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12712A - 电池品质检测装置与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池品质检测装置与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12712A
CN103512712A CN201210226506.5A CN201210226506A CN103512712A CN 103512712 A CN103512712 A CN 103512712A CN 201210226506 A CN201210226506 A CN 201210226506A CN 103512712 A CN103512712 A CN 1035127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tractor
battery
air extractor
depressed part
enclosing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2650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12712B (zh
Inventor
郭昌荣
沈鹤
姚景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PU SCIENCE-TECHNOLOGY Co Ltd
Simpl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PU SCIENCE-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PU SCIENCE-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PU SCIENCE-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22650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12712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127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127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127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1271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ybrid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露一种电池品质检测装置与方法,电池品质检测装置包含第一吸引器、第一抽气装置及第一移动装置。第一吸引器具有第一凹陷部第一凹陷部的开口用以吸附电池表面形成第一空腔。第一抽气装置连接至第一吸引器的第一凹陷部用以抽出第一空腔内的气体。第一移动装置连接第一抽气装置用以提供第一吸引气一垂直电池表面方向的往复力量。

Description

电池品质检测装置与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电池检测装置与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电池品质检测装置与方法。
背景技术
在市面上,不论小至炙手可热的携带式电子产品,或是大至代步用的汽机车,其中均装设有电池。而电池是目前大多数携带式电子产品的电力来源,因此如何能降低电池生产成本,且可提供消费者一个安全且良好的电池,一直是业界努力的目标。
由于目前在电池电芯制造、加工组装、成品使用中各环节对电池渗漏电解液问题都无有效的解决措施,而且电池渗漏电解液对电子电器产品、仪器、设备等损害巨大,电解液的强烈腐蚀性容易导致产品失去功能,影响客户的正常使用,对我们的正常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部分渗漏电解液严重的产品甚至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
目前在电池破损渗漏电解液的检测方式通常使用“易挥发有机物质(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VOC)测量法”。“易挥发有机物质测量法”是以仪器测量空气中挥发的有机物质来判断电池是否有渗漏电解液,但因电解液渗漏且挥发至空气中而被仪器所侦测的过程,所耗的时间较长因此无法即时得知电池是否有渗漏电解液的状况。甚至在电池外壳有破损时,有时因尚未渗漏出来,导致“易挥发有机物质(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VOC)测量法”无法侦测出来,待消费者使用时才渗漏造成危险。
发明内容
有鉴于先前技术所造成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品质检测装置与方法,不仅可检测渗漏,甚至电池外壳有破损之虞,亦可事先得知,足以克服先前技术所造成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池品质检测装置。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一种电池品质检测装置包含第一吸引器、第一抽气装置及第一移动装置。第一吸引器具有第一凹陷部,第一凹陷部的开口用以吸附电池表面形成第一空腔。第一抽气装置连接至第一吸引器的第一凹陷部用以抽出第一空腔内的气体。第一移动装置连接第一抽气装置用以提供第一吸引器垂直电池表面方向的往复力量。
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进一步包含第一外盖,第一外盖包覆第一吸引器并裸露出第一凹陷部的开口。
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进一步包含第二吸引器、第二抽气装置及第二移动装置。第二吸引器进而具有第二凹陷部,第二凹陷部的开口用以吸附电池相对于第一吸引器的另一表面以形成第二空腔。第二抽气装置连接至第二吸引器的第二凹陷部用以抽出第二空腔内的气体。第二移动装置连接第二抽气装置用以提供第二吸引器一垂直电池表面方向的往复力量。
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进一步包含第二外盖,第二外盖包覆第二吸引器并裸露出第二凹陷部的开口。
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进一步包含密闭腔体与送气抽气装置,密闭腔体连接送气抽气装置用以增加或排出电池表面的气体。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池品质检测方法。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一种电池品质检测方法,包含:
使用第一吸引器吸附电池表面,第一吸引器具有第一凹陷部,第一凹陷部的开口吸附电池表面形成第一空腔。
于第一吸引器吸附电池表面后,开启第一抽气装置,持续地抽出第一空腔内的气体。
开启第一抽气装置后,利用第一移动装置,往复地拉动吸附电池表面的第一吸引器。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中,进一步包含:
使用第一外盖连接第一吸引器并包覆第一吸引器,使第一外盖在第一吸引器连接电池表面且第一抽气装置未抽气时与电池表面形成间距,间距小于当第一抽气装置未抽气时的第一凹陷部的垂直高度。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中,进一步包含:
使用第二吸引器吸附电池与第一吸引器相对的另一表面,第二吸引器具有第二凹陷部,第二凹陷部的开口吸附电池与第一吸引器相对的另一表面形成第二空腔。
于第二吸引器吸附电池与第一吸引器相对的另一表面后,开启第二抽气装置,持续地抽出第二空腔内的气体。
开启第二抽气装置后,利用第二移动装置,往复地拉动吸附电池与第一吸引器相对的另一表面的第二吸引器。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中,进一步包含:
使用第二外盖连接第二吸引器并包覆第二吸引器,使第二外盖在第二吸引器连接电池与第一吸引器相对的另一表面且第二抽气装置未抽气时与电池表面形成间距,间距小于当第二抽气装置未抽气时的第二凹陷部的垂直高度。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移动装置与第二移动装置分别使第一吸引器与第二吸引器以同时接近或同时离开电池两相对表面方向往复地移动。
因本发明的电池品质检测装置所需元件较少,因此在制作上且进行上所需的费用较低。另外,利用往复移动加上抽气吸引可使有破损的电池表面产生形变。而本发明是在吸引器所吸附的区域内产生形变,相对电池表面而言,形变更为明显,故可轻易判断电池表面是否有毁损渗液的现象。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的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绘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电池品质检测装置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绘示图1的电池品质检测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绘示图1的电池品质检测装置未抽气时的剖视图;
图4是绘示图1的电池品质检测装置抽气时的剖视图;
图5是绘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电池品质检测装置的外观示意图;
图6是绘示图5的电池品质检测装置的剖视图;
图7是绘示图5的电池品质检测装置的移动装置作动时的示意图;
图8是绘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电池品质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绘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电池品质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电池品质检测装置                 232:管体
100’:电池品质检测装置               240:第二移动装置
120:第一吸引器                       250:第二外盖
122:第一凹陷部                       252:间距
124:第一空腔                         300:电池
130:第一抽气装置                     310:破洞
132:管体                             400:电池品质检测方法
140:第一移动装置                     410~430:步骤
150:第一外盖                         500:电池品质检测方法
152:间距                             510~530:步骤
160:密闭腔体                         I1:垂直高度
161:气孔                             L1:轴线
162:送气抽气装置                     D1:方向
220:第二吸引器                       D2:方向
222:第二凹陷部
224:第二空腔
230:第二抽气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请同时参照图1与图2。图1是绘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电池品质检测装置100的外观示意图。图2是绘示图1的电池品质检测装置100的剖视图。如图1及图2所示。一种电池品质检测装置100包含第一吸引器120、第一抽气装置130及第一移动装置140。
第一吸引器120具有第一凹陷部122,利用第一凹陷部122吸附电池300表面。吸附电池300表面后的第一凹陷部122的开口与电池300表面形成第一空腔124。
第一抽气装置130连接第一吸引器120,且第一抽气装置130的管体132与第一吸引器120相通。可透过管体132抽出第一凹陷部122内部的气体,使第一凹陷部122内部与第一凹陷部122外部呈现压力差而产生远离电池300表面的拉力。因此,当电池300表面具有破洞310时,被第一吸引器120所吸附的电池300表面会因受到拉力外拉而产生电池300表面外凸形变。因此经本实施例的电池品质检测装置100检测后,可利用肉眼观察电池300表面形变情形或使用高度量表量测电池300表面的表面平整度,而可得知电池300表面是否有毁损破洞而造成渗漏电解液的情形。
第一移动装置140以一垂直电池300表面方向往复拉动吸附电池300表面的第一吸引器120。上述的往复拉动是指以一远离电池300表面的方向及一接近电池300表面的方向反复的拉动。通过第一移动装置140的往复拉动,增加第一凹陷部122内部的第一空腔124的压力差变化。当电池300表面具有破损时,第一吸引器120吸附的电池300表面可因往复拉动而增加远离电池300表面的拉力,使第一吸引器120所吸附的电池300表面,更容易因表面破损而产生外凸形变的状况。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吸引器120可为橡胶吸盘,而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吸引器120可为其他可用来吸附电池300表面的装置。
本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品质检测装置100可进一步包含第一外盖150。第一外盖150连接第一吸引器120并包覆第一吸引器120,可保护第一吸引器120避免受到外力碰撞而造成损坏。
另外,本实施例的电池品质检测装置100可进一步包含密闭腔体160,密闭腔体160可自气孔161外连接一送气抽气装置162以在电池300表面增加或降低气体造成气流。当电池300表面具有破洞310并使用第一抽气装置130抽气以进行检测时,第一抽气装置130抽气使第一吸引器120产生远离电池300表面的拉力而送气抽气装置162增加或降低的气体可自电池300表面破洞310处进入而降低了电池300内部的压力。因此由抽气产生的远离电池300表面的拉力更容易拉起电池300表面,而造成电池300表面的形变。
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抽气装置130可进一步包含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可调节第一抽气装置130的抽气气量与抽气频率,以造成不连续的拉力,进而使第一吸引器120因第一空腔124内气压的改变而使第一凹陷部122以垂直电池300表面方向往复移动,使第一吸引器120所吸附的电池300表面产生外凸形变现象。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吸引器120是吸附于电池300表面的轴心位置。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吸引器120可吸附于电池300表面的其他任一位置。
请同时参阅图3与图4,图3是绘示图1的电池品质检测装置100未抽气时的剖视图。图4是绘示图1的电池品质检测装置100抽气时的剖视图。如图3所示,当第一吸引器120连接电池300表面且第一抽气装置130尚未抽气时,第一外盖150与电池300表面形成间距152。前述之间距152小于第一凹陷部122的垂直高度I1。另外,请参阅图4,当第一吸引器120因气体抽出而产生压力而造成第一凹陷部122内缩时,第一凹陷部122带动第一外盖150同时向下移动。当第一外盖150接触电池300表面时,表示间距152(参照图3)消失。因此,第一外盖150不再下移,使第一凹陷部122也无法往下移动。借以阻止第一凹陷部122持续地内缩而完全平贴于电池300表面上造成第一吸引器120无法产生一远离电池300表面的拉力。
请同时参照图5与图6。图5是绘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电池品质检测装置100’的外观示意图。图6是绘示图5的电池品质检测装置100’的剖视图。一种电池品质检测装置100’包含第一吸引器120、第一抽气装置130、第一移动装置140、第二吸引器220、第二抽气装置230以及第二移动装置240。
第一吸引器120具有第一凹陷部122,利用第一凹陷部122吸附电池300表面。吸附后的第一凹陷部122的开口与电池300表面形成第一空腔124。第二吸引器220具有一第二凹陷部222,利用第二凹陷部222吸附电池300相对于第一凹陷部122所吸附的表面。吸附后的第二凹陷部222的开口与电池300表面形成第二空腔224。在本实施例中,电池300的两相对表面各利用第一吸引器120与第二吸引器220吸附,第一吸引器120与第二吸引器220是位于与电池300两相对表面垂直的轴线L1上。
第一抽气装置130与第二抽气装置230各自连接第一吸引器120与第二吸引器220。第一抽气装置130的管体132与第二抽气装置230的管体232分别与第一吸引器120及第二吸引器220相通,借此抽出第一凹陷部122内部以及第二凹陷部222内部的空气,以使第一凹陷部122与第二凹陷部222的内外部产生压力差而各自对电池300两相对表面产生远离电池300两相对表面的拉力。当电池300其中一表面具有破损渗漏时,第一吸引器120或第二吸引器220吸附的电池300表面会因第一抽气装置130或第二抽气装置230抽气产生拉力而造成外凸形变。可利用肉眼观察形变情形或使用高度量表量测电池300表面以得知电池300表面是否有毁损而可能造成电解液渗液现象。
本实施例的电池品质检测装置100’可进一步包含第一外盖150以及第二外盖250,第一外盖150连接第一吸引器120并包覆第一吸引器120以及第二外盖250连接第二吸引器220并包覆第二吸引器220,可用来保护第一吸引器120及第二吸引器避免受到外力碰撞而造成损坏。可参照图3,当第一吸引器120连接电池300表面且第一抽气装置130尚未抽气时,第一外盖150与电池300表面形成间距152,此间距152小于第一凹陷部122的垂直高度I1。另外由图3可推知,当第二吸引器220连接电池300另一相对表面且第二抽气装置230尚未抽气时,第二外盖250与电池300相对表面形成间距252,此间距252小于第二凹陷部222的垂直高度。当第一凹陷部122及第二凹陷部222因抽气而产生压力内缩时,分别带动第一外盖150及第二外盖250向下移动。因此,当第一外盖150或第二外盖250接触电池300表面时,可阻止第一凹陷部122或第二凹陷部222因过度的内缩而完全平贴于电池300至少其中一表面上,造成第一吸引器120或第二吸引器220无法因第一抽气装置130或第二抽气装置230抽气而产生的远离电池300表面的拉力。
本实施例的电池品质检测装置100’可进一步包含密闭腔体160,可自气孔161外连接一送气抽气装置162以增加或排出于电池300表面的气体,在本实施例中,于电池300设置有密闭腔体160,利用气孔161连接送气抽气装置162可造成喷出的气体自电池300表面破洞310处进入,使远离电池300表面的拉力更容易拉起电池300表面而造成电池300表面的形变。
请参阅图7,其绘示图5的电池品质检测装置100’的移动装置140/240作动时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第一移动装置140及第二移动装置240分别以一垂直电池300表面方向往复分别拉动吸附电池300两相对表面的第一吸引器120及第二吸引器220。上述的往复拉动是指以一接近电池300表面的方向D1及一远离电池300表面的方向D2反复的拉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吸引器120与第二吸引器220同时以接近电池300表面及同时以远离电池200表面方向移动而产生两相对的拉力。因如图4所示的破洞310是位于与第一吸引器120所吸附的电池300表面上。通过上述方式的往复拉动使第一吸引器120吸附电池300表面后,增加第一凹陷部122内部压力差的变化。当电池300表面具有破洞310时,第一吸引器120所吸附的电池300表面可因往复拉动而增加远离电池300表面的拉力以加速产生电池300表面的部分之外凸形变情形。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两相对位置的第一吸引器120与第二吸引器220,除了可加速电池表面的形变产生又可进一步地同时检测电池300的两相对表面。
请参照图8,其绘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电池品质检测方法的流程图。如图8所示,一种电池品质检测方法400包含以下步骤:
在步骤410中,使用第一吸引器吸附电池表面,第一吸引器具有第一凹陷部,第一凹陷部的开口吸附电池表面形成第一空腔。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第一外盖连接第一吸引器并包覆第一吸引器,使第一外盖在第一吸引器连接电池表面且第一抽气装置未抽气时与电池表面形成间距,间距小于当第一抽气装置未抽气时的第一凹陷部的垂直高度。当第一吸引器因抽气而产生压力而内缩时,带动第一外盖向下移动。因此当第一外盖接触电池表面时,可阻止第一吸引器持续地内缩而完全平贴于电池表面上,造成第一吸引器无法产生一远离电池表面的拉力。
在步骤420中,于第一吸引器吸附电池表面后,开启第一抽气装置,持续地抽出第一空腔内的气体。
在本实施例中,可进一步使用喷气装置喷出气体于电池表面。
在步骤430中,开启第一抽气装置后,利用第一移动装置,往复地拉动吸附电池表面的第一吸引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进一步使用调节装置调节抽气装置的抽气气量与抽气频率同样可达到往复地拉动吸附电池表面的第一吸引器的功效。
请参照图9,其绘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电池品质检测方法的流程图。如图9所示,一种电池品质检测方法500包含以下步骤:
在步骤510中,使用第一吸引器吸附电池表面,及使用第二吸引器吸附电池相对另一表面。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第一外盖连接第一吸引器并包覆第一吸引器,使第一外盖在第一吸引器连接电池表面且第一抽气装置未抽气时与电池表面形成间距,间距小于当第一抽气装置未抽气时的第一凹陷部的垂直高度。另外,使用第二外盖连接第二吸引器并包覆第二吸引器,使第二外盖在第二吸引器连接电池与第一吸引器相对的另一表面且第二抽气装置未抽气时与电池表面形成一间距,间距小于当第二抽气装置未抽气时的第二凹陷部的垂直高度。利用间距可使第一吸引器与第二吸引器不会因过度抽气而完全平贴于电池表面上。
在步骤520中,于第一吸引器吸附电池表面后,开启第一抽气装置,且第二吸引器吸附电池相对另一表面后,开启第二抽气装置。
在步骤530中,开启第一抽气装置与第二抽气装置后,
利用第一移动装置与第二移动装置以同时接近或同时离开该电池两相对表面方向往复地拉动吸附电池表面的第一吸引器与第二吸引器。
由上述本发明实施方式可知,应用本发明因本发明的电池品质检测装置所需元件较少,因此在制作上且进行上所需的费用较低。另外,利用往复移动加上抽气吸引可使有破损的电池表面产生形变。而本发明是在吸引器所吸附的区域内产生形变,相对电池表面而言,形变更为明显,故可轻易判断电池表面是否有毁损渗液的现象。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品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第一吸引器,具有一第一凹陷部,该第一凹陷部的开口用以吸附一电池表面形成一第一空腔;
一第一抽气装置,连接至该第一吸引器的该第一凹陷部,用以抽出该第一空腔内的气体;以及
一第一移动装置,连接该第一抽气装置,用以提供该第一吸引器一垂直该电池表面方向的往复力量。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池品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一第一外盖,该第一外盖包覆该第一吸引器并裸露出该第一凹陷部的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池品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
一第二吸引器,具有一第二凹陷部,该第二凹陷部的开口用以吸附该电池相对于该第一吸引器的另一表面,进而形成一第二空腔;
一第二抽气装置,连接至该第二吸引器的该第二凹陷部,用以抽出该第二空腔内的气体;
一第二移动装置,连接该第二抽气装置,用以提供该第二吸引器一垂直该电池表面方向的往复力量。
4.根据权利要求3的电池品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一第二外盖,该第二外盖包覆该第二吸引器并裸露出该第二凹陷部的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池品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一密闭腔体与一送气抽气装置,该送气抽气装置连接该密闭腔体用以增加或排出该电池表面的气体。
6.一种电池品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使用一第一吸引器吸附一电池表面,该第一吸引器具有一第一凹陷部,该第一凹陷部的开口吸附该电池表面形成一第一空腔;
于该第一吸引器吸附该电池表面后,开启一第一抽气装置,持续地抽出该第一空腔内的气体;以及
开启该第一抽气装置后,利用一第一移动装置,往复地拉动吸附该电池表面的该第一吸引器。
7.根据权利要求6的电池品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
使用一第一外盖连接该第一吸引器并包覆该第一吸引器,使该第一外盖在该第一吸引器连接该电池表面且该第一抽气装置未抽气时与该电池表面形成一间距,该间距小于当该第一抽气装置未抽气时的该第一凹陷部的垂直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6的电池品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
使用一第二吸引器吸附该电池与该第一吸引器相对的另一表面,该第二吸引器具有一第二凹陷部,该第二凹陷部的开口吸附该电池与该第一吸引器相对的另一表面形成一第二空腔;
于该第二吸引器吸附该电池与该第一吸引器相对的另一表面后,开启一第二抽气装置,持续地抽出该第二空腔内的气体;以及
开启该第二抽气装置后,利用一第二移动装置,往复地拉动吸附该电池与该第一吸引器相对的另一表面的该第二吸引器。
9.根据权利要求8的电池品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
使用一第二外盖连接该第二吸引器并包覆该第二吸引器,使该第二外盖在该第二吸引器连接该电池与该第一吸引器相对的另一表面且该第二抽气装置未抽气时与该电池表面形成一间距,该间距小于当该第二抽气装置未抽气时的该第二凹陷部的垂直高度。
10.根据权利要求8的电池品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移动装置与该第二移动装置分别使该第一吸引器与该第二吸引器以同时接近或同时离开该电池两相对表面方向往复地移动。
CN201210226506.5A 2012-06-29 2012-06-29 电池品质检测装置与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127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26506.5A CN103512712B (zh) 2012-06-29 2012-06-29 电池品质检测装置与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26506.5A CN103512712B (zh) 2012-06-29 2012-06-29 电池品质检测装置与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12712A true CN103512712A (zh) 2014-01-15
CN103512712B CN103512712B (zh) 2016-02-10

Family

ID=49895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26506.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12712B (zh) 2012-06-29 2012-06-29 电池品质检测装置与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12712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55828A (zh) * 2017-09-29 2018-02-02 江苏理士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维修的面片强度检测的装置
CN111562063A (zh) * 2020-05-13 2020-08-21 安徽帝显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屏表面漏液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15493963A (zh) * 2022-09-22 2022-12-20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非球形颗粒在吸孔处所受吸附力的测量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10214A (ja) * 2000-10-02 2002-04-12 Keihin Rika Kogyo:Kk ガス検出装置
TW200421665A (en) * 2003-04-01 2004-10-16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Fuel cell leak detection
CN101334347A (zh) * 2008-06-10 2008-12-31 上海蓝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燃料电池极板真空测漏仪及其测漏方法
CN101806864A (zh) * 2010-03-18 2010-08-18 恒正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电池组安全测试箱
CN102297752A (zh) * 2011-05-18 2011-12-28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壳体测漏设备及测漏方法
TW201211523A (en) * 2010-06-17 2012-03-16 Nissan Motor Air tightness test method and air tightness test device for sealed batterie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10214A (ja) * 2000-10-02 2002-04-12 Keihin Rika Kogyo:Kk ガス検出装置
TW200421665A (en) * 2003-04-01 2004-10-16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Fuel cell leak detection
CN101334347A (zh) * 2008-06-10 2008-12-31 上海蓝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燃料电池极板真空测漏仪及其测漏方法
CN101806864A (zh) * 2010-03-18 2010-08-18 恒正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电池组安全测试箱
TW201211523A (en) * 2010-06-17 2012-03-16 Nissan Motor Air tightness test method and air tightness test device for sealed batteries
CN102297752A (zh) * 2011-05-18 2011-12-28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壳体测漏设备及测漏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强: "手机电池的测试与质量综述", 《电池工业》, vol. 8, no. 2, 30 April 2003 (2003-04-30), pages 94 - 96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55828A (zh) * 2017-09-29 2018-02-02 江苏理士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维修的面片强度检测的装置
CN111562063A (zh) * 2020-05-13 2020-08-21 安徽帝显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屏表面漏液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15493963A (zh) * 2022-09-22 2022-12-20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非球形颗粒在吸孔处所受吸附力的测量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12712B (zh) 2016-0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400108A3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luidically coupling tubular sections and tubular system formed thereby
CN103682240A (zh) 电池制造设备及其无腔真空抽液装置和抽真空封装方法
CN103512712A (zh) 电池品质检测装置与方法
CN204221329U (zh) 一种用于压缩机泵组装的消音罩压合装置
CN203865566U (zh) 采血管盖帽取放装置
EP2632033A3 (en) Interface module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with an electric machine
CN203745154U (zh) 一种车轮气密检测机
CN205020337U (zh) 带导向多方位涂油装置
CN104338687B (zh) 一种货物宽度检测装置
CN204055183U (zh) 脚轮生产用轮圈轮芯装配装置
CN205732679U (zh) 一种汽车车身结构件冲压弹出装置
CN204650547U (zh) 一种用于指纹识别模组的保压装置
CN206003861U (zh) 一种安装牢固的电动自行车锂电池
CN203998796U (zh) 汽车制动力检测用举升机构
CN209666595U (zh) 一种新型专用注墨工装
CN209830631U (zh) 硬化薄膜真空提取器
CN201795905U (zh) 托辊气密性试验装置
CN101979981B (zh) 托辊气密性试验装置
CN202856554U (zh) 一种转子水平吊装器
CN201862018U (zh) 真空拔罐器的罐体结构
CN206257141U (zh) 机械推冲机构
CN204359509U (zh) 镜头正反面检测装置
TW201403106A (zh) 電池品質檢測裝置與方法
CN203875564U (zh) 成品二极管压装换位顶升装置
CN215245569U (zh) 一种拥有5g技术的空中icu抢救直升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210

Termination date: 2016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