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08338A - 人字架装置以及起重机 - Google Patents
人字架装置以及起重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508338A CN103508338A CN201210207897.6A CN201210207897A CN103508338A CN 103508338 A CN103508338 A CN 103508338A CN 201210207897 A CN201210207897 A CN 201210207897A CN 103508338 A CN103508338 A CN 10350833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ranch
- shears
- balance plate
- order balance
- tensile element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b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字架装置以及起重机,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人字架拉板与人字架容易损坏的技术问题。该人字架装置,包括人字架以及拉力件,人字架包括第一连接杆以及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以及第二连接杆各自轴向方向上的一端铰接于同一结构件上;拉力件与结构件相连接,且拉力件包括至少两条分支。该起重机,包括本发明任一技术方案提供的人字架装置,还包括下车、转台、桅杆、平衡重以及移动装置。本发明用于提高人字架承受载荷的能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字架装置以及设置该人字架装置的起重机。
背景技术
为满足国内石油、石化、核电、风电以及钢铁等大型工程项目中对超大设备的吊装需求,起重机越来越向超大型化发展,起升高度更高、工作幅度更大、起重能力更强的起重机越来越多。
在各种类型的起重机中,履带起重机以其吊装移动的精确性而成为大型设备安装中所不可或缺的工具。随着起重机朝大型化的发展,其所带来的设计、生产、运输、安装以及使用等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着履带起重机的发展。
人字架是起重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起重机上连接在桅杆和转台之间,用于将桅杆上的载荷传递至转台上的构件。人字架在起重机安装和吊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起重机一般具有两个状态,即如图1、图2所示安装状态和如图3所示吊重状态,其中:
起重机安装过程中载荷传递的过程:
起重机安装过程实现了将如图1和图2所示桅杆94由图1中水平状态搬起至如图3所示的竖起状态(也称吊重状态)。为了将桅杆94搬起,桅杆94的自身重量的载荷通过桅杆拉板96传递给人字架1,人字架1的载荷通过人字架拉板97传递给转台5,转台5承受的来自桅杆94、人字架1以及人字架拉板97的载荷通过下车4传递至地面6,至此完成载荷的传递过程。若取消人字架1而将桅杆拉板96和人字架拉板97直接相连,则在起重机的安装工况中会失去人字架1带来的桅杆拉板96和桅杆94的夹角β,使桅杆94无法搬起。
起重机吊重过程中载荷传递的过程:
起重机通过吊钩吊起如图3所示重物91的过程中,重物91对吊钩施加的载荷通过主臂92的支撑作用后由主臂拉板93传递给桅杆94,桅杆94承受的载荷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通过配重拉板95传递给平衡重7,另一部分通过桅杆拉板96传递给人字架1,人字架1承受的载荷通过人字架拉板97传递给转台5,转台5承受的来自主臂92、桅杆94、人字架1、人字架拉板97的载荷通过下车4传递至地面6,至此完成载荷的传递过程。吊重过程中人字架1的作用是连接桅杆拉板96与人字架拉板97,并将载荷由桅杆拉板96传至人字架拉板97。
现有技术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人字架1唯一通过人字架拉板97与转台5连接,桅杆拉板96和桅杆94的夹角β较小,一般小于30°,在搬起桅杆94的过程中,夹角α、γ一般均小于45°。
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1、起重机安装、吊重过程中如图1、图2所示人字架1唯一通过人字架拉板97与转台5连接,因此人字架拉板97要承受人字架1传递来的全部载荷。
2、起重机安装过程中如图1、图2所示桅杆拉板96和桅杆94的夹角β较小,一般小于30°,使在搬起桅杆94的过程中桅杆拉板96承受的载荷较大,导致人字架1与桅杆拉板96上承受的一系列载荷均比较大。
3、在搬起如图1、图2所示桅杆94的过程中夹角α、夹角γ一般均小于45°,桅杆拉板96与人字架拉板97的载荷叠加作用会比较明显,因此在搬起桅杆94的过程中,人字架1承受的载荷很大。
由上可见,由于现有技术中起重机安装以及吊重过程中如图1所示人字架拉板97与人字架1承受的载荷较大,导致人字架拉板97与人字架1容易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人字架装置以及设置该人字架装置的起重机,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人字架拉板与人字架容易损坏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人字架装置,包括人字架以及拉力件,其中:
所述人字架包括第一连接杆以及第二连接杆;
所述第一连接杆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杆各自轴向方向上的一端铰接于同一结构件上;
所述拉力件与所述结构件相连接,且所述拉力件包括至少两条分支。
优选地,所述拉力件轴向方向上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结构件上,所述拉力件轴向方向上的另一端包括至少两条所述分支。
优选地,所述拉力件包括连接部以及一阶平衡板,所述分支包括第一分支以及第二分支,其中:
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结构件相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一阶平衡板相连接;
所述第一分支与所述第二分支各自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一阶平衡板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所述第一分支以及所述第二分支三者均连接于所述一阶平衡板的边缘处,且经过所述连接部、所述第一分支以及所述第二分支三者各自与所述一阶平衡板的连接点的直线构成三角形。
优选地,所述一阶平衡板呈带圆角的三角形,所述连接部、所述第一分支以及所述第二分支三者各自与所述一阶平衡板的连接点分别位于所述一阶平衡板的边角处。
优选地,所述拉力件包括连接部以及一阶平衡板,所述分支包括第一分支以及第二分支,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结构件相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一阶平衡板相连接;
所述拉力件还包括二阶平衡板,所述分支还包括第三分支,其中:
所述二阶平衡板与所述一阶平衡板相连接;
所述第一分支以及所述第二分支分别与所述二阶平衡板相铰接;
所述第三分支与所述一阶平衡板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拉力件包括连接部以及一阶平衡板,所述分支包括第一分支以及第二分支,其中:
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结构件相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一阶平衡板相连接;
所述第一分支与所述第二分支各自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一阶平衡板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二阶平衡板均呈带圆角的三角形,所述第一分支以及所述第二分支各自与所述二阶平衡板的连接点分别位于所述二阶平衡板的边角处。
优选地,所述结构件为板件,所述连接部、所述第一分支与所述第二分支均为两条以上杆件或板件铰接而成的拉板。
优选地,所述连接为铰接、枢接或固定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起重机,包括本发明任一技术方案提供的人字架装置,还包括下车、转台、桅杆、平衡重以及移动装置,其中:
所述人字架装置内所述人字架的所述第一连接杆轴向方向上背离所述结构件的一端与所述桅杆相连接;
所述人字架的所述第二连接杆轴向方向上背离所述结构件的一端与所述转台相铰接;
所述拉力件轴向方向上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结构件上;
所述拉力件的两条所述分支各自背离所述结构件的部分分别与所述转台以及所述平衡重相连接;
所述平衡重放置于所述移动装置上,所述移动装置能带动所述平衡重朝接近或远离所述转台的方向移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由于本发明提供的人字架装置中,拉力件替代了现有技术中的人字架拉板,与人字架拉板相比,拉力件包括至少两条分支,且两条分支各自背离结构件的部分分别与转台以及平衡重相连接,由此拉力件可以将人字架承受的载荷进行拆分,将载荷一分为二或一分为多后传输至转台或平衡重,载荷被拆分之后,每条分支上承担的载荷均大为减小,故而拉力件承受载荷的能力也大为增强,所以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人字架拉板与人字架容易损坏的技术问题。同时,由于拉力件每条分支上承担的载荷均大为减小,其替代现有技术中的人字架拉板时,克服了超大吨位起重机的设计中人字架拉板原材料、制造技术、生产成本等方面的限制,降低了拉力件的制造难度和成本。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优选技术方案还具有以下优点:
当本发明中人字架的连接部通过桅杆拉板与桅杆相连接时,在搬起桅杆的过程中,桅杆拉板和桅杆的夹角较大,一般大于30°,这会使人字架与拉力件的连接部、一阶平衡板、第一分支、第二分支一系列载荷均比较小,进而大大降低了以上构件生产的难度和成本。
同时,由于人字架的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之间的夹角一般大于45°,拉力件的两条分支之间的夹角以及拉力件与第二连接杆之间的夹角之和一般大于45°,这会使人字架以及拉力件的连接部、一阶平衡板、第一分支、第二分支承受的一系列载荷均比较小,由此也可以大大降低人字架以及拉力件的生产难度和成本。
除此之外,通过调整平衡重与转台之间距离,可实现在搬起桅杆的过程中人字架与桅杆拉板的夹角大小的变化,还可以实现人字架与拉力件的第二分支之间的夹角以及拉力件的第一分支与第二分支之间的夹角大小变化,人字架与桅杆拉板的夹角大小发生变化时,使该起重机安装时场地适应性更强,人字架与拉力件的第二分支之间的夹角以及拉力件的第一分支与第二分支之间的夹角大小变化时,设计过程中可根据夹角的变化匹配强度不同的拉力件,有利于人字架拉力件及其分支的优化设计。
拉力件的分支上的载荷大小可通过一阶平衡板以及二阶平衡板进行自适应调节,使拉力件的分支上的载荷按照设计比例分配,使拉力件不同分支上承受的载荷大小更为均衡,不会出现不同分支承受的载荷大小相差较大即一侧受载荷很大,另一侧受载荷很小,由此避免了分支上载荷不均引发的危险或导致的材料浪费。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处于安装状态的起重机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处于安装状态的起重机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处于吊重状态的起重机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人字架装置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一阶平衡板及其周围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又一种人字架装置中一阶平衡板、二阶平衡板及其周围区域的局部示意图;
图7为处于安装状态的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人字架装置的起重机的示意图;
图8为处于起重状态的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人字架装置的起重机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图4~图8以及列举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优选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提及的任一技术特征、任一技术方案均是可选的,为了描述简洁的需要本文件中无法穷举本发明的所有可替代的技术特征以及可替代的技术方案,也不便于阐述每个技术特征或技术方案时均单独强调其为可选的,所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本实施例内的任一技术特征以及任一技术方案均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文中的任一技术特征均可以与本文中公开的其他技术特征进行合乎逻辑的组合或替换,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所能想到的任何替代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承受载荷能力更强、不易损坏的人字架装置以及设置该人字架装置的起重机。
理解下面技术方案的过程中请一并参阅图4~图8其中的部分或全部附图。
如图4~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人字架装置,包括人字架1以及拉力件2,其中:
人字架1包括第一连接杆11以及第二连接杆12。
第一连接杆11以及第二连接杆12各自轴向方向上的一端均铰接于同一结构件3(本例中结构件3为板件)上。
拉力件2与结构件3相连接。拉力件2包括至少两条分支,优选为:拉力件2轴向方向上的一端与结构件3相铰接,拉力件2轴向方向上的另一端包括至少两条所述分支(分支优选为拉板)。
本例提供的人字架装置中,拉力件2替代了现有技术中提供的人字架拉板,由于拉力件2包括至少两条分支,两条分支可以分别承受来自人字架1的载荷,而且还可以改变人字架1拉动桅杆96时的角度,使人字架1承受的载荷也大为减小,故而每条分支上承受的载荷相对于单独的人字架拉板而言更小,所以拉力件2承受载荷能力更强、不易损坏。
本实施例中每条分支可以均为链条、绳带或杆件,每条分支均可以由杆件或板件铰接而成的链条或拉板。这种结构不仅强度高,而且便于制造。当然,分支为其他形状(例如链条、绳带与杆件任意两种或三种的结合)的技术方案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拉力件2包括连接部20(连接部20优选为拉板)以及一阶平衡板241,分支包括第一分支21以及第二分支22,其中:
连接部20的一端与结构件3相连接,连接部20的另一端与一阶平衡板241相连接。第一分支21与第二分支22各自的一端分别与一阶平衡板241相连接。
一阶平衡板241起到了连接第一分支21、第二分支22以及连接部20三者的作用,一阶平衡板241的设置使第一分支21、第二分支22以及连接部20三者的连接操作更为容易。一阶平衡板241可以将来自人字架1的载荷由连接部20以及一阶平衡板241分配至第一分支21以及第二分支22。本例中第一分支21上承受的载荷与第二分支22上承受的载荷的的比值可以为2.5:1,当然,该比值也可以为其他值。
第一分支21上承受的载荷的大小以及第二分支22上承受的载荷的大小与第一分支21以及第二分支22各自在一阶平衡板241上的铰接点的位置相关。本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分支21的轴向方向与连接部20的轴向方向之间的夹角可以为25°~35°,优选为如图5所示30°,第二分支22的轴向方向与连接部20的轴向方向之间的夹角可以为2°~12°,优选为如图5所示7°
本实施例中连接部20、第一分支21以及第二分支22三者均连接于一阶平衡板241的边缘处,且经过连接部20、第一分支21以及第二分支22三者各自与一阶平衡板241的连接点的直线构成三角形。
这种结构不仅便于连接,而且由于经过连接部20、第一分支21以及第二分支22三者各自与一阶平衡板241的连接点的直线构成了三角形,所以第一分支21与第二分支22承受的载荷更为均衡,第一分支21、第二分支22与一阶平衡板241之间的连接也更为牢固。
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一阶平衡板241呈带圆角的三角形,连接部20、第一分支21以及第二分支22三者各自与一阶平衡板241的连接点分别位于一阶平衡板241的边角处。
呈带圆角的三角形的一阶平衡板241结构上更为简单,不仅便于制造,而且与连接部20、第一分支21以及第二分支22连接时,连接点的位置也比较好确定。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如图6所示,拉力件2还包括二阶平衡板242,拉力件2的分支还包括第三分支23,其中:二阶平衡板242与一阶平衡板241相连接。第一分支21以及第二分支22分别与二阶平衡板242相铰接。第三分支23与一阶平衡板241相连接。
二阶平衡板242的作用与一阶平衡板241类似,第三分支23的设置可以将来自人字架1以及连接部20的载荷分配至更多的分支,由此每个分支上承受的载荷更少。
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二阶平衡板242呈带圆角的三角形,第一分支21以及第二分支22各自与平衡板的连接点分别位于二阶平衡板242的边角处。二阶平衡板242的优点与一阶平衡板241类似,此处不再重复阐述。
当然,本例中如图6所示一阶平衡板241上设置两个以上二阶平衡板242的技术方案以及在二阶平衡板242上再次设置三级平衡板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施例中结构件3为板件。板件表面积较大便于与第一连接杆11、第二连接杆12以及拉力件2进行连接操作。
连接部20可以为杆件、链条或绳带,优选为杆件。杆件不仅便于连接,而且具有一定的支撑力,使来自人字架1的载荷可以更迅速的传递至一阶平衡板241。
本例中第一分支21与第二分支22各自均为两条以上杆件铰接而成。这种结构更容易制造。当然,第一分支21与第二分支22为链条或绳带的技术方案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施例中连接为铰接、枢接或固定连接,优选为铰接。铰接不仅在两个铰接的构件之间传递载荷,而且还具有一定活动性,可以自适应的调节载荷的大小。本例中固定连接可以包括焊接、铆接、绑接以及粘结等连接方式。
如图7和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起重机,包括本发明实施例任一技术方案所提供的人字架装置,还包括下车4、转台5、桅杆94、平衡重7以及移动装置8,其中:
人字架装置内人字架1的第一连接杆11轴向方向上背离结构件3的一端与桅杆94相连接(本例中优选为第一连接杆11轴向方向上背离结构件3的一端通过桅杆拉板96与桅杆94相连接)。
人字架1的第二连接杆12轴向方向上背离结构件3的一端与转台5相铰接。人字架1的连接部20与结构件3相铰接。拉力件2的两条分支各自背离结构件3的部分分别与转台5以及平衡重7相连接。平衡重7放置于移动装置8上,移动装置8能带动平衡重7朝接近或远离转台5的方向移动。
本例中如图7或图8所示移动装置8的具体结构可以与下车4的结构相同或类似。起重机处于安装过程中需要移动装置8拉动第一分支21以及人字架1,起重机吊起载荷后,可以撤掉平衡重7下方的移动装置8,使用配重拉板95分别铰接在平衡重7与桅杆94上。
安装或起吊重物91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整平衡重7与转台5之间距离S(距离S的改变可以是渐进的即逐步增大或缩小,也可以是跨越式的即仅在几个尺寸之间切换),或者安装不同长度的连接部20、第一分支21以及第二分支22的方式实现连接部20、第一分支21以及第二分支22各自承受的载荷的分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起重机安装过程中载荷传递的过程如下:
起重机安装过程实现了将桅杆94由如图7所示水平状态搬起至如图8所示的竖起状态。为了将桅杆94搬起,桅杆94的自身重量的载荷通过桅杆拉板96传递给人字架1,人字架1的载荷通过拉力件2的连接部20由一阶平衡板241进行一分二后分别传递给拉力件2的两条分支即第一分支21以及第二分支22,拉力件2的其中一条分支即第一分支21将载荷传递至平衡重7后传递至地面6,拉力件2的其中另一条分支即第二分支22将载荷传递至转台5,进而通过下车4传递至地面6,至此完成载荷的传递过程。
起重机吊重过程中载荷传递的过程如下:
如图8所示,起重机通过吊钩吊起重物91的过程中,重物91对吊钩施加的载荷通过主臂92的支撑作用后由主臂拉板93传递给桅杆94,桅杆94承受的载荷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通过配重拉板95传递给平衡重7,另一部分通过桅杆拉板96传递给人字架1,人字架1承受的载荷通过拉力件2的连接部20由一阶平衡板241进行一分二后分别传递给拉力件2的两条分支即第一分支21以及第二分支22,拉力件2的两条分支中的其中一条分支即第一分支21将载荷传递至平衡重7后传递至地面6,拉力件2的两条分支中的其中另一条分支即第二分支22将载荷传递至转台5,转台5的接受的来自主臂92、桅杆94、人字架1以及拉力件2的两条分支中的其中另一条分支即第二分支22的载荷通过下车4传递至地面6,至此完成载荷的传递过程。
综上所述,由于本发明提供的人字架装置中,如图4所示的拉力件2替代了现有技术中的人字架拉板,人字架拉板相比,拉力件2轴向方向上的另一端包括至少两条分支,且两条分支分别与如图7和图8所示的转台5以及平衡重7相连接,由此拉力件2可以将人字架1承受的载荷进行拆分,将载荷一分为二或一分为多后传输至转台5或平衡重7,载荷拆分之后,每条分支上承担的载荷均大为减小,故而承受载荷的能力也大为增强。同时,由于拉力件2每条分支上承担的载荷均大为减小,其替代现有技术中的人字架拉板时,还可以克服超大吨位起重机的设计中人字架拉板原材料、制造技术、生产成本等方面的限制。
当本发明中如图7所示人字架1的连接部20通过桅杆拉板96与桅杆94相连接时,在搬起桅杆94的过程中,桅杆拉板96和桅杆94的夹角β较大,一般大于30°,使人字架1、连接部20、一阶平衡板241、第一分支21与第二分支22上的一系列载荷减小,由此大大降低了人字架1以及拉力件2内各构件生产的难度和成本。
同时,如图4所示人字架1的第一连接杆11与第二连接杆12之间的夹角α一般大于45°,拉力件2的第二分支22与第二连接杆12之间的夹角γ1以及拉力件2的两条分支(第一分支21与第二分支22)之间的夹角γ2两者之和一般大于45°,这会使人字架1以及拉力件2内各构件承受的一系列载荷均比较小,由此大大降低了人字架1以及拉力件2的生产难度和成本。
除此之外,通过调整如图8所示平衡重7与转台5之间距离S,不仅可以在搬起桅杆94的过程中实现桅杆拉板96和桅杆94的夹角β、第一连接杆11与第二连接杆12之间的夹角α的大小变化,使该起重机安装时场地适应性更强,而且还可以实现人字架1的第二连接杆12与拉力件2的第二分支22之间的夹角γ1以及拉力件2的两条分支之间的夹角γ2的大小变化,使设计过程中可根据夹角γ1、夹角γ2的变化匹配不同承载的分支,有利于人字架1拉力件2及其分支的优化设计。
另外,本发明中如图5或图6所示拉力件2的分支上的载荷大小可通过一阶平衡板241或二阶平衡板242使拉力件2的分支上的载荷按照设计比例分配,避免出现拉力件2不同分支上的载荷相差较大。在拉力件2的第一分支21与第二分支22受力的初始状态到稳定状态(按比例分配状态)的变化过程中,一阶平衡板241或二阶平衡板242还可以对第一分支21与第二分支22各自承受的载荷进行自适应调节。
上述本发明所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除另有声明外,公开的数值范围均为可选或优选的数值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优选的数值范围仅仅是诸多可实施的数值中技术效果比较明显或具有代表性的数值。由于数值较多,无法穷举,所以本发明才公开部分数值以举例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且,上述列举的数值不应构成对本发明创造保护范围的限制。
同时,上述本发明所公开或涉及的互相固定连接的零部件或构件,除另有声明外或明显无法实施外,固定连接可以理解为:能够拆卸地连接(例如使用螺栓或螺钉连接),也可以理解为:不可拆卸的连接(例如铆接、焊接),也可以理解为其他可行的连接方式,当然,互相连接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例如使用铸造工艺一体成形制造出来)所取代(明显无法采用一体成形工艺除外)。
另外,上述本发明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中所应用的用于表示几何形状或几何位置关系的术语除另有声明外其含义包括与其近似、类似或接近的状态。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人字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人字架以及拉力件,其中:
所述人字架包括第一连接杆以及第二连接杆;
所述第一连接杆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杆各自轴向方向上的一端铰接于同一结构件上;
所述拉力件与所述结构件相连接,且所述拉力件包括至少两条分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字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力件轴向方向上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结构件上,所述拉力件轴向方向上的另一端包括至少两条所述分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字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力件包括连接部以及一阶平衡板,所述分支包括第一分支以及第二分支,其中:
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结构件相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一阶平衡板相连接;
所述第一分支与所述第二分支各自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一阶平衡板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字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所述第一分支以及所述第二分支三者均连接于所述一阶平衡板的边缘处,且经过所述连接部、所述第一分支以及所述第二分支三者各自与所述一阶平衡板的连接点的直线构成三角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字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阶平衡板呈带圆角的三角形,所述连接部、所述第一分支以及所述第二分支三者各自与所述一阶平衡板的连接点分别位于所述一阶平衡板的边角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字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力件包括连接部以及一阶平衡板,所述分支包括第一分支以及第二分支,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结构件相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一阶平衡板相连接;
所述拉力件还包括二阶平衡板,所述分支还包括第三分支,其中:
所述二阶平衡板与所述一阶平衡板相连接;
所述第一分支以及所述第二分支分别与所述二阶平衡板相铰接;
所述第三分支与所述一阶平衡板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字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阶平衡板均呈带圆角的三角形,所述第一分支以及所述第二分支各自与所述二阶平衡板的连接点分别位于所述二阶平衡板的边角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人字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件为板件,所述连接部、所述第一分支与所述第二分支均为两条以上杆件或板件铰接而成的拉板。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人字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为铰接、枢接或固定连接。
10.一种起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人字架装置,还包括下车、转台、桅杆、平衡重以及移动装置,其中:
所述人字架装置内所述人字架的所述第一连接杆轴向方向上背离所述结构件的一端与所述桅杆相连接;
所述人字架的所述第二连接杆轴向方向上背离所述结构件的一端与所述转台相铰接;
所述拉力件轴向方向上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结构件上;
所述拉力件的两条所述分支各自背离所述结构件的部分分别与所述转台以及所述平衡重相连接;
所述平衡重放置于所述移动装置上,所述移动装置能带动所述平衡重朝接近或远离所述转台的方向移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207897.6A CN103508338B (zh) | 2012-06-25 | 2012-06-25 | 人字架装置以及起重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207897.6A CN103508338B (zh) | 2012-06-25 | 2012-06-25 | 人字架装置以及起重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508338A true CN103508338A (zh) | 2014-01-15 |
CN103508338B CN103508338B (zh) | 2015-09-23 |
Family
ID=498918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207897.6A Active CN103508338B (zh) | 2012-06-25 | 2012-06-25 | 人字架装置以及起重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508338B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60037926A1 (en) * | 2004-08-23 | 2006-02-23 | Kobelco Cranes Co., Ltd. | Crane |
CN201292224Y (zh) * | 2008-11-25 | 2009-08-19 | 上海三一科技有限公司 | 履带起重机移动配重装置 |
CN101746677A (zh) * | 2008-12-09 | 2010-06-23 |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 起重机 |
CN201883421U (zh) * | 2010-11-09 | 2011-06-29 | 上海三一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加强型a形架装置 |
CN202022677U (zh) * | 2010-12-03 | 2011-11-02 |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轮式起重机及其变幅副臂 |
CN202245831U (zh) * | 2011-09-29 | 2012-05-30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起重机的超起桅杆的起臂装置 |
CN202704883U (zh) * | 2012-06-25 | 2013-01-30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人字架装置以及起重机 |
-
2012
- 2012-06-25 CN CN201210207897.6A patent/CN10350833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60037926A1 (en) * | 2004-08-23 | 2006-02-23 | Kobelco Cranes Co., Ltd. | Crane |
CN201292224Y (zh) * | 2008-11-25 | 2009-08-19 | 上海三一科技有限公司 | 履带起重机移动配重装置 |
CN101746677A (zh) * | 2008-12-09 | 2010-06-23 |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 起重机 |
CN201883421U (zh) * | 2010-11-09 | 2011-06-29 | 上海三一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加强型a形架装置 |
CN202022677U (zh) * | 2010-12-03 | 2011-11-02 |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轮式起重机及其变幅副臂 |
CN202245831U (zh) * | 2011-09-29 | 2012-05-30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起重机的超起桅杆的起臂装置 |
CN202704883U (zh) * | 2012-06-25 | 2013-01-30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人字架装置以及起重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508338B (zh) | 2015-09-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943007U (zh) | 活动支架不变幅架梁吊机 | |
WO2020048102A1 (zh) | 一种起重设备 | |
CN103466472A (zh) | 一种副臂系统以及履带起重机 | |
CN202704883U (zh) | 人字架装置以及起重机 | |
CN203222434U (zh) | 一种平头塔式起重机铰接装置 | |
CN201999659U (zh) | 一种加强型臂架及设有该臂架的起重机 | |
CN201406269Y (zh) | 三机抬吊t形吊具 | |
CN103508338A (zh) | 人字架装置以及起重机 | |
CN103058045A (zh) | 大型吊车试车吊架 | |
CN204416969U (zh) | 一种塔机用可调节臂头 | |
CN202543886U (zh) | 脱钩器以及夯锤连接结构 | |
CN203095397U (zh) | 大型吊车试车吊架 | |
CN102674168B (zh) | 一种加强型臂架及设有该臂架的起重机 | |
CN202245848U (zh) | 配重平衡机构以及双臂架起重机 | |
CN104709074A (zh) | 一种液化天然气卡车气瓶支架 | |
CN209384124U (zh) | 一种钢桁梁桁片翻身吊装结构 | |
CN210193184U (zh) | 一种用于超大超重结构翻转的滚筒装置 | |
CN203401253U (zh) | 塔机起重臂架笼式焊接转胎 | |
CN103374909B (zh) | 脱钩器以及夯锤连接结构 | |
CN202358820U (zh) | 钢桁架结构的吊装工具 | |
CN202730652U (zh) | 悬索桥双主缆组合式索夹 | |
CN219507440U (zh) | 一种可竖向调整的钢壳吊装吊具 | |
CN203767892U (zh) | 一种副臂系统以及履带起重机 | |
CN202729641U (zh) | 塔臂后支架搬起装置以及起重机 | |
CN221027114U (zh) | 一种长度可灵活调节的重载型吊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