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46086A - 单相马达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单相马达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46086A
CN103546086A CN201210247059.1A CN201210247059A CN103546086A CN 103546086 A CN103546086 A CN 103546086A CN 201210247059 A CN201210247059 A CN 201210247059A CN 103546086 A CN103546086 A CN 1035460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e circuit
phase motor
resistance
effect transistor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4705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46086B (zh
Inventor
潘健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ltek Semiconductor Inc
Original Assignee
Holtek Semiconducto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ltek Semiconductor Inc filed Critical Holtek Semiconductor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5460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460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460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460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7/0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 H02P27/04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using variable-frequency supply voltage, e.g. inverter or converter supply voltage
    • H02P27/06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using variable-frequency supply voltage, e.g. inverter or converter supply voltage using dc to ac converters or inverters
    • H02P27/08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using variable-frequency supply voltage, e.g. inverter or converter supply voltage using dc to ac converters or inverters with pulse width 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5/0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AC motor or by structural details
    • H02P25/02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AC motor or by structural deta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motor
    • H02P25/04Single phase motors, e.g. capacitor mo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3/0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a control method other than vector control
    • H02P23/24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e.g. clockwise or counterclockwi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 Control Of Ac Motors In General (AREA)
  • Power Conversion In General (AREA)
  • Control Of Stepping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相马达驱动装置,包含:第一驱动电路、第二驱动电路、第一自举电路、第三驱动电路、第四驱动电路与第二自举电路。当第一驱动信号为高电位时,当第二驱动信号为一第一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时,第二驱动电路依据第一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控制第一驱动电路导通,而使得单相马达会旋转。当第二驱动信号为高电位时,当第一驱动信号为一第二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时,第四驱动电路依据第二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控制第三驱动电路导通,而使得单相马达旋转。本发明不只可以用在交流的单相马达上,亦可以用在控制直流单相马达的正转与反转。

Description

单相马达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驱动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单相马达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马达(Electric motor),又称为电动机或电动马达,被广泛运用于各种电器用品间,用来驱动其他装置的电气设备。马达能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以驱动机械作旋转运动、振动或直线运动,作直线运动的马达称为线型马达(LINEAR MOTOR),适用于半导体工业、自动化工业、工具机、产业机器及仪器工业等。而作旋转运动的马达,其应用则遍及各种行业、办公室、家庭等。马达的种类非常繁多,大致分为交流马达及直流马达,分别可用于不同的场合。直流马达是以直流电作为电源,使线圈通过电流,则线圈旁有永久磁铁,以电磁感应出转距使其旋转。然而交流马达的转速与频率成正比,因此频率越高转速越快。交流马达和直流马达也成为了马达控制技术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并且也带动了未来发展各工业的趋势。
一般用于单相交流马达的单相马达驱动电路,请参考图1A至图1D。在图1A中,由第一开关电路10、第二开关电路12、第三开关电路14、第四开关电路16与单相马达100组成单相马达的驱动电路,接着,请参考图1B,当AT接脚为高电位,BT为低电位时,此时参考图1C,电流的流向mp1从电源经由Qt3、单相马达100至Qt6,此时,单相马达100会旋转180度。当AT接脚为低电位,BT为高电位时,此时参考图1D,电流的流向mp2从电源经由Qt4、单相马达至Qt5,此时,单相马达100会旋转180度至360度。所以单相马达100经由第一开关电路10、第二开关电路12、第三开关电路14、第四开关电路16而转动单相马达100。
而现有技术的问题点,有以下几点:
1.因控制开关采用晶体管(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BJT)控制,使得晶体管(BJT)上会有压降产生,所有总电压减掉晶体管(BJT)的压降,就是单相马达的电压。如何降低功率开关晶体管的压降,以提高马达驱动扭力则为主要的课题。
2.H-Bridge驱动电路上下臂MOS Gate驱动要考虑体驱动电路的RC效应,所以有可能造成第一开关电路10、第二开关电路12或第三开关电路14、第四开关电路16同时导通的而产生短路电流并烧毁多个开关电路。
3.现有单相马达驱动电路需要六个晶体管或八个晶体管,如何降低成本为当前主要的课题。
有鉴于以上单相马达驱动电路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实为单相马达驱动电路研究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相马达驱动装置。
本发明的单相马达驱动装置包含:第一驱动电路、第二驱动电路、第一自举电路、第三驱动电路、第四驱动电路与第二自举电路。一第一驱动电路连接一第一电源与一单相马达的一第一侧。第二驱动电路接收一第二驱动信号,并连接到第一驱动电路与地端。第一自举电路连接一第二电源与第一驱动电路与单相马达的第一侧,当第一驱动信号为高电位时,第一自举电路提供一第一偏压给予第一驱动电路而导通第一驱动电路。第三驱动电路连接第一电源与单相马达的一第二侧。第四驱动电路接收一第一驱动信号,并连接到第三驱动电路与地端。第二自举电路连接第二电源与第三驱动电路与单相马达的第二侧,当第二驱动信号为高电位时,第二自举电路提供一第二偏压给予第三驱动电路而导通第三驱动电路。其中,第一驱动信号为高电位时,且第二驱动信号为一第一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时,第二驱动电路依据第一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控制第一驱动电路关闭或导通,当第一驱动电路导通时,第一电源提供的电流流经第一驱动电路、单相马达、第二自举电路、第四驱动电路至地端而使得单相马达旋转。第二驱动信号为高电位时,且第一驱动信号为一第二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时,第四驱动电路依据第二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控制第三驱动电路关闭或导通,当第三驱动电路导通时,第一电源提供的电流流经第三驱动电路、单相马达、第一自举电路、第二驱动电路至地端而使得单相马达旋转。
所以采用本发明主要的功效有1.提升马达转矩,2.以硬件电路设计保证了H-Bridge上下臂开关不会同时导通的风险,避免因短路效应引起电路的烧毁,3.降低驱动电路方案成本等。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数个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为现有技术单相马达驱动电路示意图;
图1B为现有技术单相马达驱动信号示意图;
图1C为现有技术单相马达驱动电路路径示意图;
图1D为现有技术单相马达驱动电路路径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单相马达驱动电路的第一实施例的方块图;
图2B为本发明单相马达驱动电路的第一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2C为本发明单相马达驱动电路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路径示意图;
图2D为本发明单相马达驱动电路的第一实施例的脉冲宽度调制示意图;
图2E为本发明单相马达驱动电路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二路径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单相马达驱动电路的第二实施例的方块图;
图3B为本发明单相马达驱动电路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一路径示意图;
图3C为本发明单相马达驱动电路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二路径示意图;及
图4为本发明单相马达驱动电路的第三实施例图的电路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Rt2    第二驱动电阻;
Rt3    第三驱动电阻;
Rt4    第四驱动电阻;
Rt5    第五驱动电阻;
Rt6    第六驱动电阻;
Rt7    第七驱动电阻;
Rt8    第八驱动电阻;
Rt9    第九驱动电阻;
Qt1    第一驱动晶体管;
Qt2   第二驱动晶体管;
Qt3   第三驱动晶体管;
Qt4   第四驱动晶体管;
Qt5   第五驱动晶体管;
Qt6   第六驱动晶体管;
Dt1   第一驱动二极管;
Dt2   第二驱动二极管;
10    第一开关电路;
12    第二开关电路;
14    第三开关电路;
16    第四开关电路;
20    第一驱动电路;
30    第二驱动电路;
40    第一自举电路;
50    第一整流电路;
60    第三驱动电路;
70    第四驱动电路;
80    第二自举电路;
90    第二整流电路;
100   单相马达;
Q1    第一场效晶体管;
Q2    第二场效晶体管;
Q3    第三场效晶体管;
Q4    第四场效晶体管;
D1    第一二极管;
R1    第一电阻;
C1    第一电容;
ZD1   第一齐纳二极管;
R6    第六电阻;
R7    第七电阻;
D2    第二二极管;
R1    第二电阻;
C2    第二电容;
ZD2   第二齐纳二极管;
R8    第八电阻;
R9    第九电阻。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请参考图2A为本发明单相马达驱动电路的第一实施例的方块图,本发明的单相马达驱动装置,包含:第一驱动电路20、第二驱动电路30、第一自举电路40、第三驱动电路60、第四驱动电路70与第二自举电路80。第一驱动电路20连接一第一电源Vcc1与一单相马达100的一第一侧。第二驱动电路30接收一第二驱动信号,并连接到第一驱动电路20与地端。第一自举电路40连接一第二电源Vcc2与第一驱动电路20与单相马达100的第一侧,当第一驱动信号为高电位时,第一自举电路40提供一第一偏压给予第一驱动电路20而导通第一驱动电路20。第三驱动电路60连接第一电源Vcc1与单相马达的一第二侧。第四驱动电路70接收一第一驱动信号,并连接到第三驱动电路60与地端。第二自举电路80连接第二电源Vcc2与第三驱动电路60与单相马达100的第二侧,当第二驱动信号为高电位时,第二自举电路80提供一第二偏压给予第三驱动电路60而导通第三驱动电路60。
其中,当第一驱动信号为高电位时,且第二驱动信号为一第一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时,第二驱动电路30依据第一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控制第一驱动电路20关闭或导通,当第一驱动电路20导通时,第一电源Vcc1提供的电流流经第一驱动电路20、单相马达100、第二自举电路100、第四驱动电路70至地端,而驱动单相马达100旋转。当第二驱动信号为高电位时,且第一驱动信号为一第二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时,第四驱动电路70依据第二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控制第三驱动电路60关闭或导通,当第三驱动电路60导通时,第一电源Vcc1提供的电流流经第三驱动电路60、单相马达100、第一自举电路100、第二驱动电路30至地端,并通过第二驱动电路30而驱动单相马达100旋转。
接着,请参考图2B为本发明单相马达100驱动电路的第一实施例的电路图,在此实施例中,第一电源Vcc1与第二电源Vcc2采用相同的电源Vcc。其中,第一驱动电路20为N通道的第一场效晶体管Q1,第一场效晶体管Q1的第一端为漏极、第一场效晶体管Q1的第二端为漏极、第一场效晶体管Q1的第三端为源极。
其中第二驱动电路30包含:第二场效晶体管Q2、第七电阻R7与第六电阻R6。第二场效晶体管Q2的第一端连接第一驱动电路20,第二场效晶体管Q2的第三端连接地端。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接收第二驱动信号PWM2,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连接到第二场效晶体管Q2的第二端。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连接到第二场效晶体管Q2的第二端,第六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到地端。第二场效晶体管Q2为一N通道的场效晶体管,且第二场效晶体管Q2的第一端为漏极、第二场效晶体管Q2的第二端为漏极、第二场效晶体管Q2的第三端为源极。第二驱动信号PWM2经由第七电阻R7与第六电阻R6的分压产生一漏极电压接到第二场效晶体管Q2的第二端(漏极)而导通第二场效晶体管Q2。
其中,第一自举电路40包含:第一二极管D1、第一电阻R1、第一齐纳二极管ZD1与第一电容C1。第一二极管D1的第一端连接至电源Vcc。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到第一二极管D1的第二端,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到第一驱动电路20的第二端。第一齐纳二极管ZD1的第一端为N型,第一齐纳二极管ZD1的第二端为P型,且第一齐纳二极管ZD1的第一端连接到第一驱动电路20的第二端,第一齐纳二极管ZD1的第二端连接到连接单相马达100的第一侧。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与第一二极管D1的第二端,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连接到单相马达100的第一侧。
其中,第三驱动电路60为一N通道的第三场效晶体管Q3。第三场效晶体管Q3的第一端为漏极、第三场效晶体管Q3的第二端为漏极、第三场效晶体管Q3的第三端为源极。
其中第四驱动电路70包含:第四场效晶体管Q4、第八电阻R8与第九电阻R9。第四场效晶体管Q4的第一端连接第三驱动电路60,第四场效晶体管Q4的第三端连接地端。第八电阻R8的第一端接收第一驱动信号PWM1,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连接到第四场效晶体管Q4的第二端。第九电阻R9的第一端连接到第四场效晶体管Q4的第二端,第九电阻R9的第二端连接到地端。第四场效晶体管Q4为一N通道的场效晶体管,第四场效晶体管Q4的第一端为漏极、第四场效晶体管Q4的第二端为漏极、第四场效晶体管Q4第三端为源极。第一驱动信号PWM1经由第八电阻R8与第九电阻R9的分压产生一漏极电压接到第二场效晶体管Q4的第二端(漏极)而导通第二场效晶体管Q4。
其中,第二自举电路80包含:第二二极管D2、第二电阻R2、第二齐纳二极管ZD2与第二电容C2。第二二极管D2的第一端连接至电源Vcc。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到第二二极管D2的第二端,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到第三驱动电路60的第二端。第二齐纳二极管ZD2的第一端为N型,第二齐纳二极管ZD2的第二端为P型,且第二齐纳二极管ZD2的第一端连接到第三驱动电路60的第二端,第二齐纳二极管ZD2的第二端连接到连接单相马达100的第二侧。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连接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二二极管D2的第二端,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连接到单相马达100的第二侧。
接着,请参考图2C为本发明单相马达100驱动电路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路径示意图。同时,由于马达的控制需要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Modulation,简称PWM)控制信号,所以PWM的信号波形量测,请参考图2D为本发明单相马达驱动电路的第一实施例的脉冲宽度调制示意图。所谓脉冲宽度度调制PWM就是一連串可以调整脉冲宽度度的信号,此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于此不加以赘述。当第一驱动信号PWM1信号为高电位时,且第二驱动信号PWM2为第一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时,第二场效晶体管Q2依据第一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控制第一场效晶体管Q1为关闭或开启,此时,第二驱动信号PWM2与第一场效晶体管Q1的漏极量测点TQ1的关系图,请参考图2D与图2C。
当第一驱动信号PWM1信号为高电位时,第二驱动信号PWM2为第一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且第一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为低电位时,第二场效晶体管Q2不会导通。当第一驱动信号PWM1信号为高电位时,经由第八电阻R8与第九电阻R9的分压而产生一漏极电压,使得第四场效晶体管Q4的Vgs>Vt。第四场效晶体管Q4导通后,使得第三场效晶体管Q3的漏极被拉到低电位端,此时,第三场效晶体管Q3不会导通,也就是不会有任何电流流过第三场效晶体管Q3。其中,第一自举电路40由第一二极管D1、第一电阻R1、第一电容C1与第一齐纳二极管ZD1所组成,电流流过第一二极管D1对第一电容C1充电,且电流又会流过第一电阻R1与第一齐纳二极管ZD1,并流向马达的第一侧。此时,第一齐纳二极管ZD1会产生一偏压给予第一场效晶体管Q1,第一场效晶体管Q1的Vgs>Vt,将使得第一场效晶体管Q1导通。于是电流流的路径path1从Vcc的电源流向第一场效晶体管Q1、单相马达100、第二齐纳二极管ZD2、第四场效晶体管Q4到地端,path1会产生电流流经单相马达。
当第一驱动信号PWM1信号为高电位时,第二驱动信号PWM2为第一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且第一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为高电位时。经由第七电阻R7与第六电阻R6的分压而产生一漏极电压,使得第二场效晶体管Q2的Vgs>Vt。第二场效晶体管Q2导通后,将使得第一场效晶体管Q1的漏极被接到低电位,于是第一场效晶体管Q1被关闭,此时就不会使得Vcc的电源流入第一场效晶体管Q1,于是path1就不会产生电流流经单相马达。
由于采用场效晶体管做为开关,场效晶体管的压降小,所以单相马达100的运转电压变高,单相马达100的电压高,电流就会高。单相马达100的转矩与电压、电流成正比,当电压与电流高时,而使得单相马达100的转矩提高。例如:以path1为例,电流经过的路径有第一场效晶体管Q1、单相马达100、第二齐纳二极管ZD2、第四场效晶体管Q4。假设现在电源Vcc为24V,第一场效晶体管Q1的电压降为0.1V,第二齐纳二极管ZD2的电压降为0.7V,第四场效晶体管Q4的电压降为0.1V,单相马达100两侧的电压降为24伏特减掉0.9V(0.7V+0.1V+0.1V),得到的电压为23.1V。比较现有技术,请参考图1A至图1D,24伏特减掉二个晶体管的路径,一个晶体管为0.8V,二个为1.6V,所以得到的单相马达100的电压为24伏特减掉1.6V,得到22.4伏特。运用本发明得到的单相马达100电压比现有技术高出了0.7V,所以运用本发明可以增加单相马达的转矩。
接着,请参考图2E为本发明单相马达驱动电路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二路径示意图。同时,由于马达的控制也需要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Modulation,简称PWM)控制信号,所以PWM的信号波形量测,请参考图2D为本发明单相马达驱动电路的第一实施例的脉冲宽度调制示意图。当第二驱动信号PWM2信号为高电位时,且第一驱动信号PWM1如果为第二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时,第四场效晶体管Q4依据第二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控制第三场效晶体管Q3为关闭或开启,此时,第一驱动信号PWM1与第三场效晶体管Q3的漏极量测点TQ3的关系图,请参考图2D与图2E。
当第二驱动信号PWM2信号为高电位时,第一驱动信号PWM1为第二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且第二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为低电位时,第四场效晶体管Q4不会导通。当第二驱动信号PWM2信号为高电位时,经由第六电阻R6与第七电阻R7的分压而产生一漏极电压,使得第二场效晶体管Q2的Vgs>Vt,第二场效晶体管Q2导通后,使得第一场效晶体管Q1的漏极被拉到低电位端。此时,第一场效晶体管Q1不会导通,也就是不会有任何电流流过第一场效晶体管Q1。其中,第二自举电路80由第二二极管D2、第二电阻R2、第二电容C2与第二齐纳二极管ZD2所组成,电流流过第二二极管D2对第二电容C2充电,且电流又会流过第二电阻R2与第二齐纳二极管ZD2,并流向马达的第二侧。此时,第二齐纳二极管ZD2会产生一偏压给予第三场效晶体管Q3,此时,第三场效晶体管Q3的Vgs>Vt,将使得第三场效晶体管Q3导通,于是电流流的路径path2从Vcc流向第三场效晶体管Q3、单相马达100、第一齐纳二极管ZD1、第二场效晶体管Q2到地端,path2会产生电流流经单相马达。
当第二驱动信号PWM2信号为高电位时,第一驱动信号PWM1为第二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且第二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为高电位时。经由第八电阻R8与第九电阻R9的分压而产生一漏极电压,使得第四场效晶体管Q4的Vgs>Vt。第四场效晶体管Q4导通后,将使得第三场效晶体管Q3的漏极被接到低电位,于此第三场效晶体管Q3被关闭,此时就不会使得Vcc的电源流入第三场效晶体管Q3,于是path2就不会产生电流流经单相马达。
运用本发明在交流的单相马达100上,当第一驱动信号PWM1高电位、第二驱动信号PWM2为第一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时,单相马达100为受到顺向偏流,所以会转动180度。当第一驱动信号PWM1为第二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时、第二驱动信号PWM2高电位时,单相马达100为受到逆向偏流,所以会从180度转到360度。当重复第一驱动信号PWM1与第二驱动信号PWM2的信号控制时,单相马达100就会顺向转动。本发明不只可以用在交流的单相马达上,亦可以用在控制直流的单相马达的正转与反转。
接着,请参考图3A为本发明单相马达驱动电路的第二实施例的方块图,由于单相马达100驱动电路在马达换向时,会有一些顺电流须要导到地端,所以可增加第一整流电路50与第二整流电路90的配置。图2A的电路加上第一整流电路50与第二整流电路90,即为图3A。其中,第一整流电路50的第一端连接到单相马达100的第一侧,第一整流电路50的第二端连接到地端。第二整流电路90的第一端连接到单相马达100的第二侧,第二整流电路90的第二端连接到地端。
图3B为本发明单相马达驱动电路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一路径示意图。第一整流电路50为第三二极管D3,第三二极管D3的第一端为N型,其第二端为P型。假设现在电流流动的经过的电路有第一场效晶体管Q1、单相马达100、第一齐纳二极管ZD2与第四场效晶体管Q4到地端,当单相马达100要换转向时,第一场效晶体管Q1要关闭,此时单相马达100由于电感性负载,由楞次定律可得知当单相马达关闭电源时,会有一顺向电流还存在,此时需要第三二极管D3当成顺向电流的流动方向,以形成一回路把电流导引到地端,以避免单相马达会有不稳定的情形发生。请参考图3B的tpath1路径,顺向电流的流动方向为第三二极管D3、单相马达100、第二齐纳二极管ZD2与第四场效晶体管Q4接到地端,此时,等顺向电流流完后,就可正式的换转方向。
图3C为本发明单相马达驱动电路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二路径示意图。第二整流电路为第四二极管D4,第四二极管的第一端为N型,第四二极管的第二端为P型。假设现在电流流动的经过的电路有第二场效晶体管Q2、单相马达100、第一齐纳二极管ZD1与第二场效晶体管Q2到地端。当单相马达100要再度换转向时,第三场效晶体管Q3要关闭时,此时单相马达100会有一顺向电流还存在,此时需要第四二极管D4当成顺向电流的流动方向。请参考图3C的tpath2路径,顺向电流的流动方向为第四二极管D4、单相马达100、第一齐纳二极管ZD1与第二场效晶体管Q2接到地端,此时,等顺向电流流完后,就可正式的换转方向。
接着,请参考图4为本发明单相马达驱动电路的第三实施例图的电路图,且为本发明运用双电源机制的实施例。当第一驱动电路20与第三驱动电路60的Vcc1为24V时,第一自举电路40与第二自举电路80的Vcc2可以是12V。采用双电源机制可以让单相马达可以在高电压的情形运转。
本明提供新的H-Bridge电路,且H-Bridge电路新的上臂电路由第一驱动电路20与第三驱动电路60组成,而下臂电路则由第二驱动电路30与第四驱动电路70所组成,本发明解决了上臂电路与下臂电路不会有同时导通的问题点。例如:本发明解决第一驱动电路20与第二驱动电路30不会同时导通的问题点,当第二驱动电路30导通时,第一驱动电路20一定为关闭,而第二驱动电路30关闭时,第一驱动电路20一定为开启的情形。因此,第一驱动电路20与第二驱动电路30为主从关系,第一驱动电路20的导通或关闭是由第二驱动电路30决定的。相同的,本发明也解决第三驱动电路60与第四驱动电路70不会同时导通的问题点,当第四驱动电路70导通时,第三驱动电路60一定为关闭,而第四驱动电路70关闭时,第三驱动电路60一定为开启的情形,因此,第三驱动电路60与第四驱动电路70为主从关系,第三驱动电路60的导通或关闭是由第四驱动电路70决定的。因此,本发明的电路不会有第一驱动电路20与第二驱动电路30或第三驱动电路60与第四驱动电路70同时导通,进而造成短路电流的出现而烧毁驱动电路内的晶体管。
所以运用本发明的目的,将得到低成本,转矩提高,且可以做到保护驱动电路的好处。在实际上的运用,本发明只要运用到二个控制信号即可,以往单相马达100的控制电路需要用到四个控制信号,且控制的时序要非常的精确,以避免单相马达100驱动电路的烧毁,而本发明通过驱动电路的控制而精准的控制时序,只需单纯的控制二个信号即可做到单相马达100的运转。
虽然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所述,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须视本说明书所附的申请专利权利要求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1)

1.一种单相马达驱动装置,包含:
一第一驱动电路,连接一第一电源与一单相马达的一第一侧;
一第二驱动电路,接收一第二驱动信号,并连接到该第一驱动电路与地端;
一第一自举电路,连接一第二电源与该第一驱动电路与该单相马达的该第一侧,当该第一驱动信号为高电位时,该第一自举电路提供一第一偏压给予该第一驱动电路而导通该第一驱动电路;
一第三驱动电路,连接该第一电源与该单相马达的一第二侧;
一第四驱动电路,接收一第一驱动信号,并连接到该第三驱动电路与地端;及
一第二自举电路,连接该第二电源与该第三驱动电路与该单相马达的该第二侧,当该第二驱动信号为高电位时,该第二自举电路提供一第二偏压给予该第三驱动电路而导通该第三驱动电路;
其中,该第一驱动信号为高电位时,且该第二驱动信号为一第一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时,该第二驱动电路依据该第一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控制该第一驱动电路关闭或导通,当该第一驱动电路导通时,该第一电源提供的电流流经该第一驱动电路、该单相马达、该第二自举电路、该第四驱动电路至地端,而使得该单相马达旋转;该第二驱动信号为高电位时,且该第一驱动信号为一第二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时,该第四驱动电路依据该第二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控制该第三驱动电路关闭或导通,当该第三驱动电路导通时,该第一电源提供的电流流经该第三驱动电路、该单相马达、该第一自举电路、该第二驱动电路至地端,而使得该单相马达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相马达驱动装置,其中该第一自举电路包含:
一第一二极管,该第一二极管的第一端连接至该第二电源;
一第一电阻,该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到该第一二极管的第二端,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到该第一驱动电路;
一第一齐纳二极管,该第一齐纳二极管的第一端连接到该第一驱动电路,该第一齐纳二极管的第二端连接到该单相马达的该第一侧;及
一第一电容,该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到该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该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到该单相马达的该第一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相马达驱动装置,其中该第二自举电路包含:
一第二二极管,该第二二极管的第一端连接至该第二电源;
一第二电阻,该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到该第二二极管的第二端,该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到该第三驱动电路;
一第二齐纳二极管,该第二齐纳二极管的第一端连接到该第三驱动电路,该第二齐纳二极管的第二端连接到该单相马达的该第二侧;及
一第二电容,该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到该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该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连接到该单相马达的该第二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相马达驱动装置,更包含:
一第一整流电路,该第一整流电路的第一端连接到该单相马达的该第一侧,该第一整流电路的第二端连接到地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相马达驱动装置,更包含:
一第二整流电路,该第二整流电路的第一端连接到该单相马达的该第二侧,该第二整流电路的第二端连接到地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相马达驱动装置,其中该第一驱动电路为一第一场效晶体管。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相马达驱动装置,其中该第三驱动电路为一第三场效晶体管。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相马达驱动装置,其中该第二驱动电路包含:
一第二场效晶体管,该第二场效晶体管的第一端连接该第一驱动电路,该第二场效晶体管的第三端连接该地端;
一第七电阻,该第七电阻的第一端接收该第二驱动信号,该第七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到该第二场效晶体管的第二端;及
一第六电阻,该第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到该第二场效晶体管的第二端,该第六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到地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相马达驱动装置,其中该第四驱动电路包含:
一第四场效晶体管,第四场效晶体管的第一端连接该第三驱动电路,该第四场效晶体管的第三端连接地端;
一第八电阻,该第八电阻的第一端接收该第一驱动信号,该第八电阻的该第二端连接到该第四场效晶体管的第二端;及
一第九电阻,该第九电阻的第一端连接到该第四场效晶体管的第二端,该第九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到地端。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相马达驱动装置,其中该第一电源与该第二电源的电压为同一电源。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相马达驱动装置,其中该第一电源的电压大于该第二电源的电压。
CN201210247059.1A 2012-07-13 2012-07-17 单相马达驱动装置 Active CN1035460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25344A TWI455476B (zh) 2012-07-13 2012-07-13 單相馬達驅動裝置
TW101125344 2012-07-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46086A true CN103546086A (zh) 2014-01-29
CN103546086B CN103546086B (zh) 2015-08-19

Family

ID=496382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47059.1A Active CN103546086B (zh) 2012-07-13 2012-07-17 单相马达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530494B2 (zh)
KR (1) KR101317524B1 (zh)
CN (1) CN103546086B (zh)
TW (1) TWI4554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80970A1 (ja) * 2018-03-23 2019-09-2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モータ駆動装置、電動送風機、電気掃除機及びハンドドライヤ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340694A (ja) * 1995-06-09 1996-12-24 Koyo Seiko Co Ltd アクチュエータ駆動回路
US5859519A (en) * 1997-05-29 1999-01-12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ingle phase motor drive
TW200816614A (en) * 2006-09-26 2008-04-01 Holtek Semiconductor Inc Driving apparatus for single phase motors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01931355A (zh) * 2005-08-29 2010-12-29 罗姆股份有限公司 电机驱动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电气设备
US8022648B2 (en) * 2007-11-27 2011-09-20 Nidec Servo Corporation Motor driving circuit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51596A (ja) * 1990-12-27 1992-09-07 Omron Corp 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におけるモータ電流検出装置およびモータ駆動装置
JPH0569833A (ja) * 1991-09-11 1993-03-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H05207785A (ja) * 1992-01-16 1993-08-13 Jidosha Denki Kogyo Co Ltd ブリッジ回路
JP3899926B2 (ja) * 2001-12-19 2007-03-2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気負荷駆動装置
TWI314388B (en) * 2005-12-23 2009-09-01 Delta Electronics Inc Fan system and real-time stopping device thereof
TWI412224B (zh) * 2009-01-23 2013-10-11 Amtek Semiconductor Co Ltd 具有節能模組之單相馬達驅動裝置
JP5367424B2 (ja) * 2009-03-19 2013-12-11 ラピスセミコンダクタ株式会社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駆動回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340694A (ja) * 1995-06-09 1996-12-24 Koyo Seiko Co Ltd アクチュエータ駆動回路
US5859519A (en) * 1997-05-29 1999-01-12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ingle phase motor drive
CN101931355A (zh) * 2005-08-29 2010-12-29 罗姆股份有限公司 电机驱动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电气设备
TW200816614A (en) * 2006-09-26 2008-04-01 Holtek Semiconductor Inc Driving apparatus for single phase motors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US8022648B2 (en) * 2007-11-27 2011-09-20 Nidec Servo Corporation Motor driving circui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46086B (zh) 2015-08-19
JP5530494B2 (ja) 2014-06-25
TWI455476B (zh) 2014-10-01
KR101317524B1 (ko) 2013-10-15
JP2014023418A (ja) 2014-02-03
TW201404029A (zh) 2014-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hrivastava et al. Controlling DC motor using microcontroller (PIC16F72) with PWM
CN105262059B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主动短路保护电路
CN104883036A (zh) 动态开关式整流电路及方法
CN104901576A (zh) 逆变器装置以及空调机
US20150061551A1 (en) Fan system - single-phase dc motor control circuit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Lu et al. The pulse width modulation and its use in induction motor speed control
CN106549606A (zh) 马达关机方法及使用其的马达驱动电路
CN106031013A (zh) 电力变换系统
WO2012115900A2 (en) Driver circuit for a semiconductor power switch
CN206922678U (zh) 一种可替换h桥的电机驱动电路
CN103546086B (zh) 单相马达驱动装置
CN205693641U (zh) 一种正电压方波信号转正负电压方波信号的电路
CN103095193A (zh) 一种应用于无刷直流电机的驱动系统
CN205693592U (zh) 一种三相无刷电机控制系统
TWI403086B (zh) 用於控制刷型電動機之旋轉方向及速度之裝置及方法
CN102664573A (zh) 用于交流永磁同步电机的直流控制装置
CN105871263B (zh) 双电机驱动逆变器
TWI452826B (zh) 無需死區時間的直流馬達驅動電路
CN106253767A (zh) 一种直流电机驱动电路
CN206364738U (zh) 电机的调速驱动电路和风扇电机
JP2007244183A (ja) 単相倍電圧整流回路およびインバータ装置
CN104410335A (zh) 智能型小功率电机控制器的控制电路和控制方法
CN214544170U (zh) 一种用于驱动交流电机智能调速的集成芯片电路
KR102504096B1 (ko) Bldc 전동기 pwm 제어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209545477U (zh) 免驱动电源无触点有刷直流电机正反转互锁控制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