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34175A - 具有工效学一体式柄部的制品 - Google Patents

具有工效学一体式柄部的制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34175A
CN103534175A CN201280023599.XA CN201280023599A CN103534175A CN 103534175 A CN103534175 A CN 103534175A CN 201280023599 A CN201280023599 A CN 201280023599A CN 103534175 A CN103534175 A CN 1035341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ding member
blow
molded article
angle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2359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34175B (zh
Inventor
A·德科宁克
C·G·F·格拉赫
J-L·阿扎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octer and Gamble Ltd
Procter and Gamble Co
Original Assignee
Procter and Gambl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4483910&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3534175(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Procter and Gamble Ltd filed Critical Procter and Gamble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5341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341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341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341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1/00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formed in one piece, e.g. by casting metallic material, by moulding plastics, by blowing vitreous material, by throwing ceramic material, by moulding pulped fibrous material, by deep-drawing operations performed on sheet material
    • B65D1/02Bottles or similar containers with necks or like restricted apertures, designed for pouring contents
    • B65D1/0223Bottles or similar containers with necks or like restricted apertures, designed for pouring content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3/00Details of bottles or ja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5D23/10Handles
    • B65D23/102Gripping means formed in the walls, e.g. roughening, cavities, projection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塑制品,该制品包括具有顶部(3)和底部(4)的主体(2);邻近所述顶部的开口(5);和保持部件(6),该保持部件一体地位于所述主体的至少一个侧面上并且定位在所述顶部和所述底部之间。保持部件包括至少一个最内表面(8)、一个外表面(9)以及定位在所述最内表面和所述外表面之间的至少一个过渡表面(7),所述保持部件形成定位在所述外表面和所述主体之间的至少一个半封闭凹槽(10)。其中所述保持部件的横截面是圆形的,使得半径“r”形成于所述过渡表面和所述外表面之间,所述半径“r”大于7.5mm,并且其中所述保持部件的最大宽度“w”介于50mm和60mm之间,所述保持部件包括顶部表面,所述顶部表面以大于或等于50°的角度“a”延伸。

Description

具有工效学一体式柄部的制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括一体式柄部,更具体地为非贯通柄部的制品,所述柄部具有最佳工效学性能以提供舒适度和易使用性,同时制造简单且经济。
背景技术
将一体式柄部成形到模塑制品上是高度期望的,并且该领域包含许多解决由此类柄部所带来的固有问题的尝试,一些比其它的更为成功。与例如夹接的柄部相比,一体模塑柄部一般制造起来不太昂贵并且更加可持续。已公开许多用以产生此类柄部的方法,最成功的是在制品的主体中产生相对的凹陷部或腔体以形成柄部的结构基础。然后可将凹陷部焊接在一起,并且可移除由焊接所包围的中心区段以便形成完全空档,手指和/或拇指可通过所述空档插入(“贯通”柄部),或作为另外一种选择,可使所述凹陷部简单地形成抓握部(“非贯通”柄部)。
已对改善一体式柄部的工效学性能进行许多研究。具体地,用以产生具有相当于“贯通”柄部的那些的工效学设计的一体式柄部,而不具有昂贵的移除焊接的制造步骤和其它缺点诸如材料成本和与运输包括此类“贯通”柄部的制品相关联的物流成本。
一种方法是基本上移除通常将与使用者手掌接触的柄部表面,从而产生两个彼此相对且间隔开的钩。因此,使用者将用他/她的拇指和食指抓握上钩,并且用小指抓握下钩。此类方法的一个例子示出于US4368827中。此类方法的缺点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讲将显而易见,实际上,该构型不仅向使用者的手腕提供过量的应变,并且向将承受制品的整体重量的使用者的手指提供不适感,而且还提供生产线缺点,从而多个瓶可能彼此钩住,其中需要某种干预以分离它们。
一种更成功的方法是经由包括变形步骤的工艺产生“非贯通”柄部,其中向内移动的柱塞在容器体中产生凹陷部以形成所述一体式柄部。产生两个相对的且间隔开的凹入区域以适应使用者的手指。此类方法的一个例子示出于WO2006/084214中。虽然该方法提供制造和物流成本方面的优点,但仍然缺乏所要求的工效学性能。
一种用以解决此类问题的尝试是修改上述工艺以便产生具有预定抓握部设计的“非贯通”柄部,其中尤其专注于所述保持部件的抓握部周边。此类方法的一个例子示出于EP2103413中。然而,仍然需要具有“非贯通”柄部的制品,所述柄部具有最优化的工效学性能以便获得“贯通”柄部的舒适度,同时获得“非贯通”柄部的许多优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工效学“非贯通”柄部的制品,所述柄部具有“贯通”柄部的抓握优点。具体地,一种一体式柄部,其允许使用者舒适地用至少拇指和食指抓取制品,并且随后过渡至完全抓握位置而不改变在抓取运动中所用手指的位置,并且对使用者的手不产生不舒适的压力点。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获得此类过渡并且仍然允许制品在分配内容物时旋转,同时限制对使用者的手和手腕的应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塑制品,其包括具有顶部和底部的主体;邻近所述顶部的开口;和保持部件,所述保持部件一体地位于所述主体的至少一个侧面上并且定位在所述顶部和所述底部之间。保持部件包括至少一个最内表面、一个外表面以及定位在所述最内表面和所述外表面之间的至少一个过渡表面,所述保持部件形成至少一个半封闭凹槽,所述凹槽定位在所述外表面和所述主体之间。其中所述保持部件的横截面是圆形的,使得半径“r”形成于所述过渡表面和所述外表面之间,所述半径“r”大于7.5mm,并且其中所述保持部件的最大宽度“w”介于50mm和60mm之间,所述保持部件包括顶部表面,所述顶部表面以大于或等于50°的角度“a”延伸。
附图说明
图1A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制品的侧视图。
图1B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制品的后视图。
图1C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制品的顶视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制品的侧视图,其示出了保持部件和主抓握位置的细节。
图3A为沿图1A的线EE截取的顶部横截面视图。
图3B为图3A的区段A的放大图。
图3C为图3A的区段A的放大图以示出总抓握部圆周。
图4为沿图2的线FF截取的横截面。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制品的侧视图,其示出了保持部分的部件。
图6为沿图2的线FF截取的横截面,其示出了保持部件的顶部表面的最外端和顶部表面边缘。
图7为沿平行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制品的x轴线的线截取的顶部横截面。
图8示出了用于工效学评测的对称和非对称“非贯通”柄部形状。
图9示出了用于工效学评测的对称和非对称“非贯通”柄部测试件。
图10示出了专门小组成员对具有宽度“w”的柄部的总%偏好。
图11示出了专门小组成员对宽度“w”的对称柄部的总%偏好和瓶尺寸。
具体实施方式
如本文所用,术语“工效学性能或工效学”是指结构或彼此相互作用的多个结构被设计成最小化使用者施力和不适度。
如本文所用,“z轴线”为制品的中心线。
如本文所用,“x轴线”垂直于z轴线并且基本上平行于与制品的保持部件和主体两者相交的轴线。
如本文所用,“x-y”平面是基本上垂直于z轴线的平面。
如本文所用,“x-z”平面为如下平面,所述平面基本上平行于z轴线并且具有基本上平行于与制品的保持部件和主体两者相交的轴线的一个侧面。
如本文所用,术语“圆形的横截面”为缺乏任何锋利边缘并具有连续且平滑轮廓的横截面。
如本文所用,术语“凹形的”是指该表面向内(或朝z轴线)成弧形以形成缺乏锋利边缘的圆形的表面。
如本文所用,术语“非贯通柄部”为如下柄部,所述柄部在制品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至少一个半封闭凹槽。
如本文所用,术语“半封闭凹槽”为仅具有一个开口且在所有其它侧面上均封闭的凹槽。所述开口在与其正交的方向上从制品的保持部件的最内表面延伸。
如本文所用,术语“一体式或一体的”是指所涉及的结构或元件形成单一部件。此类结构和元件也被成形为单一部件。
术语“抓持或抓握位置”是指手的位置,其允许使用者围绕基本上垂直于z轴线的轴线施加旋转。
术语“拿取或抓取位置”是指当使用者在基本上平行于z轴线的方向上抵抗重力抓取制品时手指的位置。在该位置中,使用者舒适地将至少两个手指(通常为拇指和食指)放置到所述一体式保持部件的至少一个部分上。所述至少一个部分通常为保持部件的上端。
如本文所用,术语“主抓握位置”是指制品的保持部件上的位置,其与当抓握所述保持部件时使用者的食指和拇指位置的定位重合。所述主抓握位置邻近保持部件的上端定位。
如本文所用,术语“预成型件”是在扩张以形成成品之前所产生的模制元件。预成型件必然地稍微小于成品的吹塑制品。预成型件一般在超过熔融温度的高温下通过例如注塑来生产。
如本文所用,术语“拉伸吹塑”是其中将预成型件加热高于它们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然后使用高压介质(优选为空气)在模具中吹塑以形成中空制品(例如,容器)的工艺。作为所述工艺的一部分,通常用拉伸杆来拉伸预成型件。
如本文所用,“可再循环的”材料涵盖消费后可再循环的(PCR)材料、工业后可再循环的(PIR)材料、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如本文所用,“再研磨”材料为热塑性废弃材料,例如浇口、流道、过量的型坯材料,以及来自注塑和吹塑以及挤出操作的顶出部件,其已通过粉碎或粒化而回收。
如本文所用,前缀“生物”用于命名衍生自可再生资源的材料。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工效学一体式柄部,更具体地为非贯通柄部的吹塑制品。
制品
根据本发明的制品可选自容器、装置、柄部、器具以及它们的组合。优选的制品是用于多种领域中的容器。此类领域的非限制性例子为:美容护理产品,例如用于沐浴剂、洗发剂和调理剂的容器;家庭和/或家用产品,例如用于洗涤剂或用于清洁和/或调理织物和/或硬质表面的其它清洁制剂的容器;口腔护理产品,例如用于口腔洗涤的容器;等等。
优选的容器为如下那些,它们的尺寸设定成容纳至少1.5升,优选地至少2升,更优选地介于2升和5升之间,甚至更优选地介于2升和4升之间,最优选地介于2和3升之间的物质,所述物质选自液体组合物、固体组合物、凝胶组合物、以及它们的混合物。优选地,所述组合物为洗涤剂组合物。
根据本发明的制品可由任何合适的塑性树脂材料制成。用于本发明中的优选塑性树脂材料可为聚烯烃(例如PP和PE)、聚苯乙烯(PS)、聚氯乙烯(PVC)、聚乳酸(PLA)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在一个实施例中,塑性树脂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作为另外一种选择,根据本发明的制品可由选自可再生材料、可再循环材料、再研磨材料、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的可持续材料制成。
“可再生材料”的例子包括生物聚乙烯、生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以及生物聚丙烯。如本文所用且除非另外指出,“聚乙烯”涵盖高密度聚乙烯(H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以及超低密度聚乙烯(ULDPE)。如本文所用且除非另外指出,“聚丙烯”涵盖均聚物聚丙烯、无规共聚物聚丙烯、以及嵌段共聚物聚丙烯。
参见图1a、1b和2,根据本发明的制品1包括:具有顶部3和底部4的主体2;邻近所述顶部3的开口5;和保持部件6,其通常为工效学的,一体地位于所述主体2的至少一个侧面上并且定位在所述顶部3和所述底部4之间。保持部件6包括至少一个最内表面8、一个外表面9和至少一个过渡表面7。过渡表面7定位在最内表面8和外表面9之间。形成至少一个半封闭凹槽10的保持部件6定位在外表面9和主体2之间。
参见图3b,保持部件6的横截面是圆形的,使得半径“r”形成于所述至少一个过渡表面7和外表面9之间,半径“r”大于7.5mm,优选地大于10mm,更优选地大于15mm,甚至更优选地大于18mm,并且最优选地介于10mm和20mm之间。此类半径“r”有助于保持部件6被使用者舒适地抓握并且辅助从制品抓取位置过渡至制品抓握位置。不希望受理论的束缚,据信引入此类半径允许减少对使用者的手产生的压力点,从而改善抓握舒适度并且易于所述过渡。
参见图3a,保持部件6的最大宽度“w”介于50mm和60mm之间,优选地介于50mm和55mm之间。此类宽度“w”有助于保持部件6被使用者舒适地抓握。不希望受理论的束缚,据信保持部件6的最大(或极限)宽度对于允许使用者以自然且不费力的方式操纵制品是重要的。如果最大宽度太小,则保持部件6/使用者手掌界面中的接触面积将受到限制,并且将阻止使用者的手指牢固地抓握保持部件6,这可导致对使用者的手腕诱发应变。另一方面,如果太大,则使用者将经历对手指的过量应变。还据信大于60mm的最大宽度将使得抓取制品和抓握制品之间的过渡更加费力。这不可避免地也影响消费者所能够抓取的重量,并且因此影响制品的尺寸和其内容物。
参见图4,保持部件6包括顶部表面11,所述顶部表面以大于或等于50°,优选地大于或等于60°,更优选地大于或等于70°,最优选地大于或等于75°的角度“a”延伸,所述角度取自和/或围绕与主体2的顶部3和底部4相交的轴线(即z轴线)。通常,角度“a”是从所述轴线的顶部测量的,所述顶部邻近主体2的顶部3并且远离主体2的底部4。不希望受理论的束缚,据信足够倾斜的顶部表面11允许使用者固定并钩到所述表面11的一部分上,并且同时提供必要的支撑,所述支撑减小了需要由使用者的手指所施加的压力的量。然而,如果倾斜度太高(即在低“a”角度下),则使用者的手指将趋于滑动,从而导致需要施加更大的压力以便抓取制品。
参见图3a和4,保持部件6可具有至少一个,优选地至少两个最内表面8,所述最内表面基本上平行于与保持部件6和主体2两者相交的轴线延伸和/或基本上平行于与主体2的顶部3和底部4两者相交的轴线延伸。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保持部件6包括两个最内表面8,它们各自基本上平行于与保持部件6和主体2两者相交的轴线延伸,并且基本上平行于与主体2的顶部3和底部4两者相交的轴线竖直地延伸。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保持部件6的尺寸设定成使得使用者能够抓紧制品1而他/她的手指不触碰保持部件6的最内表面8。在一个实施例中,最内表面8的顶点和所述外表面9上的远端12之间的距离“d”介于0mm和60mm之间,优选地介于10mm和50mm之间,更优选地介于15mm和40mm之间,甚至更优选地介于20mm和35mm之间,甚至更优选地介于20mm和30mm之间,甚至更优选地介于25mm和29mm之间,最优选地介于20mm和27mm之间。该构型允许产生最大的可能深度,使得防止使用者的手指推压到最内表面8上,因此获得贯通柄部的舒适度有益效果。不希望受理论的束缚,据信此类构型使得使用者能够施加舒适且有力的抓握,其继而使得能够抓取并抓握更大和/或更重的制品。
参见图2,保持部件6可包括主抓握位置13。主抓握位置13在高度“H”处,所述高度介于1.3至1.6之间,优选地重心高度的1.4倍,所述重心高度是在填充状况下从主体2的底部4测量的。所谓“填充状况”在本文中我们是指介于85%和95%之间,优选地介于88%和93%之间,更优选地介于90和93%之间的总制品内部体积被其中所包含的液体所填充。该构型允许制品1的旋转轴线在由使用者进行的分配运动期间在填充的和/或半用尽状况下尽可能地靠近所述制品1的重心。这继而引入了手腕应变优点,因为使用者的手腕将不经历如果重心偏离旋转轴线,尤其是当制品处于其最重状态时可能产生的附加扭矩。不希望受理论的束缚,据信该构型确保了任何扭矩均被减小且甚至基本上消除,这继而意味着使用者的手腕所经历的仅有的基本力为由制品的重量所产生的力。
参见图5,保持部件6可包括上端14、下端15和两个侧端16,16’。上端14可邻近制品1的主体2的顶部3定位,并且下端15邻近制品1的主体2的底部4定位。所述两个侧端16,16’可为间隔开的以形成半封闭凹槽10的开口。
参见图3a至3c,保持部件6可具有由所有最内表面、外表面和过渡表面7,8,9形成的总抓握部圆周17。在一个实施例中,抓握部圆周17是沿如下平面测量的,所述平面基本上平行于与保持部件6和主体2两者相交的轴线延伸。优选地所述总抓握部圆周17为至少190mm,优选地大于196mm。不希望受理论的束缚,最佳保持部件6的工效学几何形状取决于半封闭凹槽10的三维特征。已发现,抓握部圆周17最终限定单一维度上的基本几何形状。如果抓握部圆周低于190mm,则使用者的自然保持位置将畸变,并且使用者的手指将最可能与保持部件的侧端的至少一个表面相抵触。
参见图6,顶部表面11可包括至少一个,优选地两个最外端18。在一个实施例中,顶部表面11包括两个最外端18,18’,它们沿如下轴线(平行于y轴线)轴向移位,所述轴线垂直于与主体2的顶部3和底部4相交的轴线以及与保持部件6和主体2相交的轴线。最外端18,18’可定位成使得与所述顶部3和/或所述底部4的距离对于两个所述最外端18,18’是相同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最外端18,18’形成保持部件6的上端14上的顶部表面边缘19,1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部表面边缘19,19’被成型以形成小于或等于15mm,优选地小于或等于10mm,更优选地大于0mm且小于10mm,甚至更优选地介于2mm和4mm之间的半径“R”。此类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提供对使用者关节的至少一部分产生支撑的边缘,制品负荷中的一些被转移到所述至少一部分上。不希望受理论的束缚,据信此类支撑允许减小要由手指施加的压力的量,因此有助于总体抓握舒适度。还据信此类边缘有助于产生辅助制品抓取的钩。还据信此类边缘有助于提供工效学结构的视觉感知。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半封闭凹槽10可为细长形状。半封闭凹槽10可具有沿其最长长度(或维度)截取的至少90mm的高度。该构型的优点是允许为手留有更多空间,使得当制品的内容物用尽,并且重心改变时,手的位置能够移位以便将其重新定位成更靠近新的重心而不实质性损害保持部件6的工效学有益效果。
参见图1a和2,保持部件6可包括至少一个凸形表面20,优选地接着基本上连续的弧形轮廓,在外表面9的至少一部分上和/或沿外表面9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在邻近主体2的底部4的第一区域中以第一角度延伸并且在邻近主体2的顶部3的第二区域中以第二角度延伸。优选地,第一角度大于第二角度,所述角度取自顺时针地从基本上平行于与保持部件6和主体2两者相交的轴线的轴线。第一角度可介于80°和95°之间,优选地介于85和90°之间,更优选地为90°,并且第二角度介于45°和90°之间,优选地介于65°和85°之间,优选地介于60°和80°之间,更优选地介于70°和75°之间,更优选地为75°。在该实施例中,凸形表面20产生成角度的轮廓,所述轮廓在旋转时提供对使用者手掌的恰当支撑用于分配并且也易于从抓取位置过渡至抓握位置。
参见图3a和3b,保持部件6可为关于对称线(或对称轴线)21对称的,所述对称线平行于与保持部件6和主体2两者相交的轴线延伸。过渡表面7可形成至少一个凹形部分22,并且任选地,凹形部分22和对称轴线21之间的角度θ介于35°和60°之间,优选地介于40°和50°之间,并且最优选地为45°。在该实施例中,保持部件6优选地包括两个半封闭凹槽10和两个最内表面8,它们各自关于对称轴线21成镜像。
参见图7,保持部件6可为不对称的并且包括两个最内表面23,23’并形成两个不对称的半封闭凹槽24,24’,所述半封闭凹槽定位成使得所述两个最内表面23,23’的顶点在平行于与保持部件6和主体2两者相交的轴线的方向上轴向移位。所述两个最内表面23,23’可在如下方向上轴向移位,所述方向平行于与保持部件6和主体2两者相交的轴线和/或平行于与所述最内表面垂直的轴线。此类构型允许产生具有更大凹槽深度的保持部件6以提供等同于贯通柄部的工效学有益效果,因为使用者能够基本上将其手指包裹在保持部件6周围,虽然不存在从一个半封闭凹槽通向另一个的孔。另一种有益效果是,在此类构型中,使用者可将保持部件6的上端14放置在所有手指和关节的上表面上,从而提供更大的接触表面积,这导致需要由使用者付出较少的抓握施力。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未示出)中,制品包括多于一个,优选地两个不对称保持部件,优选地其中所述不对称保持部件之一为另一个的不可重合的镜像。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不对称保持部件位于制品的相对两端上。作为另外一种选择,所述不对称保持部件可定位成一个在另一个的顶部上。作为另外一种选择,所述不对称保持部件可定位成使得将上述位置组合。这些构型具有如下优点:允许使用者用左手或右手和/或用两只手同时抓紧制品。这对于通常大于3升的制品是尤其期望的。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保持部件6的至少一个区段是纹理化的,以便为使用者的手指提供防滑表面。在一个实施例中,最内表面8和/或外表面9和/或所述过渡表面7的至少一部分是纹理化的,以便提供防滑表面。所述纹理可通过如下结构来提供:增加接触表面积的物理结构,诸如肋;和/或表面性能的改变,诸如合适基底的粘附性、收缩套管、具有及不具有触觉表面的标签、直接物体印刷以及它们的组合。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制品1包括标记(未示出),所述标记邻近保持部件6定位,从而提供对所述保持部件6的工效学结构的位置的视觉指示。合适的标记可选自着色、表面纹理、贴标、收缩套管、以及它们的组合。一种优选的标记为着色,其选自整体着色,诸如染料和/或颜料和/或树脂中的着色剂;直接物体印刷着色;以及它们的组合。不希望受理论的束缚,据信感知到的工效学性能为确定工效学结构成功的重要因素。已发现,结合其形状的该结构的触觉有益效果的视觉支撑触发更好的消费者响应。另一种有益效果是,使用者能够快速地识别要抓紧的保持部件6的部分。
工艺
根据本发明的制品可通过任何合适的工艺制成,诸如吹塑、热成型、注塑、以及它们的组合。优选地,本发明的制品通过吹塑工艺制成。
吹塑是一种熟知的用于加工成形塑性制品如容器、燃料罐、柄部等的制造工艺。吹塑工艺首先熔化塑料并将其成形为型坯或预成型件。然后将型坯或预成型件夹持到模具中,并且将加压的介质(通常为空气)吹送或泵送到其中。空气压力迫使塑料匹配模具的周边几何形状。一旦塑料已冷却并硬化,则模具打开并顶出部件。
存在三种主要类型的吹塑平台:挤出吹塑(EBM)、注射吹塑(IBM)和拉伸吹塑(SBM)。在一些应用中,上述吹塑平台的组合可根据待成形制品的性能和复杂性而更为适当,例如注射拉伸吹塑(ISBM)。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的制品通过挤出吹塑、注射吹塑、拉伸吹塑以及它们的组合,优选地通过注射拉伸吹塑来形成而形成。
一种适于产生根据本发明的制品的工艺描述于2009年9月24日公布的US2009/0236776中(段落0034至0052),其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
具有变化宽度“w”的“非贯通”柄部的工效学评测
通过用PA(聚酰胺)进行的烧结工艺和用石膏填充制备对称和不对称的“非贯通”柄部(总计60个对称的和18个不对称的)。由所述60个对称柄部制成总计12种不同的形状(如图8中所示)。对于所述12种不同形状中的每一种,制成5种不同的尺寸,其中宽度“w”是变化的。每种形状的宽度“w”为40mm,50mm,60mm,70mm,或80mm。相似地,由所述18种不对称柄部制成总计6种不同的形状(如图8中所示)。对于所述6种不同形状中的每一种,制成3种不同的尺寸,其中宽度“w”是变化的。每种形状的宽度“w”为40mm,60mm,或80mm。将所有柄部称重至669克(±19g)并且用白色塑料片材覆盖以平行测定PET瓶的纹理。
制成可调式测试件以便模拟不同的瓶尺寸和形状(如图9中所示)。总计使用14个经称重的测试件,并且使用测试件转换砝码以模拟以下容量的瓶:2,2.5,3,3.5或4升。
在测试中使用专门小组,其包括12个人,他们被选择以具有各种不同的手尺寸、形状、指甲长度和抓握力、以及各种不同的年龄(19岁至70岁)。该选择是基于人体测量值的,其包括:手长度、手宽度、手指抓握直径、正方形边缘抓握部、抓握力和身材。
要求每个专门小组成员测试每个柄部,并且基于舒适度抓取偏爱的测试件进行提起、倾倒并抓取总体偏爱的抓握部。提起是从高架子和低架子以及从桌子的高度进行的。对这些经称重的测试件中的每一个测试了柄部中的每一个。对于所述经称重的测试件中的每一个,每个专门小组成员选择优选的柄部,并且记录他们的选择。
图10示出了对于对称和不对称柄部两者的该测试结果。该图示出了专门小组成员优选的柄部的总%,所述柄部在被测试的所有形状和经称重的测试件中具有特定宽度“w”。
图11对所述经称重的测试件中的每一个示出了专门小组成员优选的宽度为“w”的对称柄部的总%。
实例
实例1
在65℃的模具温度下拉伸吹塑标准PET树脂(Equipolymer C88,IV=0.76dl/g)预成型件以形成3L的瓶。将所得半成品容器通过相同机器内的直接容器转移从吹塑腔体转移至第二腔体。半成品容器中的抓握区域被保持在介于40和60℃之间的温度下。半成品容器在第二腔体中被加压至20巴,并且使用步进马达控制的活塞来形成抓握部。活塞匹配最终抓握部形状。将活塞和第二腔体在6℃下冷却。当抓握部区段达到室温(21℃)时,将容器排气,然后顶出。
表1示出了通过实例1的工艺制成的容器的尺寸。
表1
Figure BDA0000415174870000121
本文所公开的尺寸和值不应被理解为严格限于所述确切数值。相反,除非另外指明,每个此类尺寸旨在表示所述值以及围绕该值的功能上等同的范围这两者。例如,公开为“40mm”的尺寸旨在表示“约40mm”。

Claims (15)

1.一种用于容纳至少1.5升的洗涤剂组合物的吹塑制品(1),所述制品包括:
a.具有顶部(3)和底部(4)的主体(2);
b.邻近所述顶部(3)的开口(5);和
c.非贯通保持部件(6),所述非贯通保持部件一体地位于所述主体(2)的至少一个侧面上并且定位在所述顶部(3)和所述底部(4)之间,所述保持部件(6)包括至少一个最内表面(8)、一个外表面(9)以及定位在所述最内表面(8)和所述外表面(9)之间的至少一个过渡表面(7),所述保持部件(6)形成定位在所述外表面(9)和所述主体(2)之间的至少一个半封闭凹槽(10)。
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部件(6)的横截面是圆形的,使得半径“r”形成于所述过渡表面(7)和所述外表面(9)之间,所述半径“r”大于7.5mm,并且其中所述保持部件(6)的最大宽度“w”介于50mm和60mm之间,所述保持部件(6)包括顶部表面(11),所述顶部表面以大于或等于50°的角度“a”延伸。所述角度取自与所述主体(2)的顶部(3)和底部(4)相交的轴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塑制品(1),其中所述半径“r”大于10mm,优选地大于15mm。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吹塑制品(1),其中所述保持部件(6)的主抓握位置(13)在介于所述重心高度的1.3和1.6倍之间的高度“H”处,所述重心高度是在填充状况下从所述底部(4)测量的。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吹塑制品(1),其中由所有所述最内表面(8)、外表面(9)和过渡表面(7)的总和形成的总抓握部圆周(17)为至少190mm。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吹塑制品(1),其中所述角度“a”大于或等于60°,优选地大于或等于75°。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吹塑制品(1),其中所述最内表面(8)的顶点和所述外表面(9)上的远端(12)之间的距离“d”介于Omm和60mm之间,优选地介于10mm和50mm之间,更优选地介于15mm和40mm之间,并且最优选地介于25mm和27mm之间。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吹塑制品(1),其中所述半封闭凹槽(10)为细长形状,并且具有至少90mm的高度,所述高度是沿其最长尺寸截取的。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吹塑制品(1),其中所述保持部件(6)包括在所述外表面(9)上形成的至少一个凸形表面(20),所述凸形表面在邻近所述底部(4)的第一区域中以第一角度延伸并且在邻近所述顶部(3)的第二区域中以第二角度延伸,并且其中所述第一角度大于所述第二角度,所述角度取自平行于与所述保持部件(6)和所述主体(2)两者相交的轴线的轴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吹塑制品(1),其中所述第一角度介于80°和90°之间,并且所述第二角度介于45°和90°之间。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吹塑制品(1),其中所述最内表面(8)和/或所述外表面(9)和/或所述过渡表面(7)的至少一部分是纹理化的,以便提供防滑表面。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吹塑制品(1),其中所述保持部件(6)是关于对称线(21)对称的,所述对称线平行于与保持部件(6)和主体(2)两者相交的轴线延伸,并且其中所述过渡表面(7)形成至少一个凹形部分(22),任选地,所述凹形部分(22)和所述对称轴线(21)之间的角度θ介于35°和60°之间,优选地介于40°和50°之间,并且最优选地为45°。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0所述的吹塑制品(1),其中所述保持部件(6)包括两个最内表面(23,23’)并且形成两个不对称的半封闭凹槽(24,24’),所述半封闭凹槽定位成使得所述两个最内表面(23,23’)的顶点在如下方向上轴向移位,所述方向平行于与所述保持部件(6)和所述主体(2)两者相交的轴线。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吹塑制品(1),其中所述两个最内表面(23,23’)在如下方向上轴向移位,所述方向平行于与所述保持部件(6)和所述主体(2)两者相交的轴线并且平行于与所述最内表面垂直的轴线。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吹塑制品(1),其中所述制品(1)为容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吹塑制品(1),其中所述容器的尺寸设定成容纳至少1.5升,优选地至少2升,更优选地介于2升和5升之间,最优选地介于2升和3升之间的物质,所述物质选自液体组合物、固体组合物、凝胶组合物、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CN201280023599.XA 2011-05-18 2012-04-25 具有工效学一体式柄部的制品 Active CN1035341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1166468 2011-05-18
EP11166468.6 2011-05-18
EP12163846.4A EP2524876B1 (en) 2011-05-18 2012-04-12 Article with ergonomic integral handle
EP12163846.4 2012-04-12
PCT/US2012/034849 WO2012158316A1 (en) 2011-05-18 2012-04-25 Article with ergonomic integral handl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34175A true CN103534175A (zh) 2014-01-22
CN103534175B CN103534175B (zh) 2016-08-31

Family

ID=444839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23599.XA Active CN103534175B (zh) 2011-05-18 2012-04-25 具有工效学一体式柄部的制品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10086969B2 (zh)
EP (1) EP2524876B1 (zh)
JP (1) JP5739062B2 (zh)
CN (1) CN103534175B (zh)
AR (1) AR086428A1 (zh)
CA (1) CA2834510C (zh)
ES (1) ES2424743T3 (zh)
MX (1) MX336506B (zh)
PL (1) PL2524876T3 (zh)
WO (1) WO2012158316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31084A (zh) * 2017-03-21 2019-11-08 马戴尔股份公司 容器
CN112888636A (zh) * 2018-10-31 2021-06-01 宝洁公司 具有开孔收缩套管的容器和相关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70320B (zh) * 2012-12-13 2017-03-08 荷兰联合利华有限公司 容纳织物处理流体的销售包装
WO2018033208A1 (en) 2016-08-18 2018-02-22 Mayr-Melnhof Karton Ag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molded article from pulp, molded article made of pulp,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such a molded article
FR3096358B1 (fr) 2019-05-20 2021-06-04 Sidel Participations Récipient dont le corps présente une poignée de préhension formée par un boxage unique.
US11440703B1 (en) * 2021-03-26 2022-09-13 Mssd Holding, Llc Bottl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43535A (ja) * 1985-07-29 1986-03-03 Toyo Seikan Kaisha Ltd 把手付ポリエステル容器の製造方法
US20020033376A1 (en) * 1996-09-09 2002-03-21 Gaydosh Kevin D. Non-rocking, webbed container for carbonated beverages
CN1826266A (zh) * 2004-05-19 2006-08-30 日精Asb机械株式会社 可把持瓶的延伸吹塑成形方法
CN101115607A (zh) * 2005-02-04 2008-01-30 宝洁公司 用于吹塑包括柄部的容器的方法
US20080083695A1 (en) * 2006-10-06 2008-04-10 Nievierowski John A Pinch grip for hot-fillable container
CN101977754A (zh) * 2008-03-18 2011-02-16 宝洁公司 用于制造具有整体模塑手柄的拉伸吹塑容器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92828A (en) * 1973-06-07 1975-07-01 Continental Can Co Method of making plastic articles having easily severable flash
US4368827A (en) 1979-05-21 1983-01-18 Thompson Mortimer S Container with integral handle and method of forming same
DE8806145U1 (zh) * 1988-05-09 1988-07-14 Dieter Bruckhoff Gmbh, 6309 Muenzenberg, De
US5226550A (en) * 1992-06-23 1993-07-13 Silgan Plastics Corporation Synthetic resin bottle with handgrips
JPH0656138A (ja) * 1992-08-04 1994-03-01 Mitsubishi Plastics Ind Ltd プラスチックボトル
JP2602240Y2 (ja) * 1992-09-30 2000-01-11 日本山村硝子株式会社 グリップ付きプラスチックびん
JPH06135444A (ja) * 1992-10-29 1994-05-17 Mitsubishi Plastics Ind Ltd 合成樹脂製ボトル
JP4702716B2 (ja) * 2005-11-29 2011-06-15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ピンチグリップ式ボトル型容器
JP4791163B2 (ja) * 2005-12-02 2011-10-12 日精エー・エス・ビー機械株式会社 耐熱容器及び内容物入りの耐熱容器
US7770752B2 (en) * 2006-02-14 2010-08-10 Kraft Foods Global Brands Llc Plastic coffee container with corner handle
US7913874B2 (en) * 2006-02-14 2011-03-29 Kraft Foods Global Brands Llc Plastic coffee container with handle
US8313005B2 (en) * 2006-08-03 2012-11-20 Kraft Foods Global Brands, Llc Plastic coffee container with pinch grip
JP2006321568A (ja) * 2006-09-06 2006-11-30 Toyo Seikan Kaisha Ltd 合成樹脂製ボトル
JP4949078B2 (ja) * 2007-02-28 2012-06-06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取手
US8459479B2 (en) * 2008-03-13 2013-06-11 Graham Packaging Company, L.P. Plastic container having enhanced crush resistance and pouring stability
JP5359149B2 (ja) * 2008-09-22 2013-12-04 東洋製罐株式会社 合成樹脂製容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43535A (ja) * 1985-07-29 1986-03-03 Toyo Seikan Kaisha Ltd 把手付ポリエステル容器の製造方法
US20020033376A1 (en) * 1996-09-09 2002-03-21 Gaydosh Kevin D. Non-rocking, webbed container for carbonated beverages
CN1826266A (zh) * 2004-05-19 2006-08-30 日精Asb机械株式会社 可把持瓶的延伸吹塑成形方法
CN101115607A (zh) * 2005-02-04 2008-01-30 宝洁公司 用于吹塑包括柄部的容器的方法
US20080083695A1 (en) * 2006-10-06 2008-04-10 Nievierowski John A Pinch grip for hot-fillable container
CN101977754A (zh) * 2008-03-18 2011-02-16 宝洁公司 用于制造具有整体模塑手柄的拉伸吹塑容器的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31084A (zh) * 2017-03-21 2019-11-08 马戴尔股份公司 容器
CN112888636A (zh) * 2018-10-31 2021-06-01 宝洁公司 具有开孔收缩套管的容器和相关方法
CN112888636B (zh) * 2018-10-31 2023-02-03 宝洁公司 具有开孔收缩套管的容器和相关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R086428A1 (es) 2013-12-11
US10086969B2 (en) 2018-10-02
JP2014513653A (ja) 2014-06-05
ES2424743T3 (es) 2013-10-08
MX2013013425A (es) 2013-12-09
MX336506B (es) 2016-01-21
WO2012158316A1 (en) 2012-11-22
PL2524876T3 (pl) 2013-10-31
EP2524876A1 (en) 2012-11-21
CN103534175B (zh) 2016-08-31
US20130270280A1 (en) 2013-10-17
CA2834510C (en) 2016-02-16
JP5739062B2 (ja) 2015-06-24
EP2524876B1 (en) 2013-05-29
CA2834510A1 (en) 2012-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34175A (zh) 具有工效学一体式柄部的制品
EP2346739B1 (en) Container and preform with an integrated spout
JP5166426B2 (ja) 熱可塑性材料からなる容器、主にボトル
AU2006299669B2 (en) Multi-panel plastic container
CN104053533B (zh) 用于生产具有内腔的牙刷柄部的方法
KR101262467B1 (ko) 개량된 파지부를 갖는 오버몰딩된 용기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20070090083A1 (en) Squeezable multi-panel plastic container
JP2003103612A (ja) ハンディボトルの製造方法及び得られたハンディボトル
US8109398B2 (en) Multi-panel plastic container with asymmetric vacuum panels
JP5002957B2 (ja) プラスチックボトル容器
JP5470013B2 (ja) ボトル
EP3074203B1 (en) Streched-blow molded container having an integraly molded deep grip and process for making said container
US8540096B1 (en) Bottle with recessed movable handle
JP5002956B2 (ja) プラスチックボトル容器
AU2015261619B2 (en) Multi-panel plastic container
CN201123508Y (zh) 便携提手
JP2023080687A (ja) 合成樹脂製薄肉ブローボトル
Schulze A Vileda professional owned design of a sprinklebottle/dosing ju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