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97895A - 一种维生素c混合菌的保藏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维生素c混合菌的保藏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97895A
CN103497895A CN201310443256.5A CN201310443256A CN103497895A CN 103497895 A CN103497895 A CN 103497895A CN 201310443256 A CN201310443256 A CN 201310443256A CN 103497895 A CN103497895 A CN 1034978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terium
vitamins
mixed
bacteria
cultiv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4325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学兵
于新燕
胡继红
陈惠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YUAN PHARMACEUTICAL CO Ltd NINGXIA
Original Assignee
QIYUAN PHARMACEUTICAL CO Ltd NINGXI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YUAN PHARMACEUTICAL CO Ltd NINGXIA filed Critical QIYUAN PHARMACEUTICAL CO Ltd NINGXIA
Priority to CN20131044325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97895A/zh
Publication of CN1034978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978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维生素C混合菌的保藏方法,该方法将大、小菌搭配培养的维生素C混合菌种之斜面,用体积浓度为50%的甘油制备成悬浮液,再封装于无菌冻存管中,置于-70±2℃温度下保存。采用本发明方法保藏的VC二步菌菌种,其菌种死亡率在1%以下,变异率为零,其菌种的特性和稳定性可保持五年以上,且需用时操作方法简单易行,活化后的二步菌发酵水平都基本保持在115-125mg/ml的水平,二步转化率在94%以上,生产得到了稳定,避免了因频繁传代带来的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维生素C混合菌的保藏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发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维生素C混合菌的保藏方法。
背景技术
维生素C(VitanunC,Vc)是人体营养必需的维生素,其不仅作为重要的医药产品用于治疗多种疾病,也广泛用于食品、饲料及化妆品中。随着维生素C应用范围的增加,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大,使人们对VC生产技术不断地进行研究、改进。现行技术中维生素C的发酵生产通常采用的都是二步法,其中古龙酸的合成:采用巨大芽孢杆菌(俗称大菌,大菌为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可染噬菌体,较易分化,)和氧化葡萄糖酸杆菌(俗称小菌,小菌为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菌体呈短杆,近呈球体)两者混合发酵,因为小菌适宜在中性条件下生长,可以氧化山梨糖成古龙酸,但小菌单独培养生长欠佳,且产酸甚微,需与大菌混合培养,其与小菌共同发酵有明显促进小菌产酸的作用,大菌为小菌的伴生菌,在整个发酵中小菌起到关键的作用,且需要掌握大小菌的合适比例。
原有古龙酸生产技术环节中,一般不进行常规的菌种保藏,其保藏方式是制备的种子液一部分进罐发酵生产,一部分经过分离制备成斜面,再制备种子液,制备的种子液一部分进罐生产,一部分经过分离制备成斜面,通过对产生菌采用反复循环、活化、传代的方式为生产提供种子液。由于频繁传代、活化,菌种很容易出现大小菌比例失调,产酸能力下降,甚至因为反复移种、传代极易造成大面积染菌现象,从而使生产的稳定性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和保障,因为发酵生产水平的波动,给后工序生产同时带来了技术难度,为产品的质量问题也埋下了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维生素C混合菌的保藏方法,利用该方法可保证菌种的相对稳定性,防止因菌种质量的不稳定性给生产造成波动。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维生素C混合菌的保藏方法,其特征是:将大、小菌搭配培养的维生素C混合菌种之斜面,用体积浓度为50%的甘油制备成悬浮液,再封装于无菌冻存管中,置于-70±2℃温度下保存。
上述大、小菌搭配培养的过程为:
a.将经过摇瓶筛选,且生产性能优良的原始菌菌株的种子液分离于平板,涂布均匀,置29.5±1℃培养箱培养60~72小时;
b.在无菌条件下挑外观生长良好,半透明,分布均匀,无杂菌的小菌放入无菌水中,使小菌水呈乳白色,接种至茄形瓶斜面上,放入29.5±1℃恒温室培养22~24小时,观察无杂菌生长后,接入生长良好,大小适中,边缘齐整的大菌,在同等温度条件下继续培养46~50小时。
上述冷冻的菌体经过三代活化培养后用于大生产。
本发明将优质的菌株增殖培养,用甘油制成悬浮液后进行批量的冷冻保藏,保证每个周期的菌种质量都是一致的,且只使用一个生产周期,并且每个生产周期使用的菌种是独立包装保存的,生产过程不需常年依靠转种的方式保留菌种,有效防止染菌或种液质量退化现象,使发酵过程更趋于稳定,为提炼工序打下良好基础,产品质量得到保障。
采用本发明方法保藏的VC二步菌菌种,其菌种死亡率在1%以下,变异率为零,其菌种的特性和稳定性可保持五年以上,且需用时操作方法简单易行。
采用冻存管活化三代种液进罐生产以来,无论是从试验罐到大生产,二步菌发酵水平都基本保持在115-125mg/ml的水平,二步转化率在94%以上,生产得到了稳定,也避免了因频繁传代带来的风险。
按照此菌种保藏方法,经过近四年的保藏,维生素C混合菌菌种的性能丝毫未减,生产各项指数稳定,避免了反复传代带来的波动及染菌的风险对生产的影响。应用本发明的方法,既简化了操作工艺,又稳定了生产,且在种子制备环节,减少了人员操作,降低了人工成本。
Figure BDA0000387760880000021
Figure BDA0000387760880000031
具体实施方式
采用甘油保藏法制备的生产菌种使用流程:
生产菌株冻存管→活化一代→活化二代→活化三代→接种子罐进入生产阶段。
下述实施例中分离平板(平皿)培养基组成采用:山梨糖0.6、酵母膏0.3、牛肉膏0.3、蛋白胨1、MgSO40.1、琼脂1.8、PH值为60.-7.0。
斜面培养基组成采用:山梨糖0.6、酵母膏0.3、牛肉膏0.3、蛋白胨1、MgSO40.1、琼脂1.8、PH值为6.0-7.0。
种子培养基组成采用:山梨糖2.4、葡萄糖0.2、玉米浆0.5、尿素0.1、CaCO30.2、PH值为6.0-7.0。
实施例1:原始菌株冻存管的制备与保藏
1吸取出经过摇瓶筛选,且生产性能优良的原始菌菌株的种子液1ml放入9ml无菌水中,浓度为10-1,再从10-1中吸1ml,放入另一支9ml无菌水浓度为10-2,以此类推,稀释到10-8,再从10-8中吸0.1ml放入分离平皿中,然后用三角扒涂布均匀,放入29.5±1℃恒温室培养60~72小时。
2斜面的制备:从生长好的分离平皿中,挑生长良好,半透明,分布均匀,无杂菌的小菌放入无菌水中,使小菌水呈乳白色,用接种环或接种棒接种至茄形瓶斜面上,瓶口包两层纱布,放入29.5±1℃恒温室培养22~24小时,观察无杂菌生长后,移至接种室,挑选生长良好,大小适中,边缘齐整的大菌,接大菌(如为试管,在其中心线上从下到上划一条线,每瓶接种一个独立的大菌),再放入恒温室培养46~50小时,备用。
3筛选:采用摇瓶试验对每只斜面的菌株进行各项指标的全面筛选,对生产性能好的保留,其余淘汰。
4原始菌株的保藏:上述留用试管斜面加入2ml质量浓度为50%(119-121℃、30分钟灭菌)的甘油,制备成均匀的悬浮液,封装于无菌的冻存管中,每支1ml,置于-70±2℃低温冰箱作为原始菌种进行保存。
实施例2:生产用菌种之冻存管的制备与保藏
1取原始菌株冻存管菌液0.5ml,接种于种子培养基(20ml)中,29.5±1℃摇床(转速200转/分钟)培养24小时。
2将上述培养好的种子液分离于平板,涂布均匀,在29.5±1℃下培养2-3天。
3从培养好的分离平皿中,挑选生长良好,半透明,分布均匀,无杂菌的小菌放入无菌水中,使小菌水呈乳白色,用接种环或接种棒接种至250ml茄形瓶斜面上,瓶口包两层纱布,放入29.5±1℃恒温室培养22~24小时,观察无杂菌生长后,将其再次转移至接种室内,在无菌条件下,挑选生长良好,大小适中,边缘齐整的大菌,在接有小菌的培养瓶中的培养基上均匀地接种三条竖线,再放入同等条件下的恒温室(29.5±1℃)培养46~50小时,备用。
4将上述大、小菌搭配合适,生长良好的斜面加入5ml的50%(119-121℃、30分钟灭菌)的甘油,制备成均匀的悬浮液,分装于无菌的冻存管中,每支0.5ml,置于-70±2℃低温冰箱保存。
实施例3:供生产用种子液的制备
1活化一代:取生产用菌种冻存管1支,用1ml吸管将冷冻液全部转入一装有20ml种子培养基的三角瓶中29.5±1℃,培养20-24小时,为一代种子液。
2活化二代:吸取5ml的一代种子液接种于另一种子培养基(20ml)三角瓶中,29.5±1℃,震荡培养20±4小时,即为二代种子液。
3活化三代:吸取5ml的二代种子液接种于另一种子培养基(20ml)的三角瓶中,29.5±1℃,震荡培养20±4小时。此时,检测产酸在5mg/ml以上且无杂菌时,即可供生产使用。

Claims (3)

1.一种维生素C混合菌的保藏方法,其特征是:将大、小菌搭配培养的维生素C混合菌种之斜面,用体积浓度为50%的甘油制备成悬浮液,再封装于无菌冻存管中,置于-70±2℃温度下保存。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维生素C混合菌的保藏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大、小菌搭配培养的过程为:
a.将经过摇瓶筛选,且生产性能优良的原始菌菌株的种子液分离于平板,涂布均匀,置29.5±1℃培养箱培养48~72小时;
b.在无菌条件下挑外观生长良好,半透明,分布均匀,无杂菌的小菌放入无菌水中,使小菌水呈乳白色,接种至茄形瓶斜面上,放入29.5±1℃恒温室培养22~24小时,观察无杂菌生长后,接入生长良好,大小适中,边缘齐整的大菌,在同等温度条件下继续培养46~50小时。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维生素C混合菌的保藏方法,其特征是:冷冻的菌体经过三代活化培养后用于大生产。
CN201310443256.5A 2013-09-26 2013-09-26 一种维生素c混合菌的保藏方法 Pending CN1034978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43256.5A CN103497895A (zh) 2013-09-26 2013-09-26 一种维生素c混合菌的保藏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43256.5A CN103497895A (zh) 2013-09-26 2013-09-26 一种维生素c混合菌的保藏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97895A true CN103497895A (zh) 2014-01-08

Family

ID=498631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43256.5A Pending CN103497895A (zh) 2013-09-26 2013-09-26 一种维生素c混合菌的保藏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97895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35359A (en) * 1987-02-07 1990-06-19 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 Fermentation process
CN102590324A (zh) * 2012-02-29 2012-07-18 天津大学 检测维生素c工业混菌传代不同代数蛋白质变化的方法
CN102851275A (zh) * 2012-08-28 2013-01-02 宁夏启元药业有限公司 维生素c二步发酵法中小菌的选育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35359A (en) * 1987-02-07 1990-06-19 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 Fermentation process
CN102590324A (zh) * 2012-02-29 2012-07-18 天津大学 检测维生素c工业混菌传代不同代数蛋白质变化的方法
CN102851275A (zh) * 2012-08-28 2013-01-02 宁夏启元药业有限公司 维生素c二步发酵法中小菌的选育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瑞果 等: "介绍一种简便长期保藏醋酸杆菌的方法", 《中国调味品》, 31 December 2007 (2007-12-31), pages 1 - 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62872B (zh) 一种复合微生态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TWI629354B (zh) 活化發酵的製程及使用該製程製備發酵液和飲料
CN103168613B (zh) 一种液体菌种快速制作的方法
CN105087680A (zh) 一种乳酸菌发酵培养基及高产量生产乳酸的工艺
CN102037856B (zh) 一种简易蛹虫草菌种复壮的方法
CN1704469A (zh) 一种中国冬虫夏草真菌的生产方法
CN102599451A (zh) 一种新型酸菜复合发酵剂的制备
CN106434373A (zh) 一种绣球菌的高密度发酵培养基配方及其医药级葡聚糖制备方法
CN102845225A (zh) 海鲜菇液体菌种发酵工艺方法
CN103881927B (zh) 一种高产无色素普鲁兰多糖的茁芽短梗霉及其培养和制备普鲁兰多糖的方法
CN109097288A (zh) 一种液体培养基、暗褐网柄牛肝菌工厂化液体菌种的制备方法及该液体培养基的用途
CN102311902B (zh) 浓香型白酒窖泥新型培养方法
CN111560321A (zh) 一种海洋红酵母高效发酵工艺
CN108076973A (zh) 一种香菇浓缩菌种的生产方法
CN103966271A (zh) 发酵生产dha的方法
CN101831396B (zh) 土霉素单菌落冷冻菌的制备工艺
CN103773701B (zh) 一种用于杨梅果酒发酵生产的酿酒酵母菌
CN102634553B (zh) 一种海南霉素的发酵方法
CN102286411B (zh) 植物乳杆菌及其在发酵白菜外包叶中的应用
CN105647837A (zh) 一种泡菜发酵用复合菌剂及其应用
CN110004068A (zh) 一种香菇菌种保藏培养基及保藏方法
CN108277167A (zh) 一种生物防治辣椒疫霉病的方法
CN104263671A (zh) 一种用两阶段溶氧控制策略提高泡菜用短乳杆菌活菌数的方法
CN103966139A (zh) 四川泡菜中一种高产γ-氨基丁酸的短乳杆菌
CN103103062A (zh) 复合益生菌制备桑葚营养饮料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108