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13107A - 电池极片及其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池极片及其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513107A CN103513107A CN201210317777.1A CN201210317777A CN103513107A CN 103513107 A CN103513107 A CN 103513107A CN 201210317777 A CN201210317777 A CN 201210317777A CN 103513107 A CN103513107 A CN 10351310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le piece
- battery pole
- square resistance
- mesuring battary
- detection meth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8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
- 239000013543 active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9000013064 chemical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6258 conductive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Lithium Chemical compound [Li]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44 lith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QTHKJEYUQSLYTH-UHFFFAOYSA-N [Co]=O.[Ni].[Li] Chemical compound [Co]=O.[Ni].[Li] QTHKJEYUQSLYTH-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FBDMTTNVIIVBKI-UHFFFAOYSA-N [O-2].[Mn+2].[Co+2].[Ni+2].[Li+] Chemical compound [O-2].[Mn+2].[Co+2].[Ni+2].[Li+] FBDMTTNVIIVBKI-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IVMYJDGYRUAWML-UHFFFAOYSA-N cobalt(ii) oxide Chemical class [Co]=O IVMYJDGYRUAWML-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439 graphi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10002804 graphi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GELKBWJHTRAYNV-UHFFFAOYSA-K lithium iron phosphate Chemical compound [Li+].[Fe+2].[O-]P([O-])([O-])=O GELKBWJHTRAYNV-UHFFFAOYSA-K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10002102 lithium manganese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VLXXBCXTUVRROQ-UHFFFAOYSA-N lithium;oxido-oxo-(oxomanganiooxy)manganese Chemical compound [Li+].[O-][Mn](=O)O[Mn]=O VLXXBCXTUVRROQ-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2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5
-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Lithium ion Chemical compound [Li+]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8
- 229910001416 lithium i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2002 slurr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SECXISVLQFMRJM-UHFFFAOYSA-N N-Methylpyrrolidone Chemical compound CN1CCCC1=O SECXISVLQFMR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253 ac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229 carbon bla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9241 carbon black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41 cobal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17052 cobalt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GUTLYIVDDKVIGB-UHFFFAOYSA-N cobalt atom Chemical compound [Co] GUTLYIVDDKVIGB-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912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m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C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021 overhe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池极片及其检测方法,其检测方法包括:先将制作电池极片的化学原料进行混合,直至确定已混合均匀,经过涂布、烘干后辊压制成标准电池极片;之后采用电阻测试仪测量所述标准电池极片的各个测试点的方块电阻;计算标准电池极片所有测试点的方块电阻的平均值作为标准方块电阻;之后抽取待测电池极片,采用电阻测试仪测量各个测试点的方块电阻;再计算出待测电池极片所有测试点的方块电阻的平均值,并与所述标准方块电阻进行比较得到其差率,当该差率超出第一预设范围时,判定该待测电池极片的一致性不佳。本发明通过方块电阻测试,将电池极片的一致性优劣转换为一个可衡量的量——方块电阻,使电池极片一致性的评估更直观有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极片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在众多的电池产品中,锂离子电池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工作电压平稳、无记忆效应、自放电率低以及对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在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数码相机、电动汽车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
锂离子电池的生产要经过一百多道工序,其中锂离子电池极片的制作处于锂离子电池生产的前工序。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锂离子电池极片一致性存在差异,导致电池在使用时出现局部过热、局部析锂和局部过充过放等状况,从而影响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和安全性能,因此电池极片一致性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电池性能一致性的优劣。
特别是随着动力电池的广泛应用,这种由几十个甚至几百个电池单元通过串联、并联组合起来的大电池,对单体电池的一致性要求非常高,相应地对电池极片的一致性要求也非常高,若电池极片的一致性不好,将影响整个电池组的使用,甚至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安全事故。
目前为了检测出一致性不佳的锂离子电池极片,采用的方法主要是目测和经验,而目测只能对电池极片明显的外观缺陷进行检测,如折痕、破损、漏涂等。对于电池极片内部的缺陷,如由于电池浆料各组份未彼此均匀分散而导致的电池极片不一致;又如电池极片内部存在空隙、厚薄不均等现象不能通过目视来检测,而且靠经验来判断并不十分准确。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极片的检测方法,能简便和准确地检测出一致性不佳的锂离子电池极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池极片的检测方法,包括:
将制作电池极片的化学原料进行混合,直至确定已混合均匀,经过涂布、烘干后辊压制成标准电池极片;
采用电阻测试仪测量所述标准电池极片的各个测试点的方块电阻;
计算标准电池极片所有测试点的方块电阻的平均值,并将其作为标准方块电阻;
抽取待测电池极片,采用电阻测试仪测量待测电池极片的各个测试点的方块电阻;
计算出待测电池极片所有测试点的方块电阻的平均值,并与所述标准方块电阻进行比较得到其差率,当该差率超出第一预设范围时,判定该待测电池极片的一致性不佳。
所述的电池极片的检测方法中,所述抽取待测电池极片,采用电阻测试仪测量待测电池极片的各个测试点的方块电阻步骤之后还包括:
将待测电池极片的各个测试点的方块电阻进行比较得到其最大差率,当该最大差率超出第二预设范围时,判定该待测电池极片的一致性不佳。
所述的电池极片的检测方法中,所述化学原料包括:活性物质、粘结剂、导电剂。
所述的电池极片的检测方法中,当电池极片为正极片时,所述活性物质为锂钴氧化物、锂锰氧化物、锂钴镍氧化物、锂钴镍锰氧化物和锂铁磷酸盐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电池极片的检测方法中,当电池极片为负极片时,所述活性物质为人造石墨或天然石墨。
所述的电池极片的检测方法中,第一预设范围≤1.5%。
所述的电池极片的检测方法中,第二预设范围≤3%。
所述的电池极片的检测方法中,所述将制作电池极片的化学原料进行混合,直至确定已混合均匀,经过涂布、烘干后辊压制成标准电池极片的步骤还包括: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制作电池极片的化学原料是否混合均匀。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极片,所述电池极片的一致性采用上述的检测方法检测。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电池极片的检测方法,通过制作成分(化学原料)均匀的标准电池极片,并得出其标准方块电阻作为待测电池极片方块电阻的基准,以此来检测出一致性不佳的待测电池极片。本发明将电池极片的一致性优劣转换为一个可衡量的量——方块电阻,使电池极片一致性的评估更直观有效,特别对由于电池极片内部存在的缺陷而导致的电池极片不一致性有较好的评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池极片的检测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电池极片的检测方法中选取电池极片上的测试点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电池极片的检测方法中标准电池极片各测试点的方块电阻数据。
图4为本发明电池极片的检测方法中待测电池极片各测试点的方块电阻数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极片及其检测方法,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的电池极片的检测方法,根据锂离子电池的混料配方和压实密度要求,将其化学原料包括活性物质、粘结剂和导电剂等充分混合均匀,再经过涂布、烘干和辊压制成标准电池极片样品。之后用电阻测试仪测量此标准电池极片样品各个测试点的方块电阻(方块电阻仅和材料的电阻率和厚度有关,其具有一个特性,即任意大小的正方形测量值都是一样的,不管边长是1米还是0.1米,它们的方块电阻都是一样的),计算出标准电池极片所有测试点的方块电阻的平均值作为标准方块电阻。然后从生产线上抽取待测电池极片,测出其各测试点的方块电阻,将待测电池极片所有测试点的方块电阻的平均值与标准方块电阻进行对比,或将待测电池极片自身各测试点的方块电阻进行对比,根据各测试点的方块电阻与标准方块电阻的对比结果,或各测试点的方块电阻是否接近,以此来检测出生产线上一致性不佳的电池极片(即待测电池极片)。请参阅图1,其为本发明电池极片的检测方法流程图。如图所示,所述的检测方法包括:
S100.将制作电池极片的化学原料进行混合,直至确定已混合均匀,经过涂布、烘干后辊压制成标准电池极片。
在制作标准电池极片样品时,需要正极片配方或负极片配方将一定量的活性物质、粘结剂和导电剂等充分混合均匀。其中,当电池极片为正极片时,所述活性物质为锂钴氧化物、锂锰氧化物、锂钴镍氧化物、锂钴镍锰氧化物和锂铁磷酸盐中的至少一种。当电池极片为负极片时,所述活性物质为人造石墨或天然石墨。
在活性物质、粘结剂和导电剂等充分混合成浆料后,将浆料在电子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确认活性物质、粘结剂、导电剂是否混合均匀,之后进行涂布、烘烤,根据设定的压实密度将烘干的电池极片用对辊机辊压成厚度一致的极片。
S200.采用电阻测试仪测量所述标准电池极片的各个测试点的方块电阻。
本实施例中,电阻测试仪可采用四探针电阻测试仪,用于测试标准电池极片或待测电池极片上的各个测试点。以四探针电阻测试仪测量电池极片上的四个点为例,如图2所示,将该四探针电阻测试仪的四个探针一起放在电池极片上的A、B、C、D四个点的某一点上,并根据电池极片的厚度输入相应的校正值(该校正值由四探针电阻测试仪根据被测物的厚度的不同设置为不同的值,其为现有技术),将辊压好的电池极片平整地置于测试台上,在一定压力下将探针先后置于A、B、C、D四个点上,即可进行测量,待四探针电阻测试仪的读数稳定后,记录此数值,这个值即为该测试点的方块电阻。
应当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电阻测试仪也可以采用其它型号的电阻测试仪,并且电阻测试仪测量电池极片的测试点的数量也可以任意选择,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
S300.计算标准电池极片所有测试点的方块电阻的平均值,并将其作为标准方块电阻。
当选定的各个测试点的方块电阻相同或者很接近时(即在各测试点的方块电阻的差率在预设范围内,如小于0.02%时),则认定此电池极片为标准电池极片。并计算出标准电池极片所有测试点方块电阻的平均值,作为该压实密度下按此配方的电池极片的标准方块电阻。
S400.抽取待测电池极片,采用电阻测试仪测量待测电池极片的各个测试点的方块电阻。
其中,待测电池极片是从生产线上随机抽取的辊压好的极片,然后采用四探针电阻测试仪按照标准电池极片的测试方式测试待测电池极片上的各个测试点的方块电阻。
S500.计算出待测电池极片上所有测试点的方块电阻的平均值,并与所述标准方块电阻进行比较得到其差率,当该差率超出第一预设范围时,则表示该待测电池极片的一致性不佳。
本实施例中提到的“差率”具体可以是两比较对象的差值、差值的百分比、两比较对象的比值等一切可以表征两比较对象的差距的量。做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中所述待测电池极片的各个测试点的方块电阻的最大差率为:各测试点中最大方块电阻与最小方块电阻的差的绝对值与最大方块电阻的比值;待测电池极片所有测试点的方块电阻的平均值与标准方块电阻的差率为:待测电池极片所有测试点的方块电阻的平均值与标准方块电阻的差的绝对值与标准方块电阻的比值。
本实施例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检测出一致性不佳的电池极片,但本实施例同时也提供了检测出一致性较佳的电池极片的方法:即经上述比较后,虽然可得到各测试点的方块电阻的平均值与标准方块电阻的差率在规定的范围内的待测电池极片,但还不能说明该待测电池极片的一致性良好,例如不能说明该待测电池极片的活性物质、粘结剂和导电剂等化学原料混合是均匀的,也不能说明该待测电池极片厚度合适等,因而需进一步确定待测电池极片的各测试点的方块电阻是否接近,所以在步骤S400之后,所述的检测方法还包括:将待测电池极片的各个测试点的方块电阻进行比较得到其最大差率,当该最大差率超出第二预设范围时,判定该待测电池极片的一致性不佳。
例如,将待测电池极片的方块电阻的平均值与标准方块电阻进行比较,当各个测试点的方块电阻的平均值与标准方块电阻的差率在第一预设范围内,如≤1.5%时,接着对待测电池极片的各测试点的方块电阻进行比较,即:当测试结果为待测电池极片的各测试点的方块电阻的差率在第二预设范围内,如≤3%时,则表示该待测电池极片的一致性良好(表示该待测电池极片的活性物质、粘结剂和导电剂等化学原料混合是均匀的,且该待测电池极片厚度合适),在各个测试点的方块电阻的平均值与标准方块电阻的差率超出第一预设范围时,直接判定该待测电池极片的一致性不佳,不用再对待测电池极片的各测试点的方块电阻进行比较。
本发明实施例中,也可以先确定待测电池极片的方块电阻的是否相同或相接近,在各个测试点的方块电阻的的差率超出第二预设范围时,认定该待测电池极片的一致性不佳,而不需再计算各个测试点的方块电阻的平均值与标准方块电阻的差率;在各个测试点的方块电阻的差率在第二预设范围内时,再计算各个测试点的方块电阻的平均值与标准方块电阻的差率是否在第一预设范围,来判断待测电池极片的一致性。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标准电池极片需单独制作,而待测电池极片由生产线上的大型设备制作,但标准电池极片的配方和制作方法与待测电池极片的配方和制作方法相同;其区别在于,标准电池极片是预先制作后挑选出来的,被确定为一致性良好的电池极片,其化学原料已混合均匀,各点上的厚度也已视为均匀等,而待测电池极片却不一定,因此需用标准电池极片的标准方块电阻来衡量待测电池极片各测试点的方块电阻的平均值,以进一步确定待测电池极片的一致性情况。
本发明实施例还相应提供一种电池极片,该电池极片的一致性采用上文所述的检测方法检测,从而保证了电池产品的性能。
以下以正极片的检测为应用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电池极片的检测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1、制作标准电池极片
称取2.5克聚偏氟乙烯和2克导电碳黑,在N-甲基吡咯烷酮(N-甲基吡咯烷酮的质量比可根据电池极片的具体要求确定,其为现有技术,此处不例举)中将聚偏氟乙烯和导电碳黑先充分混合均匀;再加入95.5克钴酸锂并充分混合均匀。将混合均匀的浆料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确认浆料混合均匀后,将浆料进行涂布、烘烤,根据设定的压实密度3.80(g/cm3),将烘干的电池极片用对辊机辊压成厚度为120微米的电池极片。
2、测量标准极片的方块电阻
采用四探针电阻测试仪测试上述电池极片的方块电阻,根据电池极片厚度输入相应的校正值,并将辊压好的电池极片平整地置于测试台上,在一定压力下将探针置于选定的A、B、C、D四个测试点任意一点上(如图2所示),即可进行测量,待读数稳定后,记录此数值,其值即为该测试点的方块电阻,具体数据如图3所示。从图3的数据可以看出,四个测试点的方块电阻基本相同,因此可认定该电池极片为标准极片,其平均方块电阻1091.0kΩ/sq(这里及表格中kΩ/sq的“sq”表示平方的意思)为标准方块电阻。
3、检测待测电池极片的一致性
从生产线上随机抽取8个辊压好的极片,用四探针电阻测试仪测试选定的A、B、C、D四个测试点的方块电阻,测量数据如图4如示。将测得的方块电阻与标准方块电阻比较。从图4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样品1、3和7一致性不佳,其余样品的一致性良好。
综上所述,本发明中将电池极片的一致性优劣转换为一个可衡量的量——方块电阻,使电池极片一致性的评估更直观有效,特别对由于电池极片内部存在的缺陷而导致的电池极片不一致性有较好的评判效果。本发明通过方块电阻测试值不需要进行换算,可直接从电阻测试仪上读取,操作方法简便,一般工作人员都能快速掌握,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损耗、保证了电池产品性能。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电池极片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制作电池极片的化学原料进行混合,直至确定已混合均匀,经过涂布、烘干后辊压制成标准电池极片;
采用电阻测试仪测量所述标准电池极片的各个测试点的方块电阻;
计算标准电池极片所有测试点的方块电阻的平均值,并将其作为标准方块电阻;
抽取待测电池极片,采用电阻测试仪测量待测电池极片的各个测试点的方块电阻;
计算出待测电池极片所有测试点的方块电阻的平均值,并与所述标准方块电阻进行比较得到其差率,当该差率超出第一预设范围时,判定该待测电池极片的一致性不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极片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取待测电池极片,采用电阻测试仪测量待测电池极片的各个测试点的方块电阻步骤之后还包括:
将待测电池极片的各个测试点的方块电阻进行比较得到其最大差率,当该最大差率超出第二预设范围时,判定该待测电池极片的一致性不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极片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原料包括:活性物质、粘结剂、导电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极片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电池极片为正极片时,所述活性物质为锂钴氧化物、锂锰氧化物、锂钴镍氧化物、锂钴镍锰氧化物和锂铁磷酸盐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极片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电池极片为负极片时,所述活性物质为人造石墨或天然石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极片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预设范围≤1.5%。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极片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预设范围≤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极片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制作电池极片的化学原料进行混合,直至确定已混合均匀,经过涂布、烘干后辊压制成标准电池极片的步骤还包括: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制作电池极片的化学原料是否混合均匀。
9.一种电池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极片的一致性采用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检测方法检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317777.1A CN103513107A (zh) | 2012-08-31 | 2012-08-31 | 电池极片及其检测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317777.1A CN103513107A (zh) | 2012-08-31 | 2012-08-31 | 电池极片及其检测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513107A true CN103513107A (zh) | 2014-01-15 |
Family
ID=498961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317777.1A Pending CN103513107A (zh) | 2012-08-31 | 2012-08-31 | 电池极片及其检测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513107A (zh)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52208A (zh) * | 2015-12-31 | 2016-06-08 | 肇庆理士电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极板性能的检测方法 |
CN108061743A (zh) * | 2017-12-13 | 2018-05-22 | 厦门大学 | 一种铅酸蓄电池极板检测仪 |
CN108196123A (zh) * | 2017-12-27 | 2018-06-22 |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芯内阻异常的评判方法 |
CN109782110A (zh) * | 2019-02-19 | 2019-05-21 | 深圳崇达多层线路板有限公司 | 一种检测线圈板是否短路的测试方法 |
CN112114197A (zh) * | 2020-09-17 | 2020-12-22 | 东莞凯德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可测试极片电子阻抗的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
CN112526356A (zh) * | 2019-09-17 | 2021-03-19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平板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无损检测方法 |
CN112985496A (zh) * | 2021-02-05 | 2021-06-18 |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极片的一致性评价方法 |
CN114113228A (zh) * | 2021-11-03 | 2022-03-01 | 元能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极片的涂覆均匀性评估方法 |
CN114280371A (zh) * | 2021-12-23 | 2022-04-05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锂电池涂布极片质量一致性检测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37584A (zh) * | 2005-09-08 | 2006-02-22 |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正负极片电阻测试方法及其装置 |
CN201083820Y (zh) * | 2007-09-29 | 2008-07-09 | 深圳市比克电池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极片电阻测试装置 |
CN101968497A (zh) * | 2010-06-18 | 2011-02-09 | 常州亿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四探针测试仪的探针定位结构 |
CN102200551A (zh) * | 2010-09-10 | 2011-09-28 | 万向电动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极片阻抗测试方法和装置 |
-
2012
- 2012-08-31 CN CN201210317777.1A patent/CN10351310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37584A (zh) * | 2005-09-08 | 2006-02-22 |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正负极片电阻测试方法及其装置 |
CN201083820Y (zh) * | 2007-09-29 | 2008-07-09 | 深圳市比克电池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极片电阻测试装置 |
CN101968497A (zh) * | 2010-06-18 | 2011-02-09 | 常州亿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四探针测试仪的探针定位结构 |
CN102200551A (zh) * | 2010-09-10 | 2011-09-28 | 万向电动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极片阻抗测试方法和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刘小东: "《硕士学位论文》", 19 November 2008, article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对电极研究》" * |
马换梅: "《硕士学位论文》", 1 May 2012 * |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52208A (zh) * | 2015-12-31 | 2016-06-08 | 肇庆理士电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极板性能的检测方法 |
CN108061743A (zh) * | 2017-12-13 | 2018-05-22 | 厦门大学 | 一种铅酸蓄电池极板检测仪 |
CN108196123A (zh) * | 2017-12-27 | 2018-06-22 |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芯内阻异常的评判方法 |
CN108196123B (zh) * | 2017-12-27 | 2020-07-14 |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芯内阻异常的评判方法 |
CN109782110A (zh) * | 2019-02-19 | 2019-05-21 | 深圳崇达多层线路板有限公司 | 一种检测线圈板是否短路的测试方法 |
CN112526356A (zh) * | 2019-09-17 | 2021-03-19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平板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无损检测方法 |
CN112114197A (zh) * | 2020-09-17 | 2020-12-22 | 东莞凯德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可测试极片电子阻抗的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
CN112985496A (zh) * | 2021-02-05 | 2021-06-18 |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极片的一致性评价方法 |
CN114113228A (zh) * | 2021-11-03 | 2022-03-01 | 元能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极片的涂覆均匀性评估方法 |
CN114280371A (zh) * | 2021-12-23 | 2022-04-05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锂电池涂布极片质量一致性检测方法 |
CN114280371B (zh) * | 2021-12-23 | 2024-03-12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锂电池涂布极片质量一致性检测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513107A (zh) | 电池极片及其检测方法 | |
CN109143106A (zh) | 一种通过交流阻抗测试快速检测电池一致性的方法 | |
CN104502859B (zh) | 电池荷电量及电池健康状态的检测、诊断方法 | |
CN105467328B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荷电状态估计方法 | |
CN106405436B (zh) | 一种复合电极状态的检测方法 | |
CN113884923B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内阻筛选方法 | |
CN106784627A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4865117B (zh) | 锂离子电池电极嵌锂量检测方法、装置及电池管理系统 | |
CN110180797A (zh) | 用于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测的锂电池规整程度分级评价方法 | |
CN201083820Y (zh) | 一种电池极片电阻测试装置 | |
CN107356879A (zh) | 一种基于多物理场的电池健康状态检测与评估方法及装备系统 | |
Cadiou et al. | Multiscale characterization of composite electrode microstructures for high density lithium-ion batteries guided by the specificities of their electronic and ionic transport mechanisms | |
CN109633475A (zh) | 一种磷酸铁锂能量型电池寿命预估方法 | |
CN206362861U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涂布材料的电阻测试装置 | |
He et al. | Multi-scale analysis for accelerated degradation mechanisms of cylindrical LiFePO4/graphite batteries under distinct positions of jelly roll | |
CN102749522A (zh) | 一种非原位土壤电阻率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 |
CN116203444A (zh) | 二次电池的不良检测方法及装置 | |
CN202498045U (zh) | 一种利用电池阻抗谱进行分选的设备 | |
Schürholz et al. | Investigation of the coulombic efficiency and the superior differential capacity degradation analysis | |
CN116297691A (zh) | 一种判断合浆材料分散性的方法 | |
CN117630692A (zh) | 一种锂离子电芯析锂的简便测试方法 | |
CN202929175U (zh) | 电池电量测量仪 | |
CN114324490B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导电浆料导电性的测试方法 | |
CN114113228A (zh) | 一种电池极片的涂覆均匀性评估方法 | |
CN106707174A (zh) | 一种聚合物锂电池组一致性检测方法及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