前轮驱动后轮转向齿轮传动自行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83808A (zh) * 2016-02-18 2018-11-23 科隆技术学院 双轮车
CN108883808B (zh) * 2016-02-18 2020-11-03 科隆技术学院 双轮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NL2011220A (en) 2014-01-28
TW201404649A (zh) 2014-02-01
NL2011220C2 (en) 2014-05-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32672U (zh) 滑板车转向装置及滑板车
CN103569268A (zh) 前轮驱动后轮转向的自行车
CN104691687A (zh) 带嵌件塑料主件的便携电动踏溜车
CN101342928A (zh) 棘轮式自行车驱动器
CN206871288U (zh) 一种新型省力杠杆传动自行车
CN202320689U (zh) 一种休闲娱乐自行车
CN204527474U (zh) 带嵌件塑料主件的便携电动踏溜车
CN203020501U (zh) 一种自行车传动装置
WO2013136320A1 (en) Bicycle's transmission system using less energy
CN201220731Y (zh) 前轮双驱动头控后轮转向自行车
CN201457663U (zh) 踏板自行车
CN201442631U (zh) 双速双向踏骑自行车
CN201745665U (zh) 正三轮电动微型轿车
CN202896801U (zh) 手脚并用车
CN205423699U (zh) 小型履带式拖拉机变速箱
CN202847944U (zh) 山地车
CN201559755U (zh) 儿童自行车
CN202923699U (zh) 一种电动三轮车方向盘
CN203005675U (zh) 双飞轮自行车
CN202439815U (zh) 一种双驱动自行车
CN203186521U (zh) 一种折叠式的四轮电动自行车
CN202379018U (zh) 一种新型自行车
CN201165284Y (zh) 前驱动后转向三轮车
CN203047421U (zh) 一种自行车
CN203111392U (zh) 后置方向舵的三轮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