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58743B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58743B
CN103558743B CN201210107007.4A CN201210107007A CN103558743B CN 103558743 B CN103558743 B CN 103558743B CN 201210107007 A CN201210107007 A CN 201210107007A CN 103558743 B CN103558743 B CN 1035587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ner
developing unit
container
casing
toner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0700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58743A (zh
Inventor
清水保
中植隆久
森田崇史
永岛辉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5587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587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587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587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96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developer unit or parts thereof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5/08 - G03G15/0894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04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the entire apparatus
    • G03G21/1623Means to access the interior of the apparatus
    • G03G21/1633Means to access the interior of the apparatus using doors or cov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6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 G03G21/167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for the developer uni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在节省空间的同时,能容易地更换显影装置和调色剂容器。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承载调色剂图像的像载体、向所述像载体的周向表面提供调色剂的显影装置、向所述显影装置补给所述调色剂的调色剂容器、用于送纸的送纸通道、以及箱体。箱体收容所述像载体、所述显影装置和所述调色剂容器。所述箱体包括第一面以及与所述第一面不同的第二面。所述调色剂容器从所述箱体内部通过所述第一面取出到所述箱体外部。所述显影装置从所述箱体内部通过所述第二面取出到所述箱体外部。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的图像形成装置通过向形成有静电潜影的感光鼓的周向表面提供预先准备的调色剂,在感光鼓的周向表面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在内部预先贮存有调色剂的显影器。由于显影器有耐用年限,所以该显影器需要定期更换。因此,以往的图像形成装置上,在与使用者相对的前面上设有开闭盖,用于从内部取出显影器。
此外,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收容有废调色剂容器,所述废调色剂容器用于回收将感光鼓周向表面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纸上后产生的废调色剂。当所述废调色剂容器装满废调色剂后需要更换。因此,在以往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侧面设置有开闭盖,用于从内部取出废调色剂容器。
而且,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上面设置有开闭盖,用于更换包含感光鼓的鼓单元,并且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背面设置有开闭盖,用于露出送纸的送纸通道。
在上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分别从前面、侧面、上面取出显影器、废调色剂容器、鼓单元,并使送纸通道从背面露出。因此,当设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时,需要打开前面、侧面、上面和背面各自的开闭盖所需的多余空间,使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设置场所受到限制。
此外,在小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有时显影器与感光鼓被单元化,当显影器内的调色剂耗尽时更换整个单元。但是,显影器的部件(例如显影辊)的耐用年限通常较长,如果为了补给调色剂而更换整个显影器,则会废弃还可以使用的部件,造成浪费。
因此,提出这样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即:将贮存有调色剂的调色剂容器组装在显影器上,并收容到该图像形成装置中,从而实现单独更换调色剂容器和显影器。在这种图像形成装置中,调色剂容器、显影器的更换方法例如存在以下的方法。
第一个方法是先将调色剂容器和显影器从装置取出,更换调色剂容器和显影器的某一方后,再组装到另一方上,并将组装后的部件放回装置内。可是,由于这种方法必须从装置内取出重量大的显影器,可能会因落下和碰撞而损伤显影器。此外,当把显影器和调色剂容器分开时,可能会从用于向显影器内部补给调色剂的调色剂补给口混入垃圾等异物。
第二个方法是将调色剂容器先于显影器从装置内取出。这种方法不能将显影器先于调色剂容器取出,因而不方便。此外,还有在显影器和调色剂容器之间设置调色剂输送通道、并把调色剂容器从调色剂输送通道取出的方法,但由于设置有调色剂输送通道,相应地造成图像形成装置大型化。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在节省空间的同时,能容易地更换显影装置和调色剂容器。
本发明一个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像载体、显影装置、调色剂容器、用于送纸的送纸通道、以及箱体。像载体在周向表面上承载调色剂图像。显影装置具有向所述像载体的周向表面提供调色剂的显影辊。调色剂容器组装在所述显影装置上,向所述显影装置补给所述调色剂。箱体收容所述像载体、所述显影装置和所述调色剂容器。所述调色剂容器包括:容器主体,贮存调色剂;筒形部,从所述容器主体的一个侧面的下部突出设置;调色剂排出口,设置在所述筒形部的先端下表面上;转动构件,将所述容器主体内的调色剂朝向所述调色剂排出口输送,且所述转动构件的一部分配置在所述筒形部的内部;以及容器齿轮,在所述筒形部的先端面上以露出方式配置,向所述转动构件输入转动驱动力,所述显影装置包括:显影外壳,为在沿所述显影辊的轴向的第一方向上长的形状;调色剂补给口,开设在所述显影外壳的左端部附近的顶板上,从所述调色剂排出口接收调色剂;以及输入齿轮,与所述容器齿轮啮合,向所述容器齿轮传递转动驱动力,所述箱体包括第一面以及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所述调色剂容器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被组装到所述显影装置,并且被从所述箱体内部通过所述第一面取出到所述箱体外部。所述显影装置从所述箱体内部通过所述第二面取出到所述箱体外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内部结构的断面图。
图2是表示显影装置和调色剂容器的组装状态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显影装置和调色剂容器的组装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显影装置单体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显影装置的内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6是调色剂容器单体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打开后盖状态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关闭前盖状态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打开前盖状态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内部结构的断面图。在此,图像形成装置1以黑白打印机为例,但图像形成装置也可以是复印机、传真装置或具备上述功能的数码复合机,此外还可以是形成彩色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
图像形成装置1包括具有大体长方体形箱体结构的主体外壳10(箱体)、收容在所述主体外壳10内的供纸部20、图像形成部30、定影部40和调色剂容器50。
主体外壳10具有箱体结构,并包括与使用者相对的前面(第一面)以及与前面相反一侧的后面(第二面),并且还包括左右侧面(第二面)、底面和上面(第一面)。主体外壳10的前面侧(图1的右侧)具有前盖11(第一盖)、后面侧具有后盖12(第二盖的一部分)。在调色剂用光时,用户通过打开前盖11,可以从主体外壳10的前面侧取出调色剂容器50。后盖12是在卡纸和维护时打开的盖。通过打开后盖12,能从主体外壳10的后面侧取出图像形成部30和定影部40的各单元。此外,在主体外壳10的上面具有排出形成图像后的薄片体的出纸部13。
供纸部20包括供纸盒21,所述供纸盒21收容进行图像形成处理的薄片体。所述供纸盒21可以从主体外壳10的前方侧向身前方向拉出。供纸盒21包括收容所述薄片体摞的薄片体收容空间、以及为了供纸把所述薄片体摞抬起的提升板等。在供纸盒21的后端侧的上部设置有薄片体抽出部21A。在所述薄片体抽出部21A配置有搓纸辊(省略图示),该搓纸辊用于把供纸盒21内的薄片体摞最上层的薄片体一张张抽出。
图像形成部30进行图像形成处理,在从供纸部20送出的薄片体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图像形成部30包括感光鼓31(像载体),以及配置在所述感光鼓31周围的带电装置32、曝光装置(在图1中没有表示)、显影装置33、转印辊34和清洁装置35。
感光鼓31绕轴转动,在感光鼓31的周向表面上形成有静电潜影和调色剂图像。感光鼓31可以采用非晶态硅(a-Si)类材料。带电装置32具有带电辊,该带电辊与感光鼓31抵接,使感光鼓31的表面均匀带电。曝光装置包括激光光源以及发射镜或透镜等光学设备,把基于个人计算机等外部装置的图像数据调制而成的光照射到感光鼓31的周向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影。
显影装置33向感光鼓31的周向表面提供调色剂,从而使感光鼓31上的所述静电潜影显影形成调色剂图像。显影装置33包括:显影辊331,承载向感光鼓31提供的调色剂;以及第一输送螺旋桨332和第二输送螺旋桨333,在显影外壳60(参照图2至图5)的内部边搅拌边循环输送显影剂(调色剂)。所述显影装置33具体如后所述。
转印辊34是用于将形成在感光鼓31的周向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薄片体上的辊,转印辊34与感光鼓31之间形成转印夹缝部。把与调色剂极性相反的转印偏压提供给所述转印辊34。清洁装置35具有清洁辊等,对转印调色剂图像后的感光鼓31的周向表面进行清扫。
定影部40进行定影处理,将转印的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薄片体上。定影部40包括:定影辊41,内部具有加热源;以及加压辊42,与所述定影辊41压力接触,并与定影辊41之间形成定影夹缝部。当转印了调色剂图像的薄片体通过所述定影夹缝部时,利用定影辊41的加热和加压辊42的按压,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薄片体上。
调色剂容器50(参照图6)贮存向显影装置33补给的调色剂。调色剂容器50包括作为调色剂的主要贮存部位的容器主体51、从容器主体51的一个侧面(在图1中为后面)的下部突出设置的筒形部52、覆盖容器主体51的另一侧面的盖构件53、以及收容在容器内部以输送调色剂的转动构件54。通过驱动转动构件54转动,将调色剂容器50内贮存的调色剂从设置在筒形部52的先端下表面上的调色剂排出口521提供到显影装置33内。另外,所述调色剂排出口521平时由接收了省略图示的弹簧构件所施加的作用力的容器闸板523封闭。当把调色剂容器50组装到显影装置33上时,容器闸板523与显影装置33的一部分发生干扰,容器闸板523移动从而打开调色剂排出口521。
为了输送薄片体,在主体外壳10内具有主输送通道22F(送纸通道)、翻转输送通道22B以及翻转单元25(第二盖的一部分),该翻转单元25具有用于形成上述输送通道22F、22B的输送导向面。主输送通道22F从供纸部20的薄片体抽出部21A经由图像形成部30和定影部40,延伸到出纸口14,该出纸口14与主体外壳10上面的出纸部13相对设置。当对薄片体进行双面印刷时,翻转输送通道22B用于使单面印刷后的薄片体返回到主输送通道22F中的图像形成部30上游。
在主输送通道22F中的比感光鼓31和转印辊34的转印夹缝部靠向上游,配置有对准辊对23。薄片体在对准辊对23处暂时停止,并进行偏离校正后,在用于图像转印的规定时刻向所述转印夹缝部送出。在主输送通道22F和翻转输送通道22B的适当部位上,配置有多个用于输送薄片体的输送辊对,例如在出纸口14的附近配置有出纸辊对24。
翻转输送通道22B形成在翻转单元25的外侧面和主体外壳10的后盖12的内表面之间。即,翻转单元25的外侧面用作翻转输送通道22B的一方的输送导向面。翻转输送通道22B的另一方的输送导向面是后盖12的内侧面。另一方面,翻转单元25的内侧面用作主输送通道22F的一方的输送导向面。主输送通道22F的另一方的输送导向面是主体外壳10一侧所具有的输送导向面。
在翻转单元25上安装有转印辊34和对准辊对23中的一方的辊。后盖12能绕设置在其下端的支点部121转动。此外,翻转单元25能绕设置在其下端的支点部250(参照图7)转动。在翻转输送通道22B中发生卡纸时,打开后盖12。在主输送通道22F中发生卡纸时、或者向外部取出感光鼓31的单元或显影装置33时,打开后盖12且打开翻转单元25。
接着,参照图2至图6,对显影装置33和调色剂容器50的结构、以及它们的配置关系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显影装置33和调色剂容器50的组装状态的俯视图,图3是其立体图,图4是显影装置33单体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显影装置33的内部结构的俯视图,图6是调色剂容器50单体的立体图。
显影装置33具有在一个方向(显影辊331的轴向)长的箱形的显影外壳60。在显影外壳60上形成有沿其长边方向延伸的开口部,从该开口部露出显影辊331的周向表面的一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显影外壳60以让其长边方向与主体外壳10的左右方向(第一方向)一致的方式,被组装在主体外壳10。
在显影外壳60左端附近的顶板60T上开设有调色剂补给口60H,所述调色剂补给口60H用于让该外壳内接收调色剂容器50所提供的调色剂。显影装置33和调色剂容器50组装成使所述调色剂补给口60H和调色剂容器50的调色剂排出口521在上下方向上重合。如图2中箭头A所示,可以在与显影外壳60的长边方向垂直的方向(前后方向/第二方向)上,把调色剂容器50在显影装置33上进行装拆。由于调色剂容器50俯视具有在一个方向上长的外壳形状,所以在把调色剂容器50安装在显影装置33上的状态下,形成俯视呈大体L形的结构件(参照图2)。
在顶板60T的上面配置有能沿左右方向滑动的显影闸板61。显影闸板61平时从施加作用力弹簧62接收朝向左侧的作用力。施加作用力弹簧62为螺旋弹簧,其各端部安装在弹簧座621、622上,所述弹簧座621、622分别设置在显影闸板61的右端边缘以及与该显影闸板61相邻的肋上。图4表示了打开调色剂补给口60H的状态,在未安装调色剂容器50的状态下,显影闸板61接收由施加作用力弹簧62施加的作用力而位于左侧,封闭调色剂补给口60H。
在调色剂容器50的筒形部52的先端边缘下部安装有按压板522。此外,在筒形部52的先端面上以露出方式配置有容器齿轮54G,所述容器齿轮54G用于向转动构件54输入转动驱动力。在显影外壳60的调色剂补给口60H的左侧深处配置有齿轮托架63,所述齿轮托架63包括输入齿轮631和联轴器632。联轴器632由设置在主体外壳10上的省略图示的电动机施加转动驱动力。在调色剂容器50安装于显影装置33的状态下,输入齿轮631与容器齿轮54G啮合,将所述转动驱动力传递给容器齿轮54G。
在显影装置33上安装调色剂容器50时,调色剂容器50的筒形部52朝向调色剂补给口60H,从前方向后方行进。此时,调色剂容器50的按压板522与处于封闭调色剂补给口60H状态下的显影闸板61发生干扰,使该显影闸板61向右侧移动。具体而言,突出设置在显影闸板61的上面上的斜行条状凸起623与按压板522发生干扰,克服施加作用力弹簧62的作用力,把显影闸板61向右侧推压。如果调色剂容器50的筒形部52进入到规定位置,则调色剂补给口60H完全打开,并且容器齿轮54G与输入齿轮631啮合。
此时,容器闸板523也与显影外壳60的一部分发生干扰,打开调色剂排出口521。由此,调色剂补给口60H和调色剂排出口521成为在上下重合的状态,可以从调色剂容器50向显影外壳60补给调色剂。当把调色剂容器50从主体外壳10拆下时,或者将显影装置33从主体外壳10拆下时,解除了按压板522对显影闸板61的按压。由此,显影闸板61封闭调色剂补给口60H,且容器闸板523封闭调色剂排出口521。因此,即使分别单独从主体外壳10取出显影装置33或调色剂容器50,调色剂也不会泄漏到主体外壳10内。
参照图5,显影外壳60具有内部空间600。在双组分显影方式的情况下,所述内部空间600中填充有由调色剂和载体组成的显影剂。在内部空间600中将载体与调色剂搅拌混合,使调色剂带电,并且将调色剂输送至显影辊331。调色剂被逐渐提供至显影辊331而消耗,并从调色剂容器50适当提供被消耗的部分。
利用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隔板601,将显影外壳60的内部空间600划分为在左右方向上长的第一通道602和第二通道603。隔板601的长度小于显影外壳60的左右方向宽度,隔板601的右端和左端分别具有第一连通部604和第二连通部605,分别使第一通道602和第二通道603连通。由此,在显影外壳60的内部形成从第一通道602、第一连通部604至第二通道603、第二连通部605的循环路径。
上述的调色剂补给口60H配置在第一通道602的左端附近的上方。在第一通道602中收容有第一输送螺旋桨332,在第二通道603中收容有第二输送螺旋桨333。第一、第二输送螺旋桨332、333分别包括轴、以及在所述轴的周向表面上突出设置成螺旋状的叶片构件。通过驱动第一输送螺旋桨332绕轴转动,向图5的箭头a所示方向输送显影剂。另一方面,通过驱动第二输送螺旋桨333绕轴转动,向箭头b所示方向输送显影剂。
通过驱动第一、第二输送螺旋桨332、333转动,沿上述的循环路径循环输送显影剂。对从调色剂补给口60H新补给的调色剂进行说明,该调色剂落入第一通道602中,与已有的显影剂混合,并利用第一输送螺旋桨332向箭头a所示方向输送。此时,对调色剂和载体进行搅拌,使调色剂带电。接着,调色剂从第一通道602的下游端经过第一连通部604进入第二通道603,并利用第二输送螺旋桨333向箭头b所示方向输送。在输送时,同样使调色剂带电,其一部分被提供到显影辊331的周向表面上。并且,剩余部分的调色剂和载体经过第二连通部605返回第一通道602的上游端。
以下,对向主体外壳10装拆显影装置33和调色剂容器50的方式进行说明。图7是表示打开后盖12状态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外观的立体图。在图7中,附图标记U表示主体外壳10的上面。此外,附图标记S表示主体外壳10的左右侧面,附图标记R表示后面,附图标记B表示底面。
如果使主体外壳10的后面R侧的后盖12以支点部121为支点朝向主体外壳10的后侧转动,且使翻转单元25以支点部250为支点朝向主体外壳10的后侧转动,则主体外壳10的内部露出。图7表示了露出该内部的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后盖12(盖构件)和翻转单元25组合而成的盖体相当于“第二盖”,所述翻转单元25配置在比该后盖靠向主体外壳的内侧。
如果主体外壳10的内部露出,则清洁装置35、感光鼓31、显影装置33的显影外壳60、以及对准辊对23的一方的辊23A露出。另外,显影装置33以显影外壳60的长边方向为水平方向的方式收容在主体外壳10内。
在翻转单元25的朝向主体外壳10内部的表面(内侧面)上,设置有输送导向面G,该输送导向面G形成主输送通道22F的一个面。在输送导向面G上设置有上述的对准辊对23的另一方的辊23B和转印辊34。通过使翻转单元25以支点部250为支点朝向图像形成装置1的内部转动,辊23B、转印辊34分别抵接在辊23A、感光鼓31上。
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使用者可以在打开后盖12和翻转单元25的状态下,从主体外壳10抽出显影装置33,或在主体外壳10上安装显影装置33。即,当对主体外壳10装拆显影装置33时,不需要装拆调色剂容器50和其它构件。使用者在从主体外壳10取出显影装置33时,只要打开后盖12和翻转单元25,并在保持显影外壳60的水平状态的情况下从主体外壳10将显影装置33抽出即可。此外,使用者在安装显影装置33时,只要在保持显影外壳60的水平状态的情况下,朝向后盖12和翻转单元25处于打开状态的主体外壳10的内部插入显影装置33即可。
在后盖12和翻转单元25打开时,主输送通道22F打开。即,兼用作卡纸处理等时打开的盖和装拆显影装置33时打开的盖。这样,有助于减少主体外壳10上设置的盖类的数量。
图8是表示关闭前盖11状态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外观的立体图。图9是表示打开前盖11状态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外观的立体图。主体外壳10的前面F侧的前盖11包括第一前盖11A、以及比第一前盖11A靠向下方的第二前盖11B。第一前盖11A利用铰链卡合部110与第二前盖11B卡合。第二前盖11B利用比铰链卡合部110靠向下方的转动轴111,转动自如地轴支承在主体外壳10上。
第一前盖11A和第二前盖11B以能在铰链卡合部110处弯折的状态,相对于主体外壳10一体转动。如果使用者握住第一前盖11A的上部拉向身前,则前盖11成为相对于主体外壳10打开的状态。图9表示了该状态。
如图9所示,当前盖11相对于主体外壳10成为打开的状态时,在第一外壳10的内部露出调色剂容器50。调色剂容器50以筒形部52一侧与显影装置33的显影外壳60的长边方向垂直的方式被组装在显影装置33上。因此,调色剂容器50的盖构件53成为朝向主体外壳10的前面方向的状态,因而盖构件53一侧露出。
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使用者可以在打开前盖11的状态下,从主体外壳10抽出调色剂容器50单体,或在主体外壳10上安装调色剂容器50单体。即,当对主体外壳10装拆调色剂容器50时,不需要装拆显影装置33和其它构件。使用者在从主体外壳10取出调色剂容器50时,仅需打开前盖11,并握住调色剂容器50的盖构件53,从主体外壳10的前面侧仅抽出调色剂容器50即可。
在将调色剂容器50安装到主体外壳10时,也是只要打开前盖11,并将调色剂容器50插入规定位置即可。另外,之所以从前盖11一侧装拆调色剂容器50,是因为调色剂容器50比显影装置33的更换频率高,所以优选从使用者容易处理的前盖11一侧进行装拆。
在显影装置33收容于主体外壳10内的状态下,如图7所示,以显影外壳60的长边方向为左右方向的方式收容显影装置33。另一方面,使用者在安装调色剂容器50时,握住调色剂容器50的盖构件53,并将调色剂容器50从前后方向插入主体外壳10内。并且,当调色剂容器50插入到规定位置时、即显影外壳60的调色剂补给口60H的位置与筒形部52的调色剂排出口521在上下方向上重合时,完成了调色剂容器50对显影装置33的组装。
本实施方式中的安装方式是调色剂容器50的安装方向(沿转动构件54轴向的方向)垂直于显影外壳60的长边方向(显影辊331的轴向)。这样,有助于将显影装置33和调色剂容器50从主体外壳10的不同面取出。
如果显影外壳60的长边方向与调色剂容器50的安装方向为同一方向,则沿着显影外壳60的顶面滑动安装调色剂容器50。这种安装方式自然地决定了调色剂容器50和显影装置33的安装顺序。即,如果没有在主体外壳10上安装显影装置33,则不能安装调色剂容器50。此外,如果不取下调色剂容器50,则不能从主体外壳10取出显影装置33。因此,将两者从主体外壳10的不同面取出就缺乏意义。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当打开后盖12和翻转单元25时,显影装置33以显影外壳60的长边方向为左右方向的状态露出,且当打开前盖11时,调色剂容器50的盖构件53露出。也可以代替于此,从上方对显影装置33组装调色剂容器50,并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上面U(第一面)上设置用于取出调色剂容器50的盖。此外,还可以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侧面S(第二面)上设置用于取出显影装置33的盖。
此外,作为“第二盖”的一例,说明了后盖12和翻转单元25组合而成的盖体。第二盖也可以是在一个面上具有输送导向面的单纯的盖体。
如上所述,按照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在主体外壳10上设置有:前盖11,用于将调色剂容器50取出到外部;以及后盖12,用于将显影装置33取出到外部。
由此,可以通过打开不同面的盖来分别更换显影装置33和调色剂容器50。因此,在需要更换显影装置33和调色剂容器50中的一方时,可以降低错误地更换了另一方的可能性。
此外,由于通过打开前盖11就能够取出调色剂容器50,所以不用取出显影装置33就可以更换调色剂容器50。由此,与更换调色剂容器50时也需要取出显影装置33的情况不同,可以防止损伤显影装置33。
而且,在主体外壳10的前面F上设置有前盖11,在后面R上设置有后盖12。即,通过相对的面,分别装拆调色剂容器50和显影装置33。因此,与在主体外壳10的前面、两侧面和背面设置盖的情况不同,提高了图像形成装置1的设置场所的自由度。
并且,当打开后盖12和翻转单元25时,露出了形成主输送通道22F的一个面的输送导向面G。即,由于兼用作卡纸处理等时打开的盖和装拆显影装置33时打开的盖,所以能够减少主体外壳10上设置的盖类的数量。

Claims (5)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像载体,在其周向表面上承载调色剂图像;
显影装置,具有向所述像载体的周向表面提供调色剂的显影辊;
调色剂容器,组装在所述显影装置上,向所述显影装置补给所述调色剂;
送纸通道,用于送纸;以及
箱体,收容所述像载体、所述显影装置和所述调色剂容器;其中,
所述调色剂容器包括:
容器主体,贮存调色剂;
筒形部,从所述容器主体的一个侧面的下部突出设置;
调色剂排出口,设置在所述筒形部的先端下表面上;
转动构件,将所述容器主体内的调色剂朝向所述调色剂排出口输送,且所述转动构件的一部分配置在所述筒形部的内部;以及
容器齿轮,在所述筒形部的先端面上以露出方式配置,向所述转动构件输入转动驱动力,
所述显影装置包括:
显影外壳,为在沿所述显影辊的轴向的第一方向上长的形状;
调色剂补给口,开设在所述显影外壳的左端部附近的顶板上,
从所述调色剂排出口接收调色剂;以及
输入齿轮,与所述容器齿轮啮合,向所述容器齿轮传递转动驱动力,
所述箱体包括第一面以及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
所述调色剂容器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被组装到所述显影装置,并且被从所述箱体内部通过所述第一面取出到所述箱体外部,
所述显影装置被从所述箱体内部通过所述第二面取出到所述箱体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盖,设置在所述第一面上,在从所述箱体内部朝向所述箱体外部取出所述调色剂容器时被打开;以及
第二盖,设置在所述第二面上,在从所述箱体内部朝向所述箱体外部取出所述显影装置时被打开;
在所述第二盖上设置有输送导向面,所述输送导向面形成所述送纸通道的一个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具有与使用者相对的前面以及与所述前面相反一侧的后面,并且还具有左右侧面、上面和底面,
所述第一面是所述前面,
所述第二面是所述后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影装置包括:在封闭所述调色剂补给口的状态和打开所述调色剂补给口的状态之间滑动的闸板;以及在使所述闸板封闭所述调色剂补给口的方向对所述闸板施加作用力的施加作用力弹簧,
所述调色剂容器包括按压板,所述按压板配置在所述调色剂排出口的附近,
在所述调色剂容器组装在所述显影装置的状态下,所述按压板按压所述闸板,使所述调色剂补给口处于打开状态,并且所述调色剂补给口和所述调色剂排出口处于上下重合的状态,
当从所述箱体取出所述调色剂容器时,或者从所述箱体取出所述显影装置时,解除所述按压板对所述闸板的按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纸通道包括:在纸张上进行单面印刷时使用的主输送通道;以及在纸张上进行双面印刷时使用的翻转输送通道,
所述第二盖包括:
盖构件,能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箱体上,用于打开所述第二面;以及
翻转单元,在比所述盖构件靠向所述箱体的内侧,能转动地安装于该箱体,并且所述翻转单元形成所述主输送通道的一方的输送导向面和所述翻转输送通道的一方的输送导向面,
通过使所述盖构件和翻转单元相对于所述箱体打开,所述主输送通道被打开。
CN201210107007.4A 2011-04-14 2012-04-12 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35587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90314 2011-04-14
JP2011-090314 2011-04-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58743A CN103558743A (zh) 2014-02-05
CN103558743B true CN103558743B (zh) 2016-12-14

Family

ID=459995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07007.4A Active CN103558743B (zh) 2011-04-14 2012-04-12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862029B2 (zh)
EP (1) EP2511775B1 (zh)
JP (1) JP5767999B2 (zh)
KR (1) KR101331459B1 (zh)
CN (1) CN10355874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86460B2 (ja) * 2011-04-15 2012-11-28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449298B2 (ja) * 2011-11-25 2014-03-19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775836B2 (ja) * 2012-02-24 2015-09-09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248752B2 (ja) * 2014-03-28 2017-12-2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KR101589504B1 (ko) 2014-06-03 2016-01-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사진방식 화상형성장치
JP6769108B2 (ja) * 2016-05-23 2020-10-1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36722A (zh) * 2005-09-22 2007-03-28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66732A (en) * 1990-09-14 1992-11-24 Mita Industrial Co., Ltd. Developer agitating method and developer agitating apparatus
JP2002187324A (ja) * 2000-10-11 2002-07-02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の開閉部スイッチ機構
JP3880429B2 (ja) * 2002-04-01 2007-02-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6975830B2 (en) 2002-09-12 2005-12-13 Ricoh Company, Limite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rocess cartridge, and waste toner recovery device
JP2004151274A (ja) * 2002-10-30 2004-05-27 Hitachi Ltd 画像形成装置
KR100547129B1 (ko) 2003-07-04 2006-01-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사진방식 인쇄기
JP2005345536A (ja) * 2004-05-31 2005-12-15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ける現像装置
JP2006163292A (ja) 2004-12-10 2006-06-22 Ricoh Co Ltd 現像装置
JP2006208821A (ja) * 2005-01-28 2006-08-10 Ricoh Co Ltd 現像装置、これを備えた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208846B2 (en) 2007-02-28 2012-06-26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 locking mechanism for preventing a conveyance unit from being pulled out from th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KR100873443B1 (ko) 2007-06-25 2008-12-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토너 카트리지 고정장치, 이를 구비한 화상형성장치, 토너카트리지, 토너 카트리지의 장착방법 및 탈착방법
JP4453047B2 (ja) * 2007-07-31 2010-04-2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416025B2 (ja) * 2007-09-28 2010-02-1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086417A (ja) 2007-10-01 2009-04-23 Canon Inc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013305A (ja) * 2009-06-30 2011-01-20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
KR101608062B1 (ko) * 2009-08-28 2016-03-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착탈가능한 토너 카트리지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화상형성장치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36722A (zh) * 2005-09-22 2007-03-28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11775A2 (en) 2012-10-17
CN103558743A (zh) 2014-02-05
KR20120117668A (ko) 2012-10-24
JP5767999B2 (ja) 2015-08-26
EP2511775A3 (en) 2013-05-15
JP2012230372A (ja) 2012-11-22
US20120263495A1 (en) 2012-10-18
KR101331459B1 (ko) 2013-11-20
US8862029B2 (en) 2014-10-14
EP2511775B1 (en) 2019-0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58743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498497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91901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740324B2 (ja) 現像剤収容容器及びこれが適用された画像形成装置
US879280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mechanism for restricting removal of developing device
JP5012087B2 (ja)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4081290B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调色剂容器
JP498313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現像剤カートリッジ
JP6447271B2 (ja)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995888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development device
CN102736483B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调色剂容器
US9207630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toner case
JP5719237B2 (ja) トナー補給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498312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21540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234219A (ja) トナーコンテナ
JP2010266754A (ja) 現像剤カートリッジ
JP521125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15724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234221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トナーコンテナ
JP2019008104A (ja) 現像剤収容容器、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06502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165068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現像剤カートリッ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