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52737B - 结构改进的托盘 - Google Patents
结构改进的托盘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552737B CN103552737B CN201310545838.4A CN201310545838A CN103552737B CN 103552737 B CN103552737 B CN 103552737B CN 201310545838 A CN201310545838 A CN 201310545838A CN 103552737 B CN103552737 B CN 10355273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vity
- horizontal
- carrying
- pallet
- longitudi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9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2045 las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6
- 239000005022 packag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3475 author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336 cr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6178 high molecular weight 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04141 microcephal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19901 Anxiety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06 anxie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9994 cav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2421 cell wal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915 polyvinyl chlor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800 polyvinyl chlor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Pallets (AREA)
Abstract
一种结构改进的托盘,属于堆垛及包装物技术领域。包括由第一、第二盘瓣构成的托盘本体,在第二盘瓣的两侧及居中位置构成托盘支承脚,特点:在第二盘瓣上构成一组下承载纵向凹腔和补强凹腔,在第一盘瓣上构成一组上承载纵向凹腔及补强凹腔,下承载纵向凹腔的顶部与上承载纵向凹腔的底部结合为一体;在第二盘瓣上构成下承载横向凹腔和补强凹腔,在第一盘瓣上构成上承载横向凹腔及补强凹腔,下承载横向凹腔的顶部与上承载横向凹腔的底部结合为一体,下承载横向补强凹腔的顶部与上承载横向补强凹腔的底部结合为一体,一对铲臂腔的横截面形状呈n形。货物不会从托盘本体上滑落;避免托盘本体变形;保障持久的使用效果;承重效果理想;确保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堆垛及包装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改进的托盘。
背景技术
托盘也称栈板,在仓储和物流行业的应用十分广泛,关于托盘的概念和用途可参见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2009774B(该专利由本申请人提出)的说明书第0002栏。相对于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536528Y(改良结构的人造垫木)、CN2536529Y(结构改进的人造垫木)、CN2536530Y(结构改良的人造垫木)、CN2747171Y(包装栈板)和授权公告号CN2887765Y(包装栈板)而言,CN102009774B客观上具有其说明书的技术效果栏中所述的技术效果(具体参见说明书第0017栏)。
然而,鉴于前述CN102009774B存在的不足,因此由授权公告号CN102407967B推荐的“托盘”(由本申请人提出的专利申请)消除,具体可参见该CN102407967B的说明书第1至第3页第3段;又鉴于该CN102407967B存在的五点缺憾,因而由发明专利申请号CN103253442A提供的“托盘”(同样由本申请人提出)技术方案作了合理弥补,具体可参见CN103253442A的说明书背景技术栏。
但是,上述CN103253442A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依然暴露出以下技术问题:其一,构成于托盘本体上的一对铲臂插腔和一组铲臂插槽虽然具有铲运货物时的灵活选择性,例如当铲车的一对铲臂插入一对铲臂插腔时可将托盘本体连同堆垛在托盘本体上的货物一并移动,又如当铲车的铲臂插入铲臂插槽时可单独将堆垛在托盘本体上的货物转移,但是,由于铲臂插槽有一组(通常为四至六条乃至更多),因而如果铲臂在一组铲臂插槽内所处的位置相对于托盘本体有失均衡,那么会导致货物失衡而倾翻;其二,由于构成托盘本体的第二盘瓣趋向于一个整体的平面,因而与地坪或处于堆垛状态下层货物的接触表现为整体接触,于是当地坪或处于堆垛状态的下层货物有失平整时,一方面存在堆垛货物坍塌之虞,另一方面容易损及托盘本体,例如出现变形乃至开裂;其三,由于铲臂插槽过多,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对构成于相邻铲臂插槽之间的承物凸台的承重强度产生影响,存在塌陷变形现象;其四,由于构成托盘本体1的第一盘瓣和第二盘瓣的自身结构有失合理,因而不仅造成原料浪费,而且整体承重能力相对脆弱,影响使用寿命;其五,由于在使用状态下一对铲臂插腔频繁与铲车的铲臂摩擦,因而容易损坏。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人作了积极而有益的设计,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并且在采取了保密措施下在本申请人厂区进行了模拟试验,结果证明是切实可行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保障铲车的铲臂对托盘本体铲运时的平衡效果而藉以避免在铲运过程中因失衡而致堆垛于托盘本体的货物侧倾并从托盘本体滑落、有利于合理减少与地坪的接触面积而藉以提高对有失平整的地坪的适应性并且避免由地坪凸起部位造成托盘本体变形乃至开裂、有益于显著增强托盘本体与铲车的铲臂相接触的部位的强度并且避免承重面塌陷变形而藉以保障持久的使用效果、有便于增进构成托盘本体的第一盘瓣和第二盘瓣的自身结构的合理性而藉以体现理想的承重效果并且减少原料消耗和有善于防止铲车的铲臂损及铲臂槽的槽壁而藉以显著延长反复周转使用寿命的结构改进的托盘。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结构改进的托盘,包括吹制获得的并且由第一、第二盘瓣彼此结合为一体而构成的托盘本体,在所述第二盘瓣的两侧以及居中位置并且沿着第二盘瓣的长度方向各构成有一在使用状态下用于支承于地坪或堆垛的下层货物上的托盘支承脚,位于居中位置的托盘支承脚与位于两侧的托盘支承脚之间的空间构成为铲臂腔,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二盘瓣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托盘支承脚的长度方向的上方以间隔状态构成有一组下承载纵向凹腔和一组下承载纵向补强凹腔,一组下承载纵向凹腔与一组下承载纵向补强凹腔彼此以一隔一的状态分布并且相互连接,在所述的第一盘瓣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的一组下承载纵向凹腔的位置构成有数量与下承载纵向凹腔的数量相等的一组上承载纵向凹腔以及在对应于所述的一组下承载纵向补强凹腔的位置构成有数量与下承载纵向补强凹腔的数量相等的一组上承载纵向补强凹腔,下承载纵向凹腔的顶部与上承载纵向凹腔的底部由纵向凹腔结合壁结合为一体;在所述第二盘瓣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铲臂腔的长度方向的上方以间隔状态构成有下承载横向凹腔和下承载横向补强凹腔,下承载横向凹腔与下承载横向补强凹腔彼此以一隔一的状态分布并且相互连接,在所述的第一盘瓣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下承载横向凹腔的位置构成有数量与下承载横向凹腔的数量相等的上承载横向凹腔以及在对应于所述的下承载横向补强凹腔的位置构成有数量与下承载横向补强凹腔的数量相等的上承载横向补强凹腔,下承载横向凹腔的顶部与上承载横向凹腔的底部由横向凹腔结合壁结合为一体,下承载横向补强凹腔的顶部与上承载横向补强凹腔的底部由横向补强凹腔结合壁结合为一体,所述的铲臂腔的数量为一对,并且一对铲臂腔的横截面形状呈n形。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托盘本体上并且围绕托盘本体的四周侧面构成有托盘本体加强筋,该托盘本体加强筋位于所述第一、第二盘瓣的结合面之间。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第一盘瓣的四周侧面以间隔状态构成有第一盘瓣增强凸缘,相邻第一盘瓣增强凸缘之间构成有第一盘瓣增强凹腔;在所述的第二盘瓣的四周侧面并且在对应于第一盘瓣增强凸缘的位置以间隔状态构成有第二盘瓣增强凸缘,相邻第二盘瓣增强凸缘之间构成有位置与第一盘瓣增强凹腔相对应的第二盘瓣增强凹腔,并且在所述的第一盘瓣的表面构成有防滑凸缘。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托盘本体为正方体或长方体。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托盘支承脚的横截面形状呈梯形。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下承载纵向凹腔的顶部并且朝向所述上承载纵向凹腔的一侧以间隔状态构成有一组下纵向辅助补强凹腔,而在上承载纵向凹腔的底部并且在对应于一组下纵向辅助补强凹腔的位置构成有一组上纵向辅助补强凹腔,上、下纵向辅助补强凹腔通过所述的纵向凹腔结合壁彼此配合而形成整体的并且横截面形状呈圆形的圆形补强腔。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下承载横向补强凹腔的顶部并且朝向所述上承载横向补强凹腔的一侧以间隔状态构成有一组下横向辅助补强凹腔,而在上承载横向补强凹腔的底部并且在对应于一组下横向辅助补强凹腔的位置构成有一组上横向辅助补强凹腔,上、下横向辅助补强凹腔通过所述的横向补强凹腔结合壁彼此配合而形成整体的并且横截面形状呈圆形的圆形补强腔。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托盘支承脚的长度方向的一侧以及另一侧各以间隔状态构成有支承脚增强凸缘,相邻支承脚增强凸缘之间构成为支承脚增强凹腔。
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位于相邻的所述下承载横向补强凹腔之间的所述下承载横向凹腔的数量有一组,每组有间隔分布的4至6个,位于相邻的所述上承载横向补强凹腔之间的所述上承载横向凹腔的数量与所述下承载横向凹腔的数量相等并且位置相对应。
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上承载横向凹腔和下承载横向凹腔均为圆锥台腔,其中:上承载横向凹腔的小直径端朝向下承载横向凹腔,而下承载横向凹腔的小直径端朝向上承载横向凹腔,并且彼此由所述的横向凹腔结合壁结合为一体。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之一,由于一对托盘支承脚有三个,因而铲臂腔仅有两个,于是在由叉车的叉车臂承运时不会失去平衡,货物不会从托盘本体上滑落;之二,由于显著地减少了托盘支承脚的数量,因而可以灵活地避开地坪上的凸起部位,避免因地坪的不平整造成托盘本体变形乃至开裂;之三,由于在对应于铲臂腔的长度方向以间隔状态构成有彼此结合为一体的上、下承载横向凹腔以及相互结合为一体的上、下承载横向补强凹腔,并且在对应于托盘支承脚的长度方向以间隔状态构成有彼此结合为一体的上、下承载纵向凹腔以及相互结合为一体的上、下承载纵向补强凹腔,因而不会出现塌陷变形现象,保障持久的使用效果;之四,由于第一、第二盘瓣的自身及其相互配合的结构合理,因而能发挥理想的承载重物的效果,并且得以节约制造托盘本体的原料;之五,由于铲臂腔的横截面形状呈n形,因而可以有效地避免损及铲臂腔的腔壁,确保反复周转使用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底部示意图。
图4为图1的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
请见图1至图4,给出了一优选采用原料为高强度塑料如高分子量高密度聚氯乙烯(英文全称:High Molecular Weight 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缩写为:HMWHDPE)并且借助于模具通过吹制即吹胀成型获得的由第一盘瓣11和第二盘瓣12彼此结合为一个整体而构成的托盘本体1,在第二盘瓣12的两侧以及居中位置并且沿着第二盘瓣12的长度方向各构成有一托盘支承脚121,托盘支承脚121的不言而喻的功用是用于将托盘本体1在使用状态下支承于地坪上,或者支承于处于堆垛状态下的下层货物上。由图1和图3所示状态可知,由于托盘支承脚121有三条,因此相邻托盘支承脚121之间的间隙构成为两个即一对用于供叉车的铲臂(也可称叉齿,以下同)插入的铲臂腔2。由图所示铲臂腔2的横截面形状呈英文字母的n形,而之所以称其为n形,是因为铲臂腔2的底部是不封闭的。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托盘本体1的形状呈正方体,但是也可以选择长方体。
在前述的托盘支承脚121的长度方向的一侧以及另一侧的壁体上各以间隔状态构成有支承脚增强凸缘1211,并且相邻支承脚增强凸缘1211之间构成为支承脚增强凹腔1212。由于托盘支承脚121的长度方向的一侧以及另一侧的壁体上实质上构成为铲臂腔2的腔壁,因此上铲车的铲臂插入或退出铲臂腔2时由支承脚增强凸缘1211起到良好的耐摩擦作用,避免铲臂损及铲臂腔2的腔壁。由图1可知,托盘支承脚121的横截面形状呈梯形,并且该梯形的小直径端朝向下。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在前述的第二盘瓣12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托盘支承脚121的长度方向以间隔状态构成有用于增强托盘支承脚121的强度的一组下承载纵向凹腔122和一组下承载纵向补强凹腔123,一组下承载纵向凹腔122与一组下承载纵向补强凹腔123彼此呈一隔一的状态分布并且相互连接,在前述的第一盘瓣11上并且在对应于一组下承载纵向凹腔122的位置构成有数量与下承载纵向凹腔122的数量相等的一组上承载纵向凹腔111以及在对应于一对下承载纵向补强凹腔123的位置构成有数量与下承载纵向补强凹腔123的数量相等的上承载纵向补强凹腔112。由图1所示,下承载纵向凹腔122的顶部即腔顶壁与上承载纵向凹腔111的底部即腔底壁由纵向凹腔结合壁1221结合为一体,该纵向凹腔结合壁1221实质上是下承载纵向凹腔122的腔顶壁与上承载纵向凹腔111的腔底壁的公共壁。
以图1所示的位置状态为例,优选地,将前述上承载纵向凹腔111的自腔壁的一侧至另一侧之间的间距设计为由上向下渐渐窄缩,并且将下承载纵向凹腔122的自腔壁的一侧至另一侧之间的间距设计为由下向上渐渐窄缩,从而在前述纵向凹腔结合壁1221将上、下承载纵向凹腔111、122结合为一体时可以体现极至的承重效果。
在前述下承载纵向凹腔122的顶部即前述的腔顶壁并且朝向前述的上承载纵向凹腔111的一侧以间隔状态构成有一组(本实施例为两个,但并不限于两个)下纵向辅助补强凹腔1222,下纵向辅助补强凹腔1222的腔口向上(以图1状态为例),而在上承载纵向凹腔111的底部即前述的腔底壁并且在对应于下纵向辅助补强凹腔1222的位置构成有数量与下纵向辅助补强凹腔1222的数量相等的一组(本实施例同样为两个)上纵向辅助补强凹腔1111,上、下纵向辅助补强凹腔1111、1222通过前述的纵向凹腔结合壁1221彼此配合即彼此结合而形成一个整体的并且横截面形状呈圆形的圆形补强腔,藉由该结构可以进一步提高托盘本体1的整体承重强度。
在前述的第二盘瓣12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铲臂腔2的长度方向的上方以间隔状态构成有下承载横向凹腔124和下承载横向补强凹腔125,下承载横向凹腔124和下承载横向补强凹腔125彼此以一隔一的状态分布并且相互连接;在前述的第一盘瓣11上并且在对应于下承载横向凹腔124的位置构成有数量与下承载横向凹腔124的数量相等的上承载横向凹腔113以及在对应于下承载横向补强凹腔125的位置构成有数量与下承载横向补强凹腔125的数量相等的上承载横向补强凹腔114,下承载横向凹腔124的顶部即腔顶壁与上承载横向凹腔113的底部即腔底壁由横向凹腔结合壁1241结合为一体,该横向凹腔结合壁1241实质上是下承载横向凹腔124的腔顶壁与上承载横向凹腔113的腔底壁之间的公共壁。前述的下承载横向补强凹腔125的顶部即腔顶壁与上承载横向补强凹腔114的底部即腔底壁由横向补强凹腔结合壁1251结合为一体,该横向补强凹腔结合壁1251实质上是下承载横向补强凹腔125的腔顶壁与上承载横向补强凹腔114的腔底壁之间的公共壁。
在前述的下承载横向补强凹腔125的顶部并且朝向前述的上承载横向补强凹腔114的一侧以间隔状态构成有一组(本实施例为3个)下横向辅助补强凹腔1252,各下横向辅助补强凹腔1252的腔口向上,在上承载横向补强凹腔114的底部并且在对应于一组下横向辅助补强凹腔1252的位置构成有一组腔口向下的上横向辅助补强凹腔1141,上、下横向辅助补强凹腔1141、1252通过前述的横向补强凹腔结合壁1251彼此配合即彼此结合而形成整体的并且横截面形状呈圆形的圆形补强腔。如此结构可以极致地增进第一、第二盘瓣11、12在对应于铲臂腔2的部位的强度。
由图1所示,位于相邻的下承载横向补强凹腔125之间的前述下承载横向凹腔124的数量优选为4至6个,较好地为2至5个,最好为3个,本实施例选择3个。位于相邻的前述上承载横向补强凹腔114之间的前述上承载横向凹腔113的数量与前述下承载横向凹腔124的数量保持亦步亦趋的关系(即相等)。
优选地,前述的上、下承载横向凹腔113、124均为圆锥台腔,并且上承载横向凹腔113的小直径端即小头的一端朝向下承载横向凹腔124,而下承载横向凹腔124的小直径端即小头的一端朝向上承载横向凹腔113,并且彼此由前述的横向凹腔结合壁1241结合为一体。
请继续见图1至图4,在前述的托盘本体1上并且围绕托盘本体1的四周侧面构成有凸起于四周表面的托盘本体加强筋13,托盘本体加强筋13位于前述第一、第二盘瓣11、12的结合面之间。
为了确保托盘本体1的四侧的整体强度,因此在第一盘瓣11的四周侧面以间隔状态构成有凸起于第一盘瓣11的侧表面的第一盘瓣增强凸缘115a,而在各相邻两个第一盘瓣增强凸缘115a之间构成有凹入于第一盘瓣11的侧表面的第一盘瓣增强凹腔115b。同样的道理,在前述第二盘瓣12的四周侧面以间隔状态构成有凸起于第二盘瓣12的侧表面的并且与第一盘瓣增强凸缘115a相对应以及相互接合的第二盘瓣增强凸缘126a,两相邻的第二盘瓣增强凸缘126a之间构成有位置与第一盘瓣增强凹腔115b相对应的第二盘瓣增强凹腔126b。
为了使第一盘瓣11的表面与堆垛于第一盘瓣11上的货物之间体现良好的摩擦力,避免货物滑脱,因此在第一盘瓣11的使用状态下朝向上的表面即朝向堆垛货物的一侧表面构成有防滑凸缘116,防滑凸缘116既可以是条状,也可以是浮点状,还可以是条状与浮点状的组合,又可以是趋于图案状例如∧字形的防滑凸缘。
由于托盘本体1的使用属于公知技术,因此申请人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合理地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欠缺,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客观地体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Claims (10)
1.一种结构改进的托盘,包括吹制获得的并且由第一、第二盘瓣(11、12)彼此结合为一体而构成的托盘本体(1),在所述第二盘瓣(12)的两侧以及居中位置并且沿着第二盘瓣(12)的长度方向各构成有一在使用状态下用于支承于地坪或堆垛的下层货物上的托盘支承脚(121),位于居中位置的托盘支承脚与位于两侧的托盘支承脚之间的空间构成为铲臂腔(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二盘瓣(12)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托盘支承脚(121)的长度方向的上方以间隔状态构成有一组下承载纵向凹腔(122)和一组下承载纵向补强凹腔(123),一组下承载纵向凹腔(122)与一组下承载纵向补强凹腔(123)彼此以一隔一的状态分布并且相互连接,在所述的第一盘瓣(11)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的一组下承载纵向凹腔(122)的位置构成有数量与下承载纵向凹腔(122)的数量相等的一组上承载纵向凹腔(111)以及在对应于所述的一组下承载纵向补强凹腔(123)的位置构成有数量与下承载纵向补强凹腔(123)的数量相等的一组上承载纵向补强凹腔(112),下承载纵向凹腔(122)的顶部与上承载纵向凹腔(111)的底部由纵向凹腔结合壁(1221)结合为一体;在所述第二盘瓣(12)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铲臂腔(2)的长度方向的上方以间隔状态构成有下承载横向凹腔(124)和下承载横向补强凹腔(125),下承载横向凹腔(124)与下承载横向补强凹腔(125)彼此以一隔一的状态分布并且相互连接,在所述的第一盘瓣(11)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下承载横向凹腔(124)的位置构成有数量与下承载横向凹腔(124)的数量相等的上承载横向凹腔(113)以及在对应于所述的下承载横向补强凹腔(125)的位置构成有数量与下承载横向补强凹腔(125)的数量相等的上承载横向补强凹腔(114),下承载横向凹腔(124)的顶部与上承载横向凹腔(113)的底部由横向凹腔结合壁(1241)结合为一体,下承载横向补强凹腔(125)的顶部与上承载横向补强凹腔(114)的底部由横向补强凹腔结合壁(1251)结合为一体,所述的铲臂腔(2)的数量为一对,并且一对铲臂腔(2)的横截面形状呈n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改进的托盘,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托盘本体(1)上并且围绕托盘本体(1)的四周侧面构成有托盘本体加强筋(13),该托盘本体加强筋(13)位于所述第一、第二盘瓣(11、12)的结合面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结构改进的托盘,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一盘瓣(11)的四周侧面以间隔状态构成有第一盘瓣增强凸缘(115a),相邻第一盘瓣增强凸缘(115a)之间构成有第一盘瓣增强凹腔(115b);在所述的第二盘瓣(12)的四周侧面并且在对应于第一盘瓣增强凸缘(115a)的位置以间隔状态构成有第二盘瓣增强凸缘(126a),相邻第二盘瓣增强凸缘(126a)之间构成有位置与第一盘瓣增强凹腔(115b)相对应的第二盘瓣增强凹腔(126b),并且在所述的第一盘瓣(11)的表面构成有防滑凸缘(116)。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结构改进的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盘本体(1)为正方体或长方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改进的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盘支承脚(121)的横截面形状呈梯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改进的托盘,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下承载纵向凹腔(122)的顶部并且朝向所述上承载纵向凹腔(111)的一侧以间隔状态构成有一组下纵向辅助补强凹腔(1222),而在上承载纵向凹腔(111)的底部并且在对应于一组下纵向辅助补强凹腔(1222)的位置构成有一组上纵向辅助补强凹腔(1111),上、下纵向辅助补强凹腔(1111、1222)通过所述的纵向凹腔结合壁(1221)彼此配合而形成整体的并且横截面形状呈圆形的圆形补强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改进的托盘,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下承载横向补强凹腔(125) 的顶部并且朝向所述上承载横向补强凹腔(114)的一侧以间隔状态构成有一组下横向辅助补强凹腔(1252),而在上承载横向补强凹腔(114)的底部并且在对应于一组下横向辅助补强凹腔(1252)的位置构成有一组上横向辅助补强凹腔(1141),上、下横向辅助补强凹腔(1141、1252)通过所述的横向补强凹腔结合壁(1251)彼此配合而形成整体的并且横截面形状呈圆形的圆形补强腔。
8.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结构改进的托盘,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托盘支承脚(121)的长度方向的一侧以及另一侧各以间隔状态构成有支承脚增强凸缘(1211),相邻支承脚增强凸缘(1211)之间构成为支承脚增强凹腔(121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改进的托盘,其特征在于位于相邻的所述下承载横向补强凹腔(125)之间的所述下承载横向凹腔(124)的数量有一组,每组有间隔分布的4至6个,位于相邻的所述上承载横向补强凹腔(114)之间的所述上承载横向凹腔(113)的数量与所述下承载横向凹腔(124)的数量相等并且位置相对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改进的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承载横向凹腔(113)和下承载横向凹腔(124)均为圆锥台腔,其中:上承载横向凹腔(113)的小直径端朝向下承载横向凹腔(124),而下承载横向凹腔(124)的小直径端朝向上承载横向凹腔(113),并且彼此由所述的横向凹腔结合壁(1241)结合为一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545838.4A CN103552737B (zh) | 2013-11-06 | 2013-11-06 | 结构改进的托盘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545838.4A CN103552737B (zh) | 2013-11-06 | 2013-11-06 | 结构改进的托盘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552737A CN103552737A (zh) | 2014-02-05 |
CN103552737B true CN103552737B (zh) | 2015-04-15 |
Family
ID=500071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545838.4A Active CN103552737B (zh) | 2013-11-06 | 2013-11-06 | 结构改进的托盘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55273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863652A (zh) * | 2014-02-24 | 2014-06-18 | 青岛朝一物流器材有限公司 | 一种托盘 |
CN103895932B (zh) * | 2014-03-26 | 2016-02-03 | 苏州同大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堆放货物的塑料托盘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302212Y (zh) * | 1997-05-09 | 1998-12-30 | 重庆塑料四厂 | 吹塑型多功能运输托盘 |
JP5488915B2 (ja) * | 2010-07-29 | 2014-05-14 | キョーラク株式会社 | 樹脂製パレット |
CN103213734A (zh) * | 2013-05-03 | 2013-07-24 | 上海物豪塑料有限公司 | 一种组合式中空塑料托盘 |
CN203544594U (zh) * | 2013-11-06 | 2014-04-16 | 苏州同大机械有限公司 | 结构改进的托盘 |
-
2013
- 2013-11-06 CN CN201310545838.4A patent/CN103552737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552737A (zh) | 2014-02-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511239B2 (en) | Reinforced plastic pallet | |
WO2010095129A1 (en) | A non-flat deck-board pallet | |
CN103552737B (zh) | 结构改进的托盘 | |
WO2009096629A1 (en) | Steel pallet | |
CN203544594U (zh) | 结构改进的托盘 | |
CN202912062U (zh) | 叠加式物流运输箱 | |
EP3456645B1 (en) | Plastic container for storing and transporting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method for stacking containers | |
CN202124167U (zh) | 塑胶栈板 | |
CN104828398B (zh) | 一种液晶面板包装箱 | |
CN108190194A (zh) | 一种高强度模压托盘 | |
CN205060256U (zh) | 具有双向铲臂腔的托盘 | |
CN105253423A (zh) | 具有双向铲臂腔的托盘 | |
CN204399674U (zh) | 一体化双面用多功能托盘 | |
CN102407967B (zh) | 托盘 | |
CN202201309U (zh) | 一种用于砖垛打包的底板 | |
CN105329522A (zh) | 一种平板田字形塑料托盘 | |
CN214029658U (zh) | 围边九脚耐用型托盘 | |
CN210311359U (zh) | 加强结构内包式高强度易清洗托盘 | |
CN202320994U (zh) | 托盘 | |
CN102887264A (zh) | 托 盘 | |
CN202320997U (zh) | 上下组合式塑料托盘 | |
CN208102618U (zh) | 一种高强度模压托盘 | |
JP3137215U (ja) | 運搬用パレット | |
CN201888567U (zh) | 一种货架的横梁防滑结构 | |
CN202401381U (zh) | 一种桥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No. 21 Fenghuang Avenue, Fenghuang Town, Zhangjiagang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zhou Tongda Machiner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8 Fenghuang Avenue, Fenghuang Town, Zhangjiaga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TONGDA MACHINER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