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10829B - 日射遮蔽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日射遮蔽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10829B
CN103510829B CN201310229273.9A CN201310229273A CN103510829B CN 103510829 B CN103510829 B CN 103510829B CN 201310229273 A CN201310229273 A CN 201310229273A CN 103510829 B CN103510829 B CN 1035108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ding section
rotary shaft
protuberance
chimera
ro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2927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10829A (zh
Inventor
冈村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chikawa Blind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chikawa Blind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chikawa Blind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chikawa Blind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5108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108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108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108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lind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日射遮蔽装置能够可靠地限制旋转轴的旋转,并且能够长期发挥良好的定位功能;该日射遮蔽装置具备:嵌合体(60),其与旋转轴(25)呈一体地旋转;旋转体(70),其被安装为相对于旋转轴(25)旋转自如,并且被配置为与嵌合体(60)邻接;以及壳体(80),其内部空间(S)内收纳有嵌合体(60)和旋转体(70);在嵌合体(60)上设有第一卡合部(64),在旋转体(70)上设有第二卡合部(75)和第三卡合部(77),在壳体(80)上设有第四卡合部(83);通过旋转轴(25)的旋转而使嵌合体(60)相对于旋转体(70)相对旋转,从而使第一卡合部(64)与第二卡合部(75)抵接,在该抵接之后,旋转体(70)与嵌合体(60)一同旋转,并且,当第三卡合部(77)与第四卡合部(83)抵接时,旋转体(70)朝向与第四卡合部(83)发生干扰的方向的旋转被限制。

Description

日射遮蔽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日射遮蔽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日射遮蔽装置的一种的横式百叶窗,通常从上梁经由方向控制绳悬挂有多枚叶片,并且,在上述横式百叶窗中通常设有用于调节叶片角度的机构。作为这样的横式百叶窗,存在例如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横式百叶窗。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横式百叶窗中,通过使设置于套筒上的突起与球抵接来限制安装有套筒的旋转轴的旋转。但是,由于球被收纳在球收纳部中,并且球能够在该球收纳部中移动,因此,旋转轴能够旋转360度以上。
另外,在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横式百叶窗中,安装在旋转轴上的旋转体的延长部位于壳体的圆形开口内,并且在该圆形开口内设有凹凸部。在延长部上设有薄壁部分,在该薄壁部分上设有突起,该突起位于凹凸部中。通过这样构成,突起在凹凸部的凸部的干扰下旋转,由此使旋转体每隔规定角度便会受到阻力,该情况作为撞击感经由操作杆传递到操作者。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公报、实用新型登录第2560464号
【专利文献2】:日本公报、特许第3805626号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结构中,为了使突起在圆形中空部中无障碍地旋转,必须在圆形中空部的内壁面与突起之间设有微小的间隙,但是,当该间隙过大时,球会从球收纳部脱落并进入该间隙中,从而有可能发生例如球被卡住的情况。进而,必须将球配置为在球收纳部的内壁面与突起的根部侧延长部的外周面之间能够转动,此时,当突起与球收纳部之间的间隙过大时,也有可能发生突起的前端抵接在球上等从而导致球被卡住的情况。
尤其是,突起是与球的靠近旋转轴(靠近旋转中心)的部分抵接,并且,球收纳部的端部与球的远离旋转轴侧(远离旋转中心侧)的部分抵接。由此,突起和球收纳部的端部与球抵接的部位在径向上不同,从而容易因为微小的间隙差而导致球被卡住。
另外,在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结构中,存在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薄壁部分发生劣化,从而导致由薄壁部分产生的撞击感减弱的问题。因此,无法得到所希望的撞击感,从而存在定位功能降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基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能够可靠地限制旋转轴的旋转和长期发挥良好的定位功能中的至少一种效果的日射遮蔽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观点提供的日射遮蔽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旋转轴,其能够在操作部件的操作下进行旋转;嵌合体,其以与旋转轴一同呈一体地旋转的状态被安装在该旋转轴上;旋转体,其被安装为相对于旋转轴旋转自如并且被配置为与嵌合体邻接;以及壳体,其具有内部空间并且在该内部空间内收纳有嵌合体和旋转体;在嵌合体上设有第一卡合部,在旋转体上设有第二卡合部和第三卡合部,在壳体上设有第四卡合部;该日射遮蔽装置被构成为:当通过旋转轴的旋转而使嵌合体相对于旋转体相对旋转时,第一卡合部能够与第二卡合部抵接,在第一卡合部与第二卡合部抵接之后,旋转体与嵌合体一同旋转,并且,当第三卡合部与第四卡合部抵接时,旋转体朝向与第四卡合部发生干扰的方向的旋转被限制。
另外,本发明的其他方面是在上述发明中,优选在嵌合体上设有滑动部,在该滑动部上设有凸部和凹部,并且,凸部被设置为相比凹部而从旋转轴的旋转中心朝向径向外侧突出。
进而,本发明的其他方面是在上述发明中,优选滑动部件以被施力部件施加作用力的状态与滑动部抵接。
另外,本发明的其他方面是在上述发明中,优选凸部设有至少一对,并且,当旋转体与嵌合体一同旋转时,在滑动部件越过凸部而产生撞击感之后,第三卡合部与第四卡合部抵接,由此使旋转轴的旋转位置被限制。
进而,本发明的其他方面是在上述发明中,优选经由绳部件支承有多 枚叶片,其中,多枚叶片能够随着旋转轴的旋转而改变方向;凹部沿着嵌合体的圆周方向至少设有三个;三个凹部中包括:叶片处于全开位置时滑动部件所处的凹部、叶片处于第一全闭位置时滑动部件所处的凹部、以及叶片处于第二全闭位置时滑动部件所处的凹部,其中,第二全闭位置是与第一全闭位置呈反向的位置。
另外,本发明的其他方面是在上述发明中,优选滑动部件被收纳在壳体中,并且,滑动部件一边随着嵌合体的旋转在滑动部上滑动一边在壳体内沿嵌合体的径向移动。
进而,本发明的其他方面是在上述发明中,优选在嵌合体上设有对应于第一卡合部的弧状突起部;在壳体上设有对应于第四卡合部的限制突起部;在旋转体上设有与弧状突起部抵接且对应于第二卡合部的第一凸部,并且,在旋转体上设有与限制突起部抵接且对应于第三卡合部的第二凸部。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二观点提供的日射遮蔽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旋转轴,其能够在操作部件的操作下进行旋转;嵌合体,其以与旋转轴一同呈一体地旋转的状态被安装在该旋转轴上;以及壳体,其具有内部空间并且在该内部空间内收纳有嵌合体;在嵌合体上设有第一卡合部,在壳体上设有壳体侧卡合部;该日射遮蔽装置被构成为:当通过旋转轴的旋转而使嵌合体相对于壳体相对旋转时,第一卡合部能够与壳体侧卡合部抵接,并且,通过第一卡合部与壳体侧卡合部抵接,从而使旋转轴朝向第一卡合部与壳体侧卡合部发生干扰的方向的旋转被限制;在嵌合体上设有滑动部,在该滑动部上设有凸部和凹部,并且凸部被设置为相比凹部而从旋转轴的旋转中心朝向径向外侧突出;滑动部件以被施力部件施加作用力的状态与滑动部抵接。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日射遮蔽装置,能够可靠地限制旋转轴的旋转。另外,能够长期发挥良好的定位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各实施方式涉及的横式百叶窗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各实施方式涉及的横式百叶窗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各实施方式涉及的横式百叶窗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横式百叶窗的撞击单元的结构的分解 立体图。
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横式百叶窗的撞击单元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横式百叶窗的撞击单元的结构的正面剖视图。
图7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横式百叶窗的撞击单元的结构的侧面剖视图。
图8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横式百叶窗的撞击滚筒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横式百叶窗的被传递轴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横式百叶窗的下部壳体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撞击单元的弧状突起部、被传递轴、下部壳体(限制突起部)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概略侧面剖视图。
图12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横式百叶窗的撞击单元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13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横式百叶窗的撞击滚筒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变形例涉及的横式百叶窗的被传递轴(中间被传递轴)的结构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0 横式百叶窗(对应于日射遮蔽装置)
20 上梁 22 支承滚筒
25 旋转轴 26 齿轮箱
30 叶片 40 操作杆(对应于操作部件)
50、50A 撞击单元 60、60A 撞击滚筒(对应于嵌合体)
61、61A 离合器球滑动部(对应于滑动部)
61a 最小径部(对应于凹部)
61b 凸部 62、72 凸缘部
63 圆筒部 63a 凹部
64 弧状突起部(对应于第一卡合部)
65 插通孔 65a 嵌合孔
65b 圆孔 70 被传递轴(对应于旋转体)
70B 中间被传递轴 71 圆筒部
71a、71b 分割圆筒部 73 滚筒卡合部
74 壳体卡合部
75 滚筒侧凸部(对应于第二卡合部和第一凸部)
76 外周滑动配合部
77 抵接凸部(对应于第三卡合部和第二凸部)
78 突起部 80 下部壳体(对应于壳体的一部分)
81、91 分割空间 82 凸缘凹部
83 限制突起部(对应于第四卡合部和壳体侧卡合部)
84 凹腔部 90 上部壳体(对应于壳体的一部分)
92 凸缘凹部 100 压缩弹簧(对应于施力部件)
110 离合器球(对应于滑动部件)
A1、A2 开口部 R1 方向控制绳(对应于绳部件)
R2 升降绳 S 内部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作为日射遮蔽装置的横式百叶窗10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会使用XYZ直角坐标系进行说明,并且,将横式百叶窗10的长度方向设为X方向,并将图1的右端侧设为X1侧、将图1的左端侧设为X2侧。另外,将横式百叶窗的下垂方向(上下方向)设为Z方向,并将上侧设为Z1侧、将下侧设为Z2侧。另外,将与X方向和Z方向垂直的方向设为Y方向,并将操作杆40所处的室内侧设为Y1侧、将与其相反的一侧设为Y2侧。
<关于横式百叶窗10的结构>
如图1~图3所示,在横式百叶窗10中,从上梁(head box)20起利用多根方向控制绳(rudder cord)R1以相隔规定间隔的方式悬挂有多枚叶片30。而且,在方向控制绳R1的下端侧(Z2侧)安装有固定架31,方向控制绳R1经由该固定架31安装在下梁(bottom rail)32上。另外,方向控制绳R1对应于绳部件。
升降绳R2的下端侧(Z2侧)固定在下梁32上。该升降绳R2插通在设置于各叶片30上的未图示的插通孔中,进而插通上梁20内部和操作杆40内部并被安装在平衡器41上。由此,升降绳R2与平衡器41的上下移动相联动,从而能够容易地实现将多枚叶片30层叠起来的收纳状态和将多枚叶片30以规定的间距配置的展开状态。
另外,升降绳R2在上梁20内穿过限制装置21。限制装置21能够在阻止升降绳R2朝向使叶片30向下下降的方向移动的限制状态和允许升降绳R2朝向使叶片30向下下降的方向移动的解除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如图1和图2所示,方向控制绳R1的上端侧(Z1侧)安装在设置于上梁20内的支承滚筒22上。支承滚筒22经由支承部件23被安装为相对于上梁20的框体24旋转自如。在该支承滚筒22的径向中心侧位置上设有未图示的嵌合孔,旋转轴25被插入到该嵌合孔中,由此设置成支承滚筒22和旋转轴25呈一体地旋转。
旋转轴25的外周形状例如被设置成六角形,上述嵌合孔也被设置成六角形的孔状。由此设置成支承滚筒22和旋转轴25呈一体地旋转。
在旋转轴25的一端侧(图1中的长度方向的X1侧)设有齿轮箱26。齿轮箱26中设有例如蜗轮等的齿轮(省略图示),该蜗轮被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在旋转轴25上。另外,齿轮箱26中设有例如与蜗轮啮合的蜗杆(省略图示),该蜗杆被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在操作杆40(对应于操作部件)上。由此,当使操作杆40旋转时,其旋转力经由蜗杆和蜗轮被传递至旋转轴25,进而被传递至支承滚筒22。
<关于撞击单元(click unit)50>
在旋转轴25的另一端侧(图1和图2中的长度方向的X2侧)设有图4~图7所示的撞击单元50。如图4、图6以及图7所示,撞击单元50具备撞击滚筒(click drum)60、被传递轴70、下部壳体80、上部壳体90、压缩弹簧100以及离合器球(clutch ball)110。
图4、图6~图8所示的撞击滚筒60安装在上述旋转轴25上,撞击滚筒60是在使旋转轴25旋转时通过离合器球110和压缩弹簧100赋予撞击感的部件。另外,撞击滚筒60也是向被传递轴70传递旋转并经由该被传递轴70来限制旋转轴25的旋转范围的部件。
撞击滚筒60对应于嵌合体。在该撞击滚筒60上设有离合器球滑动部61、凸缘部62、圆筒部63以及弧状突起部64。其中,离合器球滑动部61 具有供离合器球110滑动的外周面。该离合器球滑动部61对应于滑动部。
如图8所示,离合器球滑动部61的外周面被设置为距离撞击滚筒60的旋转中心的半径不同的凹凸形状。即,离合器球滑动部61具有半径最小的最小径部61a,当离合器球110从该最小径部61a起沿圆周方向前进时,离合器球110移动至凸部61b,该凸部61b的半径从最小径部61a起沿圆周方向逐渐变大直至离合器球滑动部61的外周面为止。
但是,也可以是在离合器球滑动部61上设有半径大于某一基准半径的凸部61b和半径小于该基准半径的凹部,而不是如上所述的最小径部61a和凸部61b。另外,也可以是通过以从某一圆筒状的外周面凹陷的方式形成凹部,从而形成离合器球滑动部61。另外,最小径部61a也可以对应于凹部。
如图7和图8所示,最小径部61a和凸部61b以沿着圆周方向相隔规定间隔的方式设置。由此,能够每隔规定的角度对旋转轴25的旋转进行定位。在图7和图8所示的结构中,最小径部61a和凸部61b分别设有8个,从而能够每隔45度对旋转轴25的旋转进行定位。
在撞击滚筒60上,以与上述离合器球滑动部61邻接的方式设有凸缘部62。凸缘部62的外周面的半径大于离合器球滑动部61的凸部61b的最大径部位。由此,凸缘部62将组装下部壳体80和上部壳体90时形成的内部空间S隔开,并且,通过使凸缘部62位于后述的凸缘凹部82、92中,从而确定撞击滚筒60相对于下部壳体80和上部壳体90的位置。另外,通过使凸缘部62位于凸缘凹部82、92中,使得凸缘部62还具有作为撞击滚筒60的轴承的功能。
另外,凸缘部62的外周面也可以具有小于凸部61b的最大径部位的半径。
如图8所示,在撞击滚筒60上还设有圆筒部63。该圆筒部63与离合器球滑动部61相邻接,但其邻接位置在凸缘部62的相反侧。圆筒部63是撞击滚筒60中被设置为圆筒形状的部分,并且具有半径稍小于最小径部61a的外周面。该圆筒部63的一部分从下部壳体80和上部壳体90的开口部A1(参照图6)朝向外部突出。另外,圆筒部63的一部分与开口部A1的内壁面接触,由此,圆筒部63还具有作为撞击滚筒60的轴承的功能。
但是,圆筒部63也可以具有半径与最小径部61a相等、或者大于最小径部61a的外周面。
在圆筒部63上设有如图8所示的定位凹部63a。定位凹部63a是将圆筒部63呈三角形状地切除而形成的部分。通过设置定位凹部63a,在组装撞击滚筒60时能够确认撞击滚筒60在圆周方向上的位置。
如图6和图8所示,在凸缘部62上设有对应于第一卡合部的弧状突起部64。弧状突起部64被设置为从凸缘部62的、与离合器球滑动部61呈相反侧的面突出。该弧状突起部64是与被传递轴70的滚筒侧凸部75抵接的部分。通过该抵接及其他部分的抵接来限制撞击滚筒60和旋转轴25的旋转范围。
弧状突起部64在撞击滚筒60的圆周方向上的规定角度范围内被设置成规定厚度的块状,由此将弧状突起部64设置成弧状。但是,除了弧状之外,弧状突起部64也可以采用例如以限定规定角度的一端和另一端的方式设有两个以上的结构,还可以采用销状等其他的形态。另外,弧状突起部64设置在小于90度的角度范围内(参照图11)。具体来说,弧状突起部64设置在如下的角度范围内,即,在弧状突起部64与后述的滚筒侧凸部75抵接后,能够使撞击滚筒60旋转大致360度(含360度)的角度范围。但是,也可以在上述角度范围以外的角度范围内设置弧状突起部64。
另外,在撞击滚筒60中设有供旋转轴25插通的插通孔65,并且,在该插通孔65的里侧(X1侧)设有嵌合孔65a(参照图6、图7)。嵌合孔65a被设置为与旋转轴25的外周形状对应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旋转轴25的外周形状被设置为六角形(参照图4和图5),因此,嵌合孔65a也被设置为六角形的孔状(参照图7)。由此,撞击滚筒60以不会相对于旋转轴25相对旋转的状态与旋转轴25一同旋转。另外,插通孔65的圆筒部63侧(X2侧)的部位为圆孔形状的圆孔65b。
如图4所示,被传递轴70与撞击滚筒60同样地也被旋转轴25插通,并且,该被传递轴70在旋转轴25上被配置为与撞击滚筒60的凸缘部62侧(X1侧)邻接。另外,被传递轴70对应于旋转体。
如图9所示,被传递轴70具有圆筒状的圆筒部71。进而,被传递轴70设有凸缘部72、滚筒卡合部73以及壳体卡合部74。凸缘部72设置在圆筒部71的外周面中的、被传递轴70的轴线方向(X方向)上的中途部分上。该凸缘部72具有在由下部壳体80和上部壳体90形成的内部空间S内确定被传递轴70在轴线方向(X方向)上的位置的功能,并且,通过与该内部空间S的内壁面抵接,凸缘部72还具有作为被传递轴70的轴承的功 能。
如图4和图9所示,凸缘部72被设置在圆筒部71的、相比其轴线方向(X方向)上的中央位置更靠近撞击滚筒60侧(X2侧)的位置上。
在被传递轴70的、相比凸缘部72更靠近撞击滚筒60侧(X2侧)的位置上设有滚筒卡合部73。滚筒卡合部73包括圆筒部71的、相比凸缘部72更靠近撞击滚筒60的部分(分割圆筒部71a)和从分割圆筒部71a朝向径向外侧突出的滚筒侧凸部75。
如图9所示,本实施方式中设有两个滚筒侧凸部75,这两个滚筒侧凸部75之间的间隔被设置为如下的间隔,即,在滚筒侧凸部75与弧状突起部64抵接之后,能够使撞击滚筒60旋转大致360度(含360度)这样的间隔。在图9中,作为这样的间隔而图示了大致90度的情况。但是,滚筒侧凸部75之间的间隔也可以是上述间隔以外的其他间隔。另外,滚筒侧凸部75对应于第二卡合部和第一凸部。
两个滚筒侧凸部75分别是与弧状突起部64抵接的部分。通过滚筒侧凸部75与弧状突起部64抵接而使被传递轴70相对于下部壳体80和上部壳体90旋转。另外,弧状突起部64位于分割圆筒部71a的外周侧的、两个滚筒侧凸部75之间的间隔较宽的一侧(外周滑动配合部76)。因此,在弧状突起部64在外周滑动配合部76上与滚筒侧凸部75抵接之前的期间内,撞击滚筒60能够相对于被传递轴70相对旋转。
另外,如图9所示,在被传递轴70的、夹着凸缘部72与撞击滚筒60呈相反侧(X1侧)的位置上设有壳体卡合部74。壳体卡合部74包括圆筒部71的、从凸缘部72朝向撞击滚筒60的相反侧(X1侧)延伸的部分(分割圆筒部71b)和从分割圆筒部71b朝向径向外侧突出的抵接凸部77。另外,抵接凸部77对应于第三卡合部和第二凸部。
抵接凸部77被设置为以凸缘部72为起点从该凸缘部72延伸至分割圆筒部71b外周面的中途部分为止。而且,分割圆筒部71b的、从抵接凸部77的前端部至分割圆筒部71b的端部(X1侧的端部)之间的部分与下部壳体80和上部壳体90的开口部A2(参照图6)的内壁面接触,由此,分割圆筒部71b还具有与凸缘部72一同作为被传递轴70的轴承的功能。
另外,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抵接凸部77被配置为夹着凸缘部72与滚筒侧凸部75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因此,两个抵接凸部77之间的间隔与上述滚筒侧凸部75之间的间隔相同,故省略其详细说明。
接下来,对于下部壳体80进行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下部壳体80与上部壳体90一同被安装在上梁20内的一端侧(图1和图2的X2侧)的部位上。该下部壳体80对应于壳体的一部分,并且与上部壳体90一同构成壳体。另外,下部壳体80与上部壳体90一同形成内部空间S,旋转轴25从该内部空间S的X方向两端的开口部A1、A2(参照图6)插通。在该内部空间S中配置有撞击滚筒60和被传递轴70,且撞击滚筒60和被传递轴70配置在旋转轴25的外周侧。另外,圆筒部63的一部分从一端侧的开口部A1突出。
在下部壳体80中设有内部空间S的大致一半的空间(分割空间81),该分割空间81的开口部A1、A2侧的壁部被设置为以缩小开口径的方式相比分割空间81的其他部分朝向径向内侧突出,由此利用该开口部A1、A2的内壁面轴支承圆筒部63和分割圆筒部71b。另外,在分割空间81中设有供凸缘部62嵌入的凸缘凹部82。通过将凸缘部62嵌入该凸缘凹部82中,从而确定撞击滚筒60在X方向上的位置。
另外,在分割空间81的、远离撞击滚筒60的一侧(X1侧)设有限制突起部83,该限制突起部83对应于第四卡合部和壳体侧卡合部。该限制突起部83是与抵接凸部77抵接从而限制被传递轴70的旋转的部分。而且,通过限制该被传递轴70的旋转,也能够限制撞击滚筒60的旋转。限制突起部83与弧状突起部64同样地被设置为弧状,并且被设置在能够经由被传递轴70使撞击滚筒60旋转大致360度(含360度)这样的角度范围内。另外,在图10所示的结构中,限制突起部83的内周面与开口部A2的内壁面呈一体地设置。
如图10所示,在分割空间81内以与分割空间81连通的方式设有凹腔(pocket)部84。凹腔部84被设置为从分割空间81起朝向Z2侧呈圆形凹陷的形状,且是收容压缩弹簧100和离合器球110的部分。压缩弹簧100的下端被该凹腔部84的底部侧(Z2侧)抵接,另一方面,在压缩弹簧100的上端侧(Z1侧)配置有离合器球110。由此,利用压缩弹簧100对离合器球110施加朝向上方侧(离合器球滑动部61侧;Z1侧)的作用力。
另外,压缩弹簧100例如为螺旋弹簧,但除了螺旋弹簧之外,压缩弹簧100还可以使用例如以板簧、扭簧、橡胶等为代表的其他施力部件。另外,离合器球110是以树脂为材质的球状部件,但是,也可以使用例如前端呈尖状的球状部件以外的其他部件、或者使用滚子。另外,压缩弹簧100 对应于施力部件。另外,离合器球110对应于滑动部件。
如图7和图10所示,在下部壳体80的Y方向上的各外壁上分别设有挂钩85,经由该挂钩85将上部壳体90(对应于壳体的一部分)安装到下部壳体80上。在上部壳体90内也设有内部空间S的大致一半的空间(分割空间91)。如图6所示,分割空间91的开口部A1、A2侧的壁部被设置为以缩小开口径的方式相比分割空间91的其他部分朝向径向内侧突出,由此利用该开口部A1、A2的内壁面来轴支承圆筒部63和分割圆筒部71b。另外,与下部壳体80同样地,在上部壳体90的分割空间91中也设有供凸缘部62嵌入的凸缘凹部92。
<关于动作>
接着,以下对于具有上述结构的横式百叶窗10的动作进行说明。
当使用者抓住操作杆40并使该操作杆40旋转时,其旋转力经由蜗杆和蜗轮被传递至旋转轴25,从而使旋转轴25旋转。由于支承滚筒22安装在该旋转轴25上,因此,该旋转力被传递至支承滚筒22。因此,通过操作杆40的旋转而使支承滚筒22旋转。另外,由于方向控制绳R1的上端侧(Z1侧)安装在该支承滚筒22上,因此,经由方向控制绳R1根据旋转的方向和旋转量而改变叶片30的角度。另外,如图11的(A)~(E)所示,能够在全闭位置与反向全闭位置之间改变叶片30的角度。
另外,通过利用操作杆40使旋转轴25旋转,从而使撞击滚筒60也与旋转轴25一同呈一体地旋转。当撞击滚筒60旋转时,压缩弹簧100经由离合器球110对离合器球滑动部61的凸部61b施加作用力,该作用力成为撞击滚筒60的旋转阻力。因此,在未从旋转轴25等对撞击滚筒60施加旋转力的情况下,离合器球110以与最小径部61a抵接的方式位于离合器球滑动部61并保持该状态。
另外,当离合器球110越过凸部61b时,通过压缩弹簧100的作用力而产生使旋转轴25朝向任意方向旋转的力,并且,在离合器球110越过凸部61b时产生撞击声。该撞击声例如是由离合器球110与离合器球滑动部61发生碰撞而产生的,但也可以是因为其他原因而产生。通过产生该撞击声,使用者能够意识到叶片30的角度已改变。另外,除了撞击声之外,在撞击时还产生由压缩弹簧100带来的触感,也可以将该触感和撞击声统称为撞击感。
当如上所述那样使旋转轴25继续旋转时,撞击滚筒60的弧状突起部 64的端部与被传递轴70的一侧的滚筒侧凸部75抵接,当在该抵接之后进一步通过旋转轴25的旋转使撞击滚筒60旋转时,随着该撞击滚筒60的旋转而使被传递轴70旋转。当继续进行旋转时,被传递轴70的另一侧的抵接凸部77与限制突起部83发生抵接。在抵接凸部77与限制突起部83发生抵接后,被传递轴70无法继续旋转。
另外,在使旋转轴25朝向反方向旋转时,其动作也和上述动作相同。
如上所述那样使撞击滚筒60旋转时被传递轴70与限制突起部83之间的位置关系如图11所示。在图11中,上段部分表示滚筒卡合部73的侧面剖视图,中段部分表示壳体卡合部74和下部壳体80的侧面剖视图,下段部分表示叶片30的方向。以下,在图11中将下方的滚筒侧凸部75设为滚筒侧凸部75a,将上方的滚筒侧凸部75设为滚筒侧凸部75b。另外,在图11中将下方的抵接凸部77设为抵接凸部77a,将上方的抵接凸部77设为抵接凸部77b。
在处于图11的(A)所示的状态时,叶片30位于其宽度方向朝向上下方向(Z方向)的全闭位置,此时,被传递轴70的抵接凸部77a与限制突起部83抵接。另外,此时,当进一步使旋转轴25朝向与使叶片30变为图11的(B)所示状态的方向相反的方向(逆时针方向)旋转时,成为弧状突起部64与滚筒侧凸部75b抵接的状态。但是,当朝向该相反方向的旋转解除时,滚筒侧凸部75b停在与弧状突起部64之间具有微小间隙的位置处、或者维持与弧状突起部64抵接的状态。
当在该图11的(A)中使旋转轴25沿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时,在离合器球110越过凸部61b而产生撞击感之后,变为图11的(B)所示的状态。此时,叶片30呈从全闭位置朝向全开位置旋转了45度的状态。另外,此时由于弧状突起部64从滚筒侧凸部75b分离,因此,撞击滚筒60与旋转轴25一同旋转,但是,被传递轴70并未旋转而呈保持与图11的(A)相同的旋转位置的状态。
进而,当在图11的(B)中使旋转轴25沿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时,在离合器球110越过凸部61b而产生撞击感之后,变为图11的(C)所示的状态。此时,叶片30处于全开(水平)位置。另外,在从图11的(B)向图11的(C)过渡的过程中,由于弧状突起部64未与滚筒侧凸部75a、75b发生抵接,因此,即使撞击滚筒60进行旋转,被传递轴70也不会旋转而呈保持与图11的(A)相同的旋转位置的状态。但是,在处于图11的(C)所示的状 态时,滚筒侧凸部75a停在与弧状突起部64之间具有微小间隙的位置、或者维持与弧状突起部64抵接的状态。
当在图11的(C)中进一步使旋转轴25沿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时,在离合器球110越过凸部61b而产生撞击感之后,变为图11的(D)所示的状态。此时,叶片30进一步旋转了45度(变为处于反向45度的位置上的状态)。另外,在从图11的(C)向图11的(D)过渡时,通过滚筒侧凸部75a与弧状突起部64之间的抵接而使被传递轴70同样地沿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
当在图11的(D)中使旋转轴25沿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时,在离合器球110越过凸部61而产生撞击感之后,变为图11的(E)所示的状态。此时,叶片30进一步旋转了45度后处于其宽度方向朝向垂直方向的全闭位置。但是,该全闭位置是与图11的(A)所示的全闭位置相差180度的位置,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图11的(E)所示的叶片30的位置称为“反向全闭位置”。
另外,在从图11的(D)向图11的(E)过渡时,也通过滚筒侧凸部75a与弧状突起部64之间的抵接而使被传递轴70沿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
另外,当欲从图11的(E)所示状态进一步使旋转轴25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时,由于抵接凸部77b与限制突起部83发生抵接,因此,无法进一步使旋转轴25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由此,撞击滚筒60和旋转轴25也都呈无法进一步旋转的状态。
如上所述,旋转轴25和撞击滚筒60能够旋转从图11的(A)至图11的(E)为止的360度。
<效果>
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横式百叶窗10,并非如现有的专利文献1那样使球位于球收纳部中,并利用该球来限制旋转轴的旋转,而是通过使被传递轴70的抵接凸部77与下部壳体80的限制突起部83抵接来限制旋转轴25的旋转。因此,能够防止发生下述情况,即,如专利文献1那样,当圆形中空部的内壁面与突起之间的间隙较大时、或者突起与球收纳部之间的间隙较大时,球被卡住从而对旋转造成障碍。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并非直接限制与旋转轴25呈一体地旋转的撞击滚筒60的旋转,而是设置不与旋转轴25呈一体地旋转的被传递轴70,并通过限制该被传递轴70的旋转来限制撞击滚筒60和旋转轴25的旋转。因此,旋转轴25的可旋转范围变为不设有被传递轴70时撞击滚 筒60相对于下部壳体80能够旋转的范围加上被传递轴70相对于下部壳体80能够旋转的范围之后的范围。因此,能够增大允许旋转轴25旋转的角度范围。
在本实施方式中,尤其是采用如下的结构。即,在撞击滚筒60上设有弧状突起部64,在被传递轴70上设有滚筒侧凸部75和抵接凸部77,在下部壳体80上设有限制突起部83。而且被设置为:在通过旋转轴25的旋转而使撞击滚筒60相对于被传递轴70相对旋转时,弧状突起部64能够与滚筒侧凸部75发生抵接,并且,在弧状突起部64与滚筒侧凸部75发生抵接之后,撞击滚筒60与被传递轴70一同旋转。
但是,当被传递轴70的抵接凸部77与限制突起部83发生抵接时,被传递轴70朝向与限制突起部83发生干扰的方向的旋转被限制。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虽然对于旋转轴25的旋转进行限制,但是能够增大允许该旋转轴25旋转的角度范围。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撞击滚筒60上设有离合器球滑动部61,在该离合器球滑动部61上设有最小径部61a和凸部61b。进而,通过压缩弹簧100将离合器球110抵接在离合器球滑动部61上。因此,在使旋转轴25旋转从而使离合器球110越过凸部61b时,能够产生伴随有撞击声的撞击感,并且通过产生该撞击感,使用者能够意识到叶片30的角度已改变。
在此,作为产生撞击感的方法,也可以采用如专利文献2所示的结构那样,在延长部的薄壁部分上设置突起并将该突起抵接到圆形开口的凹凸部上的方式,但是,根据这样的结构,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存在薄壁部分发生劣化从而导致由薄壁部分产生的撞击感减弱的问题。因此,无法得到所希望的撞击感,从而存在定位功能降低的问题。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产生撞击感的方法,采用利用压缩弹簧100将离合器球110抵接到离合器球滑动部61上的方式。因此,不会产生薄壁部分劣化这样的问题,从而能够长期得到良好的撞击感。另外,关于通过利用压缩弹簧100将离合器球110抵接在离合器球滑动部61上而实现的定位功能,由于不会产生上述的劣化问题,因而能够长期发挥良好的定位功能。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多个凸部61b中存在下述凸部61b,即,在抵接凸部77即将与限制突起部83发生抵接从而使旋转轴25的旋转位置被限制之前,离合器球110越过该凸部61b而产生撞击感的凸部61b。因此, 使用者能够意识到已到旋转轴25的可旋转范围的终端,从而能够防止发生强制性地使旋转轴25旋转等的不良情况。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多个最小径部61a中,存在:叶片30处于全开位置时离合器球110所处的最小径部61a、叶片30处于图11的(A)所示的全闭位置时离合器球110所处的最小径部61a、以及叶片30处于图11的(E)所示的全闭位置(反向全闭位置)时离合器球110所处的最小径部61a。因此,能够良好地进行旋转轴25的旋转终端处的定位(位置保持)。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撞击滚筒60上设有弧状突起部64,在下部壳体80上设有限制突起部83。进而,在被传递轴70上设有与弧状突起部64抵接的滚筒侧凸部75和与限制突起部83抵接的抵接凸部77。因此,当随着旋转轴25的旋转而使撞击滚筒60旋转规定角度时,弧状突起部64与滚筒侧凸部75发生抵接,通过弧状突起部64与滚筒侧凸部75抵接,从而能够使被传递轴70旋转。此时,由于在弧状突起部64与滚筒侧凸部75发生抵接之前能够使旋转轴25旋转规定的角度范围,因此,能够增大允许旋转轴25旋转的角度范围。另外,通过弧状突起部64与滚筒侧凸部75之间的抵接、以及抵接凸部77与限制突起部83之间的抵接,能够可靠地限制旋转轴25的旋转。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离合器球110被收纳在下部壳体80的凹腔部84中,该离合器球110一边随着撞击滚筒60的旋转在离合器球滑动部61上滑动一边在凹腔部84的内部移动。此外,离合器球110在凹腔部84的内部沿撞击滚筒60的径向移动。该情况下,由于离合器球110朝向靠近或远离撞击滚筒60的旋转中心的方向移动,因此,在撞击滚筒60正转和反转的任一种情况下,离合器球110随着撞击滚筒60的旋转而滑动的滑动性都相同,从而在任一种旋转时都能够得到同样的撞击感。
另外,与离合器球110沿宽度方向(Y方向)移动时相比,当离合器球110沿上下方向(Z方向;张设有方向控制绳R1时多枚叶片30排列的方向)移动时,能够缩小上梁20的宽度。即,在本实施方式的横式百叶窗10中,能够抑制宽度方向(Y方向)的尺寸增大,并且能够增大允许旋转轴25旋转的角度范围。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横式百叶窗10进行说明。另外,除了撞击单元(click unit)50A之外,本实施方式中的横式百 叶窗10具有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横式百叶窗10相同的结构。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撞击单元50A进行说明而省略其他部分的说明。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撞击单元50A以外的其他部分,使用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各部分相同的符号进行说明。
如图1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撞击单元50A的撞击滚筒60A的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撞击滚筒60不同。如图1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撞击滚筒60A的离合器球滑动部61A上设有两个凸部61b。而且,在两个凸部61b之间存在两个最小径部61a。其中,两个最小径部61a被设置为其中一个最小径部61a1的周长较短,而另一个最小径部61a2的周长较长。
在此,当离合器球110处于另一个最小径部61a2上时,旋转轴25并未到达旋转终端,能够根据旋转力而进行旋转。但是,当离合器球110从另一个最小径部61a2起越过凸部61b(此时产生撞击感)后处于一个最小径部61a1时,旋转轴25到达旋转终端,从而被限制进一步旋转。
即,凸部61b具有通过产生撞击感来通知使用者旋转轴25已到达旋转终端的功能。但是,当离合器球110处于另一个最小径部61a2上时,该离合器球110的位置并未被固定,离合器球110能够在该另一个最小径部61a2的周长范围内自如地滑动。
在具有如此构成的撞击单元50A的横式百叶窗10中,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横式百叶窗10同样地,能够经由撞击滚筒60A和被传递轴70来限制旋转轴25旋转规定角度以上的角度。另外,由于旋转轴25的可旋转范围变为撞击滚筒60A能够旋转的范围加上被传递轴70能够旋转的范围后的范围,因此,能够增大允许旋转轴25旋转的角度范围。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离合器球110能够在另一个最小径部61a2的周长范围内自如地滑动,因此,在该周长范围内能够自如地改变叶片30的角度。
<变形例>
以上对于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除了上述实施方式之外,本发明还能够进行各种变形。以下对于各种变形进行叙述。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采用仅设有一个被传递轴70的结构。但是,也可以使用两个以上的被传递轴来构成撞击单元。但是,在采用上述使用两个以上的被传递轴的结构时,需要对处于中间位置的被传递轴的结构稍微 加以改变。即,如图14所示,在位于撞击滚筒60与被传递轴70之间、或者被传递轴70之间的中间位置上的被传递轴70B(中间被传递轴70B)上,在从凸缘部72起靠近撞击滚筒60侧(X2侧)的圆筒部71上设有滚筒侧凸部75,但不设有抵接凸部77。取而代之,以从凸缘部72朝向撞击滚筒60的相反侧(X1侧)延伸的方式形成有与弧状突起部64相同的突起部78。
在此,除了弧状以外,突起部78也可以采用例如以限定规定角度范围的一端和另一端的方式设有两个以上的结构,还可以采用销状等其他的形态。另外,突起部78设置在小于90度的角度范围内。具体来说,突起部78设置在下述的角度范围内,即,在突起部78与滚筒侧凸部75发生抵接后能够使撞击滚筒60旋转大致360度(含360度)这样的角度范围。但是,突起部78也可以设置在上述角度范围以外的角度范围内。
在使用如此构成的中间被传递轴70B的情况下,能够与其所使用的个数相对应地增大旋转轴25的旋转角度范围。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撞击单元50具有被传递轴70。但是,撞击单元50也可以采用不具有被传递轴70的结构。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由于不存在被传递轴70,因而无法增大旋转轴25的旋转角度范围。但是,由于离合器球110以被压缩弹簧100施加作用力的状态与撞击滚筒60的离合器球滑动部61抵接,因此,在离合器球110越过凸部61b时能够良好地产生撞击感。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对于将本发明适用于作为日射遮蔽装置的横式百叶窗10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能够适用本发明的日射遮蔽装置并不限于横式百叶窗10,也可以将本发明适用于立式百叶窗中。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各个旋转方向上存在与旋转轴25的旋转终端对应的凸部61b。即,在撞击滚筒60的离合器球滑动部61上,设有与使旋转轴25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时的旋转终端对应的凸部61b和与使旋转轴25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时的旋转终端对应的凸部61b。但是,也可以构成为仅设有与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中的任一方向的旋转终端对应的凸部61b。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最小径部61a和凸部61b沿着撞击滚筒60的圆周方向分别设有八个。但是,最小径部61a和凸部61b的个数并不限于八个。例如,也可以采用下述结构,即,设有叶片30处于全开位置时对离合器球110进行定位并保持的最小径部61a、叶片30处于全闭位置 (第一全闭位置)时对离合器球110进行定位并保持的最小径部61a、以及叶片30处于反向全闭位置(第二全闭位置)时对离合器球110进行定位并保持的最小径部61a,并且设有与上述最小径部61a相等数量的凸部61b。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撞击单元50中设有用于产生撞击感的撞击滚筒60。但是,也可以采用在撞击滚筒上不设有凸部61b并且省略压缩弹簧100和离合器球110的结构。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由于即使使旋转轴25旋转也无法得到撞击感,因而不清楚旋转轴25是否处于旋转终端、或者叶片30是否呈规定的倾斜角度。但是,能够增大旋转轴25的旋转角度范围。

Claims (9)

1.一种日射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旋转轴,其能够在操作部件的操作下进行旋转;
嵌合体,其以与所述旋转轴一同呈一体地旋转的状态被安装在所述旋转轴上;
旋转体,其被安装为相对于所述旋转轴旋转自如,并且被配置为与所述嵌合体邻接;以及
壳体,其具有内部空间并且在所述内部空间内收纳有所述嵌合体和所述旋转体,
在所述嵌合体上设有第一卡合部,在所述旋转体上设有第二卡合部和第三卡合部,在所述壳体上设有第四卡合部,
所述日射遮蔽装置被构成为:当通过所述旋转轴的旋转而使所述嵌合体相对于所述旋转体相对旋转时,所述第一卡合部能够与所述第二卡合部抵接,在所述第一卡合部与所述第二卡合部抵接之后,所述旋转体与所述嵌合体一同旋转,并且,当所述第三卡合部与所述第四卡合部抵接时,所述旋转体朝向与所述第四卡合部发生干扰的方向的旋转被限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日射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嵌合体上设有滑动部,在所述滑动部上设有凸部和凹部,所述凸部被设置为相比所述凹部而从所述旋转轴的旋转中心朝向径向外侧突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日射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滑动部件以被施力部件施加作用力的状态与所述滑动部抵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日射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部设有至少一对,并且,当所述旋转体与所述嵌合体一同旋转时,在所述滑动部件越过所述凸部而产生撞击感之后,所述第三卡合部与所述第四卡合部抵接,由此使所述旋转轴的旋转位置被限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日射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
经由绳部件支承有多枚叶片,其中,多枚所述叶片能够随着所述旋转轴的旋转而改变方向,
所述凹部沿着所述嵌合体的圆周方向至少设有三个,
三个所述凹部包括:所述叶片处于全开位置时所述滑动部件所处的凹部、所述叶片处于第一全闭位置时所述滑动部件所处的凹部、以及所述叶片处于第二全闭位置时所述滑动部件所处的凹部,其中,所述第二全闭位置是与所述第一全闭位置呈反向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日射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部件被收纳在所述壳体中,
所述滑动部件一边随着所述嵌合体的旋转在所述滑动部上滑动,一边在所述壳体内沿所述嵌合体的径向移动。
7.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日射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嵌合体上设有对应于所述第一卡合部的弧状突起部,
在所述壳体上设有对应于所述第四卡合部的限制突起部,
在所述旋转体上设有与所述弧状突起部抵接且对应于所述第二卡合部的第一凸部,并且,在所述旋转体上设有与所述限制突起部抵接且对应于所述第三卡合部的第二凸部。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日射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嵌合体上设有对应于所述第一卡合部的弧状突起部,
在所述壳体上设有对应于所述第四卡合部的限制突起部,
在所述旋转体上设有与所述弧状突起部抵接且对应于所述第二卡合部的第一凸部,并且,在所述旋转体上设有与所述限制突起部抵接且对应于所述第三卡合部的第二凸部。
9.一种日射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旋转轴,其能够在操作部件的操作下进行旋转;
嵌合体,其以与所述旋转轴一同呈一体地旋转的状态被安装在所述旋转轴上;以及
壳体,其具有内部空间并且在所述内部空间内收纳有所述嵌合体,
在所述嵌合体上设有第一卡合部,在所述壳体上设有壳体侧卡合部,
所述日射遮蔽装置被构成为:当通过所述旋转轴的旋转而使所述嵌合体相对于所述壳体相对旋转时,所述第一卡合部能够与所述壳体侧卡合部抵接,并且,通过所述第一卡合部与所述壳体侧卡合部抵接,从而使所述旋转轴朝向所述第一卡合部与所述壳体侧卡合部发生干扰的方向的旋转被限制,
在所述嵌合体上设有滑动部,在所述滑动部上设有凸部和凹部,并且所述凸部被设置为相比所述凹部而从所述旋转轴的旋转中心朝向径向外侧突出,
滑动部件以被施力部件施加作用力的状态与所述滑动部抵接。
CN201310229273.9A 2012-06-15 2013-06-08 日射遮蔽装置 Active CN10351082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36404 2012-06-15
JP2012136404A JP6262415B2 (ja) 2012-06-15 2012-06-15 日射遮蔽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10829A CN103510829A (zh) 2014-01-15
CN103510829B true CN103510829B (zh) 2016-09-28

Family

ID=498941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29273.9A Active CN103510829B (zh) 2012-06-15 2013-06-08 日射遮蔽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262415B2 (zh)
CN (1) CN103510829B (zh)
TW (1) TWI56728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232201A (ja) * 2014-06-09 2015-12-24 タキゲン製造株式会社 光量調整断熱ルーバー
CN107532699B (zh) * 2015-05-19 2020-09-08 立川窗饰工业株式会社 传递延迟单元以及遮蔽件升降装置
JP6626396B2 (ja) * 2016-04-11 2019-12-25 株式会社ニチベイ ブラインド
JP7132151B2 (ja) * 2019-02-25 2022-09-06 トーソー株式会社 回転軸装置及び横型ブラインド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60464Y2 (ja) * 1991-12-31 1998-01-21 株式会社ニチベイ 横型ブラインドのスラット角度調節装置
US6189595B1 (en) * 1995-06-02 2001-02-20 Paul Lee Louvered blind lock
JP2010133243A (ja) * 2010-01-25 2010-06-17 Tachikawa Blind Mfg Co Ltd 日射遮蔽材昇降装置
CN102168518A (zh) * 2011-03-25 2011-08-31 希美克(广州)实业有限公司 改进的百叶帘翻转机构及中空玻璃磁控内置百叶门窗
CN202202775U (zh) * 2011-08-29 2012-04-25 缪博 一种夹层式门窗中百叶窗帘的翻转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5596Y2 (ja) * 1988-12-27 1994-07-06 株式会社ヨコタ ストッパ付ブラインド開閉装置
US5238043A (en) * 1992-01-31 1993-08-24 Better Mousetraps, Inc. Apparatus for accurate adjustment of the slats in a venetian blind
JP4696401B2 (ja) * 2001-06-05 2011-06-08 オイレスEco株式会社 ブラインド装置
JP4327838B2 (ja) * 2006-12-04 2009-09-09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複合操作型入力装置
JP4590459B2 (ja) * 2007-04-13 2010-12-01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操作装置及び操作システム
US8164009B2 (en) * 2007-04-13 2012-04-24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Control knob which operates multiple systems
JP4829174B2 (ja) * 2007-05-29 2011-12-07 株式会社ニチベイ ブラインド
JP5030831B2 (ja) * 2008-03-25 2012-09-19 立川ブラインド工業株式会社 横型ブラインドのスラット角度調節装置
KR101397680B1 (ko) * 2009-11-02 2014-05-22 타치카와 블라인드 공업 주식회사 차폐 장치 및 차폐 장치에 이용되는 클러치
CN102213068A (zh) * 2010-04-12 2011-10-12 郑立铭 遮帘展收控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60464Y2 (ja) * 1991-12-31 1998-01-21 株式会社ニチベイ 横型ブラインドのスラット角度調節装置
US6189595B1 (en) * 1995-06-02 2001-02-20 Paul Lee Louvered blind lock
JP2010133243A (ja) * 2010-01-25 2010-06-17 Tachikawa Blind Mfg Co Ltd 日射遮蔽材昇降装置
CN102168518A (zh) * 2011-03-25 2011-08-31 希美克(广州)实业有限公司 改进的百叶帘翻转机构及中空玻璃磁控内置百叶门窗
CN202202775U (zh) * 2011-08-29 2012-04-25 缪博 一种夹层式门窗中百叶窗帘的翻转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262415B2 (ja) 2018-01-17
JP2014001534A (ja) 2014-01-09
TW201350665A (zh) 2013-12-16
TWI567286B (zh) 2017-01-21
CN103510829A (zh) 2014-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10829B (zh) 日射遮蔽装置
TWI373544B (en) Washing machine
CN101583772B (zh) 窗帘用减速装置
CN105697650B (zh) 扭转振动降低装置
WO2014196754A1 (en) Dual damper device of vehicle air vent
CA2839721C (en) Hinge with articulating cover system
US8608100B2 (en) Fishing reel with clicking sound generating means
US8327505B2 (en) Adjustable door stop system
CN206091760U (zh) 折叠门
US8156613B2 (en) Adjustable door stop system
US9701176B2 (en) Wing knob adjusting device for air vent
JP6616864B2 (ja) ダンパー
CN104685258A (zh) 具有弹簧和倾转基座的扭转减震装置
US20060285916A1 (en) Pivotal device
CN102116346A (zh) 一种可半自动翻转的转轴结构及使用该转轴结构的手机
CN203293942U (zh) 调角器核心件隔离圈和调角器核心件
US20180112450A1 (en) Hinge damper
CN108158417B (zh) 阻尼结构及包括该阻尼结构的装置
CN101605672A (zh) 联接装配件
CN202251410U (zh) 转轴的改良结构
JP2011162313A (ja) トランク付エレベータ乗りかご
KR200468184Y1 (ko) 양변기의 시트 또는 커버용 댐퍼
JP6193159B2 (ja) 換気扉の開閉機構
CN220228549U (zh) 一种转轴结构及旋转扫码设备
TWI361035B (en) Hinge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