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04048A - 一种高、中、低聚茶褐素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中、低聚茶褐素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04048A
CN103504048A CN201210222451.0A CN201210222451A CN103504048A CN 103504048 A CN103504048 A CN 103504048A CN 201210222451 A CN201210222451 A CN 201210222451A CN 103504048 A CN103504048 A CN 1035040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eabrownin
obtains
water
solution
molecular w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2245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瑞明
王玉
张兰兰
顾睿
李长文
刘顺航
贾黎晖
陈庆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TASLY DEEPURE BIOLOGICAL TEA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TASLY DEEPURE BIOLOGICAL T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TASLY DEEPURE BIOLOGICAL TEA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NAN TASLY DEEPURE BIOLOGICAL T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22245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04048A/zh
Publication of CN1035040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040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中、低聚茶褐素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普洱熟茶用水提取得到提取液,提取液浓缩后离心得到上清液;步骤2,上清液加入乙醇,得到沉淀物,沉淀物加水溶解,离心得到离心液,干燥后得到茶褐素干粉;步骤3,茶褐素干粉用水溶解,用滤膜过滤法得到不同聚合度的茶褐素。

Description

一种高、中、低聚茶褐素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中、低聚茶褐素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普洱茶发酵过程中,普洱茶中的物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色素物质变化很大。茶褐素是普洱茶中主要成分,也是普洱茶区别于其他茶类饮料的重要成分,受到了很大的关注。茶褐素的结构复杂,其极性也很大,不溶于绝大多数有机试剂,关于茶褐素的研究也较少。
目前人们对于茶褐素研究报道中大多使用的是有机溶剂萃取法。普洱茶先磨碎后用水提取,用三氯甲烷或者二氯甲烷萃取除去咖啡因,再用乙酸乙酯与正丁醇除去茶黄素与茶红素,最后得到茶褐素。流程大致如下:茶叶→粉碎→无水乙醇浸泡→过滤→茶渣→热水提取→过滤→减压浓缩→二氯甲烷萃取3次→乙酸乙酯萃取3次→正丁醇萃取3次→水相减压浓缩→茶褐素粗品→无水乙醇洗涤→茶褐素。
普洱茶中茶褐素为特征性成分,普洱茶发酵过程中,随着发酵程度不同茶褐素聚合度逐渐加大,所以区分不同聚合度茶褐素可以评价普洱茶品质,并且可以从不同聚合度茶褐素的比例,判断普洱茶发酵年份。另外不同聚合度茶褐素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各不相同,所以结合药理试验筛选不同聚合度茶褐素的药理作用,并且可以作为特殊功效普洱茶的质量控制指标。不同聚合度茶褐素含量可以作为普洱茶品质评价的重要指标。
茶褐素是一种分子量差异大的高聚合物,本发明经过研究发现,根据分子量的不同,茶褐素可以分为高聚合的茶褐素和低聚合的茶褐素,为研究方便,分子量分布小于1万(其中在2000左右和6000左右有集中分布)定义为低聚茶褐素;分子量分布在1~5万(其中在1万和3万左右有比较明确的集中分布)定义为中聚茶褐素;分子量大于5万定义为高聚茶褐素。
现有技术中有制备茶褐素的报道,但没有制备不同聚合度的茶褐素的方法的报道,本发明经过研究,发现一种制备不同聚合度的茶褐素的方法,该方法简单易行,可同时制备不同聚合度的茶褐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同聚合度的茶褐素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普洱熟茶用水提取得到提取液,提取液浓缩后离心得到上清液;
步骤2,上清液加入乙醇,得到沉淀物,沉淀物加水溶解,离心得到离心液,干燥后得到茶褐素干粉;
步骤3,茶褐素干粉用水溶解,用滤膜过滤法得到不同聚合度的茶褐素。
其中步骤1所述用水提取是用5-20倍量的水,80-100℃提取2-5次,每次0.5-2小时;合并提取液后,减压浓缩到相对密度1.05~1.10,然后再离心。
其中步骤2中所述加入乙醇是加入90%以上的乙醇,使加入后的乙醇浓度达到70%-80%,加入乙醇后,常温或冷却放置12-36小时,析出沉淀物,分离上清液得到沉淀物,沉淀物用水溶解至比重1.05~1.10,离心收集离心液,干燥后得到茶褐素干粉。
其中步骤3中所述用水溶解是将茶褐素干粉用水溶解到0.5-2g/L,然后用孔径0.45μm和0.22μm的微孔滤膜过滤。
滤出的溶液再经过截流分子量为5万的纳滤膜过滤,过滤采用自然压力;其中,没有滤出的溶液称为膜上溶液,收集该膜上溶液并进行干燥得到高聚合度的茶褐素。
滤出的溶液再截流分子量为1万的纳滤膜过滤采用自然压力;其中,没有滤出的溶液称为膜上溶液,收集该膜上溶液并进行干燥得到中聚合度的茶褐素,收集滤出的溶液并进行干燥得到低聚合度的茶褐素。
本发明优选的制备方法如下:
茶褐素制备工艺
取普洱熟茶适量,加10倍量水加热80℃提取2次,每次1小时,过滤,茶渣加8倍量水,加热80℃提取0.5小时,过滤,茶渣弃去,合并提取液,过300目滤布,滤液70℃减压真空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10,管式离心,得离心上清液,加95%乙醇醇沉至含醇量80%,静置过夜,离心,得醇沉沉淀,加热水复溶至比重1.05-1.10,管式离心,得上清液,喷雾干燥,得茶褐素干粉。
不同聚合度茶褐素制备工艺
取茶褐素干粉水复溶(5g→5L),依次过0.45μm和0.22μm的微孔滤膜,滤过液先用截流分子量为5万的纳滤膜过滤,膜上截流溶液减压浓缩至比重1.10~1.15,冻干得高聚茶褐素;5万膜透过液再用截流分子量为1万的纳滤膜进行膜截流,膜上未通过溶液检验浓缩至1.10~1.15,冻干得中聚茶褐素;1万膜下透过液浓缩后冻干得低聚茶褐素。
本发明得到的茶褐素经过检测得到其分子量分布,检测方法如下:
GPC方法:分析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法在十八角激光光散射仪和示差检测器联用。以0.1mol/L硝酸钠溶液加0.2%叠氮化钠为流动相,柱温40℃;示差折光检测器;温度40℃;激光检测波长658nm;流速为0.5mL/min;进样体积:200μL。
试验处理样品:
取茶褐素样品适量,分别配置成5mg/ml的溶液,溶液过0.45μm微孔滤膜过滤,进样检测,结果如下表:
Figure BDA00001833657900031
从上表可以看出茶褐素中分子量的几个集中分布区间:分子量分布小于1万(其中在2000左右和6000左右有集中分布)定义为低聚茶褐素;分子量分布在1~5万(其中在1万和3万左右有比较明确的集中分布)定义为中聚茶褐素;分子量大于5万定义为高聚茶褐素。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制备出不同聚合度的茶褐素,可作为对照品用于普洱茶的质量控制,如通过检测普洱茶中不同聚合度的茶褐素的含量判断普洱茶的品质,色泽口感等指标。
当检测一种未知的普洱茶是否为某一品种的普洱茶时,可从中提取分离高、中、低聚茶褐素,测定它们的含量,然后和已知的普洱茶高、中、低聚茶褐素的含量相比较,如果相同或相似,可以认为是同一种普洱茶。
本发明用简单的方法制备得到不同聚合度的茶褐素,并提供它们的分布比例,对进一步研究高、中、低聚茶褐素的用途提供有力的支持。
附图说明:
图1茶褐素提取工艺流程图1
图2茶褐素提取工艺流程图2
图3不同聚合度茶褐素制备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取普洱熟茶适量,加10倍量水加热80℃提取2次,每次1小时,过滤,茶渣加8倍量水,加热80℃提取0.5小时,过滤,茶渣弃去,合并提取液,过300目滤布,滤液70℃减压真空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10,管式离心,得离心上清液,加95%乙醇醇沉至含醇量80%,常温静置过夜,离心,得醇沉沉淀,加热水复溶至比重1.05-1.10,管式离心,得上清液,喷雾干燥,得干粉A,上述流程图中干粉A为茶褐素干粉。
不同聚合度茶褐素制备工艺
取茶褐素干粉水复溶(5g→5L),依次过0.45μm和0.22μm的微孔滤膜,滤过液先用截流分子量为5万的纳滤膜过滤,膜上截流溶液减压浓缩至比重1.10~1.15冻干得高聚茶褐素;5万膜透过液再用截流分子量为1万的纳滤膜进行膜截流,膜上未通过溶液检验浓缩至1.10~1.15,冻干得中聚茶褐素;1万膜下透过液浓缩后冻干得低聚茶褐素。
实施例2
取普洱熟茶适量,加5倍量水加热90℃提取1次,2小时,提取液过300目滤布,滤液70℃减压真空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10,管式离心,得离心上清液,加90%乙醇醇沉至含醇量70%,冷却静置12小时,离心,得醇沉沉淀,加热水复溶至比重1.05-1.10,管式离心,得上清液,喷雾干燥,得干粉A,上述流程图中干粉A为茶褐素干粉。
不同聚合度茶褐素制备工艺
取茶褐素干粉水复溶(2.5g→5L),依次过0.45μm和0.22μm的微孔滤膜,滤过液先用截流分子量为5万的纳滤膜过滤,膜上截流溶液减压浓缩至比重1.10~1.15冻干得高聚茶褐素;5万膜滤过液再用截流分子量为1万的纳滤膜进行膜截流,膜上未通过溶液检验浓缩至1.10~1.15,冻干得中聚茶褐素;1万膜下透过液浓缩后冻干得低聚茶褐素。
实施例3
取普洱熟茶适量,加20倍量水加热100℃提取3次,每次0.5小时,过滤,合并提取液,过300目滤布,滤液70℃减压真空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10,管式离心,得离心上清液,加100%乙醇醇沉至含醇量75%,常温静置24小时,离心,得醇沉沉淀,加热水复溶至比重1.05-1.10,管式离心,得上清液,喷雾干燥,得干粉A,上述流程图中干粉A为茶褐素干粉。
不同聚合度茶褐素制备工艺
取茶褐素干粉水复溶(10g→5L),依次过0.45μm和0.22μm的微孔滤膜,滤过液先用截流分子量为5万的纳滤膜过滤,膜上截流溶液减压浓缩至比重1.10~1.15冻干得高聚茶褐素;5万膜透过液再用截流分子量为1万的纳滤膜进行膜截流,膜上未通过溶液检验浓缩至1.10~1.15,冻干得中聚茶褐素;1万膜下透过液浓缩后冻干得低聚茶褐素。
实施例4
取普洱熟茶适量,加15倍量水加热85℃提取3次,每次1.5小时,过滤,合并提取液,过300目滤布,滤液70℃减压真空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10,管式离心,得离心上清液,加100%乙醇醇沉至含醇量80%,常温静置36小时,离心,得醇沉沉淀,加热水复溶至比重1.05-1.10,管式离心,得上清液,喷雾干燥,得干粉A,上述流程图中干粉A为茶褐素干粉。
不同聚合度茶褐素制备工艺
取茶褐素干粉水复溶(7.5g→5L),依次过0.45μm和0.22μm的微孔滤膜,滤过液先用截流分子量为5万的纳滤膜过滤,膜上截流溶液减压浓缩至比重1.10~1.15冻干得高聚茶褐素;5万膜透过液再用截流分子量为1万的纳滤膜进行膜截流,膜上未通过溶液检验浓缩至1.10~1.15,冻干得中聚茶褐素;1万膜下透过液浓缩后冻干得低聚茶褐素。

Claims (6)

1.一种不同聚合度的茶褐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普洱熟茶用水提取得到提取液,提取液浓缩后离心得到上清液;
步骤2,上清液加入乙醇,得到沉淀物,沉淀物加水溶解,离心得到离心液,干燥后得到茶褐素干粉;
步骤3,茶褐素干粉用水溶解,用滤膜过滤法得到不同聚合度的茶褐素。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1所述用水提取是用5-20倍量的水,80-100℃提取2-5次,每次0.5-2小时;合并提取液后,减压浓缩到相对密度1.05~1.10,然后再离心。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2中所述加入乙醇是加入90%以上的乙醇,使加入后的乙醇浓度达到70%-80%,加入乙醇后,常温或冷却放置12-36小时,析出沉淀物,分离上清液得到沉淀物,沉淀物用水溶解至比重1.05~1.10,离心收集离心液,干燥后得到茶褐素干粉;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3中所述用水溶解是将茶褐素干粉用水溶解成0.5-2g/L,然后用孔径0.45μm和0.22μm的微孔滤膜过滤,滤出的溶液再经过截流分子量为5万的纳滤膜过滤,其中,没有滤过的溶液称为膜上溶液,收集该膜上溶液并进行干燥得到高聚茶褐素,滤出的溶液再经截流分子量为1万的纳滤膜过滤,收集没有滤过的溶液,并进行干燥得到中聚茶褐素,收集滤出的溶液并进行干燥得到低聚茶褐素。
5.根据权利要求1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取普洱熟茶适量,加10倍量水加热80℃提取2次,每次1小时,过滤,茶渣加8倍量水,加热80℃提取0.5小时,过滤,茶渣弃去,合并提取液,过300目滤布,滤液70℃减压真空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10,管式离心,得离心上清液,加95%乙醇醇沉至含醇量80%,静置过夜,离心,得醇沉沉淀,加热水复溶至比重1.05-1.10,管式离心,得上清液,喷雾干燥,得干粉A;取茶褐素干粉A用水复溶,依次过0.45μm和0.22μm的微孔滤膜,滤过液先用截流分子量为5万的纳滤膜过滤,膜上截流溶液减压浓缩至比重1.10~1.15冻干得高聚茶褐素;5万膜透过液再用截流分子量为1万的纳滤膜进行膜截流,膜上未通过溶液减压浓缩至比重1.10~1.15,冻干得中聚茶褐素;分子量截流膜1万的纳滤膜透过液浓缩后冻干得低聚茶褐素。
6.用权利要求1的方法制备的茶褐素,其特征在于,其中分子量分布小于1万为低聚茶褐素;分子量分布在1~5万为中聚茶褐素;分子量大于5万为高聚茶褐素。
CN201210222451.0A 2012-06-29 2012-06-29 一种高、中、低聚茶褐素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350404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22451.0A CN103504048A (zh) 2012-06-29 2012-06-29 一种高、中、低聚茶褐素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22451.0A CN103504048A (zh) 2012-06-29 2012-06-29 一种高、中、低聚茶褐素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04048A true CN103504048A (zh) 2014-01-15

Family

ID=498879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22451.0A Pending CN103504048A (zh) 2012-06-29 2012-06-29 一种高、中、低聚茶褐素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04048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65912A (zh) * 2014-11-27 2015-02-25 桂林瑞丰环保微生物应用研究所 一种茶褐素的制备与提取方法
CN109662171A (zh) * 2018-12-27 2019-04-23 任秀江 含黄嘌吟氧化酶活性抑制剂的黑茶饮品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493340A (zh) * 2021-02-02 2021-03-16 昆明生物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茶褐素液态发酵提取制备方法及茶褐素减肥固体饮料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42594A (zh) * 2005-06-24 2006-03-08 云南农业大学 普洱茶提取物及其应用
CN101637207A (zh) * 2009-01-08 2010-02-03 彭春秀 一种具有降血脂活性的普洱茶色素及其应用
CN101961059A (zh) * 2009-07-24 2011-02-02 天津天士力现代中药资源有限公司 一种普洱茶提取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961061A (zh) * 2009-07-24 2011-02-02 天津天士力现代中药资源有限公司 一种普洱茶提取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974248A (zh) * 2010-09-10 2011-02-16 云南农业大学 一种茶色素组分的分离方法
CN102258099A (zh) * 2011-05-27 2011-11-30 云南农业大学 一种紫娟普洱茶茶褐素及其应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42594A (zh) * 2005-06-24 2006-03-08 云南农业大学 普洱茶提取物及其应用
CN101637207A (zh) * 2009-01-08 2010-02-03 彭春秀 一种具有降血脂活性的普洱茶色素及其应用
CN101961059A (zh) * 2009-07-24 2011-02-02 天津天士力现代中药资源有限公司 一种普洱茶提取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961061A (zh) * 2009-07-24 2011-02-02 天津天士力现代中药资源有限公司 一种普洱茶提取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974248A (zh) * 2010-09-10 2011-02-16 云南农业大学 一种茶色素组分的分离方法
CN102258099A (zh) * 2011-05-27 2011-11-30 云南农业大学 一种紫娟普洱茶茶褐素及其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钦等: "紫娟"普洱茶茶褐素的膜分离及其理化性质的初步研究", 《茶叶科学》 *
邵春甫等: "普洱茶茶褐素研究进展", 《天津化工》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65912A (zh) * 2014-11-27 2015-02-25 桂林瑞丰环保微生物应用研究所 一种茶褐素的制备与提取方法
CN109662171A (zh) * 2018-12-27 2019-04-23 任秀江 含黄嘌吟氧化酶活性抑制剂的黑茶饮品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493340A (zh) * 2021-02-02 2021-03-16 昆明生物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茶褐素液态发酵提取制备方法及茶褐素减肥固体饮料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54943B (zh) 一种检测普洱茶或普洱茶提取物中茶多糖的检测方法
CN102455283A (zh) 一种鉴别碧螺春茶叶品质的方法
CN103704420B (zh) 一种速溶茶粉的加工方法
CN103504048A (zh) 一种高、中、低聚茶褐素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63178B (zh) 一种分步制备甘草抗氧化物、甘草酸、甘草多糖的方法
CN112920288B (zh) 一种具有降脂活性的黄大茶酸性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261203B (zh) 碱溶性香菇多糖提取、分离、纯化及分子量的测定
CN103961381A (zh) 一种负压沸腾提取制备低酸型银杏提取物的方法
CN104829486B (zh) 一种从新鲜茶叶中提取高纯度茶氨酸的方法
CN113773332A (zh) 超声辅助深共熔溶剂提取蓝布正中鞣花酸的方法
CN104807907A (zh) 野菊花中蒙花苷的含量的测定方法
CN106680403A (zh) 一种检测铁皮石斛中石斛酚的方法
CN106645484A (zh) 伪劣肉松产品的鉴定方法
CN102253162B (zh) 一种太子参保健饮料的检测方法
CN103884813A (zh) 一种食品中磷脂酰丝氨酸含量的检测方法
CN105628817A (zh) 一种鉴别天然靛蓝和合成靛蓝染色织物的方法
CN101327246B (zh) 黄芪药材、中间体及其制剂的指纹图谱检测方法和标准指纹图谱
CN107561176B (zh) 一种快速鉴别染色纺织品中植物染料的方法
CN1879756B (zh) 一种补肾养血软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CN109541113B (zh) 一种蓝莓汁花色苷指纹图谱鉴伪方法
CN104483429B (zh) 茶叶中外源添加12种水溶性合成色素的快速简便检测方法
CN110658295A (zh) 二冬汤组方中荷叶饮片指纹图谱测定方法
CN106324112A (zh) 一种普洱茶提取物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及检测方法
CN108680526A (zh) 使用酸沉淀色素测定普洱茶及其提取物中茶多糖的方法
CN106501422B (zh) 一种鉴别三种药用白及的色谱指纹图谱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11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