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54484A - 一种类水滑石-聚酰胺功能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类水滑石-聚酰胺功能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54484A
CN103554484A CN201310474061.7A CN201310474061A CN103554484A CN 103554484 A CN103554484 A CN 103554484A CN 201310474061 A CN201310474061 A CN 201310474061A CN 103554484 A CN103554484 A CN 1035544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ghite
matrix material
anion
polymeric amide
hydrotalc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7406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54484B (zh
Inventor
李宏林
吴玉程
杨桂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31047406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54484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544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544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544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544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Processes Of Treat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AREA)
  • Polyamid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新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类水滑石-聚酰胺功能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由100份聚酰胺单体、0.5~2份阴离子插层改性的类水滑石、0.2~0.5份活化剂和2~5份催化剂制成。将各种功能性的类水滑石分散于聚酰胺单体中,利用聚酰胺单体反应挤出原位聚合得到类水滑石-聚酰胺功能纳米复合材料。由于阴离子插层改性水滑石具有光、电、磁、生物等功能性,因此制备的功能纳米复合材料也具有多功能化,有望应用于电子、机械、食品包装、光、电、磁、生物医药、汽车配件、输送带等领域。采用双螺杆挤出反应工艺,有利于类水滑石在基体中均匀、呈纳米级分散,这使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在所含填料较少时具有较优异的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类水滑石-聚酰胺功能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新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类水滑石-聚酰胺功能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原位聚合方法制备的聚酰胺复合材料,因其具有所含填料较少、性能较高等特点而得到广泛研究。原位聚合法制备层状粘土/聚酰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十分活跃,并获得了良好的发展。
聚酰胺的反应挤出原位聚合工艺在能够促使内酰胺阴离子产生的催化剂以及通常能够促进生成聚合反应增长中心的助催化剂(活性剂)存在的情况下,内酰胺的阴离子聚合反应可在几分钟内以90%-95%的转化率生成高分子量的聚酰胺;已经有人采用反应挤出工艺成功制备了蒙脱土/聚酰胺纳米复合材料,但还未见到反应挤出工艺制备水滑石/聚酰胺纳米复合材料的相关报道。
水滑石(LDHs)是一种阴离子黏土,水滑石的化学组成决定其具有离子交换能力、吸附和催化等性能;同时还具有耐热性、耐辐射性和耐酸碱性,因而成为在吸附、离子交换和催化以及光、电、磁等方面都具有巨大潜力和极具诱人前景的新材料。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实验室已经可以成功制备各种功能性阴离子插层的类水滑石。将这些功能性阴离子插层的类水滑石与其他材料复合,以得到功能性的复合材料,将是一项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类水滑石-聚酰胺功能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各种功能性阴离子插层的类水滑石分散于聚酰胺单体中,利用聚酰胺单体反应挤出原位聚合得到功能纳米复合材料,可以通过调节类水滑石和内酰胺的种类,从而得到多种功能纳米复合材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类水滑石-聚酰胺功能纳米复合材料,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聚酰胺单体               100份;
阴离子插层改性的类水滑石 0.5~2份;
催化剂                   2~5份;
活化剂                   0.2~0.5份;
其中,
所述聚酰胺单体选自丁内酰胺、己内酰胺、辛内酰胺、庚内酰胺或十二内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物;
所述阴离子插层改性的类水滑石中的阴离子选自有机阴离子、聚合物阴离子、配合物阴离子、同多或杂多阴离子、生物化学阴离子中的一种;
所述催化剂选自内酰胺金属化合物、碱金属、碱金属氢化物、碱金属氢氧化物、碱金属醇盐或Na2CO3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物;
所述活化剂选自异氰酸酯、N-乙酰基己内酰胺、酰氯或酸酐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物。
优选的,阴离子插层改性的类水滑石中,有机阴离子选自已二酸根、丙二酸根或对苯二甲酸根,聚合物阴离子选自聚乙烯基磺酸盐(poly(vinylsulfonate))、聚苯乙烯基磺酸盐(polytyrenesulfonate)、聚丙烯酸盐(polyacrylate)、聚苯胺(polyaniline)、离子化的聚乙烯醇(ionized polyvinyl alcohol)、聚乙烯基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或偶数聚苯乙烯(even polystyreneoligomer anion)中的聚合体阴离子,配合物阴离子选自[Fe(CN)6]3-、[Fe(CN)6]4-或[Zn(BSP)3]4-,同多或杂多阴离子选自[PMo12O40]3-、[PW12O40]3-或[SiW9V3O40]7-,生物化学阴离子源自于苏氨酸(Thr)、脯氨酸(Pro)、天冬氨酸(Asp)、甘氨酸(Gly)、丝氨酸(Ser)、色氨酸(Tyr)、苯丙氨酸(Phe)、DNA、CMP、AMP、GMP、ATP或ADP中。
优选的,催化剂中,内酰胺金属化合物为己内酰胺钠,碱金属为钠、钾或锂,碱金属氢化物为NaH或LiH,碱金属氢氧化物为NaOH或KOH,碱金属醇盐选自甲醇钾或甲醇钠。
优选的,活化剂中,异氰酸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酰氯为乙酰氯或苯甲酰氯,酸酐为乙酸酐或邻苯二甲酸酐。
优选的,所述阴离子插层改性的类水滑石为镁铝水滑石或锌铝水滑石。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类水滑石-聚酰胺功能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反应挤出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①、将100份聚酰胺单体和0.5~2份阴离子插层改性的类水滑石放入容器中,通氮气保护,升温至80~100℃机械搅拌1~5h,等分成两份并分别放入一容器中;
②、向其中一容器中放入2~5份催化剂,向另一容器中放入0.2~0.5份活化剂,两个容器均减压蒸馏20~60min,以除去水分;
③、将两个容器中的除水后产物分别加入至双螺杆挤出反应设备的两个加料灌中,加料灌温度保持在100~150℃,调节两个加料灌的加料速度使其与双螺杆的挤出速度保持一致均为50~600r/min,控制双螺杆挤出反应设备的反应温度为100~300℃,反应时间为10~20min,所得聚合物再经过冷却、切粒和干燥处理。
优选的,阴离子插层改性的类水滑石中,有机阴离子选自已二酸根、丙二酸根或对苯二甲酸根,聚合物阴离子选自聚乙烯基磺酸盐(poly(vinylsulfonate))、聚苯乙烯基磺酸盐(polytyrenesulfonate)、聚丙烯酸盐(polyacrylate)、聚苯胺(polyaniline)、离子化的聚乙烯醇(ionized polyvinyl alcohol)、聚乙烯基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或偶数聚苯乙烯(even polystyreneoligomer anion)中的聚合体阴离子,配合物阴离子选自[Fe(CN)6]3-、[Fe(CN)6]4-或[Zn(BSP)3]4-,同多或杂多阴离子选自[PMo12O40]3-、[PW12O40]3-或[SiW9V3O40]7-,生物化学阴离子源自于苏氨酸(Thr)、脯氨酸(Pro)、天冬氨酸(Asp)、甘氨酸(Gly)、丝氨酸(Ser)、色氨酸(Tyr)、苯丙氨酸(Phe)、DNA、CMP、AMP、GMP、ATP或ADP中。
优选的,催化剂中,内酰胺金属化合物为己内酰胺钠,碱金属为钠、钾或锂,碱金属氢化物为NaH或LiH,碱金属氢氧化物为NaOH或KOH,碱金属醇盐选自甲醇钾或甲醇钠。
优选的,活化剂中,异氰酸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酰氯为乙酰氯或苯甲酰氯,酸酐为乙酸酐或邻苯二甲酸酐。
优选的,所述阴离子插层改性的类水滑石为镁铝水滑石或锌铝水滑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表现在:
1)、本发明将各种功能性阴离子插层的类水滑石分散于聚酰胺单体中,利用聚酰胺单体反应挤出原位聚合得到功能纳米复合材料。可以通过调节类水滑石和内酰胺的种类,从而得到多种功能纳米复合材料。同时,由于含有的阴离子插层改性水滑石具有光、电、磁、生物等功能性,该材料具有多功能化,有望应用于电子、机械、食品包装、光、电、磁、生物医药、汽车配件、输送带等领域。
2)、本发明采用双螺杆挤出反应制备工艺,有利于类水滑石在基体中均匀分散,且可出现了部分板层剥离的类水滑石,类水滑石在基体中呈纳米级分散,这使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在所含填料较少时具有较优异的性能。
3)、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成本低,操作简单,反应时间较短,可连续大规模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2制备的类水滑石-聚酰胺紫外吸收功能纳米复合材料的扫描电镜照片图。其中图1a和图1b分别为产物的低、高倍率扫描电镜照片。
图2是实施例2制备的类水滑石-聚酰胺紫外吸收功能纳米复合材料、双甲氧基苯甲酸根离子插层改性的类水滑石(该实施例所用原料)及尼龙6的紫外吸收光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①、将2000g聚酰胺单体(丁内酰胺)和10g阴离子插层改性的类水滑石(双甲氧基苯甲酸根离子插层改性的类水滑石,MgAl-LDH-PMOBA,具有紫外吸收功能)放入容器中,通氮气保护,升温至80℃机械搅拌1h,等分成两份并分别放入一容器中。
②、向其中一容器中放入100g催化剂(Na2CO3),向另一容器中放入4g活化剂(戊酰氯),两个容器均减压蒸馏30min,以除去水分。
③、将两个容器中的除水后产物分别加入至双螺杆挤出反应设备的两个加料灌中,加料灌温度保持在100℃,调节两个加料灌的加料速度使其与双螺杆的挤出速度保持一致均为550r/min,控制双螺杆挤出反应设备的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为15min,所得聚合物再经过冷却、切粒和干燥处理,即得近似于图1和图2曲线所示的类水滑石-聚酰胺功能纳米复合材料。
实施例2
①、将2000g聚酰胺单体(己内酰胺,CL)和20g阴离子插层改性的类水滑石(双甲氧基苯甲酸根离子插层改性的类水滑石,MgAl-LDH-PMOBA,具有紫外吸收功能)放入容器中,通氮气保护,升温至85℃机械搅拌2h,等分成两份并分别放入一容器中。
②、向其中一容器中放入40g催化剂(己内酰胺钠,CLNa),向另一容器中放入10g活化剂(2,4-甲苯二异氰酸酯,又名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两个容器均减压蒸馏20min,以除去水分。
③、将两个容器中的除水后产物分别加入至双螺杆挤出反应设备的两个加料灌中,加料灌温度保持在120℃,调节两个加料灌的加料速度使其与双螺杆的挤出速度保持一致均为350r/min,控制双螺杆挤出反应设备的反应温度为250℃,反应时间为10min,所得聚合物再经过冷却、切粒和干燥处理,即得。
从图1a可以看出发现类水滑石在复合材料中分布比较均匀,放大图片(图1b)显示在类水滑石中存在部分板层剥离的类水滑石,其中类水滑石的板层厚度大约50nm。分布比较均匀主要得益于双螺杆挤出过程中的捏合作用,部分板层剥离类水滑石的存在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类水滑石层间阴离子是有机阴离子双甲氧基苯甲酸根离子使得其板层间距较大,己内酰胺分子容易进入其层间发生阴离子开环聚合撑大片层间距,另一方面得益于双螺杆挤出过程中的捏合作用使己内酰胺分子更易进入类水滑石层间发生聚合撑大片层间距。
从图2可以看到,在近紫外波长为310~380nm范围内,复合材料对紫外线的吸收度优于PA6(尼龙6),尤其在波长350~360nm范围内,其间PA6对紫外线的吸收度为0.55%,而复合材料对紫外线的吸收度最高达0.9%,提高了将近一倍。在远紫外波长240~310nm范围内,复合材料对紫外线的吸收度与PA6相差不大。另外,从图2中还可以看出,双甲氧基苯甲酸根离子插层改性的类水滑石主要吸收的紫外线波长为280~324nm,而复合材料吸收的紫外线波长为280~380nm,因此,复合材料比双甲氧基苯甲酸根离子插层改性的类水滑石的吸收范围更宽,这是因为PA6上助色团的增加,对紫外线的吸收能力加强且红移了。
实施例3
①、将2000g聚酰胺单体(辛内酰胺)和16g阴离子插层改性的类水滑石(双甲氧基苯甲酸根离子插层改性的类水滑石,ZnAl-LDH-PMOBA)放入容器中,通氮气保护,升温至90℃机械搅拌5h,等分成两份并分别放入一容器中。
②、向其中一容器中放入60g催化剂(NaH),向另一容器中放入6g活化剂(邻苯二甲酸酐),两个容器均减压蒸馏25min,以除去水分。
③、将两个容器中的除水后产物分别加入至双螺杆挤出反应设备的两个加料灌中,加料灌温度保持在150℃,调节两个加料灌的加料速度使其与双螺杆的挤出速度保持一致均为80r/min,控制双螺杆挤出反应设备的反应温度为300℃,反应时间为18min,所得聚合物再经过冷却、切粒和干燥处理,即得近似于图1和图2曲线所示的类水滑石-聚酰胺功能纳米复合材料。
实施例4
①、将2000g聚酰胺单体(庚内酰胺)和40g阴离子插层改性的类水滑石(十二烷基硫酸根离子插层改性的类水滑石,MgAl-LDH-DS)放入容器中,通氮气保护,升温至100℃机械搅拌4h,等分成两份并分别放入一容器中。
②、向其中一容器中放入90g催化剂(LiH),向另一容器中放入4.4g活化剂(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两个容器均减压蒸馏35min,以除去水分。
③、将两个容器中的除水后产物分别加入至双螺杆挤出反应设备的两个加料灌中,加料灌温度保持在125℃,调节两个加料灌的加料速度使其与双螺杆的挤出速度保持一致均为580r/min,控制双螺杆挤出反应设备的反应温度为275℃,反应时间为14min,所得聚合物再经过冷却、切粒和干燥处理,即得近似于图1所示的类水滑石-聚酰胺功能纳米复合材料。
实施例5
①、将2000g聚酰胺单体(十二内酰胺,又名尼龙12)和32g阴离子插层改性的类水滑石(十二烷基硫酸根离子插层改性的类水滑石,MgAl-LDH-DS)放入容器中,通氮气保护,升温至95℃机械搅拌3h,等分成两份并分别放入一容器中。
②、向其中一容器中放入50g催化剂(NaOH),向另一容器中放入7g活化剂(乙酸酐),两个容器均减压蒸馏60min,以除去水分。
③、将两个容器中的除水后产物分别加入至双螺杆挤出反应设备的两个加料灌中,加料灌温度保持在145℃,调节两个加料灌的加料速度使其与双螺杆的挤出速度保持一致均为600r/min,控制双螺杆挤出反应设备的反应温度为185℃,反应时间为16min,所得聚合物再经过冷却、切粒和干燥处理,即得近似于图1所示的类水滑石-聚酰胺功能纳米复合材料。
实施例6
①、将2000g聚酰胺单体(十二内酰胺,尼龙12)和36g阴离子插层改性的类水滑石(十二烷基硫酸根离子插层改性的类水滑石,MgAl-LDH-DS)放入容器中,通氮气保护,升温至100℃机械搅拌5h,等分成两份并分别放入一容器中。
②、向其中一容器中放入70g催化剂(KOH),向另一容器中放入9g活化剂(N-乙酰基己内酰胺),两个容器均减压蒸馏45min,以除去水分。
③、将两个容器中的除水后产物分别加入至双螺杆挤出反应设备的两个加料灌中,加料灌温度保持在115℃,调节两个加料灌的加料速度使其与双螺杆的挤出速度保持一致均为50r/min,控制双螺杆挤出反应设备的反应温度为225℃,反应时间为17min,所得聚合物再经过冷却、切粒和干燥处理,即得近似于图1所示的类水滑石-聚酰胺功能纳米复合材料。
实施例7
①、将2000g聚酰胺单体(庚内酰胺)和30g阴离子插层改性的类水滑石(磷酸二氢根阴离子插层改性的类水滑石,MgAl-LDH-H2PO4,具有红外吸收功能)放入容器中,通氮气保护,升温至80℃机械搅拌1h,等分成两份并分别放入一容器中。
②、向其中一容器中放入50g催化剂(甲醇钾),向另一容器中放入9g活化剂(苯甲酰氯),两个容器均减压蒸馏50min,以除去水分。
③、将两个容器中的除水后产物分别加入至双螺杆挤出反应设备的两个加料灌中,加料灌温度保持在135℃,调节两个加料灌的加料速度使其与双螺杆的挤出速度保持一致均为450r/min,控制双螺杆挤出反应设备的反应温度为125℃,反应时间为12min,所得聚合物再经过冷却、切粒和干燥处理,即得近似于图1所示的类水滑石-聚酰胺功能纳米复合材料。
实施例8
①、将2000g聚酰胺单体(己内酰胺)和24g阴离子插层改性的类水滑石(磷酸二氢根阴离子插层改性的类水滑石,MgAl-LDH-H2PO4)放入容器中,通氮气保护,升温至95℃机械搅拌3h,等分成两份并分别放入一容器中。
②、向其中一容器中放入80g催化剂(甲醇钠),向另一容器中放入8g活化剂(N-乙酰基己内酰胺),两个容器均减压蒸馏55min,以除去水分。
③、将两个容器中的除水后产物分别加入至双螺杆挤出反应设备的两个加料灌中,加料灌温度保持在105℃,调节两个加料灌的加料速度使其与双螺杆的挤出速度保持一致均为250r/min,控制双螺杆挤出反应设备的反应温度为150℃,反应时间为16min,所得聚合物再经过冷却、切粒和干燥处理,即得近似于图1所示的类水滑石-聚酰胺功能纳米复合材料。
实施例9
①、将2000g聚酰胺单体(辛内酰胺)和24g阴离子插层改性的类水滑石(磷酸二氢根阴离子插层改性的类水滑石,MgAl-LDH-H2PO4)放入容器中,通氮气保护,升温至90℃机械搅拌4h,等分成两份并分别放入一容器中。
②、向其中一容器中放入60g催化剂(金属锂),向另一容器中放入5.6g活化剂(N-乙酰基己内酰胺),两个容器均减压蒸馏40min,以除去水分。
③、将两个容器中的除水后产物分别加入至双螺杆挤出反应设备的两个加料灌中,加料灌温度保持在125℃,调节两个加料灌的加料速度使其与双螺杆的挤出速度保持一致均为150r/min,控制双螺杆挤出反应设备的反应温度为180℃,反应时间为20min,所得聚合物再经过冷却、切粒和干燥处理,即得近似于图1所示的类水滑石-聚酰胺功能纳米复合材料。
实施例1~9制备的类水滑石-聚酰胺功能纳米复合材料,其力学性能检测,如下表所示。
Figure BDA0000394209010000121
Figure BDA0000394209010000131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的构思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构思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类水滑石-聚酰胺功能纳米复合材料,其特征是该复合材料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聚酰胺单体                100份;
阴离子插层改性的类水滑石  0.5~2份;
催化剂                    2~5份;
活化剂                    0.2~0.5份;
其中,
所述聚酰胺单体选自丁内酰胺、己内酰胺、辛内酰胺、庚内酰胺或十二内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物;
所述阴离子插层改性的类水滑石中的阴离子选自有机阴离子、聚合物阴离子、配合物阴离子、同多或杂多阴离子、生物化学阴离子中的一种;
所述催化剂选自内酰胺金属化合物、碱金属、碱金属氢化物、碱金属氢氧化物、碱金属醇盐或Na2CO3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物;
所述活化剂选自异氰酸酯、N-乙酰基己内酰胺、酰氯或酸酐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类水滑石-聚酰胺功能纳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阴离子插层改性的类水滑石中,有机阴离子选自已二酸根、丙二酸根或对苯二甲酸根,聚合物阴离子选自聚乙烯基磺酸盐、聚苯乙烯基磺酸盐、聚丙烯酸盐、聚苯胺、离子化的聚乙烯醇、聚乙烯基乙二醇或偶数聚苯乙烯中的聚合体阴离子,配合物阴离子选自[Fe(CN)6]3-、[Fe(CN)6]4-或[Zn(BSP)3]4-,同多或杂多阴离子选自[PMo12O40]3-、[PW12O40]3-或[SiW9V3O40]7-,生物化学阴离子源自于苏氨酸、脯氨酸、天冬氨酸、甘氨酸、丝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DNA、CMP、AMP、GMP、ATP或ADP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类水滑石-聚酰胺功能纳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催化剂中,内酰胺金属化合物为己内酰胺钠,碱金属为钠、钾或锂,碱金属氢化物为NaH或LiH,碱金属氢氧化物为NaOH或KOH,碱金属醇盐选自甲醇钾或甲醇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类水滑石-聚酰胺功能纳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活化剂中,异氰酸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酰氯为乙酰氯或苯甲酰氯,酸酐为乙酸酐或邻苯二甲酸酐。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类水滑石-聚酰胺功能纳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阴离子插层改性的类水滑石为镁铝水滑石或锌铝水滑石。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类水滑石-聚酰胺功能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反应挤出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①、将100份聚酰胺单体和0.5~2份阴离子插层改性的类水滑石放入容器中,通氮气保护,升温至80~100℃机械搅拌1~5h,等分成两份并分别放入一容器中;
②、向其中一容器中放入2~5份催化剂,向另一容器中放入0.2~0.5份活化剂,两个容器均减压蒸馏20~60min,以除去水分;
③、将两个容器中的除水后产物分别加入至双螺杆挤出反应设备的两个加料灌中,加料灌温度保持在100~150℃,调节两个加料灌的加料速度使其与双螺杆的挤出速度保持一致均为50~600r/min,控制双螺杆挤出反应设备的反应温度为100~300℃,反应时间为10~20min,所得聚合物再经过冷却、切粒和干燥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类水滑石-聚酰胺功能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阴离子插层改性的类水滑石中,有机阴离子选自已二酸根、丙二酸根或对苯二甲酸根,聚合物阴离子选自聚乙烯基磺酸盐、聚苯乙烯基磺酸盐、聚丙烯酸盐、聚苯胺、离子化的聚乙烯醇、聚乙烯基乙二醇或偶数聚苯乙烯中的聚合体阴离子,配合物阴离子选自[Fe(CN)6]3-、[Fe(CN)6]4-或[Zn(BSP)3]4-,同多或杂多阴离子选自[PMo12O40]3-、[PW12O40]3-或[SiW9V3O40]7-,生物化学阴离子源自于苏氨酸、脯氨酸、天冬氨酸、甘氨酸、丝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DNA、CMP、AMP、GMP、ATP或ADP中。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类水滑石-聚酰胺功能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催化剂中,内酰胺金属化合物为己内酰胺钠,碱金属为钠、钾或锂,碱金属氢化物为NaH或LiH,碱金属氢氧化物为NaOH或KOH,碱金属醇盐选自甲醇钾或甲醇钠。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类水滑石-聚酰胺功能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活化剂中,异氰酸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酰氯为乙酰氯或苯甲酰氯,酸酐为乙酸酐或邻苯二甲酸酐。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类水滑石-聚酰胺功能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阴离子插层改性的类水滑石为镁铝水滑石或锌铝水滑石。
CN201310474061.7A 2013-10-11 2013-10-11 一种类水滑石-聚酰胺功能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35544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74061.7A CN103554484B (zh) 2013-10-11 2013-10-11 一种类水滑石-聚酰胺功能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74061.7A CN103554484B (zh) 2013-10-11 2013-10-11 一种类水滑石-聚酰胺功能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54484A true CN103554484A (zh) 2014-02-05
CN103554484B CN103554484B (zh) 2016-03-02

Family

ID=500088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74061.7A Active CN103554484B (zh) 2013-10-11 2013-10-11 一种类水滑石-聚酰胺功能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54484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87296A (zh) * 2016-01-06 2016-04-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取向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取向膜、显示基板制备方法
CN107353403A (zh) * 2016-05-10 2017-11-17 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镁盐晶须/尼龙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反应挤出制备方法
CN107556528A (zh) * 2017-08-02 2018-01-09 浙江恒逸锦纶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8079798A (zh) * 2017-12-15 2018-05-29 北京林业大学 一种基于纳米类水滑石的超亲水有机膜制备方法
CN112029089A (zh) * 2020-08-05 2020-12-04 华东理工大学 插层型聚丁内酰胺/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21786A (zh) * 2020-12-08 2021-03-19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改性聚合物环保涂料
CN113121816A (zh) * 2021-04-01 2021-07-16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反应挤出制备聚丁内酰胺的方法
CN115028400A (zh) * 2022-06-01 2022-09-09 杭州五友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72837B1 (en) * 1998-01-09 2002-04-16 Nederlandse Organisatie Voor Toegepast Natuurweten Schappelijk Onderzoek Tno Nanocomposite material
CN1982373A (zh) * 2005-12-12 2007-06-20 上海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剥离蒙脱土/浇铸尼龙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200540A (zh) * 2006-12-12 2008-06-18 上海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阴离子聚合聚酰胺作为环氧树脂固化剂的方法
CN101760011A (zh) * 2008-12-26 2010-06-30 上海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尼龙6/氧化石墨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72837B1 (en) * 1998-01-09 2002-04-16 Nederlandse Organisatie Voor Toegepast Natuurweten Schappelijk Onderzoek Tno Nanocomposite material
CN1982373A (zh) * 2005-12-12 2007-06-20 上海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剥离蒙脱土/浇铸尼龙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200540A (zh) * 2006-12-12 2008-06-18 上海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阴离子聚合聚酰胺作为环氧树脂固化剂的方法
CN101760011A (zh) * 2008-12-26 2010-06-30 上海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尼龙6/氧化石墨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Z. YAN-WU. ET AL: "Preparation of low-molecular-weight polyamide 6/hydrotalcite intercalated nanocomposites via insitu polymerization", 《EXPRESS POLYMER LETTERS》 *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87296A (zh) * 2016-01-06 2016-04-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取向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取向膜、显示基板制备方法
CN105487296B (zh) * 2016-01-06 2019-01-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取向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取向膜、显示基板制备方法
US10578926B2 (en) 2016-01-06 2020-03-03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Alignment film material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alignment film, display substrat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7353403A (zh) * 2016-05-10 2017-11-17 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镁盐晶须/尼龙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反应挤出制备方法
CN107353403B (zh) * 2016-05-10 2021-01-08 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镁盐晶须/尼龙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反应挤出制备方法
CN107556528A (zh) * 2017-08-02 2018-01-09 浙江恒逸锦纶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8079798A (zh) * 2017-12-15 2018-05-29 北京林业大学 一种基于纳米类水滑石的超亲水有机膜制备方法
CN112029089A (zh) * 2020-08-05 2020-12-04 华东理工大学 插层型聚丁内酰胺/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21786A (zh) * 2020-12-08 2021-03-19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改性聚合物环保涂料
CN112521786B (zh) * 2020-12-08 2022-02-15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改性聚合物环保涂料
CN113121816A (zh) * 2021-04-01 2021-07-16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反应挤出制备聚丁内酰胺的方法
CN115028400A (zh) * 2022-06-01 2022-09-09 杭州五友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54484B (zh) 2016-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54484B (zh) 一种类水滑石-聚酰胺功能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93939B (zh) 一种异丙基丙烯酰胺聚合物水凝胶及其合成方法
EP2984064B1 (en) Process of producing 1,4-butanediol
CN102504345A (zh) 一次性使用可控完全降解塑料包装袋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16538A (zh) 一种抗菌止滑双向拉伸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83977A (zh) 一种高比表面积中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0547035C (zh) 一种剥离蒙脱土/浇铸尼龙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980395A (zh) 一种可用于3d打印的超高分子量无规聚丙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838414B (zh) 一种取向纳米无机粒子/热塑性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448491A (zh) 一种石墨烯改性聚乙烯高强度复合薄型制品的挤出成型方法
CN104193991A (zh) 一种石墨烯量子点聚苯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86155B (zh) 一种海藻酸钠-碳酸钙杂化微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CN108409984A (zh) 一种快速同步制备木质素纳米颗粒和碳量子点的方法
CN105482050A (zh) 聚醚醚酮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13088046B (zh) 一种石墨烯改性pet薄膜材料以及制备方法
CN101607091B (zh) “右旋糖酐-磁性ldh-氟尿嘧啶”磁靶向缓控释三聚体的合成方法
Venkatesan et al. Synthesis,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of Polymer Nanocomposite Matrices
CN103937181A (zh) 一种生物降解聚酯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01879B (zh) 一种热硫化硅橡胶的热处理混炼生产线
CN114381097A (zh) 一种阻燃热塑性pet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32456C (zh) 一种尼龙/层状硅酸盐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0537659C (zh) Pet共聚酯/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385120A (zh) 一种PET-有机插层α-ZrP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556593A (zh) 一种聚乙烯基填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17155A (zh) 一种改性聚酯及其薄膜及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