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48884B - 黄连木杀朱砂叶螨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黄连木杀朱砂叶螨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48884B
CN103548884B CN201310496470.7A CN201310496470A CN103548884B CN 103548884 B CN103548884 B CN 103548884B CN 201310496470 A CN201310496470 A CN 201310496470A CN 103548884 B CN103548884 B CN 1035488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nese pistache
tetranychus cinnabarinus
kills
pistache
chine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9647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48884A (zh
Inventor
周一万
马志卿
霍彦波
吴华
冯俊涛
张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Yangling Nongkeda Research & Development Center Of Biorational Pesticid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ling Nongkeda Research & Development Center Of Biorational Pesticide filed Critical Yangling Nongkeda Research & Development Center Of Biorational Pesticide
Priority to CN20131049647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48884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488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488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488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488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连木杀螨剂及其制备方法,制得的该黄连木杀螨剂由黄连木提取物为主成分并加入助剂加工而成,制剂形态是乳油和微乳剂,不仅药效好,而且对环境、人、畜、害螨天敌及其它有益生物安全,害螨不宜对其产生抗药性。该杀螨剂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适宜于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黄连木杀朱砂叶螨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农药制备及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黄连木杀朱砂叶螨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黄连木(PistaciachinensisBunge)是漆树科黄连木属植物,又名木黄连、黄连芽(湖南),木萝树、田苗树、黄儿茶(湖北),鸡冠木、烂心木(台湾),鸡冠果、黄连树(云南),药术(甘肃),药树(陕西),茶树(云南、陕西),凉茶树(贵州),岩拐角(四川),黄连茶(云南、福建、湖北、江苏、山东),楷木(湖南、河南、河北)。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及华北、西北,以河北、河南、山西、陕西最多,分布区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44%。主要生长在海拔140-3550米的石山林中。(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45(1)卷,科学出版社,1980年,P.92-95)。
作为中药材,对黄连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医用活性上。黄连木树皮、树叶富含萜烯类化合物,可提取没食子酸、间双没食子酸等,具有清热解毒的药效;叶中提取的茶酚和槲皮素是能够清除自由基活性的主要物质之一,具有开发成抗癌、防治高血压药物和抗氧化剂等产品的潜在价值。黄连木根、茎、叶、皮均可代替黄桕皮,可治疗痢疾、霍乱、风湿病、瘙痒和疮痒等;叶片中寄生的虫瘿五倍子是敛肺,涩肠,止血和解毒的良药。
此外,黄连木叶片、树皮及种实等部位含有丰富的单宁,是制作栲胶的良好原料。单宁经纯化后可代替工业单宁酸制备三甲氧基苯甲酸和三甲氧基苯甲酰肼,它们是合成TMP的中间体。
黄连木木材致密坚实,纹理细密,耐腐性强,作为工艺良材可用于雕刻精细工艺美术品;黄连木油含有丰富的脂肪酸,其中油酸与亚油酸的含量达77%以上,还含有一定量的亚麻酸,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油。
黄连木种子含油率较高,其种子含油率在30%~40%之间,种仁含油率更是高达50%,被国家能源局和国家林业局列为我国7大木本油料树种之一。
在农用活性上,黄连木根、枝、皮和叶所熬制的水溶液还可作为农药防治水稻害虫、蚜虫和螟虫等(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西北油脂植物》,陕西人民出版社,1977)。刘菲等报道黄连木叶提取物对多隔镰刀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陈利军等报道黄连木叶挥发油对供试植物病原真菌梨黑斑病菌(Alternariakikuchiana)、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cinerea)、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graminearum)的生长均具一定熏蒸抑制作用,以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
根据申请人所作的资料检索,未发现有以黄连木为原料制备植物性杀螨剂的相关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药效高、无公害、价格低廉的黄连木杀朱砂叶螨剂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发明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黄连木杀朱砂叶螨剂,其特征在于,制得的该黄连木杀朱砂叶螨剂由黄连木提取物为主成分并加入助剂加工而成,制剂形态是乳油和微乳剂,其中:所述乳油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制:
黄连木提取物10%~50%,表面活性剂5%~20%,余量为溶剂,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所述的溶剂是甲醇、乙醇、丙酮、正异丙醇、乙酸乙酯或本领域公知的溶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选用辛基酚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苯乙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十八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其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微乳剂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制:
黄连木提取物10%~30%,乳化剂10%~20%,共乳化剂0.5%~5%,余量为水,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所述的乳化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钙,所述的共乳化剂为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上述黄连木杀朱砂叶螨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步骤:
A)将黄连木茎叶混合,用植物组织粉碎机粉碎至1mm~5mm的粗粉碎物;
B)将步骤A所得的粗粉碎物用溶剂浸提,浸提物经真空浓缩至相当于1kg干粉/kg浓缩液;所述的溶剂为乙醇,丙酮、乙酸乙酯、氯仿、石油醚、水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提取温度为30~40℃,提取时间为6h~12h;
C)将步骤B所得的浓缩液、溶剂和表面活性剂按比例混合,在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反应釜温度为35℃-60℃,搅拌时间为30分钟,经过质量检验即得黄连木杀螨乳油;
D)将步骤B所得的浓缩液、乳化剂、共乳化剂和水按比例于混配釜中搅拌均匀,混配釜温度为35-60℃,搅拌时间为30分钟,经过质量检验即得黄连木杀螨微乳剂。
本发明所制成的黄连木杀朱砂叶螨剂具有以下优点:
1、对螨类效果好,尤其是对酢浆草如叶螨,杀螨效果好;
2、所含生物活性成分复杂,害螨不易对其产生抗药性;
3、对环境、人、畜、害虫天敌及其它有益生物安全;
4、使用后无残留毒害;
5、资源丰富、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适宜于推广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发明的实质,下面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发明的技术内容,但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本发明的是以黄连木茎叶为原料,经一定的加工过程,可以制成杀虫杀螨剂,制剂形态是乳油和微乳剂。
A、黄连木提取物的获得:
将黄连木茎叶用植物组织粉碎机粉碎至1~5mm的粗粉碎物。
将所得的粗粉碎物用溶剂浸提,浸提物经真空浓缩至相当于1kg干粉/kg浓缩液。
上述溶剂为乙醇,丙酮、乙酸乙酯、氯仿、石油醚(60~90℃)、水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提取温度为30~40℃,提取时间为6h~12h;
B、黄连木杀朱砂叶螨剂的制备
将步骤A所得的浓缩液(即黄连木提取物)和助剂配制成乳油和微乳剂,用于防治有害生物。上述各种剂型中各原料物质的重量百分比为:
乳油:黄连木提取物10%~50%,表面活性剂5%~20%,溶剂补充至100%;
将黄连木提取物、溶剂和表面活性剂按比例混合,在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反应釜温度为35℃-60℃,搅拌时间为30分钟,经过质量检验即得黄连木杀螨乳油;
上述溶剂是甲醇、乙醇、丙酮、正异丙醇、乙酸乙酯或本领域公知的溶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上述表面活性剂选用辛基酚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苯乙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十八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其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微乳剂:黄连木提取物10%~30%,乳化剂10%~20%,共乳化剂0.5%~5%,水补充至100%;
将黄连木提取物、乳化剂、共乳化剂和水按比例于混配釜中搅拌均匀,混配釜温度为35-60℃,搅拌时间为30分钟,经过质量检验即得黄连木杀螨微乳剂。
上述乳化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钙,所述的共乳化剂为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以下是发明人给出的实施例。
一、黄连木杀朱砂叶螨剂的配制实例
实施例1:20%黄连木乳油的制备:
称取黄连木浓缩物20kg,溶解于30kg丙酮中,再加入15kg十二烷基苯磺酸钙,5kg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丙酮补足,充分混合后即得杀螨剂乳油。经质量检验,制剂的稳定性、外观等符合商品制剂的要求。
实施例2:10%黄连木微乳剂的制备:
称取黄连木浓缩物10kg,溶解于20kg丙酮中,再加入15kg十二烷基苯磺酸钙,5kg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在高速搅拌下混和,加热至30℃左右;高速搅拌下滴加去离子水50kg,控制水的滴加速度,使温度保持在30℃左右;水滴加完毕,升温至40℃,搅拌1小时,制得20%黄连木微乳剂。经质量检验,制剂的稳定性、外观等符合商品制剂的要求。
二、室内生测实施例
本实验测定了黄连木丙酮提取物对酢浆草如叶螨和朱砂叶螨的毒杀活性,试验方法和试验结果如下:
1、供试害螨
酢浆草如叶螨(TetranychinahartiEwing)、朱砂叶螨(TetranychuscinnabrinusBoiduval)均为室内(T=(25±1)℃,RH=(40±10)%,D/L=16h/8h)饲养种群,由杨凌农科大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提供,选取个体大小一致、活动能力强的雌成螨供试。
2、试验方法
毒杀活性测定采用FAO(1980)推荐的玻片浸渍法,并稍加改进,具体方法如下:将2cm长的双面胶带粘贴在载玻片的一端,揭去纸片,用毛笔挑起大小一致、活动力强的雌成螨,将其背部粘在双面胶带上,并保证螨足、口器及须肢能自由活动,每片粘30~40头。用双目解剖镜对已粘好的供试螨进行镜检,剔除不合格的试螨,并补足。随后将粘有供试螨的载玻片一端浸入已配好的药液中,轻摇5s后取出,迅速用小块吸水纸吸干螨体周围的药液,然后移入温度为(25±1)℃,相对湿度为(40±10)%,光照条件为(L/D=18h/6h)的生化培养箱中培养。于24h后(以酢浆草如叶螨为试螨)和48h后(以朱砂叶螨为试螨)检查结果,记录死亡螨数,镜检时用毛笔轻触螨体,以螨足不动者视为死亡。试验设3次重复,以0.5%的吐温-80水溶液(加适量丙酮并控制丙酮的量与处理药液中的一致)为对照。毒力测定时,药液设5~7个浓度。
试验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按机率值分析法进行线性回归分析,计算毒力回归方程、卡方值χ2、致死中浓度LC50及其95%置信限。用Abbott公式计算校正死亡率。
死亡率(%)=死亡螨数/总螨数×100
校正死亡率(%)=(处理死亡率-对照死亡率)/(1-对照死亡率)×100
3、试验结果
采用玻片浸渍法,测定了黄连木丙酮提取物对酢浆草如叶螨(24h)和朱砂叶螨(48h)的毒杀活性,并求得毒力曲线,结果见表1和表2。
表1:黄连木丙酮提取物对酢浆草如叶螨(24h)和朱砂叶螨(48h)的毒杀活性
表2:黄连木丙酮提取物对酢浆草如叶螨(24h)和朱砂叶螨(48h)的毒力
由表1和表2数据可知,在0.2gDW/mL和0.1gDW/mL的浓度下,黄连木丙酮提取物对酢浆草如叶螨和朱砂叶螨均有较强的毒杀活性;毒力测定试验表明,黄连木丙酮提取物对酢浆草如叶螨的毒力大于对朱砂叶螨的毒力,LC50分别为0.07gDW/mL和0.09gDW/mL。
三、大田试验实施例
为明确黄连木杀朱砂叶螨剂对朱砂叶螨的田间药效情况,申请人于2012年在陕西省渭南市埝桥乡东埝村对2种黄连木杀朱砂叶螨剂进行了防治朱砂叶螨的田间小区药效试验。
1、供试药剂
20%黄连木乳油和10%黄连木微乳剂,均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提供;
1.8%阿维菌素乳油(河北金德伦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2、试验物品
注射器(10ml)3支,背负式喷雾器2个,吊牌(300个),搪瓷缸(1000ml)1个,铅笔3支,记录本1个,拨针若干,以及照相机一部。
3、供试作物
玉米。
4、试验设计及方法
小区试验为随机排列,小区面积视实际情况而定。用供试药剂250、500和750倍液进行叶面常量喷雾,对照药剂为1.8%阿维菌素3000倍液,并设清水对照,共8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每个重复为一个小区。试验于2012年7月20日施药,采用工农-16型喷雾器对玉米叶片的正反面均匀喷雾,至叶片始有滴水为止。施药时天气晴朗,试验期间无雨。每小区定株标记5~10片有螨叶片,调查全叶螨量(每小区虫数尽量不少于100头)。药前调查螨口基数,药后1、3、7天调查残存活螨数。根据调查结果依时间顺序计算各处理区防治效果,并采用DMRT法比较各处理间的效果差异。
计算公式如下:
防治效果(%)={1-(Ta·Cb)/(Tb·Ca)}×100
Ta:药剂处理区药后活螨数Tb:药剂处理区药前活螨数
Ca:空白对照区药后活螨数Cb:空白对照区药前活螨数
5、实验结果与统计
测定了20%黄连木乳油和10%黄连木微乳剂对朱砂叶螨的防治效果,结果见表3。
表3:2种黄连木杀朱砂叶螨剂对朱砂叶螨的防治效果
注:表中数据为3次重复的平均值;“防效”栏中,同列数值后相同字母是指在α=0.05水平上差异不显著(DMRT法)。
从表3可知,黄连木乳油和黄连木微乳剂对朱砂叶螨均具较好防治效果。施药3天后,2种制剂250倍和500倍液对朱砂叶螨的防效较好,尤以2种制剂的250倍液效果最好,与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无显著差异。施药7天后,2种制剂的防效均有所下降,但250倍和500倍液的防效仍在80%以上,说明具有较好的持效性。综合经济等因素,推荐使用500倍液。

Claims (1)

1.一种黄连木杀朱砂叶螨剂,其特征在于,制得的该黄连木杀朱砂叶螨剂由黄连木茎叶提取物为主成分并加入助剂加工而成,制剂形态是乳油和微乳剂,其中:
所述乳油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制:
称取黄连木浓缩物20kg,溶解于30kg丙酮中,再加入15kg十二烷基苯磺酸钙,5kg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丙酮补足,充分混合后即得20%黄连木杀朱砂叶螨乳油;
所述微乳剂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制:
称取黄连木浓缩物10kg,溶解于20kg丙酮中,再加入15kg十二烷基苯磺酸钙,5kg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在高速搅拌下混和,加热至30℃;高速搅拌下滴加去离子水50kg,控制水的滴加速度,使温度保持在30℃;水滴加完毕,升温至40℃,搅拌1小时,制得10%黄连木杀朱砂叶螨微乳剂;
所述的黄连木浓缩物的制备过程包括:
A)将黄连木茎叶混合,用植物组织粉碎机粉碎至1mm~5mm的粗粉碎物;
B)将步骤A所得的粗粉碎物用溶剂浸提,浸提物经真空浓缩至相当于1kg干粉/kg浓缩液;所述的溶剂为乙醇、丙酮、乙酸乙酯、氯仿、石油醚和水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提取温度为30~40℃,提取时间为6h~12h。
CN201310496470.7A 2013-10-21 2013-10-21 黄连木杀朱砂叶螨剂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35488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96470.7A CN103548884B (zh) 2013-10-21 2013-10-21 黄连木杀朱砂叶螨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96470.7A CN103548884B (zh) 2013-10-21 2013-10-21 黄连木杀朱砂叶螨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48884A CN103548884A (zh) 2014-02-05
CN103548884B true CN103548884B (zh) 2015-12-02

Family

ID=50003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96470.7A Active CN103548884B (zh) 2013-10-21 2013-10-21 黄连木杀朱砂叶螨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4888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42890A (zh) * 2016-10-21 2017-03-29 赖丰光 一种防治粘虫的药肥
CN107136135A (zh) * 2017-06-08 2017-09-08 合肥龙滨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源复配杀螨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26459A (zh) * 2012-06-22 2012-10-17 杨凌农科大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 苦马豆杀螨剂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22074A (ja) * 2004-07-09 2006-01-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抗微生物性塗膜および工業製品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26459A (zh) * 2012-06-22 2012-10-17 杨凌农科大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 苦马豆杀螨剂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安徽木本植物源农药种类;柴承佑 等;《安徽农业科学》;20020225;第30卷(第1期);第65-68页 *
山东木本植物源农药药源植物及其利用前景;褚秀梅 等;《山东林业科技》;20041031(第5期);第55-56页 *
浙江庆元县野生木本杀虫植物资源及开发利用;蔡焕榴 等;《现代农业科技》;20081231(第24期);第145-146页 *
浙江木本植物源杀虫剂研究与开发进展;刘刚 等;《安徽农业科学》;20070620;第35卷(第17期);第5254-5256页 *
浙江省木本植物农药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王昌腾;《安徽农业科学》;20060620;第34卷(第5期);第936-937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48884A (zh) 2014-0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05354A (zh) 一种园林用植物源杀虫剂
CN103329943A (zh) 一种含有天然苦皮藤素和天然除虫菊素的杀虫组合物
CN103609597A (zh) 一种植物源增效复配杀虫剂
CN102687733B (zh) 刺槐植物杀螨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488998A (zh) 一种含苦参碱的增效复配杀蚜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86163A (zh) 植物源农药复方陆朴微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83257A (zh) 白花地胆草在防治烟草青枯病上的应用
CN104522054A (zh) 一种生物源增效复配杀虫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3548884B (zh) 黄连木杀朱砂叶螨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43268B (zh) 一种植物源增效复配杀蚜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15006A (zh) 含有天然苦皮藤素和天然黄荆素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2657712A (zh) 蓝花侧金盏浸膏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5284937B (zh) 一种抗当归麻口病的中药提取物及其应用
CN101589729B (zh) 一种锡兰肉桂提取物及其在杀螨中的应用
CN104705349B (zh) 白莲蒿提取物不同活性部位的制备及其作为杀螨活性物质的应用
CN103505540A (zh) 一种水包油型复方雪松油纳米乳组合物
CN105685102A (zh) 环保型木焦油杀菌驱虫剂
CN106038398A (zh) 黄柏提取液的制备方法和由其组成的黄柏提取液组合物作为抑菌剂的用途
CN110169422A (zh) 一种复方剂型植物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886189A (zh) 一种植物源农药微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67531A (zh) 胡椒素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48886B (zh) 硬阿魏乳油或微乳剂用来杀虫杀螨的应用
Pérez-González et al. Establishment of a cell suspension culture with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and the effect of salicylic acid on the production of callus from Cnidoscolus chayamansa
CN105284915A (zh) 含大青叶和百里香提取物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0372464C (zh) 绣线菊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223

Address after: 712100 Shaanxi Province, Xi'an city Yangling District Tai Road No. 3 demonstration

Patentee after: NORTHWEST A & F University

Address before: 712100 Shaanxi Province, Xi'an city Yangling District Tai Road No. 3 demonstration

Patentee before: RESEARCH & DEVELOPMENT CENTER OF BIORATIONAL PESTICIDE YANGLING NONGKE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